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9242B - 血液泵 - Google Patents

血液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9242B
CN113289242B CN202011360711.1A CN202011360711A CN113289242B CN 113289242 B CN113289242 B CN 113289242B CN 202011360711 A CN202011360711 A CN 202011360711A CN 113289242 B CN113289242 B CN 1132892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magnetic
magnetic assembly
impell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607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9242A (zh
Inventor
高琪
刘星利
魏润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iyua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iyua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iyua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iyua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607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92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9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9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9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9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血液泵,血液泵包括:壳体,具有容纳腔;叶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第一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叶轮;第二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磁力作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磁性组件维持所述叶轮悬浮于所述容纳腔内;第三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叶轮;第四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三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磁力作用,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磁性组件驱动所述叶轮转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血液泵,由于第四磁性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磁性组件驱动所述叶轮转动,不需要设置电机和轴承,不容易产生故障,能够提高血液泵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血液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泵。
背景技术
血液泵为常用医疗器械,通过血液泵能够为血液提供流动的动力。例如,心脏是人体的动力器官,心脏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送至身体各个部分,当病人的心脏出现问题,无法提供动力时,病人的生命很危险,可以将血液泵置入病人的心脏为病人的血液提供动力。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血液泵一般都通过高速转动的电机带动工作,支承高速转动的电机的轴承容易产生故障,血液泵的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血液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液泵,所述血液泵包括:
壳体,具有容纳腔;
叶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第一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叶轮;
第二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磁力作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磁性组件维持所述叶轮悬浮于所述容纳腔内;
第三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叶轮;
第四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三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磁力作用,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磁性组件驱动所述叶轮转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三磁性组件包括:
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叶轮的第一端;
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叶轮的第一端;
第四磁性组件包括:
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第一吸引力,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驱动所述叶轮转动;
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第一排斥力;所述叶轮基于所述第一吸引力和所述第一排斥力而能够在轴向方向悬浮于所述容纳腔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与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和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相邻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叶轮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叶轮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相邻设置;
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相邻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外径满足相等条件,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内径满足相等条件;
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外径满足相等条件,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内径满足相等条件;
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内径满足相等条件,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的截面与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的截面对应形成同一扇形的不同部分;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内径满足相等条件,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的截面与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的截面对应形成同一扇形的不同部分。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纳腔包括;
第一腔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
第二腔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所述叶轮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腔体的直径,所述叶轮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直径;
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端的直径沿远离所述第一腔体侧逐渐增大。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叶轮包括:
本体,呈柱体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流道组,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流道组的第一端口位于本体的第一端,所述流道组的第二端口位于本体的圆柱面上;
所述血液泵还包括:
导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
导出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的周侧,与所述流道组的第二端口的位置对应;
所述叶轮在所容纳腔内转动的情况下,血液从所述导入口导入并经所述流道组从所述导出口导出。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道组的流道沿所述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周侧,所述流道组的流道倾斜设置,所述流道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叶轮的转动方向一致。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中的第一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周侧,所述第二磁性组件中第二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周侧;
其中,所述流道组的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中相邻的第一磁性件之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道组的第一端口的形状与所述流道组的第二端口的形状不同;
其中,所述流道组的第一端口的形状为扇形,所述流道组的第二端口的形状为椭圆形。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叶轮还包括:
通孔,沿所述本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中部,用于阻止血液在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凝固。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中的第一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叶轮的周侧;所述第二磁性组件中的第二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壳体的周侧;所述第二磁性组件中的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中的第一磁性件的位置对应;
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与所述第二磁性组件之间具有吸引力或排斥力;
所述第二磁性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磁性组件维持所述叶轮在径向方向悬浮于所述容纳腔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血液泵,所述血液泵包括:壳体,具有容纳腔;叶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第一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叶轮;第二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磁力作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磁性组件维持所述叶轮悬浮于所述容纳腔内;第三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叶轮;第四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三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磁力作用,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磁性组件驱动所述叶轮转动;由于第四磁性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磁性组件驱动所述叶轮转动,不需要设置电机和轴承,不容易产生故障,能够提高血液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血液泵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血液泵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血液泵的一个可选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血液泵的叶轮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血液泵的叶轮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血液泵的叶轮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血液泵的叶轮的一个可选的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血液泵的壳体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0、壳体;111、第一容纳腔;1111、第一腔体;1112、第二腔体;112、导入口;113、导出口;120、叶轮;121、本体;122、流道;1221、第一端口;1222、第二端口;123、通孔;130、第一磁性组件;131、第一磁性件;140、第二磁性组件;150、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1、第一子第三磁性件;160、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1、第二子第三磁性件;170、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1、第一子第四磁性件;180、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1、第二子第四磁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记载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结合图1至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血液泵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血液泵包括:壳体110、叶轮120、第一磁性组件130、第二磁性组件140、第三磁性组件和第四磁性组件。壳体110具有容纳腔。叶轮12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第一磁性组件130设置于所述叶轮120;第二磁性组件140设置于所述壳体110,第二磁性组件140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30之间具有磁力作用,第二磁性组件140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30维持所述叶轮120悬浮于所述容纳腔内。第三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叶轮120;第四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110,第四磁性组件与所述第三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磁力作用,第四磁性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磁性组件驱动所述叶轮120转动;由于第四磁性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磁性组件驱动所述叶轮120转动,不需要设置电机和轴承,不容易产生故障,能够提高血液泵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血液泵的形式不作限定。例如,血液泵可以介入式血液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11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壳体110可以为柱状结构。
这里,第一容纳腔111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第一容纳腔111可以为柱体状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叶轮120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转动的叶轮120能够使血液达到设定的流量和压力即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磁性组件130和第二磁性组件140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第二磁性组件140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30之间具有磁力作用,第二磁性组件140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30维持所述叶轮120悬浮于所述容纳腔内即可。
例如,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30中的第一磁性件131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叶轮120的周侧;所述第二磁性组件140中的第二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壳体110的周侧;所述第二磁性组件140中的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30中的第一磁性件131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磁性组件140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30维持所述叶轮120在径向方向悬浮于所述容纳腔内;以便通过第二磁性组件140和第一磁性组件130之间的磁力作用使叶轮120在径向方向悬浮于所述容纳腔内。
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30中的第一磁性件131的数量。例如,如图7所示,第一磁性组件130中的第一磁性件131的数量为三个。
这里,第一磁性件131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第一磁性件131为扇形。
这里,第一磁性件131可以为永磁铁。
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二磁性组件140中的第二磁性件的数量不作限定。例如,所述第二磁性组件140中的第二磁性件的数量和第一磁性组件130中的第一磁性件131的数量相等。作为一示例,所述第二磁性组件140中的第二磁性件的数量和第一磁性组件130中的第一磁性件131的数量均为三个。
这里,第二磁性件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第二磁性件为扇形。
这里,第二磁性件可以为永磁铁,也可以为电磁铁。
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30与所述第二磁性组件140之间可以具有吸引力,也可以具有排斥力;由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30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叶轮120的周侧,所述第二磁性组件140中的第二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壳体110的周侧,此时,叶轮120在周向各方向均受到吸引力或排斥力能够使叶轮120在径向方向悬浮于所述容纳腔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磁性组件和第四磁性组件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第四磁性组件与所述第三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磁力作用,第四磁性组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三磁性组件驱动所述叶轮120转动即可。
例如,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三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叶轮120的第一端,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四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壳体110的第一端;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四磁性件与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三磁性件的位置对应。
在本示例中,第三磁性件可以为永磁铁,第四磁性件可以为电磁铁,通过改变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四磁性件的电流方向能够使所述叶轮120转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磁性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和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设置于所述叶轮120的第一端;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设置于所述叶轮120的第一端。第四磁性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和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设置于所述壳体110的第一端,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与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之间具有第一吸引力,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驱动所述叶轮120转动。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设置于所述壳体110的第一端,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与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之间具有第一排斥力;所述叶轮120基于所述第一吸引力和所述第一排斥力而能够在轴向方向悬浮于所述容纳腔内。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和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的位置不作限定。例如,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与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可以相邻设置,以便减小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与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在叶轮120的设置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申请中,相邻设置可以为接触,也可以为形成有间隙。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和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的位置不作限定。例如,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和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可以相邻设置,以便减小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和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在壳体110的设置空间。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151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叶轮120的第一端。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如图2所示,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161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叶轮120的第一端。
这里,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151的数量和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161的数量不作限定。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15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161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151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161相邻设置,以便减小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和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的设置空间。
作为一示例,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15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161的数量均为四个。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171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110的第一端。
在本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181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110的第一端。
这里,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171的数量和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181的数量不作限定。例如,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17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181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171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181相邻设置,以便减小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和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的设置空间。
作为一示例,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171的数量和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181的数量均为四个。
在本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151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171形成的环的外径可以满足相等条件,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151形成的环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171形成的环的内径可以满足相等条件;以便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和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在径向方向的尺寸相同,能够减小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和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在径向方向的设置空间。
当然,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151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171形成的环的外径也可以不满足相等条件,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151形成的环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171形成的环的内径也可以不满足相等条件。
这里,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161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151形成的环的内径可以满足相等条件,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161的截面与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151的截面形成同一扇形的不同部分。以便减小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和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在径向方向的设置空间。
当然,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161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150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151形成的环的内径也可以不满足相等条件。
在本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161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181形成的环的外径可以满足相等条件,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161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181形成的环的内径可以满足相等条件,以便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和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在径向方向的尺寸相同,能够减小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和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在径向方向的设置空间。
当然,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161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181形成的环的外径也可以不满足相等条件,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160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161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181形成的环的内径也可以不满足相等条件。
这里,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181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171形成的环的内径可以满足相等条件,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181的截面与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171的截面对应形成同一扇形的不同部分,能够减小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和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在径向方向的设置空间。
当然,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180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181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170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171形成的环的内径也可以满足相等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中,满足相等条件可以指相等,也可以指大体相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容纳腔可以包括;第一腔体1111和第二腔体1112。第一腔体1111设置于所述壳体110的第二端;第二腔体1112设置于所述壳体110的第一端,第二腔体1112与所述第一腔体1111连通;所述叶轮12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1112内;所述叶轮120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腔体1112的直径,所述叶轮120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腔体1111的直径;从保证叶轮120卡设于第二腔体1112内而不会掉落入第一腔体1111内。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腔体1111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第一腔体1111为柱形体。
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二腔体1112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第二脸腔体为柱形体。
这里,所述第二腔体1112与所述第一腔体1111连通端的直径沿远离所述第一腔体1111侧逐渐增大,以便第二腔体1112和第一腔体1111平滑连接。
这里,叶轮120的第一端朝向所述壳体110的第一端,叶轮120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壳体110的第二端。
这里,叶轮120的第二端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腔体1112与所述第一腔体1111连通端的形状匹配。例如,如图3所示,叶轮120的第二端的直径从所述壳体110的第二端至所述壳体110的第一端逐渐增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叶轮120可以包括:本体121和流道组。本体121呈柱体状,本体121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流道组设置于所述本体121内;所述流道组的第一端口1221位于本体121的第一端,所述流道组的第二端口1222位于本体121的圆柱面上;所述血液泵还可以包括:导入口112和导出口。导入口112设置于所述壳体110的第二端;导出口设置于所述壳体110的第一端的周侧,导出口与所述流道组的第二端口1222的位置对应;所述叶轮120在所容纳腔内转动的情况下,血液从所述导入口112导入并经所述流道组从所述导出口导出。
在本实现方式中,上述关于叶轮120的相关描述同样适用于这里的本体121。
在本实现方式中,本体121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本体121可以为柱体状结构。
在本实现方式中,流道组的第一端口1221位于本体121的第一端,也即,流道组的第一端口1221朝向容纳腔的第一腔体1111,此时,从导入口112进入第一腔体1111的血液顺势由流道组的第一端口1221进入流道组内,能够大大减小血液的流动阻力。
这里,所述流道组的第二端口1222位于本体121的圆柱面上,随着叶轮120转动,流道组内的血液在离心力的作用向本体121的周侧流动,将所述流道组的第二端口1222设置于本体121的圆柱面上能够减小本体121对血液造成的阻力,以便血液被尽快地提升到设定压力和流量而从导出口导出。
所述流道组的第一端口1221的形状与所述流道组的第二端口1222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如图5所示,所述流道组的第一端口1221的形状为扇形,所述流道组的第二端口1222的形状为椭圆形;这里,将所述流道组的第二端口1222的形状设置为椭圆形能够减小第二端口1222对血液造成的损伤。又例如,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流道组的第一端口1221的形状为扇形,所述流道组的第二端口1222的形状为矩形。
这里,流道组的设置方式不作限定。例如,所述流道组的流道122沿所述本体121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本体121的周侧。
这里,所述流道组的流道122的数量不作限定。例如,如图4所示,所述流道组的流道122的数量为四个。又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流道组的流道122的数量为三个。
这里,所述流道组的流道122可以倾斜设置,所述流道122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叶轮120的转动方向一致,如图6所示,以便减小血液在流道122中流动的阻力。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流道122的方向是指所述流道122从第一端口1221至第二端口1222的方向,由于流道122设置于所述本体121的周侧,流道122的倾斜方向可以理解为流道122绕本体121的方向,此时,流道122绕本体121的方向与所述叶轮120的转动方向一致能够大大地减小血液在流道122中流动的阻力。
在本实现方式中,如图7所示,所述流道组的流道122设置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30中相邻的第一磁性件131之间,以便减小流道组的流道122的设置空间。
在本实现方式中,导入口112与第一腔体1111连通,导出口113与第二腔体1112连通,如图8所示。
在本实现方式中,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叶轮120还可以包括:通孔123,通孔123沿所述本体121的轴向设置于所述本体121的中部,通孔123用于阻止血液在所述本体121的第一端凝固,当叶轮120转动时,由于血液会在通孔123内流动而形成通道,也即,叶轮120的第一端的血液也具有流动的速度,能够防止血液在叶轮120的第一端滞流而导致凝血。
这里,通孔123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例如,通孔123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正方形,也可以为长方形,也可以为扇形,也可以为梯形,还可以为圆形。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血液泵,所述血液泵包括:壳体110,具有容纳腔;叶轮12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第一磁性组件130,设置于所述叶轮120;第二磁性组件140,设置于所述壳体110,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30之间具有磁力作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磁性组件130维持所述叶轮120悬浮于所述容纳腔内;第三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叶轮120;第四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110,与所述第三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磁力作用,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磁性组件驱动所述叶轮120转动;由于第四磁性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磁性组件驱动所述叶轮120转动,不需要设置电机和轴承,不容易产生故障,能够提高血液泵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血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泵包括:
壳体,具有容纳腔;
叶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第一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叶轮;
第二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磁力作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磁性组件维持所述叶轮在径向方向悬浮于所述容纳腔内;
第三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叶轮;
第四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三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磁力作用,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磁性组件驱动所述叶轮转动;
所述第三磁性组件包括: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和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叶轮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叶轮的第一端;
第四磁性组件包括:
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第一吸引力;
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之间具有第一排斥力;所述叶轮基于所述第一吸引力和所述第一排斥力而能够在轴向方向悬浮于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血液泵还包括:
导出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的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驱动所述叶轮转动;
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与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和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相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叶轮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叶轮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相邻设置;
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相邻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外径满足相等条件,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内径满足相等条件;
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外径满足相等条件,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内径满足相等条件;
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内径满足相等条件,所述第二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三磁性件的截面与所述第一子第三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三磁性件的截面对应形成同一扇形的不同部分;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形成的环的内径满足相等条件,所述第二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二子第四磁性件的截面与所述第一子第四磁性组件中的第一子第四磁性件的截面对应形成同一扇形的不同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包括;
第一腔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
第二腔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所述叶轮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腔体的直径,所述叶轮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直径;
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端的直径沿远离所述第一腔体侧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
本体,呈柱体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流道组,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流道组的第一端口位于本体的第一端,所述流道组的第二端口位于本体的圆柱面上;
所述血液泵还包括:
导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
所述导出口,与所述流道组的第二端口的位置对应;
所述叶轮在所容纳腔内转动的情况下,血液从所述导入口导入并经所述流道组从所述导出口导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组的流道沿所述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周侧,所述流道组的流道倾斜设置,所述流道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叶轮的转动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中的第一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周侧,所述第二磁性组件中第二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周侧;
其中,所述流道组的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中相邻的第一磁性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组的第一端口的形状与所述流道组的第二端口的形状不同;
其中,所述流道组的第一端口的形状为扇形,所述流道组的第二端口的形状为椭圆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还包括:
通孔,沿所述本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中部,用于阻止血液在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凝固。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血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中的第一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所述叶轮的周侧;所述第二磁性组件中的第二磁性件呈环状间隔设置于壳体的周侧;所述第二磁性组件中的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中的第一磁性件的位置对应;
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与所述第二磁性组件之间具有吸引力或排斥力;
所述第二磁性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磁性组件维持所述叶轮在径向方向悬浮于所述容纳腔内。
CN202011360711.1A 2020-11-27 2020-11-27 血液泵 Active CN1132892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0711.1A CN113289242B (zh) 2020-11-27 2020-11-27 血液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0711.1A CN113289242B (zh) 2020-11-27 2020-11-27 血液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9242A CN113289242A (zh) 2021-08-24
CN113289242B true CN113289242B (zh) 2022-08-12

Family

ID=77318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60711.1A Active CN113289242B (zh) 2020-11-27 2020-11-27 血液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924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93901B1 (en) * 1997-11-26 2001-09-25 Vascor, Inc. Magnetically suspended fluid pump and control system
US6623475B1 (en) * 1998-12-02 2003-09-23 Impella Cardiosystems Ag Blood pump without bearing
CN102397598A (zh) * 2011-11-18 2012-04-04 武汉理工大学 紧凑型轴流式磁悬浮人工心脏泵
CN104258481A (zh) * 2014-10-17 2015-01-07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磁悬浮轴流式螺旋驱动装置
CN207518385U (zh) * 2017-12-07 2018-06-19 上海宇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人工心脏盘式电机绕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4180A (en) * 1996-05-03 2000-06-13 Medquest Products, Inc. Hybrid magnetically suspended and rotated centrifugal pump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884210B2 (en) * 2002-06-12 2005-04-26 Miwatec Incorporated Blood pump
EP2145108B1 (en) * 2007-04-30 2019-10-02 HeartWare, Inc. Centrifugal rotary blood pump
WO2009157408A1 (ja) * 2008-06-23 2009-12-30 テルモ株式会社 血液ポンプ装置
EP4275737A3 (en) * 2018-01-10 2023-12-20 Tc1 Llc Bearingless implantable blood pump
CN111840681A (zh) * 2020-06-30 2020-10-30 浙江迪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血液泵及心脏导管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93901B1 (en) * 1997-11-26 2001-09-25 Vascor, Inc. Magnetically suspended fluid pump and control system
US6623475B1 (en) * 1998-12-02 2003-09-23 Impella Cardiosystems Ag Blood pump without bearing
CN102397598A (zh) * 2011-11-18 2012-04-04 武汉理工大学 紧凑型轴流式磁悬浮人工心脏泵
CN104258481A (zh) * 2014-10-17 2015-01-07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磁悬浮轴流式螺旋驱动装置
CN207518385U (zh) * 2017-12-07 2018-06-19 上海宇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人工心脏盘式电机绕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9242A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2196210B2 (en) Centrifugal blood pump with hydrodynamic bearing
US10500321B2 (en) Implantable blood pump
CN107921187B (zh) 血泵
AU2017349465B2 (en) Cardiac pump
US8157539B2 (en) Artificial heart pump
US3647324A (en) Electrically driven pumps capable of use as heart pumps
US20180050142A1 (en) Blood pump
JP2001123978A (ja) 再生式インペラ・ディスクを有するシールなし一体型モータ・ポンプ
CN113289242B (zh) 血液泵
CA1249748A (en) Centrifugal blood pump with tapered seal
CN210431058U (zh) 旋转电机
JP2004144013A (ja) ウォータポンプ
WO1996018817A1 (en) Impeller
CN113572288A (zh) 电动机及转子端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