CN113301613A - 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1613A
CN113301613A CN202010108819.5A CN202010108819A CN113301613A CN 113301613 A CN113301613 A CN 113301613A CN 202010108819 A CN202010108819 A CN 202010108819A CN 113301613 A CN113301613 A CN 113301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switching
user terminal
information
message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88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1613B (zh
Inventor
谢振华
柯小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20101088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1613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1/077043 priority patent/WO2021164763A1/zh
Priority to BR112022016076A priority patent/BR112022016076A2/pt
Priority to JP2022549105A priority patent/JP2023515393A/ja
Priority to EP21757124.9A priority patent/EP4109966A4/en
Priority to KR1020227032016A priority patent/KR20220143713A/ko
Publication of CN113301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1613A/zh
Priority to US17/878,326 priority patent/US2022037750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1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1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0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multicast or broadcast services, e.g. MB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69Address allocation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or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调用第二网络功能的模式切换操作,所述模式切换操作的参数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模式切换命令;其中,所述模式切换命令用于通知目标方执行模式切换操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核心网中的网络功能可以发起多播业务或单播业务的模式切换操作,使得用户可以在5G网络中进行多播承载和单播承载的切换,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不同于针对固定接收机的广播方式,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ultimedia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MBMS)的用户是可移动的。用户的移动性可能会造成用户从当前MBMS覆盖小区有移动到另外一个MBMS不覆盖的小区,则需要进行小区间的切换。若用户对当前的MBMS感兴趣或正在接收当前的MBMS,则用户进行小区间的切换时还需要考虑到MBMS业务在多播小区和单播小区之间的多播承载和单播承载的切换问题。
目前,如何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5G)网络中进行多播承载和单播承载的切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设备,解决多播和单播模式切换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功能,包括:
调用第二网络功能的模式切换操作,所述模式切换操作的参数包含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模式切换命令;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命令用于通知目标方执行模式切换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功能,包括:
模式切换操作被第一网络功能调用,所述模式切换操作的参数包含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模式切换命令;
调用第五网络功能的业务操作,所述业务操作的参数包含所述模式切换命令的内容,或者,向用户终端发送所述模式切换命令,或者,向无线接入网节点发送所述模式切换命令。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侧的模式切换命令;
向网络侧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网络侧建立业务数据传输单播通道或多播通道,或者,用于所述用户终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业务数据。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功能,该网络功能为第一网络功能,包括:
第一调用模块,用于调用第二网络功能的模式切换操作,所述模式切换操作的参数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模式切换命令;其中,所述模式切换命令用于通知目标方执行模式切换操作。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功能,该网络功能为第二网络功能,包括:
第二调用模块,用于模式切换操作被第一网络功能调用,所述模式切换操作的参数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模式切换命令;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调用第五网络功能的业务操作,所述业务操作的参数包含所述模式切换命令的内容,或者,向用户终端发送所述模式切换命令,或者,向无线接入网节点发送所述模式切换命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网络侧接收模式切换命令;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侧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与所述网络侧建立业务数据传输单播通道或多播通道,或者,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业务数据。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模式切换的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模式切换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核心网中的网络功能可以发起多播业务或单播业务的模式切换操作,使得用户可以在5G网络中进行多播承载和单播承载的切换,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模式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模式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模式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网执行播模式切换的流程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网执行播模式切换的流程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网执行播模式切换的流程图之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网执行播模式切换的流程图之四;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网执行播模式切换的流程图之五;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网执行播模式切换的流程图之六;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网执行播模式切换的流程图之七;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网络功能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网络功能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终端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使用“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例如A和/或B,表示包含单独A,单独B,以及A和B都存在三种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功能可以通过网络实体设备来实现,或者也可以通过虚拟机中的实例实现,即网络功能可以是实体设备,也可以是虚拟的装置。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ime 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并且也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
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CDMA2000、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和其他CDMA变体。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演进型UTRA(Evolution-UTRA,E-UTRA)、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的部分。LTE和更高级的LTE(如LTE-A)是使用E-UTRA的新UMTS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等。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式切换的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网络功能,该第一网络功能为核心网中的网络功能,例如多播广播业务功能(MulticastBroadcast Service Function,MBSF),包括:步骤101。
步骤101:调用第二网络功能的模式切换操作,所述模式切换操作的参数包含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模式切换命令;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命令用于通知目标方执行模式切换操作,其中模式切换操作包括:单播模式切换到多播模式,多播模式切换到单播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方可以为用户终端或无线接入网节点(例如基站)。也就是,用户终端可以基于核心网网元的触发执行单播模式切换到多播模式,或者多播模式切换到单播模式,或者基站基于核心网网元的触发执行单播模式切换到多播模式,或者多播模式切换到单播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网络功能可以为多播广播会话管理功能(MulticastBroadcast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MB-SMF)或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当然并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多播业务的用户数(例如多播业务的总的用户数),或多播业务区域中的用户数,或业务操作被调用,执行所述调用第二网络功能的模式切换操作,例如从单播模式转换为多播模式的模式切换操作,或者从多播模式转换为单播模式的模式切换操作。
上述多播业务的用户数可以是多播业务的总的用户数。
上述多播业务区域的用户数可以是多播业务跟踪区的用户数。
上述业务操作被调用包括:多播业务操作被调用(比如应用服务器调用了MBSF的业务操作,或MB-SMF调用了MBSF的业务操作)或者应用服务器调用单播业务操作。
例如,如果多播业务的总的用户数,或多播业务区域中的用户数大于预设数值,或多播业务操作被调用,执行调用第二网络功能的模式切换操作,从单播模式转换为多播模式。
又例如,如果多播业务的总的用户数,或多播业务区域中的用户数小于预设数值,或单播业务操作被调用,执行调用第二网络功能的模式切换操作,从多播模式转换为单播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1)用户信息(User Information),例如用户标识(User ID),比如用户永久标识符(Subscription Permanent Identifier,SUPI)或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
(2)服务于用户终端的AMF的信息,比如,AMF标识(例如,全球唯一AMF标识(Globally Unique AMF ID,GUAMI))。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nified Data Manager,UDM)查询AMF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式切换命令包括:业务信息(或者称为多播业务信息),或者会话信息;
其中,所述业务信息用于以下任意一项:
(1)所述用户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用户终端与所述网络侧建立业务数据传输单播通道或多播通道;
(2)所述用户终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业务数据;
其中,所述会话信息用于以下任意一项:
(1)所述无线接入网节点(例如基站)向核心网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无线接入网节点用于与第三网络功能(例如,多播广播用户面功能(MB-UPF))建立或保持业务数据传输多播通道;或者,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无线接入网节点与第四网络功能(例如,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建立业务数据传输单播通道;
(2)所述无线接入网节点不发送消息以与第三网络功能(例如,MB-UPF)保持业务数据传输多播通道。
上述单播通道为核心网用户面功能(比如UPF)与每个用户终端建立业务数据传输通道以分别向各用户终端发送业务数据,包括:核心网用户面功能与无线接入网节点间通道以及无线接入网节点与用户终端间通道。
上述多播通道包含核心网用户面功能(比如MB-UPF)与无线接入网节点间业务数据传输通道,该通道使得核心网用户面功能分别向各无线接入网节点发送业务数据就可以让无线接入网节点向该无线接入网节点覆盖的所有用户终端发送业务数据,该通道为该无线接入节点下所有该业务的用户终端所共享。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式切换命令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1)所述第三网络功能的信息,例如MB-UPF的地址信息;
(2)临时移动组标识(Temporary Mobile Group Identity,TMGI);
(3)多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例如IP multicast address;
(4)协议数据单元会话标识(PDU session ID)。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核心网中的网络功能可以发起多播业务或单播业务的模式切换操作。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模式切换的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二网络功能,该第二网络功能为核心网中的网络功能,例如MB-SMF或者AMF,包括:
步骤201:模式切换操作被第一网络功能调用,所述模式切换操作的参数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模式切换命令
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网络功能为核心网中的网络功能,例如MBSF。
步骤202:调用第五网络功能的业务操作,所述业务操作的参数包含所述模式切换命令的内容,或者,向用户终端发送所述模式切换命令,或者,向无线接入网节点发送所述模式切换命令。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二网络功能为MB-SMF时,第五网络功能为AMF。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1)用户信息,例如用户标识,比如SUPI或IMSI;
(2)服务于用户终端的AMF的信息,比如,AMF标识,例如,GUAMI。
在一些实施格式中,在步骤201之前,方法还可以包括:向统一数据管理功能查询服务于用户终端的AMF的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核心网中的网络功能可以发起多播业务或单播业务的模式切换操作,使得用户可以在5G网络中进行多播承载和单播承载的切换,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模式切换的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用户终端,包括:步骤301和步骤302。
步骤301:接收来自网络侧的模式切换命令;
可选地,所述模式切换命令是所述第二网络功能通过第一网络功能调用的模式切换操作参数获取的。
可选地,模式切换命令包括:业务信息;其中,所述业务信息用于以下任意一项:所述用户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网络侧建立业务数据传输单播通道或多播通道;所述用户终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业务数据。
可选地,所述模式切换命令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TMGI;多播地址。
步骤302:向网络侧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用户终端与所述网络侧建立业务数据传输单播通道或多播通道,或者,用于用户终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应用服务器向用户终端发送业务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业务信息。
其中,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所述用户终端向网络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与所述网络建立业务数据传输单播通道或多播通道,或者,
所述业务信息用于:所述用户终端向应用服务器(例如内容提供方)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应用服务器向用户终端发送业务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业务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1)TMGI;多播地址,例如IP multicast addres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基于核心网中的网络功能发起的多播业务或单播业务的模式切换操作进行多播承载和单播承载的切换,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介绍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网元为MBSF,第二网元为无线接入网节点,第三网元为MB-UPF,所述第四网元为UPF,第五网元为MB-SMF。
当MBSF决定切换模式时,需要通知MB-SMF建立MB-UPF和RAN节点间的共享通道(单播转多播)或通知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建立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DU session)(多播转单播),使得MB-UPF可以通过共享通道转发多播数据,或通过UPF与UE间的PDUsession进行每个用户终端(per UE)的数据转发(单播)。
实施例一
参见图4,图中示意核心网执行多播模式切换的流程,包括步骤:401-409。
步骤401:MBSF基于多播业务的用户数,或同一区域的多播业务用户数决定触发模式切换,或业务操作被调用,比如内容提供方(Content Provider)调用了MBSF的业务操作,或MB-SMF调用了MBSF的业务操作;
例如,MB-UPF接收到多播数据报文后,将数据报文的目标地址(多播地址)逐个替换为多播业务中各用户终端的地址再转发(即使用单播模式),转发的数据报文会被路由到与对应用户终端建立了会话连接的UPF,UPF再将数据报文转发给用户终端。MBSF基于多播业务的用户数,或一个或多个区域(比如跟踪区,或基站节点等)的多播业务的用户数决定要转换单播模式为多播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以下步骤为针对每个用户终端逐个执行。
步骤402:MBSF从UDM获取服务于用户的AMF的信息。
例如,MBSF向UDM请求服务于某个用户终端的AMF的信息,比如,AMF标识(例如,全球唯一AMF标识(Globally Unique AMF ID,GUAMI))。
步骤403:MBSF调用MB-SMF的模式切换操作;
比如,调用Nmbsmf_ModeSwitch操作,携带发送给基站的模式切换命令,该模式切换命令携带会话信息,比如TMGI或IP multicast address,用于通知基站建立与MB-UPF间的共享数据通道;
其中,还可以携带以下一项或多项:
(1)MB-UPF的地址信息;
(2)用户标识,比如,用户永久标识符(Subscription Permanent Identifier,SUPI)或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
(3)AMF的信息,比如GUAMI。
步骤404:MB-SMF调用AMF的多播会话操作;
MB-SMF向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r,UDM)请求服务于某个用户终端的AMF的信息,比如:GUAMI,MB-SMF调用AMF的Namf_MBSession操作,携带用户标识和/或模式切换命令。
步骤405:AMF向服务用户终端的基站(gNB)转发模式切换命令。
步骤406:基站预留多播资源,向AMF发送模式切换响应;
其中,模式切换响应可以携带以下一项或多项:(1)基站的信息;(2)通道标识信息。
如果基站已经与MB-UPF建立了共享数据通道,则直接向AMF发送已经存在的共享通道的信息,或发送无需建立通道的指示,或不发送消息。
步骤407:在接收基站发送的模式切换响应之后,AMF向MB-SMF返回多播会话操作结果。
其中,多播会话操作结果可以携带接收到的模式切换响应。
步骤408:MB-SMF和MB-UPF之间进行连接更新;
例如,MB-SMF通过模式切换响应判断需要更新MB-UPF(即建立MB-UPF与对应基站的共享通道),命令MB-UPF更新多播会话,包括告知MB-UPF对应的基站的地址信息和通道标识。
步骤409:MB-SMF可以向MBSF返回模式切换操作结果。
至此,MB-UPF可以将接收到的多播数据报文向各个与基站间的共享通道转发。
实施例二
参见图5,图中示意核心网执行多播模式切换的流程,包括步骤:501-508。
步骤501~502:与实施例一的步骤401~402的描述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以下步骤为针对每个用户逐个执行。
步骤503:MBSF调用AMF的模式切换操作,比如Namf_Communicatioon_N1N2MessageTransfer,携带发送给基站系统的模式切换命令,该模式切换命令携带会话信息,比如TMGI,用于通知基站系统建立与MB-UPF间的共享数据通道,其中可以携带有MB-UPF的地址信息,还可以携带用户标识,比如SUPI或IMSI。
步骤504~508:与实施例一的步骤405~409描述相同。
实施例三
参见图6,图中示意核心网执行多播模式切换的流程,包括步骤:601-608。
步骤601~602:与实施例一的步骤401~402的描述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以下步骤为针对每个用户逐个执行。
步骤603:MBSF调用AMF的模式切换操作,比如Namf_Communicatioon_N1N2MessageTransfer,携带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模式切换命令,该模式切换命令携带业务信息,比如TMGI,用于通知用户终端发起多播会话建立过程,还可以携带用户标识,比如SUPI或IMSI。
步骤604:AMF向用户终端转发模式切换命令。
步骤605:用户终端发起多播会话建立请求,比如发送携带TMGI或IP multicastaddress的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消息,以触发多播会话建立过程,MBSF在这个过程中通知MB-SMF建立基站节点与MB-UPF间的共享数据通道。
实施例四
参见图7,图中示意核心网执行多播模式切换的流程,包括步骤701-708。
步骤701:MBSF基于多播业务的用户数,或同一区域的多播业务用户数决定触发模式切换,或业务操作被调用,比如Content Provider调用了MBSF的业务操作,或MB-SMF调用了MBSF的业务操作;
例如,MB-UPF接收到多播数据报文后,将数据报文逐个通过与各个基站间的共享通道转发给基站(多播模式),再由基站转发给各个用户终端。MBSF基于多播业务的用户数,或一个或多个区域(比如一个或多个跟踪区,或一个或多个基站节点等)的多播业务的用户数决定要转换多播模式为单播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以下步骤为针对每个用户终端逐个执行。
步骤702:MBSF从UDM获取服务于用户的AMF的信息;
比如,MBSF向UDM请求服务于某个用户终端的AMF的信息,比如AMF标识(GUAMI)。
步骤703:MBSF调用服务于该用户终端的MB-SMF的模式切换操作;
比如,调用Nmbsmf_ModeSwitch操作,携带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模式切换命令,该模式切换命令可以携带业务信息,比如TMGI或IP multicast address,用于通知用户终端建立与核心网的单播数据连接。
进一步地,还可以携带以下一项或多项:(1)用户标识,比如:SUPI或IMSI;(2)AMF的信息,比如AMF标识(GUAMI)。
步骤704:MB-SMF调用AMF的多播会话操作;
比如,MB-SMF向UDM请求服务于某个用户终端的AMF的信息,比如AMF标识(GUAMI),MB-SMF调用AMF的多播会话操作,比如调用Namf_MBSession操作。
其中,多播会话操作携带用户标识和/或模式切换命令。
步骤705:AMF向用户终端转发模式切换命令。
步骤706:用户终端向核心网发起会话建立请求;
比如,用户终端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1)PDU会话建立(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消息;
(2)PDU会话修改(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消息;
(3)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消息;
(4)多播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比如,多播服务请求(MB Service Request)消息;
其中,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业务信息,比如,TMGI或IP multicast address。
步骤707:MB-SMF调用MBSF的多播操作;
比如,MB-SMF在执行多播会话建立过程中,调用MBSF的多播操作,比如,调用Nmbsf_UserAuth操作,携带业务信息,比如TMGI或IP multicast address。
步骤708:MBSF判断已经针对该多播业务执行模式切换操作,向MB-SMF返回多播操作结果。
其中,多播操作结果中可以携带单播模式指示,或不携带模式指示用于指示使用单播模式。
实施例五
参见图8,图中示意核心网执行多播模式切换的流程,包括步骤801-808。
步骤801~802:与实施例四的步骤701~702的描述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以下步骤为针对每个用户逐个执行。
步骤803:MBSF调用AMF的模式切换操作,比如调用Namf_Communicatioon_N1N2MessageTransfer,携带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模式切换命令,该模式切换命令携带业务信息,比如TMGI,用于通知用户终端使用单播数据连接,还可以携带用户标识,比如SUPI或IMSI。
步骤804~807:与实施例四的步骤705~708的描述相同。
实施例六
参见图9,图中示意核心网执行多播模式切换的流程,包括步骤901-907。
步骤901~902:与实施例四的步骤701~702的描述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以下步骤为针对每个用户逐个执行。
步骤903:MBSF调用AMF的模式切换操作,比如Namf_Communicatioon_N1N2MessageTransfer,携带发送给基站系统的模式切换命令,该模式切换命令携带会话信息,比如,PDU session ID,或者TMGI,或者IP multicast address,用于通知基站系统发起会话更新过程,以建立用户终端与核心网的单播数据连接,还可以携带用户标识,比如SUPI或IMSI。
步骤904:AMF向服务于用户的基站节点转发模式切换命令。
步骤905:基站节点发起会话更新过程,比如向AMF发送携带PDU session ID和TMGI的消息。
步骤906:MB-SMF在执行多播会话更新过程中,调用MBSF的多播操作,比如Nmbsf_UserAuth操作,携带业务信息,比如TMGI或IP multicast address。
步骤907:MBSF判断已经针对该多播业务执行模式切换操作,向MB-SMF返回多播操作结果,携带单播模式指示,或不携带模式指示用于指示使用单播模式。
实施例七
参见图10,图中示意核心网执行多播模式切换的流程,包括步骤1001-1005。
步骤1001~1002:与实施例四的步骤701~702的描述相同。
以下步骤为针对每个用户逐个执行。
步骤1003:MBSF调用AMF的模式切换操作,比如Namf_Communicatioon_N1N2MessageTransfer,携带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模式切换命令,该模式切换命令携带业务信息,比如TMGI或IP multicast address,用于通知用户终端使用单播数据连接,还可以携带用户标识,比如SUPI或IMSI。
步骤1005:用户终端向内容提供方(Content Provider)发送模式切换通知,用于通知内容提供方以用户终端为目标发送业务数据。
参见图1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一网络功能,该第一网络功能1100包括:
第一调用模块1101,用于调用第二网络功能的模式切换操作,所述模式切换操作的参数包含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模式切换命令;其中,所述模式切换命令用于通知目标方执行模式切换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功能1100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多播业务的用户数,或多播业务区域中的用户数,或业务操作被调用,执行所述调用第二网络功能的模式切换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用户信息,服务于所述用户终端的AMF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功能1100还包括:第一查询模块,用于向统一数据管理功能查询AMF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方为用户终端或无线接入网节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式切换命令包括:业务信息或会话信息;
其中,所述业务信息用于以下任意一项:
(1)用户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用户终端与所述网络侧建立业务数据传输单播通道或多播通道;
(2)用户终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业务数据;
其中,所述会话信息用于以下任意一项:
(1)所述无线接入网节点向核心网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无线接入网节点与第三网络功能建立或保持业务数据传输多播通道;或者无线接入网节点与第四网络功能建立业务数据传输单播通道;
(2)所述无线接入网节点不发送消息以与第三网络功能保持业务数据传输多播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式切换命令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1)所述第三网络功能的信息;
(2)临时移动组标识;
(3)多播地址,例如IP multicast address;
(4)协议数据单元会话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网络功能,可以执行上述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二网络功能,该第二网络功能1200包括:
第二调用模块1201,用于模式切换操作被第一网络功能调用,所述模式切换操作的参数包含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模式切换命令;
第一发送模块1202,用于调用第五网络功能的业务操作,所述业务操作的参数包含所述模式切换命令的内容,或者,向用户终端发送所述模式切换命令,或者,向无线接入网节点发送所述模式切换命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用户信息,服务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网络功能1200还包括:
第二查询模块,用于向统一数据管理功能查询服务于用户终端的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网络功能,可以执行上述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1300包括:
接收模块1301,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的模式切换命令;
第二发送模块1302,用于向网络侧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用户终端与所述网络侧建立业务数据传输单播通道或多播通道,或者,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业务数据。
可选地,所述模式切换命令是所述第二网络功能通过第一网络功能调用的模式切换操作参数获取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式切换命令包括:业务信息;
其中,所述业务信息用于以下任意一项:所述用户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网络侧建立业务数据传输单播通道或多播通道;所述用户终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业务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式切换命令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TMGI;多播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可以执行上述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通信设备的结构图,如图14所示,通信设备1400包括:处理器1401、收发机1402、存储器1403和总线接口,其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设备14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1403并可在处理器14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401执行时实现图1、图2或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图14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4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4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4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14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403可以存储处理器14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可以执行上述图1、图2或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闪存、ROM、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用第二网络功能的模式切换操作,所述模式切换操作的参数包含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模式切换命令;
其中,所述模式切换命令用于通知目标方执行模式切换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用第二网络功能的模式切换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多播业务的用户数,或多播业务区域中的用户数,或业务操作被调用,决定执行所述调用第二网络功能的模式切换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用户信息,服务于用户终端的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统一数据管理功能查询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方为用户终端或无线接入网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命令包括:业务信息或会话信息;
其中,所述业务信息用于以下任意一项:
所述用户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网络侧建立业务数据传输单播通道或多播通道;
所述用户终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业务数据;
其中,所述会话信息用于以下任意一项:
所述无线接入网节点向核心网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所述无线接入网节点与第三网络功能建立或保持业务数据传输多播通道;或者所述无线接入网节点与第四网络功能建立业务数据传输单播通道;
所述无线接入网节点不发送消息以与第三网络功能保持业务数据传输多播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命令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第三网络功能的信息;
临时移动组标识TMGI;
多播地址;
协议数据单元会话标识。
8.一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式切换操作被第一网络功能调用,所述模式切换操作的参数包含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模式切换命令;
调用第五网络功能的业务操作,所述业务操作的参数包含所述模式切换命令的内容,或者,向用户终端发送所述模式切换命令,或者,向无线接入网节点发送所述模式切换命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用户信息,服务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统一数据管理功能查询服务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的信息。
11.一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侧的模式切换命令;
向所述网络侧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网络侧建立业务数据传输单播通道或多播通道,或者,用于所述用户终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业务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命令包括:业务信息;
其中,所述业务信息用于以下任意一项:
所述用户终端向网络侧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网络侧建立业务数据传输单播通道或多播通道;
所述用户终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业务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命令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TMGI;
多播地址。
14.一种网络功能,所述网络功能为第一网络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调用模块,用于调用第二网络功能的模式切换操作,所述模式切换操作的参数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模式切换命令,所述模式切换命令用于通知目标方执行模式切换操作。
15.一种网络功能,所述网络功能为第二网络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调用模块,用于模式切换操作被第一网络功能调用,所述模式切换操作的参数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模式切换命令;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调用第五网络功能的业务操作,所述业务操作的参数包含所述模式切换命令的内容,或者,向用户终端发送所述模式切换命令,或者,向无线接入网节点发送所述模式切换命令。
16.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网络侧接收模式切换命令;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侧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与所述网络侧建立业务数据传输单播通道或多播通道,或者,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应用服务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业务数据。
17.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式切换的方法的步骤。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式切换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108819.5A 2020-02-21 2020-02-21 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33016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8819.5A CN113301613B (zh) 2020-02-21 2020-02-21 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BR112022016076A BR112022016076A2 (pt) 2020-02-21 2021-02-20 Método para alternância de modo e dispositivo.
JP2022549105A JP2023515393A (ja) 2020-02-21 2021-02-20 モード切り替え方法及び機器
EP21757124.9A EP4109966A4 (en) 2020-02-21 2021-02-20 MODE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PCT/CN2021/077043 WO2021164763A1 (zh) 2020-02-21 2021-02-20 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KR1020227032016A KR20220143713A (ko) 2020-02-21 2021-02-20 모드 전환 방법 및 기기
US17/878,326 US20220377507A1 (en) 2020-02-21 2022-08-01 Method for mode switching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8819.5A CN113301613B (zh) 2020-02-21 2020-02-21 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1613A true CN113301613A (zh) 2021-08-24
CN113301613B CN113301613B (zh) 2023-03-21

Family

ID=77317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8819.5A Active CN113301613B (zh) 2020-02-21 2020-02-21 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77507A1 (zh)
EP (1) EP4109966A4 (zh)
JP (1) JP2023515393A (zh)
KR (1) KR20220143713A (zh)
CN (1) CN113301613B (zh)
BR (1) BR112022016076A2 (zh)
WO (1) WO20211647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50218B2 (en) 2021-05-14 2024-04-02 Cisco Technology, Inc. Auto-configuration of hybrid cells supporting shared cell and unique cell operating modes for user equipment in virtu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s
US11871271B2 (en) * 2021-05-17 2024-01-09 Cisco Technology, Inc. Dynamic switching for user equipment between unique cell and shared cell operating modes based on application traffic
US11882611B2 (en) 2021-05-17 2024-01-23 Cisco Technology, Inc. Dual-connectivity support for user equipment in a hybrid cell virtu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
WO2023064653A1 (en) * 2021-10-15 2023-04-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1570A (zh) * 2013-03-22 2015-08-26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lte增强型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群组通信的业务连续性
CN105472548A (zh) * 2014-08-15 2016-04-0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多播与单播切换的方法、系统与spe
CN108886669A (zh) * 2016-01-28 2018-11-23 诺基亚通信公司 广播和单播递送之间的流送服务的动态切换
CN110809299A (zh) * 2019-11-07 2020-02-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广播业务的模式切换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20035795A1 (en) * 2018-08-14 2020-02-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of multicast data delivery in 5g supporting cloud archite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581B (zh) * 2008-02-28 2011-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流媒体的管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12048464A1 (en) * 2010-10-14 2012-04-19 Nokia Corporation Device to device and connection mode switching
US9820259B2 (en) * 2012-05-04 2017-1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mooth transition between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and unicast service by demand
US9030988B2 (en) * 2012-06-29 2015-05-12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between multicast/broadcast and unicast service
CN104754522B (zh) * 2013-12-25 2018-05-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保持组通信业务连续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918204A (zh) * 2015-03-17 2015-09-1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lte中的单播多播转换控制方法
JP6860942B2 (ja) * 2016-10-28 2021-04-21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eMBMS MooDのための高度切替ポリ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1570A (zh) * 2013-03-22 2015-08-26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lte增强型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群组通信的业务连续性
CN105472548A (zh) * 2014-08-15 2016-04-0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多播与单播切换的方法、系统与spe
CN108886669A (zh) * 2016-01-28 2018-11-23 诺基亚通信公司 广播和单播递送之间的流送服务的动态切换
WO2020035795A1 (en) * 2018-08-14 2020-02-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of multicast data delivery in 5g supporting cloud architecture
CN110809299A (zh) * 2019-11-07 2020-02-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广播业务的模式切换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等: "R2-140261 "Service continuity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over eMBMS"", 《3GPP TSG-RAN WG2 #85 》 *
SAMSUNG: "S2-2000891 "Solution for unicast-multicast delivery mode switch"", 《3GPP SA WG2 MEETING #136-AH》 *
TENCENT: "S2-2000605 "New solution for mode switching between unicast and multicast"", 《3GPP TSG SA WG2 MEETING #136ADHOC 》 *
VIVO,TENCENT: ""S2-2001358-[5MBS]-Solution for unicast switch to multicast based on network control-v2"", 《3GPP SA WG2 MEETING #136AH》 *
VIVO: "S2-2000150 "Solution for multicast switch to unicast based on UE control"", 《SA WG2 MEETING #136AH 》 *
VIVO: "S2-2000151 "Solution for unicast switch to multicast based on application level control"", 《SA WG2 MEETING #136AH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22016076A2 (pt) 2022-10-04
EP4109966A1 (en) 2022-12-28
US20220377507A1 (en) 2022-11-24
CN113301613B (zh) 2023-03-21
WO2021164763A1 (zh) 2021-08-26
KR20220143713A (ko) 2022-10-25
JP2023515393A (ja) 2023-04-13
EP4109966A4 (en) 2023-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01613B (zh) 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US2023004173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6572516B (zh) 一种网络切片选择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JP6651633B2 (ja) データ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システム
JP6420337B2 (ja) ネットワーク選択方法およびコア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US20220264258A1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US20220007168A1 (en) Mobility managemen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120752A1 (en) Sess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9743286B2 (en) Gateway relo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944361B (zh) 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与网元
CN110140416A (zh) 用户设备上下文管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4969611A (zh) 用于组合式单一无线电语音呼叫连续性和分组交换切换的节点和方法
KR20220045181A (ko) 페이징 방법 및 기기
WO2021088007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18276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access
CN113810956B (zh) 切换多播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CN113079590B (zh) 一种服务区域切换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1800803B (zh) 一种业务指示方法和设备
CN112770392A (zh) 通信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8307457B (zh) 一种消息路由的方法及装置
CN113438692A (zh) 传输模式转换指示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3473564A (zh) 网络切片切换的方法、建立pdu会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14827907A (zh) 触发非单播业务操作的方法、装置及网络功能
CN116209018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412946A (zh) 移动通信局域网建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