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2217B - 调整交互界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调整交互界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2217B
CN113282217B CN202110713889.8A CN202110713889A CN113282217B CN 113282217 B CN113282217 B CN 113282217B CN 202110713889 A CN202110713889 A CN 202110713889A CN 113282217 B CN113282217 B CN 1132822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area
dimensional virtual
data
virtual display
sc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138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2217A (zh
Inventor
黄叶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138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2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2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2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2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2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调整交互界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当前启动的不同智能泊车模式触发预设的场景切换过程,以在显示屏上将与切换前的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对应的第一交互界面切换为与当前启动的第二智能泊车场景对应的第二交互界面;其中:所述第一交互界面和第二交互界面均设有监控显示区域和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将所述第一交互界面切换为所述第二交互界面包括:根据缩放数据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面积大小;和/或,根据视角调整数据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相机视角。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自动泊车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调整交互界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驾驶领域,尤其涉及调整交互界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对于自动泊车的需求。自动泊车过程中,通常在显示屏上进行泊车相关信息的显示,以使用户了解所需信息。如何保证泊车相关信息显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调整交互界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自动泊车过程中的安全性。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一种调整交互界面的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启动的不同智能泊车模式触发预设的场景切换过程,以在显示屏上将与切换前的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对应的第一交互界面切换为与当前启动的第二智能泊车场景对应的第二交互界面;其中:
所述第一交互界面和第二交互界面均设有监控显示区域和三维虚拟显示区域,所述监控显示区域用于显示车辆周围的实时监控影像,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用于显示三维泊车场景;
将所述第一交互界面切换为所述第二交互界面包括:
按照预设的缩放策略,获得与从所述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所述第二智能泊车场景所对应的缩放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缩放数据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面积大小;和/或
按照预设的视角调整策略,获得与从所述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所述第二智能泊车场景所对应的视角调整数据,以及根据所述视角调整数据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相机视角。
一些实施例中,按照预设的缩放策略,获得与从所述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所述第二智能泊车场景所对应的缩放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缩放数据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面积大小包括:
响应于通过所述第一交互界面接收的启动当前智能泊车模式的用户指令,按照预设的缩放策略,获得与从所述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所述第二智能泊车场景所对应的缩放数据,所述缩放数据包括所述监控显示区域和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其中之一的放大数据和其中之另一的缩小数据;
根据所述放大数据和缩小数据,对应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面积大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缩放数据包括:沿所述显示屏横向的平移数据,所述放大数据和所述缩小数据相同;
所述根据所述放大数据和缩小数据,对应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面积大小包括:
分别获得切换前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在屏幕坐标系下的横向坐标值和纵向坐标值;
根据切换前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在所述屏幕坐标系下的横向坐标值和所述平移数据,获得切换后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横向坐标值;以及,根据切换前监控显示区域在所述屏幕坐标系下的横向坐标值和所述平移数据,获得切换后监控显示区域的横向坐标值;
按照所述切换后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横向坐标值、所述切换后监控显示区域的横向坐标值、以及所述切换前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纵向坐标值,显示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
一些实施例中,获得与从所述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所述第二智能泊车场景所对应的缩放数据包括:获得当前停车场的预存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根据所述轨迹点集合获得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横向缩放比例和纵向缩放比例;
所述根据所述缩放数据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面积大小包括:按照所述横向缩放比例和纵向缩放比例对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进行缩放。
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轨迹点集合获得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横向缩放比例和纵向缩放比例包括:
根据所述轨迹点集合确定包围所述泊车线路的最小矩形包围框,其中,所述最小矩形包围框的一对相对边与所述显示屏的横向平行,另一对相对边与所述显示屏的纵向平行;
获得所述最小矩形包围框的纵向尺寸和横向尺寸;
根据所述纵向尺寸和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预存纵向参考尺寸获得纵向缩放比例,根据所述横向尺寸和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预存横向参考尺寸获得横向缩放比例。
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缩放数据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面积大小包括:
根据所述缩放数据,以渐变动画方式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面积大小,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交互界面对应的第一界面显示数据和所述第二交互界面对应的第二界面显示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界面显示数据包括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切换前横向位置数据、所述监控显示区域的切换前横向位置数据,所述第二界面显示数据包括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切换后横向位置数据、以及所述监控显示区域的切换后横向位置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界面显示数据、第二界面显示数据和预设动画参数,获得所述动画的中间帧的缩放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界面显示数据和所述中间帧的缩放数据,获得所述动画的中间帧显示数据,所述中间帧显示数据包括所述中间帧对应的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横向位置数据和所述监控显示区域的横向位置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界面显示数据、第二界面显示数据、所述预设动画参数、所述中间帧显示数据,生成所述第一交互界面到所述第二交互界面的切换动画。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通过所述第二交互界面接收的预设缩放用户指令,获得所述监控显示区域和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其中之一的缩小数据和其中之另一的放大数据;
根据所述其中之一的缩小数据和其中之另一的放大数据,对应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面积大小。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交互界面上检测的滑动手势,获得所述滑动手势的滑动距离和滑动方向;
根据所述滑动距离和滑动方向判断所述滑动手势是否与预设的滑动条件相匹配;
在所述滑动手势与预设的滑动条件相匹配的情况下,按照与所述滑动条件对应的方式,获得所述监控显示区域和三维虚拟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缩放数据;
根据所述缩放数据,对应调整所述监控显示区域和三维虚拟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面积大小。
一些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法获得所述视角调整数据:
获得当前停车场的预存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
根据所述轨迹点集合获得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视角调整数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轨迹点集合获得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视角调整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轨迹点集合确定包围所述预存泊车线路的最小矩形包围盒的最小点和最大点;
获得所述最大点的单位向量与最小点的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
所述根据所述视角调整数据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相机视角包括:
根据所述最大点的单位向量与最小点的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旋转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虚拟相机视角。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当前启动的不同智能泊车模式触发预设的场景切换过程包括以下至少任意一项:
根据当前启动的自动泊车模式或泊车自学习模式,触发放大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缩小所述监控显示区域、以及将所述监控显示区域的相机角度调整为360度视角的场景切换过程;
根据当前启动的倒车档泊车模式,触发缩小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放大所述监控显示区域、以及将所述监控显示区域的相机角度切换为非360度视角的场景切换过程;
根据当前启动的倒车档改前进档泊车模式,触发放大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缩小所述监控显示区域、以及将所述监控显示区域的相机角度调整为360度视角的场景切换过程。
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调整交互界面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调整交互界面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从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第二智能泊车场景的情况下,在显示屏上将与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对应的第一交互界面切换为与第二智能泊车场景对应的第二交互界面,从而根据泊车场景的切换调整交互界面中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或监控显示区域的面积大小和/或显示视角,由此提高显示内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向用户提供更准确可靠的视觉信息,从而可以提升自动泊车过程中的安全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调整交互界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和图2B示出本申请一个实例中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平移缩放示意图;
图3示出本申请一个实例的泊车路线的最小矩形包围框;
图4示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至少一个”是含义是一个或多于一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多于两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1示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调整交互界面的方法。本实施例的方法适用于车辆在停车场内自动泊车过程中的交互界面调整。可以理解的,停车场例如可以是地下停车场、地上停车场、楼上停车场等。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的方法例如可以由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自动驾驶系统控制处理器等执行,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由智能导航设备、智能手机、智能平板设备等可移动智能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云服务器执行。
参阅图1,本实施例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启动的不同智能泊车模式触发预设的场景切换过程,以在显示屏上将与切换前的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对应的第一交互界面切换为与当前启动的第二智能泊车场景对应的第二交互界面。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中所述的智能泊车场景指与智能化停车有关的任何场景,包括停车场或其他停车场的驶入、车位的确定、停车路线的确定、泊入车位、开出车位、离开停车场等各种场景,而不仅限于将车辆自动泊入停车位的情形;并且,智能化停车可以是无人干预的全自动实现,也可以是有人工干预、甚至主导的半自动实现。可以理解的,停车场例如可以是地下停车场、地上停车场、楼上停车场等、停车带等。车位可以是停车场内的车位,也可以是独立车库。
例如,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泊车包括泊车自学习模式和自动泊车模式;在泊车自学习模式下,可由人工驾驶车辆行驶一遍停车路线,并在泊入车位后存储(即记忆)停车路线;在自动泊车模式下,可以按照所存储的停车路线将车辆从设定起点开至停车路线的终点,并泊入车位。可以理解的,从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第二智能泊车场景可以是不同模式之间的切换,例如,可以是从泊车自学习模式切换为自动泊车模式、从自动泊车模式切换为泊车自学习模式、从泊车自学习模式切换为其他模式,从其他模式切换为泊车自学习模式,如此等等。进一步的,泊车自学习模式或自动泊车模式可以包括多个不同的场景,从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第二智能泊车场景也可以是同一模式下不同场景的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交互界面和第二交互界面均设有监控显示区域和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监控显示区域用于显示车辆周围的实时监控影像,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用于显示三维泊车场景。一种具体实现中,监控显示区域用于显示全景监控影像系统(Around ViewMonitor,简称AVM)的实时监控影像。三维虚拟显示区域显示的三维泊车场景与当前的智能泊车场景对应,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可以是预先设置好的三维虚拟场景,也可以是根据对于车辆周围环境的检测而实时生成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交互界面切换为第二交互界面包括:
S11、按照预设的缩放策略,获得与从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第二智能泊车场景所对应的缩放数据。
S12、根据该缩放数据调整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面积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交互界面切换为第二交互界面包括:
S21、按照预设的视角调整策略,获得与从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第二智能泊车场景所对应的视角调整数据。
S22、根据该视角调整数据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相机视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从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第二智能泊车场景的情况下,在显示屏上将与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对应的第一交互界面切换为与第二智能泊车场景对应的第二交互界面,从而根据泊车场景的切换调整交互界面中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或监控显示区域的面积大小和/或显示视角,由此提高显示内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向用户提供更准确可靠的视觉信息,从而可以提升自动泊车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按照预设的缩放策略,获得与从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所述第二智能泊车场景所对应的缩放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缩放数据调整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面积大小包括以下SD1至SD2。
SD1、响应于通过第一交互界面接收的启动当前智能泊车模式的用户指令,按照预设的缩放策略,获得与从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第二智能泊车场景所对应的缩放数据,该缩放数据包括监控显示区域和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其中之一的放大数据和其中之另一的缩小数据。
SD2、根据监控显示区域和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其中之一的放大数据和其中之另一的缩小数据,对应调整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面积大小。
可以理解的,以放大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缩小监控显示区域为例,在具体实现时,分别获得切换前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在显示屏的屏幕坐标系下的定位数据。
可以理解的,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定位数据指确定相应区域在显示屏中的位置的数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特定点的位置坐标、特定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相对位置、显示区域的横向宽度、纵向高度、高宽比等中的数据。
根据切换前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定位数据、以及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放大数据,可以获得切换后放大的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在该屏幕坐标系下的定位数据;根据切换前监控显示区域的定位数据、以及监控显示区域的缩小数据可以获得切换后缩小的监控显示区域在该屏幕坐标系下的定位数据。
按照放大的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定位数据和缩小的监控显示区域的定位数据进行显示,即可实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面积大小的调整。
在一种具体实现中,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缩放可以通过平移变换实现。例如,缩放数据可包括:沿显示屏横向的平移数据,且放大的平移数据和缩小的平移数据相同。可以理解的,平移数据可以包括平移量和移动方向,SD2可进一步包括以下SA1至SA3:
SA1、分别获得切换前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在屏幕坐标系下的横向坐标值和纵向坐标值、以及切换前监控显示区域在屏幕坐标系下的横向坐标值和纵向坐标值。
SA2、根据切换前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在屏幕坐标系下的横向坐标值和该平移数据,获得切换后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横向坐标值;以及,根据切换前监控显示区域在屏幕坐标系下的横向坐标值和该平移数据,获得切换后监控显示区域的横向坐标值。
SA3、按照切换后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横向坐标值、切换后监控显示区域的横向坐标值、以及切换前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纵向坐标值,显示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
上述实施例中,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具有相同的横向平移数据,可以理解的,两个显示区域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横向平移数据。例如,两者的平移量可以相同或不同,平移方向可以相同或不同。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缩放后,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纵向尺寸不变。可以理解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缩放后,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纵向尺寸也可以是变化的。
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在显示屏中的横向位置,达到在视觉上缩放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目的,实现方法简单,能够节约计算资源,提升处理的实时性。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例进行更进一步说明。一并参阅图2A和图2B,三维虚拟显示区域20和监控显示区域30在显示屏10中沿横向并列设置,三维虚拟显示区域20设于显示屏10左侧,监控显示区域30设于显示屏10右侧。如图所示,当需要放大三维虚拟显示区域20时,向右同步平移三维虚拟显示区域20和监控显示区域30,例如从图2A所示位置移动至图2B所示的位置,可放大三维虚拟显示区域20的面积,缩小监控显示区域30的面积;当需要缩小三维虚拟显示区域20时,向左同步平移三维虚拟显示区域20和监控显示区域30,例如从图2B所示位置移动至图2A所示的位置,可缩小三维虚拟显示区域20的面积,放大监控显示区域30的面积。平移量可以根据所需的缩放程度预先设定。本例中以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均为矩形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本申请不限于此,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另一种具体实现中,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缩放可以是等比例进行的,前面SD1至SD2所描述实施例中的缩放数据可以包括高宽比和缩放系数;调整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面积大小具体为:按照该高宽比和缩放系数等比例地缩放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
以调整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面积为例,通过前述的平移方式进行显示区域缩放时,缩放系数例如可以根据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横向平移量与第一交互界面中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横向宽度的比值获得,或者可以是预设值。
在另一种具体实现中,缩放数据可以包括横向缩放比例和纵向缩放比例;获得与从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第二智能泊车场景所对应的缩放数据包括:获得当前停车场的预存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根据该轨迹点集合获得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横向缩放比例和纵向缩放比例;
根据缩放数据调整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面积大小包括:按照该横向缩放比例和纵向缩放比例对三维虚拟显示区域进行缩放。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预存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获得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横向缩放比例和纵向缩放比例可以包括以下SB1至SB3:
SB1、根据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确定包围该泊车线路的最小矩形包围框;其中,该最小矩形包围框的一对相对边与显示屏的横向平行,另一对相对边与显示屏的纵向平行。
可以理解的,预存的泊车线路可以是泊车自学习模式下学习获得的停车线路,可以通过一系列轨迹点的集合表示。在一种具体实现中,可以用停车线路所经过车道的车道线轨迹点集合表示。
本申请中,最小矩形包围框指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中,横向坐标最小值、横向坐标最大值、纵向坐标最小值以及纵向坐标最大值所在的点所确定的矩形。
例如,图3所示的泊车线路中,横向坐标最小值和纵向坐标最小值所在的点均是A点,横向坐标最大值和纵向坐标最大值所在的点均是B点,则点A和点B确定的矩形即为该泊车线路的最小矩形包围框。
可以理解的,在另一些实施例,横向坐标最小值所在的点和纵向坐标最小值所在的点可能是不同的点,横向坐标最大值和纵向坐标最大值所在的点也可能是不同的点,或者横向坐标最小值、横向坐标最大值、纵向坐标最小值以及纵向坐标最大值所在的点均不同,取决于泊车线路的具体形状。
在一种具体实现中,通过以下方法SB11至SB12确定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中,横向坐标最小值、横向坐标最大值、纵向坐标最小值以及纵向坐标最大值所在的点:
SB11、分别获得当前的横向坐标最小值x_min、纵向坐标最小值y_min,横向坐标最大值x_max和纵向坐标最大值y_max;
SB12、对于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中的所有轨迹点,按照预设的遍历顺序对每个点依次执行以下处理:
获取当前轨迹点的横向坐标值x和纵向坐标值y;
将当前轨迹点的横向坐标值x与当前横向坐标最大值x_max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将当前横向坐标最大值x_max更新为该横向坐标值x,否则,当前横向坐标最大值x_max不变;
将当前轨迹点的横向坐标值x与当前横向坐标最小值x_min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将当前横向坐标最小值x_min更新为该横向坐标值x,否则,当前横向坐标最小值x_min不变;
将当前轨迹点的纵向坐标值y与当前纵向坐标最大值y_max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将当前纵向坐标最大值y_max更新为该纵向坐标值y,否则,当前纵向坐标最大值y_max不变;
将当前轨迹点的纵向坐标值y分别与当前纵向坐标最小值y_min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将当前纵向坐标最小值y_min更新为该纵向坐标值y,否则,当前纵向坐标最小值y_min不变;
可以理解,可以为横向坐标最小值x_min、纵向坐标最小值y_min,横向坐标最大值x_max和纵向坐标最大值y_max设置预设初始值,例如可均为0,对于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中的第1个点,将该点的横向坐标值和纵向坐标值与上设预设初始值进行比较。
遍历完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中所有点后,可当前的横向坐标最小值x_min、纵向坐标最小值y_min,横向坐标最大值x_max和纵向坐标最大值y_max确定该泊车线路的最小矩形包围框。
SB2、获得该最小矩形包围框的纵向尺寸和横向尺寸。
最小矩形包围框的纵向尺寸Dy为当前的纵向坐标最大值y_max与纵向坐标最小值y_min之差,最小矩形包围框的横向尺寸Dx为当前的横向坐标最大值x_max与横向坐标最小值x_min之差。
SB3、根据最小矩形包围框的纵向尺寸获得纵向缩放比例PY,根据最小矩形包围框的横向尺寸获得横向缩放比例PX。
具体的,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纵向缩放比例PY和横向缩放比例PX:
PY =(Dy - YH)/ YH;
PX =(Dx - XW)/ XW;
其中,YH为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预存纵向参考尺寸(例如默认纵向高度),XW为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预存横向参考尺寸(例如默认横向宽度)。
获得纵向缩放比例PY和横向缩放比例PX后,可以根据纵向缩放比例PY和横向缩放比例PX对三维虚拟显示区域进行缩放。本实施例中,按照纵向缩放比例PY、横向缩放比例PX等比例地缩放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或监控显示区域,能够提高交互界面变化时的视觉连续性,提升用户体验。尤其是在自动泊车模式下,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内以非地图全览视角显示泊车自学习模式所获得的泊车线路地图时,由于纵向缩放比例PY和横向缩放比例PX是基于泊车线路的最小矩形包围框确定,能够实现显示区域的比例与泊车线路自动匹配,提高场景显示的准确性,从而向用户提供更准确可靠的视觉信息,提升停车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可以以动画逐渐过渡的方式根据缩放数据调整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面积大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缩放数据,以渐变动画方式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面积大小,具体包括以下SC1至SC4:
SC1、获得第一交互界面对应的第一界面显示数据和第二交互界面对应的第二界面显示数据,其中,第一界面显示数据包括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切换前横向位置数据、监控显示区域的切换前横向位置数据,第二界面显示数据包括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切换后横向位置数据、以及监控显示区域的切换后横向位置数据;
SC2、根据第一界面显示数据、第二界面显示数据和预设动画参数,获得动画的中间帧的缩放数据;
SC3、根据第一界面显示数据和中间帧的缩放数据,获得动画的中间帧显示数据,中间帧显示数据包括中间帧对应的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横向位置数据和监控显示区域的横向位置数据;
SC4、根据第一界面显示数据、第二界面显示数据、预设动画参数、中间帧显示数据,生成第一交互界面到第二交互界面的切换动画。
通过本实施方式,可以将三维虚拟显示区域中对应于第一智能泊车场景的三维泊车场景以动画平滑过渡到对应于第二智能泊车场景的三维泊车场景,且同时通过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逐步平移实现显示面积的平滑调整。由此,可以使得交互界面的切换比较流畅,视觉感受更佳,因而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界面显示数据和第二界面显示数据还可包括横向位置数据之外的其他用于定位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位置数据,例如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在显示屏纵向上的位置数据、横向宽度、纵向高度(或其他形状尺寸)、缩放系数、高宽比、相互位置关系数据等,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好缩放策略,为不同场景切换设置相应的缩放类型和显示区域缩放数据;另外,也可以预先设置好视角调整策略,为不同场景切换设置相应的视角调整数据。
在一个实例中,判断是否符合预设的自动泊车开始条件,若符合,启动自动泊车模式场景;例如,车辆进入停车场后,智能泊车模块被启动,进入智能泊车预备场景,在显示屏上显示智能泊车预备界面,智能泊车预备界面可设置有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若进一步接收到触发自动泊车模式的用户指令且到达预设起点位置时,则判定符合预设的自动泊车开始条件,启动自动泊车模式,与此种切换对应的缩放策略例如可以是放大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缩小监控显示区域,以在行驶到目标车位的过程中更加清楚地显示所记忆的泊车路线地图,具体可参阅前面所述的方式实现,此处不再赘述;进一步的,可以将监控显示区域的摄像头视角切换为360度视角,以显示车辆周围的360度环视影像。
在另一个实例中,判断是否符合预设的泊车自学习开始条件,若符合,启动泊车自学习模式。例如,车辆进入停车场检测不到GPS信号后,智能泊车模块被启动,进入智能泊车预备场景,在显示屏上显示智能泊车预备界面,智能泊车预备界面可设置有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若进一步接收到触发泊车自学习模式的用户指令,则判定符合预设的泊车自学习开始条件,启动泊车自学习模式;或者,也可以根据控制单元发送的泊车自学习启动命令,启动泊车自学习模式;与此种切换对应的缩放策略例如可以是放大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缩小监控显示区域,以在行驶到目标车位的过程中更加清楚地显示正在学习的泊车路线地图,同样,具体可参阅前面所述的方式实现,此处不再赘述;进一步的,可以将监控显示区域的摄像头视角切换为360度视角,以显示车辆周围的360度环视影像。在另一个实例中,若车辆在泊车自学习模式下,检测到车辆改挂倒车档(即R档)的信号时,判定符合预设的倒车档泊车条件,启动倒车档泊车模式;与此种切换对应的缩放策略例如可以是缩小三维虚拟显示区域,放大监控显示区域,并且,将摄像头视角切换为原视角,具体可参考前面描述的实施方式实现,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实例中,若车辆在泊车自学习模式下,检测到车辆在挂倒车档后又改为挂前进档(即D档)信号、且车速超过预设阈值(例如超过预设10公里/小时)时,判定符合预设的倒车档改前进档泊车条件,启动倒车档改前进档泊车模式;与此种切换对应的缩放策略例如可以是缩小监控显示区域的面积,放大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面积,同时,将监控显示区域的摄像头视角切换回360度视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交互界面上接收到预设缩放用户指令时,响应于该预设缩放用户指令,获得监控显示区域和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其中之一的缩小数据和其中之另一的放大数据,然后,根据该其中之一的缩小数据和其中之另一的放大数据,对应调整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面积大小。可以理解的,预设缩放用户指令例如可以是滑动手势,也可以是点击第二交互界面中设置的缩放按钮。
可以理解的,以将所述第一交互界面切换为所述第二交互界面时,放大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缩小监控显示区域为例,可以通过第二交互界面上的预设缩放用户指令缩小三维虚拟显示区域、放大监控显示区域。
以用户输入是滑动手势为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交互界面上检测的滑动手势,获得滑动手势的滑动距离和滑动方向;
根据滑动距离和滑动方向判断滑动手势是否与预设的滑动条件相匹配;
在滑动手势与预设的滑动条件相匹配的情况下,按照与滑动条件对应的方式,获得监控显示区域和三维虚拟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缩放数据。
根据缩放数据,对应调整监控显示区域和三维虚拟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面积大小
在例如通过上述的平移实现显示区域的缩放时,当判断滑动距离大于预设的阈值,且滑动方向是沿横向时,可以判定为满足滑动条件。
仍以前面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在显示屏左边的情形为例,若判定滑动距离大于预设的阈值、滑动方向往左、且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处于放大状态,可以缩小三维虚拟显示区域,放大监控显示区域,滑动方向往右时可不变;若判定滑动距离大于预设的阈值、滑动方向往右、且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处于缩小状态,可以放大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缩小监控显示区域,滑动方向往左时可不变。
以下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第二交互界面上检测到滑动手势的情况下,分别获得滑动手势的横向滑动距离deltaX和纵向滑动距离deltaY,包括:先分别获得手指抬起位置的横向坐标值和纵向坐标值、手指按下位置的横向坐标值和纵向坐标值,然后获得手指抬起位置的横向坐标值与手指按下位置的横向坐标值之间的距离值,即为滑动手势的横向滑动距离deltaX,获得手指抬起位置的纵向坐标值与手指按下位置的纵向坐标值之间的距离值,即为滑动手势的纵向滑动距离deltaY;
判断横向滑动距离是否大于预设的阈值且滑动方向是沿横向,若是,判定满足滑动条件。其中,可以对滑动手势的横向滑动距离deltaX和纵向滑动距离deltaY进行比较,若横向滑动距离deltaX大于纵向滑动距离deltaY,判定滑动方向为横向滑动。
在判定满足滑动条件后,若判定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处于放大状态且滑动方向往左,则缩小三维虚拟显示区域,若判定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处于缩小状态且滑动方向往右,则放大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其中,可根据横向滑动距离deltaX是否大于0来判断滑动方向,当横向滑动距离deltaX大于0时,判定滑动方向为往右,当横向滑动距离deltaX小于0时,判定滑动方向为往左。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方法获得将第一用户界面切换为第二用户界面时的视角调整数据:
获得当前停车场的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
根据轨迹点集合获得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视角调整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预存的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获得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视角调整数据包括以下SC1至SC3:
SC1、根据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确定包围该泊车线路的最小矩形包围盒的最小点和最大点。
本申请中,泊车线路的最小矩形包围盒指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中,X向坐标最小值、X向坐标最大值、Y向坐标最小值、Y向坐标最大值、Z向坐标最小值、Z向坐标最大值所在的点所确定的长方体。
在一种具体实现中,通过以下方法确定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中,X向坐标最小值、X向坐标最大值、Y向坐标最小值、Y向坐标最大值、Z向坐标最小值、Z向坐标最大值所在的点:
分别获得当前的X向坐标最小值x_min、Y向坐标最小值y_min、Z向坐标最小值z_min,X向坐标最大值x_max、Y向坐标最大值y_max、Z向坐标最大值z_max;
对于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中的所有轨迹点,按照预设的遍历顺序对每个点依次执行以下处理:
获取当前轨迹点的X向坐标值x、Y向坐标值y和Z向坐标值z;
将当前轨迹点的X向坐标值x与当前X向坐标最大值x_max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将当前X向坐标最大值x_max更新为该X向坐标值x,否则,当前X向坐标最大值x_max不变;
将当前轨迹点的X向坐标值x与当前X向坐标最小值x_min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将当前X向坐标最小值x_min更新为该X向坐标值x,否则,当前X向坐标最小值x_min不变;
将当前轨迹点的Y向坐标值y与当前Y向坐标最大值y_max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将当前Y向坐标最大值y_max更新为该Y向坐标值y,否则,当前Y向坐标最大值y_max不变;
将当前轨迹点的Y向坐标值y分别与当前Y向坐标最小值y_min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将当前Y向坐标最小值y_min更新为该纵向坐标值y,否则,当前Y向坐标最小值y_min不变;
将当前轨迹点的Z向坐标值z与当前Z向坐标最大值z_max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将当前Z向坐标最大值z_max更新为该Z向坐标值z,否则,当前Z向坐标最大值z_max不变;
将当前轨迹点的Z向坐标值z与当前Z向坐标最小值z_min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将当前Z向坐标最小值z_min更新为该Z向坐标值z,否则,当前Z向坐标最小值z_min不变;
可以理解,可以为X向坐标最小值x_min、Y向坐标最小值y_min、Z向坐标最小值z_min、X向坐标最大值x_max、Y向坐标最大值y_max、Z向坐标最大值z_max设置预设初始值,例如可均为0,对于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中的第1个点,将该点的X向坐标值x、Y向坐标值y、Z向坐标值z分别与上述预设初始值对应进行比较。
遍历完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中所有点后,当前X向坐标最小值x_min、Y向坐标最小值y_min、Z向坐标最小值z_min可共同确定该泊车线路的最小矩形包围盒的最小点,当前X向坐标最大值x_max、Y向坐标最大值y_max、Z向坐标最大值z_max可共同确定该泊车线路的最小矩形包围盒的最小点。
SC2、获得该最小矩形包围盒的最大点的单位向量与最小点的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
本实施例中,获得该最小矩形包围盒的最大点的单位向量与最小点的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具体包括:
分别获得泊车线路的最小矩形包围盒的最大点的单位向量v 1和最小点的单位向量v 2
按照空间向量公式,根据最大点的单位向量v 1和最小点的单位向量v 2计算出两个向量的夹角弧度θ
按照以下的三角公式,根据两个向量的夹角弧度θ计算出两个向量的夹角;
Figure SMS_1
计算出的该夹角即为视角调整角度,之后可根据该视角调整角度旋转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虚拟相机视角。
在一种具体实例中,可以根据该视角调整角度调整三维虚拟显示区域中以非全览视角显示的三维泊车路线地图的虚拟相机视角。由于虚拟相机视角调整数据是基于泊车线路的最小矩形包围盒确定,能够实现显示视角与泊车线路的自动匹配。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本实施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自动驾驶系统控制器、智能导航设备、智能手机、智能平板设备等可移动设备、云服务器等。
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42和处理器44。
处理器44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42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单元,例如系统内存、只读存储器(ROM),和永久存储装置。其中,ROM可以存储处理器44或者计算机的其他模块需要的静态数据或者指令。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可读写的存储装置。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即使计算机断电后也不会失去存储的指令和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采用大容量存储装置(例如磁或光盘、闪存)作为永久存储装置。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可以是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软盘、光驱)。系统内存可以是可读写存储设备或者易失性可读写存储设备,例如动态随机访问内存。系统内存可以存储一些或者所有处理器在运行时需要的指令和数据。此外,存储器42可以包括任意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的组合,包括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存储芯片(DRAM,SRAM,SDRAM,闪存,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磁盘和/或光盘也可以采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42可以包括可读和/或写的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激光唱片(CD)、只读数字多功能光盘(例如DVD-ROM,双层DVD-ROM)、只读蓝光光盘、超密度光盘、闪存卡(例如SD卡、min SD卡、Micro-SD卡等等)、磁性软盘等等。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不包含载波和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的瞬间电子信号。
存储器42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可执行代码被处理器44处理时,可以使处理器44执行上文述及的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
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案。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另外,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此外,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还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的上述方法中部分或全部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
或者,本申请还可以实施为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被电子设备(或电子设备、服务器等)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本申请的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的部分或全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申请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和方法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记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记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1)

1.一种调整交互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当前启动的不同智能泊车模式触发预设的场景切换过程,以在显示屏上将与切换前的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对应的第一交互界面切换为与当前启动的第二智能泊车场景对应的第二交互界面;其中:
所述第一交互界面和第二交互界面均设有监控显示区域和三维虚拟显示区域,所述监控显示区域用于显示车辆周围的实时监控影像,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用于显示三维泊车场景,其中所述三维泊车场景与当前的智能泊车场景对应;
将所述第一交互界面切换为所述第二交互界面包括:
按照预设的缩放策略,获得与从所述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所述第二智能泊车场景所对应的缩放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缩放数据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面积大小;和
按照预设的视角调整策略,获得与从所述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所述第二智能泊车场景所对应的视角调整数据,以及根据所述视角调整数据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相机视角;
其中所述获得与从所述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所述第二智能泊车场景所对应的缩放数据包括:获得当前停车场的预存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根据所述轨迹点集合获得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横向缩放比例和纵向缩放比例;所述根据所述缩放数据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面积大小包括:按照所述横向缩放比例和纵向缩放比例对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进行缩放;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轨迹点集合获得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横向缩放比例和纵向缩放比例包括:根据所述轨迹点集合确定包围所述泊车线路的最小矩形包围框;获得所述最小矩形包围框的纵向尺寸和横向尺寸;根据最小矩形包围框的纵向尺寸获得纵向缩放比例,根据最小矩形包围框的横向尺寸获得横向缩放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预设的缩放策略,获得与从所述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所述第二智能泊车场景所对应的缩放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缩放数据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面积大小包括:
响应于通过所述第一交互界面接收的启动当前智能泊车模式的用户指令,按照预设的缩放策略,获得与从所述第一智能泊车场景切换为所述第二智能泊车场景所对应的缩放数据,所述缩放数据包括所述监控显示区域和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其中之一的放大数据和其中之另一的缩小数据;
根据所述放大数据和缩小数据,对应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面积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缩放数据包括:沿所述显示屏横向的平移数据,所述放大数据和所述缩小数据相同;
所述根据所述放大数据和缩小数据,对应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面积大小包括:
分别获得切换前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在屏幕坐标系下的横向坐标值和纵向坐标值;
根据切换前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在所述屏幕坐标系下的横向坐标值和所述平移数据,获得切换后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横向坐标值;以及,根据切换前监控显示区域在所述屏幕坐标系下的横向坐标值和所述平移数据,获得切换后监控显示区域的横向坐标值;
按照所述切换后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横向坐标值、所述切换后监控显示区域的横向坐标值、以及所述切换前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纵向坐标值,显示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最小矩形包围框的一对相对边与所述显示屏的横向平行,另一对相对边与所述显示屏的纵向平行;
所述根据最小矩形包围框的纵向尺寸获得纵向缩放比例,根据最小矩形包围框的横向尺寸获得横向缩放比例包括:根据所述纵向尺寸和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预存纵向参考尺寸获得纵向缩放比例,根据所述横向尺寸和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预存横向参考尺寸获得横向缩放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缩放数据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面积大小包括:
根据所述缩放数据,以渐变动画方式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面积大小,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交互界面对应的第一界面显示数据和所述第二交互界面对应的第二界面显示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界面显示数据包括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切换前横向位置数据、所述监控显示区域的切换前横向位置数据,所述第二界面显示数据包括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切换后横向位置数据、以及所述监控显示区域的切换后横向位置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界面显示数据、第二界面显示数据和预设动画参数,获得所述动画的中间帧的缩放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界面显示数据和所述中间帧的缩放数据,获得所述动画的中间帧显示数据,所述中间帧显示数据包括所述中间帧对应的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横向位置数据和所述监控显示区域的横向位置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界面显示数据、第二界面显示数据、所述预设动画参数、所述中间帧显示数据,生成所述第一交互界面到所述第二交互界面的切换动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通过所述第二交互界面接收的预设缩放用户指令,获得所述监控显示区域和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其中之一的缩小数据和其中之另一的放大数据;
根据所述其中之一的缩小数据和其中之另一的放大数据,对应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的面积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交互界面上检测的滑动手势,获得所述滑动手势的滑动距离和滑动方向;
根据所述滑动距离和滑动方向判断所述滑动手势是否与预设的滑动条件相匹配;
在所述滑动手势与预设的滑动条件相匹配的情况下,按照与所述滑动条件对应的方式,获得所述监控显示区域和三维虚拟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缩放数据;
根据所述缩放数据,对应调整所述监控显示区域和三维虚拟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面积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法获得所述视角调整数据:
获得当前停车场的预存泊车线路的轨迹点集合;
根据所述轨迹点集合获得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视角调整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轨迹点集合获得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视角调整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轨迹点集合确定包围所述预存泊车线路的最小矩形包围盒的最小点和最大点;
获得所述最大点的单位向量与最小点的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
所述根据所述视角调整数据调整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和监控显示区域至少其中之一的相机视角包括:
根据所述最大点的单位向量与最小点的单位向量之间的夹角旋转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的虚拟相机视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启动的不同智能泊车模式触发预设的场景切换过程包括以下至少任意一项:
根据当前启动的自动泊车模式或泊车自学习模式,触发放大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缩小所述监控显示区域、以及将所述监控显示区域的相机角度调整为360度视角的场景切换过程;
根据当前启动的倒车档泊车模式,触发缩小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放大所述监控显示区域、以及将所述监控显示区域的相机角度切换为非360度视角的场景切换过程;
根据当前启动的倒车档改前进档泊车模式,触发放大所述三维虚拟显示区域、缩小所述监控显示区域、以及将所述监控显示区域的相机角度调整为360度视角的场景切换过程。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调整交互界面的方法。
CN202110713889.8A 2021-06-25 2021-06-25 调整交互界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282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3889.8A CN113282217B (zh) 2021-06-25 2021-06-25 调整交互界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3889.8A CN113282217B (zh) 2021-06-25 2021-06-25 调整交互界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2217A CN113282217A (zh) 2021-08-20
CN113282217B true CN113282217B (zh) 2023-07-04

Family

ID=77285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13889.8A Active CN113282217B (zh) 2021-06-25 2021-06-25 调整交互界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221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16967A1 (en) * 2018-06-29 2021-05-05 BYD Company Limited Automatic park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vehicle
CN112824183A (zh) * 2019-11-20 2021-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泊车交互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11554B1 (ko) * 2013-12-02 2015-04-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스티어링휠을 이용하는 자동주차모드의 선택방법
JP2019171889A (ja) * 2018-03-26 2019-10-10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運転制御装置
CN111413959B (zh) * 2018-12-18 2023-07-25 魔门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任意点至任意点的全局路径规划、泊车方法及系统
CN111559371B (zh) * 2020-05-15 2021-12-07 广州智鹏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泊车的显示方法、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11824132B (zh) * 2020-07-24 2022-03-11 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泊车显示方法和车辆
CN112061117B (zh) * 2020-10-14 2022-06-1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自学习自动泊车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16967A1 (en) * 2018-06-29 2021-05-05 BYD Company Limited Automatic park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vehicle
CN112824183A (zh) * 2019-11-20 2021-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泊车交互方法及装置
WO2021098254A1 (zh) * 2019-11-20 2021-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泊车交互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2217A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98254A1 (zh) 一种自动泊车交互方法及装置
EP4015329B1 (e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parking of vehicle
US10214239B2 (en) Park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1417017B2 (en) Camera-only-localization in sparse 3D mapped environments
US20130236858A1 (en) Surrounding bird view monitoring image generation method and training method, automobile-side device, and training device thereof
US2008005540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n Image Of Vehicle Surroundings
KR20170031755A (ko) 사발형 이미징 시스템에서의 물체 가시화
WO2002104032A1 (fr) Processeur d'images peripheriques pour vehicule et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CN101281644A (zh) 基于视觉的导航和制导系统
CN106447608B (zh) 一种视频图像拼接方法及装置
KR20180038503A (ko) 다차원 이미지 공간을 통한 네비게이션
US20190166350A1 (en) Image merging method using viewpoint transformation and system therefor
CN108680157A (zh) 一种障碍物检测区域的规划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3282217B (zh) 调整交互界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Yeh et al.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providing an intuitive perspective view of vehicle surrounding
US2015016340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ntering Swivel Views
WO2020196676A1 (ja) 画像処理装置、車両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533191B2 (ja) 三次元地図表示装置および三次元地図表示プログラム
JP2021146769A (ja) 車載装置、遠隔操作システム、操作端末及び車載装置の制御方法
WO2017024954A1 (zh) 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US20220116574A1 (en) Vehicular travel-environment display apparatus
CN115686418A (zh) 用于辅助对管的方法、视觉辅助对管系统及控制器
JP2010208483A (ja) 駐車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CN113269165B (zh) 数据获取方法及其装置
CN116778457B (zh) 一种车辆自动泊车辅助控制系统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