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5750B - 一种信息上报、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上报、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5750B
CN113225750B CN202010081951.1A CN202010081951A CN113225750B CN 113225750 B CN113225750 B CN 113225750B CN 202010081951 A CN202010081951 A CN 202010081951A CN 113225750 B CN113225750 B CN 113225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ell
recording
terminal
re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19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25750A (zh
Inventor
王睿炜
范江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8195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25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25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5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25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5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04B17/327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 [RSC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信息上报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上述方案,通过对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MRO的目标数据进行记录,并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实现了MRO特性能够适用于条件同步重配置,提高了网络配置的高效性。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上报、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上报、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背景技术
NR R16协议引入了条件同步重配置机制,该机制允许网络侧在一次条件同步重配置过程中给终端配置多个目标小区的资源,终端保存条件同步重配置命令中的配置,直到满足同步重配置命令中配置的条件后才在目标小区发起同步重配置流程。对于传统的同步重配置,如果参数配置存在问题,可能导致传统的同步重配置失败,移动健壮性优化(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sation,MRO),主要解决终端移动性过程中的失败问题,辅助网络优化。同样对于条件同步重配置过程如果参数配置存在问题,也可能导致过程失败,也需要终端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相关参数发送给网络,进行MRO过程。但是条件同步重配置相对于传统的同步重配置改变很大,现有技术中对终端如何进行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相关信息的记录并未进行定义,使得MRO特性无法适用于条件同步重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上报、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终端如何进行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相关信息的记录并未进行定义,使得MRO特性无法适用于条件同步重配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
可选地,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配置阶段,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在收到条件同步重配置消息时,若判断为终端第一次收到针对第一小区的条件同步重配置消息,则清空保存的条件同步重配置数据;
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
维护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时间信息;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测量信息;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无线链路监听RLM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维护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每次收到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数据内容;
其中,所述数据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增加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修改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删除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是否尝试接入其他条件切换小区的标识信息。
具体地,所述候选小区信息列表以列表形式维护候选小区信息,每个候选小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小区的标识信息;
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信息。
具体地,所述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信息为测量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测量事件类别;
触发门限;
触发时间TTT;
参考信号类型;
触发的测量结果类型。
具体地,所述触发的测量结果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信噪比SINR。
可选地,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阶段,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开始触发的时间信息;
记录同时满足触发条件的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终端最终选择的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当前的测量信息;
记录当前的无线链路监听RLM信息;
记录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若终端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在预设时间内发生无线链路失败,记录接入成功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接入成功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RLM信息。
可选地,终端在执行条件同步重配置失败后进行小区选择阶段,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记录选择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时间信息;
记录测量信息;
记录选择的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进一步地,在小区选择阶段,若终端接入失败,则终端会再次进行小区选择和接入,并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每次进行小区选择所对应的所述目标数据。
具体地,所述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小区的跟踪区域标识TAC信息;
小区的小区全球标识CGI信息;
小区的频点和物理小区识别码PCI信息。
具体地,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中的每个节点对应一次前导码发送,其中,一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本次前导码发送采用的为两步随机接入或四步随机接入的指示信息;
本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同步信号块SSB标识;
本次前导码发送使用的前导码标识;
终端发送本次前导码的功率;
本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SSB的频率信息;
本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每个SSB的信号质量;
本次前导码发送是在附加上行链路SUL或普通上行链路NUL上的指示信息;
本次前导码发送是否发生了非竞争随机接入到竞争随机接入的回落指示;
在两步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下,若收到消息B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且未收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信息,记录标识位指示PDSCH接收失败;
在四步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下,若收到消息二的DCI,且未收到PDSCH,记录标识位指示PDSCH接收失败;
本次前导码发送后随机接入是否成功的标志信息。
具体地,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
服务小区波束标识及对应波束的信号质量;
邻小区的信号质量;
邻小区的小区波束标识及对应波束的信号质量。
具体地,所述信号质量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信噪比SINR的形式表示。
具体地,所述RLM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针对服务小区的底层无线链路失败定时器T310的当前值;
终端针对服务小区的切换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定时器T312的当前值;
服务小区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数据重传次数的当前值;
服务小区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随机接入次数的当前值;
服务小区的波束恢复过程对应的定时器的取值;
服务小区的波束恢复过程对应的计数器的取值;
无线链路监听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具体地,所述测量结果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信噪比SINR的形式表示。
具体地,所述时间信息为时间点的取值,用于计算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包括:
通过第一信令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包括:
发送指示信息给网络侧设备,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记录有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获取指示;
根据所述获取指示,通过第一信令发送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给网络侧设备。
具体地,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或信令无线承载二;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辅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信令无线承载二或信令无线承载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
获取终端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中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目标数据转发给其他网络侧设备。
具体地,所述路由信息,包括以下一项:
小区的跟踪区域标识TAC信息;
小区的小区全球标识CGI信息;
小区的频点和物理小区识别码PCI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终端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包括:
获取终端通过第一信令发送的所述目标数据。
可选地,所述获取终端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记录有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发送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获取指示给终端;
接收所述终端通过第一信令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具体地,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或信令无线承载二;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辅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信令无线承载二或信令无线承载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
可选地,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配置阶段,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项:
终端在收到条件同步重配置消息时,若判断为终端第一次收到针对第一小区的条件同步重配置消息,则清空保存的条件同步重配置数据;
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
维护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时间信息;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测量信息;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无线链路监听RLM信息。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维护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每次收到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数据内容;
其中,所述数据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增加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修改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删除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是否尝试接入其他条件切换小区的标识信息。
具体地,所述候选小区信息列表以列表形式维护候选小区信息,每个候选小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小区的标识信息;
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信息。
具体地,所述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信息为测量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测量事件类别;
触发门限;
触发时间TTT;
参考信号类型;
触发的测量结果类型。
具体地,所述触发的测量结果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信噪比SINR。
可选地,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阶段,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项:
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开始触发的时间信息;
记录同时满足触发条件的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终端最终选择的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当前的测量信息;
记录当前的无线链路监听RLM信息;
记录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若终端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在预设时间内发生无线链路失败,记录接入成功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接入成功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RLM信息。
可选地,终端在执行条件同步重配置失败后进行小区选择阶段,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项:
记录选择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时间信息;
记录测量信息;
记录选择的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进一步地,在小区选择阶段,若终端接入失败,则终端会再次进行小区选择和接入,并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每次进行小区选择所对应的所述目标数据。
具体地,所述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小区的跟踪区域标识TAC信息;
小区的小区全球标识CGI信息;
小区的频点和物理小区识别码PCI信息。
具体地,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中的每个节点对应一次前导码发送,其中,一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本次前导码发送采用的为两步随机接入或四步随机接入的指示信息;
本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同步信号块SSB标识;
本次前导码发送使用的前导码标识;
终端发送本次前导码的功率;
本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SSB的频率信息;
本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每个SSB的信号质量;
本次前导码发送是在附加上行链路SUL或普通上行链路NUL上的指示信息;
本次前导码发送是否发生了非竞争随机接入到竞争随机接入的回落指示;
在两步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下,若收到消息B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且未收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信息,记录标识位指示PDSCH接收失败;
在四步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下,若收到消息二的DCI,且未收到PDSCH,记录标识位指示PDSCH接收失败;
本次前导码发送后随机接入是否成功的标志信息。
具体地,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
服务小区波束标识及对应波束的信号质量;
邻小区的信号质量;
邻小区的小区波束标识及对应波束的信号质量。
具体地,所述信号质量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信噪比SINR的形式表示。
具体地,所述RLM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针对服务小区的底层无线链路失败定时器T310的当前值;
终端针对服务小区的切换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定时器T312的当前值;
服务小区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数据重传次数的当前值;
服务小区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随机接入次数的当前值;
服务小区的波束恢复过程对应的定时器的取值;
服务小区的波束恢复过程对应的计数器的取值;
无线链路监听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具体地,所述测量结果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信噪比SINR的形式表示。
具体地,所述时间信息为时间点的取值,用于计算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信令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发送指示信息给网络侧设备,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记录有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获取指示;
根据所述获取指示,通过第一信令发送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给网络侧设备。
具体地,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或信令无线承载二;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辅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信令无线承载二或信令无线承载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终端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中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目标数据转发给其他网络侧设备。
具体地,所述路由信息,包括以下一项:
小区的跟踪区域标识TAC信息;
小区的小区全球标识CGI信息;
小区的频点和物理小区识别码PCI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获取终端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终端通过第一信令发送的所述目标数据。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获取终端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记录有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发送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获取指示给终端;
接收所述终端通过第一信令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具体地,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或信令无线承载二;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辅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信令无线承载二或信令无线承载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信息上报方法或上述的信息获取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
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中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目标数据转发给其他网络侧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通过对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MRO的目标数据进行记录,并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实现了MRO特性能够适用于条件同步重配置,提高了网络配置的高效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终端记录并上报RLF报告流程示意图;
图2表示源主小区发起的PSCell添加流程示意图;
图3表示源主小区发起的源主小区条件同步重配流程示意图;
图4表示源主小区发起的辅小区组条件添加流程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上报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图;
图10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图1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在进行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时,首先对下面描述中所用到的一些概念进行解释说明。
1、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报告概括
RLF报告是终端侧记录的一种报告,主要涵盖两种记录场景:切换失败及无线链路失败,一次RLF报告只能表示一种场景的记录。
1.1、RLF报告内容介绍
RLF报告包含如下内容:
S11、终端上一个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
S12、终端确认切换失败或无线链路失败后邻区测量结果;
S13、终端位置信息;
S14、终端失败小区标识信息,如小区全球标识(Cell Global Identity,CGI)/物理小区识别码(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频点;
S15、终端重建小区标识信息;
S16、终端上一次确认接收切换发起消息到连接失败经历的时长;
S17、连接失败原因,切换失败或者无线链路失败;
S18、终端连接失败时使用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C-RNTI);
S19、无线链路失败子原因,T310超时或随机接入问题或者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层达到最大重传或者波束恢复失败(Beam Failure Recovery Failure,BFRF);
S20、终端确认连接失败后到终端上报该RLF报告经历的时长;
S21、连接失败小区的跟踪区域标识(Tracking Area Code,TAC);
S22、蓝牙(Blue Tooth,BT)相关记录结果;
S23、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
1.2、RLF报告上报流程
RLF报告在终端保存最长48小时,48小时内,终端可以通过专用信令通知网络取回终端侧记录的RLF报告,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图1的步骤S101中终端在特定消息中指示网络侧统计的RLF报告数据可取中的特定消息指的是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或者连接恢复完成消息或者连接重配完成消息或者连接重建完成消息;
网络侧收集完终端上报的RLF报告后,可以通过接口消息将收集到的终端数据转发给其他小区。
2、多连接技术
多连接架构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也称终端)连接一个主节点(Master Node,MN)的同时连接到一个或者多个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并与这些网络节点进行信令和/或数据交互。MN与SN节点均可以为LTE/e-LTE/NR节点。当终端连接一个MN节点和一个SN节点时,称为双连接(Dual connection,DC)。
当UE处于连接态时,可以连接到一至多个网络侧节点,网络节点可以处于一个或者多个接入网制式(RAT)。例如,当MN为LTE节点而SN为NR节点时,为(NG)EN-DC双连接;当MN为NR节点而SN为LTE节点时,为NE-DC双连接;当MN与SN均为NR节点时,为NR-NR-DC。
SCell:辅小区;
PSCell(PSCell即SpCell of a secondary cell group,SpCell即primary cellof a master or secondary cell group):主辅小区;
SCG(Secondary Cell Group):辅小区组,SCG当中的主小区称为PSCell,SCG当中的非主小区称为SCell;
辅小区组的添加是源主小区发起的,流程如图2所示。
步骤S201:源主小区向主辅小区发起辅小区组添加请求;
步骤S202:主辅小区同意源主小区发起的辅小区组添加请求后,在辅小区组添加确认消息中加入辅小区组同步配置信息;
步骤S203:源主小区收到包含辅小区组配置信息的确认消息后使用空口消息将辅小区组同步配置信息告知终端;
步骤S204:终端成功接收空口包含辅小区组同步配置信息的重配消息后使用同步重配配置成功消息告知网络侧同步重配配置成功;
步骤S205:源主小区将辅小区组的同步重配配置成功消息转发给主辅小区;
步骤S206:如果辅小区组配置信息包含辅小区组无线承载配置,则终端需要通过步骤S206与辅小区组建立同步过程;如果辅小区组配置信息不包含辅小区组无线承载配置,则步骤S206不存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步骤S204与步骤S206的先后顺序不标准化,由终端实现决定。
3、NR条件同步重配机制简介
条件同步重配的总体思想是:网络侧提前下发同步重配置命令给终端,终端收到条件同步重配置命令后并不会像传统同步重配置流程立马在同步重配置目标小区发起同步重配置流程,而是先保存同步重配置命令中的配置,直到满足同步重配置命令中配置的条件后才在目标小区发起同步重配置流程,一条条件同步重配置命令允许配置一个或者多个目标小区的同步重配配置。
优点:解决了终端移动鲁棒性的问题,传统的同步重配流程都是网络侧触发的,但是网络侧并不知道终端准确的移动方向,错误的判决时有发生,条件同步重配配置过程虽然也是网络侧触发,但是终端会根据自身监测到的信号判断接入哪一个目标小区,由于终端自身判断同步重配目标相比网络侧更能反映终端的实际情况,因而同步重配的成功率及准确性会增加;另一方面,对于高速移动的终端,使用传统同步重配流程太慢,终端测量上报到收到网络侧同步重配之间的时间间隔很有可能导致终端收不到同步重配置命令或者收到不及时的同步重配置命令,而条件同步重配允许网络侧提前给终端下发同步重配置命令,一定程度缓解了终端不会因为高速收不到同步重配置命令的问题。
缺点:条件同步重配置允许网络侧提前预留一个或者多个目标小区的资源给终端,但终端最终也只会选择一个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小区完成同步重配流程,因而,对于网络侧来讲,到底使用条件同步重配置还是传统同步重配置流程需要综合考虑,过多的使用条件同步重配流程会降低网络侧资源使用效率。
如图3所示,源主小区发起的源主小区条件同步重配流程包括:
步骤S301:网络侧基于实现决定使用条件同步重配置更换源主小区;
步骤S302:网络侧通过重配置消息告知终端网络侧生成的更换源主小区的条件同步重配置信息;
步骤S303:在源主小区配置的某一目标小区的条件同步重配条件触发后,终端在该目标小区发起同步流程;
辅小区组的添加是源主小区发起的,流程如图4所示:
步骤S401:源主小区向主辅小区发起辅小区组条件添加请求;
步骤S402:主辅小区同意源主小区发起的辅小区组条件添加请求后,在辅小区组添加确认消息中加入辅小区组条件配置信息;
步骤S403:源主小区收到包含辅小区组条件同步配置信息的确认消息后使用空口重配消息将辅小区组条件同步配置信息告知终端;
步骤S404:终端成功接收空口包含辅小区组条件同步配置信息的重配消息后使用同步重配配置成功消息告知源主小区辅小区组条件同步重配配置成功;
步骤S405:源主小区将辅小区组的条件同步重配配置成功消息转发给主辅小区;
步骤S406:如果辅小区组条件同步配置信息包含辅小区组无线承载配置,则终端需要通过步骤S406与辅小区组建立同步过程;如果辅小区组配置信息不包含辅小区组无线承载配置,则步骤S406不存在。
4、MRO特性介绍
MRO特性主要用于发现和解决移动性过程中参数配置问题,并定义了3种失败类型:切换过早,切换过迟,切换到错误小区。同样对于辅节点变换(SN change)流程,也定义了3种失败类型:SN change过早,SN change过迟,SN change到错误小区。
切换过迟:终端在源小区稳定驻留一段时间后,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终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立试图接入一个不同的小区。
切换过早:在切换过程中终端接入目标小区失败,或者接入目标小区成功但是很快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终端发生RRC连接重建立试图接入源小区。
切换到错误小区:在切换过程中终端接入目标小区失败,或者接入目标小区成功但是很快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终端发生RRC连接重建立试图接入不同于切换目标小区和源小区的其他小区。
过迟的SN change:终端在一个SN的小区下接入了一段时间后,发生了SCG失败,MN决定终端在一个不同的SN下建立无线连接。
过早的SN change:终端在由接入源SN变化为接入到不同的目标SN过程中,或者在接入到目标SN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发生了SCG失败,MN决定终端重新在源SN下建立无线连接。
SN change到错误小区:终端在由接入源SN变化为接入到不同的目标SN过程中,或者在接入到目标SN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发生了SCG失败,MN决定终端重新在一个不属于源SN和目标SN的小区下建立无线连接。
上述的切换失败和SN change失败,说明网络侧参数配置可能存在问题,需要使切换或者SN change在合适的时间发生,选择合适的目标小区。终端将记录失败发生时的测量结果,提供给网络,辅助网络侧进行网络优化。
在R16协议规范引入了条件同步重配功能,相对于传统的同步重配置,在配置时机,触发时机,候选目标小区上改动很大。传统同步重配置下发到终端后,终端立即开始执行重配置,条件同步重配置下发到终端后,终端保存重配置信息,待配置的条件满足后,才会触发执行重配置。网络配置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时机,参数配置,和执行时机如果存在问题,都可能导致切换失败,需要考虑MRO功能进行优化。条件同步重配置可以配置多个候选目标小区,这些都影响对于切换过早,过迟和切换到错误小区的判断,需要对传统MRO功能做相应的增强。
在传统同步重配置的MRO功能里,终端只是记录了传统的同步重配置信息,还需要终端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相关信息,在条件同步重配置发生失败时,辅助网络进行条件同步重配置参数优化。
对于使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SN change过程失败,也需要使用专用信令将终端记录的条件同步重配置信息上报给网络,便于网络优化参数配置。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对终端如何进行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相关信息的记录并未进行定义,使得MRO特性无法适用于条件同步重配置的问题,提供一种信息上报、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上报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步骤51,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步骤52,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也就是说该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为与条件同步重配置相关的数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因终端在条件同步重配置过程中存在几种不同的阶段,分别为配置阶段、触发阶段以及失败后进行小区选择阶段,下面分别从不同的阶段对终端需记录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一、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配置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阶段,终端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步骤,具体地实现以下至少一项:
A11、终端在收到条件同步重配置消息时,若判断为终端第一次收到针对第一小区的条件同步重配置消息,则清空保存的条件同步重配置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因通常情况下,条件同步重配置消息一般是针对特定的一个或几个小区的,当终端首次收到针对特定的一个或几个小区的条件重配置消息时,需要先清空原来保存的条件同步重配置数据,以实现对条件同步重配置消息中数据的记录。
A12、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A121、小区的跟踪区域标识(TAC)信息;
A122、小区的小区全球标识(CGI)信息;
A123、小区的频点和物理小区识别码(PCI)信息。
A13、维护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
具体地,所述维护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每次收到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数据内容;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A131、增加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A132、修改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A133、删除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A134、是否尝试接入其他条件切换小区(attemptCHO)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以列表形式维护候选小区信息,每个候选小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A21、小区的标识信息;
A22、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信息;
具体地,所述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信息具体为测量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A221、测量事件类别;
A222、触发门限;
A223、触发时间(TTT);
A224、参考信号类型(RS-TYPE);
A225、触发的测量结果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触发的测量结果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信噪比(SINR)。
A14、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时间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时间信息为时间点的取值,用于计算时间长度,该时间信息的精度可能需要精确到毫秒级别。
A15、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测量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A151、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
A152、服务小区波束标识及对应波束的信号质量;
A153、邻小区的信号质量;
A154、邻小区的小区波束标识及对应波束的信号质量;
具体地,上述提到的信号质量采用RSRP、RSRQ或SINR的形式表示。
A16、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无线链路监听(RLM)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RLM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A161、终端针对服务小区的底层无线链路失败定时器(T310)的当前值;
需要说明的是,当终端记录了T310的当前值后,便可以确定该T310是否接近超时。
A162、终端针对服务小区的切换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定时器(T312)的当前值;
需要说明的是,当终端记录了T312的当前值后,便可以确定该T312是否接近超时。
A163、服务小区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数据重传次数的当前值;
需要说明的是,当终端记录了RLC层数据重传次数的当前值后,便可以确定重传次数是否接近最大重传次数。
A164、服务小区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随机接入次数的当前值;
需要说明的是,当终端记录了MAC层随机接入次数的当前值后,便可以确定随机接入次数是否接近最大重传次数。
A165、服务小区的波束恢复过程对应的定时器的取值;
A166、服务小区的波束恢复过程对应的计数器的取值;
需要说明的是,当终端知道了服务小区的波束恢复过程对应的定时器和/或计数器的取值后,便可以确定波束恢复过程是否接近失败。
A167、无线链路监听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该测量结果采用RSRP、RSRQ或SINR的形式表示。
二、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阶段,终端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步骤,具体地实现以下至少一项:
B11、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开始触发的时间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时间信息为时间点的取值,用于计算时间长度,该时间信息的精度可能需要精确到毫秒级别。
B12、记录同时满足触发条件的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小区指的是所有满足触发条件的小区。
B13、记录终端最终选择的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目标小区指的是终端最终从所有满足触发条件的小区中选择的一个小区。
B14、记录当前的测量信息;
B15、记录当前的RLM信息;
B16、记录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采用列表的形式、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录并维护随机接入信息,随机接入信息中的每个节点对应一次前导码发送,其中,一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B1601、本次前导码发送采用的为两步随机接入或四步随机接入的指示信息;
例如,可以采用一个比特位进行指示信息的记录,当采用两步随机接入时,该比特位置1,当采用四步随机接入时,该比特位置0;或者,当采用四步随机接入时,该比特位置1,当采用两步随机接入时,该比特位置0。
B1602、本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同步信号块SSB标识;
具体地,该SSB标识可以为SSB索引。
B1603、本次前导码发送使用的前导码标识;
具体地,该前导码标识可以为前导码ID。
B1604、终端发送本次前导码的功率;
B1605、本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SSB的频率信息;
B1606、本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每个SSB的信号质量;
具体地,该信号质量可以为:RSRP、RSRQ和SINR中的至少一个。
B1607、本次前导码发送是在附加上行链路(SUL)或普通上行链路(NUL)上的指示信息;
B1608、本次前导码发送是否发生了非竞争随机接入到竞争随机接入的回落指示;
B1609、在两步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下,若收到消息B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且未收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信息,记录标识位指示PDSCH接收失败;
B1610、在四步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下,若收到消息二的DCI,且未收到PDSCH,记录标识位指示PDSCH接收失败;
B1611、本次前导码发送后随机接入是否成功的标志信息。
B17、若终端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在预设时间内发生无线链路失败,记录接入成功相关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时间由网络侧设备配置或协议预定,具体地,该预设时间为很短的一段时间,也就是说,此种情况指的是,终端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但是很快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
具体地,所述接入成功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B171、时间信息;
B172、测量信息;
B173、RLM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B14-B15、B171-B173的具体含义与上面所提到的相关用词的含义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三、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配置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阶段,终端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步骤,具体地实现以下至少一项:
C11、记录选择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C12、记录时间信息;
C13、记录测量信息;
C14、记录选择的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在小区选择阶段,若终端接入失败,则终端可能会再次进行小区选择和接入,并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每次进行小区选择所对应的所述目标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C11-C14的具体含义与上面所提到的相关用词的含义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在进行目标数据上报时,可以采取主动进行上报的方式,也可以按照网络侧设备的需求进行上报,具体地,主动进行上报的实现方式为:
通过第一信令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具体地,按照网络侧设备的需求进行上报的实现方式为:
发送指示信息给网络侧设备,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记录有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获取指示;
根据所述获取指示,通过第一信令发送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给网络侧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获取指示之前,终端需要先发送指示信息给网络侧设备,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网络侧设备在接收到指示信息后,根据该指示信息向终端发送获取指示,以实现对目标数据的获取。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可以通过第一信令指示网络侧设备自身记录有条件同步重配的目标数据或终端也可以采用与现有的标识位合并进行指示的方式,即现有的标识位不仅实现其已有的功能,还能实现指示网络侧设备自身记录有条件同步重配的目标数据的功能,网络侧设备收到终端的指示信息后,通过第一信令指示终端上报其记录的数据,该数据中可能只包括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或者还可能包含终端记录的其他数据。终端在收到网络侧设备的数据上报指示信息后,通过第一信令向网络侧上报其记录的数据。具体地,该第一信令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信息上报所使用的专用信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SRB1)或信令无线承载二(SRB2);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辅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信令无线承载二或信令无线承载三(SRB3)。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举例说明如下。
例如,如图6所示,为主小区/主辅小区收集并转发终端侧记录并上报的与条件同步重配置相关的数据信息流程示意图。
步骤S601:按照上述终端侧行为记录信息;
步骤S602~步骤S604:可选步骤,终端将保存有与条件同步重配相关的数据信息上报给网络,网络根据情况向终端获取。
步骤S605:终端上报自身记录的与条件同步重配相关的数据信息,上报的网络侧对象是为终端服务的主小区或者主辅小区。
对于步骤S602/步骤S604/步骤S605,如果终端数据上报给主小区,则专用信令在SRB1或者SRB2上承载,如果终端数据上报给主辅小区,则专用信令在SRB1、SRB2或者SRB3上承载;
步骤S606:主小区/主辅网络侧将终端上报的与条件同步重配相关的数据信息通过接口消息转发给其他网络节点,该过程涉及的接口可以是Xn、X2、NG、F1、E1或者S1。
例如,网络节点收到终端上报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分析是否存在下述定义的失败现象,并进行参数优化。
定义的失败现象分别包括:
条件同步重配置切换过迟:终端在源小区稳定驻留一段时间,可能已经配置了条件切换重配置,但是没有满足触发条件,终端没有发生切换,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终端通过RRC连接重建立试图接入一个不同的小区。
条件同步重配置切换过早:在切换过程中终端接入目标小区失败,或者接入目标小区成功但是很快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终端发生RRC连接重建立试图接入源小区。
条件同步重配置切换到错误小区:在切换过程中终端接入目标小区失败,或者接入目标小区成功但是很快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终端发生RRC连接重建立试图接入不同于条件同步重配置候选小区和源小区的其他小区。
条件同步重配置过迟的SN change:终端在一个SN的小区下接入了一段时间后,可能已经配置了条件同步重配置的SN change,但是没有满足触发条件,没有触发SN change,发生了SCG失败,MN决定终端在一个不同的SN下建立无线连接。
条件同步重配置过早的SN change:终端触发了条件同步重配置由源SN变化为接入到不同的目标SN过程中,或者在接入到目标SN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发生了SCG失败,MN决定终端重新在源SN下建立无线连接。
条件同步重配置SN change到错误小区:终端触发了条件同步重配置由接入源SN变化为接入到不同的目标SN过程中,或者在接入到目标SN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发生了SCG失败,MN决定终端重新在一个不属于源SN和条件同步重配置目标候选SN小区下建立无线连接。
上述的条件同步重配置失败,说明网络侧参数配置可能存在问题,需要优化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条件或候选目标小区。
综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方式使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终端反馈信息调整不合适的条件同步重配触发条件或者调整配置的条件同步重配的候选小区集合,从而让网络高效精准配置网络侧条件同步资源。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获取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
步骤71,获取终端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
步骤72,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中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目标数据转发给其他网络侧设备。
具体地,所述路由信息,包括以下一项:
小区的跟踪区域标识TAC信息;
小区的小区全球标识CGI信息;
小区的频点和物理小区识别码PCI信息。
可选的,所述步骤71的一种实现方式为:
获取终端通过第一信令发送的所述目标数据。
可选的,所述步骤71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
接收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记录有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发送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获取指示给终端;
接收所述终端通过第一信令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具体地,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或信令无线承载二;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辅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信令无线承载二或信令无线承载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有关于网络侧设备的描述均适用于该信息获取方法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与之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80,包括:
记录模块81,用于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发送模块82,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
可选地,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配置阶段,所述记录模块81,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在收到条件同步重配置消息时,若判断为终端第一次收到针对第一小区的条件同步重配置消息,则清空保存的条件同步重配置数据;
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
维护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时间信息;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测量信息;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无线链路监听RLM信息。
具体地,所述维护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每次收到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数据内容;
其中,所述数据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增加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修改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删除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是否尝试接入其他条件切换小区的标识信息。
具体地,所述候选小区信息列表以列表形式维护候选小区信息,每个候选小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小区的标识信息;
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信息。
具体地,所述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信息为测量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测量事件类别;
触发门限;
触发时间TTT;
参考信号类型;
触发的测量结果类型。
具体地,所述触发的测量结果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信噪比SINR。
可选地,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阶段,所述记录模块81,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一项:
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开始触发的时间信息;
记录同时满足触发条件的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终端最终选择的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当前的测量信息;
记录当前的无线链路监听RLM信息;
记录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若终端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在预设时间内发生无线链路失败,记录接入成功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接入成功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RLM信息。
可选地,终端在执行条件同步重配置失败后进行小区选择阶段,所述记录模块81,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一项:
记录选择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时间信息;
记录测量信息;
记录选择的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具体地,在小区选择阶段,若终端接入失败,则终端会再次进行小区选择和接入,并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每次进行小区选择所对应的所述目标数据。
具体地,所述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小区的跟踪区域标识TAC信息;
小区的小区全球标识CGI信息;
小区的频点和物理小区识别码PCI信息。
具体地,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中的每个节点对应一次前导码发送,其中,一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本次前导码发送采用的为两步随机接入或四步随机接入的指示信息;
本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同步信号块SSB标识;
本次前导码发送使用的前导码标识;
终端发送本次前导码的功率;
本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SSB的频率信息;
本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每个SSB的信号质量;
本次前导码发送是在附加上行链路SUL或普通上行链路NUL上的指示信息;
本次前导码发送是否发生了非竞争随机接入到竞争随机接入的回落指示;
在两步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下,若收到消息B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且未收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信息,记录标识位指示PDSCH接收失败;
在四步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下,若收到消息二的DCI,且未收到PDSCH,记录标识位指示PDSCH接收失败;
本次前导码发送后随机接入是否成功的标志信息。
具体地,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
服务小区波束标识及对应波束的信号质量;
邻小区的信号质量;
邻小区的小区波束标识及对应波束的信号质量。
具体地,所述信号质量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信噪比SINR的形式表示。
具体地,所述RLM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针对服务小区的底层无线链路失败定时器T310的当前值;
终端针对服务小区的切换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定时器T312的当前值;
服务小区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数据重传次数的当前值;
服务小区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随机接入次数的当前值;
服务小区的波束恢复过程对应的定时器的取值;
服务小区的波束恢复过程对应的计数器的取值;
无线链路监听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具体地,所述测量结果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信噪比SINR的形式表示。
具体地,所述时间信息为时间点的取值,用于计算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82,用于实现:
通过第一信令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82,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指示信息给网络侧设备,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记录有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获取指示;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指示,通过第一信令发送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给网络侧设备。
具体地,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或信令无线承载二;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辅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信令无线承载二或信令无线承载三。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一对应的终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终端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90,包括处理器91、收发机92、存储器93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93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91上运行的程序;其中,收发机92通过总线接口与处理器91和存储器93连接,其中,所述处理器91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9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9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9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发送端,用户接口9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处理器9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93可以存储处理器9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地,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配置阶段,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项:
终端在收到条件同步重配置消息时,若判断为终端第一次收到针对第一小区的条件同步重配置消息,则清空保存的条件同步重配置数据;
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
维护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时间信息;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测量信息;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无线链路监听RLM信息。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维护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每次收到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数据内容;
其中,所述数据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增加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修改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删除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是否尝试接入其他条件切换小区的标识信息。
具体地,所述候选小区信息列表以列表形式维护候选小区信息,每个候选小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小区的标识信息;
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信息。
具体地,所述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信息为测量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测量事件类别;
触发门限;
触发时间TTT;
参考信号类型;
触发的测量结果类型。
具体地,所述触发的测量结果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信噪比SINR。
可选地,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阶段,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项:
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开始触发的时间信息;
记录同时满足触发条件的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终端最终选择的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当前的测量信息;
记录当前的无线链路监听RLM信息;
记录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若终端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在预设时间内发生无线链路失败,记录接入成功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接入成功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RLM信息。
可选地,终端在执行条件同步重配置失败后进行小区选择阶段,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项:
记录选择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时间信息;
记录测量信息;
记录选择的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具体地,在小区选择阶段,若终端接入失败,则终端会再次进行小区选择和接入,并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每次进行小区选择所对应的所述目标数据。
具体地,所述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小区的跟踪区域标识TAC信息;
小区的小区全球标识CGI信息;
小区的频点和物理小区识别码PCI信息。
具体地,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中的每个节点对应一次前导码发送,其中,一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本次前导码发送采用的为两步随机接入或四步随机接入的指示信息;
本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同步信号块SSB标识;
本次前导码发送使用的前导码标识;
终端发送本次前导码的功率;
本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SSB的频率信息;
本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每个SSB的信号质量;
本次前导码发送是在附加上行链路SUL或普通上行链路NUL上的指示信息;
本次前导码发送是否发生了非竞争随机接入到竞争随机接入的回落指示;
在两步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下,若收到消息B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且未收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信息,记录标识位指示PDSCH接收失败;
在四步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下,若收到消息二的DCI,且未收到PDSCH,记录标识位指示PDSCH接收失败;
本次前导码发送后随机接入是否成功的标志信息。
具体地,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
服务小区波束标识及对应波束的信号质量;
邻小区的信号质量;
邻小区的小区波束标识及对应波束的信号质量。
具体地,所述信号质量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信噪比SINR的形式表示。
具体地,所述RLM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针对服务小区的底层无线链路失败定时器T310的当前值;
终端针对服务小区的切换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定时器T312的当前值;
服务小区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数据重传次数的当前值;
服务小区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随机接入次数的当前值;
服务小区的波束恢复过程对应的定时器的取值;
服务小区的波束恢复过程对应的计数器的取值;
无线链路监听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具体地,所述测量结果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信噪比SINR的形式表示。
具体地,所述时间信息为时间点的取值,用于计算时间长度。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信令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发送指示信息给网络侧设备,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记录有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获取指示;
根据所述获取指示,通过第一信令发送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给网络侧设备。
具体地,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或信令无线承载二;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辅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信令无线承载二或信令无线承载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应用于终端的信息上报方法的步骤。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100,包括:
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终端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
转发模块10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中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目标数据转发给其他网络侧设备。
具体地,所述路由信息,包括以下一项:
小区的跟踪区域标识TAC信息;
小区的小区全球标识CGI信息;
小区的频点和物理小区识别码PCI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101,用于实现:
获取终端通过第一信令发送的所述目标数据。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101,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记录有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获取指示给终端;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通过第一信令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具体地,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或信令无线承载二;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辅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信令无线承载二或信令无线承载三。
需要说明的是,该网络侧设备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一对应的网络侧设备,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网络侧设备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110,包括处理器111、收发机112、存储器113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3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11上运行的程序;其中,收发机112通过总线接口与处理器111和存储器113连接,其中,所述处理器111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获取终端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中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目标数据转发给其他网络侧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1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1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1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1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11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13可以存储处理器11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具体地,所述路由信息,包括以下一项:
小区的跟踪区域标识TAC信息;
小区的小区全球标识CGI信息;
小区的频点和物理小区识别码PCI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获取终端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终端通过第一信令发送的所述目标数据。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获取终端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记录有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发送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获取指示给终端;
接收所述终端通过第一信令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具体地,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或信令无线承载二;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辅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信令无线承载二或信令无线承载三。
其中,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ng-NB(Next Generation Node B)或者集中控制单元(Central Unit,CU)或者分布式控制单元(Distribute Unit,DU)等,在此并不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应用于网络侧设备的信息获取方法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1)

1.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
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配置阶段,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时间信息;
维护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所述维护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每次收到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数据内容;
其中,所述数据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增加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修改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删除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是否尝试接入其他条件切换小区的标识信息;
或者
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阶段,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记录同时满足触发条件的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终端最终选择的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若终端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在预设时间内发生无线链路失败,记录接入成功相关信息,所述接入成功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RLM信息;
或者
终端在执行条件同步重配置失败后进行小区选择阶段,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记录选择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时间信息;
记录测量信息;
记录选择的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配置阶段,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在收到条件同步重配置消息时,若判断为终端第一次收到针对第一小区的条件同步重配置消息,则清空保存的条件同步重配置数据;
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测量信息;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无线链路监听RLM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小区信息列表以列表形式维护候选小区信息,每个候选小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小区的标识信息;
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信息为测量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测量事件类别;
触发门限;
触发时间TTT;
参考信号类型;
触发的测量结果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的测量结果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信噪比SINR。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阶段,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开始触发的时间信息;
记录当前的测量信息;
记录当前的无线链路监听RLM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小区选择阶段,若终端接入失败,则终端会再次进行小区选择和接入,并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每次进行小区选择所对应的所述目标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小区的跟踪区域标识TAC信息;
小区的小区全球标识CGI信息;
小区的频点和物理小区识别码PCI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阶段或终端在执行条件同步重配置失败后进行小区选择阶段,所述随机接入信息中的每个节点对应一次前导码发送,其中,一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本次前导码发送采用的为两步随机接入或四步随机接入的指示信息;
本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同步信号块SSB标识;
本次前导码发送使用的前导码标识;
终端发送本次前导码的功率;
本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SSB的频率信息;
本次前导码发送对应的每个SSB的信号质量;
本次前导码发送是在附加上行链路SUL或普通上行链路NUL上的指示信息;
本次前导码发送是否发生了非竞争随机接入到竞争随机接入的回落指示;
在两步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下,若收到消息B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且未收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信息,记录标识位指示PDSCH接收失败;
在四步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失败的情况下,若收到消息二的DCI,且未收到PDSCH,记录标识位指示PDSCH接收失败;
本次前导码发送后随机接入是否成功的标志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
服务小区波束标识及对应波束的信号质量;
邻小区的信号质量;
邻小区的小区波束标识及对应波束的信号质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质量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信噪比SINR的形式表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LM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针对服务小区的底层无线链路失败定时器T310的当前值;
终端针对服务小区的切换过程中无线链路失败定时器T312的当前值;
服务小区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数据重传次数的当前值;
服务小区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随机接入次数的当前值;
服务小区的波束恢复过程对应的定时器的取值;
服务小区的波束恢复过程对应的计数器的取值;
无线链路监听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果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信噪比SINR的形式表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信息为时间点的取值,用于计算时间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包括:
通过第一信令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包括:
发送指示信息给网络侧设备,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记录有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获取指示;
根据所述获取指示,通过第一信令发送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给网络侧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或信令无线承载二;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辅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信令无线承载二或信令无线承载三。
18.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中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目标数据转发给其他网络侧设备;
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配置阶段,所述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时间信息;
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所述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包括:
每次收到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数据内容;
其中,所述数据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增加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修改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删除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是否尝试接入其他条件切换小区的标识信息;
或者
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阶段,所述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同时满足触发条件的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
终端最终选择的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若终端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在预设时间内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接入成功相关信息,所述接入成功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RLM信息;
或者
终端在执行条件同步重配置失败后进行小区选择阶段,所述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选择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选择的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信息,包括以下一项:
小区的跟踪区域标识TAC信息;
小区的小区全球标识CGI信息;
小区的频点和物理小区识别码PCI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终端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包括:
获取终端通过第一信令发送的所述目标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终端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记录有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发送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获取指示给终端;
接收所述终端通过第一信令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或信令无线承载二;
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对应主辅小区的网络侧设备时,所述第一信令为信令无线承载一、信令无线承载二或信令无线承载三。
23.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
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配置阶段,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项: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时间信息;
维护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所述维护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每次收到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数据内容;
其中,所述数据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增加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修改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删除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是否尝试接入其他条件切换小区的标识信息;
或者
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阶段,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项:
记录同时满足触发条件的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终端最终选择的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若终端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在预设时间内发生无线链路失败,记录接入成功相关信息,所述接入成功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RLM信息;
或者
终端在执行条件同步重配置失败后进行小区选择阶段,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项:
记录选择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时间信息;
记录测量信息;
记录选择的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配置阶段,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项:
终端在收到条件同步重配置消息时,若判断为终端第一次收到针对第一小区的条件同步重配置消息,则清空保存的条件同步重配置数据;
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测量信息;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无线链路监听RLM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阶段,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项:
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开始触发的时间信息;
记录当前的测量信息;
记录当前的无线链路监听RLM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信令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的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发送指示信息给网络侧设备,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记录有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的获取指示;
根据所述获取指示,通过第一信令发送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给网络侧设备。
28.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终端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中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目标数据转发给其他网络侧设备;
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配置阶段,所述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时间信息;
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所述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包括:
每次收到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数据内容;
其中,所述数据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增加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修改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删除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是否尝试接入其他条件切换小区的标识信息;
或者
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阶段,所述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同时满足触发条件的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
终端最终选择的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若终端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在预设时间内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接入成功相关信息,所述接入成功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RLM信息;
或者
终端在执行条件同步重配置失败后进行小区选择阶段,所述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选择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选择的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8至22任一项所述的信息获取方法。
3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
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配置阶段,所述记录模块,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一项:
记录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时间信息;
维护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所述维护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每次收到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数据内容;
其中,所述数据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增加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修改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删除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是否尝试接入其他条件切换小区的标识信息;
或者
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阶段,所述记录模块,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一项:
记录同时满足触发条件的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终端最终选择的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若终端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在预设时间内发生无线链路失败,记录接入成功相关信息,所述接入成功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RLM信息;
或者
终端在执行条件同步重配置失败后进行小区选择阶段,所述记录模块,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一项:
记录选择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记录时间信息;
记录测量信息;
记录选择的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31.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发送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用于网络侧设备进行移动健壮性优化MRO;
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中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目标数据转发给其他网络侧设备;
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配置阶段,所述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收到本次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时间信息;
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所述条件同步重配置的列表,包括:
每次收到的条件同步重配置的数据内容;
其中,所述数据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增加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修改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删除的候选小区信息列表;
是否尝试接入其他条件切换小区的标识信息;
或者
在条件同步重配置的触发阶段,所述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同时满足触发条件的第二小区的标识信息;
终端最终选择的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若终端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在预设时间内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接入成功相关信息,所述接入成功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RLM信息;
或者
终端在执行条件同步重配置失败后进行小区选择阶段,所述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选择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选择的小区的随机接入信息。
CN202010081951.1A 2020-02-06 2020-02-06 一种信息上报、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Active CN113225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1951.1A CN113225750B (zh) 2020-02-06 2020-02-06 一种信息上报、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1951.1A CN113225750B (zh) 2020-02-06 2020-02-06 一种信息上报、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5750A CN113225750A (zh) 2021-08-06
CN113225750B true CN113225750B (zh) 2023-03-03

Family

ID=77085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1951.1A Active CN113225750B (zh) 2020-02-06 2020-02-06 一种信息上报、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257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0545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WO2024000546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记录、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75463A1 (en) * 2018-03-12 2019-09-19 Nokia Technologies Oy Determination for conditional handover failure
CN110493830A (zh) * 2018-05-14 2019-1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57618B2 (en) * 2018-02-07 2020-08-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75463A1 (en) * 2018-03-12 2019-09-19 Nokia Technologies Oy Determination for conditional handover failure
CN110493830A (zh) * 2018-05-14 2019-1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
Study on RAN-centric data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for LTE and NR (Release 16).《3GPP TR 37.816 V16.0.0》.20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5750A (zh) 2021-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0545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US110512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obility for cell having small cell service are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721500B2 (ja) 測定制御方法、及び基地局
US10111150B2 (en) Mobile terminal handover in an LTE network
DK2273818T4 (en) KEY LEADS
US7733816B2 (en) PS handover support indication
EP2696624B1 (en) Control mechanism for autonomous mobility of terminal device
US97433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mobility parameter
CN110913428A (zh)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信息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EP374900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 maintenance
US10616815B2 (en) Cell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JP5787240B2 (ja) ハンドオーバ失敗の処理方法及びユーザ装置
BR112012020879B1 (pt) Detecção de falha de link de rádio (rlf) para recuperação
US11843980B2 (en) Short stay handover with slice-unavailability
US10383009B2 (en) Handover of a terminal in dual connectivity mode
JP2023500137A (ja) モビリティ最適化方法および関連する装置
CN113225750B (zh) 一种信息上报、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0831081A (zh) 切换信息上报、切换鲁棒性优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基站
EP3282757B1 (en) Resetting high spe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entity
US11064406B2 (en) Method for using a short signal identity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radio terminal and a radio access node, a radio terminal and a radio access node
CN112399503B (zh) 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EP3487225A1 (en) Small cell acquisi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5835318A (zh) 切换信息报告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WO2024051513A1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3011357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