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1896A - 一种内窥镜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窥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1896A
CN113281896A CN202110699929.8A CN202110699929A CN113281896A CN 113281896 A CN113281896 A CN 113281896A CN 202110699929 A CN202110699929 A CN 202110699929A CN 113281896 A CN113281896 A CN 113281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arc
spot
stain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99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晓锋
王旭晖
黎勇
陈小会
张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bdspa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bdspa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bdspa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bdspa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999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18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1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18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G02B23/2476Non-optical details, e.g. housings, mountings,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1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leaning too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G02B23/2407Optical details
    • G02B23/2461Illumin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0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to keep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by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irt, stains, contamination, condens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检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窥镜系统,其包括窥镜本体和内窥管,所述内窥管安装在所述窥镜本体的一侧,所述内窥管外套设有一污渍防护套管,所述污渍防护套管的一端与所述窥镜本体通过一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污渍防护套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污渍防护头,所述污渍防护头由高透光耐磨性材料制成,且所述污渍防护头与所述内窥管通过一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本申请具有减少污渍对内窥镜的探头造成污染的情况发生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内窥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检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内窥镜也称为内镜,其原意为借助某种媒介窥视体内深部腔道的一种方法。内窥镜的发展和应用起源于医学。而内窥镜很快的也应用到了工业领域,特别是应用到有毒、高温、辐射以及人眼难以观察到的地方,而车辆检侧维修工作中,内窥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汽车各种总成、机械内部进行不解体检测时,很难了解到内部的具体情况,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内窥镜对车辆内部进行及观测。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车辆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车辆的内部机构都会附着上污渍,在使用内窥镜对车辆进行检测时,内窥镜的探头可能会刮蹭到结构侧壁的污渍,从而使得污渍附着在探头上,造成成像污点,影响检修人员观察车辆内部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污渍对内窥镜的探头造成污染的情况发生,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窥镜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内窥镜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窥镜本体和内窥管,所述内窥管安装在所述窥镜本体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管外套设有一污渍防护套管,所述污渍防护套管的一端与所述窥镜本体通过一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污渍防护套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污渍防护头,所述污渍防护头由高透光耐磨性材料制成,且所述污渍防护头与所述内窥管通过一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污渍防护套管以及污渍防护头,能够在使用者观察车辆内部时,对内窥管起到防护的作用,减少污渍对内窥镜的探头造成污染,同时不影响探头对机械内部结构的拍摄,在观察结束时,可以通过解除连接组件以及固定组件,将污渍防护套管与污渍防护头拆卸下来进行清洗维护,保持整体的清洁程度,维护设备的使用效果。
可选的,所述污渍防护头的外侧壁周向设置有刮渍部,所述刮渍部的宽度沿所述污渍防护头侧壁一端向远离所述污渍防护头侧壁的一侧呈收缩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渍部的设置,能够使得使用者在使用内窥管对机械结构内部进行观察的过程中,使用刮渍部对机械结构内部进行刮蹭,进而使得附着的污渍掉落,从而方便使用者观察。
可选的,所述污渍防护头的端部设置有聚光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光部的设置,将内窥管的探头发射的光源污渍防护头的端部进行聚集,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者观察机械结构的内部情况的便利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锁紧环以及连接环,所述锁紧环的一端与所述污渍防护套管远离所述污渍防护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锁紧环的另一端沿所述锁紧环的轴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根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与所述锁紧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一端与所述窥镜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远离所述窥镜本体的一端沿所述连接环的轴向中心线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插槽,两根所述插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插槽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时,将锁紧环的插杆对准连接环的插槽,然后分别将两根插杆与两个插槽插接配合,对锁紧环与连接环进行固定,实现了污渍防护套管的一端与窥镜本体通过一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插杆远离所述锁紧环的一端固定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与所述插杆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弧形杆的侧壁与所述插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槽的槽壁对应开设有供所述弧形杆插接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杆与所述弧形槽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时,先将弧形杆插入插槽内,使得弧形杆的端部与弧形槽的槽口相对准,然后转动锁紧环带动弧形杆移动并与弧形槽进行插接配合,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插杆与插槽插接配合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弧形槽远离所述窥镜本体的一侧槽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连接环的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卡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弹力方向与所述卡块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卡块的侧壁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所述卡块的一端伸出于所述连接环的侧壁外,所述滑槽的槽壁贯穿所述连接环的侧壁对应开设有供所述推杆滑移的活动槽,所述推杆的移动方向所述卡块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弧形杆朝向所述锁紧环一侧开设有配合槽,所述卡块与所述配合槽卡接配合,当所述弧形杆与所述弧形槽插接配合时,所述配合槽与所述滑槽相互对准并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时,先推动推杆带动卡块滑入滑槽内,然后再通过弧形杆与弧形槽的插接配合,使得弧形杆的配合槽与滑槽对准并相连通,此时松开推杆使得卡块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迅速朝向配合槽内滑移,直至卡块与配合槽插接,从而对弧形杆进行固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弧形杆与弧形槽插接配合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环以及配合环,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所述内窥管外,且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窥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配合环位于所述污渍防护套管内部,且所述配合环的一端与所述污渍防护头的朝向所述污渍防护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配合环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配合环与所述固定环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合环与固定环螺纹配合的设置,实现了污渍防护头与内窥管通过一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污渍防护头的内侧壁朝向所述刮渍部一侧内凹设置有聚光凹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光凹面的设置,将内窥管的探头处的光源部分聚集在刮蹭部处,进一步提高了使用者观察机械结构的内部情况的便利性。
可选的,所述污渍防护套管由皮质防水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质防水材料具有较好的柔韧性,适合配合内窥管进行移动,同时能够对油污水渍起到防护的作用,减少油污对内窥管进行污染。
可选的,所述污渍防护头的外表面涂覆有纳米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涂层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污渍防护头的耐磨性能以及润滑性能,有效的提高了刮渍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减少油污附着在污渍防护头表面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的污渍防护套管以及污渍防护头,能够在使用者观察车辆内部时,对内窥管起到防护的作用,减少污渍对内窥镜的探头造成污染,同时不影响探头对机械内部结构的拍摄,在观察结束时,可以通过解除连接组件以及固定组件,将污渍防护套管与污渍防护头拆卸下来进行清洗维护,保持整体的清洁程度,维护设备的使用效果;
2.刮渍部的设置,能够使得使用者在使用内窥管对机械结构内部进行观察的过程中,使用刮渍部对机械结构内部进行刮蹭,进而使得附着的污渍掉落,从而方便使用者观察;
3.聚光部的设置,将内窥管的探头发射的光源污渍防护头的端部进行聚集,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者观察机械结构的内部情况的便利性;
4.纳米涂层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污渍防护头的耐磨性能以及润滑性能,有效的提高了刮渍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减少油污附着在污渍防护头表面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一种内窥镜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一种内窥镜系统的局部机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A-A的剖面图。
图5是图2中B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窥镜本体;2、内窥管;3、探头;4、污渍防护套管;5、连接组件;51、锁紧环;52、连接环;53、插杆;54、弧形杆;6、污渍防护头;61、刮渍部;62、聚光部;7、固定组件;71、固定环;711、阻挡部;72、配合环;8、插槽;9、弧形槽;10、滑槽;11、卡块;12、弹簧;13、推杆;14、活动槽;15、配合槽;16、聚光凹面;17、聚光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内窥镜系统。参照图1,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窥镜本体1以及内窥管2,内窥管2安装在窥镜本体1的一侧,且内窥管2远离窥镜本体1的一端内部安装有用于观察的探头3。内窥管2的外侧套设有一污渍防护套管4。污渍防护套管4的一端与窥镜本体1通过一连接组件5可拆卸连接,污渍防护套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污渍防护头6。污渍防护头6由高透光耐磨性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亚克力、帕姆、聚碳酸酯等材料制成。且污渍防护头6与内窥管2通过一固定组件7可拆卸连接。
污渍防护套管4与污渍防护头6的配合设置,能对内窥管2起到防护的作用,减少污渍对内窥镜的探头3造成污染,影响对车辆内部进行检修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1,污渍防护套管4由皮质防水材料制成,皮质防水材料具有较好的柔韧性,能够配合内窥管2进行移动,同时能够对油污水渍起到防护的作用,减少油污对内窥管2进行污染。
参照图2到图4,连接组件5包括锁紧环51以及连接环52,锁紧环51的一端与污渍防护套远离污渍防护头6的一端粘接固定,锁紧环51的另一端沿锁紧环51的轴向中心线对称固定设置有两根插杆53。具体的,插杆53的一端与锁紧环51的端面固定连接,插杆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杆54。弧形杆54与插杆53相互垂直,且弧形杆54与锁紧环51呈同心设置。弧形杆54的侧壁与插杆53的端面固定连接。连接环52固定在窥镜本体1的侧壁,且连接环52远离窥镜本体1的一端沿连接环52的轴向中心线呈对称开设有两个插槽8,弧形杆54与插槽8插接配合并与插杆53插接配合。两个插槽8的槽壁沿连接环52的周向开设有弧形槽9。弧形杆54与弧形槽9插接配合,从而能够在弧形杆54插入插槽8并与弧形槽9的槽口对准时,通过转动连接环52将弧形杆54插入弧形槽9内。实现了污渍防护套管4与窥镜本体1通过连接组件5可拆卸连接的作用。
参照图3和图4,为了进一步提高弧形杆54与弧形槽9插接配合的稳定性,弧形槽9远离窥镜本体1的一侧槽壁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内滑移设置有卡块11,卡块11的移动方向与连接环52的轴线方向相平行。滑槽10内设置有弹簧12,弹簧12的一端与滑槽10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12的另一端与卡块11的侧壁固定连接,弹簧12的弹力方向与卡块11的移动方向相同。当弹簧12处于自然状态时,卡块11部分位于滑槽10内,卡块11的另一部分伸入弧形槽9内。卡块11的侧壁设置有推杆13,推杆13远离卡块11的一端伸出于连接环52的侧壁外,滑槽10的槽壁贯穿连接环52的侧壁对应开设有供推杆13滑移的活动槽14,推杆13的移动方向卡块11的移动方向相同。弧形杆54朝向锁紧环51一侧开设有配合槽15,卡块11与配合槽15卡接配合,当弧形杆54与弧形槽9插接配合时,配合槽15与滑槽10相互对准并相连通。
连接时,先推动推杆13带动卡块11滑入滑槽10内并压缩弹簧12,然后将弧形杆54插入插槽8并转动弧形杆54,从而使得弧形杆54与弧形槽9插接,并使得配合槽15与滑槽10相互对准并相连通,此时松开卡块11,使得卡块11在弹簧12弹力的作用下迅速朝向配合槽15内移动并与配合槽15插接,从而将弧形杆54固定在弧形槽9内,完成污渍防护套管4与窥镜本体1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为了方便弧形杆54与弧形槽9的卡接,卡块11朝向弧形槽9槽口一侧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斜面。从而使得弧形杆54在与弧形槽9插接的过程中,弧形杆54的端面能够挤压卡块11的导向斜面带动卡块11朝向滑槽10内滑移,省去了人手推动推杆13带动卡块11滑入滑槽10的工作,方便连接。
参照图1,污渍防护头6的外侧壁周向设置有刮渍部61,刮渍部61与污渍防护头6呈一体式设置,且刮渍部61的宽度沿污渍防护头6侧壁一端向远离污渍防护头6侧壁的一端呈收缩设置。这样设置,能使刮渍部61更好的对车辆内部附着的污渍进行刮落。从而有利于使用者对车辆内部进行检修作业。
进一步的,污渍防护头6的内侧壁朝向刮渍部61一侧内凹设置有聚光凹面16。聚光凹面16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将探头3处的光源部分进行聚集,并通过刮渍部61外射,从而有利于对车辆内部进行检测。
具体的,污渍防护头6的表面还涂覆有纳米涂层,纳米涂层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污渍防护头6的耐磨性能,有效的提高了刮渍部61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提升污渍防护头6的以及润滑性能,减少污渍附着在污渍防护头6侧壁的情况发生,方便清洁。
参照图1,污渍防护头6的端部同样设置有聚光部62,聚光部62的一端与污渍防护头6的外侧壁呈一体式设置,聚光部62的另一端呈收缩状设置,且聚光部62沿污渍防护头6轴线方向的截面呈圆锥形,且污渍防护头6的内侧壁位于聚光部62处内凹设置有与聚光部62配合的聚光槽17。这样设置,能对发射到污渍防护头6端部的光源进行聚集,进而能够提高污渍防护头6处光源的聚集效果,有利于提高使用者观测车辆内部机械结构的情况的便利性。
参照图2和图5,固定组件7包括固定环71以及配合环72,固定环71套设在内窥管2外,且固定环71的内侧壁与内窥管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固定环71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配合环72位于污渍防护套管4内部,且配合环72的一端与污渍防护头6的朝向污渍防护套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配合环72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配合环72与固定环71螺纹配合。具体的,固定环71朝向窥镜本体1一侧设置有阻挡部711,阻挡部711呈环形设置,且阻挡部711与固定环71呈一体式设置。阻挡部711的宽度大于固定环71的宽度。阻挡部711的设置,能够对配合环72进行阻挡,有利于提高固定环71与配合环72螺纹配合的效果。
参照图1,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环52的内径大于固定环71的外径,从而能够将连接环52从固定环71从脱出,方便将污渍防护套管4摘出并进行清洗。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内窥镜系统的实施原理为:
通过设置的污渍防护套管4以及污渍防护头6,能够在使用者使用内窥管2伸入汽车内部进行观察时,对内窥管2起到防护的作用,减少污渍对内窥镜的探头3造成污染,同时不影响探头3对机械内部结构的拍摄。刮渍部61的设置,则能够对内部的污渍进行刮蹭,将附着的污渍刮落,方便使用者对隐藏在污渍后面的结构进行观察。
在观察结束时,可以通过推动推杆13带动卡块11滑入滑槽10内,并扭动连接环52带动弧形杆54脱离弧形槽9,然后解除弧形杆54与插槽8的连接关系,从而解除连接环52与固定环71的连接关系。然后扭动配合环72解除配合环72与固定环71的螺纹连接,从而将污渍防护头6拆卸下来方便清洗。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窥镜本体(1)和内窥管(2),所述内窥管(2)安装在所述窥镜本体(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管(2)外套设有一污渍防护套管(4),所述污渍防护套管(4)的一端与所述窥镜本体(1)通过一连接组件(5)可拆卸连接,所述污渍防护套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污渍防护头(6),所述污渍防护头(6)由高透光耐磨性材料制成,且所述污渍防护头(6)与所述内窥管(2)通过一固定组件(7)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渍防护头(6)的外侧壁周向设置有刮渍部(61),所述刮渍部(61)的宽度沿所述污渍防护头(6)侧壁一端向远离所述污渍防护头(6)侧壁的一侧呈收缩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渍防护头(6)的端部设置有聚光部(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锁紧环(51)以及连接环(52),所述锁紧环(51)的一端与所述污渍防护套管(4)远离所述污渍防护头(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锁紧环(51)的另一端沿所述锁紧环(51)的轴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根插杆(53),所述插杆(53)的一端与所述锁紧环(5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52)的一端与所述窥镜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52)远离所述窥镜本体(1)的一端沿所述连接环(52)的轴向中心线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插槽(8),两根所述插杆(53)分别与两个所述插槽(8)插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53)远离所述锁紧环(51)的一端固定有弧形杆(54),所述弧形杆(54)与所述插杆(53)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弧形杆(54)的侧壁与所述插杆(53)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槽(8)的槽壁对应开设有供所述弧形杆(54)插接的弧形槽(9),所述弧形杆(54)与所述弧形槽(9)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9)远离所述窥镜本体(1)的一侧槽壁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滑移设置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连接环(52)的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滑槽(10)内设置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一端与所述滑槽(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的另一端与所述卡块(1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的弹力方向与所述卡块(11)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卡块(11)的侧壁设置有推杆(13),所述推杆(13)远离所述卡块(11)的一端伸出于所述连接环(52)的侧壁外,所述滑槽(10)的槽壁贯穿所述连接环(52)的侧壁对应开设有供所述推杆(13)滑移的活动槽(14),所述推杆(13)的移动方向所述卡块(11)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弧形杆(54)朝向所述锁紧环(51)一侧开设有配合槽(15),所述卡块(11)与所述配合槽(15)卡接配合,当所述弧形杆(54)与所述弧形槽(9)插接配合时,所述配合槽(15)与所述滑槽(10)相互对准并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固定环(71)以及配合环(72),所述固定环(71)套设在所述内窥管(2)外,且所述固定环(71)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窥管(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71)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配合环(72)位于所述污渍防护套管(4)内部,且所述配合环(72)的一端与所述污渍防护头(6)的朝向所述污渍防护套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配合环(72)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配合环(72)与所述固定环(71)螺纹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渍防护头(6)的内侧壁朝向所述刮渍部(61)一侧内凹设置有聚光凹面(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渍防护套管(4)由皮质防水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渍防护头(6)的外表面涂覆有纳米涂层。
CN202110699929.8A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内窥镜系统 Pending CN1132818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9929.8A CN113281896A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内窥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9929.8A CN113281896A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内窥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1896A true CN113281896A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85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9929.8A Pending CN113281896A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内窥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1896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9477A (ja) * 1994-09-26 1996-04-0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洗浄補助具
US20020065450A1 (en) * 2000-11-29 2002-05-3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dirt remover
JP2003135374A (ja) * 2001-11-07 2003-05-13 Pentax Corp 内視鏡の操作部汚染防止用カバー
CN204158354U (zh) * 2014-09-22 2015-02-18 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立体内窥镜
CN206573775U (zh) * 2017-04-04 2017-10-20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一种便于清洁油污的汽车维修用内窥镜
CN108803002A (zh) * 2018-07-03 2018-11-13 深圳杰泰科技有限公司 内窥镜
CN110618526A (zh) * 2019-11-11 2019-12-27 江苏欧曼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远程清理功能的工业内窥镜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9477A (ja) * 1994-09-26 1996-04-0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洗浄補助具
US20020065450A1 (en) * 2000-11-29 2002-05-3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dirt remover
JP2003135374A (ja) * 2001-11-07 2003-05-13 Pentax Corp 内視鏡の操作部汚染防止用カバー
CN204158354U (zh) * 2014-09-22 2015-02-18 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立体内窥镜
CN206573775U (zh) * 2017-04-04 2017-10-20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一种便于清洁油污的汽车维修用内窥镜
CN108803002A (zh) * 2018-07-03 2018-11-13 深圳杰泰科技有限公司 内窥镜
CN110618526A (zh) * 2019-11-11 2019-12-27 江苏欧曼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远程清理功能的工业内窥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32435C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the barrel of a firearm
DE60306235T2 (de) Endoskop mit Panoramaoptik
US6761684B1 (en) Endoscope tip protection system
DK2585786T3 (en) DEVICE DRILL CLEANING DEVICE
US5486155A (en) Rotatable endoscope sheath
US5934000A (en) Breech to nozzle gun cleaner, safety device, and method
US4747661A (en) Endoscope tip adaptor
CN104837421A (zh) 可收回的篮设备
US11692786B2 (en) Firearm cleaning device
US9441903B2 (en) Pull through gun cleaning device with one or more cylindrical double coned sheathed pressure sections
JPH04282150A (ja) 歯科用ハンドピースのための迅速接続・離脱継手
CN113281896A (zh) 一种内窥镜系统
EP1972261A1 (en) Improved device for dental operations
US11473868B2 (en) Firearm cleaning device
CA2105744A1 (en) Bore jag
JP2014530029A (ja) 腹腔鏡デバイス
JP6641256B2 (ja) 処置具起立装置、及び内視鏡
WO2005023099A1 (en) Endoscope
CN214066970U (zh) 一种便于操作使用的医用管腔器械内壁探测器
JP5379404B2 (ja) 内視鏡、先端保護カバー
CN209712833U (zh) 一种带保护镜管的内窥镜
US11761726B1 (en) Gun barrel clea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JPH03184011A (ja) 工業用内視鏡の挿入部保護チューブ
JPH0359509A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CN219538241U (zh) 牙周检查系统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