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1744B - 变电站中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 - Google Patents

变电站中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1744B
CN113241744B CN202110644917.5A CN202110644917A CN113241744B CN 113241744 B CN113241744 B CN 113241744B CN 202110644917 A CN202110644917 A CN 202110644917A CN 113241744 B CN113241744 B CN 1132417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interface
switch
optical fib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49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41744A (zh
Inventor
李毅
吕刚
田靖
王秋阳
单华平
陈亮
罗力
刘凡栋
周培
王伟
冯文昕
李道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yang Bureau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Original Assignee
Guiyang Bureau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yang Bureau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filed Critical Guiyang Bureau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Priority to CN2021106449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417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41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1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41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17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26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e.g. for disconnecting a section on which a short-circuit, earth fault, or arc discharge has occured
    • H02H7/261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e.g. for disconnecting a section on which a short-circuit, earth fault, or arc discharge has occured involving signal transmission between at least two stations
    • H02H7/262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e.g. for disconnecting a section on which a short-circuit, earth fault, or arc discharge has occured involving signal transmission between at least two stations involving transmissions of switching or blocking ord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22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distribution gear, e.g. bus-bar systems; for switch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4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using an optical detector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包括:控制保护装置、光电转换装置、光缆、光开关以及光控开关,控制保护装置通过电缆连接光电转换装置,光电转换装置通过光缆连接光开关,光开关通过光缆连接光控开关,光控开关连接开关装置;控制保护装置用于发出电控制信号至光电转换装置,光电转换装置将电控制信号转换为光控制信号后通过光开关传输至光控开关,光控开关根据接收的光控制信号控制开关装置动作,光缆与光开关代替现有的电缆与电传感器完成控制保护装置与开关装置之间的控制回路,大大扩展了控制保护装置与开关装置之间的可控距离,且光缆实现控制回路连接还能增强抗电磁干扰能力与通信能力,不容易发生故障。

Description

变电站中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电站中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
背景技术
目前变电站越来越趋于无人值守的远程监控操作,得益于由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控制电力设备的主运行回路实现。其中,控制回路一般由成套的控制保护装置连接断路器等开关装置组成,当电力元件或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危及变电站运行安全时,控制保护装置能及时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断开故障回路切断危险源。
但现有的控制保护装置与断路器之间的控制回路一般采用电缆连接,由于电缆不仅存在抗电磁干扰能力不佳与发热等问题,而且长度较短,导致在大型变电站中控制保护装置与断路器之间的控制回路,需要在室外设置多个中继控制保护室才能完成控制动作,且通信能力较差,容易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以上采用电缆导致抗电磁干扰能力不佳以及长度较短等问题,提供一种变电站中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
一种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包括:控制保护装置、光电转换装置、光缆、光开关以及光控开关,所述控制保护装置通过电缆连接所述光电转换装置,所述光电转换装置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光开关,所述光开关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光控开关,所述光控开关连接开关装置;
所述控制保护装置用于发出电控制信号至所述光电转换装置,所述光电转换装置将所述电控制信号转换为光控制信号后通过所述关开关传输至所述光控开关,所述光控开关根据接收的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光发射装置,所述光发射装置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光开关与所述光控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开关包括第一光微动开关、第二光微动开关与光气体密度继电器,所述第一光微动开关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光电转换装置与所述光气体密度继电器,所述光气体密度继电器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第二光微动开关,所述第二微动开关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光发射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微动开关为旋转型光微动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型光微动开关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光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旋转轴、第一光纤接口、第二光纤接口、第三光纤接口与第四光纤接口,所述第一光板设置于所述旋转轴,跟随所述旋转轴旋转移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光纤接口和所述第二光纤接口以及第三光纤接口和第四光纤接口是否连通,所述第一光纤接口与所述第三光纤接口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光电转换装置,所述第二光纤接口与所述第四光纤接口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光气体密度继电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微动开关为旋转型光微动开关或直动型光微动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动型光微动开关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光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传动轴、第五光纤接口与第六光纤接口,所述第二光板设置于所述传动轴,跟随所述传动轴移动,用于控制所述第五光纤接口和第六光纤接口是否连通,所述第五光纤接口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光气体密度继电器,所述第六光纤接口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光发射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气体密度继电器包括第三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的遮光指针、弹性铜管、限位杆、第一报警光纤接口、第二报警光纤接口、第一闭锁光纤接口与第二闭锁光纤接口,所述第一报警光纤接口与所述第二报警光纤接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闭锁光纤接口与所述第二闭锁光纤接口相对设置,所述遮光指针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报警光纤接口与所述第一闭锁光纤接口之间的距离,所述遮光指针跟随所述弹性铜管旋转,所述限位杆用于限制所述遮光指针的最大旋转位置,所述第一报警光纤接口与所述第一闭锁光纤接口均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第一光微动开关,所述第二报警光纤接口与所述第二闭锁光纤接口均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第二光微动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控开关包括光开关管、电阻与继电器,所述光开关管的控制端通过光缆连接所述光开关,所述光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的一端,所述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外部电源,所述继电器的触点连接所述开关装置。
一种变电站,包括电力设备的主运行回路、开关装置以及上述任意一项的控制回路,所述控制回路连接所述开关装置的控制部,所述开关装置的受控部串接在所述主运行回路中。
上述变电站中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采用光缆与光开关代替现有的电缆与电传感器完成控制保护装置与开关装置之间的控制回路,大大扩展了控制保护装置与开关装置之间的可控距离,且采用光缆实现控制回路连接还能增强抗电磁干扰能力与通信能力,不容易发生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的系统框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分闸回路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信号反馈回路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旋转型光微动开关的正视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对射旋转型光微动开关的侧视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对射直动常闭型光微动开关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对射直动常开型光微动开关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光气体密度继电器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转动到跳闸位置的光气体密度继电器的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中光控开关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电阻称为第二电阻,且类似地,可将第二电阻称为第一电阻。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两者都是电阻,但其不是同一电阻。
可以理解,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电路、模块、单元等相互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包括:控制保护装置110、光电转换装置120、光缆、光开关130以及光控开关140,控制保护装置110通过电缆连接光电转换装置120,光电转换装置120通过光缆连接光开关130,光开关130通过光缆连接光控开关140,光控开关140连接开关装置。控制保护装置110用于发出电控制信号至光电转换装置120,光电转换装置120将电控制信号转换为光控制信号后通过光开关130传输至光控开关140,光控开关140根据接收的光控制信号控制开关装置动作。
具体地,控制保护装置110能根据变电站的电力设备运行中参数的变化情况,在反映与检测的基础上来判断电力设备故障的性质与范围,进而发出控制信号给被控开关装置完成相应响应操作。进一步地,开关装置为断路器,能在变电站的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或恢复时,受控制保护装置110控制切断与闭合变电站中电力设备的主运行回路的电流。控制保护装置110与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主要包括分闸回路、合闸回路与闭锁回路。对应地,控制保护装置110发出包括分闸信号、合闸信号与跳闸信号至断路器以完成分闸、合闸与跳闸等动作。
其中,控制保护装置110发出的控制信号为电控制信号,需要通过电缆连接光电转换装置120,光电转换装置120将电控制信号转换为对应的光控制信号,才能通过光缆进行发送,光电转换装置120转换前后的电控制开关信号的数量与光控制信号的数量相等。具体地,光电转换装置120与控制保护装置110均设置于控制室内,可完成整个变电站中所有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型号可根据控制保护装置110的具体传输协议选用合适的转换器,例如可为工业级串口光纤转换器,不以此为限定。
进一步地,光开关130能切断或导通光信号的开关元件,用于指示能否将光控制信号传输至断路器以完成相应操作,例如可以是指示是否能进行远方控制、SF6气体压力是否正常以及辅助开关是否通路等。光电转换装置120发出的光控制信号通过光缆传输至光开关130,光开关130为通路时,表示该控制回路导通,可以进行相应控制,光控制信号通过该导通的控制回路传输至该回路上的光控开关140控制断路器动作。例如,如图2所示,断路器与控制保护装置120之间的分闸回路上的光开关130包括远方就地切换开关、SF6密度继电器接点以及分闸辅助开关接点,当需要对断路器进行分闸操作时,只有当远方就地切换开关为远方位置、SF6密度继电器指示正常以及分闸辅助开关导通时,控制保护装置110发出的分闸信号将通过光开关130到达光控开关140。
其中,光电转换装置120与光开关130以及光开关130与光控开关之间均通过光缆连接传递光控制信号,主要由光纤以及保护外壳组成。
此外,光控开关140为感受到光信号产生电信号的器件,产生的电信号用于控制断路器动作。
上述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采用光缆与光开关130代替现有的电缆与电传感器完成控制保护装置110与开关装置之间的控制回路,大大扩展了控制保护装置110与开关装置之间的可控距离,且采用光缆实现控制回路连接还能增强抗电磁干扰能力与通信能力,不容易发生故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光发射装置,光发射装置通过光缆连接光开关130与光控开关140。
具体地,在光开关130与光控开关140之间还包括光发射装置,用于形成信号反馈回路,反馈光开关130是否为通路,光控制信号是否顺利通过光开关130传递到光控开关140。例如,根据光开关130的具体类型及使用场景,信号反馈回路反馈的信号可包括分合闸状态信号、电机储能状态信号、SF6气体压力状态信号及空气开关状态信号等。光开关130传递的光控制信号一部分通过光控开关140控制开关装置动作,一部分通过光发射装置将光控制信号反馈回光电转换装置120,光电转换装置120将接收到的光控制信号转换回电控制信号反馈至控制保护装置110,控制保护装置110用以判断开关装置的状态。
其中,光发射装置可为分束器,能将通过光开关130传输来的光控制信号分成两束,一束传递至光控开关140,另一束反馈回控制保护装置110。具体地,将光控制信号反馈回光电转换装置120的方式并不唯一,可以是通过光开关130再通过光开关130原路返回至光电转换装置120,也可以是采用光缆将光发射装置反馈的光控制信号直接发送至光电转换装置120,光电转换装置120再转换给控制保护装置110。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光发射装置形成信号反馈回路,能让控制保护装置110更好的掌握开关元件的动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光开关130包括第一光微动开关、第二光微动开关与光气体密度继电器,第一光微动开关通过光缆连接光电转换装置120与光气体密度继电器,光气体密度继电器通过光缆连接第二光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通过光缆连接光发射装置。
具体地,针对控制回路中具有的不同类型的开关元件,光开关130可包括光微动开关以及光气体密度继电器。其中,光微动开关可代替有转轴或动轴带动触点动作的开关元件,光气体密度继电器可代替根据气体压力大小动作的开关元件。例如,在控制保护装置120控制开关装置进行分闸的分闸回路上,包括串联的远方就地切换开关、SF6密度继电器接点以及分闸辅助开关接点三个开关元件,那么,可用第一微动开关代替远方就地切换开关,光气体密度继电器代替SF6密度继电器接点,第二微动开关代替分闸辅助开关接点。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可切断与导通光信号的光微动开关与光气体密度继电器代替电传感器完成控制保护装置110与开关装置之间的控制回路,扩展了控制保护装置110与开关装置之间的可控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光微动开关为旋转型光微动开关。具体地,旋转型光微动开关为由旋转轴带动切断或导通光信号的开关元件。例如,在控制保护装置120控制开关装置进行分闸的分闸回路上,远方就地切换开关可采用旋转型光微动开关代替。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与图5所示,旋转型光微动开关包括第一壳体210、第一光板230以及设置于第一壳体210的旋转轴220、第一光纤接口241、第二光纤接口242、第三光纤接口251与第四光纤接口252,第一光板230设置于旋转轴230,跟随旋转轴220旋转移动,用于控制第一光纤接口241和第二光纤接口242以及第三光纤接口251和第四光纤接口252是否连通,第一光纤接口241与第三光纤接口251通过光缆连接光电转换装置120,第二光纤接口242与第四光纤接口252通过光缆连接光气体密度继电器。
具体地,第一光纤接口241与第二光纤接口242为常开型光纤接口对240,第一光板230在常用情况下切断第一光纤接口241与第二光纤接口242之间的光连接;第三光纤接口251与第四光纤接口252为常闭型光纤接口对250,第一光板230在常用情况下导通第三光纤接口251与第四光纤接口252之间的光连接。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常开型光纤接口对240与常闭型光纤接口对250的数量均可为两个以上,分别用于连接控制回路或者信号反馈回路。
此外,可根据光纤接口对设置的位置以及光板的类型分为对射旋转型光微动开关与反射旋转型光微动开关。当光纤接口对设置为相对设置且光板类型为挡光板时,旋转型光微动开关为对射旋转型光微动开关;当光纤接口对设置为同一侧且光板类型为反光板时,旋转型光微动开关为反射旋转型光微动开关。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光纤接口241与第二光纤接口242相对设置,第三光纤接口251与第四光纤接口252相对设置,第一光纤接口241与第三光纤接口251设置于第一壳体210的同一侧,第二光纤接口242与第四光纤接口252设置于第一壳体210的同一侧,第一光板260为挡光板,挡光板跟随旋转轴220在第一光纤接口241与第二光纤接口242之间,以及第三光纤接口251与第四光纤接口252之间旋转移动遮挡光纤接口对的光连接。此外,旋转轴220在外部机械力的作用下旋转移动。
进一步地,旋转型光微动开关还包括第一限位器261、第二限位器262与第一复位弹簧270。第一复位弹簧270一端设置于第一壳体210,另一端连接第一光板220用于将第一光板220复位,在常用情况下,第一复位弹簧270为无拉伸状态,在第一光板220跟随旋转轴220转动时,第一复位弹簧270处于拉伸状态。第一限位器261与第二限位器262设置于第一壳体210,用于限定第一光板220的移动位移。旋转型光微动开关还包括四个准直装置281,准直装置281分别设置于第一光纤接口241、第二光纤接口242、第三光纤接口251与第四光纤接口252的前端,用于提高光信号传输的效率。
此外,第一光纤接口241与第三光纤接口251通过光缆连接光电转换装置120接收光控制信号,第二光纤接口242与第四光纤接口252通过光缆连接光气体密度继电器,将接收到的光控制信号传递至光气体密度继电器。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旋转型光微动开关代替有转轴带动触点动作的开关元件,切断与导通光信号完成控制保护装置110与开关装置之间的控制回路,扩展了控制保护装置110与开关装置之间的可控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光微动开关为旋转型光微动开关或直动型光微动开关。具体地,直动型光微动开关为由传动轴带动切断或导通光信号的开关元件。例如,在控制保护装置120控制开关装置进行分闸的分闸回路上,分闸辅助开关接点可采用旋转型光微动开关代替;在控制保护装置120控制开关装置的电机储能回路上,指示储能足够的储能微动开关可用直动型光微动开关代替。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与图7所示,直动型光微动开关包括第二壳体310、第二光板350以及设置于第二壳体310的传动轴320、第五光纤接口330与第六光纤接口340,第二光板350设置于传动轴320跟随传动轴320在外部机械力作用下移动,用于控制第五光纤接口330和第六光纤接口340是否连通,第五光纤接口330通过光缆连接光气体密度继电器,第六光纤接口340通过光缆连接光发射装置。
具体地,如图6所示,在直动型光微动开关的第二光板350在常用情况下,处于将第五光纤接口330与第六光纤接口340导通的位置时,该直动型光微动开关为直动常闭型光微动开关;如图7所示,在直动型光微动开关的第二光板350在常用情况下,处于将第五光纤接口330与第六光纤接口340切断的位置时,该直动型光微动开关为直动常开型光微动开关。
此外,还可根据光纤接口对设置的位置以及光板的类型将直动型光微动开关分为对射直动型光微动开关与反射直动型光微动开关。当光纤接口对设置为相对设置且光板类型为遮光板时,直动型光微动开关为对射直动型光微动开关;当光纤接口对设置在同一侧且光板类型为反光板时,直动型光微动开关为反射直动型光微动开关。例如,如图6与图7所示,第五光纤接口330和第六光纤接口340相对设置,第二光板350为遮光板,遮光板跟随传动轴320在第五光纤接口330与第六光纤接口340之间上下移动遮挡光纤接口对的光连接。
进一步地,直动型光微动开关还包括第三限位器370与第二复位弹簧360。第二复位弹簧360设置于传动轴320上,用于将传动轴320带动第二光板350复位,在常用情况下,第二复位弹簧360为无拉伸状态,在第二光板350跟随传动轴320移动时,第二复位弹簧360处于拉伸状态。第三限位器370设置于传动轴320,用于限定第二光板350的移动位移。此外,直动型光微动开关还包括两个准直装置380,分别设置于第五光纤接口330和第六光纤接口340的前端,用于提高光信号传输的效率。
此外,第五光纤接口330通过光缆连接光气体密度继电器接收光控制信号,第六光纤接口340通过光缆连接光发射装置,将接收到的光控制信号传递至光发射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直动型光微动开关代替有动轴带动触点动作的开关元件,切断与导通光信号完成控制保护装置110与开关装置之间的控制回路,扩展了控制保护装置110与开关装置之间的可控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与图9所示,光气体密度继电器包括第三壳体410,设置于第三壳体410的遮光指针420、弹性铜管430、限位杆440、第一报警光纤接口、第二报警光纤接口、第一闭锁光纤接口与第二闭锁光纤接口,第一报警光纤接口与第二报警光纤接口相对设置,第一闭锁光纤接口与第二闭锁光纤接口相对设置,遮光指针420的宽度大于第一报警光纤接口与第一闭锁光纤接口之间的距离,遮光指针420跟随弹性铜管430旋转,限位杆440用于限制遮光指针420的最大旋转位置,第一报警光纤接口与第一闭锁光纤接口均通过光缆连接第一光微动开关,第二报警光纤接口与第二闭锁光纤接口均通过光缆连接第二光微动开关。
具体地,光气体密度继电器为根据气体压力大小旋转遮光指针420发出报警信号或切断控制回路的开关元件。例如,在控制保护装置120控制开关装置进行分闸的分闸回路上,SF6密度继电器接点可采用光气体密度继电器代替。
其中,第一报警光纤接口、第二报警光纤接口构成报警光纤对460,当报警光纤对460被遮光指针420遮挡时,用于指示气体压力低于报警限位,反馈信号无法经过报警光纤对460到达光电转换装置120,控制保护装置110将发出气体压力低的报警信号。第一闭锁光纤接口与第二闭锁光纤接口构成闭锁光纤对470,当闭锁光纤对470被遮光指针420遮挡时,用于指示气体压力低于闭锁限位,该光气体密度继电器连接的控制回路将被切断,反馈信号无法经过闭锁光纤对460到达光电转换装置120,控制保护装置110将发出气体压力低的闭锁信号。
此外,由于遮光指针420的宽度大于第一报警光纤接口与第一闭锁光纤接口之间的距离,且存在限位杆440,在气体压力低于闭锁限位且持续下降时,报警光纤对460与闭锁光纤对470还将持续被遮挡。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光气体密度继电器代替根据气体压力大小带动触点动作的开关元件,切断与导通光信号完成控制保护装置110与开关装置之间的控制回路,扩展了控制保护装置110与开关装置之间的可控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光控开关140包括光开关管、电阻R1与继电器K1,光开关管的控制端通过光缆连接光开关130,光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继电器K1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外部电源,继电器K1的触点连接开关装置。
具体地,光开关管为光三极管VT1,包括基极、集电极与发射极,采用光三极管VT1的基极作为光开关管的控制端,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作为光开关管的第一端,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作为光开关管的第二端。光三极管VT1的基极通过光缆连接光开关130,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的一端,当光三极管VT1的基极接收到光开关130的光控制信号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导通,继电器K1的线圈得电,则继电器K1的触点连接的开关装置导通。例如,以控制保护装置120控制开关装置进行分闸的分闸回路为例,光控制信号通过光开关130到达三极管VT1的基极,三极管VT1的基极接收到光控制信号后,继电器K1的线圈得电,则继电器K1的触点连接的分闸线圈导通,控制开关装置进行分闸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在开关装置端再采用光控开关140将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进行控制,保证了开关装置能被有效控制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变电站,包括电力设备的主运行回路、开关装置以及上述任意一项的控制回路,控制回路连接开关装置的控制部,开关装置的受控部串接在主运行回路中。
具体地,本申请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主要应用于变电站中,包括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一次设备指直接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电能的设备,例如变压器等电力设备以及保护回路的断路器等开关装置,二次设备指对一次设备和系统的运行工况进行测量、监视、控制和保护的设备,例如控制保护装置。其中,采用上述控制回路连接控制保护装置与开关装置的控制部,控制保护装置发出信号控制开关装置的受控部的导通与断开,开关装置的受控部串接在电力设备的主运行回路中,进而控制主运行回路的的导通与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将控制回路采用光信号传输的方式进行,大大的扩展了控制保护装置与断路器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在大型的变电站中集中控制,无需设置分布式的控制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保护装置、光电转换装置、光缆、光开关、光发射装置以及光控开关,所述控制保护装置通过电缆连接所述光电转换装置,所述光电转换装置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光开关,所述光开关包括第一光微动开关、第二光微动开关与光气体密度继电器,所述第一光微动开关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光电转换装置与所述光气体密度继电器,所述光气体密度继电器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第二光微动开关,所述第二光微动开关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光发射装置,所述光开关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光发射装置,所述光发射装置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光控开关,所述光控开关连接开关装置;
所述控制保护装置用于发出电控制信号至所述光电转换装置,所述光电转换装置将所述电控制信号转换为光控制信号后通过所述光开关传输至所述光控开关,所述光控开关根据接收的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微动开关为旋转型光微动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型光微动开关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光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旋转轴、第一光纤接口、第二光纤接口、第三光纤接口与第四光纤接口,所述第一光板设置于所述旋转轴,跟随所述旋转轴旋转移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光纤接口和所述第二光纤接口以及第三光纤接口和第四光纤接口是否连通,所述第一光纤接口与所述第三光纤接口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光电转换装置,所述第二光纤接口与所述第四光纤接口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光气体密度继电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型光微动开关还包括四个准直装置,各所述准直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光纤接口、所述第二光纤接口、所述第三光纤接口与所述第四光纤接口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微动开关为旋转型光微动开关或直动型光微动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动型光微动开关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光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传动轴、第五光纤接口与第六光纤接口,所述第二光板设置于所述传动轴,跟随所述传动轴移动,用于控制所述第五光纤接口和第六光纤接口是否连通,所述第五光纤接口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光气体密度继电器,所述第六光纤接口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光发射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气体密度继电器包括第三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的遮光指针、弹性铜管、限位杆、第一报警光纤接口、第二报警光纤接口、第一闭锁光纤接口与第二闭锁光纤接口,所述第一报警光纤接口与所述第二报警光纤接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闭锁光纤接口与所述第二闭锁光纤接口相对设置,所述遮光指针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报警光纤接口与所述第一闭锁光纤接口之间的距离,所述遮光指针跟随所述弹性铜管旋转,所述限位杆用于限制所述遮光指针的最大旋转位置,所述第一报警光纤接口与所述第一闭锁光纤接口均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第一光微动开关,所述第二报警光纤接口与所述第二闭锁光纤接口均通过所述光缆连接所述第二光微动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控开关包括光开关管、电阻与继电器,所述光开关管的控制端通过光缆连接所述光开关,所述光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的一端,所述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外部电源,所述继电器的触点连接所述开关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保护装置用于发出包括分闸信号、合闸信号与跳闸信号至断路器。
10.一种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力设备的主运行回路、开关装置以及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回路,所述控制回路连接所述开关装置的控制部,所述开关装置的受控部串接在所述主运行回路中。
CN202110644917.5A 2021-06-09 2021-06-09 变电站中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 Active CN1132417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4917.5A CN113241744B (zh) 2021-06-09 2021-06-09 变电站中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4917.5A CN113241744B (zh) 2021-06-09 2021-06-09 变电站中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1744A CN113241744A (zh) 2021-08-10
CN113241744B true CN113241744B (zh) 2023-05-02

Family

ID=77139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4917.5A Active CN113241744B (zh) 2021-06-09 2021-06-09 变电站中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4174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08203U (zh) * 2013-11-15 2014-05-2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高速电子开关型光缆保护仪
CN104168520A (zh) * 2014-08-13 2014-11-2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远程控制光通信设备的光线路选择设备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6422B1 (en) * 1999-11-05 2002-03-12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Circuit breaker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CN100587865C (zh) * 2005-09-08 2010-02-03 北京许继电力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光学电流互感器及其投电运行的操作方法
CN201256292Y (zh) * 2008-09-08 2009-06-10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Gis数字式间隔测控装置
CN101453136B (zh) * 2008-12-31 2011-05-04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is间隔控制信号传输装置及其信号传输方法
CN101477915A (zh) * 2009-01-17 2009-07-0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光控真空开关模块
CN101609332B (zh) * 2009-07-22 2012-06-06 天津市电力公司 在线式三层同步防误闭锁系统
CN101771295B (zh) * 2009-12-29 2012-05-23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is双光纤的数据传输和处理方法
CN201594825U (zh) * 2009-12-29 2010-09-29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is间隔控制器与操作机构间的双光纤拓扑结构
CN102323542B (zh) * 2011-05-30 2013-10-23 叶秋诗 一种断路器、开关小车、刀开关动作光检测传感装置
CN202093142U (zh) * 2011-05-30 2011-12-28 叶秋诗 一种断路器、开关小车、刀开关动作光检测传感装置
CN202474870U (zh) * 2012-02-14 2012-10-03 丽水电业局 10kV无功补偿设备智能投切装置
CN102545242A (zh) * 2012-02-14 2012-07-04 丽水电业局 10kV无功补偿设备智能投切装置
CN103368649A (zh) * 2012-03-27 2013-10-23 北京华美煜力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网远程遥控信号的抗干扰传输系统
EP2662878A1 (en) * 2012-05-08 2013-11-13 GE Energy Power Conversion Technology Limited Vacuum switch assemblies
CN203405510U (zh) * 2013-09-03 2014-01-2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长寿命数字式变压器铁心接地电流监测装置
CN103779965B (zh) * 2014-01-13 2015-06-17 江苏现代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高压交流断路器控制器
CN105785261A (zh) * 2014-12-23 2016-07-20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开关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6197613A (zh) * 2016-08-18 2016-12-07 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飞机用光纤油位传感器
CN206270201U (zh) * 2016-10-27 2017-06-20 朗松珂利(上海)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气体密度在线监测系统和设备
CN106409607B (zh) * 2016-11-30 2018-09-25 滁州学院 继电器简单快速切换型的永磁断路器分合闸智能控制模块
CN107037761A (zh) * 2017-05-25 2017-08-11 四川汇友电气有限公司 带光纤开关的接触网开关监控装置
CN207966836U (zh) * 2018-02-24 2018-10-12 安徽合凯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抗干扰的开关消弧装置控制系统
CN109696863B (zh) * 2018-11-16 2021-09-24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智能开关及其控制系统
CN209328795U (zh) * 2019-03-28 2019-08-30 朗松珂利(上海)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气体密度继电器用遮光罩及气体密度继电器
CN110244176A (zh) * 2019-07-03 2019-09-17 新誉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连接器故障检测系统和高压用电系统
CN110491724A (zh) * 2019-09-04 2019-11-22 上海乐研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远传气体密度继电器系统及其校验方法
CN110672013A (zh) * 2019-11-12 2020-01-10 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机械开关动态位置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0805558U (zh) * 2019-12-24 2020-06-19 山东睿创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精度隔离开关分合闸指示器
CN111981971A (zh) * 2020-07-16 2020-11-24 湖南长高高压开关集团股份公司 折臂式隔离开关分合闸到位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08203U (zh) * 2013-11-15 2014-05-2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高速电子开关型光缆保护仪
CN104168520A (zh) * 2014-08-13 2014-11-2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远程控制光通信设备的光线路选择设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1744A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0130B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直流供电系统的保护方法
CN201541058U (zh) 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防误操作系统
CN110703042A (zh) 一种基于智能断路器的低压台区线路故障定位系统
CN204179552U (zh) 智能环网柜
CN111654108A (zh) 变电站运维班对远端站的远程控制系统及其一键顺控方法
CN111025137A (zh) 敞开式隔离开关状态感知装置
CN101789321B (zh) 电子式高压断路器和高压隔离开关互锁的装置
CN113241744B (zh) 变电站中开关装置的控制回路
CN101826405A (zh) 机械式高压断路器和高压隔离开关互锁装置
CN103441017A (zh) 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安全保护方法
TWI610327B (zh) 智慧型無熔絲開關及其組成之無熔絲開關組
CN108597949B (zh) 真空跌落式开关
CN207925942U (zh) 一种弧光保护智能快切型铠装移开式开关柜
CN109004618A (zh) 一种电弧光保护在线监测系统
CN217983228U (zh) 一种具有短路报警功能的智能断路器
WO2018218388A1 (zh) 智能型无熔丝开关
CN202256616U (zh) 断路器状态监测系统
CN215497957U (zh) 一种智能环保绝缘开关柜
CN203434610U (zh) 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安全保护装置
CN203800398U (zh) 智能型全绝缘环网开关设备
CN213813932U (zh) 一种雷达波导开关的双通道互锁保护结构
CN211127309U (zh) 具有光信号检测功能的一体式电源控制设备
CN214850636U (zh) 一种基于接触网隔离开关的光电隔离电源控制系统
CN112702177B (zh) 一种断网装置及断网控制方法
CN109980906B (zh) 一种单元级联高压变频器高可靠性双路光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