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5677B - 一种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5677B
CN113255677B CN202110585619.3A CN202110585619A CN113255677B CN 113255677 B CN113255677 B CN 113255677B CN 202110585619 A CN202110585619 A CN 202110585619A CN 113255677 B CN113255677 B CN 1132556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rock mass
normal vector
points
point clo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856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55677A (zh
Inventor
刘湘平
刘昊
刘剑
邱宁
李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Zhongnan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856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5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5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5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55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5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20Image preprocessing
    • G06V10/26Segmentation of patterns in the image field; Cutting or merging of image elements to establish the pattern region, e.g. clustering-based techniques; Detection of occlusion
    • G06V10/267Segmentation of patterns in the image field; Cutting or merging of image elements to establish the pattern region, e.g. clustering-based techniques; Detection of occlusion by performing operations on regions, e.g. growing, shrinking or watershe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3Clustering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36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involving threshol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46Descriptors for shape, contour or point-related descriptors, e.g. 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SIFT] or bags of words [BoW]; Salient regional features
    • G06V10/462Salient features, e.g. 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 [SIF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28Range image; Depth image; 3D point clou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设备及介质,对所有点云数据的空间范围进行子节点的分割,解决了点云数据因数据量大导致无法处理或处理速度慢的问题,提高了岩体结构面的提取速度;通过峰值聚类算法和DBSCAN算法自动提取边坡点云数据中潜在的结构面多边形,无需人工花费大量时间从海量点云中寻找结构面信息,避免了漏分、误分以及判读标准不一致等问题,极大地提升了结构面提取速度和提取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体结构面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设备及介质,突破以往以人工判读为主、耗时耗力且精度不高的技术难题,主要适用于水电、水利、公路、铁路等行业的工程地质领域。
背景技术
岩体结构面是岩体内部形成的具有不同规模、形态复杂且分布错综的面状地质界面,其产状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岩体的强度、变形、渗流和稳定性。统计岩体结构面产状信息是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岩体工程设计、施工等过程中均起到关键性作用。
传统的岩体结构面信息采集手段包括测线法、统计窗法等,通过作业人员在野外现场逐一量测并采集结构面信息,具有工作量大、危险程度高、精度较低及数据完整性较差等缺点。
随着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以普通数码相机为传感器获取、以全站仪等进行三维坐标量测,实现了非接触式、数字化的岩体结构面信息提取,但存在影像数据获取效率低、精度不足等问题。近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质信息采集中,不仅实现了非接触式、数字化技术,而且能够得到高精度、高效率、高覆盖率点云数据。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实现了在点云数据上,基于人工判读并手动框选结构面,以及自动计算结构面产状信息的功能。然而,这种方法依旧需要作业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从海量点云中寻找结构面信息,存在漏分、误分、判读标准不一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设备及介质,以克服传统方法需要人工从海量点云中寻找结构面信息导致漏分、误分、判读标准不一等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描述岩体地质几何特征的点云数据;
步骤2:以所有点云数据的空间范围为根节点,将所述根节点分割为多个不同的子节点;对所有子节点进行命名,并保存为点云文件,每个所述子节点对应一个所述点云文件;
步骤3:针对单个点云文件,计算所述点云文件中所有点的法向量,再计算所有点的法向量之间的距离,得到所述点云文件对应的距离矩阵;
步骤4:根据所述距离矩阵计算所有点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并计算每个点的法向量与比该点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大的点的法向量之间的空间距离;
步骤5:根据所述局部密度和所述空间距离对当前所述点云文件中所有点进行聚类,得到多个法向量朝向不同的点集,每个所述点集中点的法向量朝向相同或相近;
步骤6:对每个所述点集进行空间划分,得到空间上连续且朝向一致的潜在岩体结构面;
步骤7:对所有潜在岩体结构面进行空间平面拟合,得到多个潜在岩体结构面多边形;
步骤8:对所有点云文件重复步骤3~7,并挑选出具有地质意义的潜在岩体结构面多边形,得到最终的岩体结构面;
步骤9:对最终的所述岩体结构面进行产状信息的计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采用八叉树空间索引将所述根节点分割为多个不同的子节点,具体实现过程为:
将所述根节点分割成八个不同的子节点;
判断每个所述子节点所包含的点云数量是否小于设定阈值,如果是,则停止该子节点的分割;否则继续将该子节点分割为八个不同的子节点,直到所有子节点所包含的点云数量小于设定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每个点云文件对应的距离矩阵的获取过程为:
读取所述点云文件,得到对应的点云的数据集S={x1,x2,…,xi,…,xN},其中xi为所述点云文件中的第i个点,N为所述点云文件中点的数量;
遍历所述点云文件中的所有点,基于KDTree索引搜索到目标点xi的邻域点,对目标点xi的邻域点集合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平面,以所述拟合平面的法向量作为目标点xi的法向量,得到所有点的法向量集合V={v1,v2,…,vi,…,vN};其中vi为点xi的法向量;
计算两个点的法向量之间的距离,由所述距离得到距离矩阵M={dij,其中i≠j,xi∈S,xj∈S},所述距离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087904000000021
其中,dij为点xi的法向量与点xj的法向量之间的距离,(vix,viy,viz)为点xi的法向量值,(vjx,vjy,vjz)为点xj的法向量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点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087904000000022
其中,ρi为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dij为点xi的法向量与点xj的法向量之间的距离,dc为截断距离,Np为点xi在一定距离范围内邻域点的数量。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空间距离的具体计算过程为:
构建比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ρi大的点的集合L,如果集合L不为空集
Figure BDA0003087904000000031
则选取点xj的法向量与点xi的法向量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作为点xi的法向量与比该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ρi大的点xj的法向量之间的空间距离δi,其中xj∈L;如果集合L为空集
Figure BDA0003087904000000032
则以距离矩阵中的最大值作为点xi的法向量与比该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ρi大的点xj的法向量之间的空间距离δi,具体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087904000000033
其中,δi为点xi的法向量与比该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ρi大的点xj的法向量之间的空间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采用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对所述点云文件中所有点进行聚类,具体实现过程为:
对每个点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和空间距离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每个点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和空间距离映射到区间[0,1];
由归一化处理后的局部密度和空间距离构建每个点的指数γi,得到所述点云文件中所有点的指数集合R={γi,i=1,2,3,…,N},其中,γi为点xi对应的指数,γi=ρi×δi,ρi为归一化处理后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δi为归一化处理后点xi的法向量的空间距离;
按照指数γi的下标对指数集合R进行倒序排列,得到倒序排列后的指数集合R'={γ12,…,γi,…,γN};
在指数集合R'中寻找变化最大的指数γm,其中γm∈R',指数γm左侧的每个指数所对应的点均为聚类中心点,指数γm右侧的每个指数所对应的点均为非聚类中心点,将每个所述非聚类中心点归属到与该非聚类中心点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点,得到所述点云文件中所有点的类簇划分结果C={C1,C2,…,Ck,…,Cn},其中Ck为第k类聚类后的点集,n为所述点云文件的类簇划分结果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采用DBSCAN算法进行空间划分,以得到潜在岩体结构面,具体实现过程为:
步骤6.1:分别对每个点集Ck构建样本集S'={x1,x2,…,xii,…,xT},其中,T为第k个点集Ck中点的数量,xii为对应点集Ck中的第ii个点;
步骤6.2:搜索点集Ck下的每个点xii在半径参数ε内覆盖的邻域点集,如果所述邻域点集内的点数大于设定点数,则将点xii划分成核心对象集O,否则标记为噪声点;
步骤6.3:如果所述核心对象集O为空,则结束当前点集Ck的分类,潜在岩体结构面的数量为零;
如果所述核心对象集O不为空,则构建队列Q和新簇D,在所述核心对象集O中任选一核心对象Ot,将核心对象Ot归入到新簇D中,获取核心对象Ot在半径参数ε内的邻域点,并将该邻域点加入到队列Q中,将核心对象Ot从核心对象集O中去掉;
步骤6.4:在所述队列Q中任选一点作为目标点,将所述目标点加入到新簇D中,获取所述目标点在半径参数ε内的邻域点;
如果所述邻域点在所述核心对象集O中,则将所述邻域点加入到队列Q并从所述核心对象集O中去掉;
如果所述邻域点是噪声点,则将所述邻域点加入到新簇D中,并将所述目标点从所述队列Q中去掉;
步骤6.5:遍历所述队列Q,重复步骤6.4,直到所述队列Q为空,即完成一个潜在岩体结构面的聚类过程;
步骤6.6:遍历所述核心对象集O,重复步骤6.3~6.5,直到所述核心对象集O和队列N均为空,则结束当前点集Ck的聚类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中,空间平面拟合的具体实现过程为: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所述潜在岩体结构面类簇进行空间拟合,得到空间平面方程,并根据空间平面所示点云的空间范围得到潜在岩体结构面多边形,所述空间平面方程的具体表达式为:
ex+fy+gz+h=0
其中,e、f、g为方程系数,h为常数项,e、f、g不同时为0,且由{e,f,g}构成了该空间平面的法向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9中,产状信息包括走向、倾向和倾角;所述倾向α的具体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087904000000051
所述倾角β的具体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087904000000052
其中,e、f、g为空间平面方程系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对所有点云数据的空间范围进行子节点的分割,解决了海量点云数据导致无法处理或处理速度慢的问题,提高了岩体结构面的提取速度;八叉树空间索引分割是一种快速的分割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岩体结构面的提取速度;
通过峰值聚类算法和DBSCAN算法自动获取在空间上朝向一致且空间上分离的点集,可以在不需要确定各种聚类数量的前提下得到处理任何形状的数据集,寻找出边坡点云数据中的潜在结构面多边形,极大地提升了结构面提取速度和提取精度,无需人工花费大量时间从海量点云中寻找结构面信息,避免了漏分、误分以及判读标准不一致等问题;
自动计算产状信息,进行地质信息的统计分析以及地质编录草图制图,能够为作业人员进行地质信息统计与编录节省大量时间;
本发明具有更高的精度、效率和安全性,在采集结构面信息时完整存储了现场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八叉树空间索引进行点云数据的空间分割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某一分割后的点云数据示例,其包含27216个点;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DPC算法聚类得到法向量相近的点集;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DBSCAN算法提取空间分离的潜在岩体结构面;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整个边坡自动化提取后得到的潜在岩体结构面多边形;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人工挑选出的结构面组;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结构面空间位置及产状参数自动生成的地质编录草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传统的岩体结构面的信息采集通过作业人员在野外现场逐一量测并采集结构面信息,具有工作量大、危险程度高、精度较低及数据完整性较差等缺点。虽然也有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地质信息采集中的相关研究,但是依旧需要作业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从海量点云中寻找结构面信息,存在漏分、误分、判读标准不一等现象。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通过峰值聚类和DBSCAN算法自动获取在空间上朝向一致且空间上分离的点集,无需人工聚类,大大提高了点集的获取速度和获取精度;通过对点集进行自动空间划分,实现了快速提取边坡点云数据中潜在的结构面多边形,极大地提升了结构面提取速度和提取精度,无需人工花费大量时间从海量点云中寻找结构面信息,避免了漏分、误分以及判读标准不一致等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描述岩体地质几何特征的点云数据。
在选定岩体地质调查区域后,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多幅定焦摄影测量技术对岩体结构周围的边坡、隧道掌子面及其边墙进行扫描和测量,获取描述岩体地质调查区表面几何形态的点云数据。
2、以所有点云数据的空间范围为根节点,将根节点分割为多个不同的子节点,并保存为单独的点云文件。
八叉树空间索引是一种用于描述三维空间的树状数据结构,以根节点表示整个三维空间区域,除根节点以外的每个节点表示一个立方体元素,每个节点又可以分割成八个子节点,子节点的体积之和等于父节点(父节点即为被分割的节点)的体积。
为了解决海量的点云数据计算机无法直接处理或处理速度慢的问题,需要对海量的点云数据进行分割,本实施例中,采用八叉树空间索引将根节点分割为多个不同的子节点,具体实现过程为:
2.1获取点云数据的外轮廓最小外接长方体。
遍历点云数据中所有点的三维坐标值,获取在X、Y、Z轴上的最大坐标值和最小坐标值,将X、Y、Z轴上的最大坐标值和最小坐标值进行组合得到边坡的最小外接长方体,并以此最小外接长方体为根节点。
点云数据中每个点均有三维空间坐标值,坐标值对应的坐标系为大地坐标系。
2.2获取根节点在X、Y、Z轴上的值域区间,分别沿X、Y、Z轴将对应的值域区间进行二等分,得到八个子节点,此时根节点为父节点,八个子节点的体积之和等于根节点的体积。子节点即为子节点空间,是指分割后的点云数据的空间范围。
2.3判断步骤2.2中每个子节点所包含的点云数量是否小于设定阈值,如果是,则停止该子节点的分割;否则继续将该子节点分割为八个不同的子节点(此时,该子节点为父节点,分割得到的八个子节点的体积之和等于该子节点的体积),直到所有子节点所包含的点云数量小于设定阈值。
如图2所示的某一部分的边坡点云数据进行分割后的示意图,每个矩形框代表一个子节点。如图3所示的某一子节点的点云数据示意图,其包含27216个点。本实施例中,设定阈值为30000个,即每个子节点所包含的点云数量小于30000,则停止该子节点的继续分割。如果子节点所包含的点云数量等于0,则舍弃该子节点。
2.3、对所有子节点进行命名,并保存为点云文件,每个子节点对应一个点云文件。
当分割完成之后,根据子节点的深度和空间位置进行编码。例如,设A表示根节点的外接长方体,在第一次进行分割后,得到A1~A8 8个子节点,如果子节点所包含的点云数量大于设定阈值,则继续进行分割(比如A7),则继续将A7进行分割并得到A71~A78 8个子节点,直到所有子节点分割完成,并得到每个子节点的编码。
将所有子节点保存为单独的点云文件,并且根据编码规则对点云文件进行命名,每个子节点对应一个点云文件,例如子节点A78对应的点云文件名为A78。
3、对于每个点云文件,计算该点云文件中所有点的法向量,再计算所有点的法向量之间的距离,得到该点云文件对应的距离矩阵。
每个点云文件对应的距离矩阵的获取过程为:
3.1读取该点云文件,得到对应的点云的数据集S={x1,x2,…,xi,…,xN},其中xi为该点云文件中的第i个点,N为该点云文件中点的数量。
3.2创建点云的KDTree对象,遍历对应点云文件中的所有点,基于KDTree索引搜索到目标点xi的邻域点,对目标点xi的邻域点集合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平面,以拟合平面的法向量作为目标点xi的法向量,得到所有点的法向量集合V={v1,v2,…,vi,…,vN};其中vi为点xi的法向量;
KDTree是一种分割高维数据空间的索引树形结构,由二分搜索树演变而来,主要应用在高维数据查找领域中的最近邻查找和范围查找。本实施例中,目标点xi的邻域点数量为30。
3.3基于所有点的法向量集合V={v1,v2,…,vi,…,vN},计算两个点法向量之间的欧式距离,得到1/2*N*(N-1)个距离值,由这些距离值构成三角距离矩阵M={dij,其中i≠j,xi∈S,xj∈S},距离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087904000000081
其中,dij为点xi的法向量与点xj的法向量之间的距离,(vix,viy,viz)为点xi的法向量值,(vjx,vjy,vjz)为点xj的法向量值。
4、根据距离矩阵计算该点云文件中所有点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并计算每个点的法向量与比该点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大的点的法向量之间的空间距离。
本实施例中,采用高斯指数核函数计算局部密度,可以降低处理小规模数据集时截断距离对点的局部密度计算乃至整个聚类结果的影响。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087904000000082
其中,ρi为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Np为点xi在一定距离范围内邻域点的数量。为节省算法运行效率,基于KDtree索引获取点i在一定欧式距离范围内的邻域点来计算ρi值,在本实例中,将此邻域距离阈值设置为0.087,在单位球上对应圆心角度约为5度;dc为截断距离,一般情况下,如果dc取太大,则会导致点的法向量密度的区分度并不高;如果dc值取太小,又会导致差异过大而使每个点单独分成一类。根据经验,将dc设置为1~2%,对聚类后的结构区别度较好。在本案例中,将距离矩阵M的所有元素倒序排列,取位于2%的值为dc的值。2%是指在排序中2%位置上的值,假如距离矩阵M有100个元素,则第2个位置上的元素值为dc的值。
遍历该点云文件中所有点,查找比自身法向量的局部密度大的点,再计算空间距离,具体实现过程为:
构建比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ρi大的点的集合L,L为比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ρi大的所有点的集合;
如果集合L不为空集
Figure BDA0003087904000000091
则选取点xj的法向量与点xi的法向量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作为点xi的法向量与比该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ρi大的点xj的法向量之间的空间距离δi,其中xj∈L;如果集合L为空集
Figure BDA0003087904000000092
(表明点xj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为最大局部密度),则以距离矩阵中的最大值作为点xi的法向量与比该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ρi大的点xj的法向量之间的空间距离δi,具体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087904000000093
其中,δi为点xi的法向量与比该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ρi大的点xj的法向量之间的空间距离(简称点xi的空间距离)。
5、根据局部密度和空间距离对该点云文件中所有点进行聚类,得到多个法向量朝向不同的点集,每个点集中点的法向量朝向相同或相近。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PC算法)是一种基于密度峰值的聚类方法。该算法可以在不需要确定各种聚类数量的前提下得到处理任何形状的数据集,算法简单且高效,故被应用到各研究领域当中。密度峰值聚类算法核心思想如下:1)聚类中心的密度高于其邻近的样本点密度,即一般聚类中心点的密度比局部区域内相邻点的密度要大;2)聚类中心与比其密度高的数据点的距离相对较远。
本实施例中,采用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对该点云文件中所有点进行聚类,具体实现过程为:
5.1对每个点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和空间距离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每个点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和空间距离映射到区间[0,1]。
由于每个点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和空间距离可能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因此先进行归一化处理。
5.2由归一化处理后的局部密度和空间距离构建每个点的指数γi,得到每个点云文件中所有点的指数集合R={γi,i=1,2,3,…,N},其中,γi为点xi对应的指数,γi=ρi×δi,ρi为归一化处理后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δi为归一化处理后点xi的法向量的空间距离。
由公式(3)点xi的空间距离δi可知,如果点xi的局部密度ρi是最大局部密度或最大全局密度,则点xi的局部密度δi远大于点xi的最近邻点的局部密度。因此,类簇中心往往同时具备ρi值和δi值均较大的特征;反之,选取ρi值和δi值均较大的点即可得到类簇中心点。故基于ρi和δi构建指数γi=ρi×δi,得到R={γi,i=1,2,3,…,N},其中,γi代表聚中心权值,γi值越大则越可能为簇中心。
5.3按照指数γi的下标对指数集合R进行倒序排列,得到倒序排列后的指数集合R'={γ12,…,γi,…,γN}。
5.4在指数集合R'中寻找变化最大的指数γm,其中γm∈R',指数γm左侧的每个指数所对应的点均为聚类中心点,指数γm右侧的每个指数所对应的点均为非聚类中心点,将每个非聚类中心点归属到与该非聚类中心点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点,得到该点云文件中所有点的类簇划分结果C={C1,C2,…,Ck,…,Cn},其中Ck为第k类聚类后的点集,n为该点云文件的类簇划分结果的数量。如图4所示,基于DPC算法聚类得到法向量相同或相近的点集。
类簇划分的原理为聚类中心点过度至非聚类中心点会有一个跳跃点(拐点),通过选取斜率变化最大的点为拐点。
6、对每个点集进行空间划分,得到空间上连续且朝向一致的潜在岩体结构面。
DBSCAN算法是一种经典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该算法可以不需要指定类别的数量且可以识别离群点。该算法能够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适合大数据量的聚类分析。
由于类簇划分结果C中,只是将法向量相同或相近的点划分成一类,但不同空间位置的点平面被聚成一类,而这可能包含了多个结构面。因此,对类簇划分结果C中的每一类Ck,基于DBSCAN算法进行空间划分,以得到潜在岩体结构面,具体实现过程为:
6.1分别对每个点集Ck构建样本集S'={x1,x2,…,xii,…,xT},其中,T为第k个点集Ck中点的数量,xii为对应点集Ck中的第ii个点。
6.2搜索点集Ck下的每个点xii在半径参数ε内覆盖的邻域点集,如果邻域点集内的点数大于设定点数,则将点xii划分成核心对象集O,否则标记为噪声点。
注意噪声点之后的分类中可能被发现在其它点xjj的半径参数ε领域内,如果该半径参数ε领域中点的数量大于设定点数Nminpts,则点xii会被加入点xjj的聚类中。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存在微小结构面的现象,半径参数ε设置为0.01m,设定点数Nminpts设置为30。
6.3如果核心对象集O为空,则结束当前点集Ck的分类,潜在岩体结构面的数量为零;
如果核心对象集O不为空,则构建队列Q和新簇D,在核心对象集O中任选一核心对象Ot,将该核心对象Ot归入到新簇D中,获取该核心对象Ot在半径参数ε内的邻域点,并将该邻域点加入到队列Q中,将该核心对象Ot从核心对象集O中去掉。
6.4在队列Q中任选一点作为目标点,将该目标点加入到新簇D中,获取该目标点在半径参数ε内的邻域点;如果该邻域点在核心对象集O中,则将该邻域点加入到队列Q并从核心对象集O中去掉;如果该邻域点是噪声点,则将该邻域点加入到新簇D中,并将该目标点从队列Q中去掉。
6.5遍历队列Q,重复步骤6.4,直到队列Q为空,即完成一个潜在岩体结构面的聚类过程。
6.6遍历核心对象集O,重复步骤6.3~6.5,直到核心对象集O和队列N均为空,则结束当前点集Ck的聚类过程。
聚类得到的新簇D即为空间上连续且朝向一致的潜在岩体结构面。
图5展示了将图4中类簇(a)单独提取出来后进行DBSCAN聚类的结果,根据空间位置的不同,共得到九个不同的潜在岩体结构面,用不同的颜色表示,黑色的点表示未被分类的噪声点。
8、对所有潜在岩体结构面进行空间平面拟合,得到多个潜在岩体结构面多边形。
空间平面拟合的具体实现过程为: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潜在岩体结构面类簇D进行空间拟合,得到空间平面方程,并根据空间平面所示点云的空间范围得到潜在岩体结构面多边形,如图6所示,共得到235个潜在岩体结构面多边形,空间平面方程的具体表达式为:
ex+fy+gz+h=0 (4)
其中,e、f、g为方程系数,d为常数项,e、f、g不同时为0,且由{e,f,g}构成了该空间平面的法向量。
9、挑选出具有地质意义的潜在岩体结构面多边形,得到岩体结构面。
拟合出来的潜在岩体结构面多边形不仅包括了岩体结构面,也包括了其它类型的开挖面,需要人工选出具有实际地质意义的岩体结构面,如图7所示,整个边坡可以将其划分成4组不同的结构面,分别为西北倾向的J1、J2组,和西南倾向的J3、J4组。
从潜在岩体结构面多边形中挑选出具有实际地质意义的岩体结构面,只需要人工简单的判读即可。
10、对岩体结构面进行产状信息的计算。
对挑选出的岩体结构面提取需要的产状信息,产状信息包括走向、倾向和倾角。
走向为岩体结构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在空间上是一条无限延伸的线,没有方向性,故以北偏东(NE)或者北偏西(NW)进行表示,具体为:
Figure BDA0003087904000000121
其中,N、E、W分别表示北、东、西方位。
倾向是垂直走向线沿倾斜层面向下方所引的倾斜线,倾斜线的水平投影线所指的层面倾斜方向就是岩层的倾向,倾向α的具体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087904000000122
结构面的倾斜线与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即为结构面的倾角,倾角β的具体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087904000000123
其中,e、f、g为空间平面方程系数。
以平行边坡走向的平面为投影面,将岩体结构面多边形的点投影到投影面上,并标注各组结构面的产状信息,得到地质编录草图(如图8所示),帮助作业人员进行地质编录图件时提供矢量图支撑。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变型,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描述岩体地质几何特征的点云数据;
步骤2:以所有点云数据的空间范围为根节点,将所述根节点分割为多个不同的子节点;对所有子节点进行命名,并保存为点云文件,每个所述子节点对应一个所述点云文件;
步骤3:针对单个点云文件,计算所述点云文件中所有点的法向量,再计算所有点的法向量之间的距离,得到所述点云文件对应的距离矩阵;
步骤4:根据所述距离矩阵计算所有点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并计算每个点的法向量与比该点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大的点的法向量之间的空间距离;
步骤5:根据所述局部密度和所述空间距离对当前所述点云文件中所有点进行聚类,得到多个法向量朝向不同的点集,每个所述点集中点的法向量朝向相同或相近;
步骤6:对每个所述点集进行空间划分,得到空间上连续且朝向一致的潜在岩体结构面;
步骤7:对所有潜在岩体结构面进行空间平面拟合,得到多个潜在岩体结构面多边形;
步骤8:对所有点云文件重复步骤3~7,并挑选出具有地质意义的潜在岩体结构面多边形,得到最终的岩体结构面;
步骤9:对最终的所述岩体结构面进行产状信息的计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八叉树空间索引将所述根节点分割为多个不同的子节点,具体实现过程为:
将所述根节点分割成八个不同的子节点;
判断每个所述子节点所包含的点云数量是否小于设定阈值,如果是,则停止该子节点的分割;否则继续将该子节点分割为八个不同的子节点,直到所有子节点所包含的点云数量小于设定阈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每个点云文件对应的距离矩阵的获取过程为:
读取所述点云文件,得到对应的点云的数据集S={x1,x2,…,xi,…,xN},其中xi为所述点云文件中的第i个点,N为所述点云文件中点的数量;
遍历所述点云文件中的所有点,基于KDTree索引搜索到目标点xi的邻域点,对目标点xi的邻域点集合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平面,以所述拟合平面的法向量作为目标点xi的法向量,得到所有点的法向量集合V={v1,v2,…,vi,…,vN};其中vi为点xi的法向量;
计算两个点的法向量之间的距离,由所述距离得到距离矩阵
M={dij,其中i≠j,xi∈S,xj∈S},所述距离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087903990000021
其中,dij为点xi的法向量与点xj的法向量之间的距离,(vix,viy,viz)为点xi的法向量值,(vjx,vjy,vjz)为点xj的法向量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点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087903990000022
其中,ρi为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dij为点xi的法向量与点xj的法向量之间的距离,dc为截断距离,Np为点xi在一定距离范围内邻域点的数量;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空间距离的具体计算过程为:
构建比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ρi大的点的集合L,如果集合L不为空集
Figure FDA0003087903990000023
则选取点xj的法向量与点xi的法向量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作为点xi的法向量与比该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ρi大的点xj的法向量之间的空间距离δi,其中xj∈L;如果集合L为空集
Figure FDA0003087903990000024
则以距离矩阵中的最大值作为点xi的法向量与比该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ρi大的点xj的法向量之间的空间距离δi,具体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3087903990000025
其中,δi为点xi的法向量与比该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ρi大的点xj的法向量之间的空间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采用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对所述点云文件中所有点进行聚类,具体实现过程为:
对每个点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和空间距离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每个点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和空间距离映射到区间[0,1];
由归一化处理后的局部密度和空间距离构建每个点的指数γi,得到所述点云文件中所有点的指数集合R={γi,i=1,2,3,…,N},其中,γi为点xi对应的指数,γi=ρi×δi,ρi为归一化处理后点xi的法向量的局部密度,δi为归一化处理后点xi的法向量的空间距离;
按照指数γi的下标对指数集合R进行倒序排列,得到倒序排列后的指数集合R'={γ12,…,γi,…,γN};
在指数集合R'中寻找变化最大的指数γm,其中γm∈R',指数γm左侧的每个指数所对应的点均为聚类中心点,指数γm右侧的每个指数所对应的点均为非聚类中心点,将每个所述非聚类中心点归属到与该非聚类中心点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点,得到所述点云文件中所有点的类簇划分结果C={C1,C2,…,Ck,…,Cn},其中Ck为第k类聚类后的点集,n为所述点云文件的类簇划分结果的数量。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采用DBSCAN算法进行空间划分,以得到潜在岩体结构面,具体实现过程为:
步骤6.1:分别对每个点集Ck构建样本集S'={x1,x2,…,xii,…,xT},其中,T为第k个点集Ck中点的数量,xii为对应点集Ck中的第ii个点;
步骤6.2:搜索点集Ck下的每个点xii在半径参数ε内覆盖的邻域点集,如果所述邻域点集内的点数大于设定点数,则将点xii划分成核心对象集O,否则标记为噪声点;
步骤6.3:如果所述核心对象集O为空,则结束当前点集Ck的分类,潜在岩体结构面的数量为零;
如果所述核心对象集O不为空,则构建队列Q和新簇D,在所述核心对象集O中任选一核心对象Ot,将核心对象Ot归入到新簇D中,获取核心对象Ot在半径参数ε内的邻域点,并将该邻域点加入到队列Q中,将核心对象Ot从核心对象集O中去掉;
步骤6.4:在所述队列Q中任选一点作为目标点,将所述目标点加入到新簇D中,获取所述目标点在半径参数ε内的邻域点;
如果所述邻域点在所述核心对象集O中,则将所述邻域点加入到队列Q并从所述核心对象集O中去掉;
如果所述邻域点是噪声点,则将所述邻域点加入到新簇D中,并将所述目标点从所述队列Q中去掉;
步骤6.5:遍历所述队列Q,重复步骤6.4,直到所述队列Q为空,即完成一个潜在岩体结构面的聚类过程;
步骤6.6:遍历所述核心对象集O,重复步骤6.3~6.5,直到所述核心对象集O和队列N均为空,则结束当前点集Ck的聚类过程。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空间平面拟合的具体实现过程为: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所述潜在岩体结构面类簇进行空间拟合,得到空间平面方程,并根据空间平面所示点云的空间范围得到潜在岩体结构面多边形,所述空间平面方程的具体表达式为:
ex+fy+gz+h=0
其中,e、f、g为方程系数,h为常数项,e、f、g不同时为0,且由{e,f,g}构成了该空间平面的法向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产状信息包括走向、倾向和倾角;所述倾向α的具体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3087903990000041
所述倾角β的具体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3087903990000042
其中,e、f、g为空间平面方程系数。
9.一种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
10.一种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
CN202110585619.3A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3255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5619.3A CN113255677B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5619.3A CN113255677B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5677A CN113255677A (zh) 2021-08-13
CN113255677B true CN113255677B (zh) 2022-08-09

Family

ID=77184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5619.3A Active CN113255677B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56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8296B (zh) * 2021-12-08 2024-06-18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聚类集成的岩体结构面优势产状分组方法
CN114608476B (zh) * 2022-03-09 2023-06-02 东北大学 一种复杂岩体三维点云结构面智能分析提取方法
WO2024174092A1 (zh) * 2023-02-21 2024-08-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编解码方法、码流、编码器、解码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6152611B (zh) * 2023-04-14 2023-08-25 山东省凯麟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多尺度点云补全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0890A (zh) * 2015-07-28 2015-12-23 南京工业大学 融合激光点云和数字影像的岩体结构面产状测量方法
CN110110802A (zh) * 2019-05-14 2019-08-09 南京林业大学 基于高阶条件随机场的机载激光点云分类方法
CN111507340A (zh) * 2020-04-16 2020-08-07 北京深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目标点云数据提取方法
CN112101229A (zh) * 2020-09-16 2020-12-18 云南师范大学 点云数据特征点提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65543A (zh) * 2021-01-11 2021-02-12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光学影像的地质结构面提取方法、装置
CN112529844A (zh) * 2020-11-24 2021-03-19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岩体结构面识别与信息提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91006B2 (en) * 2013-12-20 2017-06-27 Visual Technology Services Limited Point cloud simplification
WO2019195593A1 (en) * 2018-04-05 2019-10-10 Apex.AI, Inc. Efficient and scalable three-dimensional point cloud segmentation for navigation in autonomous vehicl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0890A (zh) * 2015-07-28 2015-12-23 南京工业大学 融合激光点云和数字影像的岩体结构面产状测量方法
CN110110802A (zh) * 2019-05-14 2019-08-09 南京林业大学 基于高阶条件随机场的机载激光点云分类方法
CN111507340A (zh) * 2020-04-16 2020-08-07 北京深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目标点云数据提取方法
CN112101229A (zh) * 2020-09-16 2020-12-18 云南师范大学 点云数据特征点提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29844A (zh) * 2020-11-24 2021-03-19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岩体结构面识别与信息提取方法
CN112365543A (zh) * 2021-01-11 2021-02-12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光学影像的地质结构面提取方法、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owards semi-automatic rock mass discontinuity orientation and set analysis from 3D point clouds;Jiateng Guo 等;《Computers & Geosciences》;20170630;第103卷;164-172 *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岩体结构面智能识别与信息提取;葛云峰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0922(第12期);3050-3061 *
基于三维点云的岩体结构面自动分类与参数计算;郭甲腾等;《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0815(第08期);1161-116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5677A (zh) 2021-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55677B (zh) 一种岩体结构面及产状信息快速提取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0570428B (zh) 一种从大规模影像密集匹配点云分割建筑物屋顶面片的方法及系统
CN111598823A (zh) 多源移动测量点云数据空地一体化融合方法、存储介质
CN112070769B (zh) 一种基于dbscan的分层点云分割方法
JP6621445B2 (ja) 特徴抽出装置、物体検出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918953B (zh) 基于三维空间的激光扫描电力线点云的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09685821A (zh) 基于高质量体素的区域生长3d岩体点云平面提取方法
CN114241217B (zh) 一种基于圆柱特征的树干点云高效提取方法
CN115546116B (zh) 全覆盖式岩体不连续面提取与间距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0348478B (zh) 一种基于形状分类与组合的室外点云场景中树木提取方法
Lee et al. Extraction and regularization of various building boundaries with complex shapes utilizing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irborne LIDAR points
CN111915517A (zh) 一种适用于室内光照不利环境下rgb-d相机全局定位方法
CN111028345B (zh) 一种港口场景下圆形管道的自动识别与对接方法
CN117854060B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岩体面状裂隙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7893924A (zh) 一种基于树冠形态的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单木分割方法
Xing et al. An improved automatic pointwise semantic segmentation of a 3D urban scene from mobile terrestrial and airborne LiDAR point clouds: A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CN117928385A (zh) 一种基于远程无人机和传感器的工程施工智能测量方法
CN118196200A (zh) 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隧道爆破残孔检测方法、介质及设备
CN107993242B (zh) 基于机载LiDAR点云数据缺失区域边界提取方法
CN118097358A (zh) 多层级信息遥感图像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082716A (zh) 一种面向道路精细重建的多源点云粗匹配算法
Zhao et al. A Review of Point Cloud Segmentation of Architectural Cultural Heritage
CN117968540A (zh) 一种基于线激光扫描的法兰轴承三维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7788901A (zh) 超高压检修作业路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46205B (zh) 一种基于密度场感知的平面点云轮廓线生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