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3826B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3826B
CN113253826B CN202010085423.3A CN202010085423A CN113253826B CN 113253826 B CN113253826 B CN 113253826B CN 202010085423 A CN202010085423 A CN 202010085423A CN 113253826 B CN113253826 B CN 1132538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proximity
threshold
determining
hold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54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53826A (zh
Inventor
韩萍
蒋淏苇
康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854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38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3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3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53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38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5Power saving in display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设备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应用于配置有接近传感器的终端设备上,所述终端设备上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左侧,该方法包括: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获取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并且根据接近传感器与终端设备内的听筒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确定在终端设备贴近用户时相应的距离范围,从而对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进行设置,能够在接近传感器与听筒之间安装位置具有偏差时,通过调整接近阈值以减少偏差对于与用户之间的位置状态判定的影响,从而提高息屏操作的准确性,减少设备的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技术的发展,基于全面屏的设备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的主推产品。为了提高设备的屏占比,在设备内的接近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显示屏下,通过接近传感器检测设备外部物体与设备之间的距离,并根据上述采集到的距离确定设备与外部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根据相对位置关系执行对应的自动化操作,例如自动点亮屏幕或熄灭屏幕等,实现设备智能化。
现有的设备控制技术中,由于接近传感器的位置往往与听筒之间具有一定的偏移量,无法完全重合,在部分使用场景下会发生误判,例如在用户通过听筒收听终端设备的语音信息时,接近传感器会偏离用户的耳廓区域,即便终端设备已经贴近用户耳廓,仍未到达预设的灭屏阈值,从而影响控制效果,降低了设备控制的准确性,并且增加设备的能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现有的设备控制技术中,由于接近传感器的位置往往与听筒之间具有一定的偏移量,无法完全重合,导致接近传感器的接近判定不准确,在部分使用场景下会发生误判,降低了设备控制的准确性,增加设备能耗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配置有接近传感器的终端设备上,所述终端设备上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左侧,包括:
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
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示例性的,获取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的方式可以为:采集终端设备的背面的接触区域分布信息,并根据该触控区域分布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二接近阈值;
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其中,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所述听筒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之前,还包括:
若检测到当前处于通话模式且语音信号的输出模式为听筒输出模式,则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包括:
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线性加速度,以及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陀螺仪获取角速度;
根据所述线性加速度以及所述角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线性加速度以及所述角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角速度构建旋转矩阵;
基于所述旋转矩阵以及所述线性加速度,输出重力加速度的第一更新方程;
对所述角速度进行时间微分,得到角加速度,并根据所述角加速度,输出重力加速度的第二更新方程;
根据所述第一更新方程以及所述第二更新方程,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计算当前的重力加速度,并基于所述重力加速度确定所述握持状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包括:
采集屏幕触点的分布信息以及各个所述屏幕触点的触碰面积;
根据所述分布信息以及所述触碰面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之后,还包括:
若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大于所述接近传感器的远离阈值,则点亮所述显示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配置有接近传感器的终端设备上,所述终端设备上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左侧,包括:
左手握持状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
第一显示屏熄灭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接近光传感器,所述终端设备上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左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配置有接近传感器的终端设备上,所述终端设备上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右侧,包括:
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
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示例性的,获取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的方式可以为:采集终端设备的背面的接触区域分布信息,并根据该触控区域分布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二接近阈值;
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其中,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所述听筒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之前,还包括:
若检测到当前处于通话模式且语音信号的输出模式为听筒输出模式,则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包括:
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线性加速度,以及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陀螺仪获取角速度;
根据所述线性加速度以及所述角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线性加速度以及所述角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角速度构建旋转矩阵;
基于所述旋转矩阵以及所述线性加速度,输出重力加速度的第一更新方程;
对所述角速度进行时间微分,得到角加速度,并根据所述角加速度,输出重力加速度的第二更新方程;
根据所述第一更新方程以及所述第二更新方程,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计算当前的重力加速度,并基于所述重力加速度确定所述握持状态。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包括:
采集屏幕触点的分布信息以及各个所述屏幕触点的触碰面积;
根据所述分布信息以及所述触碰面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之后,还包括:
若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大于所述接近传感器的远离阈值,则点亮所述显示屏。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控制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控制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并且根据接近传感器与终端设备内的听筒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确定在终端设备贴近用户时相应的距离范围,从而对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进行设置,能够在接近传感器与听筒之间安装位置具有偏差时,通过调整接近阈值以减少偏差对于与用户之间的位置状态判定的影响,从而提高息屏操作的准确性,减少设备的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手机100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多种握持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过背面接触区域分布信息确定握持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终端设备处于接听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接近传感器的使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S302以及S303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接近传感器位于设备右侧状态下的使用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接近传感器位于设备右侧状态下的使用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S302302以及S303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接近传感器位于设备左侧状态下的使用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接近传感器位于设备左侧状态下的使用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S301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15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S301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16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S1502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1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握持状态的识别过程的模块框图;
图18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S301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1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分布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第八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2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是任意能够响应控制功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响应控制功能的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还可以应用于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系统,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例如,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电脑、膝上型计算机、手持式通信设备、手持式计算设备、和/或用于在无线系统上进行通信的其它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5G网络中的移动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移动终端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当所述终端设备为可穿戴设备时,该可穿戴设备还可以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通过附着与用户身上,采集用户的房颤信号。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特别地,该可穿戴设备配置有用于显示的屏幕以及接近传感器,通过安装于可穿戴设备上的接近传感器上报的距离值,控制显示屏幕的亮灭操作。作为实例而非限定,该可穿戴设备具体可以有一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手表,在用户使用智能手表的通话功能,并且使用智能手表内置的听筒用于输出接收到的语音信号时,智能手表可以通过内置的接近传感器获取智能手表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值,并根据距离值判定与用户之间的位置状态,以实现自动接听以及拨号等功能。其中,位置状态的判定阈值可以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调整,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下述实施例的内容。
以所述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图1示出的是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1,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10、存储器120、输入单元130、显示单元140、传感器150、音频电路160、WiFi模块170、处理器180、以及电源1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1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在使用语音通话的过程中,手机可以通过RF电路110接收以及发送语音信号,实现实时语音通话的目的。
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将接收到的房颤信号存储于存储器120内。存储器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其中,该存储器120可以用于存储切换屏幕亮灭状态的判定阈值,手机可以将接近传感器反馈的距离值与存储于存储器120内的判定阈值进行比对,确定是否需要变更屏幕的状态。
输入单元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30可包括触控面板1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32。触控面板1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31上或在触控面板1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
显示单元140,即手机屏幕,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例如在执行通话服务时,显示用户输入的手机号码以及通话过程中的相关控制按键,以实现通话服务的接听、挂断、语音信号外放以及输入相关数字指令等操作。显示单元140可包括显示面板1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31可覆盖显示面板141,当触控面板1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中,触控面板131与显示面板1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31与显示面板1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1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传声器1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80处理后,经RF电路1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0以便进一步处理。例如,用户可以通过音频电路中的扬声器161接听通话过程中的音频信号,以及通过传声器162采集用户发出的通话信号,并通过RF电路110发送给通信对端,实现语音通话。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1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示出了WiFi模块1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1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申请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80中。
手机1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1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可选地,摄像头在手机100的上的位置可以为前置的,也可以为后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手机100可以包括单摄像头、双摄像头或三摄像头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手机100可以包括三摄像头,其中,一个为主摄像头、一个为广角摄像头、一个为长焦摄像头。
可选地,当手机100包括多个摄像头时,这多个摄像头可以全部前置,或者全部后置,或者一部分前置、另一部分后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尽管未示出,手机100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手机100的软件结构示意图。以手机100操作系统为Android系统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framework,FWK)、硬件抽象层以及实时操作层(Kernel),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
如图2所示,所述应用程序层可以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短信息,日历,相机,视频,导航,图库,通话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例如用于接收应用程序框架层所发送的事件的函数。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资源管理器以及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电子设备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应用程序框架层还可以包括:
视图系统,所述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手机10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硬件抽象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硬件抽象层可以包括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传感器驱动等,用于驱动硬件层的相关硬件,如显示屏、摄像头、传感器等。
实时处理层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传感器服务模块、物理状态识别模块等。
传感器服务模块,用于对各类传感器上传的传感器数据进行监测,确定手机100的物理状态;例如,接收加速度计以及陀螺仪反馈的数据,又例如接收接近传感器反馈的距离值。
物理状态识别模块,用于对用户手势、人脸等进行分析和识别;例如接收显示器140反馈的触点信息。
其中,握持状态的识别算法以及判定阈值的调整操作可以在应用程序层以及实时操作层内执行,其中,在实时操作层中执行时,传感器服务器模块可以获取运动传感器反馈的参数,确定手机当前的握持状态,并基于握持状态确定是否需要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进行调整,在对判定阈值进行调整完毕后,实时操作层可以通过传感器服务模块获取接近传感器反馈的距离值,并将距离值传输给物理状态识别模块内确定手机与握持用户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属于接近状态或是远离状态,并根据与握持用户之间的位置关系,控制显示屏的亮灭状态;其中,在应用程序层中执行时,应用程序层可以获取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并判断当前的应用程序中是否存在需要调用接近传感器的程序,若存在需要调用接近传感器的程序,则应用程序层可以通过实时操作层获取运动传感器反馈的数据以及接近传感器反馈的距离值,基于运动传感器反馈的数据识别手机当前的持握状态,并基于持握状态判定是否需要对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进行调整,并在对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调整完毕后,将接近传感器的距离值与判定阈值进行比对,控制显示屏的亮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流程的执行主体为配置有接近传感器的设备。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设备具体可以为一终端设备,特别地,该终端设备可以为一智能手机,终端设备可以配置有接近传感器以及听筒,且接近光传感器与听筒之间具有一定的偏移量,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接近传感器获取用户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值,并基于该距离值以及预设的判定阈值确定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位置状态。图3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详述如下:
在S301中,获取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内置传感器反馈的感应数据,确定当前的握持状态。握持状态可以根据握持手划分为至少以下三个类型,分别为左手握持状态、右手握持状态以及双手握持状态;握持状态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握持姿态划分为以下两种或以上类型:水平握持状态、竖直握持状态以及斜握持状态。由于接近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与听筒的安装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偏移量,在终端设备处于不同握持状态下,终端设备与用户贴近时,接近传感器获取得到的距离最小值会存在差异,因此,为了提高接近识别以及远离识别的准确性,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在不同的握持状态下,接近传感器的位置不同,配置对应的用于确定与用户之间位置状态的判定阈值。
示例性地,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多种握持状态的示意图。参见图4所示,根据终端设备的握持时姿态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类型,分别为竖直握持状态、水平握持状态以及斜握持状态。其中,竖直握持状态具体指的是终端设备的正面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垂直、且上下表面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水平握持具体指的是终端设备的正面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垂直、且左右侧面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斜握持状态即处于水平握持状态与竖直握持状态之间的握持状态,即终端设备的正面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垂直、且左右侧面以及上下表面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均不平行。其中,终端设备的正面具体为主显示屏幕所在的设备面,即为终端设备的正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的方式可以为:采集终端设备的背面的接触区域分布信息,并根据该触控区域分布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在该情况下,终端设备的背面可以设置有接触式传感器,可以获取该接触式感应器与用户皮肤接触区域的分布信息。由于用户使用左手握持终端设备与使用右手握持终端设备时,接触区域分布存在差异,因此可以通过接触区域分布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握持手,其中,上述差异具体可以体现为:使用左手时接触区域与使用右手时接触区域之间是互为镜像的关系。因此,若终端设备的背面配置有接触式传感器,特别地,该终端设备的背面可以为一触控屏,通过触控屏采集用户与触控屏之间的接触区域分布信息,并基于接触区域分布信息,确定用户的握持手为左手、右手或是双手,并基于上述握持手生成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示例性地,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过背面接触区域分布信息确定握持状态的示意图。参见图5所示,在用户使用左手握持终端设备时,背面对应的接触区域分布信息如第一区域所示,而在用户使用右手握持终端设备时,背面对应的接触区域分布信息如第二区域所示。两个区域所对应的分布情况不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背部的接触式传感器返回的分布信息,转换为分布图像,该分布图像可以为一二值化图像,即接触区域设置为第一位值,而将非接触区域设置为第二位值。继而将生成的二值化图像与各个预设姿态对应的标准图像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该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配置有陀螺仪,该陀螺仪可以反馈当前终端设备的姿态与基准姿态之间的偏移量。该偏移量具体为在预设的三维坐标中偏移量,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获取陀螺仪反馈的偏移量,确定在三维坐标系内对应的偏移量,并基于上述偏移量识别移动当前的姿态,并基于当前的姿态确定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特别地,若终端设备内的加速度计的数值为0或小于预设的抖动阈值,则识别当前终端设备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此时可以无需重新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握持状态,而是可以将上一采集时刻确定的握持状态识别为当前时刻对应的握持状态;反之,若加速度计的数值大于预设的抖动阈值,则识别当前终端设备处于移动状态,终端设备的姿态发生较大变化,此时终端会实时获取终端设备的姿态,并基于终端设备的姿态对握持状态进行更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S301之前还可以包括:获取终端设备当前正在的应用程序,并检测到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是否在预设的需要调整判定阈值的应用列表内。若是,则执行S301的操作;反之,若检测到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不在预设的调整判定阈值的应用列表内,则无需获取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特别地,若终端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即终端设备的前台并未运行任一应用程序,此时终端设备无需获取握持状态,只有在终端设备处于非待机状态,即有效运行状态下,终端设备才会执行上触发判定操作。通过设置多个触发条件,能够减少终端设备的传感器的数据反馈次数以及握持状态的判定次数,减少终端设备的能耗,提高终端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S302中,基于所述握持状态,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处于不同的握持状态下,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会存在差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握持状态的不同,获取与当前握持状态相匹配的判定阈值。其中,该判定阈值具体用于识别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位置状态时所使用的门限值,该目标对象具体为接近传感器采集距离值时所对应的障碍物或反射物,具体地,该目标对象为握持终端设备的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判定阈值的方式可以为:终端设备内置有一判定阈值索引表,该判定阈值索引表中预设有各个握持状态与判定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在确定了当前的握持状态下,可以通过上述的判定阈值索引表,确定与该握持状态关联的门限值,并将上述查询得到的门限值赋值给上述的判定阈值,以使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上述判定阈值识别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位置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判定阈值的方式可以为:终端设备在确定了当前的握持状态后,且当前终端设备处于联网状态,则可以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判定阈值的获取请求,该判定阈值的获取请求包含有终端设备当前的握持状态。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终端设备发送的判定阈值的获取请求后,可以向终端设备反馈与当前握持状态相对应的判定阈值,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服务器反馈的判定阈值后,基于上述判定阈值识别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位置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为不同的握持状态配置对应的阈值寄存器。该阈值寄存器存储有各个握持状态关联的判定阈值。终端设备在确定了当前的握持状态后,可以读取各个寄存器的值,将寄存器的值作为当前握持状态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配置有一存储判定阈值的寄存器。终端设备在获取得到当前握持状态后,可以判断该握持状态是否为预设的特定握持状态,例如在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的右侧时,可以将右手握持状态识别为特定握持状态(此时接近传感器与听筒之间的偏移量会影响接近传感器的位置状态的判断);又例如在终端设别的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的左侧时,可以将左手握持状态识别为特定握持状态。终端设备在检测到当前握持状态为特定握持状态时,可以重新设置该判定阈值的寄存器的数值,将其配置有调整值;反之,若终端设备检测到当前握持状态并非特定握持状态,可以直接读取判定阈值的传感器的数值,将传感器的默认值是否为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习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配置有判定阈值转换函数,该判定阈值转换函数是以握持状态为因变量的函数。终端设备可以将获取得到的判定阈值导入到上述判定阈值转换函数内,输出与当前握持状态对应的判定阈值。
示例性的,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终端设备处于接听状态的示意图。参见图6所示,终端设备的听筒A处于终端设备的正面的中轴线上,而接近传感器B的安装位置与听筒A之间的偏移量为x,且上述偏移量x大于预设的偏移量阈值,举例性地,该偏移量阈值可以为15mm,需要说明的是,该听筒A除了可以安装于终端设备的中轴线上外,还可以配置于任意位置,不对听筒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在用户使用终端设备进行语音通话的情况下,用户为了听得清楚,听筒会正对用户的耳道,以到达更好的接听效果。此时,由于接近传感器B与听筒A之间存在偏移量x,在听筒A已经贴近用户耳廓时(听筒A与耳廓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判定阈值),接近传感器B此时由于是位于耳廓范围外(此时接近传感器B所测量的是C点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而由于点C并非处于耳廓范围内,即点C与点B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判定阈值),此时,接近传感器反馈的距离值并未到达预设的靠近状态的判定阈值,并不会识别终端设备已经贴近用户,从而保持屏幕处于点亮状态,不会切换屏幕的显示状态,从而导致误判,降低了位置状态识别的准确率。基于上述理由,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获取握持状态,以配置与握持状态对应的判定阈值,以便减少因听筒与接近传感器之间的偏移量而影响切换判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为用于识别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位置状态的判定阈值配置两种类型的位值,分别为默认值以及调整值。在判定终端设备处于当前的握持状态下,接近传感器不会超过用户的耳廓区域时,可以将判定阈值保持在默认值,而无需进行变更调整;而在判定终端设备处于当前的握持状态下,接近传感器会超出用户的耳廓区域时,则可以将判定阈值调整为调整值,即对判定阈值进行变更操作。即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握持状态时,接近传感器是否超出耳廓范围,确定判定阈值是否需要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为不同位置状态配置对应的判定阈值,例如终端设备靠近目标对象所对应的接近位置状态的第一判定阈值,以及终端设备远离目标对象所对应的远离位置状态的第二判定阈值。终端设备根据握持状态设置判定阈值时,可以设置上述多种不同类型的判定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判定阈值索引表可以从终端设备对应的云端服务器处下载得到。在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向云端服务器发送索引获取请求,该索引获取请求包含终端设备的设备型号。云端服务器通过解析接收到的索引获取请求的设备型号,向终端设备反馈与设备型号相匹配的判定阈值索引表。由于不同的设备型号,听筒与接近传感器之间的偏移量存在差异,因此对应的调整参数值会不同,即判定阈值索引表内不同握持状态对应的判定阈值与该设备的型号相关,因此可以根据设备型号的不同,关联对应的判定阈值索引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云端服务器可以通过大数据采集的方式,获取多个预设人群的多个样本用户信息,并基于多个样本用户信息确定各个预设人群的平均耳廓尺寸,并根据平均耳廓尺寸以及终端设备内听筒与接近传感器之间的偏移量,为上述各个预设人群配置对应的判定阈值索引表。由于人群不同,其耳廓尺寸也存在差异,因此上述不同人群使用相同的终端设备接听电话时,接近传感器是否会偏离耳廓范围的结果会不同。举例性地,通过大数据采集的方式得到,成年男性相对于幼童而言耳廓范围较大,若成年男性使用终端设备接听电话时,接近传感器会处于耳廓范围内,因此,判定阈值并未因接近传感器与听筒之间偏移量而导致偏差,在该情况下,可以将判定阈值配置为通用的默认值;而对于幼童而言,其耳廓范围相对较小,在幼童使用终端设备接听电话时,接近传感器会处于耳廓范围外,此时,判定阈值会受到接近传感器与听筒之间偏移量的影响,需要配置与儿童人群相匹配的判定阈值。基于此,为了提高判定阈值的准确性,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大数据采集多个样本用户的用户信息,确定多个预设的人群的耳廓尺寸,根据上述耳廓尺寸对多个不同人群进行聚类,将耳廓尺寸划分为多个类别,并确定各个耳廓尺寸类别关联的人群标识,并为不同的耳廓尺寸类别配置对应的判定阈值索引表。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可以输入用户信息,终端设备根据用户信息确定用户所属人群,并根据所属人群对应的判定阈值索引表确定握持状态关联的判定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用户所属人群的方式可以为: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摄像模块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例如在终端设备解锁时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并基于上述的人脸图像确定用户的所属人群,并获取与上述所属人群匹配的判定阈值索引表。
在S303中,根据所述判定阈值和所述接近传感器上报的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的位置状态,根据位置状态控制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亮灭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设置判定阈值后,可以根据该判定阈值以及接近传感器采集得到的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参数信息,确定两者之间的位置状态。其中,该参数信息具体可以为距离值,接近传感器可以通过对应的探测模式获取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值。在该情况下,接近传感器会实时上报采集到的距离值,终端设备根据上报的距离值与判定阈值进行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确定上述的位置状态。作为示例为非限定,上述位置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接近位置状态以及远离位置状态,其中,接近位置状态具体指的是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距离逐渐缩小且小于预设接近距离阈值的状态;而远离位置状态具体指的是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距离逐渐增大且大于预设的远离距离阈值的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近传感器反馈的参数信息可以为光强数值。接近传感器可以发射一探测光,终端设备可以采集探测光经过目标对象反射后的反射光的光强,根据光强的衰减情况,确定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近传感器可以为光接近传感器。该光接近传感器会向外发射红外信号,并采集该红外信号经过障碍物返回的反射信号,并基于反射信号的信号波形以及内置的距离转换算法,确定障碍物与接近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值,并将该距离值上报给终端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多个应用需要使用终端设备识别得到的与目标对象之间的位置状态这一参量,在确定了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位置状态,可以将位置状态的标识上报给各个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可以根据位置状态执行对应的操作。其中,该本实施例中目标对象具体为接近传感器采集距离值时所对应的障碍物或反射物,具体地,该目标对象为握持终端设备的用户。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接近传感器的使用场景的示意图。参见图7所示,接近传感器可以应用于多个使用场景,根据判定得到的位置状态的不同,执行对应的自动化操作,上述自动化操作包括语音通话状态下控制屏幕亮灭状态、自动接听功能以及自动拨号功能。其中,自动接听功能具体指的是: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语音通话请求时,接近传感器可以向终端设备上报实时采集到的距离值,终端设备根据距离值与判定阈值进行匹配,确定用户终端与用户之间的位置状态,并基于位置状态执行自动响应语音通话请求的目的,例如上述位置状态为接近位置状态,则响应上述语音通话请求;反之,若上述位置状态为远离位置状态,则挂断上述语音通话请求。自动拨号功能具体指的是:终端设备在接收用户输入的电话号码时,接近传感器可以向终端设备上报实时采集到的距离值,终端设备根据距离值与判定阈值进行匹配,确定用户终端与用户之间的位置状态,并基于位置状态执行自动拨号的目的,例如上述位置状态为接近位置状态,则根据接收的电话号码向通讯对象发起通话请求,实现了自动拨号的目的,无需用户手动点击拨号按钮。
在本实施例中,若检测到终端设备与用户之间的位置状态为接近状态,且当前屏幕正处于点亮状态,则可以熄灭该屏幕,实现了自动灭屏的目的,从而能够节省电量,并能避免因与接近状态下,在使用的过程中与用户皮肤接触而导致触发界面中的控件,导致误操作的情况发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息屏的同时,可以通过降噪算法对听筒输出的语音信号进行预处理,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收听效果。其中,上述降噪算法具体可以为:终端设备通过麦克风模块获取当前的环境声,基于该环境声获取环境噪声,基于环境噪声对预设的降噪模型进行调整,得到上述的降噪算法,将语音信号导入到上述降噪算法中,从而能够抑制环境噪声,并对人声信号进行适当的增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终端设备启动了投屏应用程序,在终端设备息屏的同时,为了保持终端设备的界面内容可见,则可以将当前前台的页面内容,传输到投屏设备,通过投屏设备显示上述的页面内容。该投屏设备可以为投影仪设备,也可以为另一具有显示模块的设备,例如外接显示器,或者与终端设备建立了投屏协议的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等。
以上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通过获取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并且根据接近传感器与终端设备内的听筒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确定在终端设备贴近用户时相应的距离范围,从而对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进行设置,能够在接近传感器与听筒之间安装位置具有偏差时,通过调整接近阈值以减少偏差对于与用户之间的位置状态判定的影响,从而提高息屏操作的准确性,减少设备的能耗。
图8示出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S302以及S303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8,相对于图3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中S302具体包括S801以及S802,S303具体为S803以及S804具体详述如下:
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上配置有接近传感器,且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的右侧,其中,该右侧是以终端设备的正面方向为观察方向的“右侧”,即在终端设备的正面(设置有听筒和接近传感器,以及显示屏的那一面)方向上,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的右侧,相对地,在终端设备的背面方向上,接近传感器则位于听筒的左侧。
其中,由于接近传感器与听筒之间的位置关系,在设备出厂时已经固定,在终端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并不会发生改变。因此,终端设备无需执行接近传感器与听筒之间的位置判定操作,而是直接根据左右手的握持状态,获取对应的接近阈值即可,即接近阈值与握持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在设备出厂时即配置完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向服务器发送用于确定接近传感器的位置查询请求。该位置查询请求可以携带有终端设备的设备型号。服务器根据设备型号向终端设备反馈接近传感器与听筒之间的位置信息,若检测到该位置信息为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的右侧,则通过本实施例进行接近阈值的设置操作。可选地,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的方式,获取与设备信息对应的接近传感器与听筒之间的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听筒位于终端设备的中轴线上,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在听筒的右侧的情况下,即接近传感器会位于终端设备中轴线的右侧区域。因此,接近传感器与左侧面之间的第一距离会大于接近传感器与右侧面之间的第二距离。
进一步地,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接近传感器与所述听筒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上述距离阈值的数值越大,则表示接近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与听筒之间的偏移量越大,则用户接听电话时,大概率会出现接听传感器位于耳廓范围外,此时需要对接听传感器的判定阈值进行调整,以消除偏移量而引起的误判;反之,若该偏移量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则表示上述安装位置之间的偏移并不会对实际位置状态的判定而造成影响,此时,可以采用行业的默认值,无需根据握持状态的不同,调整上述判定阈值。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距离阈值可以为15m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识别终端设备中接近传感器与听筒之间偏移量大小,确定是否需要判定阈值进行调整,在上述偏移量大于预设的阈值时,调整判定阈值,而在偏移较少时,无需执行判定阈值的调整,从而能够提高判定阈值设置的准确性。
在S801中,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的右侧,则使用不同手握持终端设备时,接近传感器测量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时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根据握持手的不同,对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进行调整。现有技术中,并不会考虑不同握持方式而对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的响应,即配置的判定阈值是基于在对应的使用状态下,接近传感器与用户是相互贴近的情况下配置的,例如在通话场景下,是默认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接听电话时,接近传感器是位于用户耳廓范围内所设置的判定阈值,而实际由于接近传感器与中轴线之间存在偏移,因此在使用时接近传感器并不会对准用户的耳廓,而是会在耳廓范围外,此时实际测量的距离值会大于预设的距离阈值,特别在接近传感器安装于终端设备的右侧且用户使用右手握持时,上述情况尤为显著,这样就会导致终端设备误判----即接听电话时需要熄屏屏幕,不响应屏幕上的触摸操作以防误触并且达到省电效果,但由于接近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不被认为存在接近而不执行熄屏操作。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接近传感器位于设备右侧状态下且用户右手握持的使用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接近传感器与终端设备的中轴线之间的偏移量为x,而听筒的布放位置则位于中轴线上,基于此,在用户握持终端设备接听电话时,则会出现听筒位于耳廓范围,而接近传感器位于耳廓范围外的情况,此时,在调整之前,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为Th0,终端设备的听筒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为h,而接近传感器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为l,其中,h≤Th0<l,并不会判定终端设备与用户贴近,从而导致误判,此时,将将判定阈值设置为Th1,且Th1>Th0,以使h<l≤Th1,以消除因安装位置的偏差,而在不同握持状态下导致识别不准确的情况。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现有技术中判定阈值具有两个数值,分别为识别终端设备靠近用户时采用的接近阈值,以及识别终端设备远离用户时采用的远离阈值,其中,该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的默认值为2cm,即接近传感器采集到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值小于或等于2cm时,识别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为接近位置关系;而该接近传感器的远离阈值的默认值为6cm,即接近传感器采集到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值大于或等于6cm时,识别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为远离位置关系,即Th01为2cm,Th02为6cm。此时,可以增大上述的接近阈值,例如,可以将接近阈值Th11设置为3cm,对于远离阈值,则可以选择保持默认值或根据右手握持状态配置对应的远离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检测到处于右手持握的状态下,可以增大远离阈值Th12,例如将远离阈值Th12由默认值的6cm调整为7cm。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检测到当前处于右手握持状态下,可以调整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将其数值配置为第一接近阈值。可选地,该第一接近阈值大于接近传感器原本配置的接近默认值。如上所述,接近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偏离终端设备的中轴线,因此在听筒已经贴近用户耳廓范围时,接近传感器会处于耳廓范围外,即实际采集到的距离值会比理想值大,因此需要增大判定门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检测到当前处于左手握持状态下,无需重新设置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而是保持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为默认值。上述判定阈值包含有接近阈值以及远离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近传感器安装于终端设备的右侧时,调整在右手握持时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门限,从而能够减少因安装位置偏移听筒而导致误判的情况,提高了判定的准确性。
在S803中,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到上述的接近传感器的距离值后,可以将该距离值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进行比对,若该距离值小于第一接近阈值,则判定当前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较近,即接近握持用户,此时将接近握持用户的状态标记为接近位置状态。若检测到终端设备与用户之间的位置状态为接近状态,且当前屏幕正处于点亮状态,则可以熄灭该屏幕,实现了自动灭屏的目的,从而能够节省电量,并能避免因与接近状态下,在使用的过程中与用户皮肤接触而导致触发界面中的控件,导致误操作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握持状态,设置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还包括S802:
在S802中,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二接近阈值;其中,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检测到当前处于左手握持状态且接近传感器安装于终端设备的右侧区域,此时,左手握持状态会对接近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的偏移有一定程度的抵消,即终端设备在接听状态下,接近传感器大概率会位于耳廓范围内,即实际采集到的距离值会与理想值相近,因此无需增大接近阈值。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将接近阈值设置为第二接近阈值,且第二接近阈值小于第一接近阈值。作为示例而非限定,第二接近阈值Th21设置为2cm,当然,在S801中同样可以对接近传感器的远离阈值进行配置,即将接近传感器的远离阈值配置为第一远离阈值,在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在检测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持握状态下,则可以将远离阈值配置为第二远离阈值,且第一远离阈值同样可以大于第二远离阈值。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若第一远离阈值为7cm,则第二远离阈值Th22可以设置为6cm。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图10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接近传感器位于设备右侧状态下的使用示意图。如图10所示,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在用户握持终端设备接听电话时,由于左手握持会抵消一定的安装偏移,听筒与接近传感器均可能位于耳廓范围内,此时,假设终端设备的听筒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为h,而接近传感器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为l,则h=l,因此可以将判定阈值设置为Th2,使得h=l<Th2成立的同时,提高判定的准确性,可以将第二阈值设置为小于第一阈值。
在S804中,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到上述的接近传感器的距离值后,可以将该距离值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进行比对,若该距离值小于第二接近阈值,则判定当前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较近,即接近握持用户,此时将接近握持用户的状态标记为接近位置状态。若检测到终端设备与用户之间的位置状态为接近状态,且当前屏幕正处于点亮状态,则可以熄灭该屏幕,实现了自动灭屏的目的,从而能够节省电量,并能避免因与接近状态下,在使用的过程中与用户皮肤接触而导致触发界面中的控件,导致误操作的情况发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近传感器安装于终端设备的右侧时,将左手握持状态对应的第二接近阈值设置为小于右手握持状态的第一接近阈值,能够提高判定的准确性。
图11示出了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S302以及S303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11,相对于图3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中S302具体包括:S1101~S1102,S303具体包括S1103以及S1104,具体详述如下: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配置有接近传感器,且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的左侧,其中,该左侧是以终端设备的正面方向为观察方向的“左侧”,即在终端设备的正面方向上,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的左侧,相对地,在终端设备的背面方向上,接近传感器则位于听筒的右侧。具体确定接近传感器位置信息的内容可以参见上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在S1101中,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的左侧,在用户使用左手握持时,误判情况尤为显著。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接近传感器位于设备左侧状态下的使用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接近传感器与听筒之间的偏移量为x,而听筒的安装位置则位于中轴线上。基于此,在用户握持终端设备接听电话时,则会出现听筒位于耳廓范围,而接近传感器位于耳廓范围外的情况,此时,在调整之前,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为Th0,终端设备的听筒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为h,而接近传感器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为l,其中,h≤Th0<l,并不会判定终端设备与用户贴近,从而导致误判,此时,将将判定阈值设置为Th1,且Th1>Th0,以使h<l≤Th1,以消除因安装位置的偏差,而在不同握持状态下导致识别不准确的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检测到当前处于右手握持状态下,无需设置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而是保持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为默认值。上述判定阈值包含有接近阈值以及远离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近传感器安装于终端设备的左侧时,调整在左手握持时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门限,从而能够减少因安装位置偏移听筒而导致误判的情况,提高了判定的准确性。
在S1103中,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在本实施例中,实现方式与S803的实现方式完全相同,具体描述可参见S803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握持状态,设置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还包括S1102:
在S1102中,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二接近阈值;其中,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检测到当前处于右手握持状态且接近传感器安装于终端设备的左侧区域,此时,右手握持状态会对接近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的偏移有一定程度的抵消,即终端设备在接听状态下,接近传感器大概率会位于耳廓范围内,即实际采集到的距离值会与理想值相近,因此无需增大接近阈值。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将接近阈值设置为第二接近阈值,且第二接近阈值小于第一接近阈值。作为示例而非限定,第二接近阈值Th21设置为2cm,当然,在S1101中同样可以对接近传感器的远离阈值进行配置,即将接近传感器的远离阈值配置为第一远离阈值,在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在检测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持握状态下,则可以将远离阈值配置为第二远离阈值,且第一远离阈值同样可以大于第二远离阈值。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若第一远离阈值为7cm,则第二远离阈值Th22可以设置为6cm。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图1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接近传感器位于设备左侧状态下的使用示意图。如图13所示,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在用户握持终端设备接听电话时,由于右手握持会抵消一定的安装偏移,听筒与接近传感器均可能位于耳廓范围内,此时,假设终端设备的听筒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为h,而接近传感器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为l,则h=l,因此可以将判定阈值设置为Th2,使得h=l<Th2成立的同时,提高判定的准确性,可以将第二阈值设置为小于第一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近传感器安装于终端设备的左侧时,将右手握持状态对应的判定阈值设置为小于左手握持状态的第一阈值,能够在确保判定准确性的同时,能够提高判定的准确性。
在S1104中,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在本实施例中,实现方式与S804的实现方式完全相同,具体描述可参见S804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4示出了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S301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14,相对于图3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中S301包括:S1401,具体详述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包括:
在S1401中,若检测到当前处于通话模式且语音信号的输出模式为听筒输出模式,则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内的应用程序中,若部分功能或业务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采集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时,可以通过接近传感器采集上述距离值,并将上报的距离值反馈给上述应用程序,以实现应用程序的相关功能以及完成对应的业务处理流程。而在使用接近传感器采集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值的操作中,通话场景下会因接近传感器与听筒之间的安装位置存在偏差,而出现误判的情况,因此,在执行S301至S303的操作之前,可以确定当前终端设备运行的应用程序中,是否在执行通话业务,若任一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在执行通话业务,即为用户提供通话功能,此时可以识别该终端设备处于通话模式下,则需要确定是否需要对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进行调整,执行S1401的操作;反正,若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中并不存在通话业务,此时,则可以识别无需对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进行调整,保持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为默认值。
在本实施例中,通话模式指的是包含语音通话业务的运行模式,即若终端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中存在语音通话业务,则识别终端设备当前处于通话模式。作为示例而非限定,终端设备启动内置的语音通话应用时,则会执行语音通话业务,在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通过RF模块向通信对端发起语音通话请求,若接收到通信对端反馈的通话确认指令后,则建立通话链路,通过通话链路实时传输语音信号,在终端设备启动语音通话应用时,则终端设备会处于通话模式下,此时会调用接近传感器采集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通话模式还包括在具有交互功能的应用程序中启动的语音通话业务。例如,在具有交互功能的应用程序中,用户可以使用文字信息与交互对象进行互动操作,若某一时刻用户激活应用程序中的语音通话业务,例如向交互对象发起语音通话请求,此时,终端设备则可以通过与交互对象的设备之间的已建立的通信链路,传输语音信号,实现语音通话的目的,在用户激活应用程序的语音通话业务时,终端设备则进入语音通话模式,此时可以通过接近传感器采集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值。其中,上述终端设备与交互对象的设备之间建立通信链路的方式具体可以为:终端设备通过内置的RF模块,与当前所在场景的通信基站发送语音通话请求,此时当前场景的通信基站可以为终端设备分配对应的语音时隙或通信频段等通信资源,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上述分配的通信资源将语音信号发送给通信基站,通信基站将接收到的语音信号发送给交互对象的设备所在的通信基站,通过交互对象对应的通信基站向交互对象的设备建立通信请求,在交互对象的设备对该通信请求进行应答后,可以为该交互对象的设备配置对应的通信资源,并基于分配得到的通信资源将终端设备发送的语音信号发送给交互对象的设备,从而建立了能够传输语音信号的通信链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与交互对象的设备之间语音通话可以是基于VoIP的语音通话业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首先识别终端设备是否在通话模式下,在识别语音信号的输出模式,在通话模式下,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语音信号进行输出,例如终端设备外接有耳机,包括有线耳机以及无线耳机,则可以通过耳机输出语音信号;又例如终端设备配置有扬声器,包括内置式扬声器以及外接式扬声器,则可以通过扬声器输出语音信号;终端设备还可以配置有听筒,听筒与扬声器之间的差别在于接听范围,听筒的接听范围较小,需要用户的耳廓靠近听筒才有较好的接听效果,此时,终端设备同样可以通过听筒输出语音信号。基于不同的输出模块的不同,可以配置对应的输出模式。终端设备在语音通话模式下,且检测到语音信号的输出模式为听筒输出模式,则表示用户需要将终端设备贴近耳部以收听语音信号,此时可以获取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的操作;反之,若语音信号的输出模式为非听筒模式,则无需调整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将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保持为默认值。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若检测到当前语音信号的输出模式为听筒输出模式,则用户会将终端设备贴近耳部,此时通过S301至S303对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语音信号的输出模式、通话模式的判定以及握持状态的识别上述三个操作可以同步执行,也可以基于预设的顺序执行,在此不对上述三个操作之间的先后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即只需语音信号输出模式为听筒模式、终端设备处于通话模式,并终端设备处于特定的握持状态下(其中,上述特定的握持状态可以参见第一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则可以对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和/或远离阈值进行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终端设备执行语音通话业务且使用听筒输出模式输出语音信号时,则可以通过确定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设置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以提高后续位置状态识别的准确性,而在非语音通话业务的场景下,由于不会因为耳廓范围而影响接近传感器的位置状态判定,因此无需对判定阈值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提高判定阈值的准确性。
图15示出了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S301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15,相对于图3、图8、图11以及图14任一项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中S301包括:S1501~S1502,具体详述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包括:
在S1501中,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线性加速度,以及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陀螺仪获取角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内置有加速度传感器以及陀螺仪,其中,加速度传感器可以用于采集终端设备在运动过程中的线性加速度,而陀螺仪则可以可以用于获取终端设备偏离基准位姿所对应的角速度。上述线性加速度以及角速度均为基于三维坐标系的向量,即线性加速度包含了三个坐标轴所对应的线加速度分量,而角速度则同样包含有三个坐标轴所对应的坐标偏移速率。
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需要确定一种终端当前姿态时,可以读取上述两个传感器反馈的数值,即线性加速度以及角速度。
在S1502中,根据所述线性加速度以及所述角速度,确定所述握持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线性加速度以及角速度确定终端设备当前的姿态角,并基于终端设备当前的姿态角确定对应的握持状态。作为示例而非限定,终端设备根据上述两个参量可以确定当前的姿态角在y轴对应的数值为负值,则表示终端设备的右侧面朝下,此时可以识别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若根据上述两个参量可以确定当前的姿态角在y轴对应的数值为正直,则表示终端设备的左侧面朝下,此时可以识别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握持状态的不同,配置与之对应的姿态角范围,在终端设备识别当前的姿态角后,可以与各个握持状态对应的姿态角范围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终端设备当前的握持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内置的陀螺仪以及加速度传感器采集角速度以及线性加速度,并基于上述两个参量确定终端设备的姿态角,从而确定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实现了握持状态的识别。
图16示出了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S1502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16,相对于图15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S1502包括:S1601~S1604,具体详述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线性加速度以及所述角速度,确定所述握持状态,包括
在S1601中,根据所述角速度构建旋转矩阵。
在本实施例中,加速度传感器可以获取终端设备的各个坐标轴上对应的加速度数值,在终端设备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下,加速度传感器的主要受力为重力。而在终端设备在处于非惯性状态时,加速度传感器除了受到重力作用外,还会受到因运动过程而产生的惯性力,例如向心力以及离心力等,上述惯性力会对加速度传感器的采集过程产生贡献,因此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到的线性加速度并为只是重力作用下的线性加速度,还包含在非惯性力作用下在其他坐标轴的分量,为了准确识别终端设备的姿态,终端设备需要抑制除重力外其他外力的惯性力的分量。而陀螺仪用于获取角速度,根据角速度可以确定终端设备的向心力,并基于向心力的大小,可以确定惯性力在各个坐标上的分量,从而将线性加速度以及上述各个坐标轴上的分量进行向量相减,则可以得到只包含重力作用的加速度数值。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角速度在各个坐标轴上的分量,计算对应的旋转矩阵。其中,旋转矩阵可以通过如下标识:
其中,θ为x轴的旋转角,φ为y轴的旋转角;ψ为z轴的旋转角。上述上个旋转角可以基于角速度在各个轴上的积分计算得到。
在S1602中,基于所述旋转矩阵以及所述线性加速度,输出重力加速度的第一更新方程。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旋转矩阵,计算终端设备在各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分量,并与线性加速度内在各个坐标轴对应的加速度进行相减,即可以得到只有重力贡献的线性加速度。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述计算重力加速度的方式,构建关于重力加速度的第一更新方程。
可选地,在进行加速度相减之前,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线性加速度以及角速度的旋转不变性,将上述两个向量旋转至基准坐标轴,并在基准坐标轴上进行向量叠加,从而可以减少惯性力对于相性加速度的影响。
在S1603中,对所述角速度进行时间微分,得到角加速度,并根据所述角加速度,输出重力加速度的第二更新方程。
在本实施例中,对角速度进行时间维度的微分,则可以计算得到各个坐标轴系上角速度的变化率,即上述的角加速度。陀螺仪不受到惯性力的影响,惯性力会在陀螺仪做旋转运动时抵消,因此上述各个坐标轴对应的角加速度的合加速度即为重力加速度,可以构建得到计算重力加速度的第二更新方程。
在S1604中,根据所述第一更新方程以及所述第二更新方程,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计算当前的重力加速度,并基于所述重力加速度确定所述握持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抑制了惯性力后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建立第一更新方程,以及根据在不同坐标轴上的角加速度的分量生成第二更新方程。由于在进行动态姿态预计时,需要构建两个状态更新方程,以确定基于不同变量下的姿态变化情况,本实施例采用的基于线性加速度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的第一更新方程,以及基于角速度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的第二更新方程,根据上述两个状态更新方程导入到卡尔曼滤波算法中,则可以得到消除噪声以及设备运动而产生的惯性力影响在终端设备的基准坐标轴上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并基于重力加速度在基准坐标轴的方向,确定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示例性地,图17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握持状态的识别过程的模块框图。参见图17所示,终端设备将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的线性加速度,以及基于陀螺仪的角速度构成的旋转矩阵导入到坐标变换算法内,归一化到同一坐标轴,并生成第一更新方程,并根据陀螺仪的角速度对时间进行微分,得到的角加速度,并构建第二更新方程,基于上述两个方程联立得到终端设备的重力加速度,并基于重力加速度计算得到终端设备的姿态,并基于姿态确定握持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基于加速度传感器得到的消除惯性力的重力加速度的第一更新方程以及基于陀螺仪得到的角速度对应的第二更新方程导入到卡尔曼滤波算法,预计下一姿态所对应的重力加速度,能够实现姿态识别的同时,能够对下一时刻的姿态进行预测,并根据识别得到在各个时刻对应的姿态信息确定握持状态,不仅能够提高握持状态识别的准确性,由于能够对下一时刻的姿态进行预测,还能够提高握持状态的识别效率,减低了响应时长。
图18示出了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S301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18,相对于图3、图8、图11以及图14任一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S301包括:S1801~S1802,具体详述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包括:
在S1801中,采集屏幕触点的分布信息以及各个所述屏幕触点的触碰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屏幕具体为触摸屏,并支持多点触控识别。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读触摸屏反馈的触点信息,确定当前的屏幕触点的分布信息以及每个屏幕触点对应的触碰面积。由于使用不同手握持终端设备时,对应的触点分布不一样,终端设备可以触控屏反馈的触点信息,确定握持状态。
在S1802中,根据所述分布信息以及所述触碰面积,确定所述握持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为不同的握持状态配置对应的基准触点分布图。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屏幕触点的分布信息以及各个屏幕触点的触碰面积构建实际触点分布图,将实际触点分布图与各个握持状态的基准触点分布图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识别终端设备当前的握持状态。
图19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分布示意图。参见图19所示,在用户使用左手握持终端设备时,终端设备的右侧屏幕区域的触点数较多,而且触碰面积较大;而在用户使用右手握持终端设备时,相对于右侧屏幕区域而言,终端设备的左侧屏幕区域的触点数较多,触碰面积较大,因此可以根据不同握持状态,触点分布的特点,确定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终端设备屏幕触点的分布信息以及触碰面积,确定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识别算法简单,能够提高握持状态的识别效率。
图20示出了本申请第八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20,相对于图3、图8、图11以及图14任一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还包括:S2001,具体详述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判定阈值和所述接近传感器上报的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的位置状态,,包括:
在S2001中,若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大于所述接近传感器的远离阈值,则点亮所述显示屏。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到上述的接近传感器的距离值后,可以将该距离值与所述判定阈值内的远离阈值进行比对,若该距离值大于远离阈值,则判定当前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较远,即远离握持用户,此时将远离握持用户的状态标记为远离位置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若该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的右侧,则在右手握持状态下,可以将远离阈值设置为第一远离阈值;在左手握持状态下,可以将远离阈值设置为第二远离阈值;其中,第一远离阈值大于第二远离阈值。
若该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的左侧,则在左手握持状态下,可以将远离阈值设置为第一远离阈值;在右手握持状态下,可以将远离阈值设置为第二远离阈值;其中,第一远离阈值大于第二远离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若检测到终端设备与用户之间的位置状态为远离状态,且当前屏幕正处于熄灭状态,则可以点亮该屏幕,实现了自动亮屏的目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终端设备处于语音通话状态,则终端设备在亮屏的同时,可以将听筒输出模式切换为扬声器输出模式。优选地,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语音信号增幅算法对扬声器输出的语音信号进行预处理,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收听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终端设备处于语音通话状态,则终端设备在亮屏的同时,可以中断当前的语音通话,实现了自动挂断的功能,减少了用户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终端设备启动了投屏应用程序且通过其他投屏设备显示页面内容,则在终端设备检测到终端设备与用户之间处于远离位置关系时,除了可以亮屏,还可以停止投屏操作,通过终端设备本地的显示屏输出前台的页面内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距离值的不同,识别终端设备与用户之间不同的位置状态,并基于位置状态执行对应的自动化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图2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用于实现以上描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21,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配置有接近传感器的终端设备上,所述终端设备上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左侧,该控制装置包括:
左手握持状态确定单元211,用于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
第一显示屏熄灭单元212,用于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可选地,控制装置还包括:
右手握持状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二接近阈值;
第二显示屏熄灭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其中,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
可选地,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所述听筒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握持状态获取单元,用于若检测到当前处于通话模式且语音信号的输出模式为听筒输出模式,则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可选地,所述左手握持状态确定单元211包括:
运动参数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线性加速度,以及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陀螺仪获取角速度;
运动参数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线性加速度以及所述角速度,确定所述握持状态。
可选地,所述运动参数转换单元包括:
旋转矩阵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角速度构建旋转矩阵;
第一更新方程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旋转矩阵以及所述线性加速度,输出重力加速度的第一更新方程;
第二更新方程构建单元,用于对所述角速度进行时间微分,得到角加速度,并根据所述角加速度,输出重力加速度的第二更新方程;
卡尔曼滤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更新方程以及所述第二更新方程,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计算当前的重力加速度,并基于所述重力加速度确定所述握持状态。
可选地,所述左手握持状态确定单元211包括:
触点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采集屏幕触点的分布信息以及各个所述屏幕触点的触碰面积;
触点信息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布信息以及所述触碰面积,确定所述握持状态。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屏幕点亮单元,用于若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大于所述接近传感器的远离阈值,则点亮所述显示屏。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同样可以通过获取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并且根据接近传感器与终端设备内的听筒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确定在终端设备贴近用户时相应的距离范围,从而对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进行设置,能够在接近传感器与听筒之间安装位置具有偏差时,通过调整接近阈值以减少偏差对于与用户之间的位置状态判定的影响,从而提高息屏操作的准确性,减少设备的能耗。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图2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用于实现以上描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22,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配置有接近传感器的终端设备上,所述终端设备上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右侧,该控制装置包括:
右手握持状态确定单元221,用于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
第一显示屏熄灭单元212,用于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可选地,控制装置还包括:
左手握持状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二接近阈值;
第二显示屏熄灭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其中,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
可选地,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所述听筒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握持状态获取单元,用于若检测到当前处于通话模式且语音信号的输出模式为听筒输出模式,则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可选地,所述右手握持状态确定单元221包括:
运动参数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线性加速度,以及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陀螺仪获取角速度;
运动参数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线性加速度以及所述角速度,确定所述握持状态。
可选地,所述运动参数转换单元包括:
旋转矩阵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角速度构建旋转矩阵;
第一更新方程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旋转矩阵以及所述线性加速度,输出重力加速度的第一更新方程;
第二更新方程构建单元,用于对所述角速度进行时间微分,得到角加速度,并根据所述角加速度,输出重力加速度的第二更新方程;
卡尔曼滤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更新方程以及所述第二更新方程,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计算当前的重力加速度,并基于所述重力加速度确定所述握持状态。
可选地,所述右手握持状态确定单元221包括:
触点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采集屏幕触点的分布信息以及各个所述屏幕触点的触碰面积;
触点信息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布信息以及所述触碰面积,确定所述握持状态。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屏幕点亮单元,用于若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大于所述接近传感器的远离阈值,则点亮所述显示屏。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同样可以通过获取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并且根据接近传感器与终端设备内的听筒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确定在终端设备贴近用户时相应的距离范围,从而对接近传感器的判定阈值进行设置,能够在接近传感器与听筒之间安装位置具有偏差时,通过调整接近阈值以减少偏差对于与用户之间的位置状态判定的影响,从而提高息屏操作的准确性,减少设备的能耗。
图2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23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30(图23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存储器23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31中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23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223,所述处理器23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223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终端设备23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终端设备等计算设备。该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230、存储器23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3仅仅是终端设备23的举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23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
所称处理器2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23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2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23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23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23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终端设备23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23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23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23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231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等。所述存储器23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移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移动终端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拍照装置/终端设备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可以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网络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网络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2)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配置有接近传感器的终端设备上,所述终端设备上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左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
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还包括:
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二接近阈值;
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其中,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所述听筒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之前,还包括:
若检测到当前处于通话模式且语音信号的输出模式为听筒输出模式,则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包括:
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线性加速度,以及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陀螺仪获取角速度;
根据所述线性加速度以及所述角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线性加速度以及所述角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角速度构建旋转矩阵;
基于所述旋转矩阵以及所述线性加速度,输出重力加速度的第一更新方程;
对所述角速度进行时间微分,得到角加速度,并根据所述角加速度,输出重力加速度的第二更新方程;
根据所述第一更新方程以及所述第二更新方程,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计算当前的重力加速度,并基于所述重力加速度确定所述握持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包括:
采集屏幕触点的分布信息以及各个所述屏幕触点的触碰面积;
根据所述分布信息以及所述触碰面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之后,还包括:
若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大于所述接近传感器的远离阈值,则点亮所述显示屏。
8.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配置有接近传感器的终端设备上,所述终端设备上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左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手握持状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
第一显示屏熄灭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右手握持状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二接近阈值;
第二显示屏熄灭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其中,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接近光传感器,所述终端设备上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左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
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二接近阈值;
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其中,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所述听筒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之前,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如下步骤:
若检测到当前处于通话模式且语音信号的输出模式为听筒输出模式,则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包括:
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线性加速度,以及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陀螺仪获取角速度;
根据所述线性加速度以及所述角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线性加速度以及所述角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角速度构建旋转矩阵;
基于所述旋转矩阵以及所述线性加速度,输出重力加速度的第一更新方程;
对所述角速度进行时间微分,得到角加速度,并根据所述角加速度,输出重力加速度的第二更新方程;
根据所述第一更新方程以及所述第二更新方程,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计算当前的重力加速度,并基于所述重力加速度确定所述握持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包括:
采集屏幕触点的分布信息以及各个所述屏幕触点的触碰面积;
根据所述分布信息以及所述触碰面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之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如下步骤:
若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大于所述接近传感器的远离阈值,则点亮所述显示屏。
16.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配置有接近传感器的终端设备上,所述终端设备上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右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
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还包括:
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二接近阈值;
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其中,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所述听筒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之前,还包括:
若检测到当前处于通话模式且语音信号的输出模式为听筒输出模式,则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包括:
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线性加速度,以及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陀螺仪获取角速度;
根据所述线性加速度以及所述角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线性加速度以及所述角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角速度构建旋转矩阵;
基于所述旋转矩阵以及所述线性加速度,输出重力加速度的第一更新方程;
对所述角速度进行时间微分,得到角加速度,并根据所述角加速度,输出重力加速度的第二更新方程;
根据所述第一更新方程以及所述第二更新方程,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计算当前的重力加速度,并基于所述重力加速度确定所述握持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包括:
采集屏幕触点的分布信息以及各个所述屏幕触点的触碰面积;
根据所述分布信息以及所述触碰面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22.根据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之后,还包括:
若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大于所述接近传感器的远离阈值,则点亮所述显示屏。
23.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配置有接近传感器的终端设备上,所述终端设备上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右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右手握持状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
第二显示屏熄灭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左手握持状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二接近阈值;
第二显示屏熄灭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其中,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
24.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接近光传感器,所述终端设备上接近传感器位于听筒右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
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左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二接近阈值;
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
其中,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接近阈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所述听筒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之前,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如下步骤:
若检测到当前处于通话模式且语音信号的输出模式为听筒输出模式,则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27.根据权利要求24-2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包括:
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线性加速度,以及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陀螺仪获取角速度;
根据所述线性加速度以及所述角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线性加速度以及所述角速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角速度构建旋转矩阵;
基于所述旋转矩阵以及所述线性加速度,输出重力加速度的第一更新方程;
对所述角速度进行时间微分,得到角加速度,并根据所述角加速度,输出重力加速度的第二更新方程;
根据所述第一更新方程以及所述第二更新方程,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计算当前的重力加速度,并基于所述重力加速度确定所述握持状态。
29.根据权利要求24-2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终端设备处于右手握持状态,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接近传感器的接近阈值为第一接近阈值,包括:
采集屏幕触点的分布信息以及各个所述屏幕触点的触碰面积;
根据所述分布信息以及所述触碰面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握持状态。
30.根据权利要求24-2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近阈值,则熄灭显示屏之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执行如下步骤:
若检测到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大于所述接近传感器的远离阈值,则点亮所述显示屏。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或16-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或16-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085423.3A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2538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5423.3A CN113253826B (zh)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5423.3A CN113253826B (zh)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3826A CN113253826A (zh) 2021-08-13
CN113253826B true CN113253826B (zh) 2024-04-12

Family

ID=77219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5423.3A Active CN113253826B (zh)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38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3275B (zh) * 2019-05-13 2021-12-24 北京中科飞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多通道宽带干扰信号产生装置
CN114449097A (zh) * 2022-01-19 2022-05-0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熄屏方法、装置、通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49635A (zh) * 2022-02-24 2022-05-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率调整方法、装置、终端、介质和程序产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7875A (zh) * 2013-12-05 2014-03-1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屏幕状态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775308A (zh) * 2016-12-06 2017-05-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9047115A1 (zh) * 2017-09-07 2019-03-14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闪光灯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0741621A (zh) * 2017-09-27 2020-01-31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通话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7875A (zh) * 2013-12-05 2014-03-1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屏幕状态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775308A (zh) * 2016-12-06 2017-05-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近传感器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9047115A1 (zh) * 2017-09-07 2019-03-14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闪光灯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0741621A (zh) * 2017-09-27 2020-01-31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通话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3826A (zh) 2021-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06865B1 (en) Communication message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1083684B (zh) 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972334B (zh) 蓝牙配对连接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53826B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WO2018161353A1 (zh) 一种分享照片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48067B (zh) 一种调节屏幕显示亮度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000411A1 (zh) 一种无线通信连接建立的方法及设备
WO2019062364A1 (zh) 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20253340A1 (zh) 导航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9052291A1 (en) UNLOCKING METHODS AND RELATED PRODUCTS
WO2020077485A1 (zh) 电子围栏更新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6101776B (zh) 音量调节的方法、智能设备及音箱
CN111327458A (zh) 配置信息分享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11027A (zh) 一种启动应用程序的方法、终端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25546B (zh) 信息分享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848492B (zh) 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启用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479219B (zh) 移动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612598A (zh) 防沉迷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88114B (zh)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及终端
WO2020025033A1 (zh) 基于音量的主从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2048453A1 (zh) 解锁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424393B (zh) 移动终端寻找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769206B (zh) 数据同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022600A (zh) 驱动电流的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WO2019101207A1 (zh) 智能终端控制方法、智能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