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0869A - 带内网络遥感功能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带内网络遥感功能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0869A
CN113300869A CN202010745614.8A CN202010745614A CN113300869A CN 113300869 A CN113300869 A CN 113300869A CN 202010745614 A CN202010745614 A CN 202010745614A CN 113300869 A CN113300869 A CN 1133008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
network device
function
network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456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0869B (zh
Inventor
张学功
周磊
曾宪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456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08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0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0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0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08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2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updates or upgrades of network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77Localisation of faul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6Generation of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INT功能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之间相互通告彼此是否开启了INT功能,并在对端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情况下,输出对端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信息,以供网络管理端为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使得网络中网络设备的INT配置相一致,即网络设备统一开启INT功能,为正常进行INT监控提供基础。

Description

带内网络遥感功能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内网络遥感功能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带内网络遥感(In-band Network Telemetry,INT)是一种网络信息采集技术。采用INT技术,报文经过的每一跳网络设备可依次在报文中插入出入端口、延时等网络信息,报文中插入的网络信息被上报给监测服务器;监测服务器基于收集到的报文在每一跳上的网络信息,可对网络进行监控、探测、流量分析或故障排查等。
随着网络设备能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设备逐渐具备INT功能。在实际网络中,网络管理人员可手动配置网络设备是否开启INT功能。然而,在一些大型网络中,由于网络设备数量庞大且存在链路扩容、配置更新等变化,可能出现网络设备INT配置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导致无法正常进行INT监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INT功能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网络设备的INT配置不一致的问题,为正常进行INT监控提供基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INT功能通信方法,适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包括: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INT通告报文,第一INT通告报文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开启INT功能的指示参数;若指示参数指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则输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信息,以供网络管理端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可作为第一网络设备实现,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通信组件;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用于:通过通信组件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INT通告报文,第一INT通告报文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开启INT功能的指示参数;若指示参数指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则输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信息,以供网络管理端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适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通告报文,所述第一通告报文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开启目标功能的指示参数;若所述指示参数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目标功能,则输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目标功能的信息,以供网络管理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开启目标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致使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INT功能通信方法或其它通信方法中的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之间相互通告彼此是否开启了INT功能,并在对端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情况下,输出对端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信息,以供网络管理端为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使得网络中网络设备的INT配置相一致,即网络设备统一开启INT功能,为正常进行INT监控提供基础。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之间进行INT功能协商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NT功能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系统100至少包括:应用服务器101、应用服务器105、连接于应用服务器101和应用服务器105之间至少一台网络设备以及监控服务器106。在图1中,以三台网络设备为例,分别是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3和网络设备104,但并不限于此。其中,应用服务器101与网络设备102互联,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3和网络设备104依次互联,且网络设备104与应用服务器105互联。另外,网络设备103与监控服务器106互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互联”是指通信连接,彼此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101和应用服务器105是指可以提供某种应用功能或某种服务的服务器,且应用服务器101和应用服务器105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3和网络设备104进行通信。例如,应用服务器101可以通过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3和网络设备104向应用服务器105发送报文;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3和网络设备104负责将来自应用服务器101的报文转发给应用服务器105。又例如,应用服务器105可以通过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3和网络设备104向应用服务器101发送报文;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3和网络设备104负责将来自应用服务器105的报文转发给应用服务器101。在设备实现形态上,对应用服务器101或应用服务器105来说,其可以是常规服务器、云服务器或服务器阵列等;相应地,对任一台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3或网络设备104来说,其可以是交换机、路由器或网关设备等任何具有数据转发功能的设备。在图1中,以常规服务器为例对应用服务器101和应用服务器105进行图示,以交换机为例对网络交换设备102-104进行图示,但并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3以及网络设备104除了具备报文转发能力之外,还支持INT功能。INT是一种可以从网络设备上采集相关数据的网络监控技术。对网络设备来说,在开启INT功能之后,可以提供实时、高速的数据采集功能;网络设备采集到的相关数据会被上报给监控服务器106,由监控服务器106对网络设备的性能及网络系统100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有利于及时、准确地发现网络中的异常或故障等问题,进而便于及时进行异常或故障排除,提高网络系统100的可用性。在本实施例中,监控服务器106可以是常规服务器、云服务器或服务器阵列等。在图1中,以云服务器为例对监控服务器106进行图示,但并不限于此。
假设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3和网络设备104均开启了INT功能,则以应用服务器101经过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3和网络设备104向应用服务器105发送报文A为例,对基于INT的网络监控过程进行示意性说明。其中,在报文A的发送过程中,网络设备102是INT首节点,网络设备103是INT中间节点,网络设备104是INT尾节点。
网络设备102作为INT首节点在接收到应用服务器101发送的报文A后,根据预先配置的INT采集规则,判断该报文A是否命中INT采集规则,即判断是否需要针对该报文A采集INT信息;若是,则将报文A复制一份并为复制的报文添加INT标识得到INT报文,在INT报文中添加网络设备102采集到的INT信息后,将INT报文发送给网络设备103。
网络设备103作为INT中间节点,在接收到网络设备102发送的INT报文后,识别到INT报文中的INT标识,在INT报文中添加网络设备103采集到的INT信息后转发给网络设备104。
网络设备104作为INT尾节点,在接收到网络设备103发送的报文后,识别到INT报文中的INT标识,在INT报文中添加网络设备104采集到的INT信息,并将INT报文中携带的所有INT信息上报至监控服务器106,以供监控服务器106基于INT信息进行网络监控。进一步,在将INT报文中携带的所有INT信息上报给监控服务器106之后,网络设备104会将INT报文丢弃,以实现INT的终结。在此说明,INT信息是指各网络设备采集到的与监控需求相关的数据,根据监控需求的不同,INT信息可以有所不同。例如,INT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网络时延、网络带宽、网络抖动、网络丢包率以及网络速率等。
在此说明,对于原始报文A,网络设备102还会将报文A转发给网络设备103;网络设备103还会将接收到的报文A转发给网络设备104;网络设备104会将报文A转发给应用服务器105。应用服务器105接收到报文A之后,可对报文A进行相应处理,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中以网络设备104负责上报INT报文中携带的所有INT信息给监控服务器106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3以及网络设备104分别上报采集到的INT信息至监控服务器106。
无论采用上述哪种上报INT信息的实施方式,监控服务器106均可接收到INT信息,进一步,对INT信息进行分析,以达到对网络系统进行监控的目的,可以很快地排查出网络系统100中出现的异常或故障等问题,有利于提高网络系统100的可用性。
在基于INT信息进行网络监控之前,需要为各网络设备配置INT功能参数,并配置各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在为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之后,网络设备就具备了INT功能,可以基于INT功能参数发挥INT功能。其中,INT功能参数是指发挥INT功能所需的一些参数,例如需要发挥INT功能的网络设备的设备ID、在作为INT首节点的网络设备上配置INT采集规则以及在作为INT尾结点的网络设备上配置监控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等。可选地,可以通过命令行的方式为网络设备配置INT功能参数,并通过命令行的方式配置各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但是,在一些大型网络中,由于网络设备数量庞大且存在链路扩容、配置更新等变化,可能出现网络设备INT配置不一致的情况,例如,有的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有的没有开启INT功能,从而导致无法正常进行INT监控。
例如,在上述示例中,网络设备102被配置为INT首节点并开启了INT功能,网络设备104被配置为INT尾节点并开启了INT功能,但是由于配置失误并未开启作为INT中间节点的网络设备103的INT功能,则INT报文由网络设备102发送至网络设备103后,网络设备103无法发挥INT功能,不会检测INT标识,而是会将INT报文作为普通报文转发至网络设备104,这会丢失网络设备103采集到的INT信息,导致基于INT信息的网络监控不太完善。另外,网络设备102被配置为INT首节点并开启了INT功能,网络设备103被配置为INT中间节点并开启了INT功能,但是由于配置失误并未开启作为INT尾节点的网络设备104的INT功能,则INT报文到达网络设备104之后,网络设备104不会检测INT标识,而是会将INT报文作为普通报文转发给应用服务器105,这不仅无法实现基于INT信息的网络监控,而且还有可能引起应用服务器105的异常。
为避免出现上述部分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开启,部分网络设备的INT功能未被开启的INT配置不一致问题,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3以及网络设备104除了报文转发功能和INT功能之外,还具备INT功能协商功能。具体地,对于任意端口互联的两个网络设备,彼此之间可以就INT功能进行协商,并在发现对端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情况下,可以提示网络管理端为对端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以便于同一报文转发路径上的网络设备均开启INT功能,使得可以就该报文进行网络监控。下面以端口互联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为例,对网络设备之间进行INT功能协商的过程进行说明。在图1所示网络系统100中,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102和网络设备103,也可以是网络设备103和网络设备104。
首先,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需要具备进行INT功能协商的功能。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可以默认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具备进行INT功能协商的功能,且无需配置是否开启这种功能,而是默认这种功能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在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具备进行INT功能协商的功能,且允许配置是否开启这种功能,默认不开启,则在使用之前,可以通过配置操作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开启进行INT功能协商的功能。
在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进行INT功能协商的功能被开启后,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相互向对端发送INT通告报文,以进行INT功能协商。对于第一网络设备来说,其可以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INT通告报文,并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INT通告报文。相应地,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说,其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INT通告报文,并会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INT通告报文。
其中,第一INT通告报文和第二INT通告报文均为INT通告报文,为了便于描述,将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INT通告报文称为第一INT通告报文,将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INT通告报文称为第二INT通告报文。INT通告报文包含指示参数,该指示参数指示发送该INT通告报文的网络设备是否开启了INT功能。例如,第一INT通告报文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开启INT功能的指示参数,用以向第一网络设备通告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开启了INT功能;相应地,第二INT通告报文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是否开启INT功能的指示参数,以向第二网络设备通告第一网络设备是否开启了INT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相互向对端发送INT通告报文的时间和先后顺序。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按照以下几个触发条件向对端发送INT通告报文:
触发条件B1:网络设备上任一端口首次从down(关闭)到up(打开)时,向对端网络设备发送INT通告报文。
触发条件B2:当网络设备的INT相关配置发生变化时,向对端网络设备发送INT通告报文。
触发条件B3:按照设定的通告周期,周期性地向对端网络设备发送INT通告报文。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择一使用上述触发条件B1-B3中的任意一个,也可以以任意组合方式使用上述触发条件B1-B3中的任意两个或三个,对此不做限定。对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来说,当所使用的触发条件被触发时,向对端发送INT通告报文,以进行INT功能的协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INT通告报文并根据收到的第一INT通告报文进行INT功能协商处理的过程与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二INT通告报文并根据收到的第二INT通告报文进行INT功能协商处理的过程相同或相似,故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一INT通告报文并根据收到的第一INT通告报文进行INT功能协商处理的过程为例进行说明。基于此,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INT通告报文,从第一INT通告报文中解析出指示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开启INT功能的指示参数;若该指示参数指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则输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信息,以供网络管理端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可选地,网络管理端可以是网络配置人员,则网络配置人员可以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例如,网络配置人员可以直接在第二网络设备的配置界面上输入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的命令行,第二网络设备执行该命令行可开启INT功能。又例如,网络配置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管理系统远程控制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或者,网络管理端可以是网络管理系统,则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例如,网络管理系统可响应网络配置人员发出的指示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的配置指令,远程控制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又例如,网络管理系统也可以在预置的配置条件被触发时,执行指示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的配置脚本,远程控制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其中,预置的配置条件可以是设定的时间,则在设定的时间到达时,网络管理系统执行指示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的配置脚本,远程控制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或者,预置的配置条件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开机的事件,则在感知到第二网络设备开机后,网络管理系统执行指示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的配置脚本,远程控制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第一网络设备输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信息的实现方式,凡是可以让网络管理端了解到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信息输出方式均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举例说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打印输出系统日志,该系统日志显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或者,向网络管理端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的内容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其中,在网络管理端是网络配置人员的情况下,向网络管理端发送通知消息可以理解为:向网络配置人员的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的形式可以为邮件、短消息以及应用内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网络设备之间相互通告彼此是否开启了INT功能,并在对端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情况下,输出对端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信息,以供网络管理端为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使得网络中网络设备的INT配置相一致,即网络设备统一开启INT功能,为正常进行INT监控提供基础。
在本申请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判断自身是否开启了INT功能;若第一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则在指示参数指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情况下,还可以针对第一端口,配置出端口为第一端口的INT报文过滤规则,以阻止第一网络设备对出端口为第一端口的INT报文进行转发处理;换句话说,第一网络设备不会将出端口为第一端口的INT报文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会作为INT报文转发路径上的尾节点做相应处理,即将INT报文中的INT信息上报监控服务器,并对INT报文做丢弃处理,从而解决INT报文无法终结的问题。其中,第一端口为第一网络设备上与第二网络设备互联且接收到第一INT通告报文的端口。进一步可选地,若第一网络设备也未开启INT功能,则可以不做任何处理。
进一步可选地,在第一网络设备向网络管理端输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情况下,网络管理端了解情况后,可以通过配置操作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当然,网络管理端也可以不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在网络管理端通过配置操作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的情况下,由于第二网络设备的INT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第二网络设备可重新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包括指示其开启了INT功能的指示参数的第一INT通告报文。基于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在开启INT功能后重新发送的包括指示参数的第一INT通告报文,并可根据第二网络设备重新发送的第一INT通告报文中的指示参数,确定第二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之后,可将第一端口对应的INT报文过滤规则删除,以供第一网络设备对出端口为第一端口的INT报文进行转发处理。换句话说,在将第一端口对应的INT报文过滤规则删除之后,第一网络设备会在出端口为第一端口的INT报文中添加INT信息并通过第一端口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由第二网络设备继续对INT报文进行处理。
进一步可选地,在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上可能还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互联的其他端口,为了便于区分和描述,将其他端口记为第二端口,第二端口的数量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基于此,在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后,若第一网络设备上还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互联的第二端口,还需将第二端口对应的INT报文过滤规则删除,以供第一网络设备对出端口为第二端口的INT报文进行转发处理。换句话说,在将第二端口对应的INT报文过滤规则删除之后,第一网络设备会在出端口为第二端口的INT报文中添加INT信息并通过第二端口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由第二网络设备继续对INT报文进行处理。
可选地,在上述过程中,第一网络设备在将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对应的INT报文过滤规则删除之前,还可以判断本地是否存在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对应的INT报文过滤规则;若存在,则将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对应的INT报文过滤规则删除,以供第一网络设备对出端口为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的INT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对第一INT通告报文中的指示参数指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情况进行了描述。当然,第二网络设备除了未开启INT功能的情况之外,也可能出现开启INT功能的情况。在下面实施例中,将对第一INT通告报文中的指示参数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的情况进行描述。
在第一INT通告报文中的指示参数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的情况下,第一INT通告报文中还可以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相应地,在第一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INT通告报文中也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其中,INT功能参数是指在网络设备(如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之后,发挥所具备的INT功能所需的一些参数。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INT节点类型:包含首节点、中间节点或尾节点。首节点指的是报文转发路径上的第一个网络设备,在图1所示网络系统100中,可以是网络设备102或104,具体视报文转发方向而定;首节点用于进行报文复制、在报文中插入INT标识以及插入INT信息。中间节点指的是报文转发路径上处于第一个网络设备和最后一个网络设备之间的网络设备,在图1所示网络系统100中,可以是网络设备103;中间节点可识别报文中的INT标识,并在带有INT标识的报文中插入INT信息。尾节点指的是报文转发路径上最后的网络设备,在图1所示网络系统100中,可以是网络设备102或104,具体视报文转发方向而定;尾节点是INT信息的终结者,即尾节点不再将带有INT标识和INT信息的报文转发给其他网络设备,而是上报监控服务器。需要说明的是,尾节点提取所有INT信息上报监控服务器只是一种实施方式,但并不限于此,例如,INT信息可以由首节点、中间节点或尾节点分别提供给监控服务器。
INT标识或INT标识的识别码:INT标识的识别码用于唯一标识一个INT标识,而INT标识用于供网络设备识别接收到的报文是否是INT报文。INT标识的识别码可以是任何能够标识INT标识的信息,例如可以字母、数字、数字串或者字符串。相应地,INT标识也可以是任何字母、数字、数字串或者字符串,例如可以是“aaaaaaaa”,也可以是“1111111”,还可以是“aaaaaaaabbbbbbbb”或“11111aaaa”等。需要说明的是,INT标识或INT标识的识别码为可选的INT功能参数,即INT通告报文可能不包含INT标识或INT标识的识别码这一INT功能参数。例如,在所有网络设备均支持相同INT标识的情况下,可以不为网络设备配置INT标识或INT标识的识别码。
监控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监控服务器是指基于INT信息对网络系统进行监控的服务器。为了便于网络设备将INT信息上报给监控服务器,需要在网络设备上配置监控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其中,监控服务器的地址可以是IP地址,端口可以是TCP/IP协议中规定的端口号,例如32、64等。需要说明的是,根据INT信息上报方式的不同,可以在需要上报INT信息的网络设备上配置监控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即INT通告报文可能不包含监控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这一INT功能参数。
INT采集规则:INT采集规则可以配置在首节点,用于指示首节点需要针对哪些报文添加INT信息,以供首节点对这些报文进行复制并插入INT标识,形成INT报文。
INT上报方式:指的是INT信息的上报方式。INT信息的上报方式可以是报文转发路径上每个节点(包括首节点、中间节点和尾节点)分别上报INT信息,也可以是只有尾节点上报INT信息。若每个节点都上报INT信息,则每个节点都需要配置监控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若只有尾节点上报INT信息,则可以仅在尾节点上配置监控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
是否支持INT自动配置:表示网络设备在开启INT功能的情况下是否支持INT功能参数的自动配置。若支持INT自动配置,则表示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对端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对本端INT功能参数进行自动配置;若不支持INT自动配置,则不会根据接收到的对端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对本端INT功能参数进行自动配置。
参数配置优先级:用于标识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的优先级。对网络设备来说,若支持INT自动配置,则只有在对端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的参数配置优先级高于本端的参数配置优先级的情况下,才可以根据对端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对本端INT功能参数进行配置。
进一步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均开启了INT功能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判断其是否支持INT自动配置;若第一网络设备支持INT自动配置,则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从而在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实现INT功能参数的协商。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一种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的实施方式,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判断其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与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若存在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则根据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
进一步可选地,判断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与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判断操作:
判断操作C1:判断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中是否存在与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不同的第一INT功能参数。
判断操作C2:判断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中是否存在参数值与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不相同的第二INT功能参数。
若至少一种判断操作的判断结果均为是,则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与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之间是存在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
相应地,根据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包括:在存在第一INT功能参数的情况下,则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第一INT功能参数的参数值,自动为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第一INT功能参数;在存在第二INT功能参数的情况下,则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第二INT功能参数的参数值,自动更新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第二INT功能参数的参数值。
在判断操作C1中,第一INT功能参数是指为第二网络设备配置了但未为第一网络设备配置且第一网络设备也需要的INT功能参数。例如,在INT上报方式是报文转发路径上每个节点(包括首节点、中间节点和尾节点)分别上报INT信息,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包含监控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IP地址2+端口2”,但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中并未包含监控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这一INT功能参数,则监控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这一INT功能参数即为第一INT功能参数。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在支持INT自动配置的情况下,可以为本端配置监控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为“IP地址2+端口2”。
在判断操作C2中,第二INT功能参数是指为第二网络设备配置了且也为第一网络设备配置了但为两者配置的参数值不同的INT功能参数。例如,均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配置了INT标识的识别码,但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INT标识的识别码为“01”,而第二网络设备支持的INT标识的识别码为“11”,则INT标识的识别码这一INT功能参数即为第二INT功能参数。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在支持INT自动配置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INT标识的识别码更新为“11”。又例如,均为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配置了监控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但第一网络设备支持的监控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为“IP地址1+端口1”,而第二网络设备支持的监控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为“IP地址2+端口2”,则监控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这一INT功能参数即为第二INT功能参数。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在支持INT自动配置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监控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更新为“IP地址2+端口2”。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网络设备支持INT自动配置的情况下,为了网络中所有开启INT功能的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达到一致,可以为各网络设备设置参数配置优先级,在各个开启INT功能的网络设备之间基于参数配置优先级进行INT功能参数的自动配置,最终达到INT功能参数的一致。基于此,在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之前,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判断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是否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若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则执行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的操作。若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低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则第一网络设备就不执行INT功能参数的自动配置操作。同理,对于第二网络设备来说,其支持INT自动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判断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是否高于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若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高于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则可执行根据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二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的操作;反之,不执行INT功能参数的自动配置操作。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可以将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作为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基于此,一种判断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是否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的实施方式,包括:判断第二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是否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若第二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则确定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优先级可以是网络管理端配置的,例如网络管理端可根据网络设备接入网络的先后顺序为网络设备配置设备优先级,例如越早接入网络的网络设备,其设备优先级越高;也可以是网络系统100中的网络设备自行协商决定的。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自动协商设备优先级,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是但不限于:MAC地址、IP地址或设备ID等。以IP地址为例,网络设备之间可以以IP地址越小优先级越高为协商原则进行设备优先级的协商。
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与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无关的情况下,可以将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和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相结合作为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基于此,另一种判断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是否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的实施方式,包括:判断第二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是否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若第二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则确定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若第二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相同,则判断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小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若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小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则确定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
进一步,若确定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则在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存在第一INT功能参数的情况下,则执行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第一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INT功能参数的操作;在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存在第二INT功能参数的情况下,则执行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第二INT功能参数的参数值,自动更新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第二INT功能参数的参数值的操作。
由上述可知,在因为配置错误或设备升级等问题导致网络设备之间的INT功能参数不一致时,若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支持INT自动配置,则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自动发现INT功能参数的不一致,而且可以自动修复或者自动添加相关INT功能参数,以便实现基于INT信息进行网络监控的目的。另外,基于网络设备支持INT自动配置的能力,如果网络管理端希望修改或更新某一INT功能参数,可以选择参数配置优先级最高的网络设备,对该网络设备上的INT功能参数进行修改,此后,该网络设备会向与其互联的其它网络设备发送INT通告报文,并会在INT通告报文中携带修改或更新过的INT功能参数;对于接收到该INT通告报文的网络设备会因为其参数配置优先级较低而对本端的INT功能参数进行相应修改或更新,并会将向与其互联的其它网络设备发送INT通告报文,并会在INT通告报文中携带修改或更新过的INT功能参数;如此下去,整个网络中开启INT功能的网络设备之间会自动完成INT功能参数的修改或更新,而无需网络管理端为每台网络设备修改或更新INT功能参数,有利于提高INT功能参数的修改或更新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INT通告报文的实现形式。例如,可以自定义一种专门用于INT功能通告的新报文。又例如,也可以利用已有报文,通过对已有报文进行扩展,进行INT功能的通告。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之间支持链路层发现协议(Link LayerDiscovery Protocol,LLDP),LLDP提供了一种标准的链路层发现方式,可以将本端网络设备的主要能力、管理地址、设备标识、接口标识等信息组织成不同的类型长度值TLV(Type/Length/Value)字段,并封装在链路层发现协议数据单元(Link Layer DiscoveryProtocol Data Unit,LLDPDU)中发布给与自己直连的对端网络设备。基于此,网络设备之间可以采用LLDP报文进行INT功能的通告和协商,即第一INT通告报文和第二INT通告报文为LLDP报文。对第一网络设备来说,可以将指示其是否开启INT功能的指示参数携带在LLDP报文中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进一步,在第一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将其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携带在LLDP报文中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同理,对第二网络设备来说,可以将指示其是否开启INT功能的指示参数携带在LLDP报文中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进一步,在第二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的情况下,第二网络设备还可以将其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携带在LLDP报文中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在LLDP报文中携带指示参数,或者携带指示参数和INT功能参数的方式。例如,可以对已有字段进行重用,利用已有字段携带指示参数,或者携带指示参数和INT功能参数。又例如,也可以在LLDP报文中扩展新的TLV字段,将指示参数,或者将指示参数和INT功能参数承载于LLDP报文中的扩展TLV字段中。在本实施例中,TLV字段指的是承载信息的类型(Type)、长度(Length)和数值(Value)的一种报文格式。在本实施例中,指示参数,或者指示参数和INT功能参数可以承载于同一TLV字段,也可以通过多个不同的TLV字段携带,对此不作限定。
下面以第一网络设备是交换机SW1,第二网络设备是SW2,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INT通告报文是LLDP报文为例,对整个INT功能协商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交换机SW1和交换机SW2各有两个端口,交换机SW1包含端口p1和端口p2,交换机SW2包含端口p3和端口p4。交换机SW1开启了INT功能,交换机SW2未开启INT功能。交换机SW1的端口p1和交换机SW2的端口p3互联,因为交换机SW2未开启INT功能,所以交换机SW1的端口p1和交换机SW2的端口p3之间相互不会发送用于协商INT功能的LLDP报文,且SW1本地配置有出端口为端口p1的INT报文过滤规则。
配置操作1:交换机SW1和交换机SW2之间具备进行INT功能协商的功能,且允许配置是否开启这种功能,默认不开启。在使用之前,通过配置操作1为交换机SW1和交换机SW2开启进行INT功能协商的功能。
配置操作2:交换机SW1和交换机SW2支持INT自动配置功能,且默认不开启。在使用之前,通过配置操作2为交换机SW1和交换机SW2开启INT自动配置功能。
配置操作3:配置INT功能协商的触发条件D1-D3:
触发条件D1:SW1或SW2上任一端口首次从down(关闭)到up(打开)时,向SW2或SW1发送用于INT功能协商的LLDP报文。
触发条件D2:当SW1或SW2的INT相关配置发生变化时,向SW2或SW1发送用于INT功能协商的LLDP报文。
触发条件D3:SW1或SW2按照设定的通告周期,周期性地向对SW2或SW1发送用于INT功能协商的LLDP报文。
对交换机SW1和交换机SW2来说,当触发条件D1-D3中任意一条被触发时,向对端发送携带其INT功能信息的LLDP报文,以进行INT功能的协商。
随着时间推移,交换机SW1和交换机SW2之间新增链路,即交换机SW1的端口p2和交换机SW2的端口p4互联,端口p2和端口p4首次从down到up,于是,会相互向对端发送用于INT功能协商的LLDP报文。由于交换机SW2未开启INT功能,所以交换机SW2向交换机SW1发送的LLDP报文中的扩展TLV字段携带SW2未开启INT功能的指示参数。交换机SW1根据LLDP报文中的扩展TLV字段携带的指示参数,得知交换机SW2未开启INT功能,说明交换机SW1自己需要作为INT功能的终结者,于是在本地配置出端口为端口p2的INT报文过滤规则。这样,当SW1接收到出端口为端口p1或端口p2的INT报文时,会从INT报文中提取INT信息上报给监控服务器并丢弃该INT报文;同时交换机SW1会通知网络管理端(如网络配置人员)为交换机SW2开启INT功能。
网络管理端收到交换机SW1发送的消息后,开启交换机SW2的INT功能。交换机SW2会根据INT功能协商触发条件D1,通过端口p4和/或端口p3向交换机SW1的端口p2和/或p1发送用于INT功能协商的LLDP报文,该LLDP报文中的扩展TLV字段中携带有交换机SW2开启INT功能的指示参数和交换机SW2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交换机SW1根据该LLDP中的指示参数,得知交换机SW2开启了INT功能,则删除出端口为端口p1的INT报文过滤规则和出端口为端口p2的INT报文过滤规则。
接下来,交换机SW1和交换机SW2之间可根据能力协商触发条件D3,,周期性(例如10s)地通过LLDP报文中的扩展TLV字段向对端通告自身的INT功能。
进一步,若交换机SW1和交换机SW2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不一致,交换机SW1和交换机SW2可基于INT自动配置功能自动配置INT功能参数,以使两者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一致。基于此,交换机SW1和交换机SW2在发现两者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不一致时,首先判断自己是否支持INT自动配置;若支持INT自动配置,则比较交换机SW1和交换机SW2的参数配置优先级,若交换机SW2的参数配置优先级高,则交换机SW1将支持的INT功能参数同步为交换机SW2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若交换机SW1的配置优先级较高,则交换机SW2将支持的INT功能参数同步为交换机SW1支持的INT功能参数。另外,若交换机SW1或交换机SW2不支持INT自动配置,则发送通知消息给网络管理端,以供网络管理端为交换机SW1或交换机SW2开启INT自动配置功能。
其中,比较交换机SW1和交换机SW1的参数配置优先级的方法,可以是先判断交换机SW1和交换机SW1的设备优先级。若交换机SW1的设备优先级高于交换机SW1的设备优先级,则交换机SW1将支持的INT功能参数同步为交换机SW2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若交换机SW1的设备优先级低于交换机SW1的设备优先级,则交换机SW2将支持的INT功能参数同步为交换机SW1支持的INT功能参数。
进一步,若交换机SW1的设备优先级等于交换机SW1的设备优先级,则可以比较交换机SW2和交换机SW1的IP地址;若交换机SW1的IP地址大于交换机SW2的IP地址,则交换机SW1将支持的INT功能参数同步为交换机SW2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若交换机SW1的IP地址小于交换机SW2的IP地址,则交换机SW2将支持的INT功能参数同步为交换机SW1支持的INT功能参数。
由此可见,通过LLDP报文中的扩展TLV字段携带交换机SW1和交换机SW2的指示参数和INT功能参数,可实现INT功能的协商,有利于实现INT功能配置的一致性,以便实现基于INT信息进行网络监控的目的。
图3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NT功能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适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31、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INT通告报文,第一INT通告报文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开启INT功能的指示参数;
32、若指示参数指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则输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信息,以供网络管理端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在指示参数指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情况下,还包括:若第一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则针对第一端口,配置出端口为第一端口的INT报文过滤规则,以阻止第一网络设备对出端口为第一端口的INT报文进行转发处理;其中,第一端口为第一网络设备上与第二网络设备互联且接收到第一INT通告报文的端口。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在开启INT功能后重新发送的包括指示参数的第一INT通告报文;根据第二网络设备重新发送的第一INT通告报文中的指示参数,确定第二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将第一端口对应的INT报文过滤规则删除,以供第一网络设备对出端口为第一端口的INT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若第一网络设备上还存在与第二网络设备互联的第二端口,将第二端口对应的INT报文过滤规则删除,以供第一网络设备对出端口为第二端口的INT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一INT通告报文中的指示参数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的情况下,第一INT通告报文中还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则,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若第一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则判断第一网络设备是否支持INT自动配置;若第一网络设备支持INT自动配置,则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包括:判断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与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若存在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则根据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判断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与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判断操作:判断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中是否存在与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不同的第一INT功能参数;判断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中是否存在参数值与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不相同的第二INT功能参数;若至少一种判断操作的判断结果均为是,则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与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之间是存在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根据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包括:在存在第一INT功能参数的情况下,则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第一INT功能参数的参数值,自动为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第一INT功能参数;在存在第二INT功能参数的情况下,则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第二INT功能参数的参数值,自动更新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第二INT功能参数的参数值。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之前,还包括:判断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是否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若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则执行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的操作。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判断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是否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包括:判断第二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是否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若第二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则确定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若第二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相同,则判断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小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若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小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则确定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INT通告报文,第二INT通告报文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是否开启INT功能的指示参数,以向第二网络设备通告第一网络设备是否开启了INT功能。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一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的情况下,第二INT通告报文中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INT通告报文或第二INT通告报文为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指示参数和/或INT功能参数承载于LLDP报文中的扩展类型长度值TLV字段中。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INT功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INT节点类型,监控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INT采集规则,所支持的INT标识或INT标识的识别码,参数配置优先级,INT上报方式以及是否支持INT自动配置。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输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信息,包括:打印输出系统日志,系统日志显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或者向网络管理端的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的内容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其中,通知消息的形式为邮件、短消息以及应用内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之间相互通告彼此是否开启了INT功能,并在对端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情况下,输出对端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信息,以供网络管理端为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使得网络中网络设备的INT配置相一致,即网络设备统一开启INT功能,为正常进行INT监控提供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之间通过通告报文进行INT功能协商的方案,适配和兼容性较强,可以衍生到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各种功能的协商。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在网络设备之间进行功能协商的通信方法,从第一网络设备的角度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通告报文,所述第一通告报文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开启目标功能的指示参数;若所述指示参数指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目标功能,则输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目标功能的信息,以供网络管理端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目标功能。相应地,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通告报文,所述第二通告报文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是否开启目标功能的指示参数,以向第二网络设备通告第一网络设备是否开启目标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目标功能,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各种功能,例如可以是上文中的INT功能,也可以是基于报文编号的链路丢包重传功能,还可以是其它功能。其中,基于报文编号的链路丢包重传功能是可靠传输层协议所实现的一种保证链路可靠传输的功能。对于一个工作正常的链路,上游网络设备发送的正确报文个数与下游网络设备收到的正确报文个数理论上是相等,且应该是连贯的,为此,网络设备实现了一种基于报文编号的链路丢包重传功能。例如,对于具有可编程数据平面的网络设备,可基于可编程数据平面实现基于报文编号的链路丢包重传功能。其中,对网络设备来说,基于报文编号的链路丢包重传功能是可配置的,即可以配置网络设备开启基于报文编号的链路丢包重传功能,也可以配置网络设备不开启基于报文编号的链路丢包重传功能。
下面对基于报文编号的链路丢包重传功能的实现原理进行简单介绍说明:
如果网络设备A开启了基于报文编号的链路丢包重传功能,则在将待发送的报文发送出去之前,可先对待发送的报文进行编号,并在本地缓存每个待发送的报文的编号及其所属的数据流信息。之后,网络设备A将携带了编号的报文发送至对端的网络设备B。网络设备B进行丢包检测,即检查收到的正确报文的编号是否连续;若不连续,认为发生了链路丢包事件。网络设备B向网络设备A发送丢包通知消息,该丢包通知消息中携带缺失报文的编号。网络设备A接收到丢包通知消息后,查找本地缓存的报文编号以确定发生链路丢包事件的报文及其数据流信息;进而,可以重新发送发生链路丢包事件的报文,以实现丢包重传功能。
可选地,网络设备A在本地维护一个环形缓存区(Ring buffer),用来缓存待发送报文的编号及其所属的数据流信息,并通过一计数器记录已经缓存的报文个数。由于环形缓冲区的大小有限,在环形缓存区的空间用光时,将从头开始顺次替换。需要说明的是,利用环形缓存区来缓存报文编号及数据流信息仅为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不限于这一种缓存方式。例如,也可以采用非环形缓存区来缓存报文编号及数据流信息。
如果网络设备A依次向网络设备B发送了编号为10-16的报文,但是网络设备B接收到了编号为10-12以及14-16的报文,未接收到编号为13的报文。网络设备B在接收到编号为14的报文时,可确定丢失了编号为13的报文,确定发生了链路丢包事件。网络设备B向网络设备A发送丢包通知消息,该丢包通知消息中携带缺失报文的编号13。网络设备A根据丢包通知消息中携带的缺失报文的编号13,结合环形缓存区中记录的信息,确定发生链路丢包的报文及其对应的数据流信息;进而重新传输编号为13的报文以及后续报文。
无论目标功能具体是哪种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在网络设备之间相互通告彼此是否开启了目标功能,并在对端网络设备未开启目标功能的情况下,输出对端网络设备未开启目标功能的信息,以供网络管理端为网络设备开启目标功能,使得网络中网络设备的目标功能配置相一致,即网络设备统一开启目标功能,为基于目标功能的正常通信提供基础。
其中,网络设备之间通过通告报文相互通告彼此是否开启了目标功能的详细实施过程,可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之间相互通告彼此是否开启了INT功能的实施过程实现,对此不再赘述。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也不限定第一通告报文和第二通告报文的实现形式,例如,可以自定义一种专门用于目标功能通告的新报文。又例如,也可以利用已有报文,通过对已有报文进行扩展,进行目标功能的通告。可选地,第一通告报文和第二通告报文可以是LLDP报文,相关指示参数和功能参数可以通过LLDP报文中的TLV字段进行承载。在本实施例中,指示参数,或者指示参数和目标功能的功能参数可以承载于同一TLV字段,也可以通过多个不同的TLV字段携带,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方法的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均可以是同一设备,或者,该方法也由不同设备作为执行主体。比如,步骤31至步骤32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A;又比如,步骤31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A,步骤32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B;等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括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31、3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图4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可作为第一网络设备实现,如图4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44、处理器45以及通信组件46。
存储器44,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可被配置为存储其它各种数据以支持在网络设备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网络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
存储器4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处理器45,与存储器44耦合,用于执行存储器44中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通过通信组件46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INT通告报文,第一INT通告报文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开启INT功能的指示参数;若指示参数指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则输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信息,以供网络管理端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45还用于:在指示参数指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情况下,若第一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则针对第一端口,配置出端口为第一端口的INT报文过滤规则,以阻止第一网络设备对出端口为第一端口的INT报文进行转发处理;其中,第一端口为第一网络设备上与第二网络设备互联且接收到第一INT通告报文的端口。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45还用于:通过通信组件46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在开启INT功能后重新发送的包括指示参数的第一INT通告报文;根据第二网络设备重新发送的第一INT通告报文中的指示参数,确定第二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将第一端口对应的INT报文过滤规则删除,以供第一网络设备对出端口为第一端口的INT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45还用于:在第一INT通告报文中的指示参数指示第二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的情况下,若第一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则判断第一网络设备是否支持INT自动配置;若第一网络设备支持INT自动配置,则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其中,第一INT通告报文中还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45还用于:通过通信组件46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INT通告报文,第二INT通告报文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是否开启INT功能的指示参数,以向第二网络设备通告第一网络设备是否开启了INT功能。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45在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时,具体用于:判断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与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若存在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则根据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45在判断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与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种判断操作:判断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中是否存在与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不同的第一INT功能参数;判断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中是否存在参数值与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不相同的第二INT功能参数;若至少一种判断操作的判断结果均为是,则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与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之间是存在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45在根据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时,具体用于:在存在第一INT功能参数的情况下,则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第一INT功能参数的参数值,自动为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第一INT功能参数;在存在第二INT功能参数的情况下,则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第二INT功能参数的参数值,自动更新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第二INT功能参数的参数值。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45在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之前,还用于:判断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是否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若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则执行根据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的操作。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45在判断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是否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时,具体用于:判断第二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是否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若第二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则确定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45还用于:若第二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与第一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相同,则判断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小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若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小于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则确定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高于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45在输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信息时,具体用于:打印输出系统日志,系统日志显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或者向网络管理端的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的内容为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其中,通知消息的形式为邮件、短消息以及应用内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如图4所示,该网络设备还包括:电源组件48等其它组件。图4中仅示意性给出部分组件,并不意味着网络设备只包括图4所示组件。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为交换机、路由器或网关设备等任何具有数据转发功能的设备。
进一步,本实施例网络设备的适配和兼容性较强,不仅可以通过通告报文进行INT功能协商,还可以采用类似通告报文对其它功能进行协商。换句话说,网络设备的处理器45执行存储器44中的计算机程序,不仅可以实现上述功能,进一步还可以实现下述功能:
通过通信组件46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通告报文,所述第一通告报文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开启目标功能的指示参数;若所述指示参数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目标功能,则输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目标功能的信息,以供网络管理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开启目标功能。
进一步可选地,处理器45还用于:通过通信组件46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通告报文,所述第二通告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否开启目标功能的指示参数,以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通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否开启目标功能。
其中,目标功能可以是INT功能,或者是基于报文编号的链路丢包重传功能。关于基于报文编号的链路丢包重传功能的相关描述,可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第一通告报文和第二通告报文可以是LLDP报文,相关指示参数和功能参数可以通过LLDP报文中的TLV字段进行承载。在本实施例中,指示参数,或者指示参数和目标功能的功能参数可以承载于同一TLV字段,也可以通过多个不同的TLV字段携带,对此不作限定。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INT功能通信方法或其它方法实施例中的各步骤。
上述图4中的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便于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通信组件所在设备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3G、4G/LTE、5G等移动通信网络,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还可以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等。
上述图4中的电源组件,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源组件所在设备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括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6)

1.一种带内网络遥感INT功能通信方法,适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INT通告报文,所述第一INT通告报文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开启INT功能的指示参数;
若所述指示参数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则输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信息,以供网络管理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示参数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情况下,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则针对第一端口,配置出端口为所述第一端口的INT报文过滤规则,以阻止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出端口为所述第一端口的INT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端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互联且接收到所述第一INT通告报文的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开启INT功能后重新发送的包括指示参数的第一INT通告报文;
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重新发送的第一INT通告报文中的指示参数,确定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
将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INT报文过滤规则删除,以供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出端口为所述第一端口的INT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还存在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互联的第二端口,将所述第二端口对应的INT报文过滤规则删除,以供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出端口为所述第二端口的INT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示参数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的情况下,所述第一INT通告报文中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
则,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则判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否支持INT自动配置;
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支持INT自动配置,则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
若存在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则根据所述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判断操作:
判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不同的第一INT功能参数;
判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中是否存在参数值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不相同的第二INT功能参数;
若所述至少一种判断操作的判断结果均为是,则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INT功能参数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之间是存在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差异化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包括:
在存在所述第一INT功能参数的情况下,则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所述第一INT功能参数的参数值,自动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所述第一INT功能参数;
在存在所述第二INT功能参数的情况下,则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所述第二INT功能参数的参数值,自动更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当前已配置的所述第二INT功能参数的参数值。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是否高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
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则执行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的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是否高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是否高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
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则确定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设备优先级相同,则判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
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小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则确定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优先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INT通告报文,所述第二INT通告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否开启INT功能的指示参数,以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通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否开启INT功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的情况下,所述第二INT通告报文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NT通告报文或所述第二INT通告报文为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参数和/或INT功能参数承载于所述LLDP报文中的扩展类型长度值TLV字段中。
16.根据权利要求5-8以及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NT功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INT节点类型,监控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INT采集规则,所支持的INT标识或INT标识的识别码,参数配置优先级,INT上报方式以及是否支持INT自动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8以及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信息,包括:
打印输出系统日志,所述系统日志显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或者
向网络管理端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的内容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
其中,所述通知消息的形式为邮件、短消息以及应用内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18.一种网络设备,可作为第一网络设备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通信组件;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INT通告报文,所述第一INT通告报文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开启INT功能的指示参数;
若所述指示参数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则输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信息,以供网络管理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开启INT功能。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指示参数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INT功能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则针对第一端口,配置出端口为所述第一端口的INT报文过滤规则,以阻止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出端口为所述第一端口的INT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端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互联且接收到所述第一INT通告报文的端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开启INT功能后重新发送的包括指示参数的第一INT通告报文;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重新发送的第一INT通告报文中的指示参数,确定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将所述第一端口对应的INT报文过滤规则删除,以供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对出端口为所述第一端口的INT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指示参数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开启了INT功能,则判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否支持INT自动配置;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支持INT自动配置,则根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自动配置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INT功能参数;其中,所述第一INT通告报文中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支持的INT功能参数。
22.根据权利要求18-21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INT通告报文,所述第二INT通告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否开启INT功能的指示参数,以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通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否开启INT功能。
23.一种通信方法,适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通告报文,所述第一通告报文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开启目标功能的指示参数;
若所述指示参数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目标功能,则输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未开启目标功能的信息,以供网络管理端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开启目标功能。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通告报文,所述第二通告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否开启目标功能的指示参数,以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通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否开启目标功能。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功能包括带内网络遥感INT功能或基于报文编号的链路丢包重传功能。
26.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17以及23-2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各步骤。
CN202010745614.8A 2020-07-29 2020-07-29 带内网络遥感功能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008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5614.8A CN113300869B (zh) 2020-07-29 2020-07-29 带内网络遥感功能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5614.8A CN113300869B (zh) 2020-07-29 2020-07-29 带内网络遥感功能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0869A true CN113300869A (zh) 2021-08-24
CN113300869B CN113300869B (zh) 2022-06-14

Family

ID=77318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45614.8A Active CN113300869B (zh) 2020-07-29 2020-07-29 带内网络遥感功能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08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9043A (zh) * 2021-10-28 2021-11-26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路径追踪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27883A1 (en) * 2014-11-05 2016-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efficient availability advertising and discovery
CN108199924A (zh) * 2018-01-26 2018-06-22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带内网络遥测的全网流量可视化方法及装置
CN110248257A (zh) * 2018-03-07 2019-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接入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05112A (zh) * 2019-07-09 2019-11-26 星融元数据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性能监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20200067792A1 (en) * 2018-08-21 2020-02-27 Argela Yazilim Ve Bilisim Teknolojileri San Ve Tic A 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band telemetry target selection
US20200120029A1 (en) * 2018-10-12 2020-04-16 Dell Products L.P. In-band telemetry congestion control system
CN111130928A (zh) * 2019-12-10 2020-05-08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广域网中基于带内探测的网络测量方法
CN111147403A (zh) * 2019-12-27 2020-05-12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1224839A (zh) * 2019-12-26 2020-06-02 长沙星融元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内网络遥测功能的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0686671B1 (en) * 2018-11-05 2020-06-16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testing network elements of an in-band network telemetry capable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27883A1 (en) * 2014-11-05 2016-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efficient availability advertising and discovery
CN108199924A (zh) * 2018-01-26 2018-06-22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带内网络遥测的全网流量可视化方法及装置
CN110248257A (zh) * 2018-03-07 2019-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接入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00067792A1 (en) * 2018-08-21 2020-02-27 Argela Yazilim Ve Bilisim Teknolojileri San Ve Tic A 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band telemetry target selection
US20200120029A1 (en) * 2018-10-12 2020-04-16 Dell Products L.P. In-band telemetry congestion control system
US10686671B1 (en) * 2018-11-05 2020-06-16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testing network elements of an in-band network telemetry capable network
CN110505112A (zh) * 2019-07-09 2019-11-26 星融元数据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性能监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130928A (zh) * 2019-12-10 2020-05-08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广域网中基于带内探测的网络测量方法
CN111224839A (zh) * 2019-12-26 2020-06-02 长沙星融元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内网络遥测功能的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47403A (zh) * 2019-12-27 2020-05-12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9043A (zh) * 2021-10-28 2021-11-26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路径追踪方法及设备
CN113709043B (zh) * 2021-10-28 2022-04-15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路径追踪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0869B (zh)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881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dating network devic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 a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CN102136934B (zh) 实现Zigbee设备远程升级的方法、装置及网络系统
CN112868206A (zh) 在使用基于服务的体系架构的电信网络核心中提供服务代理功能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347376B (zh) 一种调整转发路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59215B (zh)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KR20140072343A (ko) Sdn 망의 장애 대처 방법
US8972561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network information using file transfer
CN110351141B (zh) FlexE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元
CN107135548B (zh) 一种更新bssid和连接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US11736375B2 (en) Scalable in-band telemetry metadata extraction
US2022032951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dating Route Information,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0391156C (zh) 通信系统和终端
CN107645394B (zh) 一种sdn网络中的交换机配置方法
US20230111966A1 (en) Ethernet storage system, and information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thereof
CN113300869B (zh) 带内网络遥感功能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12753B (zh) 无线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无线接入设备
CN107786441B (zh) 一种通信方法、OpenFlow交换机及通信系统
TWI740210B (zh) 終端設備管理方法及伺服器
WO2018177003A1 (zh) 一种计费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5592485A (zh) 一种基于snmp网管协议实时采集并处理消息的方法
CN108390899B (zh)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二层交换机内容协同的方法
US8275869B2 (en) Re-synchronizing data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an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partial node discovery
CN114430310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宽带接入服务器、存储介质
US20180102835A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network system
CN110011820B (zh) 一种系统间的连接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