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2552B - 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2552B
CN113242552B CN202110683732.5A CN202110683732A CN113242552B CN 113242552 B CN113242552 B CN 113242552B CN 202110683732 A CN202110683732 A CN 202110683732A CN 113242552 B CN113242552 B CN 1132425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connection
slave
master
communication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37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42552A (zh
Inventor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837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425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42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2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42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2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终端获取检测范围内至少一个从耳机的耳机信息,根据从耳机的耳机信息,向主耳机发送第一连接请求,以指示主耳机根据第一连接请求中的权限标识与至少一个从耳机建立连接,以形成通信群组,从而通过主耳机与通信群组中的各耳机通信连接。在本方法中,终端可以基于检测范围内的从耳机的耳机信息,向主耳机发送连接请求,指示主耳机建立与从耳机的通信连接,从而使得终端可以通过主耳机与从耳机进行通信连接,实现了一个终端与通信群组中的多个从耳机通信连接的目的,可以良好适应用户需求,使得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和智能化。

Description

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无线音频设备通过通信协议与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连接以传输数据。同一时刻,一台移动终端设备只允许连接一台无线音频设备,例如,同一时刻,一台手机只能连接一对蓝牙耳机或一台蓝牙音箱。
但是,现有的移动终端设备同一时刻只能与一台无线音频设备进行配对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导致无线音频设备的应用场景比较局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实现多端音频设备连接通信,扩展无线音频设备的应用场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检测范围内至少一个从耳机的耳机信息;
根据从耳机的耳机信息,向主耳机发送第一连接请求;第一连接请求中包括至少一个从耳机与主耳机进行连接的权限标识,用于指示主耳机根据权限标识与至少一个从耳机建立连接,以形成通信群组;
通过主耳机与通信群组中的各耳机通信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第一连接请求中包括检测范围内的至少一个从耳机与主耳机进行连接的第一权限标识;
根据权限标识与至少一个从耳机建立连接,以形成通信群组,以使终端通过主耳机与通信群组中的各耳机通信连接。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多音频设备连接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检测范围内至少一个从耳机的耳机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从耳机的耳机信息,向主耳机发送第一连接请求;第一连接请求中包括至少一个从耳机与主耳机进行连接的权限标识,用于指示主耳机根据权限标识与至少一个从耳机建立连接,以形成通信群组;
通信模块,用于通过主耳机与通信群组中的各耳机通信连接。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多音频设备连接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第一连接请求中包括检测范围内的至少一个从耳机与主耳机进行连接的第一权限标识;
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权限标识与至少一个从耳机建立连接,以形成通信群组,以使终端通过主耳机与通信群组中的各耳机通信连接。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
上述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终端获取检测范围内至少一个从耳机的耳机信息,根据从耳机的耳机信息,向主耳机发送第一连接请求,以指示主耳机根据第一连接请求中的权限标识与至少一个从耳机建立连接,以形成通信群组,从而通过主耳机与通信群组中的各耳机通信连接。在本方法中,终端可以基于检测范围内的从耳机的耳机信息,向主耳机发送连接请求,指示主耳机建立与从耳机的通信连接,从而使得终端可以通过主耳机与从耳机进行通信连接,实现了一个终端与通信群组中的多个从耳机通信连接的目的,可以良好适应用户需求,使得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和智能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中各设备交互的流程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5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6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7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8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9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0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客户端称为第二客户端,且类似地,可将第二客户端称为第一客户端。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两者都是客户端,但其不是同一客户端。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应用环境包括至少两个无线音频设备和与无线音频设备对应的终端;其中无线音频设备可以为无线耳机、无线音响等设备。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电脑、ipad、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无线音频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约定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连接,每个无线音频设备配对有一个终端,无线音频设备通过约定的通信协议与终端进行通信。在一个通信群组中,包括一个主耳机和至少一个从耳机,主耳机对应的终端可以通过主耳机实现与其他从耳机的通信连接与控制;通信群组中的主耳机拥有对通信群组中其他从耳机的控制管理权限,例如,授权从耳机加入通信群组的权限、授权从耳机建立与主耳机连接的权限、授权从耳机建立与其他从耳机连接的权限、授权从耳机从通信群组中注销的权限以及新建通信群组的权限等。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以运行于图1中的终端上为例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3。
步骤201,获取检测范围内至少一个从耳机的耳机信息。
其中,检测范围可以根据约定的通信协议所对应的通信距离确定。例如,获取半径为50米、100米的检测范围内的从耳机的耳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对检测范围内的设备进行扫描检测,从而获取到处于检测范围内的从耳机的耳机信息,例如,终端对半径50米的检测范围无线音频设备进行扫描检测,获取半径50米的检测范围内的所有耳机的耳机信息,其中,耳机信息包括耳机标识、耳机地址、耳机运行状态、耳机电量等信息。
步骤202,根据从耳机的耳机信息,向主耳机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其中,第一连接请求中包括至少一个从耳机与主耳机进行连接的权限标识,用于指示主耳机根据权限标识与至少一个从耳机建立连接,以形成通信群组。
在本实施例中,权限标识可以为用于建立连接的授权码,或者用于建立连接的连接口令;终端在获取到检测范围内的至少一个从耳机的信息之后,可选的,可以将所有从耳机的耳机信息显示在显示界面中,以使用户基于显示界面确定要建立连接的从耳机,也即,终端可以基于显示界面接收用户触发的确定要与主耳机建立连接的从耳机,从而将该从耳机的信息和权限标识发送至主耳机,以使主耳机根据权限标识和耳机信息,建立与该从耳机的通信连接,并且生成包括主耳机、该从耳机在内的通信群组。可选地,还可以先基于终端显示界面预先构建一个通信群组,通信群组中包括确定的至少两个耳机,终端可以基于显示界面获取用户用于确定通信群组主耳机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中的耳机信息,将通信群组中的耳机信息对应的耳机确定为主耳机。
步骤203,通过主耳机与通信群组中的各耳机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上述步骤建立主耳机与各从耳机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后,主耳机可以获取与之通信连接的所有从耳机的运行状态,并将所有从耳机的运行状态返回至终端,以在终端的显示界面展示所有耳机的运行状态和相关信息,也即,基于终端可以获取到通信群组中的所有耳机的运行状态和相关信息,那么,用户可以基于终端的显示界面中的所有耳机的运行状态和相关信息,触发的对任意一个耳机的控制操作,例如,对任意一个从耳机的监听操作;或者,对任意一个从耳机的注销连接操作等等,从而实现终端通过主耳机对通信群组中从耳机的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终端获取检测范围内至少一个从耳机的耳机信息,根据从耳机的耳机信息,向主耳机发送第一连接请求,以指示主耳机根据第一连接请求中的权限标识与至少一个从耳机建立连接,以形成通信群组,从而通过主耳机与通信群组中的各耳机通信连接。在本方法中,终端可以基于检测范围内的从耳机的耳机信息,向主耳机发送连接请求,指示主耳机建立与从耳机的通信连接,从而使得终端可以通过主耳机与从耳机进行通信连接,实现了一个终端与通信群组中的多个从耳机通信连接的目的,可以良好适应用户需求,使得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和智能化。
终端除了向主耳机发送第一连接请求,以使主耳机建立与目标从耳机的通信连接之外,终端还可以通过主耳机接收从耳机发送的连接请求,以建立从耳机与主耳机的通信连接。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301,接收主耳机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第二连接请求为根据第一从耳机发送的连接请求生成的。
其中,当从耳机想要建立与主耳机的通信连接时,从耳机会向主耳机发送连接请求,这里的第二连接请求就是根据从耳机会向主耳机发送连接请求所生成的请求。在本实施例中,终端通过约定的通信协议接收主耳机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可选地,该第二连接请求中包括第一从耳机的耳机信息。
步骤302,根据第二连接请求,执行相应的连接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请求中包括第一从耳机的耳机信息,终端在接收到第二连接请求之后,可选的,可以将第一从耳机的耳机信息展示于终端的显示界面中,以使用户基于显示界面触发相应的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基于主耳机发送的连接请求作出连接响应,从而实现终端通过主耳机对多个从耳机进行连接控制的目的。
终端根据第二连接请求,执行相应的操作包括同意第二连接请求的操作,或拒绝第二连接请求的操作,其中,如图4所示,根据第二连接请求,执行相应的连接操作,包括:
步骤401,基于显示界面,获取基于第二连接请求的连接响应;连接响应用于指示是否同意授权连接。
其中,连接响应指的是用户基于显示界面所触发的操作。可选地,终端在接收到第二连接请求之后,可以基于显示界面,显示第二连接请求中第一从耳机的耳机信息,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显示界面显示是否同意建立连接的提示消息,或者,基于显示界面播放是否同意建立连接的提示音等,以使用户基于提示消息或者提示音,输入对于第二连接请求的连接响应。
步骤402,在连接响应为同意授权连接的情况下,向主耳机返回连接响应;连接响应用于指示主耳机将权限标识发送给第一从耳机以建立连接。
其中,连接响应可以为同意授权连接或拒绝授权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在确定连接响应为同意授权连接的情况下,将该同意授权连接的连接响应、权限标识等信息发送给主耳机,以使主耳机根据该连接响应和权限标识建立与第一从耳机的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基于主耳机发送的连接请求作出连接响应,从而实现主耳机与从耳机之间通信连接,实现了终端通过主耳机与多个从耳机通信连接的目的。
基于第一从耳机的性质、第一从耳机向主耳机发送的连接请求的不同,终端所作出的连接响应也包括对应的不同的场景,在其中一种场景下,若第一从耳机为通信群组之外的耳机,则连接响应用于指示主耳机将权限标识发送给第一从耳机以建立主耳机与第一从耳机之间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一从耳机为当前主耳机所在的通信群组之外的耳机,那么终端向主耳机发送的连接响应,就用于指示主耳机将第一从耳机加入当前通讯群组,并建立与第一从耳机的通信连接,可选地,主耳机可以向第一从耳机发送权限标识,以使第一从耳机基于权限标识实现与主耳机的通信连接。
在另一种场景下,若第一从耳机为通信群组之外的耳机,且第二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通信群组中的第二从耳机建立连接,则连接响应用于指示主耳机将权限标识发送给第一从耳机,以使第一从耳机与主耳机建立连接之后,再通过主耳机建立第二从耳机与第一从耳机之间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一从耳机为当前主耳机所在的通信群组之外的耳机,并且,第一从耳机向主耳机发送的请求是想要与通信群组中的第二从耳机建立连接,那么终端向主耳机发送的连接响应,就用于指示主耳机将第一从耳机加入当前通讯群组,建立与第一从耳机的通信连接,在建立与第一从耳机的通信连接之后,再建立第一从耳机与第二从耳机之间的连接,可选地,主耳机可以向第一从耳机发送权限标识,以使第一从耳机基于权限标识实现与主耳机的通信连接,可选地,第一从耳机还可以基于该权限标识实现与第二从耳机的通信连接。
在又一种场景下,若第一从耳机为通信群组中的从耳机,且第二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通信群组中的第三从耳机建立连接,则连接响应用于指示主耳机将权限标识发送给第一从耳机以建立第三从耳机与第一从耳机之间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一从耳机就是当前主耳机所在的通信群组内的耳机,并且,第一从耳机向主耳机发送的请求是想要与通信群组中的第三从耳机建立连接,那么终端向主耳机发送的连接响应,就用于指示主耳机建立第一从耳机与第三从耳机之间的连接,可选地,主耳机可以向第一从耳机发送权限标识,以使第一从耳机还可以基于该权限标识实现与第三从耳机的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以上几种场景为根据第一从耳机是否在当前通信群组内,第一从耳机想要建立与主耳机或其他从耳机的连接所对应的实施例,考虑到不同的情况,终端将接收到的不同的连接响应返回至主耳机,从而实现了主耳机基于不同连接响应执行的不同操作,最终实现了终端通过主耳机对从耳机进行控制管理的目的。
此外,从耳机还可以注销与主耳机的通信连接,如图5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501,接收主耳机发送的注销连接请求;注销连接请求包括待注销耳机的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注销连接请求指的是从耳机向主耳机发送的要退出当前通信群组或者要断开与主耳机连接的请求,在从耳机向主耳机发送注销请求之后,主耳机根据该注销请求向终端发送注销连接请求,终端根据约定的通信协议接收主耳机发送的注销连接请求,可选的,注销连接请求中包括想要注销连接的耳机的信息。
步骤502,响应注销连接请求,并向主耳机返回注销连接指令。
其中,注销连接指令中包括耳机标识;注销连接指令用于指示主耳机根据耳机标识,断开与耳机标识对应的耳机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在接收到注销连接请求之后,可选的,可以基于显示界面显示是否同意注销连接的提示信息,或者播放是否同意注销连接的提示音等,以使用户基于提示消息或者提示音,输入对于注销连接请求的注销连接指令,并将注销连接指令返回至主耳机,以指示主耳机断开与耳机标识对应的耳机的连接,可选的,主耳机还可以将耳机标识对应的耳机的权限标识置空,或者将耳机标识对应的耳机的权限标识确定为无效标识,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对从耳机进行注销连接的操作,从而实现了终端对多个从耳机的智能控制管理。
此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场景,即主耳机开放所有权限,从耳机之间可以直接通信,不需要经过主耳机的授权,上述方法还包括:
向主耳机发送开放授权指令;开放授权指令用于指示主耳机向通信群组中的所有耳机发送权限标识,以建立通信群组中任意两个耳机之间的连接。
其中,开放授权指的是当前通信群组中的所有耳机,均可以自由地实现两两之间的通信连接,即,从耳机可以直接建立与另一个从耳机之间的通信连接,不需要再向主耳机发送连接请求;同时,从耳机可以直接与主耳机通信,也不需要向主耳机发送建立连接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终端可以基于显示界面显示是否进入开放权限状态的提示信息,或者播放是否进入开放权限状态的提示音等,以使用户基于提示消息或者提示音,触发开放授权指令,终端将开放授权指令返回至主耳机,以指示主耳机向当前通讯群组中的所有耳机发送权限标识,从而实现当前通信群组中任意两两耳机基于权限标识进行通信连接的目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向主耳机发送开放授权指令,在开放授权的场景下,从耳机不需要再向主耳机发送建立与另外一个从耳机的连接请求等,任意两两耳机之间可以实现自由通信连接,提高了通信群组中任意耳机的通信效率。
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基于终端还可以实现对通信群组中任意耳机的通信数据的监听需求,如图6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601,在显示界面中显示通信群组中所有耳机的连接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获取到通信群组中的所有耳机的运行状态和相关信息,在显示界面中显示所有耳机的运行状态和相关信息,例如,耳机A的连接状态为连接中,电量为80%,通信质量为良好等信息。
步骤602,基于显示界面中的连接信息,接收监听连接请求;监听连接请求中携带被监听耳机的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在显示界面的每个耳机的连接信息所对应的组件中,设置监听控件,从而接收用户基于监听控件触发的监听连接请求,该监听连接请求中包括用户选中的耳机的标识。
步骤603,向主耳机发送携带被监听耳机的标识的监听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在接收到用户基于监听控件触发的监听连接请求之后,向主耳机发送包括被用户选中的耳机的标识的监听指令,以指示主耳机根据耳机的标识,对该耳机进行监听操作。
步骤604,接收主耳机根据监听指令返回的被监听耳机的监听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当被监听的耳机断开连接时,主耳机可以将该耳机的监听数据返回至终端;或者,主耳机可以根据预设的监听频率,将监听数据分包返回给终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基于用户触发的监听连接请求向主耳机发送监听指令,从而得到被监听耳机的监听数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耳机通信的安全性。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以运行于图1中的主耳机上为例进行描述。如图7所示,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包括步骤701至步骤703。
步骤701,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第一连接请求中包括检测范围内的至少一个从耳机与主耳机进行连接的第一权限标识。
其中,第一连接请求中包括至少一个从耳机与主耳机进行连接的第一权限标识,第一连接请求用于指示主耳机根据第一权限标识与至少一个从耳机建立连接,以形成通信群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权限标识可以为用于建立连接的授权码,或者用于建立连接的连接口令,终端可以基于显示界面接收用户触发的确定要与主耳机建立连接的从耳机,从而将根据从耳机的信息和权限标识生成第一连接请求,主耳机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
步骤702,根据第一权限标识与至少一个从耳机建立连接,以形成通信群组,以使终端通过主耳机与通信群组中的各耳机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主耳机根据第一权限标识和耳机信息建立与该从耳机的通信连接,并且生成包括主耳机、该从耳机在内的通信群组,从而使得终端可以通过主耳机实现与通信群组中的其他从耳机的通信连接。
上述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主耳机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根据第一连接请求中的权限标识与至少一个从耳机建立连接,以形成通信群组,以使终端通过主耳机与通信群组中的各耳机通信连接。在本方法中,主耳机根据权限标识建立与从耳机的连接,并形成通讯群组,从而使得终端可以通过主耳机与从耳机进行通信连接,实现了一个终端与通信群组中的多个从耳机通信连接的目的,终端与多个无线音频设备实现通信连接,可以良好适应用户需求,使得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和智能化。
主耳机可以接收从耳机发送的连接请求,根据连接请求的不同,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图8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801,根据第一从耳机发送的连接请求生成第二连接请求,向终端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其中,当从耳机想要建立与主耳机的通信连接时,从耳机会向主耳机发送第二连接请求,主耳机在接收到第二连接请求之后,向终端发送包括第一从耳机的耳机信息的第二连接请求。
步骤802,接收终端根据第二连接请求返回的连接响应。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响应指的是终端返回的用户基于显示界面所触发的连接响应。可选地,该连接响应用于指示同意授权连接或者拒绝授权连接。
步骤803,若连接响应为同意授权连接,则将第一权限标识发送给第一从耳机以建立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主耳机在确定连接响应为同意授权连接的情况下,根据连接响应中的第一权限标识,向第一从耳机发送该权限标识,以建立与第一从耳机的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主耳机根据连接响应实现与从耳机之间通信连接,从而实现了终端通过主耳机与多个从耳机通信连接的目的。
主耳机需要根据从耳机的性质不同,根据从耳机发送的连接请求执行相应的操作,在一种场景下,若第一从耳机为通信群组之外的耳机,在接收终端根据第二连接请求返回的连接响应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将第一权限标识发送给第一从耳机,建立与第一从耳机之间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一从耳机为当前主耳机所在的通信群组之外的耳机,那么主耳机接收到的连接响应,就用于指示主耳机将第一从耳机加入当前通讯群组,并建立与第一从耳机的通信连接,可选地,主耳机可以向第一从耳机发送权限标识,以使第一从耳机基于权限标识实现与主耳机的通信连接。
在另一种场景下,如图9所示,若第一从耳机为通信群组之外的耳机,且第二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通信群组中的第二从耳机建立连接,在接收终端根据第二连接请求返回的连接响应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901,将第一权限标识发送给第一从耳机,建立与第一从耳机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一从耳机为当前主耳机所在的通信群组之外的耳机,并且,第一从耳机向主耳机发送的请求是想要与通信群组中的第二从耳机建立连接,那么主耳机接收到的连接响应,就用于指示主耳机先将第一从耳机加入当前通讯群组,建立与第一从耳机的通信连接。
步骤902,向第一从耳机发送第二权限标识,以使第一从耳机通过第二权限标识与第二从耳机建立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主耳机在将第一从耳机加入当前通行群组,并建立与第一从耳机的连接之后,向第一从耳机发送第二权限标识,意味着第一从耳机可以基于该第二权限标识与第二从耳机进行通信连接,从而实现将第一从耳机加入当前通讯群组,并建立第一从耳机与第二从耳机通信连接的目的。
在又一种场景下,若第一从耳机为通信群组中的从耳机,且第二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通信群组中的第三从耳机建立连接,在接收终端根据第二连接请求返回的连接响应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将第二权限标识发送给第一从耳机,以使第一从耳机通过第二权限标识与第三从耳机建立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一从耳机就是当前主耳机所在的通信群组内的耳机,并且,第一从耳机向主耳机发送的请求是想要与通信群组中的第三从耳机建立连接,那么主耳机接收到的连接响应,就用于指示主耳机建立第一从耳机与第三从耳机之间的连接,可选地,主耳机可以向第一从耳机发送第二权限标识,使得第一从耳机基于该第二权限标识实现与第三从耳机的通信连接。
此外,还有一种场景,连接响应还用于指示建立新的通信群组,且,第二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通信群组中的第四从耳机建立连接,在接收终端根据第二连接请求返回的连接响应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向第一从耳机和第四从耳机发送第三权限标识,以使第一从耳机和第四从耳机根据第三权限标识建立新的通信群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从耳机想要建立与第四从耳机的通信连接,主耳机还可以为第一从耳机与第四从耳机建立新的通信群组。可选的,在当前通信群组中设备数量达到阈值或者其他可选地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基于终端的显示界面触发新建通讯群组的指令,从而,主耳机接收到的连接响应就用于建立新的通信群组。其中,主耳机可以通过向第一从耳机和第四从耳机发送不同于当前通信群组的权限标识的第三权限标识,以使第一从耳机和第四从耳机根据第三权限标识建立新的通信群组。
以上几种场景为根据第一从耳机是否在当前通信群组内,第一从耳机想要建立与主耳机或其他从耳机的连接所对应的实施例,考虑到不同的情况,主耳机根据接收到的不同的连接响应执行相应的操作,最终实现了主耳机与多个从耳机的通信连接,从耳机与从耳机之间的通信连接,以及实现终端通过主耳机对从耳机进行控制管理的目的。
主耳机可以接收从耳机发送的注销请求,从而断开与从耳机的通信连接,如图10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1001,接收通信群组中待注销耳机发送的注销连接请求;注销连接请求中包括待注销耳机的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注销连接请求指的是从耳机向主耳机发送的要退出当前通信群组或者要断开与主耳机连接的请求,主耳机接收从耳机发送的注销请求并获取从耳机对应的耳机标识。
步骤1002,向终端发送注销连接请求,并接收终端返回的携带耳机标识的注销连接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主耳机根据该注销请求向终端发送注销连接请求,并接收终端返回的携带耳机标识的注销连接指令。其中,终端在接收到注销连接请求之后,可选的,可以基于显示界面显示是否同意注销连接的提示信息,或者播放是否同意注销连接的提示音等,以使用户基于提示消息或者提示音,输入对于注销连接请求的注销连接指令,并将注销连接指令返回至主耳机。
步骤1003,根据注销连接指令,断开与耳机标识对应的耳机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主耳机根据注销连接指令中的耳机标识,断开与耳机标识对应的耳机的连接,可选的,主耳机还可以将耳机标识对应的耳机的权限标识置空,或者将耳机标识对应的耳机的权限标识确定为无效标识,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对从耳机进行注销连接的操作,从而实现了终端对多个从耳机的智能控制管理。
此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场景,即主耳机开放所有权限,从耳机之间可以直接通信,不需要经过主耳机的授权,如图11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1101,接收终端发送的开放授权指令;开放授权指令中携带第一权限标识。
其中,开放授权指的是当前通信群组中的所有耳机,均可以自由地实现两两之间的通信连接,即,从耳机可以直接建立与另一个从耳机之间的通信连接,不需要再向主耳机发送连接请求;同时,从耳机可以直接与主耳机通信,也不需要向主耳机发送建立连接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主耳机接收终端发送的开放授权指令返回至主耳机,开放授权指令中携带第一权限标识。
步骤1102,向通信群组中所有耳机发送第一权限标识,以建立通信群组中任意两个耳机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主耳机根据开放授权指令中携带第一权限标识,向当前通讯群组中的所有耳机发送权限标识,从而实现当前通信群组中任意两两耳机基于权限标识进行通信连接的目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主耳机可以执行开放授权的操作,在开放授权的场景下,从耳机不需要再向主耳机发送建立与另外一个从耳机的连接请求等,任意两两耳机之间可以实现自由通信连接,提高了通信群组中任意耳机的通信效率。
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基于终端还可以实现对通信群组中任意耳机的通信数据的监听需求,,如图12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1201,接收终端发送的监听指令;监听指令包括被监听耳机的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主耳机接收终端发送的包括被监听耳机的标识的监听指令,可选地,主耳机可以根据耳机的标识执行对该耳机监听的操作。
步骤1202,根据被监听耳机的标识,获取被监听耳机的监听数据,并向终端返回监听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当被监听的耳机断开连接时,主耳机可以将该耳机的监听数据返回至终端;或者,主耳机可以根据预设的监听频率,将监听数据分包返回给终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基于用户触发的监听连接请求向主耳机发送监听指令,从而得到被监听耳机的监听数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耳机通信的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终端与主耳机、从耳机之间的交互实施例,如图13所示,具体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14。
步骤101,终端获取检测范围内至少一个从耳机的耳机信息;
步骤102,终端根据从耳机的耳机信息,向主耳机发送第一连接请求;
步骤103,主耳机根据第一连接请求中的权限标识与至少一个从耳机建立连接,以形成通信群组;
步骤104,从耳机向主耳机发送连接请求;
步骤105,主耳机根据第一从耳机发送的连接请求生成第二连接请求,向终端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步骤106,终端基于显示界面,获取基于第二连接请求的连接响应;
步骤107,终端向主耳机返回连接响应;
步骤108,若连接响应为同意授权连接,主耳机将第一权限标识发送给第一从耳机以建立连接;
步骤109,从耳机向主耳机发送注销连接请求;
步骤110,主耳机向终端发送注销连接请求;
步骤111,终端响应注销连接请求,并向主耳机返回注销连接指令;
步骤112,主耳机根据注销连接指令,断开与耳机标识对应的耳机的连接;
步骤113,主耳机接收终端发送的开放授权指令;
步骤114,主耳机向通信群组中所有耳机发送第一权限标识,以建立通信群组中任意两个耳机之间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基于检测范围内的从耳机的耳机信息,向主耳机发送连接请求,指示主耳机建立与从耳机的通信连接,从而使得终端可以通过主耳机与从耳机进行通信连接,实现了一个终端与通信群组中的多个从耳机通信连接的目的,终端与多个无线音频设备实现通信连接,可以良好适应用户需求,使得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和智能化。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13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13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图14为一个实施例的多音频设备连接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4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01,用于获取检测范围内至少一个从耳机的耳机信息;
发送模块02,用于根据从耳机的耳机信息,向主耳机发送第一连接请求;第一连接请求中包括至少一个从耳机与主耳机进行连接的权限标识,用于指示主耳机根据权限标识与至少一个从耳机建立连接,以形成通信群组;
通信模块03,用于通过主耳机与通信群组中的各耳机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04,用于接收主耳机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第二连接请求为根据第一从耳机发送的连接请求生成的;
执行模块05,用于根据第二连接请求,执行相应的连接操作。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执行模块05,用于基于显示界面,获取基于第二连接请求的连接响应;连接响应用于指示是否同意授权连接;在连接响应为同意授权连接的情况下,向主耳机返回连接响应;连接响应用于指示主耳机将权限标识发送给第一从耳机以建立连接。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若第一从耳机为通信群组之外的耳机,则连接响应用于指示主耳机将权限标识发送给第一从耳机以建立主耳机与第一从耳机之间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若第一从耳机为通信群组之外的耳机,且第二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通信群组中的第二从耳机建立连接,则连接响应用于指示主耳机将权限标识发送给第一从耳机,以使第一从耳机与主耳机建立连接之后,再通过主耳机建立第二从耳机与第一从耳机之间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若第一从耳机为通信群组中的从耳机,且第二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通信群组中的第三从耳机建立连接,则连接响应用于指示主耳机将权限标识发送给第一从耳机以建立第三从耳机与第一从耳机之间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接收模块04,还用于接收主耳机发送的注销连接请求;注销连接请求包括待注销耳机的标识;发送模块02,还用于响应注销连接请求,并向主耳机返回注销连接指令;注销连接指令中包括耳机标识;注销连接指令用于指示主耳机根据耳机标识,断开与耳机标识对应的耳机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发送模块02,还用于向主耳机发送开放授权指令;开放授权指令用于指示主耳机向通信群组中的所有耳机发送权限标识,以建立通信群组中任意两个耳机之间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显示模块06,用于在显示界面中显示通信群组中所有耳机的连接信息;
接收模块04,还用于基于显示界面中的连接信息,接收监听连接请求;监听连接请求中携带被监听耳机的标识;
发送模块02,还用于向主耳机发送携带被监听耳机的标识的监听指令;
接收模块04,还用于接收主耳机根据监听指令返回的被监听耳机的监听数据。
图17为一个实施例的多音频设备连接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7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第一连接请求中包括检测范围内的至少一个从耳机与主耳机进行连接的第一权限标识;
通信模块12,用于根据权限标识与至少一个从耳机建立连接,以形成通信群组,以使终端通过主耳机与通信群组中的各耳机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13,用于根据第一从耳机发送的连接请求生成第二连接请求,向终端发送第二连接请求;
接收模块11,还用于接收终端根据第二连接请求返回的连接响应;
发送模块13,还用于若连接响应为同意授权连接,则将第一权限标识发送给第一从耳机以建立连接。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若第一从耳机为通信群组之外的耳机,在接收终端根据第二连接请求返回的连接响应之后,发送模块13,还用于将第一权限标识发送给第一从耳机,建立与第一从耳机之间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若第一从耳机为通信群组之外的耳机,且第二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通信群组中的第二从耳机建立连接,在接收终端根据第二连接请求返回的连接响应之后,发送模块13,还用于将第一权限标识发送给第一从耳机,建立与第一从耳机的连接;向第一从耳机发送第二权限标识,以使第一从耳机通过第二权限标识与第二从耳机建立连接。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若第一从耳机为通信群组中的从耳机,且第二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通信群组中的第三从耳机建立连接,在接收终端根据第二连接请求返回的连接响应之后,发送模块13,还用于将第二权限标识发送给第一从耳机,以使第一从耳机通过第二权限标识与第三从耳机建立连接。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响应还用于指示建立新的通信群组,且,第二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通信群组中的第四从耳机建立连接,在接收终端根据第二连接请求返回的连接响应之后,发送模块13,还用于向第一从耳机和第四从耳机发送第三权限标识,以使第一从耳机和第四从耳机根据第三权限标识建立新的通信群组。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11,还用于接收通信群组中待注销耳机发送的注销连接请求;注销连接请求中包括待注销耳机的标识;
发送模块13,还用于向终端发送注销连接请求,并接收终端返回的携带耳机标识的注销连接指令;
注销模块14,用于根据注销连接指令,断开与耳机标识对应的耳机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1,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开放授权指令;开放授权指令中携带第一权限标识;发送模块13,还用于向通信群组中所有耳机发送第一权限标识,以建立通信群组中任意两个耳机之间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1,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监听指令;监听指令包括被监听耳机的标识;发送模块13,还用于根据被监听耳机的标识,获取被监听耳机的监听数据,并向终端返回监听数据。
上述多音频设备连接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用于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多音频设备连接装置按照需要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完成上述多音频设备连接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关于多音频设备连接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多音频设备连接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图20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穿戴式设备等任意终端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可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存储器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内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所执行,以用于实现以下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提供高速缓存的运行环境。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多音频设备连接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实现可为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在终端或服务器上运行。该计算机程序构成的程序模块可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上。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
本申请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双数据率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 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链路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DRAM(Ramb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总线式动态随机存储器)、DRDRAM(Direct Ramb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接口动态随机存储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检测范围内至少一个从耳机的耳机信息;
根据所述从耳机的耳机信息,向主耳机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所述第一连接请求中包括待连接的至少一个从耳机的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从耳机与所述主耳机进行连接的权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主耳机根据所述权限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从耳机的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从耳机建立连接,以形成通信群组;所述权限标识为用于建立连接的授权码,或者用于建立连接的连接口令;
通过所述主耳机与所述通信群组中的各耳机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主耳机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所述第二连接请求为根据第一从耳机发送的连接请求生成的;
根据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执行相应的连接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执行相应的连接操作,包括:
基于显示界面,获取基于所述第二连接请求的连接响应;所述连接响应用于指示是否同意授权连接;
在所述连接响应为同意授权连接的情况下,向所述主耳机返回所述连接响应;所述连接响应用于指示所述主耳机将所述权限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一从耳机以建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从耳机为所述通信群组之外的耳机,则所述连接响应用于指示所述主耳机将所述权限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一从耳机以建立所述主耳机与所述第一从耳机之间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从耳机为所述通信群组之外的耳机,且所述第二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通信群组中的第二从耳机建立连接,则所述连接响应用于指示所述主耳机将所述权限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一从耳机,以使所述第一从耳机与所述主耳机建立连接之后,再通过所述主耳机建立所述第二从耳机与所述第一从耳机之间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从耳机为所述通信群组中的从耳机,且所述第二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通信群组中的第三从耳机建立连接,则所述连接响应用于指示所述主耳机将所述权限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一从耳机以建立所述第三从耳机与所述第一从耳机之间的连接。
7.一种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音频设备,所述音频设备为与终端连接的主耳机,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所述第一连接请求中包括检测范围内的待连接的至少一个从耳机的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从耳机与主耳机进行连接的第一权限标识;所述第一权限标识为用于建立连接的授权码,或者用于建立连接的连接口令;
根据所述第一权限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从耳机的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从耳机建立连接,以形成通信群组,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主耳机与所述通信群组中的各耳机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从耳机发送的连接请求生成第二连接请求,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连接请求;
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连接请求返回的连接响应;
若所述连接响应为同意授权连接,则将所述第一权限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一从耳机以建立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从耳机为所述通信群组之外的耳机,在所述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连接请求返回的连接响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权限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一从耳机,建立与所述第一从耳机之间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从耳机为所述通信群组之外的耳机,且所述第二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通信群组中的第二从耳机建立连接,在所述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连接请求返回的连接响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权限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一从耳机,建立与所述第一从耳机的连接;
向所述第一从耳机发送第二权限标识,以使所述第一从耳机通过所述第二权限标识与所述第二从耳机建立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从耳机为所述通信群组中的从耳机,且所述第二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通信群组中的第三从耳机建立连接,在所述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连接请求返回的连接响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第二权限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一从耳机,以使所述第一从耳机通过所述第二权限标识与所述第三从耳机建立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响应还用于指示建立新的通信群组,且,所述第二连接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通信群组中的第四从耳机建立连接,在所述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连接请求返回的连接响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从耳机和所述第四从耳机发送第三权限标识,以使所述第一从耳机和所述第四从耳机根据所述第三权限标识建立新的通信群组。
13.一种多音频设备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检测范围内至少一个从耳机的耳机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从耳机的耳机信息,向主耳机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所述第一连接请求中包括待连接的至少一个从耳机的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从耳机与所述主耳机进行连接的权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主耳机根据所述权限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从耳机的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从耳机建立连接,以形成通信群组;所述权限标识为用于建立连接的授权码,或者用于建立连接的连接口令;
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主耳机与所述通信群组中的各耳机通信连接。
14.一种多音频设备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所述第一连接请求中包括检测范围内的待连接的至少一个从耳机的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从耳机与主耳机进行连接的第一权限标识;所述第一权限标识为用于建立连接的授权码,或者用于建立连接的连接口令;
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权限标识和所述至少一个从耳机的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从耳机建立连接,以形成通信群组,以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主耳机与所述通信群组中的各耳机通信连接。
1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的步骤。
CN202110683732.5A 2021-06-21 2021-06-21 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2425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3732.5A CN113242552B (zh) 2021-06-21 2021-06-21 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3732.5A CN113242552B (zh) 2021-06-21 2021-06-21 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2552A CN113242552A (zh) 2021-08-10
CN113242552B true CN113242552B (zh) 2022-11-15

Family

ID=77140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3732.5A Active CN113242552B (zh) 2021-06-21 2021-06-21 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42552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9184A (zh) * 2019-08-02 2020-07-31 爱科微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真无线耳机、终端设备以及真无线耳机的连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9749B (zh) * 2006-11-09 2010-05-12 艾威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自动建立和断开无线群连接的系统和方法
CN104053253A (zh) * 2014-07-21 2014-09-17 深圳奇沃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可互连之Wi-Fi智能耳机组件及其所架构之互连网络
US10348878B2 (en) * 2017-12-12 2019-07-09 Ronald Snag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eadset system
CN109246671B (zh) * 2018-09-30 2020-12-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210014890A (ko) * 2019-07-31 2021-0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저전력 기반 통신 연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9184A (zh) * 2019-08-02 2020-07-31 爱科微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真无线耳机、终端设备以及真无线耳机的连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2552A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10239B2 (en)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hotspot terminal and management terminal
US20210007176A1 (en) Wireless connection establishing methods and wireless connection establishing apparatuses
CN107770761B (zh) 蓝牙设备分享请求和控制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JP5933827B2 (ja) 機器同士の間の通信セッション転送
US9215005B2 (en) Social cloud application-mediated mobile data hotspot sharing
US1017199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gateway device
CN10563473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其系统
CN106850703B (zh) 一种基于社交身份的通信方法及服务器
CN105379224A (zh) 基于移动计算设备之间的电话呼叫来管理数据通信
US20120002570A1 (en) Coordinating and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s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TW201737753A (zh) 一種網路接入方法、相關設備和系統
CN105306567B (zh) 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US974942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monitoring
CN113242552B (zh) 多音频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199313A1 (zh) 信息分享方法和装置
CN114793178A (zh) 配网方法和装置
CN112118210A (zh) 一种认证密钥配置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822679B (zh) Wlan热点连接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68506B (zh) 设备激活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769397A (zh) 机器人连接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068193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和存储介质
TW201808028A (zh) 一種存取認證方法、ue和存取設備
CN112188593B (zh) 无线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6231589B (zh) 基于Android系统Soft AP隐藏SSID广播的方法及装置
CN114765595B (zh) 聊天消息的显示方法、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