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0104B - 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0104B
CN113300104B CN202110402634.XA CN202110402634A CN113300104B CN 113300104 B CN113300104 B CN 113300104B CN 202110402634 A CN202110402634 A CN 202110402634A CN 113300104 B CN113300104 B CN 1133001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connector
communication
cavity
insulating shell
wave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26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0104A (zh
Inventor
王洪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us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us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us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us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026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01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0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0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0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0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0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12Hollow wavegu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9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for giving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s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包括复合连接器、分接器、天线结构和通信结构,复合连接器与天线结构电性连接,复合连接器还与通信结构插接,分接器则与复合连接器固定连接,且设置于复合连接器的输出端,复合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调制器、波导件和对接插头,调制器设置于绝缘外壳的内部,且与波导件连接,对接插头设置于绝缘外壳的一侧,且与通信结构插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多波形融合装置的结构,利用复合连接器、天线结构和通信结构的配合,从而实现同时接收卫星通信系统和自组网系统之间不同的波形,从而实现对不同通信系统之间的通信,又利用对接插头和调制器的配合,从而满足自身组网的需求。

Description

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融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卫星通信系统使用的通信波形具有不同的波形,不同的通信波形之间无法进行通信,而不同的通信系统之间又有着通信与组网的需要,因此,如何集成不同通信系统之间的通信波形并形成组网,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通信系统之间因波形不同无法相互通信以及组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
一种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包括复合连接器、分接器、天线结构和通信结构,所述复合连接器与所述天线结构电性连接,所述复合连接器还与所述通信结构插接,所述分接器则与所述复合连接器固定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复合连接器的输出端,所述复合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调制器、波导件和对接插头,所述调制器设置于所述绝缘外壳的内部,且与所述波导件连接,所述对接插头设置于所述绝缘外壳的一侧,且与所述通信结构插接。
其中,所述绝缘外壳具有内部空腔和天线接口,所述内部空腔设置于所述绝缘外壳的内侧,且沿所述绝缘外壳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绝缘外壳,所述天线接口设置于所述绝缘外壳的上侧,且与所述天线结构契合。
其中,所述波导件包括若干导电杆和波导管,若干所述导电杆均沿所述波导管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波导管的内侧,且所述导电杆均与所述波导管固定连接,所述波导管则与所述绝缘外壳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天线结构配合。
其中,所述波导管具有第一腔、第二腔、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沿所述波导管的长度延伸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波导管的内侧,所述第一连通孔则贯穿所述波导管连通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二连通孔则贯穿所述波导管连通所述第二腔。
其中,所述天线结构包括天线锅盖和反射增强单元,所述天线锅盖与所述复合连接器电性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复合连接器的上侧,所述反射增强单元则设置于所述天线锅盖的中心。
其中,所述反射增强单元包括副反射板、卡环和固定杆,所述副反射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上侧,所述卡环则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下侧,并与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卡环还与所述天线锅盖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多波形融合装置的结构,利用复合连接器、天线结构和通信结构的配合,从而实现同时接收卫星通信系统和自组网系统之间不同的波形,从而实现对不同通信系统之间的通信,又利用对接插头和调制器的配合,从而满足自身组网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的绝缘外壳和调制器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的分接器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的波导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的波导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的天线结构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10-复合连接器、20-分接器、30-天线结构、40-通信结构、11-绝缘外壳、12-调制器、13-波导件、14-对接插头、21-楔形外壳、22-弹性件、23-连接头、31-天线锅盖、32-反射增强单元、111-内部空腔、112-天线接口、131-导电杆、132-波导管、133-第一腔、134-第二腔、135-第一连通孔、136-第二连通孔、211-转动柱、212-限制齿轮、321-副反射板、322-卡环、323-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包括复合连接器10、分接器20、天线结构30和通信结构40,所述复合连接器10与所述天线结构30电性连接,所述复合连接器10还与所述通信结构40插接,所述分接器20则与所述复合连接器10固定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复合连接器10的输出端,所述复合连接器10包括绝缘外壳11、调制器12、波导件13和对接插头14,所述调制器12设置于所述绝缘外壳11的内部,且与所述波导件13连接,所述对接插头14设置于所述绝缘外壳11的一侧,且与所述通信结构40插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连接器10用以接收并连接不同的通信系统,所述分接器20则用以将接收到的不同系统的信号分别进行分接,并再将分接后的信号输出,所述天线结构30用以接收卫星通信系统的信号,所述通信结构40则用以满足自组网的需求,所述绝缘外壳11用以保护各组件,所述调制器12则用以调制接收到的不同系统的信号,并进行解调,再将解调后的信号输送给所述分接器20,所述波导件13则作为信号的传输线,所述对接插头14则电性连接所述通信结构40,以满足特殊情况下自组网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外壳11具有内部空腔111和天线接口112,所述内部空腔111设置于所述绝缘外壳11的内侧,且沿所述绝缘外壳11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绝缘外壳11,所述天线接口112设置于所述绝缘外壳11的上侧,且与所述天线结构30契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部空腔111用以放置各组件,所述天线接口112则用以让所述波导件13与所述天线结构30配合,进而能通过所述天线结构30接收卫星系统的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波导件13包括若干导电杆131和波导管132,若干所述导电杆131均沿所述波导管132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波导管132的内侧,且所述导电杆131均与所述波导管132固定连接,所述波导管132则与所述绝缘外壳11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天线结构30配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干所述导电杆131和所述波导管132均用以进行信号的传输,进而实现对不同通信系统之间的信号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波导管132具有第一腔133、第二腔134、第一连通孔135和第二连通孔136,所述第一腔133和所述第二腔134沿所述波导管132的长度延伸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波导管132的内侧,所述第一连通孔135则贯穿所述波导管132连通所述第一腔133,所述第二连通孔136则贯穿所述波导管132连通所述第二腔13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腔133和所述第二腔134之间用以分别独立的进行信号传递,而所述第一连通孔135和所述第二连通孔136分别与所述第一腔133和所述第二腔134连通,从而能使得信号的传递比较稳定,也即能保证信号的有序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结构30包括天线锅盖31和反射增强单元32,所述天线锅盖31与所述复合连接器10电性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复合连接器10的上侧,所述反射增强单元32则设置于所述天线锅盖31的中心。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锅盖31用以接收卫星系统的信号,所述反射增强单元32则用以辅助性提升所述天线锅盖31对卫星系统的信号的接收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增强单元32包括副反射板321、卡环322和固定杆323,所述副反射板321设置于所述固定杆323的上侧,所述卡环322则设置于所述固定杆323的下侧,并与所述固定杆323转动连接,所述卡环322还与所述天线锅盖3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副反射板321用以辅助性接收卫星信号,所述卡环322则用以让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天线锅盖31之间能实现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323则用以连接所述副反射板321和所述天线锅盖31。
进一步的,所述分接器20包括楔形外壳21、弹性件22和连接头23,所述楔形外壳21与所述绝缘外壳11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绝缘外壳11的末端,所述连接头23则设置于所述楔形外壳21的末端,且通过所述弹性件22与所述楔形外壳21配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楔形外壳21用以保护所述分接器20,所述弹性件22则用以与所述连接头23配合,从而使得所述连接头23能根据需要进行转动,也即能使得所述连接头23能根据需要与所述通信结构40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楔形外壳21具有转动柱211和限制齿轮212,所述转动柱211与所述连接头23固定连接,且设置于所述楔形外壳21的内侧,所述限制齿轮212则与所述转动柱211啮合,也设置于所述楔形外壳21的内侧,且所述限制齿轮212与所述楔形外壳2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柱211可转动,在需要调节所述连接头23的转动角度时,转动所述连接头23,并带动所述转动柱211以及所述限制齿轮212转动即可,也即所述限制齿轮212能有效限制所述楔形外壳21的转动稳定性,进而提升自组网的结构稳定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连接器、分接器、天线结构和通信结构,所述复合连接器与所述天线结构电性连接,所述复合连接器还与所述通信结构插接,所述分接器则与所述复合连接器固定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复合连接器的输出端,所述复合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调制器、波导件和对接插头,所述调制器设置于所述绝缘外壳的内部,且与所述波导件连接,所述对接插头设置于所述绝缘外壳的一侧,且与所述通信结构插接;
所述绝缘外壳具有内部空腔和天线接口,所述内部空腔设置于所述绝缘外壳的内侧,且沿所述绝缘外壳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绝缘外壳,所述天线接口设置于所述绝缘外壳的上侧,且与所述天线结构契合;
所述波导件包括若干导电杆和波导管,若干所述导电杆均沿所述波导管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波导管的内侧,且所述导电杆均与所述波导管固定连接,所述波导管则与所述绝缘外壳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天线结构配合;
所述波导管具有第一腔、第二腔、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沿所述波导管的长度延伸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波导管的内侧,所述第一连通孔则贯穿所述波导管连通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二连通孔则贯穿所述波导管连通所述第二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结构包括天线锅盖和反射增强单元,所述天线锅盖与所述复合连接器电性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复合连接器的上侧,所述反射增强单元则设置于所述天线锅盖的中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增强单元包括副反射板、卡环和固定杆,所述副反射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上侧,所述卡环则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下侧,并与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卡环还与所述天线锅盖固定连接。
CN202110402634.XA 2021-04-14 2021-04-14 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 Active CN1133001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2634.XA CN113300104B (zh) 2021-04-14 2021-04-14 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2634.XA CN113300104B (zh) 2021-04-14 2021-04-14 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0104A CN113300104A (zh) 2021-08-24
CN113300104B true CN113300104B (zh) 2022-09-13

Family

ID=77319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2634.XA Active CN113300104B (zh) 2021-04-14 2021-04-14 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01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6788B (zh) * 2022-04-29 2022-07-12 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与蜂窝网融合天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74991A1 (ja) * 2013-04-25 2014-10-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CN104518370A (zh) * 2013-09-26 2015-04-1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连接器、天线及电子装置
CN106249362A (zh) * 2012-07-10 2016-12-21 3M创新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器和无线通信系统
CN211404691U (zh) * 2019-12-27 2020-09-01 深圳市平方兆赫科技有限公司 双波导结构馈源和高频头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9362A (zh) * 2012-07-10 2016-12-21 3M创新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器和无线通信系统
WO2014174991A1 (ja) * 2013-04-25 2014-10-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CN104518370A (zh) * 2013-09-26 2015-04-1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连接器、天线及电子装置
CN211404691U (zh) * 2019-12-27 2020-09-01 深圳市平方兆赫科技有限公司 双波导结构馈源和高频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0104A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20702A1 (zh) 连接器组件及光电复合连接器
CN113300104B (zh) 集卫星通信、自组网的多波形融合装置
JP2009517721A (ja) メディアコンバータを内含するコネクタ
US7708592B2 (en) Adapter for a coaxial cable
CN100594632C (zh) 与连接器集成的定向耦合器
EP0314300A3 (en) Remote connection of a termination network
WO2023065918A1 (zh) 一种信号传输结构、介质波导连接结构、车辆及电子设备
CN207602764U (zh) 一种基于同轴十字转门耦合器的多频馈源网络
CN207800863U (zh) 双极化微波耦合器、双极化双备份微波传输系统
CN206224024U (zh) 一种光模块
CN201667476U (zh) 综合电缆延长和对接用连接器
CN2351841Y (zh) 一种射频接头结构
CN207517837U (zh) 一种基于十字转门耦合器的四端口馈源网络
CN211428488U (zh) 电连接器
CN211062862U (zh) 一种天线转动卡接结构
CN202748502U (zh) 光器件适配器
CN108321586B (zh) 一种线缆对接部件
CN212783792U (zh) 天线结构
CN216216846U (zh) 一种毫米波频段的毛纽扣结构件
CN210956959U (zh) 一种5g全频天线
CN218632415U (zh) 一种天线结构
CN220291152U (zh) 插头连接器
CN218101956U (zh) 一种界面和后端口径向错位连接器
CN204045704U (zh) 一种集成式连接器
CN213304349U (zh) 一种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