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2331B - 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2331B
CN113242331B CN202110511090.0A CN202110511090A CN113242331B CN 113242331 B CN113242331 B CN 113242331B CN 202110511090 A CN202110511090 A CN 202110511090A CN 113242331 B CN113242331 B CN 1132423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type
target
data center
initial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10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42331A (zh
Inventor
陈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mora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rmora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mora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rmora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110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423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42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2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42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23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86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using dual-stack hosts, e.g. in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计算机领域,涉及一种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包括网关接收用户发送的请求,请求中携带有初始地址,并基于初始地址确定目标数据中心;网关识别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并查找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比较初始地址的类型与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是否相同,在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不同时,将初始地址转换为与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目标地址,网关中预先配置有不同类型的地址;网关基于目标地址生成目标请求,并将目标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数据中心。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通过地址转换,实现地址类型不同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应用于各行各业中,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的设备直接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有目标设备的地址才能够实现数据的准确传输。
但是,由于网络传输技术的更新换代,出现了不同的设备使用不同类型的地址的情况,从而导致传输失败的情况出现。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地址转换,实现地址类型不同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网关接收用户发送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中携带有初始地址,并基于所述初始地址确定目标数据中心;
网关识别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并查找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
比较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是否相同,在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不同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目标地址,其中,所述网关中预先配置有不同类型的地址;
网关基于所述目标地址生成目标请求,并将所述目标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数据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在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不同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目标地址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6,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为IPv4时,基于所述网关中配置的地址,将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转换为IPv4,获得所述目标地址;
当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4,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为IPv6时,基于所述网关中配置的地址,将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转换为IPv6,获得所述目标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当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6,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为IPv4时,基于所述网关中配置的地址,将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转换为IPv4,获得所述目标地址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6,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为IPv4时,调取预先存储的映射表,确定所述映射表中类型为IPv6的地址,作为第一地址;
查找所述第一地址中是否存在所述初始地址,在所述第一地址中存在所述初始地址时,将所述初始地址作为第二地址;
将在所述映射表中,与所述第二地址具有映射关系的地址,作为第三地址;
确定所述第三地址的类型是否为IPv4,在所述第三地址的类型为IPv4时,将所述第三地址作为所述目标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发送的请求中携带有用户名称,在所述网关接收用户发送的请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用户名称确定是否存在历史请求;
在存在历史请求时,确定身份验证通过;
在不存在历史请求时,向用户的客户端发送多个身份验证问题数据;
接收客户端传输的多个与所述身份验证问题数据对应的验证答案数据,并获取数据库中存储的标准答案数据,其中,所述标准答案数据与所述身份验证问题数据具有一一对应的关联关系;
分别将所述验证答案数据和所述标准答案数据转换为验证数据向量和标准数据向量;
基于所述验证数据向量和所述标准数据向量,分别计算每个身份验证问题数据所对应的验证答案数据和标准答案数据之间的余弦相似度,获得多个向量相似度;
计算所有向量相似度之和,获得相似度值,并确定所述相似度值是否大于相似度阈值,在所述相似度值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时,确定身份验证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网关的存取控制列表中配置有类型为IPv6的地址和类型为IPv4的地址,所述请求中携带的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6或IPv4,所述在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不同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目标地址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存储控制列表中所有类型为IPv6的地址和类型为IPv4的地址,并获取与所述的存储控制列表中的地址相关联的标签,其中,所述标签包括允许标签和阻拦标签;
查找所述存储控制列表中的所有类型为IPv6的地址和类型为IPv4的地址中是否存在所述初始地址;
在存在所述初始地址时,确定所述存储控制列表中与所述初始地址相同的地址的标签的类型;
在所述标签为阻拦标签时,确定所述用户发送的请求无权限,向用户发送无权限通知;
在所述标签为允许标签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所述目标地址。
进一步的,在所述标签为允许标签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所述目标地址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标签为允许标签时,获取当前时间点,确定所述当前时间点在预设的访问时间表中所处的时间段,获得当前时间段;
获取所述访问时间表中当前时间段所对应的访问地址集;
确定所述访问地址集是否包括所述初始地址,在所述访问地址集中包括所述初始地址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所述目标地址。
进一步的,网关识别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并查找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的步骤包括:
网关基于所述初始地址向服务器发送域名解析请求;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报文,获得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
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名称,基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名称,在预设的类型查找表中查找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装置,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网关接收用户发送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中携带有初始地址,并基于所述初始地址确定目标数据中心;
选择模块,用于网关识别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并查找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
转换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是否相同,在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不同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目标地址,其中,所述网关中预先配置有不同类型的地址;
生成模块,网关基于所述目标地址生成目标请求,并将所述目标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数据中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上述的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的步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获取用户发送的请求中的初始地址,在初始地址的类型与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不同时,将初始地址转换为与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从而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能够正常传输。其中,网关中预先配置有不同类型的地址,便于网关进行地址转换操作。根据获得的目标地址生成目标请求进行数据传输,避免了传输失败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计算机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200、计算机设备;201、存储器;202、处理器;203、网络接口;300、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装置;301、接收模块;302、选择模块;303、转换模块;304、生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网络104和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02、1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网页浏览器应用、购物类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
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播放器(Moving Picture Experts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4(Moving Picture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1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终端设备101、102、103上显示的页面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一般由服务器/终端设备执行,相应地,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装置一般设置于服务器/终端设备中。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IP地址是分配给上网设备的数字标签,是每一个网络和设备的逻辑地址,在访问网站、发送文件或传输报文都会打包成一个数据包,然后按照IP地址,传送数据包。上网时在浏览器里输入的网站是方便记忆的域名,在实际的网络传输时候,域名解析服务器会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数据包用IP地址方式在网络中传输。本申请支持支持IPv6(Internet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协议第6版)和IPv4之间地址转换。
继续参考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所述的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网关接收用户发送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中携带有初始地址,并基于所述初始地址确定目标数据中心。
在本实施例中,预先部署有多个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分别部署有应用系统。根据用户发送的请求中的初始地址确定目标数据中心,以便数据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运行于其上的电子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服务器/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接收用户发送的请求。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无线连接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3G/4G连接、WiFi连接、蓝牙连接、WiMAX连接、Zigbee连接、UWB(ultra wideband)连接、以及其他现在已知或将来开发的无线连接方式。
S2:网关识别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并查找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识别初始地址的位数确定初始地址的类型,IPv4地址的长度为32位(4个字节),IPv6地址的长度为128位(16个字节)。通过位数可以快速确定初始地址的类型。通过识别出初始地址的类型并查找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便于后续的地址类型转换。
具体的,网关识别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并查找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的步骤包括:
网关基于所述初始地址向服务器发送域名解析请求;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报文,获得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
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名称,基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名称,在预设的类型查找表中查找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网关可以通过位数识别地址的类型,也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域名解析请求,根据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报文,确定初始地址的类型,有效提高对于类型的准确度,在类型查找表中,设置有数据中心的名称和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目标数据中心的名称,可以快速的在类型查找表中获取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
S3:比较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是否相同,在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不同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目标地址,其中,所述网关中预先配置有不同类型的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初始地址类型的转换,获得与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的目标地址,从而使得目标数据中心能够接收识别目标地址。实现支持不同类型的地址的设备之间的通信。
具体的,所述网关中预先配置有类型为IPv6的地址和类型为IPv4的地址,所述在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不同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目标地址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6,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为IPv4时,基于所述网关中配置的地址,将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转换为IPv4,获得所述目标地址;
当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4,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为IPv6时,基于所述网关中配置的地址,将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转换为IPv6,获得所述目标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网关中预先配置有类型为IPv6的地址和类型为IPv4的地址,当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6,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为IPv4时,网关基于预先配置有类型为IPv6的地址和类型为IPv4的地址,将初始地址的类型转换为与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相同的地址,作为目标地址,即将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6转换为IPv4。从而获得目标数据中心支持的地址类型。
其中,所述当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6,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为IPv4时,基于所述网关中配置的地址,将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转换为IPv4,获得所述目标地址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6,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为IPv4时,调取预先存储的映射表,确定所述映射表中类型为IPv6的地址,作为第一地址;
查找所述第一地址中是否存在所述初始地址,在所述第一地址中存在所述初始地址时,将所述初始地址作为第二地址;
将在所述映射表中,与所述第二地址具有映射关系的地址,作为第三地址;
确定所述第三地址的类型是否为IPv4,在所述第三地址的类型为IPv4时,将所述第三地址作为所述目标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映射表进行地址类型的转换,映射表存储在网关中,映射表中包括有类型为IPv6的地址和类型为IPv4的地址。根据初始地址,在映射表中确定出与初始地址类型相同,且地址内容相同的地址,作为第一地址。再通过第一地址获取到第三地址,进而获得目标地址,通过映射表可以快速查找,实现地址的转换。当映射表的第一地址中未存在初始地址时,通过调用预配置的地址转换方式对初始地址进行转换,例如,当初始地址为IPv4时,初始地址即为32位,初始地址为十进制,将十进制的初始地址转换为十六进制的初始地址,获得中间地址,将两个中间地址合并,并将前96位补零,获得目标地址,此时,目标地址的类型即为IPv6。当初始地址为IPv6时,则返回地址转换失败通知。
此外,所述网关的存取控制列表中配置有类型为IPv6的地址和类型为IPv4的地址,所述请求中携带的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6或IPv4,所述在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不同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目标地址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存储控制列表中所有类型为IPv6的地址和类型为IPv4的地址,并获取与所述的存储控制列表中的地址相关联的标签,其中,所述标签包括允许标签和阻拦标签;
查找所述存储控制列表中的所有类型为IPv6的地址和类型为IPv4的地址中是否存在所述初始地址;
在存在所述初始地址时,确定所述存储控制列表中与所述初始地址相同的地址的标签的类型;
在所述标签为阻拦标签时,确定所述用户发送的请求无权限,向用户发送无权限通知;
在所述标签为允许标签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所述目标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ACL(Access Control List,存取控制列表)引擎的访问列表中新建IPv4和IPv6地址,以使ACL引擎支持IPv4和IPv6,能够对IPv4和IPv6地址进行放行或阻断。
其中,在所述标签为允许标签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所述目标地址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标签为允许标签时,获取当前时间点,确定所述当前时间点在预设的访问时间表中所处的时间段,获得当前时间段;
获取所述访问时间表中当前时间段所对应的访问地址集;
确定所述访问地址集是否包括所述初始地址,在所述访问地址集中包括所述初始地址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所述目标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在标签为允许标签时,确定该初始地址属于允许访问,此时,获取当前时间点,并基于当前时间点确定出所处的时间段。根据访问时间表中时间段与访问地址集的关联关系,确定出当前时间段可以访问的地址,便于对地址的进一步管控,且避免同时访问的拥挤情况出现。
S4:网关基于所述目标地址生成目标请求,并将所述目标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数据中心。
在本实施例中,生成包含有目标数据中心支持的地址类型的目标请求,发送至目标数据中心。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S1,即所述用户发送的请求中携带有用户名称,在所述网关接收用户发送的请求的步骤之后,上述电子设备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用户名称确定是否存在历史请求;
在存在历史请求时,确定身份验证通过;
在不存在历史请求时,向用户的客户端发送多个身份验证问题数据;
接收客户端传输的多个与所述身份验证问题数据对应的验证答案数据,并获取数据库中存储的标准答案数据,其中,所述标准答案数据与所述身份验证问题数据具有一一对应的关联关系;
分别将所述验证答案数据和所述标准答案数据转换为验证数据向量和标准数据向量;
基于所述验证数据向量和所述标准数据向量,分别计算每个身份验证问题数据所对应的验证答案数据和标准答案数据之间的余弦相似度,获得多个向量相似度;
计算所有向量相似度之和,获得相似度值,并确定所述相似度值是否大于相似度阈值,在所述相似度值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时,确定身份验证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名称查询该用户是否存在历史请求,在存在历史请求时,确定该用户是可信用户,进行放行,执行后续操作。在不存在历史请求时,对该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从而确定出该用户是否可信,避免不法用户发起有害请求等情况的出现,同时减小数据泄露的风险。
本申请在同一个网关的网络端口同时配置IPv4和IPv6地址,以实现网络端口同时支持IPv4和IPv6外。本申请还在虚拟服务器中同时配置多个IPv4和IPv6地址,以实现虚拟服务器同时支持IPv4和IPv6;在真实服务器中同时配置IPv4和IPv6地址,以实现真实服务器同时支持IPv4和IPv6。通过上述配置,本申请实现了支持虚拟服务和真实服务器的双协议栈自动转换,即虚拟服务是IPv6地址而真实服务器是IPv4地址,或者虚拟服务是IPv4地址而真实服务器是IPv6地址。
本申请支持IPv4和IPv6的静态路由;支持四层IPv6转发(Layer4IPv6Forwarding);
应用场景1:在多数据中心的应用系统通过IPv6对外提供服务,但是应用系统的服务器本身仍然使用IPv4的情况下:当用户通过IPv6访问应用系统时,网关为网页服务器(web server)配置IPv6地址,其中,若用户是请求访问互联网,则该地址由运营商提供,若用户是请求访问内部网络,则该地址由内部自定义IPv6地址。网关提供IPv6和IPv4之间的自动转换。
应用场景2:多数据中心的应用系统同时通过IPv6和IPv4对外提供服务,应用系统的服务器可以使用IPv4或IPv6的情况下:如果通过域名访问应用系统,则需要在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中配置IPv4和IPv6,多数据中心的智能DNS(Domain NameSystem,域名系统)同时支持IPv4和IPv6,配置的这两个地址就是网关发布的应用系统的地址。
应用场景3:解决多数据中心的应用系统通过IPv6对外提供服务,但是应用系统内有外部系统的链接,而外部系统不支持IPv6的问题,即IPv6和IPv4转换过程中的天窗问题。本申请中的网关处于外部系统和多数据中心的应用系统之间,通过网关中的IPv4和IPv6的地址转换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天窗问题。
同时,对于不同的数据中心中部署的对应的应用系统,网关还可以提供智能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服务,即提供对多数据中心的数据备份功能。
IPv6使用标准进行通信(IPv6-standard-conformant)时,IPv6静态路由能够正常工作。但是如果采用非标准进行通信时,会发生IPv6静态路由出错的情况。本申请通过IPv6的四层转发(Layer 4IPv6 Forwarding),解决了采用非标准进行通信时,会发生IPv6静态路由出错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可读指令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可读指令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指令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等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进一步参考图3,作为对上述图2所示方法的实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装置300包括:接收模块301、选择模块302、转换模块303和生成模块304。其中,接收模块301,用于网关接收用户发送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中携带有初始地址,并基于所述初始地址确定目标数据中心;选择模块302,用于网关识别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并查找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转换模块303,用于比较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是否相同,在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不同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目标地址,其中,所述网关中预先配置有不同类型的地址;生成模块304,网关基于所述目标地址生成目标请求,并将所述目标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数据中心。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用户发送的请求中的初始地址,在初始地址的类型与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不同时,将初始地址转换为与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从而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能够正常传输。其中,网关中预先配置有不同类型的地址,便于网关进行地址转换操作。根据获得的目标地址生成目标请求进行数据传输,避免了传输失败的情况出现。
所述选择模块302包括发送子模块、接收子模块和获取子模块,其中,发送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初始地址向服务器发送域名解析请求;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报文,获得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名称,基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名称,在预设的类型查找表中查找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
转换模块303包括识别子模块、第一转换子模块和第二转换子模块,其中,识别子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和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第一转换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6,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为IPv4时,基于所述网关中配置的地址,将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转换为IPv4,获得所述目标地址;第二转换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4,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为IPv6时,基于所述网关中配置的地址,将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转换为IPv6,获得所述目标地址。
第一转换子模块包括调取单元、查找单元、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其中,调取单元用于当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6,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为IPv4时,调取预先存储的映射表,确定所述映射表中类型为IPv6的地址,作为第一地址;查找单元用于查找所述第一地址中是否存在所述初始地址,在所述第一地址中存在所述初始地址时,将所述初始地址作为第二地址;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在所述映射表中,与所述第二地址具有映射关系的地址,作为第三地址;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地址的类型是否为IPv4,在所述第三地址的类型为IPv4时,将所述第三地址作为所述目标地址。
所述网关的存取控制列表中配置有类型为IPv6的地址和类型为IPv4的地址,所述请求中携带的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6或IPv4,网关识别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并查找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转换模块303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查找子模块、第二确定子模块、第三确定子模块和第三转换子模块,其中,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存储控制列表中所有类型为IPv6的地址和类型为IPv4的地址,并获取与所述的存储控制列表中的地址相关联的标签,其中,所述标签包括允许标签和阻拦标签;查找子模块用于查找所述存储控制列表中的所有类型为IPv6的地址和类型为IPv4的地址中是否存在所述初始地址;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存在所述初始地址时,确定所述存储控制列表中与所述初始地址相同的地址的标签的类型;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标签为阻拦标签时,确定所述用户发送的请求无权限,向用户发送无权限通知;第三转换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标签为允许标签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所述目标地址。
所述第三转换子模块包括时间点获取单元、访问地址集获取单元和第三确定单元。其中,时间点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标签为允许标签时,获取当前时间点,确定所述当前时间点在预设的访问时间表中所处的时间段,获得当前时间段;访问地址集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访问时间表中当前时间段所对应的访问地址集;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访问地址集是否包括所述初始地址,在所述访问地址集中包括所述初始地址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所述目标地址。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300还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发送模块、获取模块、向量模块、第一计算模块和第二计算模块。其中,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用户名称确定是否存在历史请求;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存在历史请求时,确定身份验证通过;发送模块用于在不存在历史请求时,向用户的客户端发送多个身份验证问题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传输的多个与所述身份验证问题数据对应的验证答案数据,并获取数据库中存储的标准答案数据,其中,所述标准答案数据与所述身份验证问题数据具有一一对应的关联关系;向量模块用于分别将所述验证答案数据和所述标准答案数据转换为验证数据向量和标准数据向量;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验证数据向量和所述标准数据向量,分别计算每个身份验证问题数据所对应的验证答案数据和标准答案数据之间的余弦相似度,获得多个向量相似度;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有向量相似度之和,获得相似度值,并确定所述相似度值是否大于相似度阈值,在所述相似度值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时,确定身份验证通过。
通过获取用户发送的请求中的初始地址,在初始地址的类型与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不同时,将初始地址转换为与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从而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能够正常传输。其中,网关中预先配置有不同类型的地址,便于网关进行地址转换操作。根据获得的目标地址生成目标请求进行数据传输,避免了传输失败的情况出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计算机设备。具体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施例计算机设备基本结构框图。
所述计算机设备200包括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连接存储器201、处理器202、网络接口203。需要指出的是,图中仅示出了具有组件201-203的计算机设备2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其中,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的计算机设备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设备,其硬件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数字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嵌入式设备等。
所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可以与用户通过键盘、鼠标、遥控器、触摸板或声控设备等方式进行人机交互。
所述存储器201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201可以是所述计算机设备20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计算机设备200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201也可以是所述计算机设备20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20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所述存储器20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计算机设备20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201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所述计算机设备200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等。此外,所述存储器20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所述处理器20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202通常用于控制所述计算机设备200的总体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202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201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或者处理数据,例如运行所述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的计算机可读指令。
所述网络接口203可包括无线网络接口或有线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203通常用于在所述计算机设备200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网关中预先配置有不同类型的地址,便于网关进行地址转换操作。根据获得的目标地址生成目标请求进行数据传输,避免了传输失败的情况出现。
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式,即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的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网关中预先配置有不同类型的地址,便于网关进行地址转换操作。根据获得的目标地址生成目标请求进行数据传输,避免了传输失败的情况出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网关接收用户发送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中携带有初始地址,并基于所述初始地址确定目标数据中心;
网关识别所述初始地址的位数,根据所述位数确定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并查找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
比较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是否相同,在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不同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目标地址,其中,所述网关中预先配置有不同类型的地址;
网关基于所述目标地址生成目标请求,并将所述目标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数据中心;
所述用户发送的请求中携带有用户名称,在所述网关接收用户发送的请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用户名称确定是否存在历史请求;
在存在历史请求时,确定身份验证通过;
在不存在历史请求时,向用户的客户端发送多个身份验证问题数据;
接收客户端传输的多个与所述身份验证问题数据对应的验证答案数据,并获取数据库中存储的标准答案数据,其中,所述标准答案数据与所述身份验证问题数据具有一一对应的关联关系;
分别将所述验证答案数据和所述标准答案数据转换为验证数据向量和标准数据向量;
基于所述验证数据向量和所述标准数据向量,分别计算每个身份验证问题数据所对应的验证答案数据和标准答案数据之间的余弦相似度,获得多个向量相似度;
计算所有向量相似度之和,获得相似度值,并确定所述相似度值是否大于相似度阈值,在所述相似度值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时,确定身份验证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中预先配置有类型为IPv6的地址和类型为IPv4的地址,所述在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不同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目标地址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6,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为IPv4时,基于所述网关中配置的地址,将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转换为IPv4,获得所述目标地址;
当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4,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为IPv6时,基于所述网关中配置的地址,将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转换为IPv6,获得所述目标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6,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为IPv4时,基于所述网关中配置的地址,将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转换为IPv4,获得所述目标地址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6,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为IPv4时,调取预先存储的映射表,确定所述映射表中类型为IPv6的地址,作为第一地址;
查找所述第一地址中是否存在所述初始地址,在所述第一地址中存在所述初始地址时,将所述初始地址作为第二地址;
将在所述映射表中,与所述第二地址具有映射关系的地址,作为第三地址;
确定所述第三地址的类型是否为IPv4,在所述第三地址的类型为IPv4时,将所述第三地址作为所述目标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的存取控制列表中配置有类型为IPv6的地址和类型为IPv4的地址,所述请求中携带的初始地址的类型为IPv6或IPv4,所述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目标地址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存储控制列表中所有类型为IPv6的地址和类型为IPv4的地址,并获取与所述的存储控制列表中的地址相关联的标签,其中,所述标签包括允许标签和阻拦标签;
查找所述存储控制列表中的所有类型为IPv6的地址和类型为IPv4的地址中是否存在所述初始地址;
在存在所述初始地址时,确定所述存储控制列表中与所述初始地址相同的地址的标签的类型;
在所述标签为阻拦标签时,确定所述用户发送的请求无权限,向用户发送无权限通知;
在所述标签为允许标签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所述目标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标签为允许标签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所述目标地址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标签为允许标签时,获取当前时间点,确定所述当前时间点在预设的访问时间表中所处的时间段,获得当前时间段;
获取所述访问时间表中当前时间段所对应的访问地址集;
确定所述访问地址集是否包括所述初始地址,在所述访问地址集中包括所述初始地址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所述目标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网关识别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并查找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的步骤包括:
网关基于所述初始地址向服务器发送域名解析请求;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报文,获得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
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名称,基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名称,在预设的类型查找表中查找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
7.一种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网关接收用户发送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中携带有初始地址,并基于所述初始地址确定目标数据中心;
选择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初始地址的位数,根据所述位数确定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并查找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
转换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是否相同,在所述初始地址的类型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的类型不同时,将所述初始地址转换为与所述目标数据中心的地址相同的类型,获得目标地址,其中,所述网关中预先配置有不同类型的地址;
生成模块,网关基于所述目标地址生成目标请求,并将所述目标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数据中心;
所述用户发送的请求中携带有用户名称,所述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发送模块、获取模块、向量模块、第一计算模块和第二计算模块;
其中,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用户名称确定是否存在历史请求;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存在历史请求时,确定身份验证通过;
发送模块用于在不存在历史请求时,向用户的客户端发送多个身份验证问题数据;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传输的多个与所述身份验证问题数据对应的验证答案数据,并获取数据库中存储的标准答案数据,其中,所述标准答案数据与所述身份验证问题数据具有一一对应的关联关系;
向量模块用于分别将所述验证答案数据和所述标准答案数据转换为验证数据向量和标准数据向量;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验证数据向量和所述标准数据向量,分别计算每个身份验证问题数据所对应的验证答案数据和标准答案数据之间的余弦相似度,获得多个向量相似度;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有向量相似度之和,获得相似度值,并确定所述相似度值是否大于相似度阈值,在所述相似度值大于所述相似度阈值时,确定身份验证通过。
8.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的步骤。
CN202110511090.0A 2021-05-11 2021-05-11 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2423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1090.0A CN113242331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1090.0A CN113242331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2331A CN113242331A (zh) 2021-08-10
CN113242331B true CN113242331B (zh) 2023-05-09

Family

ID=77133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1090.0A Active CN113242331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423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2811B (zh) * 2021-08-30 2022-01-25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3890879B (zh) * 2021-09-10 2023-12-29 鸬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4124883B (zh) * 2021-10-12 2023-09-12 鸬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云存储地址的数据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8275A (zh) * 2017-01-03 2017-06-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和服务器
CN107800672A (zh) * 2016-09-06 2018-03-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验证方法、电子设备、服务器及信息验证系统
CN107809438A (zh) * 2017-11-16 2018-03-1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网络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其使用的用户代理设备
CN108768654A (zh) * 2018-04-09 2018-11-0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声纹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JP2019200741A (ja) * 2018-05-18 2019-11-21 ヤフー株式会社 認証装置、認証方法、認証プログラム及び認証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96049C (zh) * 2005-12-27 2009-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Sip多媒体系统中用户面互通方法
CN102487407B (zh) * 2010-12-03 2015-03-2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网络地址转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100293A (zh) * 2014-05-19 2015-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数据交互方法、系统
CN104052830A (zh) * 2014-05-29 2014-09-17 汉柏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转发方法和设备
US20200287865A1 (en) * 2019-03-05 2020-09-10 Wangs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for acquiring resource, method for returning resource, server, and storage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0672A (zh) * 2016-09-06 2018-03-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验证方法、电子设备、服务器及信息验证系统
CN106878275A (zh) * 2017-01-03 2017-06-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和服务器
CN107809438A (zh) * 2017-11-16 2018-03-1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网络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其使用的用户代理设备
CN108768654A (zh) * 2018-04-09 2018-11-0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声纹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JP2019200741A (ja) * 2018-05-18 2019-11-21 ヤフー株式会社 認証装置、認証方法、認証プログラム及び認証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2331A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42331B (zh) 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88291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uthentication service for internet of things security
US10516666B2 (e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8522336B2 (en) Gatew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to prevent phishing attacks
CN113316926B (zh) 域名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365701B (zh) 客户终端设备的管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70289243A1 (en) Domain name resolu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677506B (zh) 网络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TW200929948A (en) Method for building a network connection and network device thereof
CN113873057A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TW201733314A (zh) 執行請求指令的方法及相關的伺服器
US10469575B2 (en) Techniques for contact exporting
CN110191203B (zh) 实现服务器动态访问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TWI546688B (zh) 對網路位址進行處理的方法及相關的伺服器與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US20220385596A1 (en) Protecting integration between resources of different services using service-generated dependency tags
CN114449040B (zh) 基于云平台的配置下发方法及装置
CN114531279B (zh) 专网接入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124883B (zh) 基于云存储地址的数据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3342845B (zh) 数据同步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61600A (zh) 一种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95858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load balancing over an overlay network
CN110941412A (zh) 基于图片化实现多终端动画协同浏览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6155549B (zh) 终端外联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85691B (zh) 网络安全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00031B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