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4577B - 一种多头输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头输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4577B
CN113274577B CN202110554993.7A CN202110554993A CN113274577B CN 113274577 B CN113274577 B CN 113274577B CN 202110554993 A CN202110554993 A CN 202110554993A CN 113274577 B CN113274577 B CN 1132745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usion
rod
rod body
clamping
fix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549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74577A (zh
Inventor
章佳波
王巧娜
郭宇
何青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irst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irst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ingbo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105549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745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74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4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74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4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07Infusion of two or more substances
    • A61M5/1408Infusion of two or more substances in parallel, e.g. manifolds, sequencing valv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头输液装置,属于输液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互联器,所述互联器;输液主管,所述输液主管连接在互联器的主管接口连通;输液支管,多根输液支管分别连接在互联器的多个支管接口上;以及调控组件,所述调控组件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设置有多个,夹持件可夹持控制输液支管的开闭状态;限位框架,所述限位框架分别和多个夹持件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框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三杆体;其中,所述第三杆体限定多个所述夹持件处于夹持状态下,并通过所述固定块使得第三杆体相对于夹持件的限定状态改变;达到患者能便捷的依靠本装置完成输液的更换操作,且操作过程安全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头输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头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器多为单头,每次更换输液时,患者需要拉铃提醒护士更换,增加护士很多工作量,而且有些特殊的化疗药输液结束后需要相同溶剂如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水进行冲管,每次只需冲管20至30ml即可,冲管后再次更换下一种药物,期间时间很短,护士因工作量大无法及时到位,延误输液时间。
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短间隔的输液操作需要护士多次往返操作,使得护士的工作量增加,影响输液时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头输液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短间隔的输液操作需要护士多次往返操作,使得护士的工作量增加,影响输液时间的技术问题;达到患者能便捷的依靠本装置完成输液的更换操作,且操作过程安全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头输液装置,所述多头输液装置包括:互联器,所述互联器具有多个支管接口和至少一个主管接口,所述主管接口和多个支管接口之间连通;输液主管,所述输液主管连接在互联器的主管接口连通;输液支管,所述输液支管设置有多根,且多根输液支管分别连接在互联器的多个支管接口上;以及调控组件,所述调控组件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夹持件和多根输液支管一一对应夹持,且夹持件可夹持控制输液支管的开闭状态;限位框架,所述限位框架分别和多个夹持件固定连接,以使得限位框架和多个夹持件构成一个整体;且所述限位框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三杆体;以及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在第一杆体上,且所述固定块和第三杆体之间可拆卸式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杆体限定多个所述夹持件处于夹持状态下,并通过所述固定块使得第三杆体相对于夹持件的限定状态改变。
作为优选,所述支管接口设置在互联器的上端,所述主管接口设置在互联器的下端。
作为优选,所述互联器为一透明样式。
作为优选,所述输液支管包括支管体、输液插头以及放空管;其中,所述支管体连接在互联器上,且所述输液插头和放空管分别设置在支管体上;且所述放空管位于互联器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口和第二固定口;其中,第一杆体连接在第一固定口上,第三杆体连接在第二固定口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定口为一敞口结构,以使得所述第三杆体可从第二固定口的敞口处脱离;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口相对于第三杆体设置有一锁止螺钉,所述锁止螺钉连接在固定块上,且所述锁止螺钉抵触在第三管体上,以限制第三管体和固定块的位置关系。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定口上设置有限位楞,所述限位楞位于所述第三杆体从第二固定口运动而出的路径上,通过限位楞使得限制第三杆体从第二固定口内运动而出。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框架还包括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杆体和第三杆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杆体的形变能力大于第一杆体的形变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框架上还设置有一挂钩,通过挂钩使得调控组件可挂接在某一固定物体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输液支管、互联器以及输液主管的组合来构建一个新型的多头输液器,以此来使得多个输液袋可同时挂接在一个输液装置上,以便于按先后顺序进行多种药物的输液操作;进一步的,通过一个调控组件控制各个输液支管的开闭,基于调控组件的单一开放顺序使得输液支管的开放顺序是确定的,使得普通患者基于医嘱和调控组件可以准确的进行换液输入的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短间隔的输液操作需要护士多次往返操作,使得护士的工作量增加,影响输液时间的技术问题;达到患者能便捷的依靠本装置完成输液的更换操作,且操作过程安全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固定块限制第一杆体和第三杆体的位置和状态,在第一杆体被限定的情况下,各个夹持件的第一夹持部无法进行形变活动;在第三杆体被限定的情况下,各个夹持件的第二夹持部也无法进行形变活动;基于对上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限定,达到始终维持夹持件有效夹持输液支管的目的。进一步的,由于第三杆体为一可形变的杆体,当固定块中的锁止螺钉解除对第三杆体的限定时,所以第三杆体靠近固定块的部分会重新获得形变能力,基于第三杆体靠近固定块部分的形变能力使得最靠近固定块的夹持件的第二夹持部重新获得形变能力,并且按第三杆体一直线限定夹持件的顺序,后续的每一个夹持件都是基于相邻的前一个夹持件打开后再获得形变能力的;换言之,在对应第三杆体的锁止螺钉打开后,靠近固定块的夹持件具有形变打开的可能,且后续的每个夹持件都是基于相邻的前一个夹持件形变打开后才能具备被打开的条件,由此,构建出一个百分百限定打开顺序的输液逻辑,以保证整个输液操作中不出现输液顺序颠倒的问题。
3、本申请实施例中,夹持件的第二夹持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座,第三杆体依次穿设过多个夹持件的第二固定座;并基于第二固定座限定第三杆体的形变弯曲的范围,多个夹持件中的多个第二固定座配合上固定块组成一个限定组合,限定第三杆体只能沿第一方向依次获得形变的能力,依次来使得夹持件只能按第一方向依次获得打开的能力;其中,第一方向为固定块朝向夹持件的方向。
4、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杆体和第一杆体之间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包括阻尼套和弹力带,基于弹力带使得第三杆体和第一杆体之间具体有一定的限定关系,使得再无外力的作用下,即使第三杆体沿第一方向的前侧部分获得了形变能力,第三杆体沿第一方向的后侧部分也能保证稳定的限定后续的夹持件,且避免后续处于夹持状态的夹持件完全承受由于限定第三杆体状态而产生的反作用力,保证后续处于夹持状态的夹持件仍可以稳定的夹持输液支管。
5、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限定框架或固定块上设置挂钩,以便于本装置可以悬挂在某一固定物体上,避免本装置自身的重量影响到夹持件稳定的夹持输液支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多头输液装置在使用时的主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调控组件的轴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座、限定框架以及夹持件之间的轴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座、限定框架、定位件以及挂钩的轴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调控组件的右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调控组件的左侧向局部省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座的侧视向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调控组件的俯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左侧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输液支管;11、支管体;12、输液插头;13、放空管;2、互联器;3、输液主管;4、调控组件;5、固定块;51、第一固定口;52、第二固定口;521、限位楞;53、锁止螺钉;54、锁止弹簧;55、握持槽;6、限位框架;61、第一杆体;62、第二杆体;63、第三杆体;7、夹持件;71、第一夹持部;711、容置块;712、第一固定座;72、第二夹持部;721、锁止头;722、第二固定座;723、第一开口;724、第二开口;8、挂钩;9、定位件;91、阻尼套;92、弹力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目前设想设计一种多头输液装置,可以分为3头,4头或5头等不同规格,以满足一次完整的输液过程中所需的各类药物的输入。如此一来,护士可以预先将所有的药物配好后挂至床头,按照输注前后顺序排列并做醒目的标识,患者在一袋液体输注结束后可以自行关闭前一袋液体输注,打开下一袋开始输注,减少护理部来回奔波,只要定期巡视房间检测即可。但是让患者自行进行后续的输液操作时,即使有醒目的标识,可能出现患者开闭输液开关顺序错误的情况,颠倒药物的注射顺序,影响药物的注射效果,严重时可以出现医疗事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头输液装置,基于输液支管1、互联器2以及输液主管3的组合来构建一个新型的多头输液器,以此来使得多个输液袋可同时挂接在一个输液装置上,以便于按先后顺序进行多种药物的输液操作;进一步的,通过一个调控组件4控制各个输液支管1的开闭,基于调控组件4的单一开放顺序使得输液支管1的开放顺序是确定的,使得普通患者基于医嘱和调控组件4可以准确的进行换液输入的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短间隔的输液操作需要护士多次往返操作,使得护士的工作量增加,影响输液时间的技术问题;达到患者能便捷的依靠本装置完成输液的更换操作,且操作过程安全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一种多头输液装置,参考说明书附图1,多头输液装置包括:互联器2、输液主管3、输液支管1以及调控组件4;其中,互联器2连接多个输液支管1和至少一个输液主管3,以达到多个药物进行分阶段输入的前置基础;并利用调控组件4控制各个输液支管1的开闭状态,以便于在一个输液支管1对应的药物输入完成后,按第一方向将下一个输液支管1对应的夹持控制解除,以便于解除夹持控制的输液支管1中的药物可以顺着互联器2和输液主管3输入患者体内。
互联器2,参考说明书附图1,用于作为输液支管1和输液主管3的中间连接器。互联器2具有多个支管接口和至少一个主管接口,主管接口和多个支管接口之间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支管接口设置在互联器2的上端,主管接口设置在互联器2的下端。药液从上向下向患者输入。可以理解的是,互联器2为一透明样式,以便于观察互联器2内的药液流动情况。
输液主管3,参考说明书附图1,用于作为整个装置的输出段,引导药液注入患者体内。输液主管3连接在互联器2的主管接口连通,且输液主管3的管内径大于或等于输液支管1的管内径。
输液支管1,参考说明书附图1,用于作为整个装置的输入段,连接多袋药物。输液支管1设置有多根,且多根输液支管1分别连接在互联器2的多个支管接口上。需要说明的是,输液支管1包括支管体11、输液插头12以及放空管13;其中,支管体11连接在互联器2上,且输液插头12和放空管13分别设置在支管体11上;且放空管13位于互联器2的上方。
调控组件4,参考说明书附图2-3,用于控制输液支管1的开闭状态,并限定输液支管1相对于互联器2的位置状态。调控组件4包括:夹持件7、限位框架6以及固定块5。
夹持件7,夹持件7设置有多个,多个夹持件7和多根输液支管1一一对应夹持,且夹持件7可夹持控制输液支管1的开闭状态。多个夹持件7的夹持形式基于限定框架中的第一杆体61和第三杆体63,便捷的,多个夹持件7的排布顺序顺着第一杆体61和/或第三杆体63的长度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夹持件7的夹持形式可以参考罗伯特夹,具体来说,夹持件7包括第一夹持部71和第二夹持部72组合构成,第一夹持部71和第二夹持部72从相对的两个方向抵触限定输液支管1,达到输液支管1闭合的目的。
第一夹持部71和第二夹持部7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座712和第二固定座722,为了避免限定框架影响到输液支管1的顺畅放置,第一固定座712和第二固定座722可设置在夹持件7的外侧。夹持件7基于第一固定座712和第二固定座722来套设在限定框架的第一杆体61和第三杆体63上,达到限定框架限定多个夹持件7开闭状态的目的。其中,优选限定框架和第一固定座712或第二固定座722之间是贴合接触,减少本装置晃动移位的可能。
针对第二固定座722的位置说明,第二固定座722需要设置在第二夹持件7相对于第一夹持件7打开时需要形变的部分,以便于在第三杆体63限定第二固定座722的情况下,第二夹持件7无法相对于第一夹持件7扩展而分离,保证夹持件7的夹持状态。同理对于第一固定座712位置的选择,如果第一夹持部71可形变,则需要将第一固定座712的位置设置在第一夹持部71的形变区域。
限位框架6,参考说明书附图3-4,和固定块5连接,用于限定夹持件7的开闭状态。限位框架6分别和多个夹持件7固定连接,以使得限位框架6和多个夹持件7构成一个整体;且限位框架6包括第一杆体61和第三杆,其中,第三杆体63限定多个夹持件7处于夹持状态下,并通过固定块5使得第三杆体63相对于夹持件7的限定状态改变。可以理解是,限位框架6还包括第二杆体62,第二杆体6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杆体61和第三杆体63,通过第二杆体62来连接第一杆体61和第三杆体6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杆体61、第二杆体62以及第三杆体63仅为一个名词称谓,具有的结构优选为杆体,但也可以为非杆体的结构形式。
关于第二杆体62的作用说明,第二杆体62用来将第一杆体61和第三杆体63连接成一体,以减少本装置的零散的零部件数量,减少装配难度,减少本装置可被操作的部位,减轻整体的重量。在一个实施例中,限定框架也可以不包括第二杆体62,由一个块状样式的结构来限定第一杆体61和第三杆体63即可。
关于第三杆体63的形变能力的说明,第三杆体63的形变能力大于第一杆体61的形变能力,以便于在第一杆体61限定夹持件7的第一夹持部71固定的情况下,第三杆体63可以配合夹持件7的第二夹持部72进行向外扩展式的形变,以达到夹持件7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打开夹持件7。在一个实施例中,限定框架为一中空的管体,在第一杆体61的中空部分中置入一定结构强度内置件,如金属硬杆或塑料硬杆,以增加第一杆体61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一杆体61弯曲形变;而没有置入内置件的第三杆体63可以保持在一个合适弯曲性能上。
参考说明书附图4,限位框架6上还设置有一挂钩8,通过挂钩8使得调控组件4可挂接在某一固定物体上。优选挂钩8的一端挂接在限定框架的第一杆体61或第二杆体62上。
参考说明书附图4和8,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框架6上还可以设置定位件9,定位件9对于夹持件7一对一设置,定位件9包括阻尼套91和弹力带92,阻尼套91套设在第一杆体61和第三杆体63上,弹力带92连接两个阻尼套91,优选为一整体。基于弹力带92使得第三杆体63和第一杆体61之间具体有一定的限定关系,使得再无外力的作用下,即使第三杆体63沿第一方向的前侧部分获得了形变能力,第三杆体63沿第一方向的后侧部分也能保证稳定的限定后续的夹持件7,且避免后续处于夹持状态的夹持件7完全承受由于限定第三杆体63状态而产生的反作用力,保证后续处于夹持状态的夹持件7仍可以稳定的夹持输液支管1。
关于定位件9的作用还需要说明的是,基于阻尼套91套设在第一杆体61和第三杆体63上,且阻尼套91在限定框架的位置固定问题,如为阻尼套91额外涂胶粘接限定框架,保证在装配时每个夹持件7都能以合适的间距分布在限定框架上,且进一步保证夹持件7相对于限定框架的位置稳定,减少后续使用过程中夹持件7的位置被外力横移的可能,变相保证多个夹持件7只能沿第一方向按打开顺序依次打开,变相保证多个输液支管1只能沿第一方向按打开顺序依次开启。
固定块5,参考说明书附图4-7,用于配合限位框架6来限定夹持件7的开闭状态。固定块5连接在第一杆体61上,且固定块5和第三杆体63之间可拆卸式连接。固定块5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口51和第二固定口52;其中,第一杆体61连接在第一固定口51上,第三杆体63连接在第二固定口52上。第二固定口52为一敞口结构,以使得第三杆体63可从第二固定口52的敞口处脱离;其中,第二固定口52相对于第三杆体63设置有一锁止螺钉53,锁止螺钉53连接在固定块5上,且锁止螺钉53抵触在第三管体上,以限制第三管体和固定块5的位置关系。
为了保证锁止螺钉53可以稳定的锁止第一杆体61和第三杆体63,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杆体61和第三杆体63上设置盲孔或通孔,以便于锁止螺钉53穿设入第一杆体61和第三杆体6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锁止螺钉53上配合有锁止弹簧54,以使得锁止螺钉53的螺旋面和固定块5之间精密贴合。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固定口52上设置有限位楞521,限位楞521位于第三杆体63从第二固定口52运动而出的路径上,通过限位楞521使得限制第三杆体63从第二固定口52内运动而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块5也可以简化为一个夹子,夹子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杆体61上,夹持的活动端夹持第三杆体63,基于对夹子的操控来使得第三杆体63的一端处于自由状态,以便于基于第一方向依次打开各个夹持件7。其中,第一方向为固定块5朝向夹持件7的方向。
工作原理:
参考说明书附图8-9,医护将需要使用到的各中药物按使用顺序依次连接到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各个输液支管1上。
打开固定块5上限定第三杆体63的锁止螺钉53,使得第三杆体63靠近固定块5的一部分具有形变的能力,以便于第二夹持件7不在受到第三杆体63的限定,以使得最靠近固定块5的一个夹持件7可以从夹持状态被打开;而后续的一些夹持件7由于前一个夹持件7处于夹持状态,导致在该段内的第三杆体63的部分无法形变,保证后续的一些夹持件7处于稳定夹持的状态。
基于第一个夹持件7已经被打开,那么和第一个夹持件7相邻的第二个夹持件7所对应的第三杆体63的部分处于可形变状态,也就是说,第二个夹持件7处于可受外力而打开的状态。在第一个夹持件7对于的药物注射完毕后,依次开启相邻的第二个夹持件7;按这个顺序完成各种药物的输入操作。
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输液支管、互联器以及输液主管的组合来构建一个新型的多头输液器,以此来使得多个输液袋可同时挂接在一个输液装置上,以便于按先后顺序进行多种药物的输液操作;进一步的,通过一个调控组件控制各个输液支管的开闭,基于调控组件的单一开放顺序使得输液支管的开放顺序是确定的,使得普通患者基于医嘱和调控组件可以准确的进行换液输入的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短间隔的输液操作需要护士多次往返操作,使得护士的工作量增加,影响输液时间的技术问题;达到患者能便捷的依靠本装置完成输液的更换操作,且操作过程安全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固定块限制第一杆体和第三杆体的位置和状态,在第一杆体被限定的情况下,各个夹持件的第一夹持部无法进行形变活动;在第三杆体被限定的情况下,各个夹持件的第二夹持部也无法进行形变活动;基于对上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限定,达到始终维持夹持件有效夹持输液支管的目的。进一步的,由于第三杆体为一可形变的杆体,当固定块中的锁止螺钉解除对第三杆体的限定时,所以第三杆体靠近固定块的部分会重新获得形变能力,基于第三杆体靠近固定块部分的形变能力使得最靠近固定块的夹持件的第二夹持部重新获得形变能力,并且按第三杆体一直线限定夹持件的顺序,后续的每一个夹持件都是基于相邻的前一个夹持件打开后再获得形变能力的;换言之,在对应第三杆体的锁止螺钉打开后,靠近固定块的夹持件具有形变打开的可能,且后续的每个夹持件都是基于相邻的前一个夹持件形变打开后才能具备被打开的条件,由此,构建出一个百分百限定打开顺序的输液逻辑,以保证整个输液操作中不出现输液顺序颠倒的问题。
3、本申请实施例中,夹持件的第二夹持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座,第三杆体依次穿设过多个夹持件的第二固定座;并基于第二固定座限定第三杆体的形变弯曲的范围,多个夹持件中的多个第二固定座配合上固定块组成一个限定组合,限定第三杆体只能沿第一方向依次获得形变的能力,依次来使得夹持件只能按第一方向依次获得打开的能力;其中,第一方向为固定块朝向夹持件的方向。
4、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杆体和第一杆体之间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包括阻尼套和弹力带,基于弹力带使得第三杆体和第一杆体之间具体有一定的限定关系,使得再无外力的作用下,即使第三杆体沿第一方向的前侧部分获得了形变能力,第三杆体沿第一方向的后侧部分也能保证稳定的限定后续的夹持件,且避免后续处于夹持状态的夹持件完全承受由于限定第三杆体状态而产生的反作用力,保证后续处于夹持状态的夹持件仍可以稳定的夹持输液支管。
5、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限定框架或固定块上设置挂钩,以便于本装置可以悬挂在某一固定物体上,避免本装置自身的重量影响到夹持件稳定的夹持输液支管。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头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头输液装置包括:
互联器,所述互联器具有多个支管接口和至少一个主管接口,所述主管接口和多个支管接口之间连通;
输液主管,所述输液主管连接在互联器的主管接口连通;
输液支管,所述输液支管设置有多根,且多根输液支管分别连接在互联器的多个支管接口上;以及
调控组件,所述调控组件包括:
夹持件,所述夹持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夹持件和多根输液支管一一对应夹持,且夹持件可夹持控制输液支管的开闭状态;
限位框架,所述限位框架分别和多个夹持件固定连接,以使得限位框架和多个夹持件构成一个整体;且所述限位框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三杆体;以及
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在第一杆体上,且所述固定块和第三杆体之间可拆卸式连接;
其中,第三杆体为一可形变的杆体,所述第三杆体限定多个所述夹持件处于夹持状态下;当固定块中解除对第三杆体的限定时,所述第三杆体靠近固定块的部分会重新获得形变能力,基于第三杆体靠近固定块部分的形变能力使得最靠近固定块的夹持件重新获得形变能力,并且第三杆体对夹持件限定顺序,后续的每一个夹持件都是基于相邻的前一个夹持件打开后再获得形变能力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接口设置在互联器的上端,所述主管接口设置在互联器的下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器为一透明样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支管包括支管体、输液插头以及放空管;其中,所述支管体连接在互联器上,且所述输液插头和放空管分别设置在支管体上;且所述放空管位于互联器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口和第二固定口;其中,第一杆体连接在第一固定口上,第三杆体连接在第二固定口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头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口为一敞口结构,以使得所述第三杆体可从第二固定口的敞口处脱离;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口相对于第三杆体设置有一锁止螺钉,所述锁止螺钉连接在固定块上,且所述锁止螺钉抵触在第三管体上,以限制第三管体和固定块的位置关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头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口上设置有限位楞,所述限位楞位于所述第三杆体从第二固定口运动而出的路径上,通过限位楞使得限制第三杆体从第二固定口内运动而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架还包括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杆体和第三杆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杆体的形变能力大于第一杆体的形变能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架上还设置有一挂钩,通过挂钩使得调控组件可挂接在某一固定物体上。
CN202110554993.7A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多头输液装置 Active CN113274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4993.7A CN113274577B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多头输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4993.7A CN113274577B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多头输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4577A CN113274577A (zh) 2021-08-20
CN113274577B true CN113274577B (zh) 2022-10-18

Family

ID=77280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54993.7A Active CN113274577B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多头输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7457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88438U (zh) * 2016-06-20 2017-03-01 无锡市中医医院 一种并列式输液装置
CN107693885A (zh) * 2017-09-29 2018-02-16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用于输液的智能放液器及包括该智能放液器的输液装置
CN109771731A (zh) * 2017-11-11 2019-05-21 广东联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病人输液瓶自动换瓶装置
CN208974834U (zh) * 2018-07-10 2019-06-14 厦门市湖里区宝丽科技节能研究所 一种多袋/瓶自动输液装置
CN210933105U (zh) * 2019-08-05 2020-07-07 魏燚 一种医用一次性无菌液体连通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89604A1 (en) * 2004-10-26 2006-04-27 Intrasafe Medical, Llc Infusion device for administering fluids to a pati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88438U (zh) * 2016-06-20 2017-03-01 无锡市中医医院 一种并列式输液装置
CN107693885A (zh) * 2017-09-29 2018-02-16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用于输液的智能放液器及包括该智能放液器的输液装置
CN109771731A (zh) * 2017-11-11 2019-05-21 广东联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病人输液瓶自动换瓶装置
CN208974834U (zh) * 2018-07-10 2019-06-14 厦门市湖里区宝丽科技节能研究所 一种多袋/瓶自动输液装置
CN210933105U (zh) * 2019-08-05 2020-07-07 魏燚 一种医用一次性无菌液体连通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全新的自动输液辅助装置的研制;袁侨英等;《医疗卫生装备》;20111015(第10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4577A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9348770B2 (en) Pinch clamp assembly for an infusion cassette
CN113274577B (zh) 一种多头输液装置
CN215023981U (zh) 一种无夹防针刺留置针
CA3171739A1 (en) Intravenous tubing upper fitment
CN214050003U (zh) 一种输液器
CN210384529U (zh) 一种临床用输液管整理器
CN209864840U (zh) 一种输液接头
CN213251946U (zh) 双插针输液器
CN217448442U (zh) 一种输液袋
CN209827969U (zh) 多功能输液接头
CN217286697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伸缩形微量泵延长管
CN219022226U (zh) 结膜囊冲洗器
CN219185234U (zh) 一种用于术中冲洗的防脱冲洗液管路
CN215024001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防脱输液装置
CN213311623U (zh) 眼科冲洗系统
CN219071569U (zh) 输液装置
CN216394895U (zh) 便于留取标本的引流装置
CN217745225U (zh) 一种全科护理用输液泵
CN109432541B (zh) 一种输液接头
CN211068054U (zh) 一种配药装置
CN215023953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带有采用血针接头的留置针
CN214388430U (zh) 一种利于确保液管通畅的留置针
CN212914073U (zh) 一种输液器
CN217566975U (zh) 输液用挂钩
CN216725400U (zh) 一种多通道输液延长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