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9480A - 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物联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物联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9480A
CN113259480A CN202110678715.2A CN202110678715A CN113259480A CN 113259480 A CN113259480 A CN 113259480A CN 202110678715 A CN202110678715 A CN 202110678715A CN 113259480 A CN113259480 A CN 113259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win
data
synchronization
configuration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87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59480B (zh
Inventor
江天捷
刘能
曾富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787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94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9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9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59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9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75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定义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并将配置孪生处理框架设置于物联网中;步骤S2、定义配置孪生范围,并将配置孪生范围设置于物联网中;步骤S3、边端服务器设备通过物联网与云端服务器首次通信连接时,边端服务器设备根据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将云端服务器在配置孪生范围内的所有数据进行同步;步骤S4、边端服务器设备与云端服务器已通信连接,边端服务器设备或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发生变更时,边端服务器设备或云端服务器触发配置孪生切面,并将变更的数据同步至云端服务器或边端服务器设备。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同步框架程序编写工作量少且建设周期短,系统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物联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物联网、物联网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物联网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普及。物联网系统中,包括边缘服务器和云端,需要云端的配置同步下发到边缘服务器,边缘服务器的状态、数据更新也需要同步到云端。边缘服务器和云端之间的同步框架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关技术中,一般的同步框架的处理方式是采用每个需同步的数据或配置编写设置和读取接口,人工写程序处理触发、编码、发送、接收、解码、存储的整个过程。
然而,目前的人工全流程编码的方式不仅建设周期长、成本高,还容易产生缺陷,降低系统稳定性。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方法、物联网和设备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同步框架程序编写工作量少且建设周期短,系统稳定性高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物联网、物联网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其应用于物联网,所述物联网包括云端服务器和可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的边端服务器设备,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定义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并将所述配置孪生处理框架设置于所述物联网中,定义所述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具体包括定义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定义边缘设备处理器、定义配置孪生注解以及定义配置孪生切面;
其中,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用于处理每种需要同步的数据所对应的插件程序,定义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用于处理根据每种需要同步的数据编写的并从该数据中提取和计算出的将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同步的插件程序,定义所述配置孪生注解用于处理数据修改后自动触发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同步数据,定义所述配置孪生切面用于在所有需要同步的数据修改时,使得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同步数据;
步骤S2、定义配置孪生范围,并将所述配置孪生范围设置于所述物联网中,所述配置孪生范围用于定义每种需要同步的数据的目标编码、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以及同步次序;
步骤S3、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通过所述物联网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首次通信连接时,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根据所述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将所述云端服务器在所述配置孪生范围内的所有数据进行同步;
步骤S4、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已通信连接,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或所述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发生变更时,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或所述云端服务器触发配置孪生切面,并将变更的数据同步至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
更优的,所述步骤S1中:
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包括多个且均定义相同的孪生同步处理器的接口,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的接口包括读取列表、读取单个、存储数据对象以及存储深度同步标识;
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包括多个且均定义相同的边缘设备处理器的接口,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的接口包括获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的数据对象;
所述孪生注解包括多个,在对每种需要同步的数据进行修改的方法上标注与其相对应的一个所述孪生注解,所述孪生注解包括目标编码的注解、目标主键字段的注解以及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的注解;
所述孪生切面在所有需要同步的数据修改的方法中通过预设的切面算法生效。
更优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切面算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获取用于用户调用系统的调用方法,所述调用方法为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共用的方法;
步骤S12、根据获取的所述调用方法获取与其相对应的所述配置孪生注解,并判断所述配置孪生注解是否存在:
若所述配置孪生注解不存在,则将所述孪生切面进行终止处理;
若所述配置孪生注解存在,则获取所述配置孪生注解并启动发送所述同步数据。
更优的,所述步骤S12中,所述启动发送所述同步数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21、根据所述目标主键字段的注解获取所述同步数据中的与所述目标主键字段相对应的目标主键;
步骤S122、判断触发所述孪生切面的一端是否为所述云端服务器,若是,则按照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的注解进行配置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调用与其对应的所述插件程序,并根据所述插件程序计算出与其对应的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
步骤S123、根据所述目标编码的注解中配制所述同步数据的种类中获取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再调用所获取的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的插件程序中读取单个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和所述同步数据共同按照预设算法生成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并将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发送至未触发所述孪生切面的一端;
其中,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包括目标列表和目标数据列表,所述目标列表为根据存储先后次序列出同步的所述目标编码的列表,所述目标数据列表为根据每个所述目标编码列出同步的数据列表。
更优的,所述步骤S3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生成注册请求并将其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
步骤S32、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所述注册请求,同步次序获取所述配置孪生范围中的所有目标;
步骤S33、所述云端服务器将所有目标逐个提取出同步目标;
步骤S34、所述云端服务器获取所述同步目标中的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的接口中的所述读取列表的方法,以获得所述同步目标中所有的同步数据列表,所述同步数据列表为单个数据种类的必须同步的数据列表;
步骤S35、所述云端服务器获取所述同步目标中的所述目标编码,并将获取的所述目标编码加入至所述目标列表;
步骤S36、所述云端服务器将所述同步数据列表根据所述目标编码加入至所述目标数据列表;
步骤S37、重复步骤S33至步骤S36,直至所有目标均完成生成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
步骤S38、所述云端服务器将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发送至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
步骤S39、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接收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
步骤S310、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的所述目标列表中提取所述同步目标中的所述目标编码;
步骤S311、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的所述目标数据列表中提取所有的所述同步数据列表;
步骤S312、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预置的所述配置孪生范围的数据中获取所述目标编码相对应的所述同步目标;
步骤S313、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获取所述同步目标的孪生同步处理器,根据获取的所述同步目标的孪生同步处理器进行配置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的孪生同步处理器;
步骤S314、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提取的所述同步数据列表中逐个提取同步数据;
步骤S315、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调用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的插件程序中存储的非深度同步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存储于所述同步数据;
步骤S316、重复步骤S314至步骤S315,直至所有的所述同步数据列表完成处理;
步骤S317、重复步骤S310至步骤S316,直至所有的所述目标列表完成处理。
更优的,所述步骤S4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或所述云端服务器触发配置孪生切面,进入所述步骤S11至所述步骤S12;
步骤S42、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接收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
步骤S43、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的所述目标列表中提取目标;
步骤S44、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的所述目标数据列表中提取所有的所述同步数据列表;
步骤S45、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预置的所述配置孪生范围的数据中获取所述目标编码相对应的所述同步目标;
步骤S46、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获取所述同步目标的孪生同步处理器,根据获取的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进行配置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的孪生同步处理器;
步骤S47、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提取的所述同步数据列表中逐个提取同步数据;
步骤S48、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调用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的插件程序中存储的深度同步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存储于所述同步数据;
所述步骤S48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81、判断深度同步时校验数据的属性数据是否存在,若是,则进入步骤S49,若否,则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生成请求指定目标对象的请求指令,并将所述请求指令发送至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或所述云端服务器;
步骤S482、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或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所述请求指令,并进入所述步骤S43;
步骤S49、重复步骤S47至步骤S48,直至所有的所述同步数据列表完成处理;
步骤S410、重复步骤S43至步骤S49,直至所有的所述目标列表完成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物联网,包括云端服务器和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的边端服务器设备,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应用如上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如上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中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定义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并将配置孪生处理框架设置于物联网中;步骤S2、定义配置孪生范围,并将配置孪生范围设置于物联网中;步骤S3、边端服务器设备通过物联网与云端服务器首次通信连接时,边端服务器设备根据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将云端服务器在配置孪生范围内的所有数据进行同步;步骤S4、边端服务器设备与云端服务器已通信连接,边端服务器设备或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发生变更时,边端服务器设备或云端服务器触发配置孪生切面,并将变更的数据同步至云端服务器或边端服务器设备。因此,本发明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通过抽象配置,建立同步框架,只需人工编写插件程序,从而缩短软件编写的建设周期,降低成本。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物联网、物联网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同步框架程序编写工作量少且建设周期短,系统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的步骤S1的流程框图;
图3本发明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的步骤S12的流程框图;
图4本发明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的步骤S3的流程框图;
图5本发明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的步骤S4的流程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本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
请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的流程框图。
所述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应用于物联网。所述物联网包括云端服务器和可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的边端服务器设备。所述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定义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并将所述配置孪生处理框架设置于所述物联网中。
定义所述配置孪生处理框架为定义每一项需同步数据在处理框架内的插件和配置。其中,定义所述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在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均需要设置。
具体的,定义所述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具体包括定义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定义边缘设备处理器、定义配置孪生注解以及定义配置孪生切面。
其中,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用于处理每种需要同步的数据所对应的插件程序。其中,每种需要同步的数据为业务数据或系统数据。例如:字典、用户、设备型号、事件分类、系统配置等。所述系统为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形成的所述物联网。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中的同步处理器是单种类型数据的同步处理程序,用于处理不同数据类型的个体差别。
具体的,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包括多个且均定义相同的孪生同步处理器的接口。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的接口包括读取列表、读取单个、存储数据对象以及存储深度同步标识。这里的单个指定是主键,也就是说,读取单个即是读取主键。
定义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用于处理根据每种需要同步的数据编写的并从该数据中提取和计算出的将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同步的插件程序。
具体的,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包括多个且均定义相同的边缘设备处理器的接口。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的接口包括获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的数据对象。
定义所述配置孪生注解用于处理数据修改后自动触发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同步数据。配置孪生注解是修改方法上标注修改后须同步及同步数据配置和处理配置的注解代码。需要指出的是,注解代码不同于程序代码,注解代码是写在方法外面的指定格式的标注。所述注解为本领域中常用的技术。
具体的,所述孪生注解包括多个。在对每种需要同步的数据进行修改的方法上标注与其相对应的一个所述孪生注解,所述孪生注解包括目标编码的注解、目标主键字段的注解以及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的注解。其中,每种需要同步的数据是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运行需要的数据种类及设备数据。修改的方法指的是所述云端服务器的用户修改数据的程序入口方法(函数),不少所有的需同步数据都需要在修改方法上加注解,只有修改了需要主动同步到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的数据种类才需要加注解。
定义所述配置孪生切面用于在所有需要同步的数据修改时,使得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同步数据。所述配置孪生切面是为了识别与触发数据的修改调用。所述切面是自动在指定范围方法上自动调用,并具有处理的程序。所述切面的特点是不用一个一个单独写,对批量的程序生效。所述切面为本领域中常用的技术。
具体的,所述孪生切面在所有需要同步的数据修改的方法中通过预设的切面算法生效。
请参照图2所示,所述步骤S1中,所述切面算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获取用于用户调用系统的调用方法。所述调用方法为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共用的方法。
步骤S12、根据获取的所述调用方法获取与其相对应的所述配置孪生注解,并判断所述配置孪生注解是否存在:
若所述配置孪生注解不存在,则将所述孪生切面进行终止处理;
若所述配置孪生注解存在,则获取所述配置孪生注解并启动发送所述同步数据。
请参照图3所示,所述步骤S12中,所述启动发送所述同步数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21、根据所述目标主键字段的注解获取所述同步数据中的与所述目标主键字段相对应的目标主键。
步骤S122、判断触发所述孪生切面的一端是否为所述云端服务器,若是,则按照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的注解进行配置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调用与其对应的所述插件程序,并根据所述插件程序计算出与其对应的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
步骤S123、根据所述目标编码的注解中配制所述同步数据的种类中获取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再调用所获取的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的插件程序中读取单个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和所述同步数据共同按照预设算法生成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并将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发送至未触发所述孪生切面的一端。
其中,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包括目标列表和目标数据列表,所述目标列表为根据存储先后次序列出同步的所述目标编码的列表,所述目标数据列表为根据每个所述目标编码列出同步的数据列表。需要指出的是,步骤S123的目标是此次同步的目标种类列表。例如步骤S123中只同步了字典、计量单位。步骤S123中的目标列表即为字典、计量单位;步骤S123中的目标数据列表的内容是目标编码,带有次序,并会依次存储。
步骤S2、定义配置孪生范围,并将所述配置孪生范围设置于所述物联网中。
所述配置孪生范围用于定义每种需要同步的数据的目标编码、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以及同步次序。
所述配置孪生范围中的范围是多种数据种类,每种数据种类需要定义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来处理其个体差异。例如取值来源和取值范围。在多级结构的例子中,例如字典,字典为多级结构,字典就包括字典本身及其字典项列表;还有其他的例子,例如计量单位包括计量单位及换算关系列表。
所述目标编码是需同步数据种类的编码,用于程序和云边识别范围中的同步数据列举种类。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编码是同步范围中每种数据定义的。例如:计量单位我们可以定义成Unit,系统配置可以定义为Config。
步骤S3、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通过所述物联网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首次通信连接时,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根据所述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将所述云端服务器在所述配置孪生范围内的所有数据进行同步。
请参照图4所示,所述步骤S3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生成注册请求并将其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
步骤S32、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所述注册请求,同步次序获取所述配置孪生范围中的所有目标。
所述配置孪生范围定义中包括编码和同步次序。同步次序值越小越优先。实际实现是获取所述配置孪生范围的列表时按同步次序排序。所述同步次序用于数据之间存在依赖的场景。例如:人员依赖部门,部门就应该在人员之前保存。
步骤S33、所述云端服务器将所有目标逐个提取出同步目标。具体为采用调用所述目标编码中的数据种类对应的同步处理器实现。
步骤S34、所述云端服务器获取所述同步目标中的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的接口中的所述读取列表的方法,以获得所述同步目标中所有的同步数据列表,所述同步数据列表为单个数据种类的必须同步的数据列表。
步骤S35、所述云端服务器获取所述同步目标中的所述目标编码,并将获取的所述目标编码加入至所述目标列表。
步骤S36、所述云端服务器将所述同步数据列表根据所述目标编码加入至所述目标数据列表。
步骤S37、重复步骤S33至步骤S36,直至所有目标均完成生成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
步骤S38、所述云端服务器将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发送至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
步骤S39、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接收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
步骤S310、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的所述目标列表中提取所述同步目标中的所述目标编码。
步骤S311、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的所述目标数据列表中提取所有的所述同步数据列表。
步骤S312、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预置的所述配置孪生范围的数据中获取所述目标编码相对应的所述同步目标。
步骤S313、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获取所述同步目标的孪生同步处理器,根据获取的所述同步目标的孪生同步处理器进行配置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的孪生同步处理器。其中所述配置孪生范围配置有所述目标编码和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
步骤S314、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提取的所述同步数据列表中逐个提取同步数据。
步骤S315、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调用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的插件程序中存储的非深度同步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存储于所述同步数据。其中,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为所述配置孪生范围中已经定义了的每种数据的相对应的孪生同步处理器。
步骤S316、重复步骤S314至步骤S315,直至所有的所述同步数据列表完成处理。
步骤S317、重复步骤S310至步骤S316,直至所有的所述目标列表完成处理。
综合所述步骤S3的步骤可知,所述步骤S3作用是设备自动注册到系统中,并且自动将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及其管理的设备数据及其他所需数据自动同步到所有的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实现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的即插即用,不再用实施人员现场再手工采集和配置。
步骤S4、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已通信连接,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或所述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发生变更时,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或所述云端服务器触发配置孪生切面,并将变更的数据同步至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
请参照图5所示,所述步骤S4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或所述云端服务器触发配置孪生切面,进入所述步骤S11至所述步骤S12。
步骤S42、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接收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
步骤S43、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的所述目标列表中提取目标编码。步骤S43从所述目标列表中提取目标实际上是同步数据种类,也就是所述配置孪生范围中的目标编码。
步骤S44、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的所述目标数据列表中提取所有的所述同步数据列表。
步骤S45、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预置的所述配置孪生范围的数据中获取所述目标编码相对应的所述同步目标。
步骤S46、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获取所述同步目标的孪生同步处理器,根据获取的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进行配置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的孪生同步处理器。
步骤S47、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提取的所述同步数据列表中逐个提取同步数据。
步骤S48、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调用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的插件程序中存储的深度同步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存储于所述同步数据。
所述步骤S48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81、判断深度同步时校验数据的属性数据是否存在,若是,则进入步骤S49,若否,则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生成请求指定目标对象的请求指令,并将所述请求指令发送至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或所述云端服务器。
步骤S482、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或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所述请求指令,并进入所述步骤S43。
步骤S49、重复步骤S47至步骤S48,直至所有的所述同步数据列表完成处理。
步骤S410、重复步骤S43至步骤S49,直至所有的所述目标列表完成处理。
综合所述步骤S4的步骤可知,所述步骤S4作用是一方面数据发生变更时自动同步到相应的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另一方面是通过所述配置孪生切面和注解,减少编程工作量及减少对业务程序的侵入,提高系统可维护性、稳定性和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物联网,包括云端服务器和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的边端服务器设备,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应用所述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1000。请参照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物联网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物联网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网络接口1003及存储在存储器1002上并可在处理器10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001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1002的程序,处理器1001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中的步骤。即处理器1001执行所述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中的步骤。
具体的,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1、定义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并将所述配置孪生处理框架设置于所述物联网中。定义所述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具体包括定义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定义边缘设备处理器、定义配置孪生注解以及定义配置孪生切面。
其中,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用于处理每种需要同步的数据所对应的插件程序。定义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用于处理根据每种需要同步的数据编写的并从该数据中提取和计算出的将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同步的插件程序。定义所述配置孪生注解用于处理数据修改后自动触发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同步数据。定义所述配置孪生切面用于在所有需要同步的数据修改时,使得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同步数据。
步骤S2、定义配置孪生范围,并将所述配置孪生范围设置于所述物联网中。
所述配置孪生范围用于定义每种需要同步的数据的目标编码、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以及同步次序。
步骤S3、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通过所述物联网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首次通信连接时,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根据所述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将所述云端服务器在所述配置孪生范围内的所有数据进行同步。
步骤S4、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已通信连接,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或所述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发生变更时,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或所述云端服务器触发配置孪生切面,并将变更的数据同步至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物联网设备1000能够实现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以及相应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图中仅示出了具有组件的1001-1003,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其中,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的所述物联网设备1000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设备,其硬件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数字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嵌入式设备等。
所述存储器1002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002可以是所述物联网设备100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所述物联网设备1000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002也可以是所述物联网设备100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物联网设备100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 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 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所述存储器1002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物联网设备100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002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所述物联网设备1000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物联网设备1000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的程序代码等。此外,所述存储器100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所述处理器100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所述处理器1001通常用于控制所述物联网设备1000的总体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01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运行物联网设备1000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的程序代码。
网络接口1003可包括无线网络接口或有线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1003通常用于在物联网设备1000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实现如上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实施例所述物联网设备1000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本实施方式为了便于表述。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定义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并将配置孪生处理框架设置于物联网中;步骤S2、定义配置孪生范围,并将配置孪生范围设置于物联网中;步骤S3、边端服务器设备通过物联网与云端服务器首次通信连接时,边端服务器设备根据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将云端服务器在配置孪生范围内的所有数据进行同步;步骤S4、边端服务器设备与云端服务器已通信连接,边端服务器设备或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发生变更时,边端服务器设备或云端服务器触发配置孪生切面,并将变更的数据同步至云端服务器或边端服务器设备。因此,本发明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通过抽象配置,建立同步框架,只需人工编写插件程序,从而缩短软件编写的建设周期,降低成本。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物联网、物联网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同步框架程序编写工作量少且建设周期短,系统稳定性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其应用于物联网,所述物联网包括云端服务器和可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的边端服务器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定义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并将所述配置孪生处理框架设置于所述物联网中,定义所述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具体包括定义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定义边缘设备处理器、定义配置孪生注解以及定义配置孪生切面;
其中,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用于处理每种需要同步的数据所对应的插件程序,定义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用于处理根据每种需要同步的数据编写的并从该数据中提取和计算出的将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同步的插件程序,定义所述配置孪生注解用于处理数据修改后自动触发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同步数据,定义所述配置孪生切面用于在所有需要同步的数据修改时,使得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同步数据;
步骤S2、定义配置孪生范围,并将所述配置孪生范围设置于所述物联网中,所述配置孪生范围用于定义每种需要同步的数据的目标编码、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以及同步次序;
步骤S3、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通过所述物联网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首次通信连接时,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根据所述配置孪生处理框架将所述云端服务器在所述配置孪生范围内的所有数据进行同步;
步骤S4、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已通信连接,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或所述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发生变更时,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或所述云端服务器触发配置孪生切面,并将变更的数据同步至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
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包括多个且均定义相同的孪生同步处理器的接口,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的接口包括读取列表、读取单个、存储数据对象以及存储深度同步标识;
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包括多个且均定义相同的边缘设备处理器的接口,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的接口包括获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的数据对象;
所述孪生注解包括多个,在对每种需要同步的数据进行修改的方法上标注与其相对应的一个所述孪生注解,所述孪生注解包括目标编码的注解、目标主键字段的注解以及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的注解;
所述孪生切面在所有需要同步的数据修改的方法中通过预设的切面算法生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切面算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获取用于用户调用系统的调用方法,所述调用方法为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共用的方法;
步骤S12、根据获取的所述调用方法获取与其相对应的所述配置孪生注解,并判断所述配置孪生注解是否存在:
若所述配置孪生注解不存在,则将所述孪生切面进行终止处理;
若所述配置孪生注解存在,则获取所述配置孪生注解并启动发送所述同步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2中,所述启动发送所述同步数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21、根据所述目标主键字段的注解获取所述同步数据中的与所述目标主键字段相对应的目标主键;
步骤S122、判断触发所述孪生切面的一端是否为所述云端服务器,若是,则按照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的注解进行配置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所述边缘设备处理器调用与其对应的所述插件程序,并根据所述插件程序计算出与其对应的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
步骤S123、根据所述目标编码的注解中配制所述同步数据的种类中获取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再调用所获取的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的插件程序中读取单个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和所述同步数据共同按照预设算法生成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并将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发送至未触发所述孪生切面的一端;
其中,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包括目标列表和目标数据列表,所述目标列表为根据存储先后次序列出同步的所述目标编码的列表,所述目标数据列表为根据每个所述目标编码列出同步的数据列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生成注册请求并将其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
步骤S32、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所述注册请求,同步次序获取所述配置孪生范围中的所有目标;
步骤S33、所述云端服务器将所有目标逐个提取出同步目标;
步骤S34、所述云端服务器获取所述同步目标中的所述配置孪生同步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的接口中的所述读取列表的方法,以获得所述同步目标中所有的同步数据列表,所述同步数据列表为单个数据种类的必须同步的数据列表;
步骤S35、所述云端服务器获取所述同步目标中的所述目标编码,并将获取的所述目标编码加入至所述目标列表;
步骤S36、所述云端服务器将所述同步数据列表根据所述目标编码加入至所述目标数据列表;
步骤S37、重复步骤S33至步骤S36,直至所有目标均完成生成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
步骤S38、所述云端服务器将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发送至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
步骤S39、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接收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
步骤S310、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的所述目标列表中提取所述同步目标中的所述目标编码;
步骤S311、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的所述目标数据列表中提取所有的所述同步数据列表;
步骤S312、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预置的所述配置孪生范围的数据中获取所述目标编码相对应的所述同步目标;
步骤S313、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获取所述同步目标的孪生同步处理器,根据获取的所述同步目标的孪生同步处理器进行配置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的孪生同步处理器;
步骤S314、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提取的所述同步数据列表中逐个提取同步数据;
步骤S315、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调用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的插件程序中存储的非深度同步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存储于所述同步数据;
步骤S316、重复步骤S314至步骤S315,直至所有的所述同步数据列表完成处理;
步骤S317、重复步骤S310至步骤S316,直至所有的所述目标列表完成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或所述云端服务器触发配置孪生切面,进入所述步骤S11至所述步骤S12;
步骤S42、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接收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
步骤S43、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的所述目标列表中提取目标编码;
步骤S44、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所述配置孪生交互格式数据的所述目标数据列表中提取所有的所述同步数据列表;
步骤S45、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预置的所述配置孪生范围的数据中获取所述目标编码相对应的所述同步目标;
步骤S46、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获取所述同步目标的孪生同步处理器,根据获取的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进行配置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的孪生同步处理器;
步骤S47、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在提取的所述同步数据列表中逐个提取同步数据;
步骤S48、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调用所述孪生同步处理器的插件程序中存储的深度同步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存储于所述同步数据;
所述步骤S48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81、判断深度同步时校验数据的属性数据是否存在,若是,则进入步骤S49,若否,则所述云端服务器或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生成请求指定目标对象的请求指令,并将所述请求指令发送至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或所述云端服务器;
步骤S482、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或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所述请求指令,并进入所述步骤S43;
步骤S49、重复步骤S47至步骤S48,直至所有的所述同步数据列表完成处理;
步骤S410、重复步骤S43至步骤S49,直至所有的所述目标列表完成处理。
7.一种物联网,包括云端服务器和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的边端服务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服务器和所述边端服务器设备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中的步骤。
8.一种物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中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中的步骤。
CN202110678715.2A 2021-06-18 2021-06-18 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物联网系统和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2594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8715.2A CN113259480B (zh) 2021-06-18 2021-06-18 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物联网系统和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8715.2A CN113259480B (zh) 2021-06-18 2021-06-18 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物联网系统和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9480A true CN113259480A (zh) 2021-08-13
CN113259480B CN113259480B (zh) 2021-09-24

Family

ID=77188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8715.2A Active CN113259480B (zh) 2021-06-18 2021-06-18 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物联网系统和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94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14499A (zh) * 2022-10-10 2022-11-08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嵊州市供电公司 适用于电力领域的多终端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354922A1 (en) * 2017-11-21 2019-11-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gital twin management in iot systems
CN110488629A (zh) * 2019-07-02 2019-11-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管控方法
CN110569311A (zh) * 2019-10-30 2019-12-13 上海商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库的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213137A (zh) * 2017-10-10 2020-05-29 本特利系统有限公司 源基础设施数据与bis概念模式的对齐
CN112100155A (zh) * 2020-09-09 2020-12-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云边协同的数字孪生模型组装与融合方法
US20200401576A1 (en) * 2019-06-18 2020-12-24 Tmrw Foundation Ip & Holding S. À R.L. Interacting with real-world items and corresponding databases through a virtual twin reality
CN112382064A (zh) * 2020-11-12 2021-02-1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电力物联网故障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2637276A (zh) * 2020-12-08 2021-04-0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多用户计算迁移方法
CN112925657A (zh) * 2021-01-18 2021-06-08 国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路云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3137A (zh) * 2017-10-10 2020-05-29 本特利系统有限公司 源基础设施数据与bis概念模式的对齐
US20190354922A1 (en) * 2017-11-21 2019-11-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gital twin management in iot systems
US20200401576A1 (en) * 2019-06-18 2020-12-24 Tmrw Foundation Ip & Holding S. À R.L. Interacting with real-world items and corresponding databases through a virtual twin reality
CN110488629A (zh) * 2019-07-02 2019-11-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管控方法
CN110569311A (zh) * 2019-10-30 2019-12-13 上海商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库的数据同步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100155A (zh) * 2020-09-09 2020-12-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云边协同的数字孪生模型组装与融合方法
CN112382064A (zh) * 2020-11-12 2021-02-1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电力物联网故障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2637276A (zh) * 2020-12-08 2021-04-0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多用户计算迁移方法
CN112925657A (zh) * 2021-01-18 2021-06-08 国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路云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凯等: "基于云―边协同的智能工厂工业物联网架构与自治生产管控技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廖晓红: "数字孪生及其应用跟踪", 《广东通信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14499A (zh) * 2022-10-10 2022-11-08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嵊州市供电公司 适用于电力领域的多终端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CN115314499B (zh) * 2022-10-10 2023-01-2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嵊州市供电公司 适用于电力领域的多终端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9480B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083495A1 (en) Method for Modifying Webpage and Apparatus for Modifying Webpage
CN108536745B (zh) 基于Shell的数据表提取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095432B (zh) 一种识别应用类型的方法
CN105357204B (zh) 生成终端识别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8415998B (zh) 应用依赖关系更新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68874B (zh) 软件项目持续集成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259480B (zh) 基于配置孪生同步方法、物联网系统和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99581B (zh) 图像模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3703781B (zh) 存储系统接口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60787A (zh)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72256A (zh) 应用程序运行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48332A (zh) 一种物理机登录密码重置方法及装置
CN112433713A (zh) 一种应用程序设计图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527459A (zh) 一种基于Kubernetes集群的日志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3595762B (zh) 一种网卡配置的保存方法及装置
CN116303320A (zh) 基于日志文件的实时任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17143931A1 (zh) 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及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
CN111399871B (zh) 一种hba卡的系统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328736A (zh) 一种探针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03837B (zh) 基于Modbus协议的设备智能适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27598B (zh) 项目免登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49229A (zh) 服务器开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81521B (zh) 报文关联方法、报文关联装置及报文关联系统
CN114547184A (zh) 人员信息同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58628A (zh) 一种规则文件比对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