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9375A - 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9375A
CN113259375A CN202110646857.0A CN202110646857A CN113259375A CN 113259375 A CN113259375 A CN 113259375A CN 202110646857 A CN202110646857 A CN 202110646857A CN 113259375 A CN113259375 A CN 113259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terminal
video
video servic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68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59375B (zh
Inventor
全绍军
洪伟
董经武
林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s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s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468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93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9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9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59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93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多媒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包括:接收请求终端发送的视频服务请求;所述视频服务请求携带有目标终端的通信地址;识别所述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并根据所述请求类型以及所述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确定用于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网关转发路径;根据所述网关转发路径以及所述通信地址,建立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采用本发明能够使得转发策略与服务类型相匹配,提高了视频服务响应的准确性,以提高视频服务的响应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媒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播放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衍生出多种不同类型的视频服务。由于大部分视频服务均具有数据量大以及实时性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对视频服务进行响应,则成为了影响视频播放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有的视频服务的响应系统中,一般是采用相同的转发策略将视频服务请求转发给对应的目标终端,目标终端在对视频服务请求响应完毕后,将所需反馈的视频数据通过对应的转发策略反馈给请求终端以完成视频服务的响应。然而随着视频服务请求的种类不断增加,不同的服务类型具有不同的处理逻辑,中心服务器采用相同的转发策略来响应服务请求,则会降低响应操作的准确性,从而影响视频服务的响应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的视频服务的响应技术,不同的服务类型具有不同的处理逻辑,中心服务器采用相同的转发策略来响应服务请求,则响应操作的准确性以及响应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包括:
接收请求终端发送的视频服务请求;所述视频服务请求携带有目标终端的通信地址;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目标请求对象;
识别所述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并根据所述请求类型以及所述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确定用于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网关转发路径;
根据所述网关转发路径以及所述通信地址,建立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
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装置,包括:
视频服务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请求终端发送的视频服务请求;所述视频服务请求携带有目标终端的通信地址;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目标请求对象;
网关转发路径确定单元,用于识别所述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并根据所述请求类型以及所述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确定用于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网关转发路径;
通信链路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网关转发路径以及所述通信地址,建立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
视频服务请求响应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的各个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的各个步骤。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在接收到请求终端发送的视频服务请求时,可以对视频服务请求的请求类型进行识别,通过获取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以及该请求类型,确定与请求终端关联的网关转发路径,基于该网关转发路径以及目标终端的通信地址,建立请求终端与目标终端之间对应的通信链路,并通过该通信链路传输视频服务请求关联的视频数据,能够使得建立的通信链路与请求终端发起的请求类型相匹配,以实现精准响应视频服务请求的目的。与现有的视频服务的响应技术相比,在接收到请求终端的视频服务请求后,并非简单地对视频服务请求进行转发,而是可以根据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以及视频服务请求的请求类型,确定与之对应的网关转发路径,从而建立对应的通信链路,使得转发策略与服务类型相匹配,提高了视频服务响应的准确性,以提高视频服务的响应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视频服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S102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S102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S104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在接收到请求终端发送的视频服务请求时,可以对视频服务请求的请求类型进行识别,通过获取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以及该请求类型,确定与请求终端关联的网关转发路径,基于该网关转发路径以及目标终端的通信地址,建立请求终端与目标终端之间对应的通信链路,并通过该通信链路传输视频服务请求关联的视频数据,能够使得建立的通信链路与请求终端发起的请求类型相匹配,以实现精准响应视频服务请求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视频服务的响应技术,不同的服务类型具有不同的处理逻辑,中心服务器采用相同的转发策略来响应服务请求,则响应操作的准确性以及响应效率较低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流程的执行主体为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计算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平板电脑等能够响应视频服务请求的设备。特别地,该电子设备为视频服务系统内的网关服务器,可以接收各个请求终端发起的视频服务请求,并确定该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网关转发路径,以建立请求终端与目标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通过通信链路响应上述的视频服务请求,在后续的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为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详述如下:
在S101中,接收请求终端发送的视频服务请求;所述视频服务请求携带有目标终端的通信地址;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目标请求对象。
在本实施例中,请求终端可以与服务器相连,并通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将视频服务请求发送给服务器,以便服务器对视频服务请求进行响应。其中,该视频服务请求具体用于限定所需发起的视频服务的内容以及请求类型。请求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视频上传类型、视频监控类型、视频转发类型、视频云服务类型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求终端上安装有于服务器关联的客户端程序,该客户端程序预先记录有服务器对应的网络地址以及通信端口。请求终端在启动上述客户端程序后,客户端程序可以将请求终端的登录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对上述登录信息进行鉴权认证,若认证成功,则识别该请求终端为合法终端,并将认证通过信息反馈给请求终端,请求终端内的客户端程序在接收到上述的认证通过信息后,可以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连接握手指令,服务器在接收到该连接握手指令后,可以向请求终端反馈一个连接确认指令,并与请求终端建立通信连接,请求终端可以通过该通信连接发送上述的视频服务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视频服务请求中携带有目标终端的通信地址,该目标终端具体为该视频服务请求的目标请求对象,即实际响应该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终端。示例性地,若该视频服务请求的请求类型为视频监控类型,则该目标终端具体为采集所需监控区域的视频数据的视频采集终端;若该视频服务请求的请求类型为视频上传类型,则该目标终端具体为存储视频数据对应的分布式数据节点。当然,响应该视频服务请求的终端为本申请提供的服务器,则上述目标终端可以为上述服务器。即目标终端的类型以及对应的通信地址,可以根据上述视频服务请求确定。
在S102中,识别所述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并根据所述请求类型以及所述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确定用于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网关转发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接收到请求终端发送的视频服务请求后,可以对视频服务请求进行解析,以确定该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请求类型的方式可以为:视频服务请求的特定字段可以用于表示该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服务器通过读取对应的特定字段的参数值,则可以确定该视频服务请求的请求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请求类型的方式可以根据目标终端的设备类型确定。服务器可以存储有设备类型与请求类型的对应关系,通过识别目标终端的设备类型,并查询与该设备类型关联的请求类型,则可以确定该服务请求类型的请求类型。例如,若目标终端为服务器,则响应该视频服务请求的设备为服务器,在该情况下,则表示该视频服务请求无需转发给其他终端,因此,可以确定该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为云服务类型;又例如,该请求终端为用户终端,而目标终端为视频采集设备,则表示用户终端需要获取由视频采集设备获取的视频监控数据,即可以确定该视频服务请求为视频监控类型。基于此,不同目标终端的设备类型可以关联有不同的请求类型,通过查询预设的对应关系则可以确定视频服务请求的请求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确定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该网络状态包括有请求终端所在网络的网关类型、网络地址转换类型、网路连接类型等与网络状态相关的信息。其中,网路地址转换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一对一转换类型、全锥形转换类型、受限制锥形类型以及对称转换类型等;而网络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有线连接、无线连接以及移动接入等;网关类型包括:内部网关、协议网关以及外部网关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视频服务请求中可以携带有该请求终端所在网络的网络状态,服务器可以通过对视频服务请求进行解析,确定该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根据请求终端的网络状态以及视频服务请求的请求类型,能够确定与之匹配的网关转发路径,该网关转发路径除了确定传输视频数据对应的路由路径外,还确定了该路由路径外各个网络设备的设置参数,将路由路径上的网关设备配置为对应的工作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可以存储有各个请求终端的网络状态。其中,请求终端可以在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时,将网络状态发送给服务器;若请求终端的网络状态发生改变,则可以向服务器发送一个状态变更指令,服务器在接收到请求中的状态变更指令后,可以更新预先存储的该请求终端的网络状态。
举例性地,上述请求类型包括流媒体转发类型,则对应的网关转发路径具体用于:在视频监控设备需要上传视频数据时使用,将所需上传的视频数据传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可以实时预览视频。
举例性地,上述请求类型包括有云服务类型,其中,云服务类型包括:区域服务类型、消息转发类型以及数据层微服务类型。
1.区域服务类型的网关转发路径具体用于:获取视频监控设备网关地址、流媒体转发服务地址、P2P穿透的网关地址,提供设备端SDK使用,支持TLS加密协议。
2.消息转发类型的网关转发路径具体包括:包括消息路由、消息网关、消息转发三个服务,其中消息路由服务,负责转发所有网关息;消息网关服务,负责转发网关登录、登出、获取会话等请求,与Mysql微服务和redis微服务通信;消息转发服务,负责转发网关信令流的请求,包括跨区域请求,与用户与设备网关通信。
3.数据层微服务类型的网关转发路径具体包括:包括Mysql微服务和redis微服务,其中mysql微服务记录了设备和用户的网关信息,redis微服务记录了设备和用户的在线会话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视频服务系统内包含有多个网关设备,不同的网关设备用于转发处理特定请求类型的视频服务请求。示例性地,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视频服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所示,该视频服务系统内包含有服务器10、多个网关设备20以及下联的终端设备30。其中,网关设备20中根据所对应的服务请求类型的不同,可以对应有不同的网关设备,不同请求类型对应的网关设备设置为对应的工作模式,例如,对应有视频上传类型的网关设备21,视频监控类型的网关设备22以及云服务类型的网关设备23,根据所经过的网关设备的不同,可以对应不同的网关转发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除了可以确定请求终端的网络状态外,还可以确定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确定的方法与获取请求终端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因此,服务器可以根据请求终端的网络状态、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以及请求类型,确定上述的网关转发路径。
在S103中,根据所述网关转发路径以及所述通信地址,建立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在确定了响应该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网关转发路径后,可以根据请求终端的通信地址以及目标终端的通信地址,建立上述两者之间的通信链路。
在S104中,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在建立了上述的通信链路后,可以基于该通信链路传输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视频数据,以响应上述视频服务请求,具体通信链路传输的数据类型以及数据流的流向,根据视频服务请求确定。
示例性地,若请求终端发起的服务请求类型为视频监控类型,则需要从目标终端处获取所需监控的视频数据,因此,可以通过该通信链路将目标终端采集的视频数据发送给请求终端,并在请求终端关联的显示模块上进行显示。
示例性地,若请求终端发起的服务类型为视频上传类型,则需要将请求终端采集得到的视频数据上传至关联的数据库服务器,因此,可以通过该通信链路将请求终端内所需上传的视频数据发送给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数据库服务器对视频数据进行存储。
以上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在接收到请求终端发送的视频服务请求时,可以对视频服务请求的请求类型进行识别,通过获取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以及该请求类型,确定与请求终端关联的网关转发路径,基于该网关转发路径以及目标终端的通信地址,建立请求终端与目标终端之间对应的通信链路,并通过该通信链路传输视频服务请求关联的视频数据,能够使得建立的通信链路与请求终端发起的请求类型相匹配,以实现精准响应视频服务请求的目的。与现有的视频服务的响应技术相比,在接收到请求终端的视频服务请求后,并非简单地对视频服务请求进行转发,而是可以根据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以及视频服务请求的请求类型,确定与之对应的网关转发路径,从而建立对应的通信链路,使得转发策略与服务类型相匹配,提高了视频服务响应的准确性,以提高视频服务的响应效率。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S102和S103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3,相对于图1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中S102包括:S301~S303,S103包括S304,具体详述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所述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并根据所述请求类型以及所述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确定用于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网关转发路径,包括:
在S301中,若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类型为视频监控类型,则判断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是否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检测到视频服务请求为视频监控类型的情况下,则需要进行大数据量的数据发送,因此可以判断上述两个终端之间是否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
其中,判断请求终端与目标终端之间是否满足直连传输条件的方式具体可以包含以下两个方式:
方式1:基于网络环境的匹配度
其中,方式1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1获取请求终端所在网络的第一网络参量以及目标终端所在网络的第二网络参量,并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参量以及所述第二网络参量,确定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网络匹配度;其中,所述网络匹配度的计算方式具体为:
Figure 63793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NetworkMP为所述网络匹配度;Basediff为基准带宽差异;
Figure 715355DEST_PATH_IMAGE002
为所 述请求终端的第一网络参量的带宽;
Figure 839299DEST_PATH_IMAGE003
为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二网络参量的带宽;
Figure 437771DEST_PATH_IMAGE004
为所述请求终端的第一网络参量的时延;
Figure 517723DEST_PATH_IMAGE005
为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二网络参量 的时延;T为基准时延;
Figure 668081DEST_PATH_IMAGE006
为所述请求终端的第一网络参量的误码率;
Figure 403956DEST_PATH_IMAGE007
为所述目标 终端的第二网络参量的误码率;ξ、θλ为预设系数。
步骤1.21若所述网络匹配度小于预设的匹配阈值,则识别请求终端与目标终端不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
步骤1.22若所述网络匹配度大于预设的匹配阈值,则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直连测试指令,以使所述请求终端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测试数据包。
步骤1.3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关于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通信链路的探测网络参量;所述探测网络参量是所述目标终端基于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的所述测试数据包确定的。
步骤1.41若所述探测网络参量与所述第一网络参量匹配,则识别所述请求终端处于非受限连接状态,判定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满足直连传输条件。
步骤1.42若所述探测网络参量与所述第一网络参量不匹配,则识别所述请求终端处于受限连接状态。
步骤1.5向所述请求终端对应的网关设备发送连接状态变更指令,以使所述网关设备将所述请求终端的连接状态由所述受限连接状态变更为非受限连接状态。
步骤1.6若接收到所述网关设备反馈的设置完成指令,则识别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满足所述数据直连传输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请求终端的网络状态中携带有其所在网络的网络参量,即上述的第一网络参量。服务器可以通过对请求终端的网络状态进行识别,以确定其所在网络的第一网络参量。该第一网络参量可以包含有多个维度指标,分别为:网络时延、网络带宽以及误码率。对应地,服务器也可以根据目标终端的网络地址,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第二网络参量。服务器可以将第一网络参量以及第二网络参量导入到预设的网络匹配度计算算法内,从而能够确定上述两者之间的网络匹配度,上述网络匹配度具体用于确定在三个维度上的相似性,分别为带宽相似程度、时延相似程度以及传输视频数据时对应的误码率。由于建立的通信链路是需要进行传输视频监控数据,而视频监控数据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若两侧间的网络状态不匹配,则无法满足实时性的视频传输,建立的直连通信路径的传输效果较差,基于此,服务器可以确定两者之间的网络匹配度,以确定两者是否适合建立直连通信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基准带宽差异Basediff,具体是根据所需传输的监控视频数据的数据量确定的,若该监控视频的分辨率以及帧率越高,则对应的视频数据的数据量越大,上述允许的基准带宽差异Basediff的数值越大;反之,若对应的视频数据的数据量越小,上述允许的基准带宽差异的数值越小,同样地,基准时延T与数据量的关系也与上述基准带宽差异相似,在此不再赘述。若视频服务请求中限定有监控的实时程度,则实时程度越高,对应的基准带宽差异越小,对应的基准时延T越小。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若识别得到第一网络参量与第二网络参量之间的网络匹配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匹配阈值,则识别上述两个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不一致,不支持建立直连通信链路,在该情况下,服务器会识别上述两者不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反之,若服务器检测到第一网络参量与第二网络参量之间的网络匹配度大于预设的匹配阈值,则表示上述目标终端与请求终端具有建立数据直连通信链路的条件,但需要进一步识别,基于此,服务器可以向请求终端发送一个直连测试指令,请求终端接收到该直连测试指令后,可以根据目标终端的通信地址,向目标终端发送一个测试数据包,建立一条临时的通信链路,并获取该通信链路的实际网络传输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终端在接收到请求终端发送的测试数据包后,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数据包的接收时间以及测试数据包的数据量,确定两个终端所建立的通信链路的实际网络传输参量,即上述探测网络参量,将探测网络参量发送给服务器。例如,测试数据包内携带有请求终端发送的时间,目标终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时间以及携带有的发送的时间确定该测试数据包的发送时长,以及根据测试数据包对应的数据量,即可以确定时延参量。对应地,其他网络参量可以通过对应的方式计算得到,从而确定出探测网络参量。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将探测网络参量与第一网络参量进行比对,判断实际的网络参量与预设的网络参量是否相匹配,若探测网络参量与第一网络参量相匹配,则识别请求终端与目标终端之间建立的通信链路并非处于受限连接状态,即不存在限制网络传输速率的网关设备,此时,可以识别两者之间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反之,若两者不匹配,则识别请求终端与目标终端建立的通信链路处于受限连接状态,即可能部分网关设备限制了两者之间的数据传输,此时需要对上述情况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向请求设备对应的网关设备发送连接状态变更指令,由于请求终端的实际网络参量与理论上可以达到的第一网络参量不一致,即存在网关设备限制请求终端的网络速率,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状态变更指令对网关设备重新进行配置,以使网关设备由受限传输模式变更为非受限传输模式,网关设备在配置完成后,可以向服务器反馈一个设置完成指令,以通知服务器已从受限连接模式变更为非受限连接模式,此时,可以识别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的网络参量会与第一网络参量相匹配,此时,可以识别两者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计算目标终端与请求终端之间网络状态的相似程度,以确定两者是否符合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并且可以通过发送状态变更指令,以调整网关设置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网络状态的自动调节,以使与视频服务请求相匹配,提高了视频服务请求的响应效率。
方式2:基于探测数据包进行确定
步骤2.1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第一探测指令,以使所述请求终端基于所述第一探测指令向视频服务器的第一端口发送第一探测数据包。
步骤2.2接收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探测数据包,并获取所述第一探测数据包内携带的第一反馈端口号;所述第一反馈端口号用于表示发送所述第一探测数据包的网关设备所使用的端口。
步骤2.3基于所述第一反馈端口号,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第二探测数据包,以使所述请求终端提取所述第二探测数据包内携带的第一反馈端口,并将所述第一反馈端口号与本地发送所述第一探测数据包的本地端口进行比对。
步骤2.4接收所述请求终端向所述视频服务器的第二端口发送的第三探测数据包;所述第三探测数据包是所述请求终端检测到所述第一反馈端口号与所述本地端口不匹配是发送的;所述第三探测数据包携带有第二反馈端口号;所述第二反馈端口号用于表示发送所述第三探测数据包的所述网关设备所使用的端口。
步骤2.5基于所述第二反馈端口号,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第四探测数据包,以使所述请求终端提取所述第四探测数据包内携带的所述第二反馈端口,并将所述第二反馈端口号与第一反馈端口号进行比对,以确定所述请求终端的网络状态类型。
步骤2.6接收所述请求终端反馈的所述网络状态类型,并将包含所述请求终端的所述网络状态类型的第一连接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将第二连接信息发送给所述请求终端,所述请求终端基于所述第二连接信息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直连探测数据。
步骤2.7若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基于所述直连探测数据反馈的接收成功指令,则识别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满足所述数据直连传输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通过发送探测指令的方式确定请求终端对应的网络状态。服务器首先向请求终端发送第一探测指令,该第一探测指令携带有服务器的第一反馈端口号。请求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探测指令后,可以识别该第一端口,上述第一端口可以有服务器的网络地址以及通信端口两部分构成。请求终端基于第一端口生成第一探测数据包,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探测数据包后,可以对该第一探测数据包进行解析,提取该第一探测数据包中发送端对应第一反馈端口号。由于第一探测数据包除了与请求终端发送的端口号相关外,请求终端所在的网关设备可能会对上述网路端口号进行变换,例如改变该第一探测数据包的网络地址以及发送端口,基于此,服务器(即上述的视频服务器)可以将第一反馈端口号封装到第二探测数据包内,并发送给请求终端。
请求终端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探测数据包后,可以提取里面携带的第一反馈端口号,并将其与本地端口号进行比对,判断两者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表示所在网络的网关设备并不会对网络地址进行映射,确定所在网络状态为无地址转换状态。反之,若两者不一致,则表示网关设备会对网络端口进行变更,需要进一步确定对应的转换类型。基于此,请求终端可以向服务器的第二端口发送一个第三探测数据包。该第三探测数据包同样会经过网关设备的地址转换,将本地端口变更为第二反馈端口。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三探测数据包后,可以提取上述的第二反馈端口号,并生成第四探测数据包,并发送给请求终端。请求终端也可以将第四探测数据包中的第二反馈端口号与本地端口进行比对,以确定地址转换具体的类型,即确定请求终端的网络状态类型,并将确定后的网络状态类型告知服务器。
服务器可以基于请求终端的网路状态类型生成对应的第一连接信息,并将第一连接信息发送给目标终端,目标终端可以将本地对应的第二连接信息也发送给服务器,通过服务器将第二连接信息发送给请求终端;其中,第二连接信息中也可以携带有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类型。其中,确定目标终端的网络状态类型的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请求终端确定本地的网络状态类型后,请求终端可以将本端的本地地址、公网地址、网络状态类型、端口映射规律、端口映射变化值等信息生成第一连接信息,并通过网关设备转发给目标终端;目标终端可以向请求终端发送三次直连测试数据包后,也将目标终端的本地地址、公网地址、网络状态类型、端口映射规律、端口映射变化值这些生成第二连接信息,并通过服务器(即视频服务器)转发给请求终端;请求终端和目标终端分别往对端的本地地址和公网地址发送直连探测数据包,请求终端若第一轮发送直连探测数据包的次数大于每周期最大发包次数,则请求终端会通知目标终端进行第二直连测试,若目标终端响应了上述第二直连测试,则表示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发送探测数据包以及根据探测数据包中各个反馈端口号与本地端口进行比对,确定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类型,并基于网络状态类型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直连传输条件,提高了数据直连传输条件识别的准确性。
在S302中,若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满足所述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则确定所述网关转发路径为直连传输路径。
在S303中,若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不满足所述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则确定所述网关转发路径为长链接转发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若识别请求终端与目标终端之间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则可以确定两者所需建立的网关转发路径为直连传输路径,以实现高效的视频数据传输,以响应请求终端发起的视频监控类型的请求。若上述两个终端之间不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则表示需要通过网关设备进行转发,两者建立的通信链路是基于网关设备的长链接转发连接,即上述网关转发路径为长链接转发路径。
在S304中,与所述请求终端建立视频传输长链接,并以预设的有效时间间隔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心跳数据包,以维持所述视频传输长链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服务器检测到请求终端与目标终端建立的为长链接转发路径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分别建立与请求终端以及目标终端之间的视频传输长链接,并以预设的有效时间间隔向请求终端以及目标终端发送心跳数据包,以保持与两者之间的视频传输长链接处于连接状态,避免传输中断。
进一步地,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在S304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分别为:
步骤3.1若接收到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的网络状态变更指令,或满足预设的直连探测触发条件,则返回执行所述判断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是否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的操作。
步骤3.2若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满足所述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则中断发送所述心跳数据包,以断开所述视频传输长链接。
步骤3.3获取所述请求终端的第一连接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二连接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信息,建立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直连传输链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请求终端与服务器建立的通信链路为视频传输长链接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配置有对应的直连探测触发条件,即以预设的检测周期重新确定请求终端与目标终端之间是否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当然,请求终端或目标终端所在网络的状态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也可以向服务器发送一个网络状态变更指令,上述网络状态变更指令中可以携带有变更后的网络状态。服务器重新判断两个终端之间是否可以建立数据直连通路。若服务器检测到两者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则服务器可以终端发送心跳数据包,若在预设的有效时间内请求终端没有接收到心跳数据包,则会断开与服务器之间的视频传输长链接,并获取请求终端的第一连接信息以及目标终端的第二连接信息,并将第二连接信息发送给请求终端,将第一连接信息发送给目标终端,以使两个终端基于对端的连接信息,建立两者之间的直连传输链接。其中,建立直连传输链接的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需要响应视频监控类型的请求时,判断请求终端与目标终端是否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在满足的情况下建立两者之间的直连传输链接,从而能够提高视频监控数据的发送效率,以使视频服务请求的类型与所建立的通信链接相匹配。
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S102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4,相对于图1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中S102包括:S401~S405,具体详述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所述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并根据所述请求类型以及所述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确定用于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网关转发路径,包括:
在S401中,若所述请求类型为数据转发类型,则根据所述请求终端所在的所述网络状态,确定用于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目标转发网关。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若识别得到上述视频服务请求的请求类型为数据转发类型,则表示需要将请求终端中的数据转发给目标设备,在该情况下,上述所需转发的视频数据对于实时性的要求较低,因此,无需建立两者之间的直连传输链路,而是需要确定转发该视频数据的网关设备。基于此,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确定用于转发视频数据对应的目标转发网关。由于请求终端在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或移动网络不同的状态下,对应的网关设备不同,因此,服务器可以根据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确定对应的目标转发网关。
在S402中,根据所述目标转发网关预先存储的登录信息以及所述请求终端的设备标识生成转发授权指令,并将所述转发授权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转发网关。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预先存储有各个网关设备对应的登录信息,根据请求终端关联的目标转发网关的网关标识,从数据库内查找与之匹配的登录信息,并将上述的请求终端的设备标识以及登录信息生成对应的转发授权指令,将转发授权指令发送给目标转发网关,以使目标转发网关转发请求终端发送的数据。
在S403中,若接收到所述目标转发网关反馈的配置完成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所述通信地址,确定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二网络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在对请求终端处的目标转发网关配置完毕后,可以接收到目标转发网关反馈的配置完成指令,此时,可以判断请求终端与目标终端之间的网关转发路径是否为跨区域转发路径,因此,可以根据目标终端的通信地址,确定目标终端所在的网络区域,即上述第二网络区域。若目标终端与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区域一致,则表示无需进行跨域转发,则可以基于目标转发网关生成网关转发路径。
在S404中,若所述目标转发网关的第一网络区域与所述第二网络区域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网络区域对应的跨区域网关。
在本实施例中,若目标终端所在的第二网络区域与目标转发网关所在的第一网络区域不一致,则表示需要进行跨区域转发,并是被两个区域之间的转发网关,即上述的跨区域网关。
在S405中,基于所述目标转发网关以及所述跨区域网关生成所述网关转发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在需要进行跨区域转发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根据目标转发网关以及跨区域网关生成对应的网关转发路径,以满足跨区域的数据转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需要进行数据转发的情况下,确定目标转发网关,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跨区域转发,并在需要进行跨区域转发的情况下,确定跨区域转发网关,继而生成对应的网关转发路径,能够提高网关转发路径生成的准确性。
图5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S104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5,相对于图1-4任一项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中的S104包括:S1041~S1043,具体详述如下:
在S1041中,对所述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提取所述视频数据内包含的视频特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在传输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视频数据时,可以对视频数据进行处理,具体为识别该视频数据内包含的视频特征信息。该视频特征信息具体是根据各个视频图像帧中包含的拍摄对象确定,例如可以包含人脸特征、位置特征等。
在S1042中,若所述视频特征信息包含隐私数据,则在所述视频数据的各帧视频图像内标记所述隐私数据关联的隐私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若检测到视频特征信息中包含有与用户隐私相关的隐私数据,则可以在对应的视频图像帧上标记包含隐私内容的区域,即上述的隐私区域。
在S1043中,通过预设的图像处理算法对所述隐私区域进行处理,并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传输调整后的视频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预设的图像处理算法对各个视频图像帧上的隐私区域进行处理,例如模糊、马赛克覆盖、隐藏、删除等,得到处理后的视频数据,并通过通信链路传输调整后的视频数据,以保护视频数据中的隐私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视频数据中的隐私数据进行识别,并对隐私数据对应的隐私区域进行处理,以提高数据传输的保密性以及安全性。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装置的结构框图,该电子设备包括的各单元用于执行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具体请参阅图1与图1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见图6,所述视频服务的响应装置包括:
视频服务请求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请求终端发送的视频服务请求;所述视频服务请求携带有目标终端的通信地址;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目标请求对象;
网关转发路径确定单元62,用于识别所述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并根据所述请求类型以及所述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确定用于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网关转发路径;
通信链路建立单元63,用于根据所述网关转发路径以及所述通信地址,建立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
视频服务请求响应单元64,用于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
所述网关转发路径确定单元62,包括:
直连传输条件判定单元,用于若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类型为视频监控类型,则判断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是否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
直连传输满足单元,用于若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满足所述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则确定所述网关转发路径为直连传输路径;
所述直连传输条件判定单元,包括:
网络匹配度计算单元,用于获取请求终端所在网络的第一网络参量以及目标终端所在网络的第二网络参量,并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参量以及所述第二网络参量,确定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网络匹配度;
测试数据包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网络匹配度大于预设的匹配阈值,则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直连测试指令,以使所述请求终端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测试数据包;
探测网络参量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关于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通信链路的探测网络参量;所述探测网络参量是所述目标终端基于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的所述测试数据包确定的;
受限连接状态判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探测网络参量与所述第一网络参量不匹配,则识别所述请求终端处于受限连接状态;
状态变更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请求终端对应的网关设备发送连接状态变更指令,以使所述网关设备将所述请求终端的连接状态由所述受限连接状态变更为非受限连接状态;
状态变更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网关设备反馈的设置完成指令,则识别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满足所述数据直连传输条件;
其中,所述网络匹配度的计算方式具体为:
Figure 868435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NetworkMP为所述网络匹配度;Basediff为基准带宽差异;
Figure 613013DEST_PATH_IMAGE002
为所 述请求终端的第一网络参量的带宽;
Figure 75218DEST_PATH_IMAGE003
为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二网络参量的带宽;
Figure 95127DEST_PATH_IMAGE004
为所述请求终端的第一网络参量的时延;
Figure 160035DEST_PATH_IMAGE005
为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二网络参量 的时延;T为基准时延;
Figure 948999DEST_PATH_IMAGE006
为所述请求终端的第一网络参量的误码率;
Figure 847685DEST_PATH_IMAGE007
为所述目标 终端的第二网络参量的误码率;ξ、θλ为预设系数。
可选地,所述直连传输条件判定单元包括:
第一探测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第一探测指令,以使所述请求终端基于所述第一探测指令向视频服务器的第一端口发送第一探测数据包;
第一探测数据包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探测数据包,并获取所述第一探测数据包内携带的第一反馈端口号;所述第一反馈端口号用于表示发送所述第一探测数据包的网关设备所使用的端口;
第二探测数据包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反馈端口号,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第二探测数据包,以使所述请求终端提取所述第二探测数据包内携带的第一反馈端口,并将所述第一反馈端口号与本地发送所述第一探测数据包的本地端口进行比对;
第三探测数据包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请求终端向所述视频服务器的第二端口发送的第三探测数据包;所述第三探测数据包是所述请求终端检测到所述第一反馈端口号与所述本地端口不匹配是发送的;所述第三探测数据包携带有第二反馈端口号;所述第二反馈端口号用于表示发送所述第三探测数据包的所述网关设备所使用的端口;
第四探测数据包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反馈端口号,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第四探测数据包,以使所述请求终端提取所述第四探测数据包内携带的所述第二反馈端口,并将所述第二反馈端口号与第一反馈端口号进行比对,以确定所述请求终端的网络状态类型;
网络状态类型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请求终端反馈的所述网络状态类型,并将包含所述请求终端的所述网络状态类型的第一连接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将第二连接信息发送给所述请求终端,所述请求终端基于所述第二连接信息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直连探测数据;
直连传输条件确定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基于所述直连探测数据反馈的接收成功指令,则识别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满足所述数据直连传输条件。
可选地,所述视频服务的响应装置还包括:
长链接转发路径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不满足所述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则确定所述网关转发路径为长链接转发路径;
对应地,所述通信链路建立单元63包括:
视频传输长链接建立单元,用于与所述请求终端建立视频传输长链接,并以预设的有效时间间隔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心跳数据包,以维持所述视频传输长链接。
可选地,所述视频服务的响应装置还包括:
直连传输条件重判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的网络状态变更指令,或满足预设的直连探测触发条件,则返回执行所述判断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是否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的操作;
视频传输长链接中断单元,用于若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满足所述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则中断发送所述心跳数据包,以断开所述视频传输长链接;
直连传输链接建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请求终端的第一连接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二连接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信息,建立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直连传输链接。
可选地,所述网关转发路径确定单元62包括:
目标转发网关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请求类型为数据转发类型,则根据所述请求终端所在的所述网络状态,确定用于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目标转发网关;
网关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转发网关预先存储的登录信息以及所述请求终端的设备标识生成转发授权指令,并将所述转发授权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转发网关;
网络区域确定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目标转发网关反馈的配置完成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所述通信地址,确定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二网络区域;
跨区域网关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转发网关的第一网络区域与所述第二网络区域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网络区域对应的跨区域网关;
跨区域路径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转发网关以及所述跨区域网关生成所述网关转发路径。
可选地,所述视频服务请求响应单元64包括:
视频特征信息提取单元,用于对所述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提取所述视频数据内包含的视频特征信息;
隐私区域识别单元,用于若所述视频特征信息包含隐私数据,则在所述视频数据的各帧视频图像内标记所述隐私数据关联的隐私区域;
视频数据调整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的图像处理算法对所述隐私区域进行处理,并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传输调整后的视频数据。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同样可以在接收到请求终端发送的视频服务请求时,可以对视频服务请求的请求类型进行识别,通过获取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以及该请求类型,确定与请求终端关联的网关转发路径,基于该网关转发路径以及目标终端的通信地址,建立请求终端与目标终端之间对应的通信链路,并通过该通信链路传输视频服务请求关联的视频数据,能够使得建立的通信链路与请求终端发起的请求类型相匹配,以实现精准响应视频服务请求的目的。与现有的视频服务的响应技术相比,在接收到请求终端的视频服务请求后,并非简单地对视频服务请求进行转发,而是可以根据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以及视频服务请求的请求类型,确定与之对应的网关转发路径,从而建立对应的通信链路,使得转发策略与服务类型相匹配,提高了视频服务响应的准确性,以提高视频服务的响应效率。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7包括:处理器70、存储器7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7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7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72,例如视频服务的响应程序。所述处理器7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72时实现上述各个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S101至S104。或者,所述处理器7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7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单元的功能,例如图6所示模块64至64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7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7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7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72在所述电子设备7中的执行过程。
所述电子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70、存储器7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仅仅是电子设备7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7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7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71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7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子设备7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71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7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电子设备7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 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7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电子设备7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7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电子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7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请求终端发送的视频服务请求;所述视频服务请求携带有目标终端的通信地址;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目标请求对象;
识别所述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并根据所述请求类型以及所述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确定用于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网关转发路径;
根据所述网关转发路径以及所述通信地址,建立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
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
所述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包括:
对所述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提取所述视频数据内包含的视频特征信息;
若所述视频特征信息包含隐私数据,则在所述视频数据的各帧视频图像内标记所述隐私数据关联的隐私区域;
通过预设的图像处理算法对所述隐私区域进行处理,并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传输调整后的视频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并根据所述请求类型以及所述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确定用于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网关转发路径,包括:
若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类型为视频监控类型,则判断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是否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包括:
获取请求终端所在网络的第一网络参量以及目标终端所在网络的第二网络参量,并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参量以及所述第二网络参量,确定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网络匹配度;
若所述网络匹配度大于预设的匹配阈值,则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直连测试指令,以使所述请求终端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测试数据包;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关于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间通信链路的探测网络参量;所述探测网络参量是所述目标终端基于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的所述测试数据包确定的;
若所述探测网络参量与所述第一网络参量不匹配,则识别所述请求终端处于受限连接状态;
向所述请求终端对应的网关设备发送连接状态变更指令,以使所述网关设备将所述请求终端的连接状态由所述受限连接状态变更为非受限连接状态;
若接收到所述网关设备反馈的设置完成指令,则识别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满足所述数据直连传输条件;
若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满足所述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则确定所述网关转发路径为直连传输路径;
其中,所述网络匹配度的计算方式具体为:
Figure 930085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NetworkMP为所述网络匹配度;Basediff为基准带宽差异;
Figure 674050DEST_PATH_IMAGE002
为所述请 求终端的第一网络参量的带宽;
Figure 661729DEST_PATH_IMAGE003
为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二网络参量的带宽;
Figure 731316DEST_PATH_IMAGE004
为所述请求终端的第一网络参量的时延;
Figure 788134DEST_PATH_IMAGE005
为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二网络参量 的时延;T为基准时延;
Figure 601369DEST_PATH_IMAGE006
为所述请求终端的第一网络参量的误码率;
Figure 443554DEST_PATH_IMAGE007
为所述目标 终端的第二网络参量的误码率;ξ、θλ为预设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是否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包括:
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第一探测指令,以使所述请求终端基于所述第一探测指令向视频服务器的第一端口发送第一探测数据包;
接收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探测数据包,并获取所述第一探测数据包内携带的第一反馈端口号;所述第一反馈端口号用于表示发送所述第一探测数据包的网关设备所使用的端口;
基于所述第一反馈端口号,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第二探测数据包,以使所述请求终端提取所述第二探测数据包内携带的第一反馈端口,并将所述第一反馈端口号与本地发送所述第一探测数据包的本地端口进行比对;
接收所述请求终端向所述视频服务器的第二端口发送的第三探测数据包;所述第三探测数据包是所述请求终端检测到所述第一反馈端口号与所述本地端口不匹配是发送的;所述第三探测数据包携带有第二反馈端口号;所述第二反馈端口号用于表示发送所述第三探测数据包的所述网关设备所使用的端口;
基于所述第二反馈端口号,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第四探测数据包,以使所述请求终端提取所述第四探测数据包内携带的所述第二反馈端口,并将所述第二反馈端口号与第一反馈端口号进行比对,以确定所述请求终端的网络状态类型;
接收所述请求终端反馈的所述网络状态类型,并将包含所述请求终端的所述网络状态类型的第一连接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将第二连接信息发送给所述请求终端,所述请求终端基于所述第二连接信息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直连探测数据;
若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基于所述直连探测数据反馈的接收成功指令,则识别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满足所述数据直连传输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类型为视频监控类型,则判断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是否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之后,包括:
若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不满足所述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则确定所述网关转发路径为长链接转发路径;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网关转发路径以及所述通信地址,建立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包括:
与所述请求终端建立视频传输长链接,并以预设的有效时间间隔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心跳数据包,以维持所述视频传输长链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与所述请求终端建立视频传输长链接,并以预设的有效时间间隔向所述请求终端发送心跳数据包,以维持所述视频传输长链接之后,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请求终端发送的网络状态变更指令,或满足预设的直连探测触发条件,则返回执行所述判断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是否满足数据直连传输条件的操作;
若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满足所述数据直连传输条件,则中断发送所述心跳数据包,以断开所述视频传输长链接;
获取所述请求终端的第一连接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二连接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信息,建立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直连传输链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并根据所述请求类型以及所述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确定用于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网关转发路径,包括:
若所述请求类型为数据转发类型,则根据所述请求终端所在的所述网络状态,确定用于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目标转发网关;
根据所述目标转发网关预先存储的登录信息以及所述请求终端的设备标识生成转发授权指令,并将所述转发授权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转发网关;
若接收到所述目标转发网关反馈的配置完成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所述通信地址,确定所述目标终端的第二网络区域;
若所述目标转发网关的第一网络区域与所述第二网络区域不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二网络区域对应的跨区域网关;
基于所述目标转发网关以及所述跨区域网关生成所述网关转发路径。
7.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视频服务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请求终端发送的视频服务请求;所述视频服务请求携带有目标终端的通信地址;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目标请求对象;
网关转发路径确定单元,用于识别所述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请求类型,并根据所述请求类型以及所述请求终端所在的网络状态,确定用于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的网关转发路径;
通信链路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网关转发路径以及所述通信地址,建立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
视频服务请求响应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通信链路响应所述视频服务请求;
所述视频服务请求响应单元包括:
视频特征信息提取单元,用于对所述视频服务请求对应的视频数据进行解析,提取所述视频数据内包含的视频特征信息;
隐私区域识别单元,用于若所述视频特征信息包含隐私数据,则在所述视频数据的各帧视频图像内标记所述隐私数据关联的隐私区域;
视频数据调整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的图像处理算法对所述隐私区域进行处理,并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传输调整后的视频数据。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646857.0A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2593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6857.0A CN113259375B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6857.0A CN113259375B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9375A true CN113259375A (zh) 2021-08-13
CN113259375B CN113259375B (zh) 2021-09-28

Family

ID=77187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6857.0A Active CN113259375B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937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1879A (zh) * 2021-10-25 2021-11-23 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91387A (zh) * 2021-11-12 2022-01-04 山东亚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视频通信链路的探测方法及设备
CN115396525A (zh) * 2022-08-26 2022-11-25 上海柯林布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服务模板映射的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714A (zh) * 2004-07-27 2006-02-01 邓里文 一种用于IPv4网络和IPv6网络互通的方法
CN103517155A (zh) * 2013-10-15 2014-01-15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监控业务的流量动态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56495A (zh) * 2012-11-29 2014-06-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手机终端收藏视频播放设备播放的视频的方法和系统
US9197559B1 (en) * 2011-04-29 2015-11-24 Arris Enterprises, Inc. Adaptive streaming using non-local information
US20160308924A1 (en) * 2013-12-26 2016-10-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livering network video
CN106550222A (zh) * 2016-10-28 2017-03-2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流发送方法以及网络摄像机
US20170289504A1 (en) * 2016-03-31 2017-10-05 Ants Technology (Hk) Limited. Privacy Supporting Computer Vision Systems,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Associated Computer Executable Code
CN110336753A (zh) * 2019-06-19 2019-10-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跨网络区域的服务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47634A (zh) * 2018-06-11 2020-01-03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媒体资源的查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614927A (zh) * 2020-04-09 2020-09-01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会话建立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714A (zh) * 2004-07-27 2006-02-01 邓里文 一种用于IPv4网络和IPv6网络互通的方法
US9197559B1 (en) * 2011-04-29 2015-11-24 Arris Enterprises, Inc. Adaptive streaming using non-local information
CN103856495A (zh) * 2012-11-29 2014-06-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手机终端收藏视频播放设备播放的视频的方法和系统
CN103517155A (zh) * 2013-10-15 2014-01-15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监控业务的流量动态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US20160308924A1 (en) * 2013-12-26 2016-10-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livering network video
US20170289504A1 (en) * 2016-03-31 2017-10-05 Ants Technology (Hk) Limited. Privacy Supporting Computer Vision Systems,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Associated Computer Executable Code
CN106550222A (zh) * 2016-10-28 2017-03-2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流发送方法以及网络摄像机
CN110647634A (zh) * 2018-06-11 2020-01-03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媒体资源的查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0336753A (zh) * 2019-06-19 2019-10-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跨网络区域的服务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4927A (zh) * 2020-04-09 2020-09-01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会话建立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1879A (zh) * 2021-10-25 2021-11-23 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91879B (zh) * 2021-10-25 2022-03-15 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91387A (zh) * 2021-11-12 2022-01-04 山东亚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视频通信链路的探测方法及设备
CN113891387B (zh) * 2021-11-12 2024-03-29 山东亚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视频通信链路的探测方法及设备
CN115396525A (zh) * 2022-08-26 2022-11-25 上海柯林布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服务模板映射的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15396525B (zh) * 2022-08-26 2023-07-21 上海柯林布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服务模板映射的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9375B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59375B (zh) 一种视频服务的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2298268B1 (ko) 엣지 컴퓨팅 기반 네트워크 모니터링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11811873B2 (en) Distribution hub for internet-of-things data
US9144097B2 (en) IP camera having repeater functions and method for setting the same
USRE47842E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identifying networke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a P2P connection
EP3780523B1 (en) Network traffic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4967595B (zh) 将设备在物联网平台进行注册的方法和装置
US999834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monitor a network
CN111083102A (zh) 一种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1741898A (zh) 一种视频型安防系统中的监视方法
CN111132120A (zh) 识别房间局域网中的摄像装置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0972136A (zh) 物联网安全通信模组、终端、安全控制系统及认证方法
CN114866576B (zh)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设备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66518B (zh) 会话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100944B (zh) 一种基于ims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WO2022041827A1 (zh) 移动网络侦测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12787974B (zh) 一种网关、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014941A (zh) 一种开放性流媒体点播方法、装置、服务器及接入平台
CN108768969B (zh) 一种网络穿透系统
CN112034802A (zh) 一种运用于云数据计算的数据采集系统
WO2014201789A1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170340B (zh) 一种网络安全测试评估方法
TW201916664A (zh) 多媒體串流系統及方法
US20230139992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analyzing network performance
KR102055912B1 (ko) 공유기 환경에서 공유 단말을 관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