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5209A - 相变储能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相变储能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5209A
CN113265209A CN202110571535.4A CN202110571535A CN113265209A CN 113265209 A CN113265209 A CN 113265209A CN 202110571535 A CN202110571535 A CN 202110571535A CN 113265209 A CN113265209 A CN 113265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change material
energy storage
phase chang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15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65209B (zh
Inventor
张立强
张秋兵
杨小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wa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wa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wa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wa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715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52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65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5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65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5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2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06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solid or vice versa
    • C09K5/063Materials absorbing or liberating heat during crystallisation; Heat storage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2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aluminiu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相变储能胶带,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20~50份丙烯酸酯压敏树脂、1~10份聚氨酯固化剂及30~70份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通过采用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可以达到将热量传递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中,通过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进行吸热储能,当将该相变储能胶带粘附于具体工作部件时,例如,用于手机或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中,从而有利于将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并储存于相变储能胶带中,可以达到很好的导热储能效果,从而可以达到对工作部件的快速控温效果,避免出现局部发烫的现象,从而避免对工作部件造成损坏,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相变储能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带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相变储能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胶带是一种常用的高分子材料,胶带的种类繁多,具体有高温胶带、绝缘胶带、双面胶带、特种胶带、压敏胶带、模切胶带等,不同种类的胶带可以达到不同的功效,从而满足不同行业的生产要求,不同的功效适合不同的行业需求,应用广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然而,由于胶带的应用广泛,对胶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在手机通讯及新能源汽车中行业,也会用到胶带,但是,手机及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且热量较为集中,容易出现局部发烫的现象,手机或新能源汽车长时间在高温中工作,不仅会对零部件造成损坏,而且可能出现爆炸或易燃的情况,大大降低了安全性能,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耐温性好且可以调节温度的相变储能胶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相变储能胶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相变储能胶带,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40~70份丙烯酸酯压敏树脂、0.5~2份聚氨酯固化剂、30~60份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相变储能胶带还包括导热粉体,所述导热粉体与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质量比为1.1:1。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提供相变材料,向所述相变材料中加入乳化剂及水,进行乳化反应,得到相变材料乳化液,然后再加入酸液,将所述相变材料乳化液的pH调节至4~5,得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提供胶囊材料及甲醛,对胶囊材料及甲醛进行搅拌混合操作,得到预混液,再加入碱液,将所述预混液的pH调节至8~9,得到碱性预混液,对所述碱性预混液进行水浴加热操作,并进行搅拌,得到预聚合体溶液,将所述预聚合体溶液滴加至所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中,进行水浴加热操作,并进行搅拌,过滤并烘干后,得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在得到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之后,还采用体积分数为25%的乙醇溶液对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进行首次洗涤,洗涤2~3次,再采用去离子水进行二次洗涤,洗涤2~3次,得到洗涤后的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乙醇溶液的温度为40℃~45℃。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去离子水的温度为60℃~65℃。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胶囊材料为三聚氰胺及PMMA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相变储能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40~70份丙烯酸酯压敏树脂、0.5~2份聚氨酯固化剂、30~60份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
按比例将丙烯酸酯压敏树脂、聚氨酯固化剂及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加入行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操作,再进行过筛操作,得到混合料;
通过涂布机对所述混合料进行涂布烘干操作,得到相变储能胶带。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按比例将丙烯酸酯压敏树脂、聚氨酯固化剂及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加入行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操作的步骤中,控制搅拌速度为5r/min~32r/min,搅拌时间为0.5h~1.5h。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相变储能胶带的厚度为0.15mm~0.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相变储能胶带,通过采用丙烯酸酯压敏树脂作为相变储能胶带的基体,固化剂采用聚氨酯固化剂,可以达到快速固化的效果,且耐用性好,同时,通过采用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可以达到将热量快速传递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中,通过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进行吸热储能,当将该相变储能胶带粘附于具体工作部件时,例如,用于手机或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中,从而有利于将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并储存于相变储能胶带中,可以达到很好的导热效果,从而可以达到对工作部件的快速控温效果,避免出现局部发烫的现象,从而避免对工作部件造成损坏,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相变储能胶带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一种相变储能胶带,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40~70份丙烯酸酯压敏树脂、0.5~2份聚氨酯固化剂、30~60份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丙烯酸酯压敏树脂作为相变储能胶带的基体,丙烯酸酯压敏树脂即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丙烯酸酯压敏树脂具有优良的丰满度、光泽及硬度,且耐溶剂性、耐候性良好,在高温烘烤时不变色、不泛黄,且可凝挥发物和质量损失率低,并且无有害气体逸出的特性,可以制成的各类压敏胶带,可方便对薄膜的粘贴,从而有利于保证后续制备得到的相变储能胶带的成品性能及品质,固化剂采用聚氨酯固化剂,可以达到快速固化的效果,且成型效果好,耐用性好,同时,通过采用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可以达到吸热储能的效果,当将该相变储能胶带粘附于具体工作部件时,例如,用于手机或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中,从而有利于将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并储存于相变储能胶带中,可以达到很好的导热效果,从而可以达到对工作部件的快速控温效果,避免出现局部发烫的现象,从而避免对工作部件造成损坏,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相变储能胶带对热量储存的效率,一实施方式,所述相变储能胶带还包括导热粉体,所述导热粉体与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质量比为1.1:1。可以理解的,导热粉体采用氧化铝及氮化硼中的至少一种,氧化铝及氮化硼均为常用的导热材料,导热散热性能优良,通过加入导热粉体,导热均匀分散于该相变储能胶带体系中,可以达到将热量快速传递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中,通过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进行吸热储能,从而达到快速导热储能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将具体工作部件产生的热量快速通过导热粉体传递至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中,并储存于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中,从而将热量储存于相变储能胶带中,可以达到很好的导热效果,从而可以达到对工作部件的快速控温效果,避免出现局部发烫的现象,从而避免对工作部件造成损坏,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能,优选地,导热粉体及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质量比为1.1:1,可以对导热粉体及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用量进行精准控制,导热粉体及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质量比为1.1:1时,用量适中,导热粉体及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之间的协同作用最佳,不仅可以保证达到优良的导热性能,从而实现将具体工作部件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而且可以保证足量的导热粉体分散于相变储能胶带中,从而有利于将热量快速均匀地传导至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中,从而将热量均匀地储存于该相变储能胶带中,如此,可以达到最佳的导热储热性能,提高了该相变储能胶带的控温性能,且可以避免出现相变储能胶带吸热储热不均匀的情况,避免对该相变储能胶带造成损坏,从而有利于提高该相变储能胶带的结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一实施方式,所述相变储能胶带还包括阻燃剂及偶联剂。可以理解的,通过添加阻燃剂及偶联剂,有利于保证相变储能胶带的正常制备,且可以进一步提高该相变储能胶带的阻燃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该相变储能胶带的安全性能,从而有利于得到品质更好的相变储能胶带,具体地,所述阻燃剂为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及氢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具体地,偶联剂采用硅烷偶联剂KH792或硅烷偶联剂KH560。
一实施方式,所述相变储能胶带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40~70份丙烯酸酯压敏树脂、0.5~2份聚氨酯固化剂、33~66份导热粉体、30~60份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18~26份阻燃剂、3~3.5份偶联剂。如此,可以制备得到吸热储热性能优良,且机械结构稳定的相变储能胶带,成品品质高,耐用性好。
一实施方式,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提供相变材料,向所述相变材料中加入乳化剂及水,进行乳化反应,得到相变材料乳化液,然后再加入酸液,将所述相变材料乳化液的pH调节至4~5,得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提供胶囊材料及甲醛,对胶囊材料及甲醛进行搅拌混合操作,得到预混液,再加入碱液,将所述预混液的pH调节至8~9,得到碱性预混液,对所述碱性预混液进行水浴加热操作,并进行搅拌,得到预聚合体溶液,将所述预聚合体溶液滴加至所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中,进行水浴加热操作,并进行搅拌,过滤并烘干后,得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可以理解的,通过提供相变材料,具体地,所述相变材料包括石蜡、烷烃、脂肪酸及酯类中的至少一种。石蜡、烷烃、脂肪酸及酯类均为常用的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储能性能,通过将相变材料与乳化剂及水混合,并搅拌,进行乳化反应,得到相变材料乳化液,可以完成对相变材料的乳化预处理,有利于保证后续微胶囊化操作的正常进行,然后采用醋酸作为酸液,将pH调节至4~5,得到稳定的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同时,通过对胶囊材料及甲醛进行搅拌混合操作后,再采用三乙醇胺作为碱液,将pH调节至8~9,使得在碱性条件下,对胶囊材料及甲醛进行进一步的水浴加热混合处理,具体地,控制水浴加热温度为50℃~55℃,从而得到预聚合体溶液,再通过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将预聚合体溶液缓慢滴加至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中,在水浴加热条件下,控制水浴加热温度为50℃~55℃,进行微胶囊化处理,使得预聚合体包覆于相变材料外,在相变材料的表面形成保护薄膜,从而得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可以很好地对相变材料进行保护,使得相变材料更加稳定地存在于相变储能胶带体系中。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胶囊材料为三聚氰胺及PMMA中的至少一种。三聚氰胺及PMMA均为常用的高分子材料,可以在相变材料外表面形成很好的保护膜,提高制备得到的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结构稳定性。
一实施方式,在得到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之后,还采用体积分数为25%的乙醇溶液对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进行首次洗涤,洗涤2~3次,再采用去离子水进行二次洗涤,洗涤2~3次,得到洗涤后的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可以理解的,通过将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加入体积分数为25%的乙醇溶液中,并进行搅拌,对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进行洗涤,有利于将残留在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表面的杂质溶解于体积分数为25%的乙醇溶液中,从而通过过滤除去杂质,重复洗涤2~3次,有利于保证洗涤彻底,再通过采用去离子水对首次洗涤后的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进行冲洗,可以除去表面残留的乙醇溶液及其它残留杂质,进一步起到除杂的作用,同样地,洗涤2~3次,保证洗涤彻底,有利于保证得到洁净的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避免引入其它杂质,影响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性能,从而有利于提高制备得到的相变储能胶带的成品品质。
为了进一步提高除杂效果,保证洗涤彻底,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乙醇溶液的温度为40℃~45℃。所述去离子水的温度为60℃~65℃。可以理解的,通过将乙醇溶液加热至40℃~45℃,由于随着温度的升高,有利于促进溶液中的分子运动,从而在加入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后,有利于促进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表面的杂质分子运动,从而有利于加快杂质溶解于乙醇溶液中,从而有利于提高除杂效率,同时,将乙醇溶液的温度控制为40℃~45℃,温度适中,避免温度过高,避免乙醇挥发溢出,影响洗涤效果,同样地,去离子水的温度控制为60℃~65℃,在对首次洗涤后的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进行洗涤时,有利于促进分子运动,从而有利于将杂质冲洗带走,洗涤效果好。
请参阅图1,一种相变储能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提供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40~70份丙烯酸酯压敏树脂、0.5~2份聚氨酯固化剂、30~60份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采用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可以达到吸热储能的效果,当将该相变储能胶带粘附于具体工作部件时,例如,用于手机或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中,从而有利于将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并储存于相变储能胶带中,可以达到很好的导热效果,从而可以达到对工作部件的快速控温效果,避免出现局部发烫的现象,从而避免对工作部件造成损坏,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S120、按比例将丙烯酸酯压敏树脂、聚氨酯固化剂及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加入行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操作,再进行过筛操作,得到混合料。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按比例将各物料加入行星搅拌机中,从而在行星搅拌机中将丙烯酸酯压敏树脂、聚氨酯固化剂及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按特定配比混合均匀,再通过过筛操作,具体地,过200目的筛网后,得到颗粒均匀的混合料,有利于后续制备得到质地均匀且品质高的相变储能胶带。
S130、通过涂布机对所述混合料进行涂布烘干操作,得到相变储能胶带。
需要说明的是,将混合料加入涂布机中,通过涂布机进行涂布,并烘干成型,得到相变储能胶带,制备得到的相变储能胶带可以用于手机或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部件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导热储能作用,从而有利于将具体工作部件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并储存于相变储能胶带中,可以达到很好的导热效果,从而可以达到对工作部件的快速控温效果,避免出现局部发烫的现象,从而避免对工作部件造成损坏,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能。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相变储能胶带的厚度为0.15mm~0.5mm。如此,可以保证制备得到的相变储能胶带的厚度适中,保证导热储能性能的同时,避免厚度过厚,占用空间多,同时,也避免厚度过薄,易于断裂损坏,从而保证制备得到的相变储能胶带的成品品质。
一实施方式,在所述按比例将丙烯酸酯压敏树脂、聚氨酯固化剂及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加入行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操作的步骤中,控制搅拌速度为5r/min~32r/min,搅拌时间为0.5h~1.5h。如此,可以保证搅拌速度适中,搅拌时间充足,有利于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相变储能胶带,通过采用丙烯酸酯压敏树脂作为相变储能胶带的基体,固化剂采用聚氨酯固化剂,可以达到快速固化的效果,且耐用性好,同时,通过采用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可以达到将热量快速传递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中,通过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进行吸热储能,当将该相变储能胶带粘附于具体工作部件时,例如,用于手机或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中,从而有利于将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并储存于相变储能胶带中,可以达到很好的导热效果,从而可以达到对工作部件的快速控温效果,避免出现局部发烫的现象,从而避免对工作部件造成损坏,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下面为具体实施例部分。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所述相变储能胶带,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40份丙烯酸酯压敏树脂、0.5份聚氨酯固化剂、66份氧化铝、60份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26份氢氧化铝、3.5份硅烷偶联剂KH792。
本实施例中,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提供相变材料,向所述相变材料中加入乳化剂及水,进行乳化反应,得到相变材料乳化液,然后再加入酸液,将所述相变材料乳化液的pH调节至4,得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提供胶囊材料及甲醛,对胶囊材料及甲醛进行搅拌混合操作,得到预混液,再加入碱液,将所述预混液的pH调节至8,得到碱性预混液,对所述碱性预混液进行水浴加热操作,控制水浴加热温度为50℃,并进行搅拌,得到预聚合体溶液,将所述预聚合体溶液滴加至所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中,进行水浴加热操作,控制水浴加热温度为50℃,并进行搅拌,过滤并烘干后,得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
本实施例提供的相变储能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比例将丙烯酸酯压敏树脂、聚氨酯固化剂、氧化铝、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氢氧化铝及硅烷偶联剂KH792加入行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操作,控制搅拌速度为5r/min,搅拌时间为0.5h,再进行过筛操作,得到混合料;
通过涂布机对所述混合料进行涂布烘干操作,得到实施例1的相变储能胶带,所述相变储能胶带的厚度为0.25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述相变储能胶带,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5份丙烯酸酯压敏树脂、1.2份聚氨酯固化剂、49.5份氧化铝、45份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21份氢氧化铝、2.8份硅烷偶联剂KH792。
本实施例中,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提供相变材料,向所述相变材料中加入乳化剂及水,进行乳化反应,得到相变材料乳化液,然后再加入酸液,将所述相变材料乳化液的pH调节至4.5,得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提供胶囊材料及甲醛,对胶囊材料及甲醛进行搅拌混合操作,得到预混液,再加入碱液,将所述预混液的pH调节至8.5,得到碱性预混液,对所述碱性预混液进行水浴加热操作,控制水浴加热温度为52.5℃,并进行搅拌,得到预聚合体溶液,将所述预聚合体溶液滴加至所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中,进行水浴加热操作,控制水浴加热温度为52.5℃,并进行搅拌,过滤并烘干后,得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
本实施例提供的相变储能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比例将丙烯酸酯压敏树脂、聚氨酯固化剂、氧化铝、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氢氧化铝及硅烷偶联剂KH792加入行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操作,控制搅拌速度为15r/min,搅拌时间为1h,再进行过筛操作,得到混合料;
通过涂布机对所述混合料进行涂布烘干操作,得到实施例2的相变储能胶带,所述相变储能胶带的厚度为0.25m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所述相变储能胶带,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70份丙烯酸酯压敏树脂、2份聚氨酯固化剂、33份氧化铝、30份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18份氢氧化铝、3份硅烷偶联剂KH792。
本实施例中,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提供相变材料,向所述相变材料中加入乳化剂及水,进行乳化反应,得到相变材料乳化液,然后再加入酸液,将所述相变材料乳化液的pH调节至5,得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提供胶囊材料及甲醛,对胶囊材料及甲醛进行搅拌混合操作,得到预混液,再加入碱液,将所述预混液的pH调节至9,得到碱性预混液,对所述碱性预混液进行水浴加热操作,控制水浴加热温度为55℃,并进行搅拌,得到预聚合体溶液,将所述预聚合体溶液滴加至所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中,进行水浴加热操作,控制水浴加热温度为55℃,并进行搅拌,过滤并烘干后,得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
本实施例提供的相变储能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比例将丙烯酸酯压敏树脂、聚氨酯固化剂、氧化铝、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氢氧化铝及硅烷偶联剂KH792加入行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操作,控制搅拌速度为32r/min,搅拌时间为1.5h,再进行过筛操作,得到混合料;
通过涂布机对所述混合料进行涂布烘干操作,得到实施例3的相变储能胶带,所述相变储能胶带的厚度为0.25m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所述相变储能胶带,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5份丙烯酸酯压敏树脂、1.2份聚氨酯固化剂、49.5份氧化铝、45份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21份氢氧化铝、2.8份硅烷偶联剂KH792。
本实施例中,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提供相变材料,向所述相变材料中加入乳化剂及水,进行乳化反应,得到相变材料乳化液,然后再加入酸液,将所述相变材料乳化液的pH调节至4.5,得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提供胶囊材料及甲醛,对胶囊材料及甲醛进行搅拌混合操作,得到预混液,再加入碱液,将所述预混液的pH调节至8.5,得到碱性预混液,对所述碱性预混液进行水浴加热操作,控制水浴加热温度为52.5℃,并进行搅拌,得到预聚合体溶液,将所述预聚合体溶液滴加至所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中,进行水浴加热操作,控制水浴加热温度为52.5℃,并进行搅拌,过滤并烘干后,得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采用体积分数为25%的乙醇溶液对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进行首次洗涤,所述乙醇溶液的温度为42.5℃,洗涤3次,再采用去离子水进行二次洗涤,所述去离子水的温度为62.5℃,洗涤3次,得到洗涤后的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
本实施例提供的相变储能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比例将丙烯酸酯压敏树脂、聚氨酯固化剂、氧化铝、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氢氧化铝及硅烷偶联剂KH792加入行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操作,控制搅拌速度为15r/min,搅拌时间为1h,再进行过筛操作,得到混合料;
通过涂布机对所述混合料进行涂布烘干操作,得到实施例4的相变储能胶带,所述相变储能胶带的厚度为0.25mm。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中,所述相变储能胶带,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5份丙烯酸酯压敏树脂、1.2份聚氨酯固化剂、49.5份氧化铝、45份相变材料、21份氢氧化铝、2.8份硅烷偶联剂KH792。
本对比例提供的相变储能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比例将丙烯酸酯压敏树脂、聚氨酯固化剂、氧化铝、相变材料、氢氧化铝及硅烷偶联剂KH792加入行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操作,控制搅拌速度为15r/min,搅拌时间为1h,,再进行过筛操作,得到混合料;
通过涂布机对所述混合料进行涂布烘干操作,得到对比例1的相变储能胶带,所述相变储能胶带的厚度为0.25mm。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中,所述相变储能胶带,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5份丙烯酸酯压敏树脂、1.2份聚氨酯固化剂、41.2份氧化铝、45份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21份氢氧化铝、2.8份硅烷偶联剂KH792。
本对比例中,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提供相变材料,向所述相变材料中加入乳化剂及水,进行乳化反应,得到相变材料乳化液,然后再加入酸液,将所述相变材料乳化液的pH调节至4.5,得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提供胶囊材料及甲醛,对胶囊材料及甲醛进行搅拌混合操作,得到预混液,再加入碱液,将所述预混液的pH调节至8.5,得到碱性预混液,对所述碱性预混液进行水浴加热操作,控制水浴加热温度为52.5℃,并进行搅拌,得到预聚合体溶液,将所述预聚合体溶液滴加至所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中,进行水浴加热操作,控制水浴加热温度为52.5℃,并进行搅拌,过滤并烘干后,得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
本对比例提供的相变储能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比例将丙烯酸酯压敏树脂、聚氨酯固化剂、氧化铝、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氢氧化铝及硅烷偶联剂KH792加入行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操作,控制搅拌速度为15r/min,搅拌时间为1h,再进行过筛操作,得到混合料;
通过涂布机对所述混合料进行涂布烘干操作,得到对比例2的相变储能胶带,所述相变储能胶带的厚度为0.25mm。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中,所述相变储能胶带,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5份丙烯酸酯压敏树脂、1.2份聚氨酯固化剂、52.2份氧化铝、45份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21份氢氧化铝、2.8份硅烷偶联剂KH792。
本对比例中,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提供相变材料,向所述相变材料中加入乳化剂及水,进行乳化反应,得到相变材料乳化液,然后再加入酸液,将所述相变材料乳化液的pH调节至4.5,得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提供胶囊材料及甲醛,对胶囊材料及甲醛进行搅拌混合操作,得到预混液,再加入碱液,将所述预混液的pH调节至8.5,得到碱性预混液,对所述碱性预混液进行水浴加热操作,控制水浴加热温度为52.5℃,并进行搅拌,得到预聚合体溶液,将所述预聚合体溶液滴加至所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中,进行水浴加热操作,控制水浴加热温度为52.5℃,并进行搅拌,过滤并烘干后,得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
本对比例提供的相变储能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比例将丙烯酸酯压敏树脂、聚氨酯固化剂、氧化铝、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氢氧化铝及硅烷偶联剂KH792加入行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操作,控制搅拌速度为15r/min,搅拌时间为1h,再进行过筛操作,得到混合料;
通过涂布机对所述混合料进行涂布烘干操作,得到对比例3的相变储能胶带,所述相变储能胶带的厚度为0.25mm。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中,所述相变储能胶带,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5份丙烯酸酯压敏树脂、1.2份聚氨酯固化剂、49.5份氧化铝、45份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21份氢氧化铝、2.8份硅烷偶联剂KH792。
本对比例中,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提供相变材料,向所述相变材料中加入乳化剂及水,进行乳化反应,得到相变材料乳化液,然后再加入酸液,将所述相变材料乳化液的pH调节至4.5,得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提供胶囊材料及甲醛,对胶囊材料及甲醛进行搅拌混合操作,得到预混液,再加入碱液,将所述预混液的pH调节至8.5,得到碱性预混液,对所述碱性预混液进行水浴加热操作,控制水浴加热温度为52.5℃,并进行搅拌,得到预聚合体溶液,将所述预聚合体溶液滴加至所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中,进行水浴加热操作,控制水浴加热温度为52.5℃,并进行搅拌,过滤并烘干后,得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采用体积分数为25%的乙醇溶液对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进行首次洗涤,所述乙醇溶液的温度为25℃,洗涤3次,再采用去离子水进行二次洗涤,所述去离子水的温度为25℃,洗涤3次,得到洗涤后的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
本对比例提供的相变储能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比例将丙烯酸酯压敏树脂、聚氨酯固化剂、氧化铝、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氢氧化铝及硅烷偶联剂KH792加入行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操作,控制搅拌速度为15r/min,搅拌时间为1h,再进行过筛操作,得到混合料;
通过涂布机对所述混合料进行涂布烘干操作,得到实施例4的相变储能胶带,所述相变储能胶带的厚度为0.25mm。
具体地,各实施例及各对比例的相变材料均采用石蜡,胶囊材料均采用三聚氰胺,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的相变储能胶带及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的相变储能胶带进行检测,检测相变储能胶带的吸热储热性能,具体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082747070000131
由表1测试结果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的相变储能胶带的比热容及相变焓值均优于对比例1~3的相变储能胶带,其中,实施例4的相变储能胶带的比热容及相变焓值优于对比例4的相变储能胶带,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相变储能胶带具有更加优异的吸热储能性能,通过采用丙烯酸酯压敏树脂作为相变储能胶带的基体,同时,添加了导热粉体及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作为添加剂,且对导热粉体及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质量比进行了特定限定,具体为导热粉体及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质量比为1.1:1,可以达到将热量通过导热粉体快速传递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中,通过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进行吸热储能,可以达到很好的导热效果,从而可以达到对工作部件的快速控温效果,避免出现局部发烫的现象,从而避免对工作部件造成损坏,且阻燃性能得到了提高,具有良好的阻燃性,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能。其中,通过实施例4与实施例2对比可知,通过进行洗涤操作,有利于除去杂质,可以进一步提高制备得到的相变储能胶带的吸热储能性能,进一步地,通过实施例4与对比例4对比可知,对洗涤液进行严格温度控制,有利于保证制备得到吸热储能性能最佳的相变储能胶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相变储能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40~70份丙烯酸酯压敏树脂、0.5~2份聚氨酯固化剂、30~60份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储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能胶带还包括导热粉体,所述导热粉体与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质量比为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储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提供相变材料,向所述相变材料中加入乳化剂及水,进行乳化反应,得到相变材料乳化液,然后再加入酸液,将所述相变材料乳化液的pH调节至4~5,得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提供胶囊材料及甲醛,对胶囊材料及甲醛进行搅拌混合操作,得到预混液,再加入碱液,将所述预混液的pH调节至8~9,得到碱性预混液,对所述碱性预混液进行水浴加热操作,并进行搅拌,得到预聚合体溶液,将所述预聚合体溶液滴加至所述酸性相变材料乳化液中,进行水浴加热操作,并进行搅拌,过滤并烘干后,得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变储能胶带,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之后,还采用体积分数为25%的乙醇溶液对所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进行首次洗涤,洗涤2~3次,再采用去离子水进行二次洗涤,洗涤2~3次,得到洗涤后的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变储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溶液的温度为40℃~4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变储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的温度为60℃~6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变储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材料为三聚氰胺及PMMA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相变储能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40~70份丙烯酸酯压敏树脂、0.5~2份聚氨酯固化剂、30~60份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
按比例将丙烯酸酯压敏树脂、聚氨酯固化剂及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加入行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操作,再进行过筛操作,得到混合料;
通过涂布机对所述混合料进行涂布烘干操作,得到相变储能胶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变储能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比例将丙烯酸酯压敏树脂、聚氨酯固化剂及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加入行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操作的步骤中,控制搅拌速度为5r/min~32r/min,搅拌时间为0.5h~1.5h。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变储能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能胶带的厚度为0.15mm~0.5mm。
CN202110571535.4A 2021-05-25 2021-05-25 相变储能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265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1535.4A CN113265209B (zh) 2021-05-25 2021-05-25 相变储能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1535.4A CN113265209B (zh) 2021-05-25 2021-05-25 相变储能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5209A true CN113265209A (zh) 2021-08-17
CN113265209B CN113265209B (zh) 2022-12-09

Family

ID=77232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1535.4A Active CN113265209B (zh) 2021-05-25 2021-05-25 相变储能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6520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1549A (zh) * 2022-08-01 2022-11-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98913A1 (fr) * 2012-11-30 2014-06-06 P A G Finances Revetement mural combine
CN107523229A (zh) * 2017-05-19 2017-12-29 上海叹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敏性储能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23273A (zh) * 2017-05-19 2017-12-29 上海叹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基相变微胶囊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26393A (zh) * 2020-09-28 2020-12-25 杭州应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相变储热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98913A1 (fr) * 2012-11-30 2014-06-06 P A G Finances Revetement mural combine
CN107523229A (zh) * 2017-05-19 2017-12-29 上海叹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敏性储能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23273A (zh) * 2017-05-19 2017-12-29 上海叹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基相变微胶囊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26393A (zh) * 2020-09-28 2020-12-25 杭州应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相变储热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1549A (zh) * 2022-08-01 2022-11-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5209B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4669B (zh) 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65209B (zh) 相变储能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6904A (zh) 一种蒸发式降温湿帘用单组分水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US10604593B2 (en) Aqueous emulsion,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aqueous emuls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9735192A (zh) 一种基于磷酸锆和甲基丙烯酸复合改性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9875A (zh) 一种低氨自交联水性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7985B (zh) 一种具有相变调温功能的散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6746B (zh) 一种高性能水性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69350A (zh) 一种环保的水性塑塑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60479B (zh) 一种用于电子级保护膜的丙烯酸接枝纳米材料水性压敏胶
CN107573064B (zh) 氧化锆陶瓷微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1983A (zh) 一种丝印冷烫膜涂层及其制备工艺
CN102115507A (zh) 一种pvb树脂粉及其环保半连续型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08296416B (zh) 一种3d打印覆膜砂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覆膜砂
CN107090223B (zh) 松香/苯丙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3321678B (zh) 一种硅烷偶联剂、水性丙烯酸酯贴合胶乳液及水性丙烯酸酯贴合胶
CN114213574A (zh) 一种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80495A (zh) 一种耐温橡胶压敏胶制备以及涂布工艺
CN111363425B (zh) 防雾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388292A (zh)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126288A (zh) 一种界面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85603A (zh) 一种阻燃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07818A1 (zh) 一种高结合力防扩散综合阻燃防火涂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0343480A (zh) 一种防水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36326B (zh) 一种苯丙乳液,其原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