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2095B - 一种复合翼无人机起降阶段航向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翼无人机起降阶段航向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82095B CN113282095B CN202110375091.7A CN202110375091A CN113282095B CN 113282095 B CN113282095 B CN 113282095B CN 202110375091 A CN202110375091 A CN 202110375091A CN 113282095 B CN113282095 B CN 11328209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rse
- course angle
- landing
- airplane
-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claims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8—Control of attitude, i.e. control of roll, pitch, or yaw
- G05D1/0808—Control of attitude, i.e. control of roll, pitch, or yaw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1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 G05D1/101—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 G05D1/106—Change initiated in response to external conditions, e.g. avoidance of elevated terrain or of no-fly z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翼无人机起降阶段航向控制方法,所述航向控制方法由通用航向角控制方法和起飞降落各个阶段相应的航向角控制策略组成。本发明能使飞机有效保持起飞前选择的逆风状态,同时能有效抵抗突风对航向角的干扰,并且确保飞机按预设的安全路径完成旋翼到固定翼模式的转换,保证飞行安全;降落过渡飞行、旋翼移动和降落悬停阶段,航向自由跟风,可以确保旋翼有更多的控制能力用于俯仰和滚转姿态控制,保证飞行安全;并实现垂直下降末段,飞机降落接地时刻,航向角速率接近0,有效保护了起落架折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翼无人机起降阶段航向控制方法,属于复合翼无人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复合翼无人机已成为热点,在测绘、巡线、侦察、货物运输等领域有大量应用。复合翼无人机典型的飞行模式为旋翼模式起飞、固定翼巡飞、旋翼模式降落。
复合翼无人机兼有固定翼和多旋翼的特点。相比多旋翼无人机,复合翼无人机的机翼和尾翼在不同的风向下,航向气动力区别很大。典型的风向如图1所示,逆风区,航向力矩线性度好且是静稳定的,气动干扰最小;侧风区,航向力矩很大,有明显的非线性,气动干扰影响较大;顺风区,航向力矩较大,有明显的非线性且是静不稳定,气动干扰最大。
复合翼无人机旋翼模式下,俯仰通道和滚转通道的控制能力较强,而且响应较快,而航向控制能力较弱(大约相当于前者的1/6)。
结合复合翼无人机旋翼模式的航向气动以及旋翼控制能力的固有特性,为了确保复合翼无人机飞行安全,提高抗风风力等级,在起降阶段,应尽量保证无人机处于逆风状态,避免顺风状态。这是因为在逆风状态下,无人机气动力的航向力矩很小,且是静稳定的,此时旋翼在航向通道分配的油门较小,且飞机航向姿态也是静稳定;在侧风、顺风状态下,无人机气动力的航向力矩较大,且是静不稳定的,此时旋翼在航向通道分配的油门较大,不稳定的气动干扰将明显影响飞机航向稳定性,严重时将引起航向姿态振荡发散,影响飞行安全。因此,合理的起降策略及航向控制方法,是提高复合翼无人机起降阶段抗风能力的关键。
当前的复合翼无人机旋翼模式起飞(如图2)通常包含垂直爬升(垂直爬升到安全高度)、起飞悬停(等待姿态稳定)、起飞过渡飞行(由旋翼过渡为固定翼)阶段;旋翼模式降落(如图3)包含降落过渡飞行(由固定翼过渡为旋翼)、旋翼移动(移动到降落点上空)、降落悬停(等待姿态稳定)、垂直下降(垂直下降到地面)阶段。当前,大多数的复合翼无人机在起飞前就设定好了降落航线。起飞时通常选择空旷的场地逆风起飞,飞行风险较小。降落时,由于风向相比起飞时可能发生了变化,导致降落航线处于侧风或顺风状态。
当前的复合翼无人机起降阶段的航向控制策略通常为锁定航向,少数无人机采用航向自由跟风。锁定航向的方法具有使用简单的优点,但当风向处于侧风或顺风状态下,风速较大时,锁定航向不但消耗较多的旋翼控制能力,导致航向通道的控制油门很高,不稳定的气动干扰还将诱导飞机姿态振荡,严重时将影响飞行安全。
航向自动跟风的策略,能使飞机自动跟随风向偏转,处于逆风状态;但在起飞时,航向不锁定,起飞过渡飞行(旋翼过渡到固定翼)的飞行路径受到风的影响较大,严重时飞行路径将偏离安全区域,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在降落的末段(飞机离地面高度5米到着陆),航向的自由转动会增加降落时起降架损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翼无人机起降阶段航向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翼无人机起降阶段航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航向控制方法由通用航向角控制方法和起飞降落各个阶段相应的航向角控制策略组成;
通用航向角控制方法:通用航向角控制方法是根据期望的航向角ψg以及当前偏航角ψ和偏航角速率ωy计算期望的偏航角速率ωyg;再根据期望的偏航角速率ωyg和当前角速率ωy和当前的角加速度εy计算航向通道旋翼电机油门信号dthy,进而控制无人机的航向偏转;
起飞降落各个阶段相应的航向角控制策略:是根据飞机的使用需求,分别确定起飞降落每个阶段期望的航向角ψg指令或者偏航角速率ωyg指令、航向角内环的积分环节限幅dyawi_max,既保证飞机按期望的飞行路径飞行,又确保飞行安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用航向角控制方法的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一:航向角外环(航向角到航向角速率)采用PD控制,根据航向角控制策略得到的期望航向角ψg以及当前偏航角ψ和偏航角速率ωy计算期望的偏航角速率ωygz,如公式(1),其中kp1为比例系数,kd1微分控制系数;
ωygz=kp1(ψg-ψ)-kd1×wy
(1)
步骤二:并根据飞机性能要求,设定偏航角速率限幅值ωymax,并对步骤一计算的ωygz限幅,得到航向角速率期望值ωyg,如公式(2);
步骤三:航向角内环(航向角速率到航向通道旋翼电机油门)采用PID 控制,再根据期望的偏航角速率ωyg和当前角速率ωy和当前的角加速度εy计算航向通道旋翼电机油门信号dthy;根据飞机的使用要求,需要对航向角内环的积分环节进行限幅,设定的幅值为dyawi_max,限幅公式(3),其中ki2积分控制系数;
步骤四:在步骤三的基础上,计算航向控制信号值dyawz,如公式(4),其中kp2为比例系数,kd2微分控制系数;
dyawz=kp2(wyg-wy)-kd2×εy+dyawi
(4)
步骤五:根据飞机的使用要求,需要对航向角内环的总控制信号进行限幅,设定的幅值为dyaw_max,限幅公式(5),幅值通常为100;
步骤六:需要根据飞机使用要求,将航向角内环的总控制信号dyaw转换为航向通道旋翼电机油门信号dthy,通过如下 dthy=ζ×dyaw;ζ为航向通道控制分配系数,通常为0.2~0.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起飞降落各个阶段相应的航向角控制策略的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一:通常采用逆风起飞,起飞时的垂直爬升阶段,航向控制采用锁定航向的策略,本策略期望的航向角ψg为起飞离地时刻的航向角,航向角内环的积分环节限幅dyawi_max为30(相当于dyawi_max的 30%);这样可以保证起飞时飞机保持起飞时刻的逆风状态,同时能有效抵抗突风对航向角的干扰;
步骤二:起飞悬停阶段的策略与垂直爬升阶段相同;这样可以保证起飞悬停时飞机保持逆风状态,同时能有效抵抗突风对航向角的干扰;
步骤三:起飞过渡飞行阶段的策略与垂直爬升阶段相同;这样可以保证起飞过渡飞行中飞机保持逆风状态,同时能有效抵抗突风对航向角的干扰,并且确保飞机按预设的安全路径完成旋翼到固定翼模式的转换,保证飞行安全;
步骤四:降落过渡飞行阶段,航向控制采用自由跟风的策略,本策略期望的偏航角速率ωyg为0,航向角内环的积分环节限幅dyawi_max为0;这样飞机能自由跟风,使飞机处于逆风状态,可以确保旋翼有更多的控制能力用于俯仰和滚转姿态控制;
步骤五:旋翼移动(移动到降落点上空)飞行阶段,航向控制策略与降落过渡飞行阶段相同,采用自由跟风的策略;
步骤六:降落悬停(等待姿态稳定)飞行阶段,航向控制策略与降落过渡飞行阶段相同,采用自由跟风的策略;
步骤七:垂直下降(垂直下降到地面)飞行阶段,航向控制采用锁定航向的策略,本策略期望的航向角ψg为降落悬停结束时刻的航向角,航向角内环的积分环节限幅dyawi_max为30(相当于dyawi_max的 30%);这样可以保证降落时飞机保持逆风状态,同时能有效抵抗突风对航向角的干扰,并实现飞机降落接地时刻,航向角速率接近0,有效保护了起落架折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旋翼模式起飞时,能有效保持起飞前选择的逆风状态,同时能有效抵抗突风对航向角的干扰,并且确保飞机按预设的安全路径完成旋翼到固定翼模式的转换,保证飞行安全;
2.降落过渡飞行、旋翼移动和降落悬停阶段,航向自由跟风,使飞机处于逆风状态,可以确保旋翼有更多的控制能力用于俯仰和滚转姿态控制,保证飞行安全;
3.垂直下降,可以保证降落时飞机保持的逆风状态,同时能有效抵抗突风对航向角的干扰,并实现飞机降落接地时刻,航向角速率接近0,有效保护了起落架折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风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起飞各阶段示意;
图3为本发明降落各阶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翼无人机起降阶段航向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
根据图1-3所示,航向控制方法由通用航向角控制方法和起飞降落各个阶段相应的航向角控制策略组成;
通用航向角控制方法:通用航向角控制方法是根据期望的航向角ψg以及当前偏航角ψ和偏航角速率ωy计算期望的偏航角速率ωyg;再根据期望的偏航角速率ωyg和当前角速率ωy和当前的角加速度εy计算航向通道旋翼电机油门信号dthy,进而控制无人机的航向偏转;
起飞降落各个阶段相应的航向角控制策略:是根据飞机的使用需求,分别确定起飞降落每个阶段期望的航向角ψg指令或者偏航角速率ωyg指令、航向角内环的积分环节限幅dyawi_max,既保证飞机按期望的飞行路径飞行,又确保飞行安全。
实施例一:通用航向角控制方法的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一:航向角外环(航向角到航向角速率)采用PD控制,根据航向角控制策略得到的期望航向角ψg以及当前偏航角ψ和偏航角速率ωy计算期望的偏航角速率ωygz,如公式(1),其中kp1为比例系数,kd1微分控制系数;
ωygz=kp1(ψg-ψ)-kd1×wy
(1)
步骤二:并根据飞机性能要求,设定偏航角速率限幅值ωymax,并对步骤一计算的ωygz限幅,得到航向角速率期望值ωyg,如公式(2);
步骤三:航向角内环(航向角速率到航向通道旋翼电机油门)采用PID 控制,再根据期望的偏航角速率ωyg和当前角速率ωy和当前的角加速度εy计算航向通道旋翼电机油门信号dthy;根据飞机的使用要求,需要对航向角内环的积分环节进行限幅,设定的幅值为dyawi_max,限幅公式(3),其中ki2积分控制系数;
步骤四:在步骤三的基础上,计算航向控制信号值dyawz,如公式(4),其中kp2为比例系数,kd2微分控制系数;
dyawz=kp2(wyg-wy)-kd2×εy+dyawi
(4)
步骤五:根据飞机的使用要求,需要对航向角内环的总控制信号进行限幅,设定的幅值为dyaw_max,限幅公式(5),幅值通常为100;
步骤六:需要根据飞机使用要求,将航向角内环的总控制信号dyaw转换为航向通道旋翼电机油门信号dthy,通过如下 dthy=ζ×dyaw;ζ为航向通道控制分配系数,通常为0.2~0.3。
实施例二:起飞降落各个阶段相应的航向角控制策略的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一:通常采用逆风起飞,起飞时的垂直爬升阶段,航向控制采用锁定航向的策略,本策略期望的航向角ψg为起飞离地时刻的航向角,航向角内环的积分环节限幅dyawi_max为30(相当于dyawi_max的 30%);这样可以保证起飞时飞机保持起飞时刻的逆风状态,同时能有效抵抗突风对航向角的干扰;
步骤二:起飞悬停阶段的策略与垂直爬升阶段相同;这样可以保证起飞悬停时飞机保持逆风状态,同时能有效抵抗突风对航向角的干扰;
步骤三:起飞过渡飞行阶段的策略与垂直爬升阶段相同;这样可以保证起飞过渡飞行中飞机保持逆风状态,同时能有效抵抗突风对航向角的干扰,并且确保飞机按预设的安全路径完成旋翼到固定翼模式的转换,保证飞行安全;
步骤四:降落过渡飞行阶段,航向控制采用自由跟风的策略,本策略期望的偏航角速率ωyg为0,航向角内环的积分环节限幅dyawi_max为0;这样飞机能自由跟风,使飞机处于逆风状态,可以确保旋翼有更多的控制能力用于俯仰和滚转姿态控制;
步骤五:旋翼移动(移动到降落点上空)飞行阶段,航向控制策略与降落过渡飞行阶段相同,采用自由跟风的策略;
步骤六:降落悬停(等待姿态稳定)飞行阶段,航向控制策略与降落过渡飞行阶段相同,采用自由跟风的策略;
步骤七:垂直下降(垂直下降到地面)飞行阶段,航向控制采用锁定航向的策略,本策略期望的航向角ψg为降落悬停结束时刻的航向角,航向角内环的积分环节限幅dyawi_max为30(相当于dyawi_max的 30%);这样可以保证降落时飞机保持逆风状态,同时能有效抵抗突风对航向角的干扰,并实现飞机降落接地时刻,航向角速率接近0,有效保护了起落架折损。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
1.一种复合翼无人机起降阶段航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航向控制方法由通用航向角控制方法和起飞降落各个阶段相应的航向角控制策略组成;
通用航向角控制方法:通用航向角控制方法是根据期望的航向角ψg以及当前偏航角ψ和偏航角速率wy计算期望的偏航角速率wyg;再根据期望的偏航角速率wyg和当前角速率wy和当前的角加速度εy计算航向通道旋翼电机油门信号dthy,进而控制无人机的航向偏转;
起飞降落各个阶段相应的航向角控制策略:是根据飞机的使用需求,分别确定起飞降落每个阶段期望的航向角ψg指令或者偏航角速率wyg指令、航向角内环的积分环节限幅dyawi_max,既保证飞机按期望的飞行路径飞行,又确保飞行安全;
所述通用航向角控制方法的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一:航向角外环采用PD控制,根据航向角控制策略得到的期望航向角ψg以及当前偏航角ψ和偏航角速率wy计算期望的偏航角速率wygz,如公式(1),其中kp1为比例系数,kd1为微分控制系数;
wygz=kp1(ψg-ψ)-kd1×wy
(1)
步骤二:并根据飞机性能要求,设定偏航角速率限幅值wymax,并对步骤一计算的wygz限幅,得到航向角速率期望值wyg,如公式(2);
步骤三:航向角内环采用PID控制,再根据期望的偏航角速率wyg和当前角速率wy和当前的角加速度εy计算航向通道旋翼电机油门信号dthy;根据飞机的使用要求,需要对航向角内环的积分环节进行限幅,设定的幅值为dyawi_max,限幅公式(3),其中ki2为积分控制系数;
步骤四:在步骤三的基础上,计算航向控制信号值dyawz,如公式(4),其中kp2为比例系数,kd2为微分控制系数;
dyawz=kp2(wyg-wy)-kd2×εy+dyawi(4)
步骤五:根据飞机的使用要求,需要对航向角内环的总控制信号进行限幅,设定的幅值为dyaw_max,限幅公式(5),幅值为100;
步骤六:需要根据飞机使用要求,将航向角内环的总控制信号dyaw转换为航向通道旋翼电机油门信号dthy,通过如下dthy=ζ×dyaw;ζ为航向通道控制分配系数,为0.2~0.3;
起飞降落各个阶段相应的航向角控制策略的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一:采用逆风起飞,起飞时的垂直爬升阶段,航向控制采用锁定航向的策略,本策略期望的航向角ψg为起飞离地时刻的航向角,航向角内环的积分环节限幅dyawi_max为30;这样可以保证起飞时飞机保持起飞时刻的逆风状态,同时能有效抵抗突风对航向角的干扰;
步骤二:起飞悬停阶段的策略与垂直爬升阶段相同;这样可以保证起飞悬停时飞机保持逆风状态,同时能有效抵抗突风对航向角的干扰;
步骤三:起飞过渡飞行阶段的策略与垂直爬升阶段相同;这样可以保证起飞过渡飞行中飞机保持逆风状态,同时能有效抵抗突风对航向角的干扰,并且确保飞机按预设的安全路径完成旋翼到固定翼模式的转换,保证飞行安全;
步骤四:降落过渡飞行阶段,航向控制采用自由跟风的策略,本策略期望的偏航角速率wyg为0,航向角内环的积分环节限幅dyawi_max为0;这样飞机能自由跟风,使飞机处于逆风状态,可以确保旋翼有更多的控制能力用于俯仰和滚转姿态控制;
步骤五:旋翼移动飞行阶段,航向控制策略与降落过渡飞行阶段相同,采用自由跟风的策略;
步骤六:降落悬停飞行阶段,航向控制策略与降落过渡飞行阶段相同,采用自由跟风的策略;
步骤七:垂直下降飞行阶段,航向控制采用锁定航向的策略,本策略期望的航向角ψg为降落悬停结束时刻的航向角,航向角内环的积分环节限幅dyawi_max为30;这样可以保证降落时飞机保持逆风状态,同时能有效抵抗突风对航向角的干扰,并实现飞机降落接地时刻,航向角速率接近0,有效保护了起落架折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75091.7A CN113282095B (zh) | 2021-04-08 | 2021-04-08 | 一种复合翼无人机起降阶段航向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75091.7A CN113282095B (zh) | 2021-04-08 | 2021-04-08 | 一种复合翼无人机起降阶段航向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82095A CN113282095A (zh) | 2021-08-20 |
CN113282095B true CN113282095B (zh) | 2022-11-22 |
Family
ID=77276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75091.7A Active CN113282095B (zh) | 2021-04-08 | 2021-04-08 | 一种复合翼无人机起降阶段航向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8209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82467B (zh) * | 2021-09-01 | 2023-05-23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一种尾座式垂直起降飞机人工应急辅助起降操纵控制方法 |
CN113985914A (zh) * | 2021-10-21 | 2022-01-28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设备降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013682B (zh) * | 2021-10-22 | 2022-11-25 | 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起飞试验系统及方法 |
CN114313252B (zh) * | 2021-12-16 | 2023-02-14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4384938B (zh) * | 2022-03-23 | 2022-07-08 | 山东智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机起降航向校正方法及系统 |
CN116414153B (zh) * | 2023-06-12 | 2023-08-18 | 西安天成益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人工智能的无人机起降校正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45581A (zh) * | 2018-06-12 | 2018-11-20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复合四旋翼无人机多模态飞行控制方法 |
CN108885462A (zh) * | 2017-09-19 | 2018-11-23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方法、无人机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433702A (zh) * | 2018-10-31 | 2020-07-17 |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无人机及其云台控制方法 |
CN111699451A (zh) * | 2019-05-29 | 2020-09-22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垂直起降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方法、设备及垂直起降无人机 |
CN112537444A (zh) * | 2020-12-15 | 2021-03-23 | 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翼无人机悬停自动对风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L222053A (en) * | 2012-09-23 | 2016-11-30 | Israel Aerospace Ind Ltd | A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ized product for aircraft management |
-
2021
- 2021-04-08 CN CN202110375091.7A patent/CN11328209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85462A (zh) * | 2017-09-19 | 2018-11-23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方法、无人机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845581A (zh) * | 2018-06-12 | 2018-11-20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复合四旋翼无人机多模态飞行控制方法 |
CN111433702A (zh) * | 2018-10-31 | 2020-07-17 |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无人机及其云台控制方法 |
CN111699451A (zh) * | 2019-05-29 | 2020-09-22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垂直起降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方法、设备及垂直起降无人机 |
CN112537444A (zh) * | 2020-12-15 | 2021-03-23 | 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翼无人机悬停自动对风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82095A (zh) | 2021-08-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282095B (zh) | 一种复合翼无人机起降阶段航向控制方法 | |
WO2018209911A1 (zh) | 基于双涵道风扇动力系统的可折叠式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 |
CN104816824B (zh) | 基于双飞控系统的固定结构式垂直起降飞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639332B (zh) | 复合三旋翼无人机多模态飞行控制方法 | |
WO2022068022A1 (zh) | 一种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 |
AU673608B2 (en) | Ancillary aerodynamic structures for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having ducted, coaxial counter-rotating rotors | |
CN104085532B (zh) | 一种倾转旋翼运输机的控制方法 | |
CN103979104B (zh) | 一种可变体x型机翼垂直起降微型飞行器 | |
CN205916329U (zh) | 一种共轴双桨无人飞行器 | |
CN108845581A (zh) | 复合四旋翼无人机多模态飞行控制方法 | |
CN111098649B (zh) | 一种飞行汽车控制系统、方法及飞行汽车 | |
US11745877B2 (en) | Biplane flying device | |
CN115933733A (zh) |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纵向高度速度解耦非线性控制方法 | |
CN106114852A (zh) | 一种横列式双涵道垂直起降飞行器姿态控制方法 | |
JP2009234551A (ja) | 主翼取り付け角変更装置を備えた垂直離着陸航空機 | |
CN114675663A (zh) | 一种侧风环境下无人机着陆的规划及控制方法 | |
US20220350348A1 (en) | Aircraft with a multi-fan propulsio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flight orientation transitions | |
CN113093809A (zh) | 一种复合翼无人机的自抗扰控制器及其建立方法 | |
CN108791816B (zh) | 一种具有复合气动舵面的倾转机翼无人机 | |
CN208306996U (zh) | 一种自动装卸垂直起降固定翼货运无人机 | |
CN207078323U (zh) | 微小型可悬停固定翼飞行器 | |
CN116243719A (zh) | 一种无人机盘旋陡降着陆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
CN108545182A (zh) |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 |
Wang et al. | Development of autonomous hybrid UAV U-Lion with VTOL and cruise flying capabilities | |
CN113371189A (zh) |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及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