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3253B - 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3253B
CN113283253B CN202110680584.1A CN202110680584A CN113283253B CN 113283253 B CN113283253 B CN 113283253B CN 202110680584 A CN202110680584 A CN 202110680584A CN 113283253 B CN113283253 B CN 1132832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le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ag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05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3253A (zh
Inventor
孙涛
陈雁缇
孙铭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epuxin Technology Co ltd
Youyi Zhongchuang Industrial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epuxin Technology Co ltd
Youyi Zhongchuang Industri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epuxin Technology Co ltd, Youyi Zhongchuang Industrial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epu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805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32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3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3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3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3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5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goods or merchandi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编码识别设备基于蓝牙协议,向物品标签发送查询指令,根据查询到的物品标签的数量,分配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向物品标签发送第一批量读取命令,其中,第一批量读取命令包括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接收处于物品标签基于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发送的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目标数据为物品标签内存储的物品相关信息。从而实现了基于蓝牙协议的物品无线管理,基于蓝牙协议进行物品管理,更加方便、快速,管理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在物品管理领域,在供应链等各种应用场景中,为实现物品的统计、管理等,需要对物品进行编码,将编码信息以不同的形式组成物品标签,物品标签中承载物品的信息,例如,物品制造商,物品名称等信息。
条码是最早发展成熟的标识技术,目前也是最常用的标识技术。可以使用条码,二维码等形式的物品标签承载物品标识信息,可以黏贴于物品外包装等处,上述承载物品标识信息的形式均是需要近距离(1米左右)对物品上的编码进行逐一扫描,且扫描时不能遮挡条码,才能获知物品的信息。
然而使用条码,获知大量不同物品的信息的效率不高,例如,超市在清点库房中的物品时,如果近距离逐一扫描大量物品的条码,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物品管理系统包括编码识别设备和至少一个物品标签,所述至少一个物品标签中的每个物品标签中包含物品编码信息,所述物品编码信息的结构符合目标编码结构,所述目标编码结构包括以下一段或多段编码信息:行业编码信息、企业编码信息、类别编码信息、型号编码信息、批次编码信息、时间编码信息、尺寸规格编码信息、包装规格编码信息、包装材料编码信息、包装层级编码信息和物品唯一编号信息;
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蓝牙协议向物品标签发送查询指令,所述查询指令包括:初始化指令或者同步指令;
接收物品标签发送的查询指令响应;
根据接收到的查询指令响应的数量,分配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
向发送查询指令响应的物品标签发送第一批量读取命令,其中,所述第一批量读取命令包括所述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所述第一传输时隙集合;
接收所述发送查询指令响应的物品标签基于所述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所述第一传输时隙集合发送的所述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物品标签内存储的物品相关信息。
可选的,所述查询指令中包含:目标编码信息;所述接收物品标签发送的查询指令响应,包括:
接收目标物品标签发送的查询指令响应,所述目标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中包含目标编码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蓝牙协议通过广播信道,获取物品标签分别广播的标识信息报文,其中,所述标识信息报文为所述物品标签中包含的物品标识信息中的全部编码信息或者所述物品标识信息中的部分编码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报文,获取所述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物品标签内存储的物品相关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报文,获取所述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包括:
根据目标编码信息,获取所述标识信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目标编码信息的目标标识信息报文;
获取所述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数量,分配第二传输信道和第二传输时隙;
向所述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发送第二批量读取命令,其中,所述第二批量读取命令包括所述第二传输信道和所述第二传输时隙;
接收所述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基于所述第二传输信道和所述第二传输时隙发送的所述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报文,获取所述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包括:
向所述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发送获取指令,所述获取指令中包含目标编码信息,所述获取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物品标签在确定物品标识信息中包含目标编码信息以后,向所述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接收所述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发送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发送静默指令,所述静默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进入静默状态。
第二方面,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管理系统包括编码识别设备和至少一个物品标签,所述至少一个物品标签中的每个物品标签中包含物品编码信息,所述物品编码信息的结构符合目标编码结构,所述目标编码结构包括以下一段或多段编码信息:行业编码信息、企业编码信息、类别编码信息、型号编码信息、批次编码信息、时间编码信息、尺寸规格编码信息、包装规格编码信息、包装材料编码信息、包装层级编码信息和物品唯一编号信息;
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蓝牙协议接收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的查询指令,所述查询指令包括:初始化指令或者同步指令;
向所述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的查询指令响应;
基于蓝牙协议接收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的第一批量读取命令,其中,所述第一批量读取命令包括所述编码识别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查询指令响应的数量,分配的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
基于所述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所述第一传输时隙集合向所述编码识别设备发送所述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物品标签内存储的物品相关信息。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执行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时,使得编码识别设备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执行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时,使得编码识别设备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编码识别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编码识别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编码识别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编码识别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物品标签长时间处于静默状态,从而使得物品标签的工作时长更长,并在物品标签处于静默状态时,编码识别设备基于蓝牙协议查询物品标签,并根据查询到的物品标签的数量,分配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向物品标签发送第一批量读取命令。物品标签基于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向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物品标签包含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从而实现了基于蓝牙协议的物品无线管理,基于蓝牙协议进行物品管理,更加方便、快速,管理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物品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物品管理,例如,对工业产品、商品、以及这些产品的包装和包装组合形成的新物品,物流单元以及其组合等非智能物品的管理中,为物品赋予的信息标识是实现其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这些信息标识是通过将承载物品编码信息的数据载体与物品进行绑定,实现信息标识与物品的一体化,从而在后续的物品运送流通管理中,编码识别设备通过机器识读的方法,获取物品的物品编码信息,并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
上述物品编码信息(本公开中简称物品编码)用于记录与其对应的物品相关的编码信息,示例性的,物品编码信息用于作为物品的身份标识,为一个字符串,当前的物品编码有多种不同的编码体系和编码结构,相对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且物品编码具有唯一性。而供机器识读的物品编码信息的数据载体技术是不断发展演进的。
物品编码信息的结构可以是目标编码结构。示例性的,目标编码结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段或多段物品的编码信息:行业编码信息、企业编码信息、类别编码、型号编码信息、批次编码信息、时间编码信息、尺寸规格编码信息、包装规格编码信息、包装材料编码信息、包装层级编码信息和物品唯一编号信息。
可选的,物品唯一编号信息可以为物品的序列号。
在物品管理领域,在供应链等各种应用场景中,为实现物品的统计、管理等,通常需要对物品的相关信息进行编码,按照目标编码结构,形成物品编码,物品编码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存储在物品标签中,即可以使用物品标签承载物品编码,例如,企业代码、类别代码和/或物品编号等信息。然后将物品标签黏贴、卡接或铆接等连接方式设置于物品表面或者外包装箱等处,随物品一起流通,物品编码通常是按照预设顺序将该物品的不同信息的代码进行排列得到的,从而使得物品与其物品编码为一一对应关系。
在多种场景下,通过物品标签中承载的物品编码,可以获知该物品的相关信息,从而实现对物品的管理。
上述承载物品编码的物品标签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使用条码或者二维码等形式的物品标签承载物品编码。
其中,条码是最早发展成熟的物品标签,目前也是常用的物品标签。近几年随着二维码的发展,二维码形式的物品标签也逐渐发展起来。
然而,对于上述的条码或者二维码形式的物品标签,在需要获知物品的物品编码时,均需要近距离(1米左右)对物品上的物品标签进行逐一扫描,且扫描时不能遮挡物品标签,例如,物品标签为条码时,条码上不能有遮挡才能通过扫描获知物品编码。
然而这样使得获知大量不同物品的物品编码的效率不高,例如,超市在清点库房中的物品时,如果近距离逐一扫描大量物品的条码,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另外,扫描条码获知物品的物品编码的方式,在物品标签黏贴在物品表面,而物品具有外包装的情况下,需要将外包装拆开才能扫描到装在外包装内部的物品表面的物品标签,从而才能获知物品编码,然而有些外包装拆除将影响销售,并不能拆除外包装,这样将导致无法获知物品编码。而可以拆除外包装的物品,拆除外包装的过程将进一步使得获取物品编码消耗更多的人力和时间。如何能够提高物品管理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在物品标签中存储物品编码,从而在多种物品管理的场景下,基于该物品编码为物品标签的身份标识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链路,从而提高物品管理效率。
其中,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有多种,可以为蓝牙、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RFID)、LoRa或NBIoT等智能的、具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目前应用相对广泛且技术相对成熟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为RFID技术和蓝牙技术。
下面对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中的RFID技术进行说明,RFID技术是通过电磁波发送或接收信息,从而识别目标。
RFID在60-70年代之后开始快速发展,在80-90年代,不同无线电频段衍生出了不同的技术产品与应用,并在90年代末启动了国际标准化工作。
RFID的低频或者高频的工作模式为近距离识读,在动物识别和卡类识别方面取得了多种应用。
超高频RFID技术具有穿透和绕射性能较好的特点,因此在20世纪初受到了广泛关注,从而这也推进了这一领域的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以及规模化应用,性能优异的RFID标签识读器开发并开始商用,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在服装、商品标识等领域取得了部分成规模应用。
对于物品外包装等遮挡物品标签的情况,无需拆除外包装,RFID依然可以进行识读,从而使得物品管理的效率更高。
然而,由于技术、成本和推广等方面的问题,目前的物品采用超高频射频标签进行标识的应用较少,支持RFID的手机等终端设备较少,RFID技术,特别是超高频RFID技术无法得到广泛应用。另外,RFID一般需要在1米左右的距离范围内才能进行识读,对于获取大量物品的物品编码的场景,应用RFID技术也将使得物品管理的效率不高。
下面说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中的蓝牙技术。在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中,蓝牙技术发展迅速,蓝牙的传输距离通常为1-100米,且越来越多的设备支持蓝牙功能,通过蓝牙技术实现物品管理成为了一种可能。
蓝牙功能实现的核心器件为蓝牙芯片。蓝牙芯片在出厂时,由生产厂商在其内部烧录蓝牙地址,蓝牙地址通常为48位二进制的编码,蓝牙地址分为两部分:前24位为生产厂商的唯一标识码,后24位为由生产厂商自行分配。该蓝牙地址作为蓝牙芯片的唯一标识用于蓝牙通信中的身份识别,即蓝牙芯片在广播时通常广播其蓝牙地址。
然而,物品编码通常是由物品厂商确定的,不同的物品厂商可能使用的是同一个蓝牙芯片生产厂商的芯片,同一个物品厂商生产的不同种类的物品也可能使用的是不同蓝牙芯片生产厂商的芯片。这样需要预先建立物品标签中的蓝牙地址和物品的一一对应关系,在物品管理的过程中,获取物品标签的蓝牙地址,通过蓝牙地址和物品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物品标签对应的物品。
下面以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制造企业A采购获取基于蓝牙的物品标签,其中的部分物品标签为从蓝牙器件制造企业N采购获取的,部分物品标签为从蓝牙器件制造企业S采购获取的,制造企业A采用编码形式为A1.001,A1.002对同一个产品下的不同批次或不同物品进行编码,将对应的物品编码写入至这些采购的物品标签后,制造企业A存储物品编码和蓝牙地址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制造企业B采购获取基于蓝牙的物品标签,其中的部分物品标签为从蓝牙器件制造企业N采购获取的,部分物品标签为从蓝牙器件制造企业S采购获取的,制造企业B采用编码形式为B1.001,B1.002对同一个产品下的不同批次或不同物品进行编码,将对应的物品编码写入至这些采购的物品标签后,制造企业B存储物品编码和蓝牙地址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则制造企业A和制造企业B所生产的物品进入到供应链的环节时,编码识别设备基于蓝牙协议可以获取到有大量物品对应的蓝牙地址,从蓝牙地址并不能快速、直观地获知编码信息,需要通过物品编码和蓝牙地址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蓝牙地址对应的物品编码,以获知编码信息。
现有的蓝牙协议主要为了解决通信问题,即不同设备之间实现通信,因此,蓝牙器件在广播时,广播的是作为蓝牙器件的唯一标识的蓝牙地址。
然而,通过大量的物品的蓝牙地址去匹配对应的物品编码,工作量大,且众多制造企业均需要将其生产的所有物品的物品编码和蓝牙地址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共享给供应链的所有环节,随着生产的物品的增加,需要实时增加物品编码和蓝牙地址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且完成共享,这样也将带来更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本公开提供一种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物品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物品管理系统包括编码识别设备100和至少一个物品标签200,图1中示例性示出了n个物品标签200,分别为物品标签1、物品标签2……物品标签n。
编码识别设备10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图1中示例性示出了一个编码识别设备100。示例性的,在大型仓库中,一个编码识别设备100的蓝牙覆盖范围不足以覆盖到整个仓库的物品时,可以在仓库中设置多个编码识别设备100,例如,每隔预设区域范围设置一个编码识别设备100,从而使得编码识别设备100的蓝牙覆盖范围足以覆盖到整个仓库的物品。
编码识别设备100和物品标签200分别可以基于蓝牙协议进行通信。
其中,每个物品标签200中包含物品编码信息。物品编码信息的结构符合目标编码结构,目标编码结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段或多段编码信息:行业编码信息、企业编码信息、类别编码信息、型号编码信息、批次编码信息、时间编码信息、尺寸规格编码信息、包装规格编码信息、包装材料编码信息、包装层级编码信息和物品唯一编号信息。
其中,行业编码信息可以为该物品标签所属物品所属的行业的编码信息。
其中,企业编码信息可以为该物品标签所属物品的制造企业的编码信息。
其中,类别编码信息可以为该物品标签所属物品的类别的编码信息。例如,物品标签所属物品为酸奶,则其类别编码信息可以为奶制品的编码,例如为003。
其中,型号编码信息可以为该物品标签所属物品的型号的信息的编码。
其中,批次编码信息可以为该物品标签所属物品的生产批次的信息的编码,例如可以为批次号。
其中,时间编码信息可以为该物品标签所属物品的生产时间或者其他的时间信息的编码。
其中,尺寸规格编码信息可以为该物品标签所属物品的尺寸规格的信息的编码。
其中,包装规格编码信息可以为该物品标签所属物品的外包装的尺寸规格信息的编码,另外,若物品标签所属物品为外包装箱,则包装规格也可以为该外包装箱的尺寸规格的编码。
其中,包装材料编码信息可以为该物品标签所属物品的外包装的材料的信息的编码。
其中,某一物品可能外包装有很多层,包装层级信息可以为该物品标签所属物品所在的包装层级的信息。例如,瓶装白酒在其外面有单独的包装盒,6个包装盒装在一个纸箱中进行运输,则瓶装白酒的包装层级可以为第一层,其外面的单独的包装盒的包装层级可以为第二层,再外层的纸箱的包装层级可以为第三层。
其中,物品唯一编号信息可以为按照编号规则对物品进行编号得到的,物品编号信息与物品一一对应。
可选的,物品编码信息还可以包括版本编码信息。
编码识别设备100可以为路由器、手机、计算机、平板设备等支持蓝牙协议的设备,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编码识别设备100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物品管理设备连接,编码识别设备100可以向物品管理设备发送获取到的物品编码信息,物品管理设备完成物品编码信息的统计或处理等工作。其中,物品管理设备可以为手机、计算机、平板设备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物品标签200内部通过电池供电,为了达到省电的目的,可以使得物品标签在运输流通过程中处于静默状态,例如,在物品出厂时物品标签200可以处于静默状态,也可以在某个物流环节对物品进行管理以后使得物品标签200进入静默状态等。
本公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将物品编码存储在物品标签中,编码识别设备基于蓝牙协议查询物品标签中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从而实现物品管理。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和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图2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由编码识别设备执行,编码识别设备可以为上述图1所示的编码识别设备100,本实施例的方法如下:
S201、基于蓝牙协议向物品标签发送查询指令。
其中,查询指令包括:初始化指令或者同步指令。
需要对物品进行管理时,也就是编码识别设备需要获取物品标签中包含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时,编码识别设备基于蓝牙协议查询物品标签。也即,编码识别设备基于蓝牙协议对物品标签进行盘点。
可选的,物品标签可以为处于静默状态的物品标签。
在另外一些场景中,现有的蓝牙协议中,主蓝牙设备如果想唤醒处于静默状态的从蓝牙设备,需要基于从蓝牙设备的蓝牙地址,向从蓝牙设备发送初始化指令或者同步指令。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由于物品编码信息作为物品标签的身份标识,而不是蓝牙地址,因此,编码识别设备基于物品编码信息,而不是物品标签的蓝牙地址,向处于静默状态的物品标签发送初始化指令或者同步指令。
S202、接收物品标签发送的查询指令响应。
S203、根据接收到的查询指令响应的数量,分配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
由于可能存在大量的物品标签,如果物品标签在同一时间发送信息,会造成传输信道拥堵,因此,编码识别设备根据查询到的物品标签的数量,可以给物品标签分配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
S204、向发送查询指令响应的物品标签发送第一批量读取命令。
其中,第一批量读取命令包括: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
可选的,编码识别设备基于物品标签内存储的物品编码信息,而不是现有蓝牙协议的蓝牙地址,向发送从哈希指令响应的物品标签发送第一批量读取命令。
S205、接收发送查询指令响应的物品标签基于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发送的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其中,目标数据为物品标签内存储的物品相关信息。
物品标签接收到第一批量读取命令以后,基于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向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物品标签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其中,目标数据为物品标签内存储的物品相关信息。物品相关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传感信息、物流商信息、仓库信息等,其中,传感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位置信息、压力信息和温度信息等,可以在物品标签中内置传感器,其中,传感器可以为温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
在一些场景中,需要获取除物品编码信息以外的物品相关信息,因此,需要通过物品标签获取物品标签中的目标数据。例如,获取温度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可以更加充分了解物品所处的环境情况,提高物品管理效率。
本实施例,物品标签长时间处于静默状态,或者周期性的广播,除广播时间以外其他时间处于静默状态,从而使得物品标签的工作时长更长,并在物品标签处于静默状态时,编码识别设备基于蓝牙协议向物品标签发送查询指令,并根据查询到的物品标签的数量,分配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向物品标签发送第一批量读取命令。物品标签基于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向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物品标签包含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从而避免了众多物品标签同时使用相同的传输信道和传输时隙向编码识别设备发送信息造成的信息拥塞。从而实现了基于蓝牙协议的物品无线管理,基于蓝牙协议进行物品管理,更加方便、快速,管理效率更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查询指令中包含:目标编码信息。其中,目标编码信息为需要符合相应目标编码信息的物品标签回复查询指令响应的。目标编码信息可以为物品编码信息的结构中的部分或者全部的字段。
步骤S202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接收目标物品标签发送的查询指令响应。
其中,目标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中包含目标编码信息。
物品标签接收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的查询指令,根据其中包含的目标编码信息与该物品标签中包含的物品编码信息进行比对,若符合物品编码信息符合该目标编码信息,则生成查询指令响应,向编码识别设备发送该查询指令响应。
示例性的,物品编码信息为以两位数字或字母确定的企业信息字段,企业信息字段中00表示A企业,01表示B企业,02表示C企业,则若想获取B企业的物品的相关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内存储的物品相关信息,则目标编码信息为在企业信息字段中为01的编码信息,编码识别设备在标识信息报文中筛选出企业信息字段中为01的标识信息报文为目标标识信息报文。
本实施例,查询指令中包含目标编码信息,在编码识别设备与物品标签建立链路的过程中,基于目标编码信息,而不是传统蓝牙协议中的蓝牙地址,向处于静默状态的物品标签发送初始化指令或者同步指令。从而物品标签根据目标编码信息查看自身存储的物品编码信息是否符合目标编码信息,从而在符合目标编码信息时,向编码识别设备发送查询指令响应,在不符合目标编码信息时,不发送查询指令响应,可以继续保持静默状态。从而在物品管理领域实现了基于无线的管理,且提高了管理效率。
在另外一些场景中,物品标签在出厂时设置的为周期性广播,例如,可以设置物品标签每1天广播一次。除广播时间外的其他时间物品标签保持静默状态,从而在某个物流环节,需要对所有的物品标签进行查询。物品标签中有当前处于静默状态的,也有处于广播状态的,因此,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对处于静默状态的物品标签进行查询以后,可以对广播状态的物品标签进行查询,下面以图3所示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3,图3为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S206、基于蓝牙协议通过广播信道,获取物品标签分别广播的标识信息报文。
其中,标识信息报文为物品标签中包含的物品标识信息中的全部编码信息或者物品标识信息中的部分编码信息。
其中,标识信息报文为物品标签中包含的物品编码信息中的全部编码信息或者物品编码信息中的部分编码信息。
S207、根据标识信息报文,获取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其中,目标数据为物品标签内存储的物品相关信息。
物品标签基于蓝牙协议广播其对应的标识信息报文,也即物品标签基于蓝牙协议广播其对应的部分或者全部的物品编码信息。编码识别设备基于蓝牙协议获取物品标签广播的标识信息报文。
其中,物品编码信息可能包括一种编码信息,也可能包括多种编码信息,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若物品编码信息包括一种编码信息,则物品标签在广播时,直接广播该种编码信息。
若物品编码信息包括多种编码信息,则物品标签在广播时,可以广播该多种编码信息,也就是全部的物品编码信息,也可以广播该多种编码信息种的一部分物品编码信息。
例如,物品编码信息包括企业信息、型号信息和物品编号信息,则物品标签在广播时,标识信息报文可以为企业信息,也可以为型号信息和物品编号信息,还可以为企业信息、型号信息和物品编号信息,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物品标签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段广播部分或者全部物品编码信息,编码识别设备可以在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间段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基于蓝牙协议获取至少一个物品标签分别广播的标识信息报文。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物品标签中包含多种编码信息,物品标签每隔第四预设时间段依次广播该多种编码信息,编码识别设备在大于第四预设时间段的第三预设时间段内基于蓝牙协议获取至少一个物品标签分别广播的标识信息报文。
其中,第三预设时间段需要根据第四预设时间段和物品标签中包含的编码信息的种类数量确定。例如,物品标签中包含2种编码信息,第四预设时间段假设为10分钟,则第三预设时间段可以设置为大于20分钟的任一时间长度。
可以理解,S101-S104与S206-S207的执行没有先后顺序。
本实施例,物品标签处于静默状态时,编码识别设备需要对物品进行管理,可以向物品标签发送广播指令,以使物品标签从静默状态转换为广播状态,从而开始广播标识信息报文。编码识别设备根据标识信息报文,实现物品管理。
图4为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执行S207之后还可以执行S208:
S208、根据标识信息报文,获取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示例性的,在对疫苗进行管理的场景中,需要获知在疫苗储存室中某一类型疫苗当前所处的环境温度,获取到该类型疫苗对应的标识信息报文后,可以从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中获取该类型疫苗中每个疫苗的温度信息,从而确定该类疫苗中的每个疫苗是否符合存储温度的要求。
在标识信息报文为全部的物品编码信息的情况下,编码识别设备获取到的标识信息报文,即为物品标签的物品编码信息。
在标识信息报文为部分的物品编码信息的情况下,编码识别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标识信息报文,获取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本实施例,物品标签基于蓝牙协议广播的为标识信息报文,其中,标识信息报文为物品标签中包含的物品编码信息中的全部编码信息或者物品编码信息中的部分编码信息,而并非传统蓝牙协议中规定的蓝牙地址,因此,编码识别设备基于蓝牙协议分别获取到至少一个物品标签广播的标识信息报文,无需通过大量的蓝牙地址去匹配对应的物品编码,可以快速、直观地获知编码信息,根据标识信息报文,获取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根据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实现物品管理,从而使得物品管理效率更高。
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步骤S207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筛选条件,从标识信息报文中获取符合筛选条件的目标标识信息报文,从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获取对应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下面以图5所示实施例进行具体的说明。
请参见图5,图5为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S2081-S2082为S208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S2081、根据目标编码信息,获取标识信息报文中包含目标编码信息的目标标识信息报文。
其中,目标编码信息为在标识信息报文中需要获取的编码信息。
编码识别设备根据目标编码信息,从标识信息报文中筛选出包含目标编码信息的标识信息报文,即为目标标识信息报文。
示例性的,以物品编码信息为物品编码信息为例,标识信息报文为以两位数字或字母确定的企业信息字段,企业信息字段中00表示A企业,01表示B企业,02表示C企业,则若想获取B企业的物品的相关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内存储的物品相关信息,则目标编码信息为在企业信息字段中为01的编码信息,编码识别设备在标识信息报文中筛选出企业信息字段中为01的标识信息报文为目标标识信息报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物品标签广播的标识信息报文为部分物品编码信息,编码识别设备可以根据目标编码信息,先从标识信息报文中获取包含该目标编码信息的目标标识信息报文,至此只是筛选出目标标识信息报文,而并未获取到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物品编码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物品标签广播的标识信息报文为全部物品编码信息,编码识别设备可以根据目标编码信息,从标识信息报文中获取包含该目标编码信息的目标标识信息报文,至此获取的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即为物品标签的物品编码信息。
S2082、获取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可选的,S2082可以通过如下步骤1-步骤3实现:
步骤1、根据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数量,分配第二传输信道和第二传输时隙。
编码识别设备确定目标标识信息报文以后,需要让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发送其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物品标签在发送相应的数据给编码识别设备时,由于可能存在大量的物品标签,如果基本在同一时间发送,会造成第二传输信道拥堵,因此,可以给该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分配第二传输信道和第二传输时隙。
步骤2、向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发送第二批量读取命令。
其中,第二批量读取命令包括第二传输信道和第二传输时隙。
步骤3、接收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基于第二传输信道和第二传输时隙发送的物品标签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编码识别设备向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发送第二批量读取命令,以使物品标签收到第二批量读取命令以后,按照第二传输信道和第二传输时隙有序发送物品标签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编码识别设备通过根据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数量,分配第二传输信道和第二传输时隙,向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发送第二批量读取命令,其中,第二批量读取命令包括第二传输信道和第二传输时隙,接收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基于第二传输信道和第二传输时隙发送的物品标签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从而批量读取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使得获取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的时间更短,提高了获取物品编码信息的效率,从而提高了物品管理效率。
本实施例,编码识别设备通过目标编码信息对标识信息报文进行筛选,从而根据筛选出来的目标标识信息报文,获取对应的物品标签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从而根据用户需求实现物品管理,提高了物品管理效率。
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步骤S207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筛选条件发送给物品标签,物品标签根据筛选条件确定自身是否符合该筛选条件,在确定自身符合筛选条件的情况下,向编码识别设备发送对应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下面以图6所示实施例进行具体的说明。
图6为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S208a-S208b为S208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S208a、向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发送获取指令。
其中,获取指令中包含目标编码信息,获取指令用于指示物品标签在确定物品编码信息中包含目标编码信息以后,向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编码识别设备向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发送包含目标编码信息的获取指令。
物品标签根据目标编码信息,判断其中存储的物品编码信息中是否包含目标编码信息。
若包含目标编码信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物品标签可以按照获取指令发送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物品标签向编码识别设备发送获取响应,该获取响应用于指示该物品标签的物品编码信息中包含目标编码信息。物品编码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物品标签发送的获取响应的数量,根据该数量分配第二传输时隙和第二传输信道,向发送获取响应的物品标签发送包含该第二传输时隙和第二传输信道的获取数据指令。物品标签根据该第二传输时隙和第二传输信道向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若不包含目标编码信息,则不向物品标签发送消息。
S208b、接收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发送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向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本实施例,编码识别设备将筛选条件发送给物品标签,物品标签根据筛选条件确定自身是否符合该筛选条件,在确定自身符合筛选条件的情况下,向编码识别设备发送对应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从而提高了物品管理效率。
在上述图3-图6任一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获取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物品编码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向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发送静默指令。
其中,静默指令用于指示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进入静默状态。
本实施例,通过在获取到物品编码信息以后,向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发送静默指令,以使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进入静默状态,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使得物品标签的工作时间更长。
本公开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该物品管理系统可以为上述图1所示的物品管理系统。物品管理系统包括编码识别设备和至少一个物品标签,至少一个物品标签中的每个物品标签中包含物品编码信息,物品编码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编码信息:行业信息、企业信息、类别信息、型号信息、批次信息、时间信息、尺寸规格信息、包装规格、包装材料信息、包装层级信息和物品编号信息;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由物品标签执行,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物品标签基于蓝牙协议接收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的第一批量读取命令,其中,第一批量读取命令包括编码识别设备根据查询到的物品标签的数量,分配的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
物品标签基于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向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物品标签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目标数据为物品标签内存储的物品相关信息。
图7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该物品管理系统可以为上述图1所示的物品管理系统。物品管理系统包括编码识别设备和至少一个物品标签,至少一个物品标签中的每个物品标签中包含物品编码信息,物品编码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编码信息:行业信息、企业信息、类别信息、型号信息、批次信息、时间信息、尺寸规格信息、包装规格、包装材料信息、包装层级信息和物品编号信息;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由物品标签执行,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701、编码识别设备基于蓝牙协议向物品标签发送查询指令。
其中,查询指令包括:初始化指令或者同步指令。
S702、物品标签向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的查询指令响应。
S703、编码识别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查询指令响应的数量,分配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
S704、向发送查询指令响应的物品标签发送第一批量读取命令。
其中,第一批量读取命令包括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
S705、物品标签基于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向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的物品标签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其中,目标数据为物品标签内存储的物品相关信息。
图7所示实施例的方法,与上述图2-图6所示实施例的方法的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现有蓝牙协议在链路层状态机包括静默(Standby)状态、广播(Advertising)状态、扫描(Scanning)状态、初始化(Initiating)状态和连接(Connection)状态。下面结合蓝牙协议在链路层状态机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静默状态是初始状态,即不发送数据,也不接收数据。根据上层实体(例如,编码识别设备中的控制软件)的命令,可由其它任何一种状态进入,也可以切换到除连接状态外的任意一种状态。
广播状态是可以通过广播通道发送数据的状态,对于物品管理应用来说,该状态为物品标签的工作状态之一,该状态由静默状态进入。现有技术中,广播状态广播的为蓝牙地址,而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物品标签广播的为标识信息报文。物品标签广播的标识信息报文可以由处于扫描或者初始化状态的编码识别设备接收。该步骤对应图3所示的步骤205。
编码识别设备可通过向物品标签发送静默指令将广播状态切换回静默状态。
另外,编码识别设备和物品标签连接成功后,也可切换为连接状态。
扫描状态是可以通过广播通道接收数据的状态,由静默状态进入。在物品管理场景中该状态为编码识别设备的状态。编码识别设备在扫描状态下获取处于广播状态的物品标签所广播的标识信息报文,该步骤对应图3所示的步骤S206。信息系统或上层系统可通过命令将扫描状态切换回静默状态。
初始化状态和扫描状态类似,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接收状态,由静默状态进入,在初始化状态下的编码识别设备只能接收处于广播状态的物品标签广播的标识信息报文,并在接收到标识信息报文后,可以发送连接请求,以便和处于广播状态的物品标签建立连接。当连接建立以后,处于初始化状态下的编码识别设备和对应的处于广播状态的物品标签都会切换到连接状态。
连接状态是编码识别设备和物品标签建立了单独传输通道的状态,在传输通道建立之后,由初始化状态或者广播状态自动切换而来。传输通道断开后,会重新回到静默状态。传输通道建立后(通常说“已连接”),处于连接状态的双方,分别有两种角色主设备(Master)和从设备(Slave),在本案中,编码识别设备为主设备,物品标签为从设备。
本公开在现有蓝牙协议在链路层状态机中还增加了批量读取状态。该批量读取状态为获取或快速获取多物品标签中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编码识别设备和物品标签可进入到批量读取状态,编码识别设备根据预备读取的物品标签的数量(物品编码和蓝牙地址),发出第二批量读取命令,在编码识别设备分配的第二传输信道和第二传输时隙上,物品标签与编码识别设备建立连接并发送物品标签的物品编码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面以制造企业A和制造企业B分别生产的产品在供应链过程中的物品管理,物品标签中存储的物品编码信息为物品编码为例,进行说明本公开提供的物品管理系统。
本示例中包含的角色:制造企业A、制造企业B、物流企业甲和物流企业乙。
假设制造企业A生产产品品类为A1、A2、A4……A10。制造企业B生产产品品类为B1、B2、B3……B12。
物品标签制造商N生产的物品标签的蓝牙地址为物品标签制造商N拥有的F42起始的48位编码。物品标签制造商S生产的物品标签的蓝牙地址为物品标签制造商S拥有的015起始的48位编码。
制造企业A采购获取基于蓝牙的物品标签,其中的部分物品标签为从蓝牙器件制造企业N采购获取的,部分物品标签为从蓝牙器件制造企业S采购获取的,制造企业A采用编码形式为A1.001,A1.002对同一个产品下的不同批次或不同物品进行编码,将对应的物品编码写入至这些采购的物品标签后,制造企业A存储物品编码和蓝牙地址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制造企业B采购获取基于蓝牙的物品标签,其中的部分物品标签为从蓝牙器件制造企业N采购获取的,部分物品标签为从蓝牙器件制造企业S采购获取的,制造企业B采用编码形式为B1.001,B1.002对同一个产品下的不同批次或不同物品进行编码,将对应的物品编码写入至这些采购的物品标签后,制造企业B存储物品编码和蓝牙地址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则制造企业A和制造企业B所生产的物品进入到供应链的环节时,编码识别设备基于蓝牙协议可以获取到有大量物品对应的蓝牙地址,从蓝牙地址并不能快速、直观地获知编码信息,需要通过物品编码和蓝牙地址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蓝牙地址对应的物品编码,以获知编码信息。
物流配送企业重点是该角色负责物流业务,可以是专门的物品配送企业,也可以是制造企业或商业企业的一个物流分支或部门。该企业主要的工作是将产品组合成为一个物流单元。
例如,对于物流企业甲,采用包装箱对一个或多个制造企业的产品进行打包运输,形成一个物流单元,并赋予一个物品标签,在该物品标签中,写入该物流企业分配的物品编码J1.001.001。
在该物流单元内,保存有制造企业A生产的A1品类产品5件,制造企业B生产的B1品类产品3件,制造企业C生产的C1品类产品10件,各产品采用的物品编码为制造企业赋予的数据结构进行唯一的标识,不再赘述。
同理,对于物流企业乙,对形成的物流单元分配物品编码为Y1.00A.001。在系统中,可以存储该物流单元内包含的产品的物品编码。
经过物流企业以后,物品进入物流周转中心/仓库。
在收发货环节进行物品管理。收发货环节,既可以通过快速批量读取方式,获取多个物流单元内包含的多个产品的物品编码,获取并记录多个物流单元的物品编码。
如包装箱J1.001.001和包装箱Y1.00A.001进入到编码识别设备工作区后,收货既可以确认收取包装箱的物品编码后即可确认收货,之后在收货区陆续读取包装箱内部的产品的物品编码。也可以在收货时,通过聆听获取新的物品编码后,通过批量读取方式一次性将物流包装箱的编码和包装箱内的多个物品编码一次性采集记录并确认收货事件。
在仓库盘点环节进行物品管理。在物流仓库内,由于所有的物流单元和产品上具有的物品标签中包含的物品编码,包含了企业品类、批次和单品的唯一编码,因此盘点过程可以以多个包装层级和物品的层级进行相关盘点。
如按照所有者进行的盘点:在仓库里可以对某一个物流企业或某一个制造企业的物品进行盘点。
例如,在物流仓库里,可以对来自于物流企业甲的所有物流单元进行盘点,只需要通过编码识别设备与所有具有J打头的物品编码的物流单元进行通讯或建立连接,从而获取相关物品编码和/或获取目标数据。
或者,对所有的来自于制造企业A的所有产品进行盘点,通过编码识别设备于所有A起始的物品编码对应的产品进行通信(例如,批量读取)或建立链接,从而获取相关物品编码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同时可以对于某一个品类,例如对于制造企业B业的第2类产品进行盘点,只需要通过编码识别设备与所有B2起始的物品编码的产品进行通信或建立连接,从而获取相关物品编码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执行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时,使得编码识别设备实现如上述图2-图5任一所示实施例的方法。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执行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时,使得编码识别设备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
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编码识别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编码识别设备执行如上述图2-图6任一所示实施例的方法。
上述实施例的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管理系统包括编码识别设备和至少一个物品标签,所述至少一个物品标签中的每个物品标签中包含物品编码信息,所述物品编码信息的结构符合目标编码结构,所述目标编码结构包括以下一段或多段编码信息:行业编码信息、企业编码信息、类别编码信息、型号编码信息、批次编码信息、时间编码信息、尺寸规格编码信息、包装规格编码信息、包装材料编码信息、包装层级编码信息和物品唯一编号信息;
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蓝牙协议且基于物品编码信息向物品标签发送查询指令,所述查询指令包括:初始化指令或者同步指令;所述物品标签中包含的物品编码信息用于作为所述物品标签的身份标识;
接收物品标签发送的查询指令响应;
根据接收到的查询指令响应的数量,分配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
向发送查询指令响应的物品标签发送第一批量读取命令,其中,所述第一批量读取命令包括所述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所述第一传输时隙集合;
接收所述发送查询指令响应的物品标签基于所述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所述第一传输时隙集合发送的所述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物品标签内存储的物品相关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指令中包含:目标编码信息;所述接收物品标签发送的查询指令响应,包括:
接收目标物品标签发送的查询指令响应,所述目标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中包含目标编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蓝牙协议通过广播信道,获取物品标签分别广播的标识信息报文,其中,所述标识信息报文为所述物品标签中包含的物品标识信息中的全部编码信息或者所述物品标识信息中的部分编码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报文,获取所述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物品标签内存储的物品相关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报文,获取所述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包括:
根据目标编码信息,获取所述标识信息报文中包含所述目标编码信息的目标标识信息报文;
获取所述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数量,分配第二传输信道和第二传输时隙;
向所述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发送第二批量读取命令,其中,所述第二批量读取命令包括所述第二传输信道和所述第二传输时隙;
接收所述目标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基于所述第二传输信道和所述第二传输时隙发送的所述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所述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报文,获取所述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包括:
向所述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发送获取指令,所述获取指令中包含目标编码信息,所述获取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物品标签在确定物品标识信息中包含目标编码信息以后,向所述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接收所述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发送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发送静默指令,所述静默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标识信息报文对应的物品标签进入静默状态。
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所述物品管理系统包括编码识别设备和至少一个物品标签,所述至少一个物品标签中的每个物品标签中包含物品标识信息,所述物品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编码信息:行业信息、企业信息、类别信息、型号信息、批次信息、时间信息、尺寸规格信息、包装规格、包装材料信息、包装层级信息和物品编号信息;
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蓝牙协议且基于物品编码信息接收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的查询指令,所述查询指令包括:初始化指令或者同步指令;所述物品标签中包含的物品编码信息用于作为所述物品标签的身份标识;
向所述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的查询指令响应;
基于蓝牙协议接收编码识别设备发送的第一批量读取命令,其中,所述第一批量读取命令包括所述编码识别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查询指令响应的数量,分配的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第一传输时隙集合;
基于所述第一传输信道集合和所述第一传输时隙集合向所述编码识别设备发送所述物品标签的物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标签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物品标签内存储的物品相关信息。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时,使得所述编码识别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编码识别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编码识别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680584.1A 2021-06-18 2021-06-18 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32832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0584.1A CN113283253B (zh) 2021-06-18 2021-06-18 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0584.1A CN113283253B (zh) 2021-06-18 2021-06-18 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3253A CN113283253A (zh) 2021-08-20
CN113283253B true CN113283253B (zh) 2022-03-15

Family

ID=77285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0584.1A Active CN113283253B (zh) 2021-06-18 2021-06-18 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32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82337B (zh) * 2022-03-11 2024-03-12 汉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群组电子价签进行查询应答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7307A (zh) * 2017-10-24 2018-02-02 王阳 蓝牙电子标签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07971234A (zh) * 2017-12-18 2018-05-01 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 一种工业控制中的自动分拣物品的方法及系统
CN109284955A (zh) * 2018-08-02 2019-01-2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仓库物品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66967A (zh) * 2019-05-30 2019-08-23 深圳云里物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货架标签的数据通信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CN110796419A (zh) * 2019-11-04 2020-02-14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仓储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65029A1 (en) * 2007-04-27 2008-10-30 Graves B Sea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rifying contents of containers marked with machine-readable identifiers
US20130303085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ag data management
CN111126521A (zh) * 2019-11-28 2020-05-08 清研讯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资产定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1954194B (zh) * 2020-08-12 2023-12-05 深圳市蓝信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智能标签刷新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135283B (zh) * 2020-09-28 2024-05-03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识模块和物联网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7307A (zh) * 2017-10-24 2018-02-02 王阳 蓝牙电子标签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07971234A (zh) * 2017-12-18 2018-05-01 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 一种工业控制中的自动分拣物品的方法及系统
CN109284955A (zh) * 2018-08-02 2019-01-2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仓库物品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66967A (zh) * 2019-05-30 2019-08-23 深圳云里物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货架标签的数据通信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CN110796419A (zh) * 2019-11-04 2020-02-14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仓储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3253A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62849A1 (en) Active/Passive Couple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
CN111723885B (zh) 一种工业互联网企业标识交互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1145192B (zh) 智能射频标识基础结构和方法
CN1695162A (zh) 寻址射频识别标签组的协议
CN102622564B (zh) 一种rfid多标签识别防碰撞方法
WO2021128588A1 (zh) 一种物品流转系统溯源方法及系统
CN1667645A (zh) 与识别标签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3761631A (zh) 一种采用rfid技术的智能仓库货物管理方法
CN113283253B (zh) 应用于物品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WO2016138879A1 (zh) 可循环物流器具的共用方法及其系统
CN102722806B (zh) 一种基于rfid的产品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8491908A (zh)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可视化智能仓储系统及方法
CN101206713A (zh) 标签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09472177B (zh) 一种可以读取电子标签tid号的盘存方法
CN102799913A (zh) 用于产品流水生产线的rfid智能赋码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1612116A (zh) 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读写装置、云端、及云管理系统
CN113259861B (zh) 物品管理系统
CN205486136U (zh) 一种电子价格标签的绑定系统
CN103198281A (zh) 产品追踪系统及方法
CN107239809B (zh) 一种基于手持式射频识别读写器的快速盘点方法
Xinqing et al. Evaluat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RFID tag collision resolution protocols
CN205486135U (zh) 一种电子价格标签的启停系统
CN105550615B (zh) 一种电子价格标签的启停系统及其方法
KR101560444B1 (ko) Rfid 기반 통합 물류 이력 시스템
CN212061208U (zh) 一种管道设备数据识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