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8404A - 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8404A
CN113278404A CN202110621470.XA CN202110621470A CN113278404A CN 113278404 A CN113278404 A CN 113278404A CN 202110621470 A CN202110621470 A CN 202110621470A CN 113278404 A CN113278404 A CN 1132784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cent
heat transfer
mixture
silicone oil
na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14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62147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784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78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84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8Materials not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10Liquid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及其质量分数:氢化三联苯5—7%;聚十二烯4—8%;含氰硅油为6—9%;纳米混合物3—5%;磷酸三钠为2—4%;硫酸钠为1—2%;酒精为3—7%;聚环氧琥珀酸为1—2%;聚醚硅油为5—8%;高锰酸钾为2—5%;烷基芳基碘酸钠为0.5—1%;纯净水为45—84%。本发明制备的热传导液具有良好的防冻效果,避免了热传导液在冬天静置过程中出现凝结的现象,热传导液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防腐、缓蚀和防垢效果,降低了热传导液更换的机率和成本,而且热传导液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热量汇聚的现象,提高了热传导液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传导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专利201610372362.2,可知一种环保耐用型全合成热传导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基础油合成和基础油与助剂的混合两步,所述基础油为(3-烷基-1-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本发明方法合成的热传导液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热传导率、可回收利用等优异特性。产品品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产品投产后,可以为国内热传导油的生产提供高品质的绿色环保长寿命热传导液,并将极大推动热传导行业向环境兼容性、可再生性的方向发展。
根据专利201510214011.4,可知一种内含纳米级铝锰合金微粒的热传导液新材料,本发明属于能源化学领域,其配方的特征是:由氢化三联苯、甲基硅油、端基聚异丁烯、二乙基乙醇胺、纳米级铝锰合金微粒组成。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散热快,主要应用于太阳能CSP光热发电系统中内含纳米级铝锰合金微粒为分散相的热传导液新材料。本发明的产品其导热系数在1.33W/m·K~2.65W/m·K之间,是现有技术的10倍左右,其散热的速度远快于现有技术的同类产品,这正是本发明的核心价值所在。
目前,现有的热传导液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热传导液不具有防冻效果,热传导液在冬天静置过程中容易出现凝结的现象,而且导热效率比较一般、容易发生变质和腐蚀管道等现象,现有的热传导液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的防腐、缓蚀和防垢效果比较一般,缩短了热传导液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热传导液更换的机率和成本,而且热传导液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热量汇聚的现象,降低了热传导液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及其质量分数:氢化三联苯5—7%;聚十二烯4—8%;含氰硅油为6—9%;纳米混合物3—5%;磷酸三钠为2—4%;硫酸钠为1—2%;酒精为3—7%;聚环氧琥珀酸为1—2%;聚醚硅油为5—8%;高锰酸钾为2—5%;烷基芳基碘酸钠为0.5—1%;纯净水为45—8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包括以下原料及其质量分数:氢化三联苯5%;聚十二烯4%;含氰硅油为6%;纳米混合物3%;磷酸三钠为4%;硫酸钠为1%;酒精为3%;聚环氧琥珀酸为1%;聚醚硅油为5%;高锰酸钾为4%;烷基芳基碘酸钠为0.5%;纯净水为63.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包括以下原料及其质量分数:氢化三联苯7%;聚十二烯8%;含氰硅油为9%;纳米混合物5%;磷酸三钠为4%;硫酸钠为1%;酒精为7%;聚环氧琥珀酸为2%;聚醚硅油为8%;高锰酸钾为4%;烷基芳基碘酸钠为0.5%;纯净水为45.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热传导液的配方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a.将上述原料按照数称取;
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纳米混合物放入到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的转速为500—600r/min,研磨的时间为20—30min,再使用100—200目筛网对研磨后的粉末进行筛分;
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氢化三联苯、聚十二烯和含氰硅油放入到混合器中升温至30—45℃进行混合,混合的时间为5—10min,然后再将纳米混合物和硫酸钠加入到混合器中进行混合,混合时的温度升至50—60℃,混合的时间为15—20min,制得混合物A;
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磷酸三钠、酒精、聚环氧琥珀酸、高锰酸钾、烷基芳基碘酸钠和纯净水放入到混合物A中进行混合,混合时的转速为550—600r/min,混合时的温度升至60—70℃,混合的时间为20—30min,制得混合物B,最后再将聚醚硅油放入到混合物B中进行混合,混合的时间为15—25min,制得热传导液;
e.待步骤d完成后,再将制备好的热传导液进行降温,再将降温后的热传导液放入到灌装桶中进行密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c中混合器采用搅拌、降温、加热一体机,搅拌时的搅拌杆采用双螺旋搅拌杆,加热时的加热器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器,降温时采用的是水冷降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b中纳米混合物包括纳米金属镍粉、纳米碳粉、纳米金属钴粉、纳米金属锆粉、纳米金属钛粉、纳米金属锰粉和纳米金属铜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c中升温至30—45℃进行混合,混合器的转速为800—900r/min,混合时的温度升至50—60℃,混合器的转速为900—1000r/min。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e中将制备好的热传导液进行降温,降温至室温即可,再将降温后的热传导液放入到灌装桶中进行密封,灌装桶的容量为5kg/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制备的热传导液具有良好的防冻效果,避免了热传导液在冬天静置过程中出现凝结的现象,而且还具有导热效率高、不变质、不腐蚀管道和经久耐用等优点。
2、本发明制备的热传导液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防腐、缓蚀和防垢效果,延长了热传导液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热传导液更换的机率和成本,而且热传导液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热量汇聚的现象,提高了热传导液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包括以下原料及其质量分数:氢化三联苯30%;聚十二烯5%;含氰硅油为30%;纳米混合物8%;磷酸三钠为1%;硫酸钠为5%;酒精为10%;聚环氧琥珀酸为1%;聚醚硅油为5%;高锰酸钾为2%;烷基芳基碘酸钠为3%。
制备步骤如下:
a.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称取;
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纳米混合物放入到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的转速为500r/min,研磨的时间为20min,再使用200目筛网对研磨后的粉末进行筛分;
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氢化三联苯、聚十二烯和含氰硅油放入到混合器中升温至30℃进行混合,混合的时间10min,然后再将纳米混合物和硫酸钠加入到混合器中进行混合,混合时的温度升至50℃,混合的时间为15min,制得混合物A;
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磷酸三钠、酒精、聚环氧琥珀酸、高锰酸钾、烷基芳基碘酸钠和纯净水放入到混合物A中进行混合,混合时的转速为550r/min,混合时的温度升至70℃,混合的时间为25min,制得混合物B,最后再将聚醚硅油放入到混合物B中进行混合,混合的时间为20min,制得热传导液;
e.待步骤d完成后,再将制备好的热传导液进行降温,再将降温后的热传导液放入到灌装桶中进行密封。
实施例二
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包括以下原料及其质量分数:氢化三联苯25%;聚十二烯5%;含氰硅油为25%;纳米混合物8%;磷酸三钠为3%;硫酸钠为6%;酒精为2%;聚环氧琥珀酸为2%;聚醚硅油为7%;高锰酸钾为3%;烷基芳基碘酸钠为4%。
制备步骤如下:
a.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称取;
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纳米混合物放入到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的转速为500r/min,研磨的时间为20min,再使用200目筛网对研磨后的粉末进行筛分;
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氢化三联苯、聚十二烯和含氰硅油放入到混合器中升温至30℃进行混合,混合的时间10min,然后再将纳米混合物和硫酸钠加入到混合器中进行混合,混合时的温度升至50℃,混合的时间为15min,制得混合物A;
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磷酸三钠、酒精、聚环氧琥珀酸、高锰酸钾、烷基芳基碘酸钠和纯净水放入到混合物A中进行混合,混合时的转速为550r/min,混合时的温度升至70℃,混合的时间为25min,制得混合物B,最后再将聚醚硅油放入到混合物B中进行混合,混合的时间为20min,制得热传导液;
e.待步骤d完成后,再将制备好的热传导液进行降温,再将降温后的热传导液放入到灌装桶中进行密封。
传统热传导液数据参数表1如下:
测试项目 防冻效果 使用寿命 热稳定性 导热效率
参数指标 -1~-2℃ 1~2年 一般 0.62W/(m·K)
实施例一热传导液数据参数表2如下:
测试项目 防冻效果 使用寿命 热稳定性 导热效率
参数指标 -4~-6℃ 3~4年 良好 0.87W/(m·K)
实施例二热传导液数据参数表3如下:
测试项目 防冻效果 使用寿命 热稳定性 导热效率
参数指标 -6~-10℃ 4年以上 1.35W/(m·K)
综上述,参照表1、表2和表3的数据对比得到,本发明制备的热传导液具有良好的防冻效果,避免了热传导液在冬天静置过程中出现凝结的现象,而且还具有导热效率高、不变质、不腐蚀管道和经久耐用等优点;本发明制备的热传导液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防腐、缓蚀和防垢效果,延长了热传导液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热传导液更换的机率和成本,而且热传导液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热量汇聚的现象,提高了热传导液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及其质量分数:氢化三联苯5—7%;聚十二烯4—8%;含氰硅油为6—9%;纳米混合物3—5%;磷酸三钠为2—4%;硫酸钠为1—2%;酒精为3—7%;聚环氧琥珀酸为1—2%;聚醚硅油为5—8%;高锰酸钾为2—5%;烷基芳基碘酸钠为0.5—1%;纯净水为45—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及其质量分数:氢化三联苯5%;聚十二烯4%;含氰硅油为6%;纳米混合物3%;磷酸三钠为4%;硫酸钠为1%;酒精为3%;聚环氧琥珀酸为1%;聚醚硅油为5%;高锰酸钾为4%;烷基芳基碘酸钠为0.5%;纯净水为6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及其质量分数:氢化三联苯7%;聚十二烯8%;含氰硅油为9%;纳米混合物5%;磷酸三钠为4%;硫酸钠为1%;酒精为7%;聚环氧琥珀酸为2%;聚醚硅油为8%;高锰酸钾为4%;烷基芳基碘酸钠为0.5%;纯净水为4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a.将上述原料按照数称取;
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纳米混合物放入到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时的转速为500—600r/min,研磨的时间为20—30min,再使用100—200目筛网对研磨后的粉末进行筛分;
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氢化三联苯、聚十二烯和含氰硅油放入到混合器中升温至30—45℃进行混合,混合的时间为5—10min,然后再将纳米混合物和硫酸钠加入到混合器中进行混合,混合时的温度升至50—60℃,混合的时间为15—20min,制得混合物A;
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磷酸三钠、酒精、聚环氧琥珀酸、高锰酸钾、烷基芳基碘酸钠和纯净水放入到混合物A中进行混合,混合时的转速为550—600r/min,混合时的温度升至60—70℃,混合的时间为20—30min,制得混合物B,最后再将聚醚硅油放入到混合物B中进行混合,混合的时间为15—25min,制得热传导液;
e.待步骤d完成后,再将制备好的热传导液进行降温,再将降温后的热传导液放入到灌装桶中进行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混合器采用搅拌、降温、加热一体机,搅拌时的搅拌杆采用双螺旋搅拌杆,加热时的加热器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器,降温时采用的是水冷降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纳米混合物包括纳米金属镍粉、纳米碳粉、纳米金属钴粉、纳米金属锆粉、纳米金属钛粉、纳米金属锰粉和纳米金属铜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升温至30—45℃进行混合,混合器的转速为800—900r/min,混合时的温度升至50—60℃,混合器的转速为900—100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将制备好的热传导液进行降温,降温至室温即可,再将降温后的热传导液放入到灌装桶中进行密封,灌装桶的容量为5kg/桶。
CN202110621470.XA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2784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1470.XA CN113278404A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1470.XA CN113278404A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8404A true CN113278404A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83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1470.XA Pending CN113278404A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7840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4295A (zh) * 2006-05-16 2006-10-11 刘贺鹏 散热器导热液
CN102304351A (zh) * 2011-07-07 2012-01-04 中山大学 水溶性环保型导热油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465059A (zh) * 2010-11-15 2012-05-23 高玉纯 一种清洁粉
CN103525375A (zh) * 2013-10-08 2014-01-22 冯智勇 一种供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使用的热传导液
CN103923617A (zh) * 2013-01-31 2014-07-16 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氢化三联苯型高温纳米导热油、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893677A (zh) * 2015-04-22 2015-09-09 冯智勇 内含纳米级铝锂合金微粒的热传导液新材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4295A (zh) * 2006-05-16 2006-10-11 刘贺鹏 散热器导热液
CN102465059A (zh) * 2010-11-15 2012-05-23 高玉纯 一种清洁粉
CN102304351A (zh) * 2011-07-07 2012-01-04 中山大学 水溶性环保型导热油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23617A (zh) * 2013-01-31 2014-07-16 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氢化三联苯型高温纳米导热油、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525375A (zh) * 2013-10-08 2014-01-22 冯智勇 一种供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使用的热传导液
CN104893677A (zh) * 2015-04-22 2015-09-09 冯智勇 内含纳米级铝锂合金微粒的热传导液新材料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单熙滨: "《制药工程》", 31 August 1994,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李波等: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 31 January 2019,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 *
颜志光: "《新型润滑材料与润滑技术实用手册》", 28 February 1999, 国防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3795A (zh) 一种膏状保温隔热弹性腻子
US20150376487A1 (en) Nanometer molten salt heat-transfer and heat-storage medium,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09181649A (zh) 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高导热光-热转化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22477A (zh) 一种低熔点纳米熔盐传热蓄热介质及制备方法
CN111826127A (zh) 一种石蜡石墨片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944569B (zh) 一种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3263A (zh) 导热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8404A (zh) 一种热传导液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3562A (zh) 一种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4958309A (zh) 一种相变温度18~20℃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79772A (zh) 一种多元复合纳米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9547A (zh) 一种pe‑rt地暖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50029A (zh) 高效耐蚀汽车防冻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7039A (zh) 一种汽车防冻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10922B (zh) 用于蓄冷空调的相变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14736658A (zh) 一种基于三水醋酸钠的有机-无机共熔混合物相变蓄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542726A (zh) 一种混合熔盐传热蓄热工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294524A (zh) 一种相变蓄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29109A (zh) 一种高流动性高导热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填充换热器的方法
CN1958712A (zh) 一种低温相变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94948B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中供热热泵三元混合工质
CN207365159U (zh) 一种水源梯级利用热泵系统
CN114806517B (zh) 一种汽车防冻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9355A (zh) 一种混合熔盐传热蓄热工质及其应用
CN104671728A (zh) 一种太阳能中温蒸汽发电用混凝土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