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6868B - 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6868B
CN113266868B CN202110405313.5A CN202110405313A CN113266868B CN 113266868 B CN113266868 B CN 113266868B CN 202110405313 A CN202110405313 A CN 202110405313A CN 113266868 B CN113266868 B CN 1132668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upply
unit
cooperative
flow
suppl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53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66868A (zh
Inventor
曾海波
陈节涛
张凯豪
宋凌云
周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dian Hanchu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dian Hanchu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dian Hanchu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dian Hanchu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053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68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66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6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66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68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20/00Components of central heating installations excluding heat sources
    • F24D2220/02Fluid distribu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20/00Components of central heating installations excluding heat sources
    • F24D2220/04Sensors
    • F24D2220/044Flow sen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20/00Components of central heating installations excluding heat sources
    • F24D2220/04Sensors
    • F24D2220/046Pressure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协同供热方式投入模块用于根据各供热机组的电负荷和流量设定值,得出各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供热流量总需求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有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计算出供热流量总需求量;协同供热机组供热流量分配模块用于根据供热流量总需求量、所有供热机组的负荷百分比以及协同供热方式投入,计算出各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机组供热流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各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供热实际流量以及协同供热方式投入,得出各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本发明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证对外供热的蒸汽品质质量合格。

Description

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集中供热发展迅速,无论是供热能力还是热网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增长,集中供热的普及程度和应用地区也越来越广。随着国家节能减排要求逐步提高,在化工、造纸、印染、制药等热负荷需求较大的产业集聚区,通过加快建设清洁高效热电联产项目和改造现有大容量高参数燃煤机组,淘汰分散燃煤小锅炉。集中供热即可以改善区域环境、改善大气质量、提高区域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措施,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发展的行业。随着集中供热的迅速发展,热负荷需求成倍增加,面对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多机组协同供热的负荷分配。
多机组联合供热是现代供热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单热源供热系统相比有很多优势,如经济性好、可靠性高、有利于系统长期发展等。但多机组联合供热系统比较复杂,运行调节也有其特殊性。如何使复杂的系统合理高效地运行,这涉及许多技术问题,如热源之间如何组合连接,热源何时联网启动,多热源如何配合分配热负荷。
多机组协同供热系统多采用“母管制”,即多台单元制机组从抽汽口经过减压调节阀后汇入到一根供热母管上,在各机组供热减压阀后安装有压力测点,多机组同时调节供热母管压力,各机组减压调节阀均在各机组的DCS系统中实现控制。
在系统实际运行中因压力测量的误差、管道的沿程损失、调节阀的调节性能不同等原因,这种多机组同时调节供热母管压力的控制方式常出现各机组供热负荷分配严重失衡,一台机组已达到最大供热量,另一台机组却没有热负荷。单机组大量的对外供热不利于该机组的AGC调节和一次调频的合格率。若出现最大供热量的机组因设备异常瞬间退出供热时,将导致供热系统压力大幅度波动,蒸汽品质达不到热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及方法,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证对外供热的蒸汽品质质量合格。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所述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通过对应的减压调节阀连通在供热母管上的两台以上供热机组供热,所述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包括协同供热方式投入模块、供热流量总需求量计算模块、协同供热机组供热流量分配模块以及机组供热流量控制模块;
所述协同供热方式投入模块用于,根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电负荷和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流量设定值,对应得出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
所述供热流量总需求量计算模块用于,基于PID算法,根据所述供热母管的压力设定值、所述供热母管的压力测量值和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计算出供热流量总需求量;
所述协同供热机组供热流量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热流量总需求量、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负荷百分比以及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计算出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
所述机组供热流量控制模块用于,基于PID算法,根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在非协同供热模式下的供热流量设定值、各台所述供热机组在协同供热模式下的供热流量偏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实际流量以及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对应得出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并根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控制对应所述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动作。
基于上述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
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所述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述所述的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所述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通过对应的减压调节阀连通在供热母管上的两台以上供热机组供热,所述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电负荷和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流量设定值,对应得出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
S2,基于PID算法,根据所述供热母管的压力设定值、所述供热母管的压力测量值和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计算出供热流量总需求量;
S3,根据所述供热流量总需求量、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负荷百分比以及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计算出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
S4,基于PID算法,根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在非协同供热模式下的供热流量设定值、各台所述供热机组在协同供热模式下的供热流量偏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实际流量以及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对应得出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并根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控制对应所述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动作。
基于上述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于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系统来说,本发明实现了各机组供热流量根据电负荷占比智能分配方式,解决了调节供热母管压力的控制方式出现的各机组供热负荷分配严重失衡现象;智能分配供热后,多机组平均煤耗率降低,提高了公司整体的经济指标,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如本发明在所有多机组供热系统中进行推广应用,供热系统安全性显著提高且节能潜力非常巨大。
附图说明
图1为多机组协同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协同供热方式投入模块的模型图;
图4为供热流量总需求量计算模块的模型图;
图5为协同供热机组供热流量分配模块的模型图;
图6为机组供热流量控制模块的模型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通过对应的减压调节阀连通在供热母管上的两台以上供热机组供热,通过对应的减压调节阀连通在供热母管上的两台以上供热机组组成的多机组协同供热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供热母管以及带有DCS系统的供热机组,所述供热机组设有两台以上,每台所述供热机组均与所述供热母管连通,每台所述供热机组与所述供热母管连通的管路上均设有减压调节阀,每台所述供热机组与所述供热母管连通的管路上且位于所述减压调节阀后均安装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所述供热母管上设有压力测量装置。
本具体实施例以设置4台供热机组为例,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供热机组还可以设置为3台、5台、6台或更多。
所述供热母管上设置的压力测量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供热母管内的压力,得到所述供热母管的压力测量值。压力测量装置测量的压力进入各个供热机组的DCS系统。
每台所述供热机组与所述供热母管连通的管路上且位于所述减压调节阀后设置的蒸汽流量测量装置用于检测对应的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实际流量。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安装规范,测量示值准确。
基于上述的多机组协同供热系统,本发明的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具体如下:
如图2所示,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所述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通过对应的减压调节阀连通在供热母管上的两台以上供热机组供热,所述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包括协同供热方式投入模块、供热流量总需求量计算模块、协同供热机组供热流量分配模块以及机组供热流量控制模块;
所述协同供热方式投入模块用于,根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电负荷和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流量设定值,对应得出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
所述供热流量总需求量计算模块用于,基于PID算法,根据所述供热母管的压力设定值、所述供热母管的压力测量值和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计算出供热流量总需求量;
所述协同供热机组供热流量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热流量总需求量、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负荷百分比以及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计算出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
所述机组供热流量控制模块用于,基于PID算法,根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在非协同供热模式下的供热流量设定值、各台所述供热机组在协同供热模式下的供热流量偏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实际流量以及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对应得出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并根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控制对应所述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动作。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以设置4台供热机组为例进行具体说明。4台供热机组分别为1#供热机组、2#供热机组、3#供热机组和4#供热机组。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协同供热方式投入模块包括流量供热自动模式单元、达高限设定值触发单元、品质监视单元、第一与门、协同供热方式手动投入单元、第二与门、第一非门、或门和RS触发器;
所述达高限设定值触发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目标供热机组的电负荷,所述品质监视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流量设定值,所述流量供热自动模式单元、所述达高限设定值触发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品质监视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在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协同供热方式手动投入单元均连接在所述第二与门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还连接在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协同供热方式手动投入单元均连接在所述或门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二与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或门的输出端均连接在所述RS触发器的输入端上,所述RS触发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
其中,所述达高限设定值触发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机组的电负荷达到最高设定值时输出触发信号;
所述品质监视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流量设定值达到品质为好点时发出触发信号;具体的,品质监视单元采用品质监视算法监视压力测点通信通信状态,其通信状态有四种,分别为好点、坏点、强制和超时;例如一个压力测点通信正常时候就是品质好,通信中断就属于品质坏,人为设定一个就属于强制。在本发明中,如果目标供热机组接收的流量设定值不是好点时就自动退出本机的协同供热。
所述目标供热机组为所有所述供热机组中的任一台供热机组。
在所述协同供热方式投入模块中,流量供热自动模式单元输出流量供热模式为自动模式;协同供热方式手动投入单元用于手动投入协同供热方式。
所述协同供热方式投入模块的工作过程为:将流量供热自动模式单元输出的信号、达高限设定值触发单元输出的触发信号以及品质监视单元输出的触发信号输入至第一与门中,并在第一与门中进行“与运算”,运算后,第一与门输出运算结果;将协同供热方式手动投入单元输出的信号与第一与门输出的运算结果输入至第二与门中,并在第二与门中进行“与运算”,运算后,第二与门输出运算结果;将第一与门输出的运算结果输入至第一非门,并在第一非门中进行“非运算”,运算后,第一非门输出运算结果;将第一非门输出的运算结果与协同供热方式手动投入单元输出的信号输入至或门中,并在或门中进行“或运算”,运算后,或门输出运算结果;将或门输出的运算结果与第二与门输出的运算结果输入至RS触发器中,并在RS触发器中进行“RS触发运算”,运算后,RS触发器输出目标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供热流量总需求量计算模块包括第一PID算法单元、计数触发单元、第二非门和第一软手操器算法单元;
所述第一PID算法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所述供热母管的压力设定值和所述供热母管的压力测量值,所述第一PID算法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软手操器算法单元的输入端上,所述计数触发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所述计数触发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入端上,所述计数触发单元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所述第一软手操器算法单元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一软手操器算法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供热流量总需求量;
其中,所述计数触发单元用于在协同供热方式投入的数量达到两个时输出触发信号。
所述供热流量总需求量计算模块的工作工程为:将供热母管的压力设定值和供热母管的压力测量值输入至第一PID算法单元中,并在第一PID算法单元中进行PID运算,运算后,第一PID算法单元输出运算结果;将所有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输入至计数触发单元中,并在计数触发单元中进行触发处理,触发处理后,计数触发单元输出触发信号;将计数触发单元输出的触发信号输入至第二非门中并进行“非运算”,运算后,第二非门输出运算结果;将计数触发单元输出的触发信号、第二非门输出的运算结果与第一PID算法单元输出的运算结果输入至第一软手操器算法单元中,并在第一软手操器算法单元进行软手操器算法,第一软手操器算法单元输出供热流量总需求量。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协同供热机组供热流量分配模块包括多个第一模拟量选择器、第一加法器、除法器和多个乘法器,所述第一模拟量选择器的个数以及所述乘法器的个数均与所述供热机组的个数相同并一一对应;
各个所述第一模拟量选择器的输入端用于接入常数零、对应所述供热机组的负荷百分比以及对应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各个所述第一模拟量选择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加法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加法器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除法器的输入端上,所述除法器的输入端还用于接入所述供热流量总需求量,所述除法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各个所述乘法器的输入端上,各个所述第一模拟量选择器的输出端还连接在对应的所述乘法器的输入端上,各个所述乘法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对应的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
所述协同供热机组供热流量分配模块的工作过程为:将各台供热机组的负荷百分比、协同供热方式投入以及常数零输入至对应的模拟量选择单元中,经过对应的模拟量选择单元的处理,各个模拟量选择单元输出处理结果;将所有模拟量选择单元输出的处理结果输入至第一加法器中,并在第一加法器中进行“加法运算”,运算后,第一加法器输出运算结果;将供热流量总需求量以及第一加法器输出的运算结果输入至除法器中,并在除法器中进行“除法运算”,运算后,除法器输出运算结果;将除法器输出的运算结果输入至所有乘法器中,然后在所有乘法器中分别输入对应的模拟量选择单元输出的处理结果,所有乘法器进行对应的乘法运算,即可对应输出各台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机组供热流量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加法器、第二模拟量选择器、第二PID算法单元和第二软手操器算法单元;
所述第二加法器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目标供热机组在协同供热模式下的供热流量偏置以及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所述第二加法器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模拟量选择器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二模拟量选择器的输入端还用于接入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以及所述目标供热机组在非协同供热模式下的供热流量设定值,所述第二模拟量选择器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二PID算法单元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二PID算法单元的输入端还用于接入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供热实际流量,所述第二PID算法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软手操器算法单元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二软手操器算法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并根据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控制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动作;
其中,所述目标供热机组为所有所述供热机组中的任一台供热机组。
所述机组供热流量控制模块的工作工程为:将目标供热机组在协同供热模式下的供热流量偏置以及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输入至第二加法器中,并在第二加法器中进行加法运算,运算后输出运算结果;将目标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所述目标供热机组在非协同供热模式下的供热流量设定值以及第二加法器输出的运算结果输入至第二模拟量选择器,并在第二模拟量选择器中进行处理,处理后,第二模拟量选择器输出处理结果;将目标供热机组的供热实际流量以及第二模拟量选择器输出的处理结果输入至第二PID算法单元中,经过PID运算后,第二PID算法单元输出运算结果;将第二PID算法单元输出的运算结果输入至第二软手操器算法单元中,并在第二软手操器算法单元中进行软手操器算法处理,第二软手操器算法单元输出目标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并根据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控制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动作。
在本发明中,所有所述供热机组具体为带有可编程的自动控制系统的供热机组,所述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搭建在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可编程的自动控制系统内。可编程的自动控制系统具体可以为DCS系统或PLC系统。
例如:在每台供热机组的DCS系统中均搭建如图3所示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模块,将各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机组负荷百分比信号对应送入至对应的供热机组的DCS系统,即可对应得出各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在任一供热机组的DCS系统中搭建如图4所示的供热流量总需求量计算模块,供热流量总需求量计算模块是以供热母管压力为目标值的PID运算逻辑,逻辑的输出即为总的供热流量需求量。在任一供热机组的DCS系统中搭建如图5所示的协同供热机组供热流量分配模块,协同供热机组供热流量分配模块考虑各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和供热机组的负荷百分比的供热流量分配逻辑,将分配的供热流量送出至各供热机组。在各供热机组的DCS系统中搭建如图6所示的机组供热流量控制模块,机组供热流量控制模块以供热为目标值的PID运算逻辑,逻辑的输出控制各机组供热调节阀阀位指令,满足流量调节需求。
基于上述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
如图7所示,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所述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述所述的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所述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通过对应的减压调节阀连通在供热母管上的两台以上供热机组供热,所述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电负荷和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流量设定值,对应得出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
S2,基于PID算法,根据所述供热母管的压力设定值、所述供热母管的压力测量值和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计算出供热流量总需求量;
S3,根据所述供热流量总需求量、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负荷百分比以及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计算出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
S4,基于PID算法,根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在非协同供热模式下的供热流量设定值、各台所述供热机组在协同供热模式下的供热流量偏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实际流量以及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对应得出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并根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控制对应所述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动作。
基于上述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
本发明对于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系统来说,本发明实现了各机组供热流量根据电负荷占比智能分配方式,解决了调节供热母管压力的控制方式出现的各机组供热负荷分配严重失衡现象;智能分配供热后,多机组平均煤耗率降低,提高了公司整体的经济指标,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如本发明在所有多机组供热系统中进行推广应用,供热系统安全性显著提高且节能潜力非常巨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通过对应的减压调节阀连通在供热母管上的两台以上供热机组供热,所述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包括协同供热方式投入模块、供热流量总需求量计算模块、协同供热机组供热流量分配模块以及机组供热流量控制模块;
所述协同供热方式投入模块用于,根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电负荷和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流量设定值,对应得出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
所述供热流量总需求量计算模块用于,基于PID算法,根据所述供热母管的压力设定值、所述供热母管的压力测量值和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计算出供热流量总需求量;
所述协同供热机组供热流量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热流量总需求量、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负荷百分比以及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计算出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
所述机组供热流量控制模块用于,基于PID算法,根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在非协同供热模式下的供热流量设定值、各台所述供热机组在协同供热模式下的供热流量偏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实际流量以及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对应得出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并根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控制对应所述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动作;
所述协同供热方式投入模块包括流量供热自动模式单元、达高限设定值触发单元、品质监视单元、第一与门、协同供热方式手动投入单元、第二与门、第一非门、或门和RS触发器;
所述达高限设定值触发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目标供热机组的电负荷,所述品质监视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流量设定值,所述流量供热自动模式单元、所述达高限设定值触发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品质监视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在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协同供热方式手动投入单元均连接在所述第二与门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还连接在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协同供热方式手动投入单元均连接在所述或门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二与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或门的输出端均连接在所述RS触发器的输入端上,所述RS触发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
其中,所述达高限设定值触发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电负荷达到最高设定值时输出触发信号;
所述品质监视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流量设定值达到品质为好点时发出触发信号;
所述目标供热机组为所有所述供热机组中的任一台供热机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流量总需求量计算模块包括第一PID算法单元、计数触发单元、第二非门和第一软手操器算法单元;
所述第一PID算法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所述供热母管的压力设定值和所述供热母管的压力测量值,所述第一PID算法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软手操器算法单元的输入端上,所述计数触发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所述计数触发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入端上,所述计数触发单元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软手操器算法单元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一软手操器算法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供热流量总需求量;
其中,所述计数触发单元用于在协同供热方式投入的数量达到两个时输出触发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供热机组供热流量分配模块包括多个第一模拟量选择器、第一加法器、除法器和多个乘法器,所述第一模拟量选择器的个数以及所述乘法器的个数均与所述供热机组的个数相同并一一对应;
各个所述第一模拟量选择器的输入端用于接入常数零、对应所述供热机组的负荷百分比以及对应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各个所述第一模拟量选择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加法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加法器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除法器的输入端上,所述除法器的输入端还用于接入所述供热流量总需求量,所述除法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各个所述乘法器的输入端上,各个所述第一模拟量选择器的输出端还连接在对应的所述乘法器的输入端上,各个所述乘法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对应的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供热流量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加法器、第二模拟量选择器、第二PID算法单元和第二软手操器算法单元;
所述第二加法器的输入端用于接入目标供热机组在协同供热模式下的供热流量偏置以及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所述第二加法器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模拟量选择器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二模拟量选择器的输入端还用于接入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以及所述目标供热机组在非协同供热模式下的供热流量设定值,所述第二模拟量选择器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二PID算法单元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二PID算法单元的输入端还用于接入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供热实际流量,所述第二PID算法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软手操器算法单元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二软手操器算法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并根据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控制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动作;
其中,所述目标供热机组为所有所述供热机组中的任一台供热机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母管上设有压力测量装置,所述压力测量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供热母管内的压力,得到所述供热母管的压力测量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台所述供热机组与所述供热母管连通的管路上且位于所述减压调节阀后均安装有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各个所述蒸汽流量测量装置用于检测对应的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实际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机组具体为带有可编程的自动控制系统的供热机组,所述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搭建在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可编程的自动控制系统内。
8.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所述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通过对应的减压调节阀连通在供热母管上的两台以上供热机组供热,所述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电负荷和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流量设定值,对应得出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
S2,基于PID算法,根据所述供热母管的压力设定值、所述供热母管的压力测量值和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计算出供热流量总需求量;
S3,根据所述供热流量总需求量、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负荷百分比以及所有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计算出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
S4,基于PID算法,根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在非协同供热模式下的供热流量设定值、各台所述供热机组在协同供热模式下的供热流量偏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流量分配值、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实际流量以及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对应得出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并根据各台所述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指令控制对应所述供热机组的减压调节阀动作;
所述S1通过流量供热自动模式单元、达高限设定值触发单元、品质监视单元、第一与门、协同供热方式手动投入单元、第二与门、第一非门、或门和RS触发器相互配合实现,具体的,
所述达高限设定值触发单元的输入端接入目标供热机组的电负荷,所述品质监视单元的输入端接入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流量设定值,所述流量供热自动模式单元、所述达高限设定值触发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品质监视单元的输出端均连接在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协同供热方式手动投入单元均连接在所述第二与门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还连接在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协同供热方式手动投入单元均连接在所述或门的输入端上,所述第二与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或门的输出端均连接在所述RS触发器的输入端上,所述RS触发器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协同供热方式投入;
其中,所述达高限设定值触发单元在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电负荷达到最高设定值时输出触发信号;
所述品质监视单元在所述目标供热机组的流量设定值达到品质为好点时发出触发信号;
所述目标供热机组为所有所述供热机组中的任一台供热机组。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方法。
CN202110405313.5A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32668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5313.5A CN113266868B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5313.5A CN113266868B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6868A CN113266868A (zh) 2021-08-17
CN113266868B true CN113266868B (zh) 2022-11-29

Family

ID=77228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5313.5A Active CN113266868B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668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5927B (zh) * 2021-11-05 2023-06-27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 一种热压机抽汽供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2695A (zh) * 2011-01-14 2011-08-03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火电厂厂级自动发电控制的负荷同操自动分配方法
CN105201565A (zh) * 2015-09-30 2015-12-30 西安西热电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母管制的多机组汽轮机蒸汽流量实时分配方法
CN106026080A (zh) * 2016-05-23 2016-10-12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电厂发电量自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8009669A (zh) * 2017-11-06 2018-05-08 安徽立卓智能电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节能环保的火电厂多目标负荷优化分配方法
CN111522365A (zh) * 2020-04-30 2020-08-1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多机组联合供热方式下抽汽流量的调控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55301A (ja) * 1998-08-17 2000-02-22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蒸気発生プラントの主蒸気圧力制御方法
CN100547296C (zh) * 2007-06-25 2009-10-07 周振华 并列运行锅炉的母管压力自动平衡分配控制方法
CN109800918A (zh) * 2019-01-28 2019-05-2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局域多能源互补运行综合优化配置方法和设备
CN209742979U (zh) * 2019-03-20 2019-12-06 浙江汽轮成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多台汽轮发电机组热负荷平衡分配控制装置
CN110197321B (zh) * 2019-04-17 2021-06-22 无锡利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机组供热单元协同供热安全经济调度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2695A (zh) * 2011-01-14 2011-08-03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火电厂厂级自动发电控制的负荷同操自动分配方法
CN105201565A (zh) * 2015-09-30 2015-12-30 西安西热电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母管制的多机组汽轮机蒸汽流量实时分配方法
CN106026080A (zh) * 2016-05-23 2016-10-12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电厂发电量自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8009669A (zh) * 2017-11-06 2018-05-08 安徽立卓智能电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节能环保的火电厂多目标负荷优化分配方法
CN111522365A (zh) * 2020-04-30 2020-08-1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多机组联合供热方式下抽汽流量的调控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6868A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74304B (zh) 一种厂级agc负荷优化逻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810851B (zh) 火电机组agc方式下负荷调节速率动态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13266868B (zh) 一种多机组协同供热的热负荷智能分配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2511403U (zh) 一种集成管网分级与智能控制的区域供热系统
CN112013453A (zh) 一种集成管网分级与智能控制的区域供热系统及改造方法
CN101593979A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厂级负荷优化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869634B (zh) 一种天然气管道自动分输实现系统及自动分输实现方法
CN211822989U (zh) 一种集中排风系统
CN111911985A (zh) 一种基于能耗分析的楼宇式换热机组
CN111427268A (zh) 一种煤矿能源优化控制系统和优化控制方法
CN206817175U (zh) 多数量空压站联网控制装置
CN101276208B (zh) 液压系统伺服控制装置
CN215719402U (zh) 一种多空压站动态协同优化调控装置
CN207123300U (zh) 锅炉能耗监控调节系统
CN113685971A (zh) 恒温供热自控循环动态平衡控制系统、方法、数据处理终端
CN105223917B (zh) 一种基于不同类型空气压缩设备的综合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15271318A (zh) 一种能源回收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0417064B (zh) 基于agc机组有功能力监控的调节速率动态调控方法及系统
CN111600329B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及功率补偿方法
CN108730765B (zh) 一种蒸汽系统节能装置及方法
CN112688363A (zh) 一种基于自组网调度的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多机并联方法
CN219808431U (zh) 具有自动检测并平衡流量的供水系统
CN217057670U (zh) 一种多台冷再供热机组流量压力联合控制系统
CN212060891U (zh) 一种煤矿能源优化控制系统
CN212247096U (zh) 一种剩余煤气组合阀放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