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7065B - 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 Google Patents

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7065B
CN113227065B CN202080007248.4A CN202080007248A CN113227065B CN 113227065 B CN113227065 B CN 113227065B CN 202080007248 A CN202080007248 A CN 202080007248A CN 113227065 B CN113227065 B CN 1132270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layer
group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72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27065A (zh
Inventor
车龙范
曹宇珍
李在卓
洪性佶
文贤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Chem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27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7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270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70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07/77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307/91Dibenzofurans; Hydrogenated dibenzofur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9/56Ring system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rings
    • C07D209/80[b, c]- or [b, d]-condensed
    • C07D209/82Carbazoles; Hydrogenated carbazo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3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33/5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333/76Dibenzothiophen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2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nitrogen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phenanthroline or carbazol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4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oxygen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cumarine dy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6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sulfur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benzothiophe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新型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Description

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与相关申请的相互引用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9年3月5日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9-0025296号的优先权,包含该韩国专利申请的文献中公开的全部内容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本发明涉及新型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有机发光现象是指利用有机物质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现象。利用有机发光现象的有机发光器件具有宽视角、优异的对比度、快速响应时间,亮度、驱动电压和响应速度特性优异,因此正在进行大量的研究。
有机发光器件通常具有包括阳极和阴极以及位于上述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有机物层的结构。为了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上述有机物层大多情况下由分别利用不同的物质构成的多层结构形成,例如,可以由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形成。对于这样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而言,如果在两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空穴从阳极注入至有机物层,电子从阴极注入至有机物层,当所注入的空穴和电子相遇时会形成激子(exciton),并且当该激子重新跃迁至基态时就会发出光。
对用于如上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有机物,持续要求开发新的材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0001)韩国专利公开号第10-2013-073537号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涉及新型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课题的解决方法
本发明提供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在上述化学式1中,
R1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60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60芳基,它们可以与相邻的取代基结合而形成环,
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60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60芳基,它们可以与相邻的取代基结合而形成环,
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60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60芳基,它们可以彼此结合而形成环,
Ar1和Ar2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60芳基;或者包含选自N、O和S中的一个以上的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5-60杂芳基,但Ar1和Ar2中的至少一个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
m为0至9的整数,
n和o各自独立地为0至3的整数。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中,包括: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一电极对置而设置的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的1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上述有机物层中的1层以上包含上述本发明的化合物。
发明效果
由上述的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以用作有机发光器件的有机物层的材料,在有机发光器件中能够实现效率的提高、低的驱动电压和/或寿命特性的提高。特别是,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以用作空穴注入、空穴传输、电子注入和传输、发光、电子传输、或电子注入的材料。
附图说明
图1图示了由基板1、阳极2、发光层3、阴极4构成的有机发光器件的例子。
图2图示了由基板1、阳极2、空穴注入层5、空穴传输层6、电子抑制层7、发光层3、电子传输层8、电子注入层9和阴极4构成的有机发光器件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而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表示与其它取代基连接的键。
在本说明书中,“取代或未取代的”这一用语是指被选自氘;卤素基团;腈基;硝基;羟基;羰基;酯基;酰亚胺基;氨基;氧化膦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硫基(Alkyl thioxy);芳基硫基(/> Aryl thioxy);烷基磺酰基(Alkyl sulfoxy);芳基磺酰基(/>Aryl sulfoxy);甲硅烷基;硼基;烷基;环烷基;烯基;芳基;芳烷基;芳烯基;烷基芳基;烷基胺基;芳烷基胺基;杂芳基胺基;芳基胺基;芳基膦基;或者包含N、O和S原子中的1个以上的杂环基中的1个以上的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或者被上述例示的取代基中的2个以上的取代基连接而成的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例如,“2个以上的取代基连接而成的取代基”可以为联苯基。即,联苯基可以为芳基,也可以被解释为2个苯基连接而成的取代基。
在本说明书中,羰基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碳原子数为1至40。具体而言,可以为如下结构的化合物,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本说明书中,酯基中,酯基的氧可以被碳原子数1至25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碳原子数6至25的芳基取代。具体而言,可以为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本说明书中,酰亚胺基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碳原子数为1至25。具体而言,可以为如下结构的化合物,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本说明书中,甲硅烷基具体有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乙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二苯基甲硅烷基、苯基甲硅烷基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本说明书中,硼基具体有三甲基硼基、三乙基硼基、叔丁基二甲基硼基、三苯基硼基、苯基硼基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本说明书中,作为卤素基团的例子,有氟、氯、溴或碘。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烷基可以为直链或支链,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1至40。根据一实施方式,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至20。根据另一实施方式,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至10。根据另一实施方式,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至6。作为烷基的具体例子,有甲基、乙基、丙基、正丙基、异丙基、丁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仲丁基、1-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戊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叔戊基、己基、正己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4-甲基-2-戊基、3,3-二甲基丁基、2-乙基丁基、庚基、正庚基、1-甲基己基、环戊基甲基、环己基甲基、辛基、正辛基、叔辛基、1-甲基庚基、2-乙基己基、2-丙基戊基、正壬基、2,2-二甲基庚基、1-乙基-丙基、1,1-二甲基-丙基、异己基、2-甲基戊基、4-甲基己基、5-甲基己基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烯基可以为直链或支链,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2至40。根据一实施方式,上述烯基的碳原子数为2至20。根据另一实施方式,上述烯基的碳原子数为2至10。根据另一实施方式,上述烯基的碳原子数为2至6。作为具体例,有乙烯基、1-丙烯基、异丙烯基、1-丁烯基、2-丁烯基、3-丁烯基、1-戊烯基、2-戊烯基、3-戊烯基、3-甲基-1-丁烯基、1,3-丁二烯基、烯丙基、1-苯基乙烯-1-基、2-苯基乙烯-1-基、2,2-二苯基乙烯-1-基、2-苯基-2-(萘-1-基)乙烯-1-基、2,2-双(二苯-1-基)乙烯-1-基、茋基、苯乙烯基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本说明书中,环烷基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碳原子数3至60的环烷基,根据一实施方式,上述环烷基的碳原子数为3至30。根据另一实施方式,上述环烷基的碳原子数为3至20。根据另一实施方式,上述环烷基的碳原子数为3至6。具体而言,有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3-甲基环戊基、2,3-二甲基环戊基、环己基、3-甲基环己基、4-甲基环己基、2,3-二甲基环己基、3,4,5-三甲基环己基、4-叔丁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本说明书中,芳基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碳原子数6至60的芳基,可以为单环芳基或多环芳基。根据一实施方式,上述芳基的碳原子数为6至30。根据一实施方式,上述芳基的碳原子数为6至20。关于上述芳基,作为单环芳基,可以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等,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上述多环芳基,可以为萘基、蒽基、菲基、芘基、苝基、基、芴基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本说明书中,芴基可以被取代,2个取代基可以彼此结合而形成螺结构。在上述芴基被取代的情况下,可以为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本说明书中,杂环基是包含O、N、Si和S中的1个以上作为杂原子的杂环基,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碳原子数为2至60。作为杂环基的例子,有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咪唑基、噻唑基 唑基、/>二唑基/>三唑基、吡啶基、联吡啶基、嘧啶基、三嗪基、吖啶基、哒嗪基、吡嗪基、喹啉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酞嗪基、吡啶并嘧啶基、吡啶并吡嗪基、吡嗪并吡嗪基、异喹啉基、吲哚基、咔唑基、苯并/>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 苯并咔唑基、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噻吩基、苯并呋喃基、菲咯啉基(phenanthroline)、噻唑基/>异/>唑基、/>二唑基/> 噻二唑基、苯并噻唑基/>吩噻嗪基和二苯并呋喃基等,但不仅限于此。
在本说明书中,芳烷基、芳烯基、烷基芳基、芳基胺基中的芳基与上述芳基的示例相同。在本说明书中,芳烷基、烷基芳基、烷基胺基中的烷基与上述烷基的示例相同。在本说明书中,杂芳基胺中的杂芳基可以适用上述关于杂环基的说明。在本说明书中,芳烯基中的烯基与上述烯基的例示相同。在本说明书中,亚芳基为2价基团,除此以外,可以适用上述关于芳基的说明。在本说明书中,亚杂芳基为2价基团,除此以外,可以适用上述的关于杂环基的说明。在本说明书中,烃环不是1价基团,而是2个取代基结合而成,除此以外,可以适用上述关于芳基或环烷基的说明。在本说明书中,杂环不是1价基团,而是2个取代基结合而成,除此以外,可以适用上述的关于杂环基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在上述化学式1中,
R1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60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60芳基,它们可以与相邻的取代基结合而形成环,
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60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60芳基,它们可以与相邻的取代基结合而形成环,
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60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60芳基,它们可以彼此结合而形成环,
Ar1和Ar2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60芳基;或者包含选自N、O和S中的一个以上的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5-60杂芳基,但Ar1和Ar2中的至少一个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
m为0至9的整数,
n和o各自独立地为0至3的整数。
优选地,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以为选自由下述化学式2至10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任一个:
[化学式2]
[化学式3]
[化学式4]
[化学式5]
[化学式6]
[化学式7]
[化学式8]
[化学式9]
[化学式10]
在上述化学式2至10中,
R1、R2、R3、R4、R5、Ar1、Ar2、m、n和o与上述的定义相同。
优选地,R1可以各自独立地为氢。
优选地,R2和R3可以各自独立地为氢。
优选地,R4和R5可以各自独立地为甲基或苯基。
优选地,Ar1和Ar2可以各自独立地为选自下述基团中的任一个,但Ar1和Ar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咔唑基或9-苯基-9H-咔唑基。
在上述式中,a可以为0至5的整数。
优选地,m可以为0至4的整数,更优选地,可以为0或1。
优选地,n和o可以各自独立地为0或1。
优选地,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以为选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一个:
/>
/>
/>
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下述反应式a-1和反应式a-2来制造。
[反应式a-1]
[反应式a-2]
在上述反应式a-1和a-2中,除了X1和X2以外的其余定义与上述的定义相同,X1和X2各自独立地为卤素,优选为溴或氯。上述反应式a-1作为铃木偶联反应,是在钯催化剂和碱存在下进行反应,从而合成中间体化合物的反应。
然后,上述反应式a-2作为胺取代反应,是在钯催化剂和碱存在下进行反应,从而制造本申请的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反应。上述制造方法可以在后述的制造例中更具体化。
另外,本发明提供包含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作为一个例子,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中,包括: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一电极对置而设置的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的1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上述有机物层中的1层以上包含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有机物层可以由单层结构形成,还可以由层叠有2层以上的有机物层的多层结构形成。例如,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可以具有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抑制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作为有机物层的结构。但是,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包括更少数的有机物层。
另外,上述有机物层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或者同时进行空穴注入和传输的层,上述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或者同时进行空穴注入和传输的层包含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另外,上述有机物层可以包括电子抑制层,上述电子抑制层包含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另外,上述有机物层可以包括发光层,上述发光层包含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另外,上述有机物层可以包括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或者同时进行电子传输和电子注入的层,上述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或者同时进行电子传输和电子注入的层包含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另外,上述有机物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抑制层和发光层,选自上述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电子抑制层中的任一层或更多层可以包含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可以为在基板上依次层叠有阳极、1层以上的有机物层和阴极的结构(正常型(normal type))的有机发光器件。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可以为在基板上依次层叠有阴极、1层以上的有机物层和阳极的逆向结构(倒置型(inverted type))的有机发光器件。例如,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例示在图1和2中。
图1图示了由基板1、阳极2、发光层3、阴极4构成的有机发光器件的例子。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以包含在上述发光层中。
图2图示了由基板1、阳极2、空穴注入层5、空穴传输层6、电子抑制层7、发光层3、电子传输层8、电子注入层9和阴极4构成的有机发光器件的例子。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以包含在上述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抑制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中的1层以上中。
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除了上述有机物层中的1层以上包含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以外,可以利用该技术领域中已知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制造。此外,上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复数个有机物层时,上述有机物层可以由相同的物质或不同的物质形成。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可以通过在基板上依次层叠第一电极、有机物层和第二电极而制造。这时可以如下制造:利用溅射法(sputtering)或电子束蒸发法(e-beam evaporation)之类的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在基板上蒸镀金属或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氧化物或它们的合金而形成阳极,然后在该阳极上形成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的有机物层,之后在该有机物层上蒸镀可用作阴极的物质而制造。除了这种方法以外,也可以在基板上依次蒸镀阴极物质、有机物层、阳极物质而制造有机发光器件。
另外,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在制造有机发光器件时不仅可以利用真空蒸镀法,还可以利用溶液涂布法来形成有机物层。在这里,所谓溶液涂布法是指旋涂法、浸涂法、刮涂法、喷墨印刷法、丝网印刷法、喷雾法、辊涂法等,但不仅限于此。
除了这些方法以外,还可以在基板上依次蒸镀阴极物质、有机物层、阳极物质而制造有机发光器件(WO 2003/012890)。但是,制造方法并不限定于此。
作为一个例子,上述第一电极为阳极,上述第二电极为阴极,或者上述第一电极为阴极,上述第二电极为阳极。
作为上述阳极物质,通常为了使空穴能够顺利地向有机物层注入,优选为功函数大的物质。作为上述阳极物质的具体例,有钒、铬、铜、锌、金等金属或它们的合金;氧化锌、氧化铟、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等金属氧化物;ZnO:Al或SnO2:Sb等金属与氧化物的组合;聚(3-甲基噻吩)、聚[3,4-(亚乙基-1,2-二氧)噻吩](PEDOT)、聚吡咯和聚苯胺等导电性高分子等,但不仅限于此。
作为上述阴极物质,通常为了使电子容易地向有机物层注入,优选为功函数小的物质。作为上述阴极物质的具体例,有镁、钙、钠、钾、钛、铟、钇、锂、钆、铝、银、锡和铅等金属或它们的合金;LiF/Al或LiO2/Al等多层结构物质等,但不仅限于此。
上述空穴注入层是注入来自电极的空穴的层,作为空穴注入物质,优选为如下化合物:具有传输空穴的能力,具有注入来自阳极的空穴的效果,具有对于发光层或发光材料的优异的空穴注入效果,防止发光层中生成的激子向电子注入层或电子注入材料迁移,而且薄膜形成能力优异的化合物。优选空穴注入物质的HOMO(最高占有分子轨道,highest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介于阳极物质的功函数与周围有机物层的HOMO之间。作为空穴注入物质的具体例,有金属卟啉(porphyrin)、低聚噻吩、芳基胺系有机物、六腈六氮杂苯并菲系有机物、喹吖啶酮(quinacridone)系有机物、苝(perylene)系有机物、蒽醌及聚苯胺和聚噻吩系导电性高分子等,但不仅限于此。
上述空穴传输层是接收来自空穴注入层的空穴并将空穴传输至发光层的层,作为空穴传输物质,是能够接收来自阳极或空穴注入层的空穴并将其转移至发光层的物质,对空穴的迁移率大的物质是合适的。作为具体例,有芳基胺系有机物、导电性高分子、以及同时存在共轭部分和非共轭部分的嵌段共聚物等,但不仅限于此。
上述电子抑制层是为了防止从阴极注入的电子不在发光层中再结合而是转移至空穴传输层,从而置于空穴传输层与发光层之间的层,也称为电子阻挡层。电子抑制层优选与电子传输层相比亲电子能力较小的物质。
上述发光物质是能够从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分别接收空穴和电子并使它们结合而发出可见光区域的光的物质,优选对于荧光或磷光的量子效率高的物质。作为具体例,有8-羟基喹啉铝配合物(Alq3);咔唑系化合物;二聚苯乙烯基(dimerized styryl)化合物;BAlq;10-羟基苯并喹啉-金属化合物;苯并唑、苯并噻唑及苯并咪唑系化合物;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基)(PPV)系高分子;螺环(spiro)化合物;聚芴、红荧烯等,但不仅限于此。
上述发光层可以包含主体材料和掺杂剂材料。作为主体材料,有芳香族稠环衍生物或含杂环化合物等。具体而言,作为芳香族稠环衍生物,有蒽衍生物、芘衍生物、萘衍生物、并五苯衍生物、菲化生物、荧蒽化合物等,作为含杂环化合物,有咔唑衍生物、二苯并呋喃衍生物、梯型呋喃化合物嘧啶衍生物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作为掺杂剂材料,有芳香族胺衍生物、苯乙烯基胺化合物、硼配合物、荧蒽化合物、金属配合物等。具体而言,芳香族胺衍生物是具有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氨基的芳香族稠环衍生物,有具有芳基氨基的芘、蒽、二茚并芘等,苯乙烯基胺化合物是在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胺上取代有至少1个芳基乙烯基的化合物,被选自芳基、甲硅烷基、烷基、环烷基和芳基氨基中的1个或2个以上的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具体而言,有苯乙烯基胺、苯乙烯基二胺、苯乙烯基三胺、苯乙烯基四胺等,但并不限定于此。此外,作为金属配合物,有铱配合物、铂配合物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上述电子传输层是从电子注入层接收电子并将电子传输至发光层的层,电子传输物质是能够从阴极良好地注入电子并将其转移至发光层的物质,对于电子的迁移率大的物质是合适的。作为具体例,有8-羟基喹啉的Al配合物、包含Alq3的配合物、有机自由基化合物、羟基黄酮-金属配合物等,但不仅限于此。电子传输层可以如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那样与任意期望的阴极物质一同使用。特别是,合适的阴极物质例子是具有低功函数,且伴有铝层或银层的通常的物质。具体为铯、钡、钙、镱和钐,在各情况下均伴有铝层或银层。
上述电子注入层是注入来自电极的电子的层,优选为如下化合物:具有传输电子的能力,具有注入来自阴极的电子的效果,具有对于发光层或发光材料的优异的电子注入效果,防止发光层中生成的激子向空穴注入层迁移,而且薄膜形成能力优异的化合物。具体而言,有芴酮、蒽醌二甲烷、联苯醌、噻喃二氧化物、唑、/>二唑、三唑、咪唑、苝四羧酸、亚芴基甲烷、蒽酮等和它们的衍生物、金属配位化合物、以及含氮五元环衍生物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作为上述金属配位化合物,有8-羟基喹啉锂、双(8-羟基喹啉)锌、双(8-羟基喹啉)铜、双(8-羟基喹啉)锰、三(8-羟基喹啉)铝、三(2-甲基-8-羟基喹啉)铝、三(8-羟基喹啉)镓、双(10-羟基苯并[h]喹啉)铍、双(10-羟基苯并[h]喹啉)锌、双(2-甲基-8-喹啉)氯化镓、双(2-甲基-8-喹啉)(邻甲酚)镓、双(2-甲基-8-喹啉)(1-萘酚)铝、双(2-甲基-8-喹啉)(2-萘酚)镓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根据所使用的材料,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可以为顶部发光型、底部发光型或双向发光型。
另外,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除了包含在有机发光器件中以外,还可以包含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或有机晶体管中。
对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制造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是,下述实施例是用于例示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此。
中间体化合物的制造
(1)中间体化合物A-1的制造
[反应式A-1]
在氮气氛下,在1000ml的圆底烧瓶中,将化合物a-1(38.94g,158.29mmol)、b-1(60.0g,150.75mmol)完全溶解于400ml的四氢呋喃后,添加2M的碳酸钾水溶液(200ml),加入四(三苯基膦)钯(5.23g,4.52mmol)后,加热搅拌5小时。将温度降至常温,去除水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进行减压浓缩,用480ml的乙酸乙酯重结晶,从而制造了化合物A-1(51.78g,69%)。
MS[M+H]+=473
(2)中间体化合物A-2的制造
[反应式A-2]
在上述中间体化合物A-1的合成中,使用b-2化合物代替b-1化合物,除此以外,通过相同的方法合成了中间体化合物A-2。
MS[M+H]+=473
(3)中间体化合物A-3的制造
[反应式A-3]
在上述中间体化合物A-1的合成中,使用a-2化合物代替a-1化合物,除此以外,通过相同的方法合成了中间体化合物A-3。
MS[M+H]+=473
(4)中间体化合物A-4的制造
[反应式A-4]
在上述中间体化合物A-1的合成中,使用a-2化合物代替a-1化合物,使用b-2化合物代替b-1化合物,除此以外,通过相同的方法合成了中间体化合物A-4。
MS[M+H]+=473
(5)中间体化合物A-5的制造
[反应式A-5]
在上述中间体化合物A-1的合成中,使用b-3化合物代替b-1化合物,除此以外,通过相同的方法合成了中间体化合物A-5。
MS[M+H]+=597
(6)中间体化合物A-6的制造
[反应式A-6]
在上述中间体化合物A-1的合成中,使用a-2化合物代替a-1化合物,使用b-3化合物代替b-1化合物,除此以外,通过相同的方法合成了中间体化合物A-6。
MS[M+H]+=597
实施例化合物的制造
(1)实施例1:化合物1的制造
[反应式1]
在氮气氛下,在500mL的圆底烧瓶中,将化合物A-1(9.12g,19.32mmol)和化合物a1(6.80g,20.29mmol)完全溶解于250mL的二甲苯(Xylene)后,添加NaOtBu(2.79g,28.97mmol),加入双(三叔丁基膦)钯(0)(Bis(tri-tert-butylphosphine)palladium(0))(0.20g,0.39mmol)后,加热搅拌5小时。将温度降至常温,过滤(filter)而去除碱(base)后,将二甲苯减压浓缩,用210mL的乙酸乙酯重结晶,从而制造了化合物1(10.37g,收率:74%)。
MS[M+H]+=728
(2)实施例2:化合物2的制造
[反应式2]
在氮气氛下,在500mL的圆底烧瓶中,将化合物A-1(8.77g,18.58mmol)和化合物a2(6.85g,19.51mmol)溶解于220mL的二甲苯后,添加NaOtBu(2.68g,27.87mmol),加入双(三叔丁基膦)钯(0)(0.19g,0.37mmol)后,加热搅拌3小时。将温度降至常温,过滤而去除碱后,将二甲苯减压浓缩,用230mL的乙酸乙酯重结晶,从而制造了化合物2(8.93g,收率:65%)。
MS[M+H]+=816
(3)实施例3:化合物3的制造
[反应式3]
在氮气氛下,在500mL的圆底烧瓶中,将化合物A-2(7.11g,15.06mmol)和化合物a3(6.18g,15.82mmol)完全溶解于240mL的二甲苯后,添加NaOtBu(2.17g,22.60mmol),加入双(三叔丁基膦)钯(0)(0.15g,0.30mmol)后,加热搅拌4小时。将温度降至常温,过滤而去除碱后,将二甲苯进行减压浓缩,用270mL的醋酸盐重结晶,从而制造了化合物3(6.82g,收率:58%)。
MS[M+H]+=784
(4)实施例4:化合物4的制造
[反应式4]
在氮气氛下,在500mL的圆底烧瓶中,将化合物A-2(6.82g,14.45mmol)和化合物a4(5.69g,15.17mmol)完全溶解于260mL的二甲苯后,添加NaOtBu(2.08g,21.67mmol),加入双(三叔丁基膦)钯(0)(0.15g,0.29mmol)后,加热搅拌6小时。将温度降至常温,过滤而去除碱后,将二甲苯减压浓缩,用280mL的乙酸乙酯重结晶,从而制造了化合物4(5.59g,收率:50%)。
MS[M+H]+=768
(5)实施例5:化合物5的制造
[反应式5]
在氮气氛下,在500mL的圆底烧瓶中,将化合物A-3(7.45g,15.78mmol)和化合物a5(5.55g,16.57mmol)完全溶解于260mL的二甲苯后,添加NaOtBu(2.28g,23.68mmol),加入双(三叔丁基膦)钯(0)(0.16g,0.32mmol)后,加热搅拌6小时。将温度降至常温,过滤而去除碱后,将二甲苯减压浓缩,用250mL的乙酸乙酯重结晶,从而制造了化合物5(6.77g,收率:59%)。
MS[M+H]+=728
(6)实施例6:化合物6的制造
[反应式6]
在氮气氛下,在500mL的圆底烧瓶中,将化合物A-4(6.78g,14.36mmol)和化合物a6(6.05g,15.08mmol)完全溶解于280mL的二甲苯后,添加NaOtBu(2.07g,21.55mmol),加入双(三叔丁基膦)钯(0)(0.15g,0.29mmol)后,加热搅拌4小时。将温度降至常温,过滤而去除碱后,将二甲苯减压浓缩,用210mL的乙酸乙酯重结晶,从而制造了化合物6(7.21g,收率:63%)。
MS[M+H]+=764
(7)实施例7:化合物7的制造
[反应式7]
在氮气氛下,在500mL的圆底烧瓶中,将化合物A-5(10.23g,17.16mmol)和化合物a7(4.67g,18.02mmol)完全溶解于220mL的二甲苯后,添加NaOtBu(2.47g,25.75mmol),加入双(三叔丁基膦)钯(0)(0.18g,0.34mmol)后,加热搅拌5小时。将温度降至常温,过滤而去除碱后,将二甲苯减压浓缩,用280mL的乙酸乙酯重结晶,从而制造了化合物7(8.92g,收率:67%)。
MS[M+H]+=776
(8)实施例8:化合物8的制造
[反应式8]
在氮气氛下,在500mL的圆底烧瓶中,将化合物A-6(9.56g,16.04mmol)和化合物a8(5.47g,16.84mmol)完全溶解于250mL的二甲苯后,添加NaOtBu(2.31g,24.06mmol),加入双(三叔丁基膦)钯(0)(0.16g,0.32mmol)后,加热搅拌4小时。将温度降至常温,过滤而去除碱后,将二甲苯减压浓缩,用240mL的乙酸乙酯重结晶,从而制造了化合物8(9.11g,收率:67%)。
MS[M+H]+=842
实验例
(1)实验例1
将ITO(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以的厚度被涂布成薄膜的玻璃基板放入溶解有洗涤剂的蒸馏水中,利用超声波进行洗涤。这时,洗涤剂使用菲希尔公司(Fischer Co.)制品,蒸馏水使用了利用密理博公司(Millipore Co.)制造的过滤器(Filter)过滤两次的蒸馏水。将ITO洗涤30分钟后,用蒸馏水重复两次而进行10分钟超声波洗涤。在蒸馏水洗涤结束后,用异丙醇、丙酮、甲醇的溶剂进行超声波洗涤并干燥后,输送至等离子体清洗机。此外,利用氧等离子体,将上述基板清洗5分钟后,将基板输送至真空蒸镀机。
在这样准备的作为阳极的ITO透明电极上,将下述化合物HI1和下述化合物HI2的化合物以成为98:2(摩尔比)的比的方式,以的厚度进行热真空蒸镀而形成空穴注入层。在上述空穴注入层上,将由下述化学式HT1表示的化合物/>进行真空蒸镀而形成空穴传输层。接着,在上述空穴传输层上,以膜厚度/>将实施例1的化合物1进行真空蒸镀而形成电子抑制层。接着,在上述电子抑制层上,以膜厚度/>将由下述化学式BH表示的化合物和由下述化学式BD表示的化合物以25:1的重量比进行真空蒸镀而形成发光层。在上述发光层上,以膜厚度/>将由下述化学式HB1表示的化合物进行真空蒸镀而形成空穴阻挡层。接着,在上述空穴阻挡层上,将由下述化学式ET1表示的化合物和由下述化学式LiQ表示的化合物以1:1的重量比进行真空蒸镀,从而以/>的厚度形成电子注入和传输层。在上述电子注入和传输层上,依次将氟化锂(LiF)以/>的厚度、将铝以/>的厚度进行蒸镀,从而形成阴极。
在上述过程中,有机物的蒸镀速度维持阴极的氟化锂维持的蒸镀速度,铝维持/>的蒸镀速度,在蒸镀时,真空度维持2×10-7~5×10-6托,从而制作了有机发光器件。/>
(2)实验例2至8
在实验例1中,使用下述表1中记载的化合物代替实施例1的化合物,除此以外,通过与上述实验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了有机发光器件。
(3)比较实验例1和2
在实验例1中,使用下述表1中记载的化合物代替实施例1的化合物,除此以外,通过与上述实验例相同的方法制造了有机发光器件。下述表1中使用的EB2、EB3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表1]
如上述表1所示的那样,将本发明的化合物用作电子抑制层的有机发光器件在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驱动电压和稳定性方面显示出优异的特性。
符号说明
1:基板 2:阳极
3:发光层 4:阴极
5:空穴注入层 6:空穴传输层
7:电子抑制层 8:电子传输层
9:电子注入层。

Claims (4)

1.一种由下述化学式2至10中的任一个表示的化合物:
在所述化学式2至10中,
R1各自独立地为氢,
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氢,
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甲基或苯基,
Ar1和Ar2中的一个各自独立地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另一个各自独立地为选自下述基团中的任一个:
在所述基团中,a为0至5的整数,
m为9的整数,
n和o各自独立地为3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为选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一个:
3.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中,包括: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对置而设置的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1层以上的有机物层,所述有机物层中的1层以上包含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所述有机物层为电子抑制层。
CN202080007248.4A 2019-03-05 2020-02-17 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Active CN1132270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25296 2019-03-05
KR1020190025296A KR102444279B1 (ko) 2019-03-05 2019-03-05 신규한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발광 소자
PCT/KR2020/002260 WO2020180022A1 (ko) 2019-03-05 2020-02-17 신규한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발광 소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7065A CN113227065A (zh) 2021-08-06
CN113227065B true CN113227065B (zh) 2024-05-17

Family

ID=72338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7248.4A Active CN113227065B (zh) 2019-03-05 2020-02-17 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2444279B1 (zh)
CN (1) CN113227065B (zh)
WO (1) WO2020180022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72803A (ja) * 2004-02-24 2005-10-06 Sony Corp 有機材料および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JP2007314509A (ja) * 2006-04-24 2007-12-06 Hitachi Chem Co Ltd アミン誘導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08037755A (ja) * 2006-08-01 2008-02-21 Canon Inc アミン化合物および有機発光素子
KR20150102734A (ko) * 2014-02-28 2015-09-07 머티어리얼사이언스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용 유기화합물 및 상기 유기화합물을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KR20150102735A (ko) * 2014-02-28 2015-09-07 머티어리얼사이언스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KR20180013339A (ko) * 2016-07-29 2018-02-07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유기 발광 화합물,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WO2018083053A1 (de) * 2016-11-02 2018-05-11 Merck Patent Gmbh Materialien für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97133B1 (ko) 2011-12-23 2015-02-27 제일모직 주식회사 유기광전자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상기 유기발광소자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72803A (ja) * 2004-02-24 2005-10-06 Sony Corp 有機材料および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JP2007314509A (ja) * 2006-04-24 2007-12-06 Hitachi Chem Co Ltd アミン誘導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08037755A (ja) * 2006-08-01 2008-02-21 Canon Inc アミン化合物および有機発光素子
KR20150102734A (ko) * 2014-02-28 2015-09-07 머티어리얼사이언스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용 유기화합물 및 상기 유기화합물을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KR20150102735A (ko) * 2014-02-28 2015-09-07 머티어리얼사이언스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KR20180013339A (ko) * 2016-07-29 2018-02-07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유기 발광 화합물,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WO2018083053A1 (de) * 2016-11-02 2018-05-11 Merck Patent Gmbh Materialien für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44279B1 (ko) 2022-09-15
CN113227065A (zh) 2021-08-06
WO2020180022A1 (ko) 2020-09-10
KR20200106722A (ko) 202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73005B (zh) 新型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1971273B (zh) 新型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3423705B (zh) 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2424183B (zh) 新的化合物和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1051292B (zh) 杂环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1094261B (zh) 新型杂环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0573498B (zh) 新的杂环化合物和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3474330B (zh) 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4174287B (zh) 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6018338A (zh) 新型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3227081B (zh) 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4174286B (zh) 新型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3039183B (zh) 新型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3454803B (zh) 有机发光器件
CN111902407B (zh) 化合物和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1630038B (zh) 新的化合物和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4945553B (zh) 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3039173B (zh) 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3260608B (zh) 新型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2771029B (zh) 新型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3015729B (zh) 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6323574A (zh) 新型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3227065B (zh) 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3227039B (zh) 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5190880B (zh) 新型化合物及包括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