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9068B - 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9068B
CN113259068B CN202010090481.5A CN202010090481A CN113259068B CN 113259068 B CN113259068 B CN 113259068B CN 202010090481 A CN202010090481 A CN 202010090481A CN 113259068 B CN113259068 B CN 1132590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usch
nominal
symbol
seg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04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59068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9048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90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9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9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59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90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6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encoded,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PUSCH配置信息,所述PUSCH配置信息包括: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符号长度;根据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以及所述传输符号长度,计算配置的PUSCH传输总长度;根据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出现的分割元素,计算参照参数,所述分割元素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时隙边界、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根据所述参照参数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在PUSCH传输总长度上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基于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在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切换传输。上述方案,能够实现PUSCH传输上行数据的Multi‑TRP增强。

Description

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多点协作传输技术作为一项提升用户数据传输速率的有效方法得到支持,并在LTE协议的后续版本中不断增强。
在新空口(New Radio,NR)标准化过程中,类似的多点协作传输技术被称为多收发节点(Multi Transport Receive Point,Multi-TRP)传输。目前,Multi-TRP仅对超高可靠与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和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系统的下行传输进行增强,并未对URLLC和EMBB系统的上行传输进行增强。
目前,Rel-16版本的URLLC的上行传输仅支持单一TRP的传输方案。Rel-17版本已经明确要对URLLC的上行物理层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 Channel,PUSCH)传输进行Multi-TRP增强。然而,目前并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实现PUSCH传输上行数据的Multi-TRP增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获取PUSCH配置信息,所述PUSCH配置信息包括: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符号长度;根据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以及所述传输符号长度,计算配置的PUSCH传输总长度;根据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出现的分割元素,计算参照参数,所述分割元素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时隙边界、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根据所述参照参数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在PUSCH传输总长度上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基于所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在所述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切换传输。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参照参数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在PUSCH上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包括:当所述参照参数大于或等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时,按照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上出现的分割元素进行分段,得到所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参照参数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在PUSCH上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包括:当所述参照参数小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时,按照所述PUSCH配置信息进行名义重复传输分段,并根据所述名义重复传输分段得到所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在所述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切换传输,包括:所述PUSCH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的起始传输符,按照所述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的起始传输符号、所述传输符号长度进行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后续的K-1次名义重复传输按照所述传输符号长度在后面的上行时隙进行连续传输,其中K为名义重复传输次数,K≥1,且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在所述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切换传输,还包括:若任一次名义重复传输过程中出现所述分割元素时,对出现所述分割元素的名义重复传输,按照出现的所述分割元素进行分割,并按照分割得到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在所述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切换传输。
可选的,所述计算所述参照参数包括: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参照参数:N=X+Y+Z-P-2Q+1;其中,N为所述参照参数;X为时隙边界的数目;Y为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的数目;Z为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的数目;P为两个相邻的分割元素的出现次数,Q为三个连续的分割元素的出现次数,N、X、Y、Z、P、Q均为自然数。
可选的,采用如下任一种方式判断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上是否存在所述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若RRC信令中没有配置无效符号指示,判定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上不存在所述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若RRC信令中指示一个时间周期内的部分符号为无效符号,但是DCI中指示无效符号没有生效,判定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上不存在所述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若RRC信令中指示一个时间周期内的部分符号为无效符号,且DCI中指示所述无效符号生效,判定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上存在所述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包括:获取单元,适于获取PUSCH配置信息,所述PUSCH配置信息包括: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符号长度;第一计算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以及所述传输符号长度,计算配置的PUSCH传输总长度;第二计算单元,适于根据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出现的分割元素,计算参照参数,所述分割元素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时隙边界、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确定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参照参数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在PUSCH传输总长度上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传输单元,适于基于所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在所述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切换传输。
本发明实施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任一种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非瞬态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种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传输过程中,根据PUSCH配置信息中的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以及传输符号长度计算参照参数,并根据参照参数与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在PUSCH传输总长度上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也即综合考虑PUSCH配置中的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以及时隙边界、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或者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等分割元素进行实际重复传输分段的确定,基于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在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切换传输,从而可以实现PUSCH传输上行数据的Multi-TRP增强,基于参照参数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可以提高实际重复传输分段的合理性,提高TRP的接收性能。
进一步,当参照参数大于或等于名义重复传输次数时,根据按照PUSCH传输总长度上出现的分割元素进行分段,得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可以合理进行实际重复传输分段,解决按照名义重复传输过程中出现分割元素而分段过于细碎,导致的UE的基带模块能力以及射频能力压力较大的问题,还可以均衡各TRP对应的接收上行符号数,降低一个TRP对应的接收上行符号数较多,而另一个TRP对应的接收上行符号数较少的概率,以使得TRP能够获得可靠的空间分集增益,提高Multi-TRP增强的接收性能。
进一步,当参照参数小于名义重复传输次数时,按照所述PUSCH配置信息进行名义重复传输分段,并根据所述名义重复传输分段得到所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按照所述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的起始传输符号、所述传输符号长度进行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后续的K-1次名义重复传输按照所述传输符号长度在后面的上行时隙进行连续传输,若任一次名义重复传输过程中出现所述分割元素时,对出现所述分割元素的名义重复传输,按照出现的所述分割元素进行分割,并按照分割得到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在所述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切换传输。可以解决仅基于分割元素进行分段带来的分段数目较少而导致的灵活性较低的问题,提高实际传输分段的灵活性。此外,当PUSCH传输总长度跨多个slot时,可以支持mini-slot based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PUSCH传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PUSCH传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PUSCH传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PUSCH传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Rel-17版本已经明确要对URLLC的上行物理层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 Share Channel,PUSCH)传输进行Multi-TRP增强。然而并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若是沿用Rel-16中采用的option4方案对PUSCH上行传输进行Multi-TRP增强:由基站配置K(K>=1)次名义重复(repetition)传输,且会为第一次名义repetition配置起始传输符号S和传输符号长度L,后面的K-1次名义repetition传输会在后面的上行时隙进行连续传输,并且传输符号长度都为L。若任一个名义repetition传输过程中碰到半静态配置的下行符号或者时隙边界时,则会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的实际重复(repetition)传输。
由于Rel-16的增强方案适用于单一TRP,若将Rel-16的方案PUSCH上行数据传输的Multi-TRP增强时,由于下行符号、时隙边界以及无效符号的存在,可能导致名义repetition传输切分过于细碎,也即实际重复传输分段较多,导致TRP切换过于频繁,对用户设备(UE)的基带处理模块和射频的工作带来压力,此外,名义repetition传输切分过于细碎还会使得每个传输分段对应的上行符号数目较少,从而导致TRP的接收性能较差。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传输过程中,根据PUSCH配置信息中的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以及传输符号长度计算参照参数,并根据参照参数与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在PUSCH传输总长度上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也即综合考虑PUSCH配置中的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以及时隙边界、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或者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等分割元素进行实际重复传输分段的确定,基于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在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切换传输,从而可以实现PUSCH传输上行数据的Multi-TRP增强,基于参照参数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可以提高实际重复传输分段的合理性,提高TRP的接收性能。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获取PUSCH配置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UE可以从基站下发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l,DCI)中获取PUSCH配置信息。PUSCH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以及传输符号长度。
步骤12,根据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以及所述传输符号长度,计算配置的PUSCH传输总长度。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以及传输符号长度,计算配置PUSCH传输总长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公式(1)计算PUSCH传输总长度:
M=K*L; (1)
其中,M为PUSCH传输总长度,K为名义重复传输次数,L为传输符号长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PUSCH配置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的起始传输符号,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的起始传输符号可以用于确定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的起始位置,进而根据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的起始位置以及PUSCH传输总长度可以确定PUSCH传输总长度所覆盖的区域。
步骤13,根据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出现的分割元素,计算参照参数。
在具体实施中,每个名义重复传输均具有一定的传输符号长度,在PUSCH传输总长度上,可能会碰到时隙边界、无效符号或半静态配置的下行符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PUSCH传输总长度出现的分割元素可以包括时隙边界、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中的一种或多种。
参照图2,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的示意图。例如,RRC信令指示1个时隙(slot)内前5个符号为下行符号(DL),中间3个为灵活符号(F),后六个为上行符号(UL),则前5个下行符号即组成一个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
参照图3,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多个连续的无效符号(Invalid Symbol)形成一个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
在具体实施中,基站可以在RRC信令中指示一个周期内的部分符号是否为InvalidSymbol,其中部分符号包括灵活符号和上行符号中的一种或两种,并在DCI中指示InvalidSymbol是否生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RRC信令InvalidSymbolPattern指示一个时间周期内的一些灵活符号和/或上行符号是否为Invalid Symbol。如采用1指示一些灵活符号和上行符号为Invalid Symbol。在InvalidSymbolPatternIndicator-ForDCIFormat0_X(X为0或1),来指示InvalidSymbolPattern对于Invalid Symbol的指示是否生效,其中,X取1时指示InvalidSymbolPattern对于Invalid Symbol的指示生效,此时InvalidSymbolPattern指示一个时间周期内的一些灵活符号和上行符号为Invalid Symbol;X取0时指示InvalidSymbolPattern对于Invalid Symbol的指示无效。
InvalidSymbolPattern和InvalidSymbolPatternIndicator-ForDCIFormat0_X都是RRC信令配置的,封装在RRC信令SlotFormatInficator中。如果RRC信令配置了InvalidSymbolPatternIndicator-ForDCIFormat0_X,并且对应的DCI0_X中的[invalidsymbol pattern indicator]字段设为1,无效符号生效。
例如,图3示例的为第三个灵活符号以及第一个上行符号以及第二个上行符号被配置为无效符号。当无效符号生效时,则三个连续的无效符号形成一个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
因此,可以采用如下任一种方式判断PUSCH传输总长度上是否存在所述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
方式一,若RRC信令中没有配置无效符号指示,判定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上不存在所述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
方式二,若RRC信令中指示一个时间周期内的部分符号为无效符号,但是DCI中指示无效符号没有生效,判定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上不存在所述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
方式三,若RRC信令中指示一个时间周期内的部分符号为无效符号,且DCI中指示所述无效符号生效,判定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上存在所述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分割元素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时隙边界、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PUSCH传输总长度出现的分割元素,计算参照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如下公式(2)计算参照参数:
N=X+Y+Z-P-2Q+1; (2)
其中,N为所述参照参数;X为时隙边界的数目;Y为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的数目;Z为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的数目;P为两个相邻的分割元素的出现次数;Q为三个连续的分割元素的出现次数,N、X、Y、Z、Q均为自然数。
PUSCH传输总长度出现的分割元素的情况不同时,P或Q的取值不同。例如,任意两个分割元素均互不相邻,则P=Q=0。又如,不存在两个相邻的分割元素,则P=0。再如,不存在三个连续的分割元素,则Q=0。
其中,两个相邻的分割元素可以包括如下任一种情况:时隙分界与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相邻、时隙边界与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相邻、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与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
步骤14,根据所述参照参数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在PUSCH传输总长度上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
在具体实施中,计算得到参照参数之后,可以比较参照参数与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并根据参照参数与名义重传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在PUSCH传输总长度上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
步骤15,基于所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在所述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切换传输。
在具体实施中,确定在PUSCH传输总长度上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之后,可以基于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在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的切换传输。
例如,确定五个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分别为实际重复传输分段1、实际重复传输分段2、实际重复传输分段3、实际重复传输分段4及实际重复传输分段5。多收发节点为TRP1和TRP2。实际重复传输分段1对应TRP1的上行数据传输,实际重复传输分段2对应TRP2的上行数据传输,实际重复传输分段3对应TRP1的上行数据传输,实际重复传输分段4对应TRP2的上行数据传输,实际重复传输分段5对应TRP1的上行数据传输,也即根据实际重复传输分段进行Multi-TRP切换传输。
由上述方案可知,在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传输过程中,根据PUSCH配置信息中的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以及传输符号长度计算参照参数,并根据参照参数与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在PUSCH传输总长度上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也即综合考虑PUSCH配置中的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以及时隙边界、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或者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等分割元素进行实际重复传输分段的确定,基于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在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切换传输,从而可以实现PUSCH传输上行数据的Multi-TRP增强,基于参照参数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可以提高实际重复传输分段的合理性,提高TRP的接收性能。
在具体实施中,若是沿用Rel-16中的option4方案,在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传输进行Multi-TRP增强,由于基于PUSCH配置进行名义重复传输,若某一次名义重复传输过程中碰到时隙边界、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或者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分割元素时,则对碰到分割元素的名义重复传输按照分割元素进行分割,也即名义重复传输会被分割成多个分段,若某一个名义重复传输碰到的分割元素较多时,则会导致分段过于细碎,也即每个分段对应的上行符号数较少,为了传输同样的数据,则需采用较大的码率进行传输,这样使得TRP的接收性能较差的概率大大提高。此外,由于基于实际重复传输分段进行Multi-TRP传输切换,过于细碎的分段,还会导致TRP切换过于频繁,对UE的基带处理模块和射频的工作带来压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4可以包括:当参照参数大于或等于名义重复传输次数时,按照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上出现的分割元素进行分段,得到所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
例如,参照图4,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PUSCH传输示意图。PUSCH配置(Configured)中的名义重复传输次数K=2,对应两个名义重复传输Nominal Rep.1和Nominal Rep.2。在PUSCH传输总长度M上出现两个时隙边界,分别为时隙边界1和时隙边界2,还存在一个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也即X=2,Y=1,Z=0,P=0,Q=0,采用公式(2)计算得到参照参数N=4。由于N>K,基于出现的两个时隙边界和一个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进行分段,在PUSCH传输总长度M上可以得到4个实际重复传输分段,依次记为Actualtransmitted1、Actual transmitted2、Actual transmitted3、Actual transmitted4。而采用Rel-16中的option4方案进行分段时,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Nominal Rep.1)被时隙边界1分成两段,第二次名义重复传输(Nominal Rep.1)被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以及时隙边界2分割成三段,也即两次名义重复传输共被分割成五段。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所得到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的数目小于Rel-16中的option4方案分段的数目。
又如,参照图5,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PUSCH传输示意图。PUSCH配置(Configured)中名义重复传输次数K=4,对应四次名义重复传输Nominal Rep.1、NominalRep.2、Nominal Rep.3和Nominal Rep.4。在PUSCH传输总长度M上出现的分割元素为两个时隙边界(时隙边界1和时隙边界2)以及三个下行符号时间段,由于存在时隙边界与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相邻的情况,相邻的时隙边界与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出现的次数为2次,也即X=2,Y=3,Z=0,P=2,Q=0,采用上述公式(2)计算得到N=4。
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计算参照参数N,例如,出现时隙边界与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时,时隙边界的数目在已有的计数的基础上加1,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的数目维持不变。又如,出现时隙边界与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时,时隙边界的数目不变,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的数目在已有的计数基础上计数加1。
由于N=K,按照PUSCH传输总长度M上出现的分割元素为两个时隙边界以及三个下行符号时间段,得到三个实际重复传输分段,依次记为Actual transmitted1、Actualtransmitted2、Actual transmitted3。
而采用Rel-16确定的option4方案进行分段时,由于第三次名义重复传输过程中出现了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而被分割成两个实际重复传输分段。第二次名义重复传输以及第四次名义重复传输过程中均出现相邻的时隙边界以及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相邻的时隙边界以及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视作一个分割元素,第二次名义重复传输以及第四次名义重复传输均被分割为两个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因此第二次名义重复传输、第三次实际重复传输分段以及第四次名义重复传输被分割之后得到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对应的实际传输符号长度均小于PUSCH配置的传输符号长度。Rel-16中的option4方案进行分段得到的五个分段,分别依次记为分段1、分段2、分段3、分段4及分段5。
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Actual transmitted1对应的传输符号长度与option4方案得到的分段1对应的传输符号长度相同,Actual transmitted2对应的实际传输符号长度为分段2和分段3对应的传输符号长度之和,Actual transmitted3对应的传输符号长度为分段4和分段5对应的传输符号长度之和。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对应的传输符号长度大于或等于采用Rel-16中的option4方案得到的各分段对应的传输符号长度,因此可以采用合适的码率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提高基站接收性能。
再如,参照图6,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PUSCH传输示意图。PUSCH配置(Configured)中的重复传输次数K=4,对应四次名义重复传输,依次为Nominal Rep.1、Nominal Rep.2、Nominal Rep.3和Nominal Rep.4。在PUSCH传输总长度M上出现的分割元素为两个时隙边界(时隙边界1和时隙边界2)、两个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和一个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其中相邻的时隙边界与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出现的次数为两次,此时,应X=2,Y=2,Z=1,P=2,Q=0,采用上述公式(2)计算得到参照参数N=4,由于N=K=4,满足N≥K,故根据PUSCH传输总长度M上出现的分割元素进行分段,得到三个实际重复传输分段。而采用Rel-16确定的option4方案进行分段时,得到5个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得到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的数目小于option4方案得到的分段的数目。
由此可见,基于参照参数与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当参照参数大于或等于名义重复传输次数时,按照PUSCH传输总长度上出现的分割元素确定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可以合理进行重复传输分段,减小实际重复传输分段的数目,解决分段过于细碎的问题,减轻UE的基带处理模块以及射频的工作带来的压力,由于可以相对平衡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对应的传输符号长度,降低一个TRP对应的接收上行符号数较多,而另一个TRP对应的接收上行符号数较少,而导致的不同TRP对应的接收上行符号数不均衡,无法获得可靠的空间分级增益的概率,因此可以提高基站的接收性能。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步骤14可以包括:当参照参数小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时,按照所述PUSCH配置信息进行名义重复传输分段,并根据所述名义重复传输分段得到所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
在具体实施中,PUSCH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的起始传输符,按照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的起始传输符号以及传输符号长度进行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后续的K-1次名义重复传输按照传输符号长度在后面的上行时隙进行连续传输,K为名义重复传输次数,K≥1且为正整数。若任一次名义重复传输过程中出现所述分割元素时,对出现所述分割元素的名义重复传输,按照出现的分割元素进行分割,并按照分割得到的分段在所述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切换传输。
例如,参照图7,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PUSCH传输示意图。PUCSH配置(Configured)中的重复传输参数K=4,对应四次名义重复传输Nominal Rep.1、NominalRep.2、Nominal Rep.3和Nominal Rep.4。根据PUSCH配置中的第一次重复传输起始传输符以及传输符号长度得到PUSCH传输总长度M,在PUCSH传输总长度M上出现一个时隙边界(slot1和slot2之间的边界),X=1,Y=0,Z=0,P=0,Q=0,采用上述公式(2)计算得到参照参数N=2。由于N<K,按照PUSCH配置的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的起始传输符开始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由于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及第二次名义重复传输中均没有出现分割元素,则第一名义重复传输和第二次名义重复传输作为两个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并按照PUSCH配置的传输符号长度进行传输,第三次名义重复传输出现时隙边界,则第三次名义重复传输被分成两个实际重复传输分段,第四次名义重复传输没有出现分割元素,则第四次名义重复传输作为一个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共分割为五个实际重复传输分段。相比根据PUCSH传输总长度上出现的分割元素进行分割,得到两个实际重复传输分段而言,当参照参数小于名义重复传输次数时,采用在PUSCH配置的名义重复传输的基础上,仅对出现分割元素的名义重复传输进行分割的方案,具有较好的传输灵活性。当PUSCH传输总长度跨越多个slot的同时支持mini-slot based传输是可以预期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PUSCH配置中的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以及传输符号长度,以及根据PUSCH传输总长度上出现的时隙边界、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以及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等分割元素确定的参照参数,当参照参数大于等于名义重复传输次数时,根据PUSCH传输总长度上出现的分割元素进行分段得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当参照参数小于名义重复传输次数时,则在按照PUSCH配置进行名义重复传输,并对于出现分割元素的名义重复传输再按照出现的分割元素进行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并按照实际重复传输分段进行传输,可以实现根据参照参数与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灵活的进行实际重复传输分段,以确保实际重复传输分段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在兼顾对UE的基带模块能力和射频能力要求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基站接收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参照图8,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8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81、第一计算单元82、第二计算单元83、确定单元84以及传输单元85,其中:
获取单元81,适于获取PUSCH配置信息,所述PUSCH配置信息包括: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符号长度;
第一计算单元82,适于根据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以及所述传输符号长度,计算配置的PUSCH传输总长度;
第二计算单元83,适于根据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出现的分割元素,计算参照参数,所述分割元素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时隙边界、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
确定单元84,适于根据所述参照参数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在PUSCH传输总长度上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
传输单元85,适于基于所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在所述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切换传输。
在具体实施中,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80的具体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可以参考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对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非瞬态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任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PUSCH配置信息,所述PUSCH配置信息包括: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符号长度;
根据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以及所述传输符号长度,计算配置的PUSCH传输总长度;
根据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出现的分割元素,计算参照参数,所述分割元素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时隙边界、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
根据所述参照参数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在PUSCH传输总长度上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
基于所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在所述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切换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照参数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在PUSCH上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包括:
当所述参照参数大于或等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时,按照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上出现的分割元素进行分段,得到所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照参数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在PUSCH上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包括:
当所述参照参数小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时,按照所述PUSCH配置信息进行名义重复传输分段,并根据所述名义重复传输分段得到所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在所述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切换传输,包括:
所述PUSCH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的起始传输符,按照所述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的起始传输符号、所述传输符号长度进行第一次名义重复传输,后续的K-1次名义重复传输按照所述传输符号长度在后面的上行时隙进行连续传输,其中K为名义重复传输次数,K≥1,且为正整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在所述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切换传输,还包括:
若任一次名义重复传输过程中出现所述分割元素时,对出现所述分割元素的名义重复传输,按照出现的所述分割元素进行分割,并按照分割得到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在所述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切换传输。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参照参数包括: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参照参数:
N=X+Y+Z-P-2Q+1;
其中,N为所述参照参数;X为时隙边界的数目;Y为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的数目;Z为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的数目;P为两个相邻的分割元素的出现次数,Q为三个连续的分割元素的出现次数,N、X、Y、Z、P、Q均为自然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任一种方式判断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上是否存在所述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
若RRC信令中没有配置无效符号指示,判定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上不存在所述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
若RRC信令中指示一个时间周期内的部分符号为无效符号,但是DCI中指示无效符号没有生效,判定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上不存在所述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
若RRC信令中指示一个时间周期内的部分符号为无效符号,且DCI中指示所述无效符号生效,判定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上存在所述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
8.一种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适于获取PUSCH配置信息,所述PUSCH配置信息包括: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符号长度;
第一计算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以及所述传输符号长度,计算配置的PUSCH传输总长度;
第二计算单元,适于根据所述PUSCH传输总长度出现的分割元素,计算参照参数,所述分割元素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时隙边界、连续下行符号时间段、连续无效符号时间段;
确定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参照参数与所述名义重复传输次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在PUSCH传输总长度上的实际重复传输分段;
传输单元,适于基于所述实际重复传输分段,在所述PUSCH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多收发节点切换传输。
9.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非瞬态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2010090481.5A 2020-02-13 2020-02-13 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 Active CN1132590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0481.5A CN113259068B (zh) 2020-02-13 2020-02-13 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0481.5A CN113259068B (zh) 2020-02-13 2020-02-13 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9068A CN113259068A (zh) 2021-08-13
CN113259068B true CN113259068B (zh) 2022-03-25

Family

ID=77219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0481.5A Active CN113259068B (zh) 2020-02-13 2020-02-13 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90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6488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3304A (zh) * 2016-02-12 2018-10-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基于时隙的传输时间间隔(tti)的上行链路信道设计
CN110178328A (zh) * 2017-01-19 2019-08-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资源和基于码率的码块分割
CN110731112A (zh) * 2017-06-15 2020-0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可靠通信的多发送接收点协作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95415B2 (en) * 2018-07-02 2021-08-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nhancements to reception reliability for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3304A (zh) * 2016-02-12 2018-10-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基于时隙的传输时间间隔(tti)的上行链路信道设计
CN110178328A (zh) * 2017-01-19 2019-08-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资源和基于码率的码块分割
CN110731112A (zh) * 2017-06-15 2020-0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可靠通信的多发送接收点协作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912520 "PUSCH enhancements for URLLC";OPPO;《3GPP tsg_ran\wg1_rl1》;20191108;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9068A (zh) 2021-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50884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2029458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EP3595370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1050534B2 (e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puncturing and transmitting a reference signal
EP3840447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2628043B1 (ko) Full duplex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기 간섭 신호를 제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022274A1 (en) Link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AU2020222608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JP2022033190A (ja) 端末、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3259068B (zh) 多收发节点中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
US10763948B2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23546875A (ja) 端末装置、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端末装置により実行される方法
EP367213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receiving pilot signal
US20230328705A1 (en)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Allocation for Uplink Shared Channe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3271680B (zh) Pusch传输的配置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200011541A (ko) 신호 전송 방법, 단말 장치,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CN111903065B (zh) 基站以及发送方法
EP3776935B1 (en) Message and rate based user grouping 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 networks
CN109150459B (zh) Uci的发送和接收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200195400A1 (en) Pilot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EP4366414A1 (en) Uplink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336408B2 (en) Transmissio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4093230A1 (en) Beam set adaptation for beam measurement
CN112533289B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终端、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85861B (zh) 下行业务信道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