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9506A - 电子设备、感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感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9506A
CN113259506A CN202010087710.8A CN202010087710A CN113259506A CN 113259506 A CN113259506 A CN 113259506A CN 202010087710 A CN202010087710 A CN 202010087710A CN 113259506 A CN113259506 A CN 113259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light
unit
photosensitive unit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77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朝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877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9506A/zh
Priority to US16/983,362 priority patent/US11200868B2/en
Priority to EP20191428.0A priority patent/EP3863005A1/en
Publication of CN113259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95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0Intensity circu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42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1/4204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with determination of ambient ligh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42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1/4228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arrangements with two or more detectors, e.g. for sensitivity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42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1/44Electric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1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conveying information used for selecting or modulating the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being ambient ligh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plays having non-planar surfaces, e.g. curved displays
    • G09G3/03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plays having non-planar surfaces, e.g. curved displays for flexible display surfa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感光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屏幕模组和与所述屏幕模组电连接的感光模组。感光模组包括第一感光单元和第二感光单元,且第一感光单元配合于设备主体的第一组装面,第二感光单元配合于设备主体的第二组装面。由于第一组装面和第二组装面相对设置,使得第一感光单元和第二感光单元能够感应到设备主体相对两侧的环境光,并综合设备主体两侧的环境光变化调整配合于第一组装面的屏幕模组亮度。上述结构设置增加了电子设备对环境光的感应覆盖角度,提升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的匹配性。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感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感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在不同环境光下的屏幕亮度影响人眼的观看舒适度,以及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因此,根据环境光调整屏幕亮度能够提升人眼的观看舒适性和电子设备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体验。然而,设置在电子设备正面的单个感光单元无法兼顾当前场景下不同空间位置处的环境光,影响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的匹配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感光控制方法及装置,以增加电子设备对环境光的感应覆盖角度,提升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的匹配性。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屏幕模组和与所述屏幕模组电连接的感光模组;
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组装面和第二组装面,所述屏幕模组配合于所述第一组装面;
所述感光模组包括第一感光单元和第二感光单元,所述第一感光单元配合于所述第一组装面,所述第二感光单元配合于所述第二组装面。
可选的,所述屏幕模组上设有透光区域,所述第一感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屏幕模组下方,且对应配合于所述透光区域。
可选的,所述屏幕模组包括主体显示层和遮光层;所述主体显示层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底面,且所述遮光层上设有与所述透光区域位置对应的透光部。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弹性定位件,所述弹性定位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感光单元和所述第二感光单元配合,以限定所述第一感光单元和所述第二感光单元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配合于所述第一组装面的第一自发光件和/或配合于所述第二组装面的第二自发光件;所述第一自发光件与所述第一感光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20毫米,所述第二自发光件与所述第二感光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20毫米。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配合于所述第一组装面的第一红外发射件和/或配合于所述第二组装面的第二红外发射件;所述第一红外发射件与所述第一感光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20毫米,所述第二红外发射件与所述第二感光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20毫米。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配合于所述第二组装面;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摄像头主体和盖板层,所述盖板层覆盖所述摄像头主体,所述第二感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盖板层下。
可选的,所述盖板层包括相对设置的外侧面和内侧面,所述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感光单元位置对应的透光油墨层。
可选的,所述透光油墨层的特征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感光单元的特征尺寸。
可选的,所述透光油墨层的特征尺寸大于或等于0.6毫米。
可选的,所述透光油墨层的透光率大于0.2%。
可选的,所述内侧面与所述第二感光单元的感光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6毫米。
可选的,所述透光油墨层上还设有覆盖所述透光油墨层的第二散光层。
可选的,所述第二感光单元的光线接收角度大于或等于35°。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感光控制方法,所述感光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感光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感光单元的第一感光参数和所述第二感光单元的第二感光参数;
判断所述第二感光参数是否小于预设值,当所述第二感光参数小于预设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感光参数调整所述屏幕模组的亮度;否则根据所述第二感光参数调整所述屏幕模组的亮度。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感光控制装置,所述感光控制装置应用于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感光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感光单元的第一感光参数和所述第二感光单元的第二感光参数;
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二感光参数是否小于预设值,当所述第二感光参数小于预设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感光参数调整所述屏幕模组的亮度;否则根据所述第二感光参数调整所述屏幕模组的亮度。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感光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感光模组包括第一感光单元和第二感光单元,且第一感光单元配合于设备主体的第一组装面,第二感光单元配合于设备主体的第二组装面。由于第一组装面和第二组装面相对设置,使得第一感光单元和第二感光单元能够感应到设备主体相对两侧的环境光,并综合设备主体两侧的环境光变化调整配合于第一组装面的屏幕模组亮度。上述结构设置增加了电子设备对环境光的感应覆盖角度,提升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的匹配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7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感光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感光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感光控制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在不同环境光下的屏幕亮度影响人眼的观看舒适度,以及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因此,根据环境光调整屏幕亮度能够提升人眼的观看舒适性和电子设备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体验。然而,设置在电子设备正面的单个感光单元无法兼顾当前场景下不同空间位置处的环境光,影响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的匹配性。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包括:设备主体11、屏幕模组12和与屏幕模组12电连接的感光模组13。设备主体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组装面111和第二组装面112,屏幕模组12配合于第一组装面111。感光模组13包括第一感光单元131和第二感光单元132,第一感光单元131配合于第一组装面111,第二感光单元132配合于第二组装面112。
在上述实施例中,感光模组13包括第一感光单元131和第二感光单元132,且第一感光单元131配合于设备主体11的第一组装面111,第二感光单元132配合于设备主体11的第二组装面112。由于第一组装面111和第二组装面112相对设置,使得第一感光单元131和第二感光单元132能够感应到设备主体11相对两侧的环境光,并综合设备主体11两侧的环境光变化调整配合于第一组装面111的屏幕模组12亮度。上述结构设置增加了电子设备1对环境光的感应覆盖角度,提升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的匹配性。
下面分别对第一感光单元131和第二感光单元132的设置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屏幕模组12上设有透光区域123,第一感光单元131设置在屏幕模组12下方,且对应配合于透光区域123,第一感光单元131从透光区域123接收电子设备1一侧的环境光,并形成环境光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屏幕模组12的显示区域可以覆盖设备主体11的第一组装面111以形成全面屏显示效果。当屏幕模组12的显示区域覆盖第一组装面111的全部区域时,可以在屏幕模组12的显示区域设置透光区域123,并将第一感光单元131设置在屏幕模组12下方,且对应配合于上述透光区域123。上述透光区域123可以是开设在屏幕模组12显示区域的透光孔,也可以设置在屏幕模组12显示区域的隐藏透光区域123,通过隐藏透光区域123避免对屏幕模组12整体显示效果的影响。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屏幕模组12的显示区域也可以覆盖设备第一组装面111的部分区域。当屏幕模组12的显示区域覆盖第一组装面111的部分区域时,可以在屏幕模组12的非显示区域设置透光区域123,并将第一感光单元131设置在屏幕模组12下方,且对应配合于上述透光区域123。或者,还可以在屏幕模组12的显示区域设置透光区域123,并将第一感光单元131设置在屏幕模组12下方,且对应配合于上述透光区域123。上述透光区域123可以是开设在屏幕模组12显示区域或非显示区域的透光孔,也可以设置在屏幕模组12显示区域的隐藏透光区域123,通过隐藏透光区域123避免对屏幕模组12整体显示效果的影响。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屏幕模组12包括主体显示层121和遮光层122,主体显示层121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面,遮光层122设置于底面,且遮光层122上设有与透光区域123位置对应的透光部1221。由于屏幕模组12的底层通常设有遮光层122,该遮光层122能够用于屏幕模组12的防震、导热等功能,通过在遮光层122上设置透光部1221,使得外部环境光能够透过屏幕模组12摄入第一感光单元131,避免了屏幕模组12的结构对光线传播的干涉。
如图3所示,第一感光单元131设置在屏幕模组12的显示区域下方,屏幕模组12下还设有第一距离感应模组14,第一距离感应模组14包括第一红外发射件141和第一红外接收件142。其中,第一红外发射件141与第一感光单元131之间的距离D1大于20毫米,避免了红外发射功能对第一感光单元131的感应功能的干扰。第一感光单元131通过屏幕模组12显示区域的透光区域123接收第一组装面111一侧的环境光,并形成如图3所示的光线接收角α。其中,第一红外发射件141可以用于距离感应装置,以通过收发红外光线实现距离感应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屏幕模组12内侧面上还设有覆盖透光区域123的第一散光层124,第一散光层124能够增加对外部环境光的获取角度,提升射入第一感光单元131光线的均匀性,进而提升第一感光单元131的感光效果。如图3所示,在增加第一散光层124之后,第二感光单元132的感光角度从α1增加至α。
在上述实施例中,屏幕模组12可以包括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屏,也可以包括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屏,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当屏幕模组12为OLED显示屏时,屏幕模组12通过自发光实现内容显示,感光模组13与屏幕模组12电连接以控制屏幕模组12的自发光亮度与环境光匹配。当屏幕模组12为LCD显示屏时,屏幕模组12通过背光光源实现内容显示,感光模组13与背光光源电连接,以控制屏幕模组12的显示亮度与环境光匹配。
如图4、图5所示,电子设备1还包括摄像头模组15,摄像头模组15配合于第二组装面112,摄像头模组15包括摄像头主体和盖板层151,盖板层151覆盖摄像头主体,第二感光单元132设置在盖板层151下,以透过摄像头模组15的盖板层151实现环境光接收。第二感光单元132借助摄像头模组15的盖板层151实现了环境光接收,避免了对电子设备1后壳的额外开孔,同时提升了电子设备1感光模组13和摄像头模组15的集成性,使电子设备1的外部结构分布美观。
在上述实施例中,盖板层151包括相对设置的外侧面和内侧面,内侧面上设有与第二感光单元132位置对应的透光油墨层1511。第二感光单元132设置在盖板层151下,透光油墨层1511盖在第二感光单元132上,一方面使得外部环境光能够透过透光油墨层1511传播至第二感光单元132,另一方面通过透光油墨层1511的遮挡避免第二感光单元132的结构透出,影响电子设备1的结构美观性。
其中,透光油墨层1511的特征尺寸大于第二感光单元132的特征尺寸,以通过透光油墨层1511对第二感光单元132的覆盖,使外部环境光能够透过透光油墨层1511射进第二感光单元132,避免了盖板层151其他遮光结构对第二感光单元132感光角度的干扰。特征尺寸为能够代表透光油墨层1511和第二感光单元132形状及大小的尺寸。例如,透光油墨层1511和第二感光单元13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时,透光油墨层1511的特征尺寸可以是截面圆的半径,第二感光单元132的特征尺寸可以是截面圆的半径,透光油墨层1511的截面圆半径大于第二感光单元132的截面圆半径。再例如,透光油墨层1511和第二感光单元132的截面形状不同时,透光油墨层1511的特征尺寸可以是透光油墨层1511的截面边缘到截面中心的距离m,第二感光单元132的特征尺寸可以是第二感光单元132的截面边缘到截面中心的距离n,在同一方位上,m大于n。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方位上的m至少比n大0.2毫米。
在一实施例中,透光油墨层1511和第二感光单元13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透光油墨层1511的特征尺寸,即截面圆形半径大于或等于0.6毫米。第二感光单元132的特征尺寸,即截面圆形半径小于0.4毫米。
在另一实施例中,透光油墨层1511的透光率大于0.2%。其中,根据感光模组13中使用的滤光片对环境光的不同滤光效果,当经过滤光片后射入第二感光单元132的光线处于为320nm-780nm波段时,可以使透光油墨层1511的透光率大于0.2%,以获得较好的感光效果及遮挡效果。当经过滤光片后射入第二感光单元132的光线波长为940nm时,可以使透光油墨层1511的透光率小于3%,以获得较好的感光效果及遮挡效果。
在再一实施例中,盖板层151的内侧面与第二感光单元132的感光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6毫米,以减少内侧面与第二感光单元132感光平面之间距离过大而降低第二感光单元132的光线接收角度。进一步的,第二感光单元132的光线接收角度大于或等于35°,以确保第一感光单元131与第二感光单元132配合获得针对环境光的立体感应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1还包括弹性定位件19,弹性定位件19设置在设备主体11内部,且分别与第一感光单元131和第二感光单元132配合,以限定第一感光单元131和第二感光单元132的位置,使第一感光单元131和第二感光单元132的位置及相对位置得到固定。其中,电子设备1可以包括两个弹性定位件19,两个弹性定位件19分别与第一感光单元131和第二感光单元132配合。或者,电子设备1可以包括一个弹性定位件19,弹性定位件19包括两个定位部,两个定位部分别与第一感光单元131和第二感光单元132配合。其中,弹性定位件19的材质可以是橡胶等弹性材质,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还包括配合于第一组装面111的第一自发光件17和/或配合于第二组装面112的第二自发光件18。当电子设备1包括第一自发光件17和第二自发光件18时,第一自发光件17与第一感光单元131之间的距离L1大于20毫米,第二自发光件18与第二感光单元132之间的距离L2大于20毫米,以避免第一自发光件17对第一感光单元131感光效果的干扰,避免第二自发光件18对第二感光单元132感光效果的干扰。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自发光件17可以是呼吸灯、装饰灯等,第二自发光件18可以是闪光灯、呼吸灯、装饰灯等。
如图6所示,第二感光单元132设置在摄像头模组15的盖板层151下,盖板层151下还设有第二距离感应模组16,第二距离感应模组16包括第二红外发射件161和第二红外接收件162,第二红外发射件161可以用于摄像头模组15,以通过红外光线的收发实现摄像头模组15的对焦功能。其中,第二红外发射件161与第二感光单元132之间的距离D2大于20毫米,避免了红外发射功能对第二感光单元132的感应功能的干扰。第二感光单元132透过盖板层151的透光油墨层1511接收第二组装面112一侧的环境光,并形成如图6所示的光线接收角γ。
在一实施例中,透光油墨层1511上还设有覆盖透光油墨层1511的第二散光层1512,第二散光层1512能够增加对外部环境光的获取角度,提升射入第二感光单元132光线的均匀性,进而提升第二感光单元132的感光效果。如图6所示,在增加第二散光层1512之后,第二感光单元132的感光角度从γ1增加至γ。
综合第一感光模组13的光线接收角α和第二感光单元132的光线接收角γ,使得感光模组13获得环绕电子设备1的立体式感光效果,能够对电子设备1周向的环境光进行感应,增加了电子设备1对环境光的感应覆盖角度,提升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的匹配性。
此外,电子设备1还包括辅助功能模组(未标注),设备主体11还包括主板,辅助功能模组和感光模组13分别与主板电连接,以将第一感光单元131和第二感光单元132的感光数据传输给主板,辅助功能模组能够获取主板处的感光数据,并应用上述感光数据。上述辅助功能模组可以是电子设备1的播放模组、摄像头模组15、电源模组等,以使播放功能、拍摄功能、充放电功能与第一感光单元131和第二感光单元132的感光数据关联,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进一步的,上述感光数据还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1内的任意应用程序,以提升应用程序的功能丰富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子设备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终端或医疗终端等,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本公开进一步提出一种感光控制方法,感光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图7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感光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感光控制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在步骤S701中,接收第一感光单元的第一感光参数和第二感光单元的第二感光参数;
在步骤S702中,判断第二感光参数是否小于预设值,当第二感光参数小于预设值时,根据第一感光参数调整屏幕模组的亮度;否则根据第二感光参数调整屏幕模组的亮度。
例如,用户在夜间道路上使用电子设备,第一感光单元感应来自第一组装面一侧的第一感应参数,第二感光单元感应来自第二组装面一侧的第二感应参数。一般情况下,由于夜间道路的整体环境光较暗,第二感光参数小于预设值,因而根据第一感光参数调整屏幕亮度至较低亮度,以适应环境光线、提升人眼舒适度。当对面来车开时,对面车辆灯光突然增加了设备主体第二组装面一侧的环境光亮度,第二感光参数大于预设值,因而根据第二感光参数调整屏幕亮度至较高亮度,以适应环境光线,提升人眼的舒适度、增加人眼对环境光线的适应程度,进而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和使用安全性。
此外,电子设备还包括辅助功能模组,设备主体还包括主板,辅助功能模组和感光模组分别与主板电连接,以将第一感光单元和第二感光单元的感光数据传输给主板,辅助功能模组能够获取主板处的感光数据,并应用上述感光数据。上述辅助功能模组可以是电子设备的播放模组、摄像头模组、电源模组等,以使播放功能、拍摄功能、充放电功能与第一感光单元和第二感光单元的感光数据关联,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进一步的,上述感光数据还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内的任意应用程序,以提升应用程序的功能丰富性。
感光模组包括第一感光单元和第二感光单元,且第一感光单元配合于设备主体的第一组装面,第二感光单元配合于设备主体的第二组装面。由于第一组装面和第二组装面相对设置,使得第一感光单元和第二感光单元能够感应到设备主体相对两侧的环境光,并综合设备主体两侧的环境光变化调整配合于第一组装面的屏幕模组亮度。上述结构设置增加了电子设备对环境光的感应覆盖角度,提升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的匹配性。
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进一步提出一种感光控制装置,感光控制装置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图8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感光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感光控制装置80包括:接收单元81和判断单元82。其中:
接收单元81被配置为接收第一感光单元的第一感光参数和第二感光单元的第二感光参数。
判断单元82被配置为判断第二感光参数是否小于预设值,当第二感光参数小于预设值时,根据第一感光参数调整屏幕模组的亮度;否则根据第二感光参数调整屏幕模组的亮度。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相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感光控制的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第一感光单元的第一感光参数和第二感光单元的第二感光参数。判断第二感光参数是否小于预设值,当第二感光参数小于预设值时,根据第一感光参数调整屏幕模组的亮度;否则根据第二感光参数调整屏幕模组的亮度。
相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接收第一感光单元的第一感光参数和第二感光单元的第二感光参数。判断第二感光参数是否小于预设值,当第二感光参数小于预设值时,根据第一感光参数调整屏幕模组的亮度;否则根据第二感光参数调整屏幕模组的亮度。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感光控制的装置的框图。例如,装置9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9,装置9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902,存储器904,电源组件906,多媒体组件908,音频组件9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912,传感器组件914,以及通信组件916。
处理组件902通常控制装置9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9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908和处理组件9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9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9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9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9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906为装置9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9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9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908包括在所述装置9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9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9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9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9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9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904或经由通信组件9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9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912为处理组件9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9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9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914可以检测到装置9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9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检测装置900或装置9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9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9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9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9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9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9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9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4G LTE、5G NR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9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9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9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本公开进一步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感光控制方法的步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9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900的处理器920执行以完成上述感光控制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7)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屏幕模组和与所述屏幕模组电连接的感光模组;
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组装面和第二组装面,所述屏幕模组配合于所述第一组装面;
所述感光模组包括第一感光单元和第二感光单元,所述第一感光单元配合于所述第一组装面,所述第二感光单元配合于所述第二组装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模组上设有透光区域,所述第一感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屏幕模组下方,且对应配合于所述透光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模组包括主体显示层和遮光层;所述主体显示层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面,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底面,且所述遮光层上设有与所述透光区域位置对应的透光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定位件,所述弹性定位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感光单元和所述第二感光单元配合,以限定所述第一感光单元和所述第二感光单元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合于所述第一组装面的第一自发光件和/或配合于所述第二组装面的第二自发光件;所述第一自发光件与所述第一感光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20毫米,所述第二自发光件与所述第二感光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2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合于所述第一组装面的第一红外发射件和/或配合于所述第二组装面的第二红外发射件;所述第一红外发射件与所述第一感光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20毫米,所述第二红外发射件与所述第二感光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2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配合于所述第二组装面;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摄像头主体和盖板层,所述盖板层覆盖所述摄像头主体,所述第二感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盖板层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层包括相对设置的外侧面和内侧面,所述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感光单元位置对应的透光油墨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油墨层的特征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感光单元的特征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油墨层的特征尺寸大于或等于0.6毫米。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油墨层的透光率大于0.2%。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与所述第二感光单元的感光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6毫米。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油墨层上还设有覆盖所述透光油墨层的第二散光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光单元的光线接收角度大于或等于35°。
15.一种感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感光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感光单元的第一感光参数和所述第二感光单元的第二感光参数;
判断所述第二感光参数是否小于预设值,当所述第二感光参数小于预设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感光参数调整所述屏幕模组的亮度;否则根据所述第二感光参数调整所述屏幕模组的亮度。
16.一种感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感光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感光单元的第一感光参数和所述第二感光单元的第二感光参数;
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二感光参数是否小于预设值,当所述第二感光参数小于预设值时,根据所述第一感光参数调整所述屏幕模组的亮度;否则根据所述第二感光参数调整所述屏幕模组的亮度。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所述感光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0087710.8A 2020-02-10 2020-02-10 电子设备、感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32595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7710.8A CN113259506A (zh) 2020-02-10 2020-02-10 电子设备、感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6/983,362 US11200868B2 (en) 2020-02-10 2020-08-03 Electronic device, light sensing and brightness control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0191428.0A EP3863005A1 (en) 2020-02-10 2020-08-18 Electronic device, light sensing and brightness control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7710.8A CN113259506A (zh) 2020-02-10 2020-02-10 电子设备、感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9506A true CN113259506A (zh) 2021-08-13

Family

ID=72145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7710.8A Pending CN113259506A (zh) 2020-02-10 2020-02-10 电子设备、感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00868B2 (zh)
EP (1) EP3863005A1 (zh)
CN (1) CN11325950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2367B (zh) * 2022-10-14 2024-03-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环境光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0089A (zh) * 2011-10-12 2013-04-17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屏亮度的调整方法
CN203812541U (zh) * 2014-03-24 2014-09-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4159012A (zh) * 2014-08-19 2014-11-19 青岛盛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摄像头拍照装置
CN105162983A (zh) * 2015-09-21 2015-12-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移动终端背光的系统及方法
CN107968911A (zh) * 2017-12-26 2018-04-27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镜头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07638712U (zh) * 2017-12-12 2018-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8650354A (zh) * 2018-05-16 2018-10-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9119044A (zh) * 2018-10-16 2019-01-0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8862900U (zh) * 2018-09-28 2019-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终端设备
CN209805867U (zh) * 2018-07-16 2019-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46093B2 (en) 2015-06-18 2019-10-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luminance thereof
US20160005362A1 (en) 2015-09-08 2016-01-07 Mediatek Inc. Determination Of Optical Condition And Adjustment Of Display
US11290677B2 (en) * 2019-05-31 2022-03-29 Apple Inc. Ambient light sensor window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0089A (zh) * 2011-10-12 2013-04-17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屏亮度的调整方法
CN203812541U (zh) * 2014-03-24 2014-09-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4159012A (zh) * 2014-08-19 2014-11-19 青岛盛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摄像头拍照装置
CN105162983A (zh) * 2015-09-21 2015-12-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移动终端背光的系统及方法
CN207638712U (zh) * 2017-12-12 2018-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7968911A (zh) * 2017-12-26 2018-04-27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镜头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08650354A (zh) * 2018-05-16 2018-10-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9805867U (zh) * 2018-07-16 2019-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208862900U (zh) * 2018-09-28 2019-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终端设备
CN109119044A (zh) * 2018-10-16 2019-01-0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00868B2 (en) 2021-12-14
EP3863005A1 (en) 2021-08-11
US20210248976A1 (en) 2021-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19783B1 (ko) 이동단말기
US9513724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object illumination
US10979546B2 (en) Terminal, display panel, image acquisition modul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CN109656317B (zh) 具有距离感应功能的设备和距离感应方法
US9538059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1698297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tecting ambient light based on different states of flexible screen, and storage medium
US1113292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on-screen display
US11768423B2 (en) Image acquisition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230428B (zh) 曲面屏幕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KR20150043806A (ko)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3259506A (zh) 电子设备、感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189602A (zh)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拍摄方法
CN111383582B (zh)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5986592U (zh) 滤光件、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0968155A (zh) 全面屏终端、基于全面屏终端的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07153448B (zh) 显示模组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87539A (zh) 用于终端设备的屏幕光调节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971722B (zh) 图像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11464670B (zh) 电子设备
CN217719944U (zh) 电子设备
KR102029240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210120604U (zh) 终端设备
CN212367391U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KR101978208B1 (ko) 이동단말기
US11227564B2 (en)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eye protection mo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