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99780A -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使用方法、电站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使用方法、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99780A
CN113299780A CN202110552592.8A CN202110552592A CN113299780A CN 113299780 A CN113299780 A CN 113299780A CN 202110552592 A CN202110552592 A CN 202110552592A CN 113299780 A CN113299780 A CN 113299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negative
positive
connector
junc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525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令先
周艳方
王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ao Yangzhou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 Solar Technology Y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 Solar Technology Y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 Solar Technology Y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525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997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99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97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 H01L31/0504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4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使用方法、电站。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第一边缘,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分别设置于第一边缘附近和第二边缘附近的正极和负极,包括靠近第一边缘的第一电池组和靠近第二边缘并和第一电池组串联的第二电池组的电池阵列,与第一电池组并联的第一接线盒,以及与第二电池组并联的第二接线盒。其中,第一接线盒包括第一正极连接端和第一负极连接端,第二接线盒包括第二正极连接端和第二负极连接端,在第一正极连接端或第二正极连接端上连接正极连接器,在第一负极连接端或第二负极连接端上连接负极连接器,以避免异常工作的第一电池组或第二电池组导致接线盒或太阳能电池组件烧毁,确保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使用方法、电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使用方法、电站。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一种能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组件,其在制造、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隐裂等问题,导致太阳能电池组件异常工作。具体而言,“隐裂”是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池片出现细纹裂纹的现象,这容易使电池片上的细栅线断裂,断裂的细栅线不能将电流传输至主栅线,这影响电池片收集电流,降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效率。出现隐裂问题的电池片还会作为负载消耗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能,这使该电池片的温度升高,引发热斑问题,严重时甚至导致整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烧毁而失效。
在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具有串联的多个电池组的电池阵列,与每个电池组并联的接线盒,与靠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极设置的接线盒的正极连接端连接的正极连接器以及与靠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负极设置的接线盒的负极连接端连接的负极连接器。每个接线盒中均设有由接线盒的负极连接端指向接线盒的正极连接端的二极管。若电池组中电池片出现隐裂等问题而异常工作,该电池组的输出电压减小,与该电池组并联的接线盒中的二极管导通,以将该电池组短路,这样避免该电池组消耗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能。
但是,二极管长期导通容易烧毁,并引发接线盒烧毁,甚至引发整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烧毁失效。二极管烧毁后该异常工作的电池组还会作为负载,影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使用方法、电站,当太阳能电池组件出现隐裂等问题时,有效保证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避免接线盒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烧毁。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
第一边缘,
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
设置于所述第一边缘附近的正极,
设置于所述第二边缘附近的负极,
包括靠近所述第一边缘的第一电池组和靠近所述第二边缘并和所述第一电池组串联的第二电池组的电池阵列,
与所述第一电池组并联的第一接线盒,以及
与所述第二电池组并联的第二接线盒,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盒包括第一正极连接端和第一负极连接端,所述第二接线盒包括第二正极连接端和第二负极连接端,在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或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上连接正极连接器,在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或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上连接负极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
第一边缘,
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
设置于所述第一边缘附近的正极,
设置于所述第二边缘附近的负极,
包括靠近所述第一边缘的第一电池组、靠近所述第二边缘的第二电池组以及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的第三电池组的电池阵列,
与所述第一电池组并联的第一接线盒,
与所述第二电池组并联的第二接线盒,以及
与所述第三电池组并联的第三接线盒,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盒包括第一正极连接端和第一负极连接端,所述第二接线盒包括第二正极连接端和第二负极连接端,所述第三接线盒包括第三正极连接端和第三负极连接端,在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或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或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上连接正极连接器,在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或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或第三负极连接端上连接负极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
第一边缘,
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
包括靠近所述第一边缘的第一电池组、靠近所述第二边缘的第二电池组以及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的第三电池组的电池阵列,以及
与所述第三电池组并联的第三接线盒,
其中,所述第三接线盒包括第三正极连接端和第三负极连接端,在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和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上可连接短路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
第一边缘,
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
设置于所述第一边缘附近的正极,
设置于所述第二边缘附近的负极,
包括靠近所述第一边缘的第一电池组、靠近所述第二边缘的第二电池组以及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的至少两个第三电池组的电池阵列,
与所述第一电池组并联的第一接线盒,
与所述第二电池组并联的第二接线盒,以及
与每个所述第三电池组并联的第三接线盒,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盒包括第一正极连接端和第一负极连接端,所述第二接线盒包括第二正极连接端和第二负极连接端,所述第三接线盒包括第三正极连接端和第三负极连接端,在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或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或所述第三正极端上连接正极连接器,在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或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或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上连接负极连接器,在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和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上连接短路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正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连接;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异常工作,所述第二电池组正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连接;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正常工作,所述第二电池组异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所述第二电池组和所述第三电池组正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连接;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异常工作,所述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正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连接;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三电池组正常工作,所述第二电池组异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连接;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正常工作,所述第二电池组和所述第三电池组异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连接;
若所述第二电池组正常工作,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三电池组异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连接;
若所述第三电池组正常工作,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异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与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第三电池组异常工作,将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和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短路连接器的两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所述第二电池组和所有的所述第三电池组均正常工作,将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与所述正极连接器连接,将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与所述负极连接器连接;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正常工作,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池组异常工作,将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与所述正极连接器连接,将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与所述负极连接器连接,将与异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连接的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和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短路连接器的两端连接;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异常工作,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正常工作,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相邻或距离所述第一电池组最近且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的其他第三电池组均正常工作,将与距离所述第一电池组最近且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连接的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与所述正极连接器连接,将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与所述负极连接器连接;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和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异常工作,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正常工作,且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位于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将与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连接的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与所述正极连接器连接,将与异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连接的第三正极连接端和第三负极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短路连接器的两端连接,将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与所述负极连接器连接;
若所述第二电池组异常工作,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池组和所述第一电池组正常工作,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相邻或距离所述第二电池组最近且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与所述第一电池组之间的其他第三电池组均正常工作,将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与所述正极连接器连接,将与距离所述第二电池组最近且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连接的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与所述负极连接器连接;
若所述第二电池组和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异常工作,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池组和所述第一电池组正常工作,且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位于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和所述第一电池组之间,将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与所述正极连接器连接,将与异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连接的第三正极连接端和第三负极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短路连接器的两端连接,将与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连接的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与所述负极连接器连接;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异常工作,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池组正常工作,将与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连接的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与所述正极连接器连接,将与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连接的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与所述负极连接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站,包括:
至少两个串联的上述提及的任一种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者,至少两个并联的上述提及的任一种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在使用时,若第一电池组异常工作,第二电池组正常工作,将正极连接器与第二接线盒的第二正极连接端连接,将负极连接器与第二接线盒的第二负极连接端连接,这将第一电池组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一电池组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一接线盒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烧毁,并且第一电池组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二电池组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若第一电池组正常工作,第二电池组异常工作,将正极连接器与第一接线盒的第一正极连接端连接,将负极连接器与第一接线盒的第一负极连接端连接,这将第二电池组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二电池组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二接线盒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烧毁,而且第二电池组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一电池组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示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图3、图4或图5中正极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图4或图5中负极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第一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一实施例示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12是图9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13是图9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14是图9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15是图9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16是图9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17是图9中第二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9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一实施例示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21是图19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22是图20或图21中短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19中第三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的一实施例示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26是图24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27是图24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28是图24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29是图24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30是图24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31是图24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第一边缘:101,201,301,401;第二边缘:102,202,302,402;正极:103,203;负极:104,204;电池阵列:110,210,310,410;第一电池组:111,211,311,411;第二电池组:112,212,312,412;第三电池组:213,313,413;第一接线盒:120,220,320,420;第一正极连接端:121+,221+,321+,421+;第一负极连接端:121-,221-,321-,421-;第一盒体:122;第一正导电体:123+;第一负导电体:123-;第一单向导通件:124;第一正极防水密封件:125;第一负极防水密封件:126;第二接线盒:130,230,330,430;第二正极连接端:131+,231+,331+,431+;第二负极连接端:131-,231-,331-,431-;第二盒体:222;第二正导电体:223+;第二负导电体:223-;第二单向导通件:224;第二正极防水密封件:225;第二负极防水密封件:226;第三接线盒:240,340,440;第三正极连接端:241+,341+,441+;第三负极连接端:241-,341-,441-;第三盒体:342;第三正导电体:343+;第三负导电体:343-;第三单向导通件:344;第三正极防水密封件:345;第三负极防水密封件:346;正极连接器:140,250,350,450;第一插接端:141;第一线缆:142;第一外接端:143;负极连接器:150,260,360,460;第二插接端:151;第二线缆:152;第二外接端:153;短路连接器:270,370,470。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术语进行解释:“正常工作”是指:电池组没有出现隐裂或热斑等问题,能够按照出厂标准参与光伏发电工作。“异常工作”是指:电池组中的至少一个电池片出现隐裂或热斑等缺陷问题,使该电池组不能按照出厂标准参与光伏发电工作。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或“第三电池组”可以分别包括一个电池串,也可以分别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串,每个电池串包括串联的多个电池片。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多个电池组串联,这使太阳能电池组件可以具有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靠近”和“附近”指的是相对距离的远近,比如,正极设于第一边缘附近,负极设于第二边缘附近,那么就是正极比负极距离第一边缘更近,本发明不对正极设置在第一边缘的具体位置做限定,不对负极设置在第二边缘的具体位置做限定。
以下结合图1至图30阐述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使用方法、电站: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结合参考图1和图2,其可以包括:第一边缘101,与第一边缘101相对的第二边缘102,设置于第一边缘101附近的正极103,设置于第二边缘102附近的负极104,包括靠近第一边缘101的第一电池组111和靠近第二边缘102并和第一电池组111串联的第二电池组112的电池阵列110,与第一电池组111并联的第一接线盒120,以及与第二电池组112并联的第二接线盒130。其中,第一接线盒120包括第一正极连接端121+和第一负极连接端121-,第二接线盒130包括第二正极连接端131+和第二负极连接端131-,参考图3、图4或图5,在第一正极连接端121+或第二正极连接端131+上连接正极连接器140,在第一负极连接端121-或第二负极连接端131-上连接负极连接器150。
在使用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前通常认为第一电池组111和第二电池组112均正常工作,参考图3,将正极连接器140与第一接线盒120的第一正极连接端12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150与第二接线盒130的第二负极连接端131-连接,以使第一电池组111和第二电池组112均参与光伏发电工作。在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工作过程中,第一电池组111和第二电池组112不可避免地出现隐裂等问题而异常工作,若第一电池组111异常工作,第二电池组112正常工作,参考图4,将正极连接器140与第二接线盒130的第二正极连接端13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150与第二接线盒130的第二负极连接端131-连接,这使正极连接器140和负极连接器150之间仅传输第二电池组112的电能,将第一电池组111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一电池组111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一接线盒12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烧毁,并且第一电池组111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二电池组112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输出功率。若第一电池组111正常工作,第二电池组112异常工作,参考图5,将正极连接器140与第一接线盒120的第一正极连接端12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150与第一接线盒120的第一负极连接端121-连接,这使正极连接器140和负极连接器150之间仅传输第一电池组111的电能,将第二电池组112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二电池组112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二接线盒13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烧毁,而且第二电池组112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一电池组111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输出功率。
为了方便第一接线盒120的第一正极连接端121+或第二接线盒130的第二正极连接端131+与正极连接器140连接,第一正极连接端121+或第二正极连接端131+与正极连接器140可插接连接。同样地,为了方便第一负极连接端121-或第二负极连接端131-与负极连接器150连接,第一负极连接端121-或第二负极连接端131-与负极连接器150可插接连接。可插接连接的方式方便快速地、灵活地拆装。本发明关于正极连接器140和负极连接器150的结构给出一种示例,参考图6,正极连接器140可以包括顺次电连接的第一插接端141、第一线缆142和第一外接端143,第一插接端141用于与第一正极连接端121+或第二正极连接端131+插接连接,第一外接端143用于与其他太阳能电池组件100或者逆变器等设备连接。参考图7,负极连接器150可以包括顺次电连接的第二插接端151、第二线缆152和第二外接端153,第二插接端151用于与第一负极连接端121-或第二负极连接端131-插接连接,第二外接端153用于与其他太阳能电池组件100或者逆变器等设备连接。第一插接端141与第一正极连接端121+或第二正极连接端131+的结构,以及第二插接端151与第一负极连接端121-或第二负极连接端131-的结构可以为相匹配的航空接头、VGA(Video GraphicsArray,视频图形阵列)插头、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插头、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插头、USB(Universal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插头、Type-C插头或Lightning插头等。第一外接端143可以为公头,第二外接端153可以为与第一外接端相匹配的母头,这使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正极连接器140的第一外接端143与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负极连接器150的第二外接端153之间可以插接连接。
第一接线盒120和第二接线盒130可以通过粘贴或固定件(比如螺钉)等方式组装于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背面。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第一接线盒120和第二接线盒130的结构可以相同。以第一接线盒120为例,参考图8,第一接线盒120可以包括:第一盒体122,设于第一盒体122内且与第一正极连接端121+电连接的第一正导电体123+,设于第一盒体122内且与第一负极连接端121-电连接的第一负导电体123-,连接于第一正导电体123+和第一负导电体123-之间的第一单向导通件124。其中,第一单向导通件124沿第一负导电体123-指向第一正导电体123+的方向导通,第一单向导通件124可以为二极管。第一电池组111的正极通过汇流条与第一正导电体123+电连接,第一电池组111的负极通过汇流条与第一负导电体123-电连接。若第一电池组111正常工作,第一电池组111的正极输出的电流顺次经过汇流条、第一正导电体123+和第一正极连接端121+,电流由第一负极连接端121-、第一负导电体123-和汇流条输送至第一电池组111的负极,这样形成回路。第一正极连接端121+和第一负极连接端121-可以设于第一盒体122外,这样方便正极连接器140和负极连接器150分别与第一正极连接端121+和第一负极连接端121-之间连接或拆分。
上述提及,若第一电池组111和第二电池组112正常工作时,第一接线盒120的第一正极连接端121+与正极连接器140连接,第二接线盒130的第二负极连接端131-与负极连接器150连接,那么,第一接线盒120的第一负极连接端121-和第二接线盒130的第二正极连接端131+闲置。另外,若第一电池组111和第二电池组112之一异常工作时,第一接线盒120和第二接线盒130之一闲置。为了避免闲置的第一正极连接端121+或第二正极连接端131+,以及第一负极连接端121-或第二负极连接端131-处进水或碰撞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工作性能,以第一接线盒120为例,继续参考图8,第一接线盒120还可以包括:可遮盖于第一正极连接端121+上的第一正极防水密封件125和可遮盖于第一负极连接端121-上的第一负极防水密封件126。需要说明的是,“可遮盖”指的是可以遮盖,也可以拆开。在第一正极连接端121+与正极连接器140或其他部件连接之前,可以将第一正极防水密封件125打开或拆下,以将第一正极连接端121+与正极连接器140连接。在第一负极连接端121-与负极连接器150或其他部件连接之前,可以将第一负极防水密封件126打开或拆下,以将第一负极连接端121-与负极连接器150连接。第一正极防水密封件125和第一负极防水密封件126可以呈帽状结构,可以打开或拆下。
第二接线盒130也可以通过汇流条与第二电池组112的正极连接,通过汇流条与第二电池组112的负极连接,若第二电池组112正常工作,第二电池组112的电流由第二接线盒130的第二正极连接端131+输出,电流可以由第二接线盒130的第二负极连接端131-输入,以形成回路。第二接线盒130的结构可参见第一接线盒120的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关于第一方面中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
若第一电池组111和第二电池组112正常工作,参考图3,将正极连接器140与第一正极连接端12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150与第二负极连接端131-插接,以使第一电池组111和第二电池组112均参与光伏发电工作。
若第一电池组111异常工作,第二电池组112正常工作,参考图4,将正极连接器140与第二正极连接端13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150与第二负极连接端131-连接。这使正极连接器140和负极连接器150之间仅传输第二电池组112的电能,将第一电池组111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一电池组111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一接线盒12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烧毁,而且第一电池组111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二电池组112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输出功率。
若第一电池组111正常工作,第二电池组112异常工作,参考图5,将正极连接器140与第一正极连接端12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150与第一负极连接端121-连接。这使正极连接器140和负极连接器150之间仅传输第一电池组111的电能,将第二电池组112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二电池组112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二接线盒13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烧毁,而且第二电池组112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一电池组111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输出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200,其比第一方面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增加了第三电池组213和第三接线盒240。结合参考图9和图10,太阳能电池组件200包括:第一边缘201,与第一边缘201相对的第二边缘202,设置于第一边缘201附近的正极203,设置于第二边缘202附近的负极204,包括靠近第一边缘201的第一电池组211、靠近第二边缘202的第二电池组212以及串联于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二电池组212之间的第三电池组213的电池阵列210,与第一电池组211并联的第一接线盒220,与第二电池组212并联的第二接线盒230,以及与第三电池组213并联的第三接线盒240。其中,第一接线盒220包括第一正极连接端221+和第一负极连接端221-,第二接线盒230包括第二正极连接端231+和第二负极连接端231-,第三接线盒240包括第三正极连接端2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241-,在第一正极连接端221+或第二正极连接端231+或第三正极连接端241+上连接正极连接器250,在第一负极连接端221-或第二负极连接端231-或第三负极连接端241-上连接负极连接器260。
在太阳能电池组件200使用前,通常认为第一电池组211、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均正常工作,参考图11,将正极连接器250与第一接线盒220的第一正极连接端22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260与第二接线盒230的第二负极连接端231-连接,以使第一电池组211、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均参与光伏发电工作。在太阳能电池组件200工作过程中,第一电池组211、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不可避免地出现隐裂等问题而异常工作,若第一电池组211异常工作,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正常工作,参考图12,将正极连接器250与第三接线盒240的第三正极连接端24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260与第二接线盒230的第二负极连接端231-连接,这使正极连接器250和负极连接器260之间仅传输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的电能,将第一电池组211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一电池组211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一接线盒22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烧毁问题,而且第一电池组211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若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三电池组213正常工作,第二电池组212异常工作,参考图13,将正极连接器250与第一接线盒220的第一正极连接端22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260与第三接线盒240的第三负极连接端241-连接,这使正极连接器250和负极连接器260之间仅传输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三电池组213的电能,将第二电池组212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二电池组212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二接线盒23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烧毁,而且第二电池组212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三电池组213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输出功率。若第一电池组211正常工作,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异常工作,参考图14,将正极连接器250与第一接线盒220的第一正极连接端22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260与第一接线盒220的第一负极连接端221-连接,这仅收集第一电池组211的电能,将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二接线盒230、第三接线盒24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烧毁,而且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一电池组211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输出功率。若第二电池组212正常工作,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三电池组213异常工作,将正极连接器250与第二接线盒230的第二正极连接端23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260与第二接线盒230的第二负极连接端231-连接,这仅收集第二电池组212的电能,将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三电池组213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三电池组213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一接线盒220、第三接线盒24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烧毁,而且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三电池组213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二电池组212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输出功率。若第三电池组213正常工作,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二电池组212异常工作,将正极连接器250与第三接线盒240的第三正极连接端24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260与第三接线盒240的第三负极连接端241-连接,这仅收集第三电池组213的电能,将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二电池组212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二电池组212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一接线盒220、第二接线盒23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烧毁,而且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二电池组212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三电池组213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输出功率。
为了方便第一接线盒220的第一正极连接端221+或第二接线盒230的第二正极连接端231+或第三接线盒240的第三正极连接端241+与正极连接器250连接,第一正极连接端221+或第二正极连接端231+或第三正极连接端241+与正极连接器250可插接连接。同样地,为了方便第一接线盒220的第一负极连接端221-或第二接线盒230的第二负极连接端231-或第三接线盒240的第三负极连接端241-与负极连接器260连接,第一负极连接端221-或第二负极连接端231-或第三负极连接端241-与负极连接器260可插接连接。可插接连接的方式方便快速地、灵活地拆装。其中,正极连接器250和负极连接器260的结构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描述。
第一接线盒220、第二接线盒230和第三接线盒240可以通过粘贴或固定件(比如螺钉)等方式组装于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背面,第一接线盒220、第二接线盒230和第三接线盒240可以串联排布为一排。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第一接线盒220、第二接线盒230和第三接线盒240的结构可以相同。以第二接线盒230为例,参考图17,第二接线盒230可以包括:第二盒体232,设于第二盒体232内且与第二正极连接端231+电连接的第二正导电体233+,设于第二盒体232内且与第二负极连接端231-电连接的第二负导电体233-,连接于第二正导电体233+和第二负导电体233-之间的第二单向导通件234。其中,第二单向导通件234沿第二负导电体233-指向第二正导电体233+的方向导通,第二单向导通件234可以为二极管。第二正导电体233+通过汇流条与第二电池组212的正极电连接,第二负导电体233-通过汇流条与第二电池组212的负极电连接。若第二电池组212正常工作,第二电池组212的正极输出的电流顺次流经汇流条、第二正导电体233+、第二正极连接端231+,电流由第二负极连接端231-、第二负导电体233-和汇流条顺送至第二电池组212的负极,这样形成回路。第二正极连接端231+和第二负极连接端231-可以设于第二盒体232外,以方便正极连接器250和负极连接器260分别与第二正极连接端231+和第二负极连接端231-之间的连接或拆分。
上述提及,若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二电池组212正常工作时,第一接线盒220的第一正极连接端221+与正极连接器250连接,第二接线盒230的第二负极连接端231-与负极连接器260连接,那么,第一接线盒220的第一负极连接端221-和第二接线盒230的第二正极连接端231+闲置。另外,若第一电池组211、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之一异常工作时,异常工作的电池组对应的接线盒闲置。为了避免闲置的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进水或碰撞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工作性能,第二接线盒230还可以包括:可遮盖于第二正极连接端231+上的第二正极防水密封件235和可遮盖于第二负极连接端231-上的第二负极防水密封件236。需要说明的是,“可遮盖”指的是可以遮盖,也可以拆开。当第二正极连接端231+与正极连接器250或其他部件连接时,可以将第二正极防水密封件235打开或拆下,以将第二正极连接端231+与正极连接器250连接。当第二负极连接端231-与负极连接器260或其他部件连接时,可以将第二负极防水密封件236打开或拆下,以将第二负极连接端231-与负极连接器260连接。第二正极防水密封件235和第二负极防水密封件236可以呈帽状结构,能够直接打开或拆下。
关于第一接线盒220和第三接线盒240的结构可参见第二接线盒230的结构。
参考图18,太阳能电池组件300还包括:短路连接器270,在第三正极连接端2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241-上连接短路连接器270。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关于第三方面中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
若第一电池组211、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正常工作,参考图11,将正极连接器250与第一正极连接端22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260与第二负极连接端231-连接,以使第一电池组211、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均参与光伏发电工作。
若第一电池组211异常工作,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正常工作,参考图12,将正极连接器250与第三正极连接端24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260与第二负极连接端231-连接。这使正极连接器250和负极连接器260之间仅传输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的电能,将第一电池组211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一电池组211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一接线盒22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烧毁,而且第一电池组211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
若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三电池组213正常工作,第二电池组212异常工作,参考图13,将正极连接器250与第一正极连接端22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260与第三负极连接端241-连接。这使正极连接器250和负极连接器260之间仅传输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三电池组213的电能,将第二电池组212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二电池组212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二接线盒23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烧毁,而且第二电池组212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三电池组213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输出功率。
若第一电池组211正常工作,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异常工作,参考图14,将正极连接器250与第一正极连接端22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260与第一负极连接端221-连接。这仅收集第一电池组211的电能,将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二接线盒230、第三接线盒24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烧毁,而且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一电池组211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输出功率。
若第二电池组212正常工作,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三电池组213异常工作,参考图15,将正极连接器250与第二正极连接端23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260与第二负极连接端231-连接。这仅收集第二电池组212的电能,将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三电池组213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三电池组213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一接线盒220、第三接线盒24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烧毁,而且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三电池组213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二电池组212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输出功率。
若第三电池组213正常工作,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二电池组212异常工作,参考图16,将正极连接器250与第三正极连接端24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260与第三负极连接端241-连接。这仅收集第三电池组213的电能,将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二电池组212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二电池组212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一接线盒220、第二接线盒23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烧毁,而且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二电池组212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三电池组213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输出功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方法还包括:若第三电池组213异常工作,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二电池组212正常工作,参考图18,将第三正极连接端2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241-与短路连接器270连接,将正极连接器250与第一正极连接端22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260与第二负极连接端231-连接。这仅收集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二电池组212的电能,将第三电池组213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三电池组213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三接线盒24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烧毁,而且第三电池组213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一电池组211和第二电池组212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输出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300,其与第三方面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结构类似。参考图19,太阳能电池组件300包括:第一边缘301,与第一边缘301相对的第二边缘302,包括靠近第一边缘301的第一电池组311、靠近第二边缘302的第二电池组312以及设于第一电池组311和第二电池组312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313的电池阵列310,以及与第三电池组313并联的第三接线盒340。其中,第三接线盒340包括第三正极连接端3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341-,在第三正极连接端3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341-上连接短路连接器370。
太阳能电池组件300在使用前通常认为第一电池组311、第二电池组312和第三电池组313均正常工作,此时不用连接短路连接器370。但是,当第三电池组313出现隐裂等问题而异常工作时,参考图20或图21,将第三接线盒340的第三正极连接端3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341-分别与短路连接器370的两端连接,以将第三电池组313短路并隔离,避免第三电池组313因隐裂等问题异常工作而引发第三接线盒34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300烧毁,而且第三电池组313不会作为负载消耗太阳能电池组件300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300的输出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9,太阳能电池组件3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边缘301附近的正极,设置于第二边缘302附近的负极,与第一电池组311并联的第一接线盒320,以及与第二电池组312并联的第二接线盒330。其中,参考图21,第一接线盒320包括第一正极连接端321+和第一负极连接端321-,第二接线盒330包括第二正极连接端331+和第二负极连接端331-,在第一正极连接321+端上连接正极连接器350,在第二负极连接端331-上连接负极连接器360。若第一电池组311和第二电池组312正常工作,将第一正极连接端321+与正极连接器350连接,将第二负极连接端321-与负极连接器360连接,这样通过短路连接器370将第三电池组313短路并隔离,使第一电池组311和第二电池组312参与光伏发电工作。图21相对于图20而言,第一接线盒320还包括第一负极连接端321-,第二接线盒330还包括第二正极连接端331+。若第一电池组311和第二电池组312之一正常工作,第三电池组312异常工作,可以将正极连接器350和负极连接器360与第一电池组311和第二电池组312之一的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连接。
为了方便第一接线盒320的第一正极连接端321+与正极连接器350连接,以及第三接线盒340的第三正极连接端341+与短路连接器370连接,第一正极连接端321+与正极连接器350可插接连接,第三正极连接端341+与短路连接器370可插接连接。同样地,为了方便第一接线盒320的第一负极连接端321-与负极连接器360连接,以及第三接线盒340的第三负极连接端341-与短路连接器370连接,第一负极连接端321-与负极连接器360可插接连接,第三负极连接端341-与短路连接器370可插接连接。可插接连接的方式方便快速地、灵活地拆装。其中,正极连接器350和负极连接器360的结构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描述。
参考图22,短路连接器37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三插接端371、第三线缆372和第四插接端373,第三插接端371用于与第三正极连接端341+插接,第四插接端373用于与第三负极连接端341-插接。第三插接端371与第三正极连接端341+的结构,第四插接端373与第三负极连接端341-的结构可以为相匹配的航空接头、VGA数据插头、DVI数据插头、HDMI数据插头、USB插头、Type-C插头或Lightning插头等。
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第一接线盒320、第二接线盒330和第三接线盒340的结构可以相同。以第三接线盒340为例,参考图23,第三接线盒340包括:第三盒体342,设于第三盒体342内且与第三正极连接端341+电连接的第三正导电体343+,设于第三盒体342内且与第三负极连接端341-电连接的第三负导电体343-,连接于第三正导电体343+和第三负导电体343-之间的第三单向导通件344。其中,第三单向导通件344沿第三负导电体343-指向第三正导电体343+的方向导通,第三单向导通件344可以为二极管。第三电池组313的正极通过汇流条与第三正导电体343+电连接,第三电池组313的负极通过汇流条与第三负导电体343-电连接。若第三电池组313正常工作,第三电池组313的正极输出的电流顺次流经汇流条、第三正导电体343+和第三正极连接端341+,第三负极连接端341-将电流顺次输送至第三负导电体343-、汇流条和第三电池组313的负极,这样形成回路。第三正极连接端3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341-可以设于第三盒体342外,以方便短路连接器370与第三正极连接端3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341-连接或拆分。
上述提及,若第三电池组313正常工作,则不需要使短路连接器370和第三接线盒340连接,第三接线盒340的第三正极连接端3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341-闲置。为了避免闲置的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进水或碰撞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组件300的工作性能,继续参考图23,第三接线盒340还可以包括:可遮盖于第三正极连接端341+上的第三正极防水密封件345和可遮盖于第三负极连接端341-上的第三负极防水密封件346。需要说明的是,“可遮盖”指的是可以遮盖,也可以拆开。当第三正极连接端341+与正极连接器350或其他部件连接时,可以将第三正极防水密封件345打开或拆下,以使第三正极连接端341+能够和正极连接器350连接。当第三负极连接端341-与负极连接器360或其他部件连接时,可以将第三负极防水密封件346打开或拆下,以使第三负极连接端341-能够和负极连接器360连接。第三正极防水密封件345和第三负极防水密封件346可以呈帽状结构,能够直接打开或拆下。
第一接线盒320和第二接线盒330的结构可参见第三接线盒340的结构的阐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关于第五方面中太阳能电池组件300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
若第三电池组313异常工作,参考图20或图21,将第三正极连接端3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341-分别与短路连接器370的两端连接。
若第三电池组313正常工作,则不需要将第三正极连接端3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341-分别与短路连接器370的两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300的使用方法,若第三电池组313异常工作,将第三接线盒340的第三正极连接端3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341-分别与短路连接器370的两端连接,以将第三电池组313短路并隔离,避免第三电池组313因隐裂等问题异常工作而引发第三接线盒34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300烧毁,而且第三电池组313不会作为负载消耗太阳能电池组件300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300的输出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组30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边缘301附近的正极,设置于第二边缘302附近的负极,与第一电池组311并联的第一接线盒320,以及与第二电池组312并联的第二接线盒330。其中,第一接线盒320包括第一正极连接端321+和第一负极连接端321-,第二接线盒330包括第二正极连接端331+和第二负极连接端331-。该方法还包括:
若第一电池组311和第二电池组312正常工作,参考图20或图21,将正极连接器350与第一正极连接端321+连接,将负极连接器360与第二负极连接端331-连接。这样通过短路连接器370将第三电池组313短路并隔离,使第一电池组311和第二电池组312参与光伏发电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400,其与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和第五方面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相比,多设置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和对应的第三接线盒。参考图24,太阳能电池组件400包括:第一边缘401,与第一边缘401相对的第二边缘402,设置于第一边缘401附近的正极,设置于第二边缘402附近的负极,包括靠近第一边缘401的第一电池组411、靠近第二边缘402的第二电池组412以及串联于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二电池组412之间的至少两个第三电池组413的电池阵列410,与第一电池组411并联的第一接线盒420,与第二电池组412并联的第二接线盒430,与每个第三电池组413并联的第三接线盒430。第三电池组413与第三接线盒430一一对应。其中,第一接线盒420包括第一正极连接端421+和第一负极连接端421-,第二接线盒430包括第二正极连接端431+和第二负极连接端431-,第三接线盒440包括第三正极连接端4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441-,在第一正极连接端421+或第二正极连接端431+或第三正极端441+上连接正极连接器450,在第一负极连接端421-或第二负极连接端431-或第三负极连接端441-上连接负极连接器460,或在第三正极连接端4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441-上连接短路连接器47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400在使用前通常认为第一电池组411、第二电池组412和第三电池组413均正常工作,参考图25,将第一正极连接端421+与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第二负极连接端431-与负极连接器460连接,这使所有的电池组参与光伏发电工作。
若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二电池组412正常工作,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413异常工作,参考图26,将第一正极连接端421+与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第二负极连接端431-与负极连接器460连接,将与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第三正极连接端4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441-分别与短路连接器470的两端连接,以通过短路连接器470将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短路并隔离,避免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三接线盒44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烧毁,而且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一电池组411、第二电池组412和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的输出功率。
若第一电池组411异常工作,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413和第二电池组412正常工作,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与第二电池组412相邻或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与第二电池组412之间的其他第三电池组413均正常工作,参考图27,将与距离第一电池组411最近且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第三正极连接端441+与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第二负极连接端431-与负极连接器460连接。这样,将异常工作的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三电池组413断路并隔离,避免异常工作的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三电池组413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一接线盒420、第三接线盒44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烧毁,而且异常工作的第一电池411和第三电池组413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二电池组412和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的输出功率。
若第一电池组411和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413异常工作,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413和第二电池组412正常工作,且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位于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和第二电池组412之间,参考图28,将与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第三正极连接端441+与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与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第三正极连接端4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441-分别与短路连接器470的两端连接,将第二负极连接端431-与负极连接器460连接。这样,将异常工作的第一电池组411断路并隔离,将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短路并隔离,避免异常工作的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三电池组413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一接线盒420、第三接线盒44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烧毁,而且异常工作的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三电池组413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二电池组412和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的输出功率。
若第二电池组412异常工作,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413和第一电池组411正常工作,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与第一电池组411相邻或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与第一电池组411之间的其他第三电池组413均正常工作,参考图29,将第一正极连接端421+与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与距离第二电池组412最近且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2连接的第三负极连接端441-与负极连接器460连接。这样,将异常工作的第二电池组412和第三电池组413断路并隔离,避免异常工作的第二电池组412和第三电池组413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二接线盒430、第三接线盒44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烧毁,而且异常工作的第二电池412和第三电池组413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一电池组411和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的输出功率。
若第二电池组412和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413异常工作,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413和第一电池组411正常工作,且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位于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和第一电池组411之间,参考图30,将第一正极连接端421+与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与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第三正极连接端4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441-分别与短路连接器370的两端连接,将与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第三负极连接端441-与负极连接器460连接。这样,将异常工作的第二电池组412断路并隔离,将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短路并隔离,避免异常工作的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三电池组413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二接线盒430、第三接线盒44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烧毁,而且异常工作的第二电池组412和第三电池组413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一电池组411和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的输出功率。
若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二电池组412异常工作,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413正常工作,参考图31,将与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第三正极连接端441+与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与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第三负极连接端441-与负极连接器460连接。这样,将异常工作的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二电池组412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二电池组412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一接线盒420、第二接线盒43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烧毁,而且异常工作的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二电池组412不会作为负载消耗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的输出功率。在该情况中,若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位于相邻两个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中,则还可以采用短路连接器470将该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短路,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盒420、第二接线盒430、第三接线盒440、正极连接器450、负极连接器460和短路连接器470的结构均可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的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关于第七方面中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
若第一电池组411、第二电池组412和所有的第三电池组413均正常工作,参考图25,将第一正极连接端421+与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第二负极连接端431-与负极连接器460连接,这使所有的电池组参与光伏发电工作。
若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二电池组412正常工作,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413异常工作,参考图26,将第一正极连接端421+与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第二负极连接端431-与负极连接器460连接,将与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第三正极连接端4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441-分别与短路连接器470的两端连接。这样,以通过短路连接器470将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短路并隔离,避免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三接线盒44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烧毁,而且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一电池组411、第二电池组412和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的输出功率。
若第一电池组411异常工作,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413和第二电池组412正常工作,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与第二电池组412相邻或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与第二电池组412之间的其他第三电池组413均正常工作,参考图27,将与距离第一电池组411最近且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第三正极连接端441+与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第二负极连接端431-与负极连接器460连接。这样,将异常工作的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三电池组413断路并隔离,避免异常工作的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三电池组413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一接线盒420、第三接线盒44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烧毁,而且异常工作的第一电池411和第三电池组413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二电池组412和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的输出功率。
若第一电池组411和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413异常工作,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413和第二电池组412正常工作,且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位于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和第二电池组412之间,参考图28,将与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连413接的第三正极连接端441+与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与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第三正极连接端4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441-分别与短路连接器470的两端连接,将第二负极连接端431-与负极连接器460连接。这样,将异常工作的第一电池组411断路并隔离,将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短路并隔离,避免异常工作的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三电池组413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一接线盒420、第三接线盒44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烧毁,而且异常工作的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三电池组413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二电池组412和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的输出功率。
若第二电池组412异常工作,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413和第一电池组411正常工作,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与第一电池组411相邻或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与第一电池组411之间的其他第三电池组413均正常工作,参考图29,将第一正极连接端421+与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与距离第二电池组412最近且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2连接的第三负极连接端441-与负极连接器460连接。这样,将异常工作的第二电池组412和第三电池组413断路并隔离,避免异常工作的第二电池组412和第三电池组413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二接线盒430、第三接线盒44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烧毁,而且异常工作的第二电池组412和第三电池组413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一电池组411和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的输出功率。
若第二电池组412和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413异常工作,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413和第一电池组411正常工作,且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位于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和第一电池组411之间,参考图30,将第一正极连接端421+与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与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第三正极连接端4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441-分别与短路连接器370的两端连接,将与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第三负极连接端441+与负极连接器460连接。这样,将异常工作的第二电池组412断路并隔离,将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短路并隔离,避免异常工作的第二电池组412和第三电池组413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二接线盒430、第三接线盒44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烧毁,而且异常工作的第二电池组412和第三电池组413不会作为负载消耗第一电池组411和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的输出功率。
若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二电池组412异常工作,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413正常工作,参考图31,将与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第三正极连接端441+与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与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第三负极连接端441-与负极连接器460连接。这样,将异常工作的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二电池组412断路并隔离,避免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二电池组412因隐裂等问题而引发第一接线盒420、第二接线盒430和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烧毁,而且异常工作的第一电池组411和第二电池组412不会作为负载消耗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的电能,这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的输出功率。在该情况中,若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位于相邻两个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中,则还可以采用短路连接器470将该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短路,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本发明实施例提及的任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任一电池组出现隐裂等问题时,可以通过调整正极连接器、负极连接器或断路连接器与第一接线盒、第二接线盒或第三接线盒的连接位置,以断路或短路异常工作的电池组,避免对应的接线盒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烧毁,确保电站的安全性。该异常工作的电池组还不会消耗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能,以确保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而确保电站的输出功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灵活性,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维护效率,进而发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最优性能,可以满足多样的实际应用环境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站,该电站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者该电站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可以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及第七方面任一提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具体而言,电站可以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负极连接器可以与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极连接器连接,以使两者串联。和/或,电站可以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极连接器可以与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极连接器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负极连接器可以与第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负极连接,以使两者并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站,当电站中任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池组出现隐裂等问题时,可以通过调整正极连接器、负极连接器或断路连接器与第一接线盒、第二接线盒或第三接线盒的连接位置,以断路或短路异常工作的电池组,避免对应的接线盒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烧毁,确保电站的安全性。该异常工作的电池组还不会消耗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能,以确保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而确保电站的输出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些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技术方案11.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300,其中,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341+和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341-与所述短路连接器370可插接连接。
技术方案12.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300,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300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一边缘301附近的正极,
设置于所述第二边缘302附近的负极,
与所述第一电池组311并联的第一接线盒320,以及
与所述第二电池组312并联的第二接线盒330,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盒320包括第一正极连接端321+和第一负极连接端321-,所述第二接线盒330包括第二正极连接端331+和第二负极连接端331-,在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321+上连接正极连接器350,在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331-上连接负极连接器360。
技术方案13.根据技术方案1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300,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盒320、所述第二接线盒330和所述第三接线盒340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接线盒340包括:第三盒体342,
设于所述第三盒体342内且与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341+电连接的第三正导电体343+,
设于所述第三盒体342内且与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341-电连接的第三负导电体343-,
连接于所述第三正导电体343+和所述第三负导电体343-之间的第三单向导通件344,
其中,所述第三单向导通件344沿所述第三负导电体343-指向所述第三正导电体343+的方向导通;所述第三正导电体343+通过汇流条与所述第三电池组313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三负导电体343-通过汇流条与所述第三电池组313的负极电连接。
技术方案14.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300,其中,所述第三接线盒340还包括:可遮盖于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341+上的第三正极防水密封件345和可遮盖于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341-上的第三负极防水密封件346。
技术方案15.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400,包括:
第一边缘401,
与所述第一边缘401相对的第二边缘402,
设置于所述第一边缘401附近的正极,
设置于所述第二边缘402附近的负极,
包括靠近所述第一边缘401的第一电池组411、靠近所述第二边缘402的第二电池组412以及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池组411和所述第二电池组412之间的至少两个第三电池组413的电池阵列410,
与所述第一电池组411并联的第一接线盒420,
与所述第二电池组412并联的第二接线盒430,以及
与每个所述第三电池组413并联的第三接线盒440,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盒420包括第一正极连接端421+和第一负极连接端421-,所述第二接线盒430包括第二正极连接端431+和第二负极连接端431-,所述第三接线盒440包括第三正极连接端4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441-,在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421+或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431+或所述第三正极端441+上连接正极连接器450,在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421-或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431-或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441-上连接负极连接器460,或在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441+和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441-上连接短路连接器470。
技术方案16.一种技术方案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使用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111和所述第二电池组112正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140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121+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150与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131-连接;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111异常工作,所述第二电池组112正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140与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131+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150与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131-连接;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111正常工作,所述第二电池组112异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140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121+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150与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121-连接。
技术方案17.一种技术方案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200的使用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211、所述第二电池组212和所述第三电池组213正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250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221+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260与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231-连接;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211异常工作,所述第二电池组212和第三电池组213正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250与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241+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260与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231-连接;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211和所述第三电池组213正常工作,所述第二电池组212异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250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221+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260与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241-连接;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211正常工作,所述第二电池组212和所述第三电池组213异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250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221+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260与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221-连接;
若所述第二电池组212正常工作,所述第一电池组211和所述第三电池组213异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250与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231+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260与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231-连接;
若所述第三电池组213正常工作,所述第一电池组211和所述第二电池组212异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250与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241+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260与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241-连接。
技术方案18.根据技术方案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三电池组213异常工作,所述第一电池组211和所述第二电池组212正常工作,将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241+和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241-与所述短路连接器270连接,将所述正极连接器250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221+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260与第二负极连接端231-连接。
技术方案19.一种技术方案1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300的使用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第三电池组313异常工作,将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341+和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341-分别与所述短路连接器370的两端连接。
技术方案20.根据技术方案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3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边缘301附近的正极,设置于所述第二边缘302附近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池组311并联的第一接线盒320,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池组312并联的第二接线盒330,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盒320包括第一正极连接端321+和第一负极连接端321-,所述第二接线盒330包括第二正极连接端331+和第二负极连接端331-;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311和所述第二电池组312正常工作,将所述正极连接器350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321+连接,将所述负极连接器360与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331-连接。
技术方案21.一种技术方案1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400的使用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411、所述第二电池组412和所有的所述第三电池组413均正常工作,将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421+与所述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431-与所述负极连接器460连接;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411和所述第二电池组412正常工作,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池组413异常工作,将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421+与所述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431-与所述负极连接器460连接,将与异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441+和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441-分别与所述短路连接器470的两端连接;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411异常工作,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池组413和所述第二电池组412正常工作,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413与所述第二电池组412相邻或距离所述第一电池组411最近且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413与所述第二电池组412之间的其他第三电池组413均正常工作,将与距离所述第一电池组411最近且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441+与所述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431-与所述负极连接器460连接;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411和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413异常工作,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池组413和所述第二电池组412正常工作,且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位于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和所述第二电池组412之间,将与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441+与所述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与异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第三正极连接端4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441-分别与所述短路连接器470的两端连接,将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431-与所述负极连接器460连接;
若所述第二电池组412异常工作,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池组413和所述第一电池组411正常工作,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413与所述第一电池组411相邻或距离所述第二电池组412最近且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413与所述第一电池组411之间的其他第三电池组413均正常工作,将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421+与所述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与距离所述第二电池组412最近且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441-与所述负极连接器460连接;
若所述第二电池组412和至少一个第三电池组413异常工作,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池组413和所述第一电池组411正常工作,且异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位于正常工作的第三电池组413和所述第一电池组411之间,将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421+与所述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与异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第三正极连接端4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441-分别与所述短路连接器470的两端连接,将与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441-与所述负极连接器460连接;
若所述第一电池组411和所述第二电池组412异常工作,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池组413正常工作,将与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441+与所述正极连接器450连接,将与正常工作的所述第三电池组413连接的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441-与所述负极连接器460连接。
技术方案22.一种电站,包括:
至少两个串联的技术方案1-15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和/或,至少两个并联的技术方案1-15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包括:
第一边缘(101),
与所述第一边缘(101)相对的第二边缘(102),
设置于所述第一边缘(101)附近的正极(103),
设置于所述第二边缘(102)附近的负极(104),
包括靠近所述第一边缘(101)的第一电池组(111)和靠近所述第二边缘(102)并和所述第一电池组(111)串联的第二电池组(112)的电池阵列(110),
与所述第一电池组(111)并联的第一接线盒(120),以及
与所述第二电池组(112)并联的第二接线盒(130),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盒(120)包括第一正极连接端(121+)和第一负极连接端(121-),所述第二接线盒(130)包括第二正极连接端(131+)和第二负极连接端(131-),在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121+)或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131+)上连接正极连接器(140),在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121-)或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131-)上连接负极连接器(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其中,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121+)或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131+)与所述正极连接器(140)可插接连接;
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121-)或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131-)与所述负极连接器(150)可插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盒(120)和所述第二接线盒(130)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接线盒(120)包括:第一盒体(122),
设于所述第一盒体(122)内且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121+)电连接的第一正导电体(123+),
设于所述第一盒体(122)内且与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121-)电连接的第一负导电体(123-),
连接于所述第一正导电体(123+)和所述第一负导电体(123-)之间的第一单向导通件(124),
其中,所述第一单向导通件(124)沿所述第一负导电体(123-)指向所述第一正导电体(123+)的方向导通;所述第一正导电体(123+)通过汇流条与所述第一电池组(11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负导电体(123-)通过汇流条与所述第一电池组(111)的负极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盒(120)还包括:可遮盖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121+)上的第一正极防水密封件(125)和可遮盖于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121-)上的第一负极防水密封件(126)。
5.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200),包括:
第一边缘(201),
与所述第一边缘(201)相对的第二边缘(202),
设置于所述第一边缘(201)附近的正极(203),
设置于所述第二边缘(202)附近的负极(204),
包括靠近所述第一边缘(201)的第一电池组(211)、靠近所述第二边缘(202)的第二电池组(212)以及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池组(211)和所述第二电池组(212)之间的第三电池组(213)的电池阵列(210),
与所述第一电池组(211)并联的第一接线盒(220),
与所述第二电池组(212)并联的第二接线盒(230),以及
与所述第三电池组(213)并联的第三接线盒(240),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盒(220)包括第一正极连接端(221+)和第一负极连接端(221-),所述第二接线盒(230)包括第二正极连接端(231+)和第二负极连接端(231-),所述第三接线盒(240)包括第三正极连接端(2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241-),在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221+)或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231+)或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241+)上连接正极连接器(250),在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221-)或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231-)或第三负极连接端(241-)上连接负极连接器(2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200),其中,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221+)或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231+)或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241+)与所述正极连接器(250)可插接连接;
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221-)或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231-)或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241-)与所述负极连接器(260)可插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200),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盒(220)、所述第二接线盒(230)和所述第三接线盒(240)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接线盒(230)包括:第二盒体(232),
设于所述第二盒体(232)内且与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231+)电连接的第二正导电体(233+),
设于所述第二盒体(232)内且与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231-)电连接的第二负导电体(233-),
连接于所述第二正导电体(233+)和所述第二负导电体(233-)之间的第二单向导通件(234),
其中,所述第二单向导通件(234)沿所述第二负导电体(233-)指向所述第二正导电体(233+)的方向导通;所述第二正导电体(233+)通过汇流条与所述第二电池组(212)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负导电体(233-)通过汇流条与所述第二电池组(212)的负极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200),其中,所述第二接线盒(230)还包括:可遮盖于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231+)上的第二正极防水密封件(235)和可遮盖于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231-)上的第二负极防水密封件(236)。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200),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200)还包括:短路连接器(270),在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241+)和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241-)上连接所述短路连接器(270)。
10.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300),包括:
第一边缘(301),
与所述第一边缘(301)相对的第二边缘(302),
包括靠近所述第一边缘(301)的第一电池组(311)、靠近所述第二边缘(302)的第二电池组(312)以及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池组(311)和所述第二电池组(312)之间的第三电池组(313)的电池阵列(310),以及
与所述第三电池组(313)并联的第三接线盒(340),
其中,所述第三接线盒(340)包括第三正极连接端(341+)和第三负极连接端(341-),在所述第三正极连接端(341+)和所述第三负极连接端(341-)上连接短路连接器(370)。
CN202110552592.8A 2021-05-20 2021-05-20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使用方法、电站 Pending CN1132997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2592.8A CN113299780A (zh) 2021-05-20 2021-05-20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使用方法、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2592.8A CN113299780A (zh) 2021-05-20 2021-05-20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使用方法、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9780A true CN113299780A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23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52592.8A Pending CN113299780A (zh) 2021-05-20 2021-05-20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使用方法、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9978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23739A (ja) * 1999-05-14 2000-11-24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薄膜太陽電池ダミーモジュール
CN201623162U (zh) * 2010-02-08 2010-11-03 许建方 太阳能接线盒以及太阳能接线盒连接装置
CN202487621U (zh) * 2012-03-02 2012-10-10 东营市泰和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光伏尾电池
CN102779871A (zh) * 2011-05-11 2012-11-14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接线盒
CN103262355A (zh) * 2010-12-08 2013-08-21 株式会社东芝 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
CN108615777A (zh) * 2018-06-15 2018-10-02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
CN109617525A (zh) * 2018-11-13 2019-04-12 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以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23739A (ja) * 1999-05-14 2000-11-24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薄膜太陽電池ダミーモジュール
CN201623162U (zh) * 2010-02-08 2010-11-03 许建方 太阳能接线盒以及太阳能接线盒连接装置
CN103262355A (zh) * 2010-12-08 2013-08-21 株式会社东芝 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器
CN102779871A (zh) * 2011-05-11 2012-11-14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接线盒
CN202487621U (zh) * 2012-03-02 2012-10-10 东营市泰和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光伏尾电池
CN108615777A (zh) * 2018-06-15 2018-10-02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
CN109617525A (zh) * 2018-11-13 2019-04-12 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以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41856B2 (ja) 太陽電池積層体
US20230198080A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US20110240084A1 (en) Solar battery device with connected photovoltaic cells
EP2858124B1 (en) Bridged solar cell and solar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A2800420C (en) Externally fused enclosure for a solar power system
CN108281499A (zh) 一种新型电路设计的光伏电池组件
JP2013518423A (ja) ソーラーモジュールアレイおよびダイオードケーブル
CN101958351A (zh) 具有多接线盒的太阳电池组件
US20170066343A1 (en) Voltage monitoring system
TW201244303A (en) Junction box
CN113299780A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使用方法、电站
CN208874539U (zh) 光伏组件及用于光伏组件的接线盒
CN115842503A (zh) Bipv光伏瓦片
CN202948954U (zh) 一种晶体硅组件
CN109065976A (zh) 二极管续流的化学电源电池组
CN202153529U (zh) 一种智能保护型光伏阵列汇流箱
CN111710741A (zh)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WO2020134900A1 (zh) 一种太阳电池组件的电气连接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太阳电池组件
CN202050372U (zh) 接线盒
CN102931241A (zh) 一种晶体硅组件
CN208753331U (zh) 光伏组件
CN212342647U (zh)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CN111755550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电路排布方式
TWI719497B (zh) 太陽能發電模組及太陽能發電系統
CN214756234U (zh) 接线盒和光伏组件、配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6

Address after: 1 Jianhua Road, Ya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ngao (Yangzhou)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 Jianhua Road, Ya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A SOLAR TECHNOLOGY YANGZHOU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