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97119A - 一种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97119A
CN113297119A CN202110560727.5A CN202110560727A CN113297119A CN 113297119 A CN113297119 A CN 113297119A CN 202110560727 A CN202110560727 A CN 202110560727A CN 113297119 A CN113297119 A CN 1132971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pio pin
gate
firmware
chip
bm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607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97119B (zh
Inventor
高强
赵现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ingxin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ingxin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ingxin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ingxin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607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971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97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7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97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71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06F8/654Updates using techniqu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lterable solid state memories, e.g. for EEPROM or flash mem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第一、二、三和四选通器;蓝牙模块,在其UART总线和第三GPIO管脚连接到第三处理芯片,在其I2C总线连接到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在其SPI总线连接到第一选通器的固定端,在其第四GPIO管脚连接到第一选通器的使能端,在其第二GPIO管脚连接到第二选通器的使能端,在其第一GPIO管脚连接到第三选通器和第四选通器的使能端,蓝牙模块配置为基于第一GPIO管脚、第二GPIO管脚、第三GPIO管脚、和第四GPIO管脚的电平高低,而选择性地从BMC或PCH的日志芯片读取日志数据并通过无线连接发出、或通过无线连接接收并向BMC、PCH、或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本发明能够在避免破坏现有问题环境和配置的情况下按需采集日志和刷新固件,节约物理空间并提高调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更具体地,特别是指一种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已经普遍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但在服务器领域,无线通信应用并不广泛。当前服务器的log(日志)收集方案主要依靠于线缆串口或者网络登录BMC收集,并且一些日志log需要上位机开启收集功能,即先打开上位机收集log功能,再开机进行log收集;而当前服务器的FW(固件)刷新方法主要依靠于网络烧录或者离线烧录,网络烧录首先需要登陆网络,选择FW进行烧录,离线烧录则需要专门的烧录器和串口驱动进行烧录。
在一些不易复现的问题出现时,抓取日志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需要挪动机箱,插拔线缆,将问题环境直接破坏,这极大的影响了问题解决的效率。另外,刷新FW和抓取log时,需要稳定的网络环境或者线缆和串口驱动,如果在一些网络不稳定或者缺少网线串口线缆的情况下,会对服务器问题的分析造成极大的困扰。
针对现有技术中有线环境下难以采集日志和刷新固件的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能够在避免破坏现有问题环境和配置的情况下按需采集日志和刷新固件,节约物理空间并提高调试效率。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选通器,在其第一选通端连接到服务器的BMC的固件芯片,在其第二选通端连接到服务器的PCH的固件芯片;
第二选通器,在其固定端连接到服务器的第三处理芯片的SPI总线;
第三选通器,在其固定端连接到BMC的日志芯片,在其第一选通端连接到BMC,在其第二选通端连接到第二选通器的第一选通端;
第四选通器,在其固定端连接到PCH的日志芯片,在其第一选通端连接到PCH,在其第二选通端连接到第二选通器的第二选通端;
蓝牙模块,在其UART总线和第三GPIO管脚连接到第三处理芯片,在其I2C总线连接到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在其SPI总线连接到第一选通器的固定端,在其第四GPIO管脚连接到第一选通器的使能端,在其第二GPIO管脚连接到第二选通器的使能端,在其第一GPIO管脚连接到第三选通器和第四选通器的使能端,
其中,蓝牙模块配置为基于第一GPIO管脚、第二GPIO管脚、第三GPIO管脚、和第四GPIO管脚的电平高低,而选择性地从BMC或PCH的日志芯片读取日志数据并通过无线连接发出、或通过无线连接接收并向BMC、PCH、或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蓝牙模块包括:
蓝牙通信模块,无线连接到服务器外的上位机,并用于向上位机发送日志数据和从上位机接收待写入的固件;
协议转换模块,电性连接到蓝牙通信模块和UART总线、I2C总线、SPI总线、第一GPIO管脚、第二GPIO管脚、第三GPIO管脚、和第四GPIO管脚,配置为基于第一GPIO管脚、第二GPIO管脚、第三GPIO管脚、和第四GPIO管脚的电平高低而生成对应的协议转换配置,并基于协议转换配置UART总线、I2C总线、SPI总线的数据传输参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选通器、第二选通器、第三选通器、和第四选通器均配置为响应于从其使能端(在图1中标记为S)接收到高电平而使其固定端(在图1中标记为A)导通其第一选通端(在图1中标记为A1)并切断其第二选通端(在图1中标记为A2),并且响应于从其使能端接收到低电平而使其固定端导通其第二选通端并切断其第一选通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蓝牙模块配置为响应于在第一GPIO管脚上检测到低电平、在第二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并且在第三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而判定第三处理芯片从BMC的日志芯片读取到BMC日志数据,并从第三处理芯片采集BMC日志数据并通过无线连接发送BMC日志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蓝牙模块配置为响应于在第一GPIO管脚上检测到低电平、在第二GPIO管脚上检测到低电平、并且在第三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而判定第三处理芯片从PCH的日志芯片读取到PCH日志数据,并从第三处理芯片采集PCH日志数据并通过无线连接发送PCH日志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处理芯片获取日志数据为在SPI总线上获取日志数据,并且蓝牙模块从第三处理芯片采集日志数据为在UART总线上采集日志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蓝牙模块配置为响应于在第一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在第三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并且在第四GPIO管脚上检测到低电平,而判定待向PCH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并通过无线连接接收PCH固件更新并写入PCH的固件芯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蓝牙模块配置为响应于在第一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在第三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并且在第四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而判定待向BMC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并通过无线连接接收BMC固件更新并写入BMC的固件芯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蓝牙模块配置为响应于在第一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并且在第三GPIO管脚上检测到低电平,而判定待向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并通过无线连接接收第三处理芯片固件更新并写入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蓝牙模块向PCH或BMC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为在SPI总线上写入固件,并且蓝牙模块向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为在I2C总线上写入固件。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通过使用第一选通器,在其第一选通端连接到服务器的BMC的固件芯片,在其第二选通端连接到服务器的PCH的固件芯片;第二选通器,在其固定端连接到服务器的第三处理芯片的SPI总线;第三选通器,在其固定端连接到BMC的日志芯片,在其第一选通端连接到BMC,在其第二选通端连接到第二选通器的第一选通端;第四选通器,在其固定端连接到PCH的日志芯片,在其第一选通端连接到PCH,在其第二选通端连接到第二选通器的第二选通端;蓝牙模块,在其UART总线和第三GPIO管脚连接到第三处理芯片,在其I2C总线连接到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在其SPI总线连接到第一选通器的固定端,在其第四GPIO管脚连接到第一选通器的使能端,在其第二GPIO管脚连接到第二选通器的使能端,在其第一GPIO管脚连接到第三选通器和第四选通器的使能端,蓝牙模块配置为基于第一GPIO管脚、第二GPIO管脚、第三GPIO管脚、和第四GPIO管脚的电平高低,而选择性地从BMC或PCH的日志芯片读取日志数据并通过无线连接发出、或通过无线连接接收并向BMC、PCH、或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的技术方案,能够在避免破坏现有问题环境和配置的情况下按需采集日志和刷新固件,节约物理空间并提高调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蓝牙模块的连接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蓝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检测方法的执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在避免破坏现有问题环境和配置的情况下按需采集日志和刷新固件,节约物理空间并提高调试效率的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图1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电路原理图。
所述的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选通器,在其第一选通端连接到服务器的BMC(基板控制管理器)的固件芯片,在其第二选通端连接到服务器的PCH(集成南桥)的固件芯片;
第二选通器,在其固定端连接到服务器的第三处理芯片(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SPI(串行外设接口)总线;
第三选通器,在其固定端连接到BMC的日志芯片,在其第一选通端连接到BMC,在其第二选通端连接到第二选通器的第一选通端;
第四选通器,在其固定端连接到PCH的日志芯片,在其第一选通端连接到PCH,在其第二选通端连接到第二选通器的第二选通端;
蓝牙模块,在其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总线和第三GPIO(通用输入输出)管脚连接到第三处理芯片,在其I2C(内部集成电路)总线连接到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在其SPI总线连接到第一选通器的固定端,在其第四GPIO管脚连接到第一选通器的使能端,在其第二GPIO管脚连接到第二选通器的使能端,在其第一GPIO管脚连接到第三选通器和第四选通器的使能端,其中,蓝牙模块配置为基于第一GPIO管脚、第二GPIO管脚、第三GPIO管脚、和第四GPIO管脚的电平高低,而选择性地从BMC或PCH的日志芯片读取日志数据并通过无线连接发出、或通过无线连接接收并向BMC、PCH、或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蓝牙模块包括:
蓝牙通信模块,无线连接到服务器外的上位机,并用于向上位机发送日志数据和从上位机接收待写入的固件;
协议转换模块,电性连接到蓝牙通信模块和UART总线、I2C总线、SPI总线、第一GPIO管脚、第二GPIO管脚、第三GPIO管脚、和第四GPIO管脚,配置为基于第一GPIO管脚、第二GPIO管脚、第三GPIO管脚、和第四GPIO管脚的电平高低而生成对应的协议转换配置,并基于协议转换配置UART总线、I2C总线、SPI总线的数据传输参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选通器、第二选通器、第三选通器、和第四选通器均配置为响应于从其使能端接收到高电平而使其固定端导通其第一选通端并切断其第二选通端,并且响应于从其使能端接收到低电平而使其固定端导通其第二选通端并切断其第一选通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蓝牙模块配置为响应于在第一GPIO管脚上检测到低电平、在第二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并且在第三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而判定第三处理芯片从BMC的日志芯片读取到BMC日志数据,并从第三处理芯片采集BMC日志数据并通过无线连接发送BMC日志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蓝牙模块配置为响应于在第一GPIO管脚上检测到低电平、在第二GPIO管脚上检测到低电平、并且在第三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而判定第三处理芯片从PCH的日志芯片读取到PCH日志数据,并从第三处理芯片采集PCH日志数据并通过无线连接发送PCH日志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处理芯片获取日志数据为在SPI总线上获取日志数据,并且蓝牙模块从第三处理芯片采集日志数据为在UART总线上采集日志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蓝牙模块配置为响应于在第一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在第三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并且在第四GPIO管脚上检测到低电平,而判定待向PCH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并通过无线连接接收PCH固件更新并写入PCH的固件芯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蓝牙模块配置为响应于在第一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在第三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并且在第四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而判定待向BMC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并通过无线连接接收BMC固件更新并写入BMC的固件芯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蓝牙模块配置为响应于在第一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并且在第三GPIO管脚上检测到低电平,而判定待向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并通过无线连接接收第三处理芯片固件更新并写入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蓝牙模块向PCH或BMC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为在SPI总线上写入固件,并且蓝牙模块向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为在I2C总线上写入固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使用CPLD作为第三处理芯片。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GPIO各管脚的高低电平定义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078859310000071
Figure BDA0003078859310000081
可见其中默认电平为高电平。基于上述管脚的高低电平定义,其组合后的功能配置如下:
Figure BDA0003078859310000082
参见图2,蓝牙模块嵌入在主板上,主要包括蓝牙芯片、供电模块、时钟模块和通信模块,借用其无线通信功能,按照当前服务器芯片FW的刷新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对BMC、PCH的flash(芯片)采用SPI通信协议刷新;对CPLD通过I2C通信协议进行刷新。在日志收集方面,在主板上放置两个128M FLASH芯片,分别收集BMC和PCH的log,覆盖式收集服务器的日志log,当需要收集日志log时,通过上位机对switch进行切换,使CPLD作为master,开始收集flash里的信息,并通过UART经蓝牙模块传递给上位机,供工程师分析。GPIO1的电平来确定LOG FLASH的通信方,当通信方是CPLD时,即从LOG FLASH中读取log并发给上位机;GPIO2来确认具体需要收集哪个芯片的log(只有GPIO1和GPIO3低电平时GPIO2才有效);GPIO3通知CPLD开始收集log;GPIO4确认芯片的FW。
图3示出了蓝牙模块的逻辑结构,其中含有协议转换模块,GPIO不仅可以控制外部电路,同时可以通过读取GPIO状态进行协议转换模块配置,当使用相应的串口进行操作时,可以自动配置波特率等串口要素,通过蓝牙模块里的协议转换模块,将蓝牙通信协议与串口协议转换,成为上位机和服务器都可以识别的数据。
具体执行步骤参见图4。首先上位机需要预存服务器所需要的FW,如果选择FW刷新模式,则GPIO1-4维持默认值不变;如果进行BMC/PCH FW刷新,则通过蓝牙芯片内部代码配置选择SPI模式进行FW刷新,如果进行BMC FW刷新,则将GPIO4配置为高电平,打开通往BMCflash的SPI通道;如果进行BMC FW刷新,则将GPIO4配置为低电平,打开PCH flash的SPI通道进行PCH FW刷新;如果进行CPLD FW刷新,则直接打开I2C通道进行FW刷新。若进行log抓取,需首先拉低GPIO3通知CPLD启动收集log功能,然后拉低GPIO1,切换switch3、4通道打开CPLD收集log链路,控制GPIO2来切换switch2通道分别收集BMC和PCH log,GPIO均可以通过上位机特殊命令进行控制。但需要注意,GPIO控制时序有严格要求,顺序为GPIO3-GPIO1-GPIO2。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第一选通器,在其第一选通端连接到服务器的BMC的固件芯片,在其第二选通端连接到服务器的PCH的固件芯片;第二选通器,在其固定端连接到服务器的第三处理芯片的SPI总线;第三选通器,在其固定端连接到BMC的日志芯片,在其第一选通端连接到BMC,在其第二选通端连接到第二选通器的第一选通端;第四选通器,在其固定端连接到PCH的日志芯片,在其第一选通端连接到PCH,在其第二选通端连接到第二选通器的第二选通端;蓝牙模块,在其UART总线和第三GPIO管脚连接到第三处理芯片,在其I2C总线连接到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在其SPI总线连接到第一选通器的固定端,在其第四GPIO管脚连接到第一选通器的使能端,在其第二GPIO管脚连接到第二选通器的使能端,在其第一GPIO管脚连接到第三选通器和第四选通器的使能端,蓝牙模块配置为基于第一GPIO管脚、第二GPIO管脚、第三GPIO管脚、和第四GPIO管脚的电平高低,而选择性地从BMC或PCH的日志芯片读取日志数据并通过无线连接发出、或通过无线连接接收并向BMC、PCH、或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的技术方案,能够在避免破坏现有问题环境和配置的情况下按需采集日志和刷新固件,节约物理空间并提高调试效率。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选通器,在其第一选通端连接到服务器的BMC的固件芯片,在其第二选通端连接到服务器的PCH的固件芯片;
第二选通器,在其固定端连接到服务器的第三处理芯片的SPI总线;
第三选通器,在其固定端连接到所述BMC的日志芯片,在其第一选通端连接到所述BMC,在其第二选通端连接到所述第二选通器的第一选通端;
第四选通器,在其固定端连接到所述PCH的日志芯片,在其第一选通端连接到所述PCH,在其第二选通端连接到所述第二选通器的第二选通端;
蓝牙模块,在其UART总线和第三GPIO管脚连接到所述第三处理芯片,在其I2C总线连接到所述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在其SPI总线连接到所述第一选通器的固定端,在其第四GPIO管脚连接到所述第一选通器的使能端,在其第二GPIO管脚连接到所述第二选通器的使能端,在其第一GPIO管脚连接到所述第三选通器和所述第四选通器的使能端,
其中,所述蓝牙模块配置为基于第一GPIO管脚、第二GPIO管脚、第三GPIO管脚、和第四GPIO管脚的电平高低,而选择性地从所述BMC或所述PCH的日志芯片读取日志数据并通过无线连接发出、或通过无线连接接收并向所述BMC、所述PCH、或所述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模块包括:
蓝牙通信模块,无线连接到服务器外的上位机,并用于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日志数据和从所述上位机接收待写入的固件;
协议转换模块,电性连接到所述蓝牙通信模块和UART总线、I2C总线、SPI总线、第一GPIO管脚、第二GPIO管脚、第三GPIO管脚、和第四GPIO管脚,配置为基于第一GPIO管脚、第二GPIO管脚、第三GPIO管脚、和第四GPIO管脚的电平高低而生成对应的协议转换配置,并基于所述协议转换配置对UART总线、I2C总线、SPI总线的数据传输参数进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选通器、所述第二选通器、所述第三选通器、和所述第四选通器均配置为响应于从其使能端接收到高电平而使其固定端导通其第一选通端并切断其第二选通端,并且响应于从其使能端接收到低电平而使其固定端导通其第二选通端并切断其第一选通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模块配置为响应于在第一GPIO管脚上检测到低电平、在第二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并且在第三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而判定所述第三处理芯片从所述BMC的日志芯片读取到BMC日志数据,并从所述第三处理芯片采集BMC日志数据并通过无线连接发送BMC日志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模块配置为响应于在第一GPIO管脚上检测到低电平、在第二GPIO管脚上检测到低电平、并且在第三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而判定所述第三处理芯片从所述PCH的日志芯片读取到PCH日志数据,并从所述第三处理芯片采集PCH日志数据并通过无线连接发送PCH日志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芯片获取日志数据为在SPI总线上获取日志数据,并且所述蓝牙模块从所述第三处理芯片采集日志数据为在UART总线上采集日志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模块配置为响应于在第一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在第三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并且在第四GPIO管脚上检测到低电平,而判定待向所述PCH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并通过无线连接接收PCH固件更新并写入所述PCH的固件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模块配置为响应于在第一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在第三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并且在第四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而判定待向所述BMC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并通过无线连接接收BMC固件更新并写入所述BMC的固件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模块配置为响应于在第一GPIO管脚上检测到高电平、并且在第三GPIO管脚上检测到低电平,而判定待向所述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并通过无线连接接收第三处理芯片固件更新并写入所述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
10.根据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模块向所述PCH或所述BMC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为在SPI总线上写入固件,并且所述蓝牙模块向所述第三处理芯片的固件芯片写入固件为在I2C总线上写入固件。
CN202110560727.5A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 Active CN1132971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0727.5A CN113297119B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0727.5A CN113297119B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7119A true CN113297119A (zh) 2021-08-24
CN113297119B CN113297119B (zh) 2022-08-12

Family

ID=77323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60727.5A Active CN113297119B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9711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23449A1 (en) * 2015-10-30 2017-05-04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ing a Wireless End Point in a Server Rack of a Data Center
CN107196796A (zh) * 2017-05-19 2017-09-2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收集服务器管理系统日志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US20180145906A1 (en) * 2016-11-22 2018-05-24 Cisco Technology, Inc. Federated microburst detection
CN111224900A (zh) * 2020-01-06 2020-06-0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的数据中心交换机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399919A (zh) * 2020-03-06 2020-07-1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的启动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58178A (zh) * 2020-07-24 2020-10-3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启动类型的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1949449A (zh) * 2020-08-12 2020-11-17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固件恢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56499A (zh) * 2020-08-28 2021-01-2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掉电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45678A (zh) * 2020-10-16 2021-03-0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系统日志存储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23449A1 (en) * 2015-10-30 2017-05-04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ing a Wireless End Point in a Server Rack of a Data Center
US20180145906A1 (en) * 2016-11-22 2018-05-24 Cisco Technology, Inc. Federated microburst detection
CN107196796A (zh) * 2017-05-19 2017-09-2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收集服务器管理系统日志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11224900A (zh) * 2020-01-06 2020-06-0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的数据中心交换机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399919A (zh) * 2020-03-06 2020-07-1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的启动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58178A (zh) * 2020-07-24 2020-10-3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启动类型的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1949449A (zh) * 2020-08-12 2020-11-17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固件恢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56499A (zh) * 2020-08-28 2021-01-2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掉电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45678A (zh) * 2020-10-16 2021-03-0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系统日志存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7119B (zh)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4616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system recovery
US10533563B2 (en) Management of multiple fan modules
US20090198861A1 (en) Device With A USB Interface Which Can Be Used As A Time-Sharing Standard I/O Interface And A Method Thereof
US2020009705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power supply
EP3442166B1 (en) Composing by network attributes
WO2023082622A1 (zh) 一种主从设备兼容的通信模块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13297119B (zh) 一种服务器的无线通信设备
CN101599050B (zh) 可适配的pci-e控制器核及其方法
CN204031208U (zh) 数据通讯路径切换电路、车载路由器及汽车
CN114661646A (zh) 串口转接控制电路
CN216388068U (zh) 一种pcie接口验证板及测试系统
US20060095626A1 (en) Multifunction adapter
CN104125173A (zh) 数据通讯路径切换电路、车载路由器及汽车
CN214795911U (zh) 数据类型控制电路及电路板
CN214225917U (zh) 嵌入式模块化工业主板
CN210983393U (zh) 一种通过单线协议实现功能模块自我管理的系统
CN220795832U (zh) 一种具有无线通讯模块的wqar设备
CN219351757U (zh) 一种基于5g的多功能工控机
CN116203307B (zh) 终端Type-C接口异物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60326B (zh) 调试日志获取方法及设备
Yuan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mart integrated access gateway for Internet of Things
CN217985103U (zh) 一种双总线防尾随联动互锁控制装置
CN215932615U (zh) 一种基于fpga的结果可视化cpu多功能自动检测装置
CN109391327B (zh) 自动组合数据中心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15470173A (zh) 一种通信切换系统、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