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9238A - 精华导入仪 - Google Patents

精华导入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9238A
CN113289238A CN202110550798.7A CN202110550798A CN113289238A CN 113289238 A CN113289238 A CN 113289238A CN 202110550798 A CN202110550798 A CN 202110550798A CN 113289238 A CN113289238 A CN 113289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resistor
path
grounded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507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9238B (zh
Inventor
丁晓峰
吴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gyilia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ngyilia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ngyilia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ngyilia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507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92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9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9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9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9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2037/0007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having means for enhancing the permeation of substances through the epidermis, e.g. using suction or depression,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sound waves or chemical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04Sk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华导入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内嵌有振动探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模块,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输入交流电,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振动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变压器模块、振动模块以及风扇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振动模块用于在单片机模块的控制下进行振动,将净化导入人体,所述风扇模块用于在单片机模块的控制进行工作,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散热处理。所述控制电路具有电路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精华导入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美容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精华导入仪。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美容产品的发展,将护肤品或美容液涂抹在皮肤上之后,为了促进皮肤的吸收,出现了手持微针美容导入仪,美容导入仪前端的固体微针可在皮肤上无痛地创造微米级的传输通道,使得护肤品或美容液中的活性成分传导至皮肤内层进而提高吸收率,因其具有无痛、安全、易操作等优势,在美容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精华导入仪的控制电路结构较为复杂,造成成本高,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控制电路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的精华导入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华导入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内嵌有振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模块、电源输入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变压器模块、振动模块、风扇模块、蜂鸣器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输入交流电,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振动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变压器模块、振动模块以及风扇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振动模块用于在单片机模块的控制下进行振动,将净化导入人体,所述风扇模块用于在单片机模块的控制进行工作,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散热处理;所述蜂鸣器模块与所述单片机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所述单片机模块的控制下发出报警声;人机交互模块内嵌到所述壳体上的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单片机模块双向连接,用于输入控制命令并显示输出的数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蜂鸣器模块,所述蜂鸣器模块与所述单片机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所述单片机模块的控制下发出报警声。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模块使用STC15W401AS型单片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源输入模块包括整流桥B1,所述B1的两个输入端与电源输入接插件连接,所述B1的一个输出端接地,所述B1的另一个输出端为+24V电源输出端,电容CE2的一端与所述B1的一个输出端连接,电容CE2的另一端与所述B1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LM2576-12V型电源芯片IC2,所述IC2的1脚分为两路,第一路与电源输入模块的+24V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二路经电容C7接地,所述IC2的2脚分为两路,第一路与电感L2的一端连接,第二路经反向二极管D3接地,所述IC2的3脚和5脚接地,所述IC2的4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容CE3接地,第二路与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为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12V电源输出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变压器模块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3脚为+12V输入端,所述T1的4脚分为两路,第一路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路经电容C6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Q5的基极分为三路,第一路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第二路经电阻R5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三路经电阻R17接地,所述Q2的基极分为两路,第一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为+5V电源输出端,第二路经电阻C1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为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Q1的集电极为+12V电源输入端,所述Q1的基极经电阻R1后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2与单片机模块的一个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路经电容C5接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振动模块包括LM2576-ADJ型电源变换芯片IC1,所述IC1的1脚为+24V电源输入端,所述IC1的3脚和5脚接地,所述IC1的2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反向二极管D1接地,第二路经电感L1接地,所述IC1的4脚分别与电阻R12、电阻R13以及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模块的一个控制分别与电阻R6以及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为两路,第一路与振动探头的控制端连接,第二路经二极管D2接地;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容C4接地,第二路经电阻R10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经电阻R9后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容C3接地,第二路经电阻R11与单片机模块一个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5V电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蜂鸣器模块包括蜂鸣器LS1,所述蜂鸣器LS1的正极接+5V电源,所述LS1的负极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Q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Q6的基极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为控制信号输入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内嵌到所述壳体上的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单片机模块双向连接,用于输入控制命令并显示输出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为与所述单片机模块双向连接的触摸屏模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所述精华导入仪中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人机交互模块输入控制命令,通过所述单片机模块控制所述振动模块动作,完成精华的导入;此外,当所述导入仪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故障后会发出报警声,提醒使用者停止使用,使其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导入仪中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中单片机模块的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中电源输入模块的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中电源转换模块的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中变压器模块的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中振动模块的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中蜂鸣器模块的原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中风扇模块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精华导入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内嵌有振动探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模块、电源输入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变压器模块、振动模块以及风扇模块,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输入交流电,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振动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变压器模块、振动模块以及风扇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振动模块用于在单片机模块的控制下进行振动,将净化导入人体,所述风扇模块用于在单片机模块的控制进行工作,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散热处理;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蜂鸣器模块,所述蜂鸣器模块与所述单片机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所述单片机模块的控制下发出报警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内嵌到所述壳体上的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单片机模块双向连接,用于输入控制命令并显示输出的数据;优选的,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为与所述单片机模块双向连接的触摸屏模块。
本申请所述精华导入仪中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插头接通电源,然后将需要导入的精华涂覆在振动探头上,通过人机交互模块输入控制命令,通过所述单片机模块控制所述振动探头动作,完成精华的导入;此外,当所述导入仪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故障后会发出报警声,提醒使用者停止使用,使其使用更安全。
如图2所述,所述单片机模块可以使用STC15W401AS型单片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单片机模块还可以使用其它形式的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电源输入模块包括整流桥B1,所述B1的两个输入端与电源输入接插件连接,所述B1的一个输出端接地,所述B1的另一个输出端为+24V电源输出端,电容CE2的一端与所述B1的一个输出端连接,电容CE2的另一端与所述B1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LM2576-12V型电源芯片IC2,所述IC2的1脚分为两路,第一路与电源输入模块的+24V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二路经电容C7接地,所述IC2的2脚分为两路,第一路与电感L2的一端连接,第二路经反向二极管D3接地,所述IC2的3脚和5脚接地,所述IC2的4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容CE3接地,第二路与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为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12V电源输出端。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变压器模块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3脚为+12V输入端,所述T1的4脚分为两路,第一路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路经电容C6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Q5的基极分为三路,第一路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第二路经电阻R5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三路经电阻R17接地,所述Q2的基极分为两路,第一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为+5V电源输出端,第二路经电阻C1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为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Q1的集电极为+12V电源输入端,所述Q1的基极经电阻R1后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2与单片机模块的一个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路经电容C5接地。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振动模块包括LM2576-ADJ型电源变换芯片IC1,所述IC1的1脚为+24V电源输入端,所述IC1的3脚和5脚接地,所述IC1的2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反向二极管D1接地,第二路经电感L1接地,所述IC1的4脚分别与电阻R12、电阻R13以及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模块的一个控制分别与电阻R6以及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为两路,第一路与振动探头的控制端连接,第二路经二极管D2接地;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容C4接地,第二路经电阻R10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经电阻R9后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容C3接地,第二路经电阻R11与单片机模块一个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5V电源。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蜂鸣器模块包括蜂鸣器LS1,所述蜂鸣器LS1的正极接+5V电源,所述LS1的负极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Q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Q6的基极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为控制信号输入端。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为风扇模块的原理图,通过所述风扇模块能够为所述控制电路进行降温处理,使其使用更安全。

Claims (8)

1.一种精华导入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内嵌有振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模块、电源输入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变压器模块、振动模块、风扇模块、蜂鸣器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输入交流电,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振动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变压器模块、振动模块以及风扇模块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振动模块用于在单片机模块的控制下进行振动,将净化导入人体,所述风扇模块用于在单片机模块的控制进行工作,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散热处理;所述蜂鸣器模块与所述单片机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所述单片机模块的控制下发出报警声;人机交互模块内嵌到所述壳体上的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单片机模块双向连接,用于输入控制命令并显示输出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华导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模块使用STC15W401AS型单片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华导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模块包括整流桥B1,所述B1的两个输入端与电源输入接插件连接,所述B1的一个输出端接地,所述B1的另一个输出端为+24V电源输出端,电容CE2的一端与所述B1的一个输出端连接,电容CE2的另一端与所述B1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华导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LM2576-12V型电源芯片IC2,所述IC2的1脚分为两路,第一路与电源输入模块的+24V电源输出端连接,第二路经电容C7接地,所述IC2的2脚分为两路,第一路与电感L2的一端连接,第二路经反向二极管D3接地,所述IC2的3脚和5脚接地,所述IC2的4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容CE3接地,第二路与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为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12V电源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华导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模块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3脚为+12V输入端,所述T1的4脚分为两路,第一路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路经电容C6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Q5的基极分为三路,第一路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第二路经电阻R5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三路经电阻R17接地,所述Q2的基极分为两路,第一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为+5V电源输出端,第二路经电阻C1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为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Q1的集电极为+12V电源输入端,所述Q1的基极经电阻R1后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阻R2与单片机模块的一个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路经电容C5接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华导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模块包括LM2576-ADJ型电源变换芯片IC1,所述IC1的1脚为+24V电源输入端,所述IC1的3脚和5脚接地,所述IC1的2脚分为两路,第一路经反向二极管D1接地,第二路经电感L1接地,所述IC1的4脚分别与电阻R12、电阻R13以及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模块的一个控制分别与电阻R6以及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为两路,第一路与振动探头的控制端连接,第二路经二极管D2接地;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容C4接地,第二路经电阻R10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经电阻R9后分为两路,第一路经电容C3接地,第二路经电阻R11与单片机模块一个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5V电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华导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器模块包括蜂鸣器LS1,所述蜂鸣器LS1的正极接+5V电源,所述LS1的负极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Q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Q6的基极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为控制信号输入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华导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为与所述单片机模块双向连接的触摸屏模块。
CN202110550798.7A 2021-05-18 2021-05-18 精华导入仪 Active CN113289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0798.7A CN113289238B (zh) 2021-05-18 2021-05-18 精华导入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0798.7A CN113289238B (zh) 2021-05-18 2021-05-18 精华导入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9238A true CN113289238A (zh) 2021-08-24
CN113289238B CN113289238B (zh) 2022-03-15

Family

ID=77323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50798.7A Active CN113289238B (zh) 2021-05-18 2021-05-18 精华导入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923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2005A (zh) * 2008-09-11 2009-02-11 高春平 智能化超声波治疗方法和装置
CN204582290U (zh) * 2015-01-13 2015-08-26 东莞乐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护肤精华导入仪的电路板
CN204601117U (zh) * 2015-04-28 2015-09-02 任超刚 一种多功能艾灸理疗仪控制电路
CN107158563A (zh) * 2017-04-29 2017-09-15 广州市英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频治疗仪
US20180055991A1 (en) * 2015-04-08 2018-03-01 Carl Magnus Schoellhammer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dministering a substance
CN109806513A (zh) * 2019-03-27 2019-05-28 广州市圣洁美美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热超声波美容仪
CN210228648U (zh) * 2019-05-21 2020-04-03 深圳市宏强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美容仪
US20200353182A1 (en) * 2019-05-06 2020-11-12 Zhijun PENG Ultrasonic medicine application device that strongly promotes medicine absorp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2005A (zh) * 2008-09-11 2009-02-11 高春平 智能化超声波治疗方法和装置
CN204582290U (zh) * 2015-01-13 2015-08-26 东莞乐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护肤精华导入仪的电路板
US20180055991A1 (en) * 2015-04-08 2018-03-01 Carl Magnus Schoellhammer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dministering a substance
CN204601117U (zh) * 2015-04-28 2015-09-02 任超刚 一种多功能艾灸理疗仪控制电路
CN107158563A (zh) * 2017-04-29 2017-09-15 广州市英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频治疗仪
CN109806513A (zh) * 2019-03-27 2019-05-28 广州市圣洁美美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热超声波美容仪
US20200353182A1 (en) * 2019-05-06 2020-11-12 Zhijun PENG Ultrasonic medicine application device that strongly promotes medicine absorption
CN210228648U (zh) * 2019-05-21 2020-04-03 深圳市宏强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美容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9238B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9011B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经皮神经电刺激仪
CN106139317A (zh) 一种智能输液控制系统
CN113289238B (zh) 精华导入仪
CN216022668U (zh) 精华导入仪
CN201114267Y (zh) 微电流脉冲保健手机
CN203043346U (zh) 带无线治疗头的激光治疗仪
CN202920599U (zh) 一种康复治疗仪
CN204379985U (zh) 智能微电流美容仪及其基于app的控制系统
CN216439827U (zh) 一种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
CN207663308U (zh)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
CN202777456U (zh) 基于智能平台的低频脉冲治疗仪
CN109771025A (zh) 一种用于医疗设备云系统的阻抗检测模块
CN201611471U (zh) 按摩鼠标
CN108273198A (zh) 智能理疗控制系统
CN203355147U (zh) 一种基于市电的可调式超声波除纹装置
CN202590183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激光针灸仪
CN208911299U (zh) 智能理疗控制系统
CN203734862U (zh) 一种电脑鼠标垫感应式加热装置
CN205549230U (zh) 一种痛经止痛装置
CN215275424U (zh) 一种新型射频电路
CN205494694U (zh) 一种治疗风湿的仪器
CN211796428U (zh) 一种家用脉诊仪脉搏数据采集电路
CN103550862A (zh) 多路交流康复保健理疗仪
CN219023001U (zh) 一种用于射频美容仪的控制电路
CN203816099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4

Address after: Building C, No.888, Huanhu West 2nd Road, Lingang New District, Pudong New Area pilot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xingy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room 1504, floor 15, No. 2, keying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xingyilia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