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0293A -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数据交互方法、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数据交互方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00293A
CN105100293A CN201410211460.9A CN201410211460A CN105100293A CN 105100293 A CN105100293 A CN 105100293A CN 201410211460 A CN201410211460 A CN 201410211460A CN 105100293 A CN105100293 A CN 105100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application program
program module
domain name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114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书峰
王大伟
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2114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0029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1045 priority patent/WO201517635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100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029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数据交互方法、系统,接收到应用程序模块发送的包含域名信息和第一地址类型的域名请求后,根据该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并对应该第二地址生成虚拟的第一地址;将虚拟的第一地址反馈给应用程序模块。本第一地址类型为IPv4地址类型,第二地址为IPv6地址;或第一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第二地址为IPV4地址。也即,本申请实现了IPv4和IPv6地址的相互转换,可以使得IPv6很好的向后兼容IPv4;同时IPv4也可很好的向前兼容IPv6。

Description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数据交互方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数据交互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业务和网络规模的发展,广泛使用的IPv4地址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2011年2月3日全球IPv4可分配地址总池宣布耗尽;2011年4月15日亚太区IPv4可分配地址池基本耗尽。为了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提出IPv6编址方式。IPv6具有128位的地址空间,是IPv4地址空间的42.9亿倍。中国在IPv6的推进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在政府的带动下,中国产学研用各单位通力合作,推进IPv6的发展,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IPv6实验方案,并且正在走向试商用。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高校团体步入IPv6国际标准化舞台,为IPv6技术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IPv6运营实践日益广泛,取得的经验证明IPv6新技术部署需要对现有IPv4应用以及用户有良好的后向兼容性,否则IPv6部署将会受到过渡初期业务、应用的桎梏。比如目前主流应用,Skype等即时通信软件都不支持IPv6;APPStore上已有超过50万余种的应用,升级这些应用来支持IPv6更是步履维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解决现有IPv6不能很好的后向兼容IPv4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址转换方法,包括:
接收应用程序模块发送的域名请求,所述域名请求包括域名信息以及第一地址类型;
根据所述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并对应该第二地址生成虚拟的第一地址;
将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模块;
所述第一地址类型为IPV4地址类型,所述第二地址为IPV6地址;或,所述第一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所述第二地址为IPV4地址。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之前,包括判断根据所述域名信息是否获取到对应的第一地址;如否,再根据所述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程序模块为安卓应用程序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包括如上所述的地址转换方法,在将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模块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应用程序模块根据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格式为与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第一格式;
将所述数据包转换成与所述第二地址对应的第二格式,并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将转换后的数据包发送出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包括如上所述的地址转换方法,在将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模块后,还包括:
接收网络侧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格式为与所述第二地址对应的第二格式;
将所述数据包转换成与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对应的第一格式,并根据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将转换后的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址转换装置,包括请求处理模块、地址转换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请求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应用程序模块发送的域名请求;所述域名请求包括域名信息以及第一地址类型;
所述地址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并对应该第二地址生成虚拟的第一地址;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模块;
所述第一地址类型为IPV4地址类型,所述第二地址为IPV6地址;或,所述第一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所述第二地址为IPV4地址。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地址转换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之前,判断根据所述域名信息是否获取到对应的第一地址。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程序模块为安卓应用程序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系统,包括应用客户端、请求处理装置、地址转换装置以及网络侧服务器;
所述请求处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应用客户端的应用程序模块发送的域名请求;所述域名请求包括域名信息以及第一地址类型;以及用于接收所述应用程序模块根据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格式为与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第一格式;
所述地址转换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并对应该第二地址生成、并向所述应用程序模块发送虚拟的第一地址;以及用于将所述数据包转换成与所述第二地址对应的第二格式,并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将转换后的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网络侧服务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系统,包括应用客户端、请求处理装置、地址转换装置以及网络侧服务器;
所述请求处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应用客户端的应用程序模块发送的域名请求;所述域名请求包括域名信息以及第一地址类型;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格式为与所述第二地址对应的第二格式;
所述地址转换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并对应该第二地址生成、并向所述应用程序模块发送虚拟的第一地址;以及用于将所述数据包转换成与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对应的第一格式,并根据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将转换后的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数据交互方法、系统,接收应用程序模块发送的包含域名信息和第一地址类型的域名请求后,根据该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并对应该第二地址生成虚拟的第一地址;将虚拟的第一地址反馈给应用程序模块。本第一地址类型为IPv4地址类型,第二地址为IPv6地址;或第一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第二地址为IPV4地址。也即,本申请实现了IPv4和IPv6地址的相互转换,可以使得IPv6很好的向后兼容IPv4;同时IPv4也可很好的向前兼容IPv6。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地址转换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交互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地址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地址转换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址转换方法,具体可应用于安卓(android)平台;请参见图1所示,其包括:
步骤101:接收应用程序模块发送的域名请求(即DNS请求),该域名请求包括域名信息以及第一地址类型;
步骤102:根据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并对应该第二地址生成虚拟的第一地址;
步骤103:将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给应用程序模块,这样应用程序模块发送数据时可以通过收到的虚拟的第一地址进行发送。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址转换方法实现了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之间的相互转换。本实施例中,第一地址类型可为IPV4地址类型,第二地址为IPV6地址;或第一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第二地址为IPV4地址;也即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现了IPv4和IPv6地址的相互转换,可以使得IPv6很好的向后兼容IPv4;同时IPv4也可很好的向前兼容IPv6。
在本实施例中,当收到应用程序模块发送的DNS请求后,根据该请求中的域名信息获取第二地址之前,还可预先判断该局该域名信息是否能获取到对应的第一地址,也即根据该域名信息是否能查找到对应类型的服务器;例如当第一地址为IPv4地址时,则判断根据该域名信息是否能查找到对应的IPv4服务器;如不能查找到,则根据该域名信息查找到对应的IPv6服务器,进而获取到对应的IPv6地址。反之,当第一地址为IPv6地址,第二地址为IPv4地址时,其处理过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当应用于安卓平台时,本实施例中的应用程序模块则为安卓应用程序模块。当然,应当理解是,本实施例并不仅局限于应用在安卓平台上,也可应用于例如像WIN8平台、IOS平台上。
请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还提供了种数据交互方法,骑在上述地址转换方法的基础上,在将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模块后,还包括:
步骤201:应用程序模块根据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数据包;该数据包格式为与第一地址对应的第一格式;例如,当第一地址为IPv4地址,则该数据包为IPv4数据包;
步骤202:接收应用程序模块根据该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的数据包;
步骤203:将该数据包转换成与第二地址对应的第二格式;
步骤204:根据第二地址将转换后的数据包发送出去。例如,当第二地址为IPv6地址,此时则将IPv4数据包转换成IPv6数据包,并将转换后的数据包根据IPv6地址发送出去。
图2所示是应用程序模块向外发送数据包的过程,下面以应用程序模块接收网络侧的过程为例,对本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请参见图3所示,在将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模块后,还包括:
步骤301:网络侧的服务器根据第二地址发送数据包;该数据包格式为与第而地址对应的第二格式;例如,当第二地址为IPv6地址,则该数据包为IPv6数据包;
步骤302:接收网络侧根据该第二地址发送的数据包;
步骤303:将该数据包转换成与第一地址对应的第一格式;
步骤304:根据第一地址将转换后的数据包发送给应用程序模块。例如,当第二地址为IPv4地址,此时则将IPv6数据包转换成IPv4数据包,并将转换后的数据包根据虚拟的IPv4地址发送给应用程序模块。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址转换装置,请参见图4所示,其包括请求处理模块、地址转换模块和发送模块;
请求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应用程序模块发送的域名请求;域名请求包括域名信息以及第一地址类型;
地址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并对应该第二地址生成虚拟的第一地址;
发送模块用于将得到的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给应用程序模块;这样应用程序模块发送数据时可以通过收到的虚拟的第一地址进行发送。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址转换方法实现了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之间的相互转换。本实施例中,第一地址类型可为IPV4地址类型,第二地址为IPV6地址;或第一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第二地址为IPV4地址;也即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现了IPv4和IPv6地址的相互转换,可以使得IPv6很好的向后兼容IPv4;同时IPv4也可很好的向前兼容IPv6。
本实施例中,地址转换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之前,预先判断该局该域名信息是否能获取到对应的第一地址,也即根据该域名信息是否能查找到对应类型的服务器;例如当第一地址为IPv4地址时,则判断根据该域名信息是否能查找到对应的IPv4服务器;如不能查找到,则根据该域名信息查找到对应的IPv6服务器,进而获取到对应的IPv6地址。反之,当第一地址为IPv6地址,第二地址为IPv4地址时,其处理过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当应用于安卓平台时,本实施例中的应用程序模块则为安卓应用程序模块。当然,应当理解是,本实施例并不仅局限于应用在安卓平台上,也可应用于例如像WIN8平台、IOS平台上。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系统,请参见图5所示,其包括应用客户端、请求处理装置、地址转换装置以及网络侧服务器;在应用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向外发送数据时:
请求处理装置用于接收应用客户端(可为安卓客户端)的应用程序模块发送的域名请求;该域名请求包括域名信息以及第一地址类型;以及用于接收应用程序模块后续根据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的数据包,数据包格式为与第一地址对应的第一格式;例如,当第一地址为IPv4地址,则该数据包为IPv4数据包;
地址转换装置用于根据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并对应该第二地址生成、并向应用程序模块发送虚拟的第一地址;以及用于将数据包转换成与所述第二地址对应的第二格式,并根据第二地址将转换后的数据包发送给网络侧服务器。例如,当第二地址为IPv6地址,此时则将IPv4数据包转换成IPv6数据包,并将转换后的数据包根据IPv6地址发送出去。
在应用客户端的应用程序接收网络侧的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时:
请求处理装置用于接收应用客户端的应用程序模块发送的域名请求;域名请求包括域名信息以及第一地址类型;以及用于接收网络侧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发送的数据包,数据包格式为与第二地址对应的第二格式;例如,当第二地址为IPv6地址,则该数据包为IPv6数据包;
地址转换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并对应该第二地址生成、并向应用程序模块发送虚拟的第一地址;以及用于将数据包转换成与第一地址对应的第一格式,并根据第一地址将转换后的数据包发送给应用程序模块;例如,当第二地址为IPv4地址,此时则将IPv6数据包转换成IPv4数据包,并将转换后的数据包根据虚拟的IPv4地址发送给应用程序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模块在发送以及接收数据包时,具体可通过设置数据中转中心,并通过TCP/IP模块将要发送的数据包以及将要接收的数据包先路由到该数据中转中心,并在需要进行转换时,在该数据中转中心进行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以及数据包格式的对应转换,并在转换完毕后,根据虚拟的第一地址通过相应的路由路径发送应用程序模块;或根据第二地址将转换后的数据包通过TCP/IP模块经响应的路由发送出去。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址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应用程序模块发送的域名请求,所述域名请求包括域名信息以及第一地址类型;
根据所述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并对应该第二地址生成虚拟的第一地址;
将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模块;
所述第一地址类型为IPV4地址类型,所述第二地址为IPV6地址;或,所述第一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所述第二地址为IPV4地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址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之前,包括判断根据所述域名信息是否获取到对应的第一地址;如否,再根据所述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址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模块为安卓应用程序模块。
4.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地址转换方法,在将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模块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应用程序模块根据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格式为与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第一格式;
将所述数据包转换成与所述第二地址对应的第二格式,并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将转换后的数据包发送出去。
5.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地址转换方法,在将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模块后,还包括:
接收网络侧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格式为与所述第二地址对应的第二格式;
将所述数据包转换成与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对应的第一格式,并根据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将转换后的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模块。
6.一种地址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请求处理模块、地址转换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请求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应用程序模块发送的域名请求;所述域名请求包括域名信息以及第一地址类型;
所述地址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并对应该第二地址生成虚拟的第一地址;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模块;
所述第一地址类型为IPV4地址类型,所述第二地址为IPV6地址;或,所述第一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所述第二地址为IPV4地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址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转换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之前,判断根据所述域名信息是否获取到对应的第一地址。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地址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模块为安卓应用程序模块。
9.一种数据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客户端、请求处理装置、地址转换装置以及网络侧服务器;
所述请求处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应用客户端的应用程序模块发送的域名请求;所述域名请求包括域名信息以及第一地址类型;以及用于接收所述应用程序模块根据虚拟的第一地址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格式为与所述第一地址对应的第一格式;
所述地址转换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并对应该第二地址生成、并向所述应用程序模块发送虚拟的第一地址;以及用于将所述数据包转换成与所述第二地址对应的第二格式,并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将转换后的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网络侧服务器。
10.一种数据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客户端、请求处理装置、地址转换装置以及网络侧服务器;
所述请求处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应用客户端的应用程序模块发送的域名请求;所述域名请求包括域名信息以及第一地址类型;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地址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格式为与所述第二地址对应的第二格式;
所述地址转换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域名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地址,并对应该第二地址生成、并向所述应用程序模块发送虚拟的第一地址;以及用于将所述数据包转换成与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对应的第一格式,并根据所述虚拟的第一地址将转换后的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应用程序模块。
CN201410211460.9A 2014-05-19 2014-05-19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数据交互方法、系统 Withdrawn CN1051002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1460.9A CN105100293A (zh) 2014-05-19 2014-05-19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数据交互方法、系统
PCT/CN2014/081045 WO2015176356A1 (zh) 2014-05-19 2014-06-27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数据交互方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1460.9A CN105100293A (zh) 2014-05-19 2014-05-19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数据交互方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0293A true CN105100293A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53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11460.9A Withdrawn CN105100293A (zh) 2014-05-19 2014-05-19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数据交互方法、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00293A (zh)
WO (1) WO201517635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4878A (zh) * 2020-02-26 2020-07-10 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ipv4地址向ipv6地址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13242331A (zh) * 2021-05-11 2021-08-10 鸬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2664A (zh) * 2003-06-16 2004-02-04 浙江大学 Windows 2000或xp的v4应用与ipv9或ipv6网络互联插件
US20040133692A1 (en) * 2003-01-07 2004-07-08 Hexag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IPV6 devices through an IPv4 network and a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NAT) using a tunnel setup protocol
US20040165602A1 (en) * 2003-02-21 2004-08-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onnecting IPv4 and IPv6 networks
CN101119382A (zh) * 2007-09-06 200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v4网络与IPv6网络互相通信的方法及通信网元系统
CN101197858A (zh) * 2008-01-07 2008-06-1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路由器
CN101262410A (zh) * 2007-03-07 2008-09-10 上海亿人通信终端有限公司 基于nat-pt的dns应用层网关的实现方法
CN101662411A (zh) * 2008-08-26 2010-03-0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IPv4主机访问IPv6网络服务器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27133A (zh) * 2009-03-06 2010-09-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地址解析装置、IPv4网络访问方法及系统
CN101909041A (zh) * 2009-06-03 2010-12-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具有IPv4应用的主机通过IPv6网络进行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4813B (zh) * 2009-12-16 2012-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ms网络通信方法及装置
US8406232B2 (en) * 2010-06-17 2013-03-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4to6 network stack for IPv4 applications
CN102546845B (zh) * 2010-12-17 2015-03-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业务访问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3692A1 (en) * 2003-01-07 2004-07-08 Hexag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IPV6 devices through an IPv4 network and a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NAT) using a tunnel setup protocol
US20040165602A1 (en) * 2003-02-21 2004-08-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onnecting IPv4 and IPv6 networks
CN1472664A (zh) * 2003-06-16 2004-02-04 浙江大学 Windows 2000或xp的v4应用与ipv9或ipv6网络互联插件
CN101262410A (zh) * 2007-03-07 2008-09-10 上海亿人通信终端有限公司 基于nat-pt的dns应用层网关的实现方法
CN101119382A (zh) * 2007-09-06 200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v4网络与IPv6网络互相通信的方法及通信网元系统
CN101197858A (zh) * 2008-01-07 2008-06-1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路由器
CN101662411A (zh) * 2008-08-26 2010-03-0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IPv4主机访问IPv6网络服务器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27133A (zh) * 2009-03-06 2010-09-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地址解析装置、IPv4网络访问方法及系统
CN101909041A (zh) * 2009-06-03 2010-12-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具有IPv4应用的主机通过IPv6网络进行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4878A (zh) * 2020-02-26 2020-07-10 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ipv4地址向ipv6地址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11404878B (zh) * 2020-02-26 2022-06-24 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ipv4地址向ipv6地址转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13242331A (zh) * 2021-05-11 2021-08-10 鸬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不同类型的地址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76356A1 (zh) 2015-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5123B (zh) 虚拟私云的连接方法及隧道代理服务器
EP2860945A3 (en) Network appliance architecture for unified communication services
CN10548739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
CN103702062A (zh) 一种音视频通讯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69463A (zh) 一种网页上实现白板全屏同步的方法
US20120082110A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transmitting service data
CN104243281A (zh)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语音通信方法
CN105359458A (zh) 网络设备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1977209A (zh) 一种网页上实现翻页同步的方法
CN101944130A (zh) 一种网页上实现列表同步的方法
CN105049888A (zh) 一种基于心跳模块的微信远程推送机顶盒节目源的实现方法
CN104539510A (zh) 一种基于多协议的信息推送系统及方法
CN103118145A (zh) 基于DNS的IPv4-over-IPv6多隧道自动建立方法
CN104253878A (zh) Dhcp relay终结子接口的vlan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100293A (zh)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数据交互方法、系统
CN105227403A (zh) 一种OpenStack网络流量监控方法
CN203504603U (zh) 移动互联网语音社区的服务器架构
CN101854336A (zh) 一种获取视频传输管理服务器地址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647470A (zh) 在线应用平台内云下载的方法及在线应用平台系统
EP3379781A1 (en) Method for counting bgp community attribute or extended community attribute flow value, and device
MY174320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access based on application layer data
CN102932470B (zh) 手持设备控制电脑终端的方法和系统
CN103812868A (zh) 基于IPv4/IPv6转换实现免费上网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3533001A (zh) 基于http多重代理的通信方法和系统、中间代理服务器
EP2337285A1 (en) A method for realizing message interworking and a converged servic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