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8304A - 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8304A
CN113248304A CN202110527619.8A CN202110527619A CN113248304A CN 113248304 A CN113248304 A CN 113248304A CN 202110527619 A CN202110527619 A CN 202110527619A CN 113248304 A CN113248304 A CN 113248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t
percent
composition
edta
can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76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均成
王晓慧
杜文平
游贝
李书先
谢桃
林玉祥
徐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o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wo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o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o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276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483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48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83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60Biocides or preservatives, e.g. disinfectants,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放射形土壤杆菌;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淡紫拟青霉;布氏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哈茨木霉;多粘类芽孢杆菌;EDTA‑Fe;EDTA‑Zn;硼酸;硝酸钾;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麸皮;甘薯粉渣(干基)。本发明把几种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和或菌剂、无机肥料、有机物料基质等科学地组合起来,制成一种既能防控猕猴桃根癌病、根腐病,又能防控根结线虫、蛴螬、金针虫、蝼蛄、白蚁、地老虎、根蛆等地下害虫,促进猕猴桃病虫伤口与机械伤口的愈合,满足猕猴桃无机营养、一定有机营养与改善土壤结构,增强抗性,促进根系发育,减少农药施用量和残留量的多功能营养组合物。

Description

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猕猴桃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猕猴桃种植中的肥料、农药,具体为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猕猴桃根癌病(Agrobacterium tumefactionsSmith et Towns.Conn)又称猕猴桃冠瘿病,为“根癌土壤杆菌”寄生传播的土传细菌性病害。病菌从伤口进入主要发生在根及根颈处,也可传至地上部。发病初期主要在侧根和主根上形成球形或近球形的多个瘤体,乳白色至红白色,表面光滑,多个瘤体汇合后呈不规则根瘤,并变为深褐色或黑褐色,表面粗糙,瘤内部木质化、质地较硬,部分瘤体中间出现裂痕。受病植株根系受到破坏,吸收功能受阻,病株生长缓慢,地上叶片发黄,叶子和果实均较小,经过一段时间后,植株因缺乏必要的营养而死亡。
病害以细菌在根癌组织的皮层过冬,或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病组织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病根和土壤中的细菌,是第二年的主要侵染源。世界公认伤口是根癌病侵入植物体为害的唯一途径。病菌主要通过嫁接口、机械伤口、虫害伤口侵入,以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根结线虫为传播媒介。碱性土壤、粘重土壤,通气性差,排水不良,有机质含量低,根结线虫、蛴螬、金针虫、蝼蛄、白蚁等地下害虫多,以及耕作粗放,田间作业造成各种机械损伤多,有利于病虫害侵入。
该病近年来在我国四川、陕西、重庆、云贵等各猕猴桃产区普遍发生,面积赿来越大,不少产区成片死树,大量农户毁园绝收,给广大果农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制约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由于该病发生存在隐蔽性,传播快,为害大,防治极难,果农称之为“猕猴桃癌症”。现有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扒开猕猴桃根部土壤,用刀刮割除肿瘤后,再施用化学农药涂刷伤口、药剂灌蔸、全田撒药消毒杀菌,或直接挖出根癌病株等防控根癌病;施用化学农药防治根结线虫、蛴螬、金针虫、蝼蛄、白蚁等地下害虫;施用化学药剂进行土壤处理或灌蔸防治根腐病。传统的制剂多是单一制剂,防病防虫单一,施于土壤易失去活性;解决土壤碱化问题采取施用化学制剂硫磺,用量难掌握,易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防治与治理方法多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而根癌病区别于其它病的特殊致病机理是导致非正常细胞恶性增生,病菌存于内瘤,化学药剂无法渗入瘤内杀灭病菌与抑制肿瘤细胞增生,受伤部位伤口难愈合。突出表现是效果差、持效短、成本高,费工费力,治后恢复慢,复发,难根治。同时,化学农药防治不仅用量大,施用不当产生药害,易造成农药残留等污染,不利于无公害农业栽培与生态环境保护。目前,在猕猴桃根癌病等地下病虫防治方面尚未有好的解决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猕猴桃种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是针对猕猴桃根癌病的侵染、发生、发展特性与机理,传统单剂防治的弊端,把几种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和或菌剂、无机肥料、有机物料基质等科学地组合起来,制成一种既能防控猕猴桃根癌病、根腐病,又能防控根结线虫、蛴螬、金针虫、蝼蛄、白蚁、地老虎、根蛆等地下害虫,促进猕猴桃病虫伤口与机械伤口的愈合,满足猕猴桃无机营养、有机营养与改善土壤结构,增强猕猴桃抗性,促进猕猴桃根系发育,健壮生长,减少农药施用量和残留量,达到农业无公害安全生产要求的多功能营养组合物,专供猕猴桃根部病虫防治使用。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其组成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Figure BDA0003066679630000021
总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作为本申请中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Figure BDA0003066679630000031
余量为甘薯粉渣(干基),总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Figure BDA0003066679630000032
Figure BDA0003066679630000041
总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上述组分相关说明:
(1)放射形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K1026。
K84突变菌株K1026不仅能够抑制对土壤杆菌素K84敏感的菌株,还能够抑制对土壤杆菌素K84不敏感的菌株。其抗菌机理:
一是抗生作用。K1026菌株抢占伤根系伤口位点,并在其上定植产生一种专化性抗生素-土壤杆菌素,可抑制绝大多数根癌病原菌的生长。K1026与K84菌株一样能分泌一种能抑制2-取代腺嘌呤核苷,拮抗根癌土壤秆菌DNA合成,控制病菌的繁殖与生长。
二是阻隔作用。K1026施于土壤中,菌株与根系接触抢点伤口位点并定植于内产生抑菌圈,阻隔病菌的进入与抑制病菌的再生。
三是寄生作用。K1026菌株能渗入根瘤内,与根癌农秆菌病原物互作形成营养竞争,抢夺病原菌体营养致病菌死亡。
四是促生作用。K1026菌体分泌物具有溶磷作用,能提高磷素肥料养分的有效性,对根系具有促生作物。
K1026易培养,蛋白质、麸皮、玉米粉、氨基酸等均为优良的培养基料成分,原料来源广泛。pH5.0~7.5均能正常生长,但以pH6左右较为菌体生长不繁殖。
(2)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是一种根癌病的治疗剂,已有人申请专利(专利号CN201110035748.1)。由大连保绿宝海洋生命科学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研发,产品可从该公司及青岛博智汇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入。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主要成分为壳寡糖柠檬酸盐、羧甲基壳聚糖、游离碘、海藻酸钠等。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不仅能在伤口处阻止病虫害入侵,作为药物缓释剂,有效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和减少药物用量。还可在伤口处减少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损耗,防止伤口腐烂。还能有效地诱导植物产生广谱抗性,具有抑制细菌繁殖、活化细胞、促进植物生长、加速根系受伤组织愈合等独特功能。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的功能及作用机理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抑制细菌繁殖。引起根癌病的根癌土壤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土壤杆菌,它将Ti-DNA转入植物细胞并整合进植物的基因组,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壳寡糖的C位氨基不但赋予了其抗菌性,而且壳寡糖这一带有正电荷的阳离子与微生物细胞壁的磷脂类等阴离子相互吸引,束缚微生物自由度,阻遏有害真菌繁殖。不仅如此,壳寡糖还可被微生物细胞吞噬,使微生物的DNA(去氧核糖核酸)向RNA(核糖核酸)转录,使蛋白质合成受阻而抑制病菌繁殖,表达出对真菌、细菌和病毒的抑灭。壳寡糖柠檬酸盐无毒无副作用,而且还带有正电荷,会与带负电荷的果树根系紧密结合,颇具附着展布效果,有效增强和延长其它杀菌剂药效。壳寡糖柠檬酸盐pH值≤5,它涂抹在根系伤口上,或浇灌于果树根部土壤中,调节土壤,恶化根癌土壤杆菌生存环境让之无法存活。它既能增强树体的抑菌灭菌的内抗力,又在根系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避免菌丝侵入,其残液还能抑灭土壤中有害霉菌和丝状真菌,并大大增加有益微生物固氮菌、纤维分解菌、乳酸菌、放线菌的数量,从根基上保证果树健康生长。
二是诱导产生抵御病原物质的抗性蛋白——致病相关蛋白PR(pathogenesis-relatedproteins)。这是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植物抗病害方面比较独特的一点。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所诱导的抗性蛋白主要为植物抗毒素、几丁质酶、壳聚糖酶和β-1、3-葡聚糖酶等。植物抗毒素是一种低分子质量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微生物活性,对植物有保护作用。几丁质酶、壳聚糖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底物几丁质和葡聚糖是真菌细胞壁的主要组分,几丁质酶,特别是在β-1、3-葡聚糖酶的共同作用下可在体外抑制真菌的生长。这两种酶都有酸性和碱性的同工酶,前者分泌到细胞壁间,而后者集聚在细胞内的液泡中,它们构成了对真菌侵染的两道防线。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所诱导的抗性蛋白几丁质酶、壳聚糖酶和β-1、3-葡聚糖酶彼此之间还有协同效应,以致抗菌作用更为明显。
三是诱导木质素形成。木质素是由多种苯基类丙烷醇缩合而成的多聚物,是植物维管组织次生细胞壁的主要组分,决定细胞壁的强度和刚性,它本身抗微生物的降解。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可诱导植物在其受病菌侵染点周围木质化,形成一个物理屏障,从而阻止和延迟病菌的生长和向周围正常组织扩散,增强植物的抗病力。
四是促进植物的酚类代谢。在植物的病菌侵染点处,酚类(单宁、绿原酸等)物质大量积累。酚类是杀菌性物质,又是木质素形成的前体。植物体内酚类的增多,不但自身可以抗病,而且还可促使病原侵染处木质化,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诱导的细胞中酚类组成会迅速变化,苯丙烷、香豆酸和绿原酸等都明显增加。
五是诱使植物产生愈创葡聚糖、增强植物细胞壁,保护伤口,防止病菌二次侵染。国内外有关学术界公认,伤口是根癌土壤杆菌侵染植株的唯一途径,保护伤口是最好的防治。愈创葡聚糖是一种富含β-1、3-葡聚糖酶的多聚糖,植物受到病原侵害时,常在细胞间沉积愈创葡聚糖,从而将受菌感染的部位与正常的细胞分隔开,与木质化一样,形成物理屏障,因此病原菌不能扩散到未受感染的组织,而起到抗菌作用。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可诱导植物产生愈创葡聚糖而免受病原菌的侵害。另外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还可使植物的细胞壁发生变化,可使细胞壁显著加厚,包间被填塞,在病菌侵入处形成大量乳头状突起,病原菌被包埋在致密的颗粒状物质中,不能进一步扩散。
六是促进根系细胞分化、加速受伤组织愈合。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能够借助它与植物的天然亲和力,迅速渗透到植物毛孔和细胞隙,使植物细胞再生速度加快。同时,在短时间内穿过环境相,渗透到植物的生物运动相、生物动力相,刺激作物细胞组织发育,所以,当根受伤时,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的壳寡糖活性物质进入植物体内,在根系内传导、分布、积累、代谢,能刺激初生构造和次构造的部位,如骨髓、次生韧皮部,或次生木质部中的薄壁细胞,加速DNA向RNA的转录,从而加速细胞伸长,促进细胞分裂。在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的作用下使受伤部位快速形成创伤木栓形成层,最初围绕在伤口和纤维周围的薄壁细胞,分化成封闭的小圆圈式的木栓形成层,并向圆圈中央部分逐渐分生木栓细胞,把伤口塞住。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能快速进入木栓形成层的薄壁细胞内,使细胞壁纤维素结构间的交织点断裂,联系松弛,引起吸水而使细胞的体积加大进行分裂。由内分列形成栓内层,向外分裂形成木栓层。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进一步促进两个初生木质部之间的薄壁组织细胞开始分裂活动,形成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随着细胞的分裂,各段维管形成层逐渐向两端扩展,并向外推移,直到初生木质部的辐射角外,与其外侧的中柱鞘细胞相接,此时,这些外部的中柱鞘细胞也恢复分裂能力,并分别与最初形成的维管形成层相连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连续的呈波浪状的形成层,包围着初生木质部。出生韧皮部内侧的形成层被新形成的组织推向外方,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促进形成层进行平周分裂,向内分裂产生的细胞,分化出新的木质部,加在初生木质部的外方,为次生木质部,向外分裂产程的细胞,分化出新的韧皮部,加在初生韧皮部的内方,为次生韧皮部,形成维管组织。从而完成基本分生组织形成皮层,原表皮层形成表皮,使根系恢复正常生长。
(3)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Thom.)Samson]。淡紫拟青霉属于内寄生性真菌,是一些植物寄生线虫的重要天敌,能够寄生于卵,也能侵染幼虫和雌虫。如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卵寄生率高达60%~70%。
淡紫拟青霉对多种线虫都有防治效能,其寄主有根结线虫、胞囊线虫、金色线虫、异皮线虫、甚至人畜肠道蛔虫,同时与多种生物菌混用具有相互增效的作用,是防治根结线虫最有前途的生防制剂。
淡紫拟青霉菌对根结线虫卵的抑制机理:淡紫拟青霉与线虫卵囊接触后,在粘性基质中。作用机理:淡紫青拟霉孢子萌发后,所产生的菌丝可穿透线虫的卵壳、幼虫及雌性成虫体壁,菌丝在其体内吸取营养,进行繁殖,破坏卵、幼虫及雌性成虫的正常生理代谢,表现在生防菌菌丝包围整个卵或虫体,菌丝末端变粗,由于外源性代谢物和真菌几丁质酶的活动使卵壳表层破裂,随后真菌侵入并取而代之,同时分泌的毒素对线虫起毒杀作用,从而导致植物寄生线虫死亡。
对昆虫的寄生作用:据文献资料,淡紫拟青霉可寄生等翅目的白蚁;半翅目的荔枝蝽蟓、稻黑蝽;同翅目的叶蝉、褐飞虱;鞘翅目的甘薯象鼻虫以及鳞翅目的茶蚕、灯蛾等。
淡紫拟青霉次生代谢物的生理功效:一是促进植物生长。在拟青霉的生长过程中,该菌能产生丰富的衍生物,其中一类似吲哚乙酸的产物,它最显著的生理功效是低浓度时促进植物根系与植株的生长,因此在植物根系施菌不仅能明显抑制线虫侵染,而且能促进植株营养器官的生长。二是产生多种功能酶。此菌能产生丰富的几丁质酶,几丁质酶对几丁质有降解作用,它能促进线虫卵的孵化,提高拟青霉菌对线虫的寄生率,此外还能产生细胞裂解酶、葡聚糖酶与丝蛋白酶、淀粉酶、蛋白酶、葡聚糖酶,这些酶促进细胞分裂。三是降解效应。淡紫拟青霉能促进难溶磷酸盐的溶解,提高土壤磷素的有效性。四是研究还表明,拟青霉还能促进许多化学聚合物(如农药,制革废水等)的分解,这证明淡紫拟青霉具有一定的环保效应。
硝酸铵、硝酸钾、豆渣是培养料氮源部分,淀粉、麸皮、玉米粉等是培养料碳源,这些均为优良的培养基料成分,原料来源广泛。PH值4.8~8.0均能正常生长,但以5~6较为适合该菌的菌株生长和孢子的产生。
所以,淡紫拟青霉不仅具有生防功效高、寄主广、生易培养等优点,而且有良好的促生效应与环保效应。
(3)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这两种菌在本申请中主要防杀的地下害虫种类有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其它还有拟步甲、根蝽、白蚁等等。
布氏白僵菌异名卵孢白僵菌(B.tenella),是专性寄生蛴螬、金针虫等鞘翅目害虫的一种重要虫生真菌,对蛴螬、金针虫具有较高的毒力。本菌最显著的特点是不仅效果好,而且生态环境宽,在土壤内有较长的后效,施用后3年仍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特别是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存活期更长,故本菌是良好的土壤施用菌剂,这是目前所有化学农药与其它菌剂所不及的。海藻酸钠、麦麸、农产品下脚料等混合对延缓菌丝体活力下降有一定作用,与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混用有增效作用。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是一种昆虫内寄生菌物。特别对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以及拟步甲、根蝽、白蚁、根蛆等均具强的寄杀性,产生的一系列环状六肽毒素对害虫有强的毒杀作用。由于其寄主范围广,致病力强,对人、畜、农作物无毒,无残毒、菌剂易生产,持效期长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白僵菌具有致病力强,杀虫谱广,对温血动物无害,菌体容易培养,土壤施用持效期长,在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两类白僵菌的防治害虫机理是主要通过接触从体壁侵入,但也可通过消化道、气孔及伤口等途径侵入虫体内。它们对寄主的侵染要经历10个阶段,即:分生孢子的附着→萌发→穿透表皮→菌丝在血腔内生长→产生毒素→寄主死亡→菌丝入侵所有器官→菌丝穿出表皮→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扩散→再侵染。其中,只要经历前4~5个阶段,就可以使昆虫致病。
分生孢子的附着:白僵菌的分生孢子,可随气流、水流被动地与寄主相遇,也有虫体移动主动相遇,附着在寄主的外表皮上。分生孢子被吸附以后,可产生一些酶和分泌一些粘性物质,使其进一步固着在体壁上。
萌发:昆虫的体表皮成分有充足的氨基酸和葡糖胺、N-乙酰氨基葡萄糖、几丁质、长链脂肪酸等,可满足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菌丝有限生长的营养需要,并能刺激分生孢子的萌发和形成芽管,让其在极短时间内穿透表皮。
穿透表皮:分生孢子萌发分泌分泌多种水解酶,其中蛋白酶、几丁酶和脂酶,将虫体局部体壁溶解后,所形成的芽管可直接穿透表皮,芽管靠机械压力穿透上皮组织,伸入体腔内。
菌丝在血腔内生长:芽管在穿透表皮之后,就在血腔里产生虫菌体或延长形成菌丝后再产生这种酵母状的虫菌体。菌丝就在血腔中进行营养生长,产生筒形孢子(芽生孢子),筒形孢子也可直接长成菌丝。菌丝不断增殖,侵入器官,充满体腔,血细胞也就失去了吞噬作用,使正常的体液循环受到阻碍,造成生理饥饿,并会引起组织细胞的机械破坏。同时菌丝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如白僵菌素和草酸盐类等)会使血液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从而使寄主正常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变化,最终因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而死亡。
产生毒素:毒素中最重要的有三种,白僵菌素(beauvericin)是一种环状的缩羧肽,用丙酮和酒精可以提取,对多种昆虫具毒杀作用,会影响离子的运载;白僵菌交酯(beauverolide)是作用于围心细胞;球孢交酯(bassianolide)的毒性比白僵菌素还高,会使核变性,用这种毒素喂食某些昆虫可使肌肉呈特异的松弛状态,以致最后死亡。
白僵菌孢子萌发后,在芽管伸出时便分泌多种水解酶,其中蛋白酶、几丁酶和脂酶是使其穿过体壁所必需的,它们常整体系统地起作用。芽管借助自己分泌的水解酶、代谢酶和菌丝的机械压力等因素的联合协调作用,得以穿透寄主体壁,进入血腔中。一旦入侵成功便争夺虫体内的营养。另外,菌丝体在体内大量繁殖,这不但阻碍了体液的循环造成生理饥饿,而且使细胞受到机械破坏。被侵染的细胞便失去生命活力。脂肪体被侵染以后呈萎缩解体,使体液浑浊。菌丝在生长过程中还能分泌对昆虫有毒害作用的毒素和代替产物(如草酸盐)。生理上的一些变化,如血腔pH的改变、昆虫脱水等也能导致虫体死亡。
世界公认伤口是根癌病菌原侵入植物体为害的唯一途径。而为害根系的地下害虫常造成虫伤口,并带菌传播。
现在对地下害虫的防治一般采用化学农药。随着害虫抗药性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化学农药大剂量,高毒性的使用,这不仅污染环境,与人们要求绿色环保的愿望背道而驰,同时还使害虫天敌的种群和数量大为减少。最终致使地下害虫的为害日趋严重。对地下害虫的防治人们不得不重新做出选择。
布氏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用于本组合物,目的是防杀地下害虫,避免害虫为害猕猴桃根系,减少或避免虫伤口,杜绝根癌农秆菌侵入通道,有效减少或避免猕猴桃根癌病的为害。
(4)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ianum Rifai)与多粘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均有优良的土传病害的生防菌。用于本组合物组分是利用其对致病性土传真菌的强拮抗作用,防治猕猴桃的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减少或避免根腐病伤根,杜绝根癌农秆菌侵入通道,有效减少或避免猕猴桃根癌病的为害。
哈茨木霉已有人申请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79781;根据相关研究,哈茨木霉为一种丝状真菌,对致疫霉属(Phytophthora)、丝核属(Rhizoctonia)以及对致根腐、茎腐、绵腐的镰刀菌等土传习性真菌有较强拮抗作用,对炭疽病菌、灰霉菌也有一定预防作用,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提高育苗与移植的成活率,保持苗健壮生长。它的作用机制多种多样,包括产生抗生素、重寄生作用、溶菌作用、竞争作用等。
多粘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0.1亿个/克,多粘类芽胞杆菌为一种生防细菌,椐研究,多粘类芽胞杆菌分泌的拮抗物质对引起猕猴桃等作物的根腐病、茎腐病、枯萎病的镰刀菌等土传习性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强的抑制效果,并能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明显促进生长与增产作用。
(5)硝酸钾(KNO3)、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硼酸(H3BO4)、EDTA-Fe、EDTA-Zn。
硝酸钾、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为市售农用硝酸钾,用于本组合,可补充土壤养分,为猕猴桃提供氮(N)、磷(P2O5)、钾(K2O)素营养,促进猕猴桃健壮生长,并为各生防菌的生长提供氮源、磷源,促进生防菌生长与繁殖,提高生防效果。
硼酸(H3BO4)为市售的硼酸,用于本组合,一是提供微量元素养分,二是白僵菌、放射形土壤农秆菌K1026、淡紫拟青霉等菌体生长与防病的增效剂。研究报道,如白僵菌制剂中加入硼酸,可促进菌体生长,让寄主害虫提早发病,提高死亡率。
EDTA-Fe为铁的螯合物,是一种高效铁肥。铁是作物必须的营养元素铁,在植物生理上有重要作用。铁是一些重要的氧化-还原酶催化部分的组分。在植物体内,铁存在于血红蛋白的电子转移键上,在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中铁可以成为氧化或还原的形态,即能减少或增加一个电子。铁不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但缺铁时,叶绿体的片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严重时甚至使叶绿体发生崩解,可见铁对叶绿素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缺铁时叶片会发生失绿现象。铁在植物体内以各种形式与蛋白质结合,作为重要的电子传递体或催化剂,参与许多生命活动。用于本组合物提供铁素营养,促进猕猴桃健壮生长。
EDTA-Zn为锌的螯合物,是一种高效锌肥。锌是作物必须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主要是作为酶的金属活化剂,参与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合成,促进生长点生长。用于本组合物提供锌素营养与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
(6)麸皮、甘薯粉渣,用于本组合物是作为生防菌专用的有机营养基质料。一是改善土壤结构,协调土壤水肥气热关系,为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土壤中腐解矿质化后,可补一定量的氮磷钾养分及中微量元素,并为猕猴桃提供营养;二是作为菌体的载体基质,为组合物施用于土壤中快速繁殖与生长提供营养与创造局部优良的环境,提高生物防治病虫的效果。
麸皮是小麦加工加工面粉后得到的副产品,资源丰富,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易于购买。过去,麸皮主要是用作饲料,经济价值不高。但却是优良的微生物菌体培养与繁育的主要基质之一。
麦麸中的氨基酸含量较高,并且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维生素E、维生素B族,对氨基苯甲酸含量更是所有植物中最高的,并富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低聚糖、植酸酶。维生素E具有抗不良细胞增生的作用,可抑制根癌细胞的增生。对氨基苯甲酸是细胞分裂必需物质,具有修复伤口的作用。在微生物培养基料中,除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外,还必须有适量的氮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以及硫磺素、核黄素、尼克酸及植酸酶等微生物生长必需的生长素;此外,还含有a-淀粉酶、β-淀粉酶、氧化酶、过氧化酶,这些都是微生物所必需的。试验研究表明,以麸皮作为有机氮源、有机碳源,是其它作物所不及的,这是因为麸皮中含有15%左右的蛋白质,不仅C/N适宜,成本低,而且菌体生长效果好。
甘薯粉渣是淀粉厂用甘薯鲜薯块在加工提取淀粉以后的副产物,货源稳定,价格低廉,湿粉渣经挤压出水、烘干、粉干即得甘薯粉渣粉。甘薯粉渣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及残留淀粉,其次是脂肪、蛋白质、锌、铁、硒、钙等物质,可为生防菌提供有机氮源、碳源及微量元素营养,促进生防菌生长,并可为猕猴桃提供微量元素,并改善土壤结构。甘薯粉渣(以湿重计)中平均含水分83.75%,淀粉101.15g/kg,脂肪0.255%,蛋白质0.497 3%,锌11.18mg/kg,铁1219.00mg/kg,硒0.032 3mg/kg,钙6460.00mg/kg,未检测出维生素A、维生素C和氯原酸。
该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的生产工艺为:
选料:组分中的放射形土壤秆菌、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淡紫拟青霉、布氏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哈茨木霉菌、多粘类芽孢杆菌、EDTA-Fe、EDTA-Zn、硼酸、硝酸钾、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均用市售产品;麸皮为面、面粉、面制品生产厂副产品,从生产厂购进;甘薯粉渣(干基)为淀粉生产厂副产品,通过挤压、烘干脱水、粉碎制得,从淀粉生产厂购进。
组配:组配采取多次混合法,即将比例称量。
第一步:生防菌专用基质粉料制备。将麸皮、甘薯粉渣(干基)、EDTA-Fe、EDTA-Zn、硼酸、硝酸钾、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按组分称量,按麸皮、甘薯粉渣(干基)物料的30%加入水分,边加入边机械混匀,混匀后输送入水泥混凝土堆制池,用1㎜不透明厚型塑料薄膜将池口封严,堆制10天左右,让混合物料熟化,并通过堆制中发热产生的高温将物料中的杂菌等有害生物杀灭,再出池烘干(烘干温度为80℃),经粉碎制成60~80目细度生防菌专用基质粉料。
第二步:多效营养组合物的制备。分别将放射形土壤秆菌、淡紫拟青霉、布氏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哈茨木霉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按组分称量,与生防菌专用基质粉料按质量比为1:5混匀;再将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按组分称量,与生防菌专用基质粉料按质量比为1:5混匀。再将上两混合物混匀后,加入按组分制备所得的余下全部生防菌专用基质粉料,混匀后采用冷造粒工艺,即制成本组合物颗粒剂产品。
该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专用于猕猴桃根癌病防治,于猕猴桃树春季萌芽前使用,使用时,将本组合物按亩用量80~100Kg,直接猕猴桃树旁开5~10厘米深放射状浅穴施入,灌水后覆土即可。使用该组合物后,病株根瘤减量最大达83.0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系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是针对猕猴桃根癌病的侵染、发生、发展特性与机理,传统单剂防治的弊端,把几种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和或菌剂、无机肥料、有机物料基质等科学地组合起来,使其实现协作增效的技术效果,制成一种既能防控猕猴桃根癌病、根腐病,又能防控根结线虫、蛴螬、金针虫、蝼蛄、白蚁、地老虎、根蛆等地下害虫,促进猕猴桃病虫伤口与机械伤口的愈合,满足猕猴桃一定有机营养与改善土壤结构,增强猕猴桃抗性,促进猕猴桃根系发育,健壮生长,减少农药施用量和残留量,达到农业无公害安全生产要求的多功能营养组合物,专供猕猴桃根部病虫防治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其组成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Figure BDA0003066679630000131
上述组分相关说明:
(1)放射形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K1026,为市场购入。
(2)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是一种根癌病的治疗剂,已有人申请专利(专利号CN201110035748.1)。由大连保绿宝海洋生命科学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研发,产品可从该公司及青岛博智汇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入。
(3)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Thom.)Samson],为市场购入产品,也可采用CGMCC 3.829。
淡紫拟青霉对多种线虫都有防治效能,其寄主有根结线虫、胞囊线虫、金色线虫、异皮线虫、甚至人畜肠道蛔虫,同时与多种生物菌混用具有相互增效的作用,是防治根结线虫最有前途的生防制剂。
淡紫拟青霉不仅具有生防功效高、寄主广、生易培养等优点,而且有良好的促生效应与环保效应。
(3)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为市售产品,布氏白僵菌可采用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 30831)、山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微生物保藏中心(CCREM SDMCC 013009、CCREM SDMCC 013010)、中国林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fcc 80762)等。金龟子绿僵菌可采用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 30101)、四川省微生物资源保藏中心(菌种保存号SCTCC 400182、SCTCC400187等。
两菌寄生防杀的主要地下害虫种类有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其它还有拟步甲、根蝽、白蚁等等。
本菌是良好的土壤施用菌剂,与海藻酸钠、麦麸、农产品下脚料等混合对延缓菌丝体活力下降有一定作用,与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混用有增效作用。
布氏白僵菌与金龟子绿僵菌菌种均为市场购入。
布氏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用于本组合物,目的是防杀地下害虫,避免害虫为害猕猴桃根系,减少或避免虫伤口,杜绝根癌农秆菌侵入通道,有效减少或避免猕猴桃根癌病的为害。
(4)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ianum Rifai)与多粘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用于本组合物组分是利用其对致病性土传真菌的强拮抗作用,防治猕猴桃的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减少或避免根腐病伤根,杜绝根癌农秆菌侵入通道,有效减少或避免猕猴桃根癌病的为害。
哈茨木霉,市场购入,也可采用CGMCC No.2870的。
多粘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0.1亿个/克,市场购入,也可采用CCTCC No:M209157。
(5)硝酸钾(KNO3)、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硼酸(H3BO4)、EDTA-Fe、EDTA-Zn。
硝酸钾、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为市售农用硝酸钾,用于本组合,可补充土壤养分,为猕猴桃提供氮(N)、磷(P2O5)、钾(K2O)素营养,促进猕猴桃健壮生长,并为各生防菌的生长提供氮源、磷源,促进生防菌生长与繁殖,提高生防效果。
硼酸(H3BO4)为市售的硼酸,用于本组合,一是提供微量元素养分,二是白僵菌、放射形土壤农秆菌K1026、淡紫拟青霉等菌体生长与防病的增效剂。研究报道,如白僵菌制剂中加入硼酸,可促进菌体生长,让寄主害虫提早发病,提高死亡率。
EDTA-Fe为铁的螯合物,是一种高效铁肥,市售产品。
EDTA-Zn为锌的螯合物,是一种高效锌肥,市售产品。
(6)麸皮、甘薯粉渣,用于本组合物是作为生防菌专用的有机营养基质料。一是改善土壤结构,协调土壤水肥气热关系,为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土壤中腐解矿质化后,可补一定量的氮磷钾养分及中微量元素,并为猕猴桃提供营养;二是作为菌体的载体基质,为组合物施用于土壤中快速繁殖与生长提供营养与创造局部优良的环境,提高生物防治病虫的效果。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本申请文件中,%如无特殊说明,均表示wt%;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如无特殊说明外,均为市售产品,来源同具体实施方式中记载;所给出的比例关系,如无特殊说明,均表示为两者的质量比。
实施例1:
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含有原料放射形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K1026,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Thom.)Samson],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哈茨木霉(Trilchodermaharzianum Rifai),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EDTA-Fe,EDTA-Zn,硼酸,硝酸钾,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麸皮,甘薯粉渣(干基)。各原料的具体含量见表1。
实施例2:
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其含有的原料同实施例1,具体各原料的具体含量见表1。
实施例3:
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其含有的原料同实施例1,具体各原料的具体含量见表1。
实施例4:
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其含有的原料同实施例1,具体各原料的具体含量见表1。
实施例5:
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其含有的原料同实施例1,具体各原料的具体含量见表1。
表1: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各原料具体用量表,用量使用重量百分含量,单位为KG。
组合物成份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放射形土壤秆菌 0.5 0.8 1.0 0.7 0.8
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 0.4 0.1 0.3 0.5 0.4
淡紫拟青霉 0.8 1.0 1.2 0.8 1.1
布氏白僵菌 0.6 0.7 0.8 0.5 0.7
金龟子绿僵菌 0.7 0.8 0.7 1.0 0.9
哈茨木霉菌 0.6 0.5 0.8 1.0 0.9
多粘类芽孢杆菌 0.4 0.6 0.7 0.8 0.5
EDTA-Fe 0.2 0.4 0.3 0.5 0.4
EDTA-Zn 0.2 0.1 0.3 0.3 0.2
硼酸 0.5 0.8 1.0 1.5 1.3
硝酸钾 2.0 2.5 3.5 4 3.0
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 1.0 1.5 2.0 2.5 2.3
麸皮 30.0 35.0 38.0 40.0 33.0
甘薯粉渣(干基) 62.1 55.2 49.4 45.9 54.5
组合物(100KG) 100 100 100 100 100
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的组合物均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制备:
(1)本组合物生产工艺
选料:组分中的放射形土壤秆菌、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淡紫拟青霉、布氏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哈茨木霉菌、多粘类芽孢杆菌、EDTA-Fe、EDTA-Zn、硼酸、硝酸钾、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均用市售产品;麸皮为面、面粉、面制品生产厂副产品,从生产厂购进;甘薯粉渣(干基)为淀粉生产厂副产品,通过挤压、烘干脱水、粉碎制得,从淀粉生产厂购进。
组配:组配采取多次混合法,即将上述组分按配比和含量换算后确定配制物用量。第一步:生防菌专用基质粉料制备。将麸皮、甘薯粉渣(干基)、EDTA-Fe、EDTA-Zn、硼酸、硝酸钾、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按组分称量,按麸皮、甘薯粉渣(干基)物料的30%加入水分,边加入边机械混匀,混匀后输送入水泥混凝土堆制池,用1㎜不透明厚型塑料薄膜将池口封严,堆制10天左右,让混合物料熟化,并通过堆制中发热产生的高温将物料中的杂菌等有害生物杀灭,再出池烘干(烘干温度为80℃),经粉碎制成60~80目细度生防菌专用基质粉料。
第二步:多效营养组合物的制备。分别将放射形土壤秆菌、淡紫拟青霉、布氏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哈茨木霉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按组分称量,与生防菌专用基质粉料按质量比1:5混匀;再将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按组分称量,与生防菌专用基质粉料按质量比1:5混匀。接着将上两混合物混匀后,加入按组分制备所得的余下全部生防菌专用基质粉料,混匀后采用冷造粒工艺,即制成本组合物颗粒剂产品。
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的组合物的施用方法如下:
本发明中放射形土壤秆菌为根癌病土壤秆菌的生物菌;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是一种能在伤口处阻止病虫害入侵,抑制细菌繁殖,诱导猕猴桃产生广谱抗性,活化细胞、促进植物生长、加速根系受伤组织愈合,防止伤口腐烂制剂;淡紫拟青霉是一种防治猕猴桃根结线虫的天敌,是一种高效的生物防治菌;布氏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为猕猴桃地下害虫的寄生天敌,是高效生物防治菌类;哈茨木霉菌、多粘类芽孢杆菌为猕猴桃疫霉菌等土传病菌的天敌,是高效生物防治菌;EDTA-Fe、EDTA-Zn、硼酸、硝酸钾、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既能补充猕猴桃必须营养,又是菌类生长的促进剂,特别硼酸,是很好的生物防治菌增效剂;麸皮、甘薯粉渣,既能改善土壤结构,提供猕猴桃生长的多种营养,又能为菌类生长提供足量的有机氮源、碳源及多种生化物质。
使用时,将本发明产品按亩用量100Kg,直接在猕猴桃树旁开6厘米深放射状浅穴施入,灌水后覆土即可。
试验1:
申请人用本发明组合物剂于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四川省苍溪县东溪镇XX村猕猴桃园,开展在猕猴桃上应用五种新型的防治猕猴桃根癌病专用多效营养剂的田间对比试验,以验证五个新型的防治猕猴桃根癌病专用多效营养剂的效果。猕猴桃品种为红阳,种植规格为3.5m×2.5m,树龄6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置9处理3重复,每个处理2行共20株(每行10株),四周设置保护行,试验除以下各处理内容不同外,其它栽培管理同大面积生产,同一措施同一天完成并控制一致。各处理内容如下:
处理1:常规施肥+实例1营养组合物100Kg/667㎡,在春季萌芽前直接在猕猴桃树盘开5~10厘米深放射状浅穴施入,施后灌水覆土。
处理2:常规施肥+实例2营养组合物100Kg/667㎡,在春季萌芽前直接在猕猴桃树盘开5~10厘米深放射状浅穴施入,施后灌水覆土。
处理3:常规施肥+实例3营养组合物100Kg/667㎡,在春季萌芽前直接在猕猴桃树盘开5~10厘米深放射状浅穴施入,施后灌水覆土。
处理4:常规施肥+实例4营养组合物100Kg/667㎡,在春季萌芽前直接在猕猴桃树盘开5~10厘米深放射状浅穴施入,施后灌水覆土。
处理5:常规施肥+实例5营养组合物100Kg/667㎡,在春季萌芽前直接在猕猴桃树盘开5~10厘米深放射状浅穴施入,施后灌水覆土。
处理6:常规施肥(对照)。
处理7:常规施肥+普通有机肥(对照)100Kg/667㎡,在春季萌芽前直接在猕猴桃树盘开5~10厘米深放射状浅穴施入,施后灌水覆土。
处理8:空白对照(不施任何肥料)。
处理9:常规施肥+农药制剂恶霉灵(对照)。30%恶霉灵,稀释1200倍,对病株刮除后涂抹。
常规施肥:春肥每亩施用尿素20Kg,壮果肥分别在5月、6月、7月每亩每次用复合肥(N、P、K的比例为15∶15∶15)40Kg。
组合物各处理结合3月2日施春肥一同施入。常规施肥春肥于3月2日施用,壮果肥于5月2日、6月7日、7月27日施用。
组合物对根癌病的影响:
试验显示(表2),应用猕猴桃根癌病防治专用营养组合物的五个实例实例处理比四个对照处理,猕猴桃的病株数均有明显降低,病株平均根瘤数降低明显。其中,实例5处理后的病株根瘤减少率最大,为83.02%,实例3处理后的病株根瘤数减少率最小为50.00%,但也远大于对照的减少率。试验中未发现根腐病株。
表2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对根癌病的影响
单位:株个/株%
Figure BDA0003066679630000191
组合物对猕猴桃根腐病的影响:
结果显示(表3):施用猕猴桃根癌病防治专用多效营养组合物的五个处理,施用前发生根腐病的植株,猕猴桃病株数均有明显减少,发病株黑根率减少达16.4%~26.5%;而四个对照,施用后根腐病病株数均在增加,且施用后根腐病的黑根率增加了12.3%~16.1%。
表3猕猴桃根癌病防治专用多效营养组合物对根腐病的影响
单位:株%
Figure BDA0003066679630000192
Figure BDA0003066679630000201
注:每株猕猴桃调查一侧90°园弧内的所有细根系,根色从根尖向根基部观察,按白根、黄根、黑根分级,黑根常指受损根系并已失去吸收能力的根。
组合物对猕猴桃园地下害虫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四个对照处理相比,施用猕猴桃根癌病防治专用多效营养剂的五个实例处理,各种害虫减少明显,地下害虫减退性好,减退率达74.4%~87.5%。
表4猕猴桃根癌病防治专用多效营养组合物对地下害虫的影响
单位:头株%
Figure BDA0003066679630000202
注:每株猕猴桃随机调查1平米,每个小区共20平方米。
试验2:
申请人用本发明组合物剂于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在蒲江县复兴乡XX村五组猕猴桃产业园开展防治猕猴桃根癌病田间对比试验。猕猴桃,品种为“红阳”,种植规格为4m×2.5m,树龄7年。试验设置按对比试验法,9处理,3重复,每个处理3行,每行6株,共18株,四周设保护行,试验除以下各处理内容不同外,其它栽培管理同大面积生产,同一措施同一天完成并控制一致。
各试验处理内容同“试验一”。组合物结合3月7日施春肥施入;常规施肥春肥于3月7日施用,壮果肥于5月6日、6月27日、8月3日施用。
组合物对根癌病的影响:
表5猕猴桃根癌病防治专用多效营养组合物对根癌病的影响
单位:株个/株%
Figure BDA0003066679630000211
试验可知,在猕猴桃上施用五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专用营养组合物的处理,比四个对照的猕猴桃的病株数减少明显,病株平均根瘤数显著减少。减退率达54.89%~72.07%。田间调查,施用营养剂的猕猴桃根系白根多,生长良好,未见根腐病发生。四个对照的根系黄褐至黄白。表明五个实例的营养组合物均对猕猴桃根癌病、根腐病等根部病害有良好的控制与防治作用。
组合物对根腐病的影响:
表6猕猴桃根癌病防治专用多效营养组合物对根腐病的影响
单位:株%
Figure BDA0003066679630000212
注:每株猕猴桃调查一侧90°园弧内的所有细根系,根色从根尖向根基部观察,按白根、黄根、黑根分级,黑根常指受损根系并已失去吸收能力的根。
试验表明,四个对照处理,施用前未发生根腐病的施用后发生了根腐病,且施用后根腐病病株的黑根率增加了21.3%~58.4%;施用猕猴桃根癌病防治专用多效营养组合物的五个处理,均使猕猴桃根腐病病株数减少,并使发病株黑根率降低了27.0%~38.8%。
组合物对地下害虫的影响:
表7猕猴桃根癌病防治专用多效营养组合物对地下害虫的影响
单位:头株%
Figure BDA0003066679630000221
注:每株猕猴桃随机调查1平米,每个小区共18平方米。
调查可知:在猕猴桃上分别施用五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专用营养剂,各种害虫减少明显,地下害虫减退性好,减退率达53.8%~77.1%。四种对照均无减退。
试验3:
申请人用本发明组合物剂于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在陕西省眉县槐芽镇XX村猕猴桃园,开展施用猕猴桃根癌病营养组合物防控田间对比试验。猕猴桃品种为“徐香”,种植规格为3.5m×2.5m,76株/667㎡,树龄8年。试验设置9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计,每小区3行,每行5株,共15株,四周设保护行。试验除以下各处理内容不同外,其它栽培管理同大面积生产,且同一措施同一天完成并控制一致。
各处理内容同“试验一”。组合物结合3月25日春肥一同施入;常规施肥春肥于3月25日施用,壮果肥分别于5月10日、6月27日、8月9日施入。
组合物对根癌病的影响:
表8猕猴桃根癌病防治专用多效营养组合物对根癌病的影响
单位:株个/株%
Figure BDA0003066679630000231
试验结果表明:与四个对照相比,应用猕猴桃根癌病防治专用营养组合物的五个实例处理,猕猴桃病株数均有明显减少,病株根瘤数减少达69.96%~79.47%,病株根瘤数减退十分明显。
组合物对根腐病的影响:
表9猕猴桃根癌病防治专用多效营养组合物对根腐病的影响
单位:株%
Figure BDA0003066679630000232
注:每株猕猴桃调查一侧90°园弧内的所有细根系,根色从根尖向根基部观察,按白根、黄根、黑根分级,黑根常指受损根系并已失去吸收能力的根。
试验结果表明:与四个对照相比,应用猕猴桃根癌病防治专用营养组合物的五个实例处理,施用前未发生根腐病的施用后仍未发现根腐病,施用前发生根腐病的植株,猕猴桃病株数均有明显减少,发病株黑根率减少达24.4%~43.6%。
组合物对地下害虫的影响:
试验显示:在猕猴桃上施用根癌病防治专用营养组合物的五个实例处理,各种害虫减少显著,均比四个对照处理的地下害虫减退性好。
表10猕猴桃根癌病防治专用多效营养组合物对地下害虫的影响
单位:头株%
Figure BDA0003066679630000241
注:每株猕猴桃随机调查1平米,每个小区共调查15平方米。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猕猴桃上应用防治根癌病多效营养组合物的五个实例实例均能降低病株株数,让根癌病病株根瘤萎缩、根腐病的黑根减退明显,对促进病株恢复正常生长,增加新根,控制根癌病、根腐病的发生与发展有良好作用,同时可有效兼控猕猴桃园的地下害虫发生。
以上所述实例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原理的前提下,根据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构思,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试验4:
为验证该营养组合物的协作增效技术效果,申请人用本发明组合物剂于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在四川省苍溪县双田乡XX村,在已经有部分发生根癌病的6年生红心猕猴桃园,在当地常规施肥基础上,进行组合物缺项施用试验。常规施肥为3月6日施用23-12-10复合肥40Kg/667㎡,壮果肥于5月9日施用15-15-15复合肥60Kg/667㎡。
试验设置4个处理、3次重复,每处理试验30株(10株/小区,3次重复),在5月9日结合壮果肥施用。在试验实施时(5月9日)、试验实施70天后(7月18日)、130天后(9月27日)分别调查小区植株情况。每处理调查30株,1㎡/株。
处理1:仅施生物菌剂5.1Kg/667㎡(包括施用重量组分比的放射形土壤杆菌0.8Kg、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0.4Kg、淡紫拟青霉1.0Kg、布氏白僵菌0.6Kg、金龟子绿僵菌0.9Kg、哈茨木霉0.8Kg、多粘类芽孢杆菌0.6Kg)。
处理2:仅施无机营养剂6.5Kg/667㎡(包括施用重量组分比的DTA-Fe0.3Kg、EDTA-Zn0.2Kg、硼酸1.0Kg、硝酸钾3.0Kg、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2.0Kg)。
处理3:仅施无机营养剂+有机营养剂94.9Kg/667㎡(包括施用重量组分比的DTA-Fe0.3 Kg、EDTA-Zn0.2 Kg、硼酸1.0Kg、硝酸钾3.0Kg、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2.0Kg量、麸皮35.0Kg、甘薯粉渣干基53.4Kg);
处理4:全组合物100Kg/667㎡(包括重量组分比的全部物料)。
表11组合物料协作防治猕猴桃根癌病效果表
调查30株,1㎡/株
Figure BDA0003066679630000251
Figure BDA0003066679630000261
表12组合物料协作控制猕猴桃地下害虫效果表
调查30株,1㎡/株,头
Figure BDA0003066679630000262
试验结果表明,该发明的组合物各组分配合施用的有益效果远大于各组分单独施用的效果,组合物组合施用的协作优势明显。

Claims (8)

1.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放射形土壤杆菌 0.5~1.0%
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 0.3~0.5%
淡紫拟青霉 0.8~1.2%
布氏白僵菌 0.5~0.8%
金龟子绿僵菌 0.7~1.0%
哈茨木霉 0.5~1.0%
多粘类芽孢杆菌 0.4~0.8%
EDTA-Fe 0.2~0.5%
EDTA-Zn 0.1~0.3%
硼酸 0.5~1.5%
硝酸钾 2.0~4.0%
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 1.0~2.5%
麸皮 30.0~40.0%
甘薯粉渣 44.9~62.5%;总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放射形土壤杆菌 0.8%
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 0.4%
淡紫拟青霉 1.0%
布氏白僵菌 0.6%
金龟子绿僵菌 0.9%
哈茨木霉 0.8%
多粘类芽孢杆菌 0.6%
EDTA-Fe 0.3%
EDTA-Zn 0.2%
硼酸 1.0%
硝酸钾 3.0%
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 2.0%
麸皮 35.0%
甘薯粉渣 53.45%;
总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放射形土壤杆菌 0.9%
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 0.5%
淡紫拟青霉 1.1%
布氏白僵菌 0.7%
金龟子绿僵菌 0.8%
哈茨木霉 0.7%
多粘类芽孢杆菌 0.7%
EDTA-Fe 0.3%
EDTA-Zn 0.2%
硼酸 1.2%
硝酸钾 3.5%
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 2.3%
麸皮 38.0%
余量为甘薯粉渣,总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各原料;
2)生防菌专用基质粉料制备:向麸皮、甘薯粉渣、EDTA-Fe、EDTA-Zn、硼酸、硝酸钾、磷酸一铵/和或磷酸二铵中加入水,边加入边机械混匀,混匀后输送入水泥混凝土堆制池,用1㎜不透明厚型塑料薄膜将池口封严,堆制10天左右,让混合物料熟化,并通过堆制中发热产生的高温将物料中的杂菌等有害生物杀灭,再出池烘干(烘干温度为80℃),经粉碎制成60~80目细度生防菌专用基质粉料;
3)多效营养组合物的制备:将称量好的放射形土壤秆菌、淡紫拟青霉、布氏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哈茨木霉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与生防菌专用基质粉料按质量比1:5混匀;再将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与生防菌专用基质粉料按质量比1:5混匀;再将两混合物混匀后,加入余下物质,混匀后采用冷造粒工艺,即制成本组合物颗粒剂产品。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多效营养组合物用于猕猴桃根癌病防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使用时,组合物按每亩用量80~100Kg,于猕猴桃树旁开5~10厘米深放射状浅穴施入,灌水后覆土即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于猕猴桃树春季萌芽前使用。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使用该组合物后,病株根瘤减量最大达83.02%。
CN202110527619.8A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32483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7619.8A CN113248304A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7619.8A CN113248304A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8304A true CN113248304A (zh) 2021-08-13

Family

ID=77181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7619.8A Pending CN113248304A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4830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1132A (zh) * 2022-06-09 2022-08-02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防治辣椒根结线虫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1210A (zh) * 2009-10-29 2010-03-17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一种淡紫拟青霉生物肥药的制备方法
CN102153405A (zh) * 2010-12-17 2011-08-17 绵阳台沃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葫芦科作物育苗多效营养剂
CN102187865A (zh) * 2011-01-27 2011-09-21 刘福京 一种采用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防治果树根癌的方法
CN102533611A (zh) * 2012-02-10 2012-07-0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高效溶磷促生菌、由其制备的微生物菌剂及应用
CN103145461A (zh) * 2013-03-27 2013-06-12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具有防病促生增产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应用
CN106986710A (zh) * 2017-06-04 2017-07-28 贵州村华秋实现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红心猕猴桃的叶面喷洒肥
CN107667737A (zh) * 2017-09-27 2018-02-09 唐志敏 一种无农药立体综合防控果蔬病虫害的方法
CN107673875A (zh) * 2017-11-09 2018-02-09 陈发亮 一种新型药肥
CN108610215A (zh) * 2018-06-29 2018-10-02 贵州大学 一种猕猴桃专用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456111A (zh) * 2018-12-17 2019-03-12 常州中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传病害防治炭基肥的制备方法
CN112608197A (zh) * 2020-12-18 2021-04-06 重庆市放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生活污泥制备微生物复合有机肥的方法
CN113860952A (zh) * 2021-11-02 2021-12-31 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活化的水解胶原多肽多效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1210A (zh) * 2009-10-29 2010-03-17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一种淡紫拟青霉生物肥药的制备方法
CN102153405A (zh) * 2010-12-17 2011-08-17 绵阳台沃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葫芦科作物育苗多效营养剂
CN102187865A (zh) * 2011-01-27 2011-09-21 刘福京 一种采用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防治果树根癌的方法
CN102533611A (zh) * 2012-02-10 2012-07-0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高效溶磷促生菌、由其制备的微生物菌剂及应用
CN103145461A (zh) * 2013-03-27 2013-06-12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具有防病促生增产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应用
CN106986710A (zh) * 2017-06-04 2017-07-28 贵州村华秋实现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红心猕猴桃的叶面喷洒肥
CN107667737A (zh) * 2017-09-27 2018-02-09 唐志敏 一种无农药立体综合防控果蔬病虫害的方法
CN107673875A (zh) * 2017-11-09 2018-02-09 陈发亮 一种新型药肥
CN108610215A (zh) * 2018-06-29 2018-10-02 贵州大学 一种猕猴桃专用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456111A (zh) * 2018-12-17 2019-03-12 常州中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传病害防治炭基肥的制备方法
CN112608197A (zh) * 2020-12-18 2021-04-06 重庆市放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生活污泥制备微生物复合有机肥的方法
CN113860952A (zh) * 2021-11-02 2021-12-31 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活化的水解胶原多肽多效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1132A (zh) * 2022-06-09 2022-08-02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防治辣椒根结线虫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8966B (zh) 一种作物病害防治复合生物制剂及其应用
JP4810151B2 (ja) イネの育苗時期に発生する病害に対する防除剤
CN107299069B (zh) 农用微生物制剂及其在防治瓜类根结线虫和西瓜枯萎病方面的应用
CN107652027A (zh) 一种生物防治作物枯萎病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651582B (zh) 广谱复合微生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US11832611B2 (en) Methods of pest control
CN107266183A (zh) 鸡粪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28684A (zh) 一种控失长效的甘蔗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Priwiratama et al. Utilization of fungi for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insect pests and Ganoderma disease in the Indonesian oil palm industry
CN105754607A (zh) 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CN106350464A (zh) 一种防治金桔黄龙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03544A (zh) 一种辣椒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
CN113698235A (zh) 一种大田作物增产抗病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
KR102251508B1 (ko) 우수한 살충 효과 및 포자생성능을 갖는 신규 보베리아 바시아나 knu-101 균주 및 이의 용도
CN105061078A (zh) 一种保健生物有机肥及其制法
CN105494441A (zh) 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
CN114605203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应用
CN110903138A (zh) 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病、根肿病及地下害虫微生物富硒药肥
CN114287447A (zh) 一种竹林金针虫的生物防治方法
CN105901017A (zh) 一种农用杀线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248304A (zh) 一种猕猴桃根癌病防治多效营养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494448A (zh) 一种防治蔬菜线虫病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7227270A (zh) 一种土传病害生防菌剂、一种土传病害生物防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KR100758007B1 (ko) 버크홀데리아 종 ppk003 균주 및 이를 이용한 잔디생장및 잔디병 발생 억제 방법
CN106689215B (zh) 一种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