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8990A - 基于固定跳波束波位的星座通信方法卫星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固定跳波束波位的星座通信方法卫星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58990A CN113258990A CN202110560217.8A CN202110560217A CN113258990A CN 113258990 A CN113258990 A CN 113258990A CN 202110560217 A CN202110560217 A CN 202110560217A CN 113258990 A CN113258990 A CN 1132589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tellite
- orbit
- grid
- anchor point
- seg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9—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基于固定跳波束波位的星座通信方法卫星及系统,其中基于固定跳波束波位的星座通信方法,包括:把预设地面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网格,包括第一网格和第二网格;第一卫星沿预设轨道运动至第一轨道段,并以所述第一网格为第一锚点;所述第一卫星以固定波束与所述第一锚点范围内的卫星终端通信;所述第一卫星沿所述预设卫星轨道运动至第二轨道段,并以所述第二网格为所述第一锚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卫星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固定跳波束波位的星座通信方法、一种卫星、一种卫星承载网系统及一种卫星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卫星星座通信系统的存在以下特点:波束可移动、卫星可以动、终端可以动。要将复杂的大系统简化,需要找到一个锚点。以锚点为核心,建立整个系统的运行逻辑体系。从网络层级上来看,卫星是网络的中心,因此卫星可以作为锚点之一。从提供服务角度看,波位是最小单元,因此波位也可以作为锚点之一。
在目前现有的卫星通信系统可以以卫星为锚点,就是以卫星为系统逻辑设计的中心。单颗卫星内的波位、波束方向等参数相对于卫星固定。随着卫星沿着轨道移动,波束、波位也随之移动。当以卫星为锚点时,由于各个颗卫星通信距离可以较短,各颗卫星的通信功率可以较小。但是卫星与卫星终端的通信并不稳定,服务质量不足。
现有的卫星通信系统也可以以波位为锚点,就是以波位为系统逻辑设计中心。波位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固定,卫星采用凝视技术,通过调整波束方向、角度等参数,确保前后接续的卫星波束都能覆盖到地面同一波位,提供持续服务。
当以波位为锚点时, 卫星与卫星终端之间的通信稳定,服务质量较高。但是卫星与锚点距离变化较大。远点距离较大,因而对卫星的通信功率要求加高。从而增加了卫星的成本和体积。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固定跳波束波位的星座通信方法,包括:把预设地面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网格,包括第一网格和第二网格;第一卫星沿预设轨道运动至第一轨道段,并以所述第一网格为第一锚点;所述第一卫星以固定波束与所述第一锚点范围内的卫星终端通信;所述第一卫星沿所述预设卫星轨道运动至第二轨道段,并以所述第二网格为所述第一锚点。
进一步地,该通信方法还包括:第二卫星沿所述预设轨道运动至第一轨道段,并以所述第一网格为第二锚点;所述第二卫星以固定波束与所述第二锚点范围内的卫星终端通信。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段与所述第二轨道段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卫星沿所述预设轨道运动至第一轨道段,与所述第一卫星沿所述预设卫星轨道运动至第二轨道段同步发生;所述第二卫星以所述第一网格为第二锚点,与所述第一卫星以所述第二网格为所述第一锚点同步执行。
更进一步地,该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通信,同步切换所述第一锚点和切换所述第二锚点的时刻。
可选地,所述第一卫星和/或所述第二卫星与运控中心通信,接受所述运控中心控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卫星,沿预设卫星轨道运动,与预设地面区域内的卫星终端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地面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网格,包括第一网格和第二网格,所述预设卫星轨道包括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所述卫星包括:地面通信单元,以固定波束与锚点内的卫星终端通信;波位控制单元,用于选择所述锚点,当所述卫星运动至所述第一轨道段时,所述波位控制单元以所述第一网格为所述锚点,当所述第一卫星离开所述第一轨道段,并进入所述第二轨道段时,所述波位控制单元切换所述锚点为所述第二网格。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卫星承载网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预设卫星轨道;卫星星座,包括:至少两个前述任意一种所述的卫星,分别运动于所述至少一个预设卫星轨道,所述至少两颗卫星相互通信连接,链接成网;运控中心,与所述卫星星座通信连接,控制所述卫星星座中的所述至少两颗卫星。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卫星通信系统,包括:前述的卫星承载网系统;至少一个卫星终端,设置于预设地面区域内,与所述卫星承载网系统通信连接,所述预设地面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网格。
利用上述通信方法、卫星、卫星承载网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在卫星运动于各个轨道段的时段内。卫星可以以地面预设网格为锚点。利用固定波束与锚点范围内的卫星终端通信,并服务该网格内的卫星终端。利用该方式可以确保各个时段内卫星与卫星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进而确保卫星对各个卫星终端的服务质量。
可以在卫星跨越轨道段时,切换锚点为新进入的轨道段对应的网格。并可以跳变该固定波束到新的波位。可以采用就近原则匹配轨道段和网格,从而确保卫星至与距离较近的区域内卫星终端通信。从而可以降低了各颗卫星的通信功率需求。
综上,利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兼顾“以卫星为锚点”和“以波位为锚点”两类方案的优点,并弥补两类方案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并不超出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基于固定跳波束波位的星座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卫星的组成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卫星承载网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基于固定跳波束波位的星座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S110中可以把预设地面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网格。可选地,可根据地理位置把预设地面区域划分为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网格。可选地,各个网格的面积、形状也可以各不相同。可选地,每个网格可以是正方形、正六边形、正三角形、或者其他形状。
如图1所示,在S120中,第一卫星可以沿预设卫星轨道运动至第一轨道段,并以第一网格为第一锚点。预设卫星轨道可以是低轨卫星轨道也可以高轨卫星轨道。可选地,可以只有一个颗卫星运动于该预设卫星轨道,也可以有两颗或者两颗以上卫星运动于该预设卫星轨道。可以根据预设卫星轨道上卫星的飞行时间,把该预设卫星轨道划分为多个轨道段。可选地,该多个轨道段可以包括第一轨道段。第一卫星可以沿着预设卫星轨道运动至第一轨道段。此时第一卫星可以切换第锚点。可以把第一网格作为第一锚点。在第一轨道段上运动期间,第一卫星可以始终以第一网格为第一锚点。其中第一网格可以处于第一轨道段下方,邻近于第一轨道段。
如图1所示,在S130中,第一卫星可以利用固定波束与第一锚点(此时为第一网格)内的卫星终端通信。该卫星终端可以是处于移动状态下的卫星终端,也可以是处于固定状态下的卫星终端。第一卫星可以采用凝视技术,通过调整波束方向、角度等参数,确保前后接续的卫星波束都能覆盖到地面第一锚点,为第一锚点内的卫星终端提供持续服务。第一卫星提供的服务可以包括语音通话服务、卫星定位服务、以及网络通信服务等。
如图1所示,在S140第一卫星可以沿预设卫星轨道继续运动,并进入第二轨道段。在第一卫星进入第二轨道段时,可以切换第一锚点为第二网格。可选地,该预设卫星轨道可以包括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可选地,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可以相邻设置。可选地,运动于预设轨道的卫星在第一轨道段上的飞行时间和在第二轨道段上的飞行时间可以相同。
可选地,当第一卫星运动至第二轨道段时,第一卫星可以把第二网格作为前述第一锚点。在第一轨道段内的飞行过程中,第一卫星可以持续为第二网格内的卫星终端提供服务。可选地,第二网格可以位于第二轨道段可以在第二网格下方,邻近于第二轨道段。
在第二轨道段上的运行期间,可以执行S130所述的工作。即第一卫星可以利用固定波束与第一锚点(此时的第二网格)内的卫星终端通信。为第一锚点范围内的卫星终端提供服务。……第一卫星可以沿着预设轨道运动至第M轨道段,M为≥2的整数。可选地,卫星在沿该预设轨道运动时,在每个轨道段上的运动时间均相等。可选地,该预设轨道可以是圆形卫星轨道。此时,各个轨道段的长度可以均相等。
此时第一卫星可以切换第一锚点为第M网格。在第M轨道段运动期间,第一卫星可以以固定波束与第一锚点(此时的第M网格)范围内的卫星终端通信,为第一锚点范围内的卫星终端提供服务。其中预设卫星轨道可以包括:第一轨道段、第二轨道段、……、第M轨道段。该M个轨道段可以依次首位连接呈环状。第一卫星可以沿预设卫星轨道继续运动,从第M轨道段运动至第一轨道段,执行从S120开始的步骤。
可选地,前述预设卫星轨道上可以运行多颗卫星。该多颗卫星可以包括第二卫星。在第一卫星由第一轨道段进入第二轨道段时,第二卫星可以同步进入第一轨道段。在第一卫星把第一锚点从第一网格切换至第二网格时,第二卫星可以同步切换第二锚点为第一网格。并可以接替第一卫星,与第一网格(此时的第二锚点)范围内的卫星终端通信,为第一网格范围内的卫星提供服务。
……
在第一卫星由第M-1轨道段进入第M轨道段时,第二卫星可以同步进入第M-1以轨道段。在第一卫星切换第一锚点为第M网格时,第二卫星可以同步切换第二锚点为第M-1网格。
在第一卫星由第M轨道段进入第一轨道段时,第二卫星可以同步进入第M轨道段。在第一卫星切换第一锚点为第一网格时,第二卫星可以同步切换第二锚点为第M网格。
……
可选地,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可以相互通信,转发第一锚点范围内的卫星终端的通信信息和/或所述第二锚点范围内的卫星终端的通信信息。其中,第一锚点范围内的卫星终端的通信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锚点内的卫星终端发送的通信信息和发往第一锚点内的卫星终端的通信信息。第二锚点范围内的卫星终端的通信信息可以包括第二锚点内的卫星终端发送的通信信息和发往第二锚点内的卫星终端的通信信息。
可选地,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运控中心通信,并接收运控中心的控制。可选地,在邻近运控中心上空时,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运控中心通信。可选地,在远离运控中心上空时可以在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中的一个通过其他卫星转发通信息信息,与运控中心通信。
可选地,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可以同步切换锚点。即第一卫星把第一锚点从第一网格切换到第二网格的时刻与第二卫星把第二锚点切换至第一网格的时刻的偏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选地,可以通过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之间通信实现二者锚点切换的同步性。可选地,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可以分别内置时钟。可以通过第一卫星与第二卫星内置的时钟确定锚点切换的时刻。可以分别通过同步各自内置时钟实现卫星间锚点切换的同步性。
执行方法1000的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包括M颗卫星。该M颗卫星可以根据运动时间平均分布于前述预设卫星轨道上,并可以以固定队列沿前述预设卫星轨道运动。该M颗卫星可以依次为第一卫星、第二卫星、……、第M卫星,其中M为≥2的整数。上述卫星之间的间隔可以与各个轨道段的长度匹配。
预设地面区域可以划分为多个网格。该多个网格可以包括沿前述预设卫星轨道方向分布的N个网格,其中N为≥2的整数。该N个网格可以分别为第一网格、第二网格、……、第N网格。可选地,该N个网格可以分别与前述M个轨道段匹配。可选地网格与轨道段的匹配关系可以采用就近匹配的原则。
该M颗卫星中的各颗卫星跨越轨道段的时刻可以相同。比如:在第一卫星从第一轨道段进入第二轨道段时,第二卫星恰好从第M轨道段进入第一轨道段,接替第一卫星对第一网格内的卫星终端服务。当第一卫星从第二轨道段进入第三轨道段时;第二卫星恰好从第一轨道段进入第二轨道段,第三卫星恰好从M-1轨道段进入第一轨道段。……当第一卫星从第M-1轨道段进入第M轨道段时,第二卫星恰好从第M-2轨道段进入第M-1轨道段,……,第M卫星恰好从第M轨道段进入第一轨道段。当第一卫星从第M轨道段进入第一轨道段时,第二卫星恰好从第M-1轨道段进入第M轨道段,……,第M卫星恰好从第一轨道段进入第二轨道段。……
在任意时刻每个轨道段都恰好有一颗前述卫星。在处于该轨道段的期间内,该卫星可以时可以以固定波束与该轨道段对应的网格内的卫星终端通信,服务该网格内的卫星终端。当每一颗卫星从当前轨道段进入下一个轨道段时,后续卫星恰好同步跨域轨道段进入该当前轨道段,并可以接力为该当前轨道段对应的网格内的卫星终端服务。
可选地,前述M可卫星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同时兼顾多个锚点。任意时刻,该多个锚点中的任意一个可以为前述多个网格中的一个。可选地,前述每一个轨道段可以对应至少一个前述网格。在卫星进入任意一个轨道段时,卫星可以切换锚点为该轨道段对应的至少一个网格。并可以以固定波束分别与该至少一个网格内的卫星终端通信,为该至少一个网格内的卫星终端提供服务。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卫星的组成示意图。
如图2所示,卫星2000可以包括:地面通信单元21和波位控制单元22。可选地,卫星2000可以用于与预设地面区域内的至少一颗卫星终端通信,为该至少一颗卫星终端提供服务。该服务可以包括语音服务、卫星定位服务和网络通信服务中的至少一项。可选地,该预设地面区域可以划分为至少两个网格。该至少两个网格可以包括第一网格和第二网格。可选地,该卫星可以沿预设卫星轨道运动。该预设卫星轨道可以包括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其中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相邻。
如图2所示,波位控制单元22可以用于根据预设规则在前述至少两个网格中选择锚点。可以建立各个轨道段与各个网格之间的匹配关系。并可以根据轨道段与网格的匹配关系,确定与当前卫星所在轨道段匹配的网格为锚点。可选地,该匹配关系可以是一个轨道段匹配一个网格,也可以是一个轨道段匹配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网格。可选地,轨道段与网格的匹配规则可以是就近原则。
比如:第一轨道段可以匹配第一网格,第二轨道段可以匹配第二网格。在卫星2000进入第一轨道段时,可以切换锚点为第一网格。在卫星2000进入第二轨道段时,卫星2000可以切换锚点为第二网格。可选地,在任意轨道段上,波位控制单元22可以同时确定与当前轨道段匹配的多个网格为卫星2000的多个锚点。
如图2所示,地面通信单元21接收波位控制单元22确定的锚点信息。并可以通过固定波束与波位控制单元22确定的锚点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卫星终端通信,为该至少一个卫星终端提供服务。地面通信单元21可以采用凝视技术,通过调整波束方向、角度等参数,确保前后接续的卫星波束都能覆盖到该锚点。
比如:在第一轨道段上运动期间,卫星2000的锚点为第一网格。卫星2000可以凝视第一网格,以固定波束与第一网格内的卫星终端通信,为其提供服务。在第二轨道段上运动期间,卫星2000的锚点为第二网格。卫星2000可以凝视第二网格,以固定波束与第二网格内的卫星终端通信,为其提供服务。可选地,在任意轨道段上运动期间,卫星2000可以根据波位控制单元22确定的多个锚点。与每个锚点范围内的卫星终端通信,为其提供服务。
如图2所示,可选地,卫星2000还可以包括卫星间通信单元23。可选地,卫星2000可以是卫星星座中的一颗卫星。卫星2000可以与该卫星星座中的其他卫星通信。并可以相互链接,组成通信网络。可选地,可以利用卫星间通信单元23转发卫星星座中的某颗卫星与卫星终端的通信信息,或者转发卫星星座中的某颗卫星与运控中心之间的通信信息。
如图2所示,可选地,卫星2000还可以包括同步单元24,用于同步卫星2000与卫星星座中运动于同一卫星轨道的其他卫星之间的锚点切换时刻。可选地,同步单元24可以借助卫星间通信单元23实现锚点切换时刻的同步。可选地,卫星2000也可以内置时钟(未示出),并可以利用时钟确定锚点切换的时刻。以及可以通过同步各颗卫星内置的时钟,实现锚点切换时刻的同步。可选地,同步单元24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同步锚点切换时刻。
可选地,同步单元24也可以用于同步各个卫星的地面通信单元21与卫星终端通信的时刻。可选地,同步单元24也可以用于同步各个卫星的卫星间通信单元23之间通信的时刻。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卫星承载网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如图3所示,系统3000可以包括预设卫星轨道31、卫星星座(未示出)和运控中心。系统3000用于为地面区域33内的卫星终端(未示出)提供服务。该服务可以包括语音通话服务、网络通信服务和卫星定位服务等。
如图3所示,地面区域33可以划分为至少两个网格。如示例实施例所示,该网格可以是六边形网格。可选地,该网格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网格。如示例实施例所示该地面区域33划分成的多个网格可以包括沿卫星轨道31设置的N个网格,该N个网格依次包括网格331、332、……、和33N(未示出),其中N为≥2的整数。
如图3所示,系统3000可以包括至少一条卫星轨道,比如可以包括轨道31。卫星轨道31可以是椭圆形卫星轨道,也可以是圆形卫星轨道。卫星轨道31可以是低轨卫星轨道,也可以高轨卫星轨道。卫星轨道31可以由M个轨道段组成,该M个轨道段包括:轨道段311、312、……、31M(未示出),其中M为≥2的整数。可选地,在卫星轨道31上运动的卫星在上述每个轨道段上运动的时间相等。系统3000所包括的其他卫星轨道可以与轨道31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3所示卫星星座可以包括多颗卫星。该多颗卫星可以分别运动于系统3000所包括的至少一个卫星轨道上。比如:该多颗卫星中可以包括运动于卫星轨道31上的M颗卫星。该M颗卫星可以依次分别为卫星321、322、323、……32M(未示出)。可选地,该M颗卫星可以根据运动时间均匀分布于卫星轨道31上。如示例实施例所示,在图3所示状态之前的一个时间段内,卫星321、322、323可以依次运动于轨道段311、312、313上。
此时,卫星321可以把网格331作为锚点,通过固定波束341与网格331内的卫星终端通信,为网格331内的卫星终端提供服务。卫星322可以把网格332作为锚点,通过固定波束342与网格332内的卫星终端通信,为网格332内的卫星终端提供服务。卫星323可以把网格333作为锚点,通过固定波束343与网格333内的卫星终端通信,为网格333内的卫星终端提供服务。系统3000内的其他卫星也可以分别以固定波束与所在轨道段对应的网格内的卫星终端通信,并为其服务,在此不做赘述。
在图3所示的时刻,包括卫星321、322、323、324在内的各颗卫星可以各自同步跨越轨道段。比如卫星321进入轨道段311的后续轨道段(未示出),卫星322、323、324则依次分别同步进入轨道段311、312、313。此时上述M颗卫星可以同步切换锚点。比如:卫星322可以切换锚点为网格331,并可以通过固定波束352与网格331内的卫星终端通信,接替卫星321为网格331内的卫星终端服务。卫星323切换锚点为网格332,并可以通过固定波束353与网格332内的卫星终端通信,接替卫星322为网格332内的卫星终端服务。卫星324切换锚点为网格333,并可以通过固定波束354与网格333内的卫星终端通信,接替卫星323为网格333内的卫星终端服务。系统3000内的其他卫星也同时切换锚点为新进入的轨道段对应的网格,在此不做赘述。
卫星321、322、……、32M中的任何一颗在运动于轨道段311、312、……、31M中的任何一个的时段内,均可以通过固定波束与所在轨道段内的卫星终端通信,为其服务。在任何一个上述时段内,由于每颗卫星均可以通过固定波束与卫星终端通信,因而可以确保维持较高通信效果和较高的服务质量。而网格331、332、……、33N中的任意一个内的卫星终端也可以得到上述M颗卫星的接力服务,保证了服务的不间断性。
可选地,可以就近匹配网格和轨道段。比如可以把距离轨道段最近的网格匹配给该轨道段。比如,网格331可以位于轨道段311的正下方,或者邻近于轨道段311,网格332可以位于轨道段312的正下方,或者邻近于轨道段312,……。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卫星321、322、……、32M中的每颗卫星的通信距离需求较低。因而每颗卫星只需要相对较小的通信功率即可满足需求。
可选地,每个轨道段也可以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网格匹配。在卫星进入任意轨道段时,卫星可以与所在轨道段匹配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网格为锚点。并可以为锚点以内的卫星终端提供服务。轨道段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网格的匹配关系也可以采用就近匹配的原则。
如图3所示,系统3000还可以包括运控中心36。运控中心36可以与卫星星座中的至少一颗卫星通信。并可以通过通信控制卫星星座中的至少一颗卫星。或者获取至少一颗卫星的状态。
可选地,卫星星座内的至少两颗卫星可以相互通信,并可以相互链接组成通信网络。可以通过卫星间的通信转发卫星终端的通信信息。可选地,卫星终端的通信信息可以是任意一个卫星终端发送的通信信息,也可以是发往任意一个卫星通信终端的通信信息。也可以通过卫星间的通信转发运控中心的通信信息。其中运控中心的通信信息可以包括运控中心发送的通信信息,也可以包括发往运控中心的通信信息。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如图4所示,系统4000可以包括卫星承载网41和卫星通信终端43。其中卫星承载网41可以是前述任意一种卫星承载网,在此不做赘述。卫星通信终端43是可以与卫星通信的终端设备,包括固定通信设备和移动通信设备。
卫星通信终端43设置于地面区域42内。地面区域42可以划分为多个网格。如示例实施例所述,该多个网格可以是大小相等的正六边形网格。可选地,卫星通信终端43可固定于上述多个网格中的一个内,卫星通信终端43也可以在任意一个网格内自由移动,卫星通信终端43还可以跨网格移动。可选地,在系统4000中可以包括与卫星通信终端43相似的多个卫星终端。
在系统4000的运行期间,可以分离地执行卫星管理与用户管理。比如,可以根据承载网所包括的多颗卫星所在的轨道段对各颗卫星进行管理。可以根据各个卫星终端所在的网格对各个卫星终端进行管理。并可以通过轨道段与网格的关联,实现卫星管理与用户管理的对接。
利用上述通信方法、卫星、卫星承载网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在卫星运动于各个轨道段的时段内。卫星可以以地面预设网格为锚点。利用固定波束与锚点范围内的卫星终端通信,并服务该网格内的卫星终端。利用该方式可以确保各个时段内卫星与卫星终端之间的通信质量,进而确保卫星对各个卫星终端的服务质量。
可以在卫星跨越轨道段时,切换锚点为新进入的轨道段对应的网格。并可以跳变该固定波束到新的波位。可以采用就近原则匹配轨道段和网格,从而确保卫星至与距离较近的区域内卫星终端通信。从而可以降低了各颗卫星的通信功率需求。
综上,利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兼顾“以卫星为锚点”和“以波位为锚点”两类方案的优点,并弥补两类方案的缺陷。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基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做出的改变或变形之处,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固定跳波束波位的星座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把预设地面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网格,包括第一网格和第二网格;第一卫星沿预设轨道运动至第一轨道段,并以所述第一网格为第一锚点;所述第一卫星以固定波束与所述第一锚点范围内的卫星终端通信;所述第一卫星沿所述预设卫星轨道运动至第二轨道段,并以所述第二网格为所述第一锚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卫星沿所述预设轨道运动至所述第一轨道段,并以所述第一网格为第二锚点;所述第二卫星以固定波束与所述第二锚点范围内的卫星终端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段与所述第二轨道段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卫星沿所述预设轨道运动至第一轨道段,并以所述第一网格为第二锚点,包括:所述第二卫星沿所述预设轨道运动至第一轨道段,与所述第一卫星沿所述预设卫星轨道运动至第二轨道段同步发生;所述第二卫星以所述第一网格为第二锚点,与所述第一卫星以所述第二网格为所述第一锚点同步执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通信,同步切换所述第一锚点和切换所述第二锚点的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卫星与所述第二卫星通信,转发所述第一网格范围内的卫星终端的通信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网格范围内的卫星终端的通信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卫星和/或所述第二卫星与运控中心通信,接受所述运控中心控制。
7.一种卫星,沿预设卫星轨道运动,与预设地面区域内的卫星终端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地面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网格,包括第一网格和第二网格,所述预设卫星轨道包括第一轨道段和第二轨道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包括:地面通信单元,以固定波束与锚点内的卫星终端通信;波位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预设至少两个网格中选择所述锚点,当所述卫星运动至所述第一轨道段时,所述波位控制单元以所述第一网格为所述锚点,当所述第一卫星离开所述第一轨道段,并进入所述第二轨道段时,所述波位控制单元切换所述锚点为所述第二网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卫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单元,与其他卫星同步切换锚点的时刻。
9.一种卫星承载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预设卫星轨道;卫星星座,包括:至少两个权利要求7-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卫星,分别运动于所述至少一个预设卫星轨道,所述至少两颗卫星相互通信连接,链接成网;运控中心,与所述卫星星座通信连接,控制所述卫星星座中的所述至少两颗卫星。
10.一种卫星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卫星承载网系统;至少一颗卫星终端,设置于预设地面区域内,与所述卫星承载网系统通信连接,所述预设地面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网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60217.8A CN113258990B (zh) | 2021-05-21 | 2021-05-21 | 基于固定跳波束波位的星座通信方法卫星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60217.8A CN113258990B (zh) | 2021-05-21 | 2021-05-21 | 基于固定跳波束波位的星座通信方法卫星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58990A true CN113258990A (zh) | 2021-08-13 |
CN113258990B CN113258990B (zh) | 2023-03-24 |
Family
ID=77183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60217.8A Active CN113258990B (zh) | 2021-05-21 | 2021-05-21 | 基于固定跳波束波位的星座通信方法卫星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58990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21689A (zh) * | 2021-12-14 | 2022-03-22 | 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 面向非静止轨道星座的跳波束调度方法及其系统 |
CN116528253A (zh) * | 2023-07-05 | 2023-08-01 |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令波束下的波位图谱生成方法及系统 |
CN118646474A (zh) * | 2024-08-16 | 2024-09-13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08237A (en) * | 1991-11-08 | 1995-04-18 | Teledesic Corporation | Earth-fixed cell beam management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7189862A1 (en) * | 2016-04-28 | 2017-11-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andoff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
CN108390713A (zh) * | 2018-02-08 | 2018-08-10 | 北京邮电大学 | 低轨道卫星通信网络的移动通信方法及系统 |
CN110312216A (zh) * | 2018-03-20 | 2019-10-08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卫星星座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位置管理方法和装置 |
US20210092640A1 (en) * | 2019-09-23 | 2021-03-25 |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 Next generation global satellite system with mega-constellations |
-
2021
- 2021-05-21 CN CN202110560217.8A patent/CN1132589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08237A (en) * | 1991-11-08 | 1995-04-18 | Teledesic Corporation | Earth-fixed cell beam management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7189862A1 (en) * | 2016-04-28 | 2017-11-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andoff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
CN108390713A (zh) * | 2018-02-08 | 2018-08-10 | 北京邮电大学 | 低轨道卫星通信网络的移动通信方法及系统 |
CN110312216A (zh) * | 2018-03-20 | 2019-10-08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卫星星座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位置管理方法和装置 |
US20210092640A1 (en) * | 2019-09-23 | 2021-03-25 |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 Next generation global satellite system with mega-constellations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21689A (zh) * | 2021-12-14 | 2022-03-22 | 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 面向非静止轨道星座的跳波束调度方法及其系统 |
CN114221689B (zh) * | 2021-12-14 | 2022-08-09 | 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 面向非静止轨道星座的跳波束调度方法及其系统 |
CN116528253A (zh) * | 2023-07-05 | 2023-08-01 |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令波束下的波位图谱生成方法及系统 |
CN116528253B (zh) * | 2023-07-05 | 2024-05-17 |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令波束下的波位图谱生成方法及系统 |
CN118646474A (zh) * | 2024-08-16 | 2024-09-13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58990B (zh) | 2023-03-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258990B (zh) | 基于固定跳波束波位的星座通信方法卫星及系统 | |
US10135154B2 (en) | Satellite system with beam hopping plan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needs of gateways and subscriber terminals | |
RU2121225C1 (ru) | Способы работы спутниковой 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ой системы,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ее работой и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путниковым антенным охватом негеостационарной орбитальной многоспутниковой системы | |
CN111211829B (zh) | 一种低轨卫星星间数据无损切换的方法 | |
US10506483B1 (en) | Satellite system with handover management | |
Akyildiz et al. | Handover management in low earth orbit (LEO) satellite networks | |
Pratt et al. | An operational and performance overview of the IRIDIUM low earth orbit satellite system | |
Fossa et al. | An overview of the IRIDIUM (R) low Earth orbit (LEO) satellite system | |
Akyildiz et al. | MLSR: A novel routing algorithm for multilayered satellite IP networks | |
CN111083754B (zh) | 一种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下与小区切换无关的终端跟踪区域维护方法 | |
CN102413590B (zh) | 一种全球卫星通信系统及方法 | |
US10347987B2 (en) | Satellite system having terminals in hopping beams communicating with more than one gateway | |
US5768266A (en) | Handset signalling time slot assignment plan for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 |
Ferreira et al. | Topological design, routing, and handover in satellite networks | |
US6553226B1 (en) | Method for managing intersatellite links in a low earth orbit satellite system | |
Lee et al. | Satellite over satellite (SOS) network: a novel concept of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 and routing in satellite network | |
Dosiere et al. | A model for the handover traffic in low earth‐orbiting (LEO) satellite networks for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 |
Patterson | Teledesic: a global broadband network | |
Chen | A QoS-based routing algorithm in multimedia satellite networks | |
EP4418565A1 (en) | Method for using a user equipmen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mprising a non-terrestrial network in view of serving or providing radio coverage to the user equipment, system o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er equipment, antenna entity or functionality,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 |
Tuck et al. | The Calling Network: a global telephone utility | |
Li et al. | Topology Planning of Space Deterministic Networks | |
Korcak et al. | Multi-state virtual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next generation satellite networks | |
Kazama et al. | Global mobile n-isd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Di et al. | A new routing algorithm of two-tier LEO/MEO mobi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