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63308U -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 - Google Patents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63308U
CN207663308U CN201721802094.XU CN201721802094U CN207663308U CN 207663308 U CN207663308 U CN 207663308U CN 201721802094 U CN201721802094 U CN 201721802094U CN 207663308 U CN207663308 U CN 207663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ance
circuit
connect
carbon fiber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020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福存
王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180209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63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63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633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疗调整温度线性度较差,增加设备投入成本等问题。该电热疗仪包括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分别与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和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连接的8位增强型8051系列的单片机,分别与单片机连接的时钟振荡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按键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温度显示电路、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温度线性升降、降低设备投入成本、降低热疗能耗等优点,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
背景技术
热疗仪是通过加热人体组织来实现临床疗效的仪器,其主要有微波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短波治疗仪和超短波治疗仪等常见设备。热疗仪主要是利用能产生热效应的电磁波,使人体组织温度上升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改善细胞的营养关系和新陈代谢。与导热物质如热水袋、热毛巾等热敷相比,其效果明显,并且能缩短热疗时间。
目前,市面在售的热疗仪主要包括电源线、定时开关、电源指示灯、调温旋钮、变压器、稳压和调压电路、热敷片,其中,热敷片采用碳纤维材质。如专利申请号为:201020575634.7,名称为:无辐射通络电热疗仪。该专利的稳压调压电路通过切换开关K2切换串联电阻的数量,改变输出直流电的电压,从而达到调压调温的目的,虽然其电路连接较为简单,但在调压切换过程中,将产生冲击电压。另外,切换电阻只能阶梯性地改变输出直流电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线性度较差。如此一来,使得热敷片的温度变化不均匀,存在时间延迟,影响热疗效果。为了克服热疗仪输出直流电压线性度差的问题,热疗仪也有采用DSP平台实现恒温控制,如专利申请号为:201310428234.1,名称为:基于DSP平台的微波热疗仪,设置有微波源、单片机、数模转换、脚踏开关、信号放大器、温度传感器和DSP芯片。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皮肤温度,并将该模拟信号的温度放大,数模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读的数字信号,单片机将采集的数字信号通过串口发送至嵌入式系统DSP芯片中。DSP芯片将控制信号下发至单片机,由单片机转发至微波源,用于控制热疗温度。虽然该热疗仪可以实现温度线性调整,但是采用嵌入式系统的热疗仪也增加设备投入成本。
因此,需要对热疗仪进行改进,在保证热疗温度线性调整的同时,也能降低设备投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疗调整温度线性度较差,增加设备投入成本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包括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分别与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和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连接的8位增强型8051系列的单片机,分别与单片机连接的时钟振荡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按键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温度显示电路、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
具体地,所述电源模块电路包括交直流整流电路,与交直流整流电路连接的直流稳压电路,以及与直流稳压电路连接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直流稳压电路分别与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和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VCC连接。所述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分别与温度采集电路、按键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和温度显示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包括分别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1.3和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连接的第一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以及分别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1.4和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连接的第二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所述第一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包括栅极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1.3连接并且漏极接地的场效应晶体管U4,以及连接在场效应晶体管U4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R7,所述场效应晶体管U4的源极与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连接。所述第二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包括栅极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1.4连接并且漏极接地的场效应晶体管U2,以及连接在场效应晶体管U2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R4,所述场效应晶体管U2的源极与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温度采集电路包括输出端DQ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3.5连接并且电源输入端VDD与直流电压转换电路连接的数字式温度传感器U3,以及连接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U3的电源输入端VDD与输出端DQ之间的电阻R3。
进一步地,所述蜂鸣器报警电路包括一端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0.6连接的电阻R5,基极与电阻R5另一端连接并且发射极接地的三极管VT,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的集电极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直流电压转换电路连接的蜂鸣器LS1。
优选地,所述温度显示电路包括一端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0.7连接的电阻R6,以及与电阻R6另一端连接的LCD显示屏U6。
进一步地,所述时钟振荡电路包括连接在单片机的反向振荡放大输入XTAL1与反向振荡输出XTAL2之间的晶振Y1,以及一端分别与晶振Y1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0和电容C11;所述电容C10的一端与反向振荡输出XTAL2连接,并且电容C11的一端与反向振荡放大输入XTAL1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交直流整流电路包括与交流输入连接的全桥整流器D1,并联后一端与全桥整流器D1一输出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以及与电容C4一端连接的接线端子排A1。所述全桥整流器D1另一输出接地。
优选地,所述直流稳压电路包括分别与接线端子排A1连接的电容C6、电容C9和电源转换芯片U1,串联在电源转换芯片U1的升压电容BOOT脚与高偏功率源极PH脚之间的电容C5,一端分别与电容C5和电源转换芯片U1的高偏功率源极PH脚连接并另一端接地的二极管VD2,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高偏功率源极PH脚连接的电感L1,一端与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反馈电压VSEN脚连接的电阻R1,一端与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可变电阻R2,一端与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7,以及与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的接线端子排A2。所述电容C6与电容C9并联后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输入电源VIN脚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接地引脚GND连接。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的接地引脚GND和电源转换芯片U1的使能接地EPAD脚均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端IN与接线端子排A2连接的电源转换芯片U2,以及串联在电源转换芯片U2的接地引脚GND与电源转换芯片U2的输入端OUT之间的电容C8,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2的接地引脚GND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电路包括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2的输入端OUT连接的电阻R8,以及一端分别与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的加热关闭按钮SB1、升温按钮SB2和降温按钮SB3,所述加热关闭按钮SB1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3.2连接,所述升温按钮SB2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3.3连接,所述降温按钮SB3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3.4连接。
优选地,所述单片机为STC12C5A60S2。
优选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为TPS5430,电源转换芯片U5为AMS1117,所述场效应晶体管U2为IRF3205S,所述场效应晶体管U4为IRF3205S,所述数字式温度传感器U3为DS18B20,所述LCD显示屏U6为NOKIA5110。
优选地,所述电容C1为1kuF,电容C2为1kuF,电容C3为10kuF,电容C4为10kuF,电容C5为10nF,电容C6为10kuF,电容C7为10uF,电容C8为1uF,电容C9为10kuF,电容C10为10uF,电容C11为10uF;所述电感L1为22uH;所述电阻R1为10kΩ,电阻R2为10kΩ,电阻R3为10kΩ,电阻R4为5.1kΩ,电阻R5为5.1kΩ,电阻R6为1kΩ,电阻R7为5.1k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组碳纤维加热丝加热,并采集加热温度,实时跟踪调整加热温度,实现线性温度调整,有效避免温度升降过快对皮肤造成刺痛。其中,碳纤维加热丝采用场效应晶体管驱动控制,该场效应晶体管开断延时均为纳秒级别,其动作延时极短,如此一来,使碳纤维加热丝加热温度控制更可靠,并且其驱动能力较强。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碳纤维加热丝加热,其具有抗氧化性能优良,发热效率转换较强。在相同加热温度条件下,碳纤维加热丝能耗更低,节能性能更为优良。
(2)本实用新型巧妙地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其测量精度较高,测量温度范围满足热疗温度需求,并且测温分辨率较高。另外,由于单片机数据处理为数字信号类型,传统的温度传感器采集数据为模拟信号,在输入至单片机之前需要将所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数字式温度传感无需传统的数模转换过程,不仅缩短了数据转换时间,而且还能提高温度反馈的效率,保证温度升降更线性。与此同时,也能减少数模转换设备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提供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包括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分别与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和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连接的STC12C5A60S2单片机,分别与单片机连接的时钟振荡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按键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温度显示电路、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通过按键电路控制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和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的温度升降,并由温度采集电路实时采集加热温度变化情况,实现热疗闭环温度控制。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电路包括交直流整流电路,与交直流整流电路连接的直流稳压电路,以及与直流稳压电路连接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直流稳压电路分别与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和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VCC连接。所述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分别与温度采集电路、按键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和温度显示电路连接。为了保证热疗效率,采用第一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驱动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第二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驱动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并且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1.3连接,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1.4连接。所述第一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包括栅极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1.3连接并且漏极接地的场效应晶体管U4,以及连接在场效应晶体管U4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R7,所述场效应晶体管U4的源极与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连接。所述第二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包括栅极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1.4连接并且漏极接地的场效应晶体管U2,以及连接在场效应晶体管U2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R4,所述场效应晶体管U2的源极与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连接。当单片机采集到温度控制的按键时,驱动一组或2组IRF3205S场效应晶体管导通,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回路接通,电热疗仪加热工作。
为了保证热疗温度升降线性变化,温度采集电路包括输出端DQ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3.5连接并且电源输入端VDD与直流电压转换电路连接的数字式温度传感器U3,以及连接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U3的电源输入端VDD与输出端DQ之间的电阻R3。如此一来,便能节省数模转换设备,缩短采集输入时间,提高采集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可视化的监视和智能报警提醒,其中,蜂鸣器报警电路包括一端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0.6连接的电阻R5,基极与电阻R5另一端连接并且发射极接地的三极管VT,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的集电极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直流电压转换电路连接的蜂鸣器LS1。当热疗故障时,通过蜂鸣器进行提醒,使热疗更安全可靠。温度显示电路包括一端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0.7连接的电阻R6,以及与电阻R6另一端连接的LCD显示屏U6。用户通过LCD显示屏实时检测当前加热温度。
该电热疗仪的时钟振荡电路包括连接在单片机的反向振荡放大输入XTAL1与反向振荡输出XTAL2之间的晶振Y1,以及一端分别与晶振Y1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0和电容C11。其中,电容C10的一端与反向振荡输出XTAL2连接,并且电容C11的一端与反向振荡放大输入XTAL1连接。
在电热疗仪的供电电源中,交直流整流电路包括与交流输入连接的全桥整流器D1,并联后一端与全桥整流器D1一输出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以及与电容C4一端连接的接线端子排A1。所述全桥整流器D1另一输出接地。另外,直流稳压电路包括分别与接线端子排A1连接的电容C6、电容C9和电源转换芯片U1,串联在电源转换芯片U1的升压电容BOOT脚与高偏功率源极PH脚之间的电容C5,一端分别与电容C5和电源转换芯片U1的高偏功率源极PH脚连接并另一端接地的二极管VD2,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高偏功率源极PH脚连接的电感L1,一端与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反馈电压VSEN脚连接的电阻R1,一端与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可变电阻R2,一端与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7,以及与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的接线端子排A2。电容C6与电容C9并联后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输入电源VIN脚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接地引脚GND连接。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的接地引脚GND和电源转换芯片U1的使能接地EPAD脚均接地。为了提供不同直流电源,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端IN与接线端子排A2连接的电源转换芯片U2,以及串联在电源转换芯片U2的接地引脚GND与电源转换芯片U2的输入端OUT之间的电容C8,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2的接地引脚GND接地。
该电热疗仪的按键电路包括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2的输入端OUT连接的电阻R8,以及一端分别与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的加热关闭按钮SB1、升温按钮SB2和降温按钮SB3,所述加热关闭按钮SB1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3.2连接,所述升温按钮SB2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3.3连接,所述降温按钮SB3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3.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转换芯片U1为TPS5430,电源转换芯片U5为AMS1117,所述场效应晶体管U2为IRF3205S,所述场效应晶体管U4为IRF3205S,所述数字式温度传感器U3为DS18B20,所述LCD显示屏U6为NOKIA5110,电容C1为1kuF,电容C2为1kuF,电容C3为10kuF,电容C4为10kuF,电容C5为10nF,电容C6为10kuF,电容C7为10uF,电容C8为1uF,电容C9为10kuF,电容C10为10uF,电容C11为10uF;所述电感L1为22uH;所述电阻R1为10kΩ,电阻R2为10kΩ,电阻R3为10kΩ,电阻R4为5.1kΩ,电阻R5为5.1kΩ,电阻R6为1kΩ,电阻R7为5.1kΩ。
本实用新型通过按键电路进行温度升降控制,以满足不同热疗温度需求,按键电路输入设定温度,在单片机的作用下,驱动场效应晶体管导通,并由数字式温度传感器采集当前加热温度,一方面,为LCD显示屏提供温度显示,另一方面,在单片机内实现设定温度与采集温度的温度温差比对,为单片机的温度调整提供依据,实现线性闭环的温度控制,保证热疗温度线性稳定,有效解决热疗加热温度突变的问题。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温度线性升降、降低设备投入成本、降低热疗能耗等优点,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包括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分别与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和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连接的8位增强型8051系列的单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单片机连接的时钟振荡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按键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温度显示电路、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和电源模块电路;
所述电源模块电路包括交直流整流电路,与交直流整流电路连接的直流稳压电路,以及与直流稳压电路连接的直流电压转换电路;所述直流稳压电路分别与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和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VCC连接;所述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分别与温度采集电路、按键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和温度显示电路连接;
所述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包括分别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1.3和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连接的第一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以及分别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1.4和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连接的第二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所述第一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包括栅极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1.3连接并且漏极接地的场效应晶体管U4,以及连接在场效应晶体管U4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R7,所述场效应晶体管U4的源极与第一碳纤维加热丝P1连接;所述第二碳纤维加热丝驱动电路包括栅极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1.4连接并且漏极接地的场效应晶体管U2,以及连接在场效应晶体管U2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R4,所述场效应晶体管U2的源极与第二碳纤维加热丝P2连接;
所述温度采集电路包括输出端DQ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3.5连接并且电源输入端VDD与直流电压转换电路连接的数字式温度传感器U3,以及连接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U3的电源输入端VDD与输出端DQ之间的电阻R3;
所述蜂鸣器报警电路包括一端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0.6连接的电阻R5,基极与电阻R5另一端连接并且发射极接地的三极管VT,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的集电极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直流电压转换电路连接的蜂鸣器LS1;
所述温度显示电路包括一端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0.7连接的电阻R6,以及与电阻R6另一端连接的LCD显示屏U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振荡电路包括连接在单片机的反向振荡放大输入XTAL1与反向振荡输出XTAL2之间的晶振Y1,以及一端分别与晶振Y1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0和电容C11;所述电容C10的一端与反向振荡输出XTAL2连接,并且电容C11的一端与反向振荡放大输入XTAL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整流电路包括与交流输入连接的全桥整流器D1,并联后一端与全桥整流器D1一输出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以及与电容C4一端连接的接线端子排A1;所述全桥整流器D1另一输出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稳压电路包括分别与接线端子排A1连接的电容C6、电容C9和电源转换芯片U1,串联在电源转换芯片U1的升压电容BOOT脚与高偏功率源极PH脚之间的电容C5,一端分别与电容C5和电源转换芯片U1的高偏功率源极PH脚连接并另一端接地的二极管VD2,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高偏功率源极PH脚连接的电感L1,一端与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反馈电压VSEN脚连接的电阻R1,一端与电阻R1另一端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可变电阻R2,一端与电感L1另一端连接并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7,以及与电感L1另一端连接的接线端子排A2;所述电容C6与电容C9并联后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输入电源VIN脚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1的接地引脚GND连接;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的接地引脚GND和电源转换芯片U1的使能接地EPAD脚均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端IN与接线端子排A2连接的电源转换芯片U2,以及串联在电源转换芯片U2的接地引脚GND与电源转换芯片U2的输入端OUT之间的电容C8,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2的接地引脚GND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电路包括一端与电源转换芯片U2的输入端OUT连接的电阻R8,以及一端分别与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的加热关闭按钮SB1、升温按钮SB2和降温按钮SB3,所述加热关闭按钮SB1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3.2连接,所述升温按钮SB2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3.3连接,所述降温按钮SB3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双向I/O口P3.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为STC12C5A60S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芯片U1为TPS5430,电源转换芯片U5为AMS1117,所述场效应晶体管U2为IRF3205S,所述场效应晶体管U4为IRF3205S,所述数字式温度传感器U3为DS18B20,所述LCD显示屏U6为NOKIA511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为1kuF,电容C2为1kuF,电容C3为10kuF,电容C4为10kuF,电容C5为10nF,电容C6为10kuF,电容C7为10uF,电容C8为1uF,电容C9为10kuF,电容C10为10uF,电容C11为10uF;所述电感L1为22uH;所述电阻R1为10kΩ,电阻R2为10kΩ,电阻R3为10kΩ,电阻R4为5.1kΩ,电阻R5为5.1kΩ,电阻R6为1kΩ,电阻R7为5.1kΩ。
CN201721802094.XU 2017-12-21 2017-12-21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63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2094.XU CN207663308U (zh) 2017-12-21 2017-12-21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2094.XU CN207663308U (zh) 2017-12-21 2017-12-21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63308U true CN207663308U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41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0209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63308U (zh) 2017-12-21 2017-12-21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633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5718A (zh) * 2019-09-05 2019-11-26 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自发热户外运动服的手机控制式热控制电路
CN110597343A (zh) * 2019-09-05 2019-12-20 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自发热户外运动服的发热控制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5718A (zh) * 2019-09-05 2019-11-26 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自发热户外运动服的手机控制式热控制电路
CN110597343A (zh) * 2019-09-05 2019-12-20 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自发热户外运动服的发热控制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87018U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控制系统
CN207663308U (zh)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热疗仪
CN204684572U (zh) 一种手指肌力康复训练球
CN102641209B (zh) 一种电灸治疗仪
CN201022454Y (zh) 远红外恒温电吹风器
CN204187854U (zh) 一种恒温控制系统
CN202951131U (zh) 一种电灸治疗仪
CN204832991U (zh) 一种基于pid补偿的tec温控驱动系统
CN204880753U (zh) 一种太阳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智能控制系统
CN102697485A (zh) 测温头可更换的电子体温计
CN204283959U (zh) 一种智能温控风扇调节装置
CN202993573U (zh) 一种电热水器的模糊控制装置
CN205665597U (zh) 一种基于tec的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
CN204241899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按摩保健电热毯
CN205215494U (zh) 一种运用于人体治疗的体温调节系统
CN102688022A (zh) 太阳能电子体温计
CN202859094U (zh) 测温头可更换的电子体温计
CN107148103A (zh) 一种变频微波炉智能控制电源
CN202036691U (zh) 红外治疗仪
CN203694157U (zh) 用于助听器的消毒装置
CN209437000U (zh) 一种可根据环境温度调节保温点的壶具智能保温系统
CN203564093U (zh) 新型速热饮水机
CN201439005U (zh) 一种医用输液器加热装置
CN201903796U (zh) 智能型模糊恒温控制器
CN208796123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