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19604B - 一种智能光纤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光纤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19604B
CN113219604B CN202110484749.8A CN202110484749A CN113219604B CN 113219604 B CN113219604 B CN 113219604B CN 202110484749 A CN202110484749 A CN 202110484749A CN 113219604 B CN113219604 B CN 1132196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clamping
joint
heat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47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19604A (zh
Inventor
林友生
谢运刚
孙友华
杨娥
胡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g Technology Shenzh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Zg Technology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g Technology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Zg Technology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47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196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19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196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196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196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4Systems or boxes with surplus lengths
    • G02B6/4441Boxes
    • G02B6/4446Cable boxes, e.g. splicing boxes with two or more multi fibre cab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光纤接线盒,尤其涉及光纤连接装置的领域,其包括盒体和盒盖,盒盖盖设在盒体上,盒体上开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盒体内设置有盘线机构,盘线机构包括至少三个卡接组件,卡接组件的外接圆半径不小于30mm;卡接组件包括卡接扣、挡口板、活动件以及弹性件,卡接扣顶部开设有卡接通槽,挡口板固设在卡接通槽槽口靠近盒体侧壁一侧,挡口板与卡接通槽远离盒体侧壁的槽壁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光纤直径,活动件活动连接在卡接通槽槽口远离盒体侧壁一侧,弹性件设置活动件与卡接扣之间,并使活动件趋于与挡口板抵接,活动件与挡口板抵接时,挡口板和活动件共同对卡接通槽槽口进行封闭。本申请具有便于对光纤进行盘绕和固定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光纤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纤连接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光纤接线盒。
背景技术
光纤即为光导纤维的简称。如今,光纤以其传输频带宽、抗干扰性高和信号衰减小等远优于电缆、微波通信传输的优点,已成为目前世界通信中的主要传输方式。在工程施工中,为了后续光纤的安装作业方便,同时也为了便于光缆的分配,使用光纤接线盒将主光缆分配到各个分光纤使用。
申请号为201811394095.4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尘防雨室外光纤接线盒,包括盒体,盒体的一端连接有盒盖,盒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孔盒体的底部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进气孔、光纤进线孔和光纤出线孔,盒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密封垫,盒体的内部安装有适配器安装板、光缆固定机构和分线光纤固定机构,适配器安装板、光缆固定机构和分线光纤固定机构位于第二连接板的内侧,光缆固定机构和分线光纤固定机构位于适配器安装板的下方,适配器安装板的表面安装有适配器槽,适配器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光线固定卡扣,光纤固定卡扣固定在适配器安装板的表面。
接线时,调节光缆固定机构,将光缆卡固在光缆固定机构上,然后将进线的光纤通过光纤固定卡扣卡接固定,并插上适配器槽,将光纤与适配器连接,接线后将分配的光纤卡接在光纤固定卡扣下,再固定在分线光纤固定机构内,并通过光纤出线孔穿出,盖上盒盖,完成接线工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弯曲后的光纤具有回弹力,存在不便于对光纤进行盘绕和固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对光纤进行盘绕和固定,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光纤接线盒。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光纤接线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光纤接线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盖设在盒体上,所述盒体上开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盒体内设置有盘线机构,所述盘线机构包括至少三个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的外接圆半径不小于30mm;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扣、挡口板、活动件以及弹性件,所述卡接扣顶部开设有用于穿设光纤的卡接通槽,所述挡口板固设在卡接通槽槽口靠近盒体侧壁一侧,所述挡口板与所述卡接通槽远离盒体侧壁的槽壁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光纤直径,所述活动件活动连接在卡接通槽槽口远离盒体侧壁一侧,所述弹性件设置活动件与卡接扣之间,并使所述活动件趋于与所述挡口板抵接,所述活动件与挡口板抵接时,所述挡口板和活动件共同对所述卡接通槽槽口进行封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线时,将光缆自进线孔塞入,将待接光纤自出线孔塞入,之后对光缆中的光纤与待接光纤进行熔接,熔接完成后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将光纤卡入卡接组件中,对光纤进行盘绕、固定,具体步骤为向活动件施力,使得活动件与挡口板分离,移动光纤,使得光纤通过卡接通槽槽口进入卡接通槽中,之后停止相活动件施力,活动件在弹性件作用下复位,对卡接通槽进行封闭,将光纤限制在卡接通槽中。设计的卡接组件,通过对卡接组件的外接圆半径进行限制,使得光纤盘绕后能保持较大的弯曲半径,减少光纤的传输损耗;设计的挡口板,对光纤进行阻挡,降低光纤因自身回弹力作用向外扩散而自卡接通槽中脱离的可能性,便于对光纤进行梳理盘绕;设计的活动件和弹性件,通过弹性件对活动件提供锁紧力,便于活动件与挡口板盘配合对光纤进行固定,方便实用,能够有效提升接线盒安装效率。
可选的,所述活动件远离档口板一侧与所述卡接扣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为扭簧,所述扭簧设置在活动件与卡接扣转动连接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扭簧和活动件配合,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便于调整。
可选的,所述盘线机构还包括同步调节组件,所述同步调节组件包括螺纹套筒、螺纹杆以及拉绳,所述螺纹套筒固设在所述盒体内,且位于所述卡接组件合围区域内,所述螺纹套筒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盒体底壁垂直,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套筒中,所述拉绳一端连接在螺纹杆侧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活动件靠近挡口板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盘线前,转动螺纹杆,螺纹杆带动拉绳转动,使得拉绳缠绕在螺纹杆上,拉绳带动活动件转动,使得卡接通槽槽口打开,之后绕圈对光纤进行盘绕,盘绕完成后,反向转动螺纹杆,拉绳松开,活动件在扭簧作用下复位,对卡接通槽槽口进行封闭,完成光纤固定;设计的同步调节组件,结构简单,有助于简化光纤盘绕操作,方便实用。
可选的,所述活动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卡接扣顶壁上,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活动件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卡接扣连接,且所述弹簧的轴线方向所述活动件的滑动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和活动件配合,便于活动件与挡口板抵接,对卡接通槽槽口进行封闭,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可选的,所述盘线机构还包括同步调节组件,所述同步调节组件包括插接套筒、插杆以及连杆,所述插接套筒固设在所述盒体内,且位于所述卡接组件合围区域内,所述插接套筒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盒体底壁垂直,所述插杆插接在所述插接套筒中,所述连杆一端铰接在插杆侧壁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活动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盘线前,插拔插杆,插杆带动连杆运动,连杆带动活动件克服弹簧弹力与挡口板分离,之后绕圈对光纤进行盘绕,盘绕完成后,向插杆施力,带动插杆复位,插杆带动连杆复位,活动件在连杆和弹簧共同作用下复位,对卡接通槽槽口进行封闭,完成光纤固定;设计的同步调节组件,通过插杆插拔带动活动件移动,与弹簧配合,提升对卡接通槽槽口的封闭质量,进而提升对光纤的固定质量,降低光纤自卡接通槽中脱离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卡接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卡接组件外接圆的对应点的切线方向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卡接通槽的方向,使得光纤各部分的弯折率趋于统一,降低了光纤局部弯折率过大的可能性,有助于降低光纤的传输损耗。
可选的,还包括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以及导热翅片,所述第一导热板设置在盒体内腔中,所述第二导热板设置在盒体底壁远离盒体内腔一侧,所述导热翅片设置在第二导热板靠近第一导热板一侧,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导热翅片贯穿盒体底壁与第一导热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降温机构,通过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和导热翅片进行导热,导热效率高,且无需在盒体或者盒盖上预留通气口,能够减小外部环境与盒体内的空气流动,有助于保持盒体内的洁净,减少灰尘在盒体中的累积,进而降低灰尘累积对接线盒使用寿命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导热翅片与第一导热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第二导热板腐蚀之后对第二导热板进行更换。
可选的,所述盒体开口处设置有卡盖周槽,所述盒盖上设置有用于与卡盖周槽卡接配合的卡板,所述卡盖周槽底壁上设置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盒盖盖合在盒体上,而且密封圈的周向设置,有助于保持盒盖盖合后的整体受力平衡,减弱盒体以及盒盖老化、甚至变形后对接线盒密封性的影响,有助于提升接线盒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盒盖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盒体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套筒和固定螺栓,所述固定套筒固设在盒体内腔中,且所述固定套筒的轴线方向与盒体底壁垂直,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贯穿盒盖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套筒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固定机构,进一步对盖体进行固定锁紧,有助于提升盒体密封性能,提升接线盒的使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设计的卡接组件,通过对卡接组件的外接圆半径进行限制,使得光纤盘绕后能保持较大的弯曲半径,减少光纤的传输损耗;设计的挡口板,对光纤进行阻挡,降低光纤因自身回弹力作用向外扩散而自卡接通槽中脱离的可能性,便于对光纤进行梳理盘绕;设计的活动件和弹性件,通过弹性件对活动件提供锁紧力,便于活动件与挡口板盘配合对光纤进行固定,方便实用,能够有效提升接线盒安装效率;
2.设计的同步调节组件,结构简单,有助于简化光纤盘绕操作,方便实用;
3.设计的降温机构,通过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和导热翅片进行导热,导热效率高,且无需在盒体或者盒盖上预留通气口,能够减小外部环境与盒体内的空气流动,有助于保持盒体内的洁净,减少灰尘在盒体中的累积,进而降低灰尘累积对接线盒使用寿命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智能光纤接线盒打开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智能光纤接线盒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智能光纤接线盒中盘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盒体;11、进线孔;111、堵塞;12、出线孔;121、光纤固定座;13、卡接座;14、容置槽;15、固定通槽;16、卡盖周槽;161、密封圈;2、盒盖;21、卡板;3、盘线机构;31、卡接组件;311、卡接扣;312、挡口板;3121、第一卡接竖板;313、活动件;3131、活动板;3132、转轴;3133、第二卡接竖板;3134、固定板;3135、方杆;3136、第三卡接竖板;314、弹性件;32、同步调节组件;321、螺纹套筒;322、螺纹杆;323、拉绳;324、插接套筒;325、插杆;326、连杆;4、降温机构;41、第一导热板;42、第二导热板;43、导热翅片;44、连接螺栓;5、固定机构;51、固定套筒;52、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光纤接线盒。
实施例1
参照图1,智能光纤接线盒包括盒体1、盒盖2、盘线机构3、降温机构4以及固定机构5。降温机构4和盘线机构3设置在盒体1上,盒盖2通过固定机构5盖设在盒体1上,盒体1一侧侧壁上开设两个进线孔11,进线孔11中塞设有堵塞111,另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出线孔12,出线孔12中卡接有光纤固定座121,盒体1底壁上还粘结用用于卡接光纤熔接段的卡接座13。
参照图2,降温机构4包括第一导热板41、第二导热板42以及多个导热翅片43,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热板41、第二导热板42以及导热翅片43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导热翅片43焊接在第二导热板42一侧壁上,盒体1底壁远离第一导热板41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二导热板42的容置槽14,容置槽14靠近第一导热板41的槽壁上开设有供导热翅片43穿过的固定通槽15,第一导热板41放置在盒体1内腔中,且第一导热板41和导热翅片43之间通过连接螺栓44可拆卸连接,使得第一导热板41和第二导热板42形成夹持固定结构,实现相互固定。
参照图1,盒体1内设置有盘线机构3,盘线机构3设置在第一导热板41上,盘线机构3包括四个卡接组件31和一个同步调节组件32,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接组件31也可设置为三个或者五个,凡是不少于三个且能确定光纤盘绕路径均可。卡接组件31的外接圆半径不小于30mm,本实施例中,卡接组件31的外接圆半径设置为50mm。
参照图1和图3,卡接组件31包括卡接扣311、挡口板312、活动件313以及弹性件314;卡接扣311顶部开设有用于穿设光纤的卡接通槽,卡接通槽的长度方向与卡接组件31外接圆的对应点的切线方向平行。挡口板312一体设置在卡接通槽槽口靠近盒体1侧壁一侧,且挡口板312远离盒体1一侧侧壁一侧还一体设置有第一卡接竖板3121,挡口板312与卡接通槽远离盒体1侧壁的槽壁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光纤直径,本部实施例中,挡口板312与卡接通槽远离盒体1侧壁的槽壁之间的最小间距设置为10mm;活动件313包括活动板3131和一体设置在活动板3131上的转轴3132,活动板3131通过转轴3132铰接在卡接通槽槽口远离盒体1侧壁一侧,活动板3131远离转轴3132一侧一体设置有第二卡接竖板3133,第二卡接竖板3133能够与第一卡接竖板3121卡接配合;弹性件314设置为扭簧,扭簧套设在转轴3132上,且扭簧一端卡接在活动板3131上,另一端卡接在卡接扣311上,使得活动板3131趋于与挡口板312抵接。当活动板3131与挡口板312抵接时,挡口板312和活动件313共同对卡接通槽槽口进行封闭,且此时第二卡接竖板3133与第一卡接竖板3121卡接配合,进一步降低了光纤自卡接通槽槽口脱离的可能性。
参照图1,同步调节组件32包括螺纹套筒321、螺纹杆322以及拉绳323,螺纹套筒321焊接在第一导热板41上,螺纹套筒321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导热板41垂直,且与卡接组件31的外接圆同心,螺纹杆322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筒321中,拉绳323一端缠绕绑接在螺纹杆322侧壁上,另一端与活动件313靠近挡口板312一侧钩挂连接。
参照图1和图2,盒体1开口处开设有卡盖周槽16,盒盖2底部一体设置有用于与卡盖周槽16卡接配合的卡板21,卡盖周槽16底壁上粘设有密封圈161。盒盖2和盒体1之间还通过固定机构5连接,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套筒51和固定螺栓52,固定套筒51焊接在盒体1底壁内侧,且固定套筒51的轴线方向与盒体1底壁垂直,固定螺栓52的螺杆贯穿盒盖2螺纹连接在固定套筒51中。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接线时,旋拧、拆下固定螺栓52,打开盒盖2,将光缆自进线孔11塞入,将待接光纤自出线孔12塞入,之后对光缆中的光纤与待接光纤进行熔接,熔接完成后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将光纤卡入卡接组件31中,对光纤进行盘绕、固定,盘线前,转动螺纹杆322,螺纹杆322带动拉绳323转动,使得拉绳323缠绕在螺纹杆322上,拉绳323带动活动板3131转动,使得卡接通槽槽口打开,移动光纤,绕圈对光纤进行盘绕,使得光纤通过卡接通槽槽口进入卡接通槽中,盘绕完成后,反向转动螺纹杆322,拉绳323松开,活动件313在扭簧作用下复位,对卡接通槽槽口进行封闭,完成光纤固定。之后重新安装、压紧盒盖2,将固定螺栓52穿过盒盖2旋入固定套筒51中,直至固定螺栓52旋紧,完成接线盒封装。
实施例2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4和图5,活动件313包括固定板3134、方杆3135和第三卡接竖板3136,固定板3134焊接在卡接扣311远离挡口板312一侧的顶壁上,固定板3134高于第一卡接竖板3121设置,且固定板3134于第一卡接竖板3121的高度差也大于光纤直径,本实施例中,固定板3134与第一卡接竖板3121的高度差设置为10mm。方杆3135沿卡接组件31外接圆对应点径向方向贯穿固定板3134并与固定板3134滑动连接,第三卡接竖板3136焊接在方杆3135靠近盒体1侧壁一端,第三卡接竖板3136和第一卡接竖板3121在盒体1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且第三卡接竖板3136底端与档口板间的高度差不大于光纤直径,本实施例中,第三卡接竖板3136底端与档口板间的高度差设置为10mm。滑动板和固定板3134之间的活动板3131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一端焊接在活动板3131上,另一端焊接在固定板3134上,且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使得活动板3131趋于与第一卡接竖板3121抵接。
参照图4和图5,同步调节组件32包括插接套筒324、插杆325以及连杆326,插接套筒324焊接在第一导热板41上,插接套筒324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导热板41垂直,且与卡接组件31的外接圆同心,插接套筒324的轴线方向与盒体1底壁垂直,插杆325插接在插接套筒324中,连杆326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插杆325侧壁上,另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方杆3135远离第二卡接竖板3133一端,连杆326两端的两铰接轴长度方向均与卡接组件31外接圆的对应点的切线方向平行。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实施原理的不同之处在于:盘线前,下插插杆325,插杆325带动连杆326向下运动,连杆326带动方杆3135向远离插杆325方向运动,第三卡接竖板3136与第一卡接竖板3121分离,直至第三卡接竖板3136与第一卡接竖板3121之间的间距大于光纤直径后,绕圈对光纤进行盘绕,盘绕完成后,上拔插杆325,使得插杆325复位,插杆325带动连杆326复位,第三卡接竖板3136在连杆326和弹簧共同作用下复位,与第一卡接竖板3121抵接,对卡接通槽槽口进行封闭,完成光纤固定。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智能光纤接线盒,包括盒体(1)和盒盖(2),所述盒盖(2)盖设在盒体(1)上,所述盒体(1)上开设有进线孔(11)和出线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设置有盘线机构(3),所述盘线机构(3)包括至少三个卡接组件(31),所述卡接组件(31)的外接圆半径不小于30mm;所述卡接组件(31)包括卡接扣(311)、挡口板(312)、活动件(313)以及弹性件(314),所述卡接扣(311)顶部开设有用于穿设光纤的卡接通槽,所述挡口板(312)固设在卡接通槽槽口靠近盒体(1)侧壁一侧,所述挡口板(312)与所述卡接通槽远离盒体(1)侧壁的槽壁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光纤直径,所述活动件(313)活动连接在卡接通槽槽口远离盒体(1)侧壁一侧,所述弹性件(314)设置在活动件(313)与卡接扣(311)之间,并使所述活动件(313)趋于与所述挡口板(312)抵接,所述活动件(313)与挡口板(312)抵接时,所述挡口板(312)和活动件(313)共同对所述卡接通槽槽口进行封闭;
所述活动件(313)远离挡 口板一侧与所述卡接扣(311)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314)设置为扭簧,所述扭簧设置在活动件(313)与卡接扣(311)转动连接处;
所述盘线机构(3)还包括同步调节组件(32),所述同步调节组件(32)包括螺纹套筒(321)、螺纹杆(322)以及拉绳(323),所述螺纹套筒(321)固设在所述盒体(1)内,且位于所述卡接组件(31)合围区域内,所述螺纹套筒(32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盒体(1)底壁垂直,所述螺纹杆(322)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套筒(321)中,所述拉绳(323)一端连接在螺纹杆(322)侧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活动件(313)靠近挡口板(312)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纤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卡接组件(31)外接圆的对应点的切线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纤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温机构(4),所述降温机构(4)包括第一导热板(41)、第二导热板(42)以及导热翅片(43),所述第一导热板(41)设置在盒体(1)内腔中,所述第二导热板(42)设置在盒体(1)底壁远离盒体(1)内腔一侧,所述导热翅片(43)设置在第二导热板(42)靠近第一导热板(41)一侧,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导热翅片(43)贯穿盒体(1)底壁与第一导热板(4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光纤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翅片(43)与第一导热板(41)之间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纤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开口处设置有卡盖周槽(16),所述盒盖(2)上设置有用于与卡盖周槽(16)卡接配合的卡板(21),所述卡盖周槽(16)底壁上设置有密封圈(1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光纤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2)通过固定机构(5)固定在盒体(1)上,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套筒(51)和固定螺栓(52),所述固定套筒(51)固设在盒体(1)内腔中,且所述固定套筒(51)的轴线方向与盒体(1)底壁垂直,所述固定螺栓(52)的螺杆贯穿盒盖(2)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套筒(51)中。
CN202110484749.8A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智能光纤接线盒 Active CN1132196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4749.8A CN113219604B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智能光纤接线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4749.8A CN113219604B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智能光纤接线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19604A CN113219604A (zh) 2021-08-06
CN113219604B true CN113219604B (zh) 2022-08-30

Family

ID=77090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4749.8A Active CN113219604B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智能光纤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196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5316A (zh) * 2022-04-01 2022-06-24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计算机的扩展接口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8829B1 (en) * 1999-05-05 2001-08-21 Marconi Communications, Inc. Optical fiber routing and support apparatus
CN201569771U (zh) * 2009-12-03 2010-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盘纤架及盘纤插箱
CN208297791U (zh) * 2018-07-02 2018-12-28 长沙学院 一种通信光纤盘绕装置
CN208334734U (zh) * 2018-07-18 2019-01-04 鹤壁腾天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光纤到户接线盒
CN208999623U (zh) * 2018-11-22 2019-06-18 广州市沣阳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收纳光缆的光纤盒
CN111115359A (zh) * 2020-01-15 2020-05-08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电缆盘线装置
CN111638581A (zh) * 2020-05-19 2020-09-08 合肥易知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终端盒
CN212781400U (zh) * 2020-08-10 2021-03-23 石家庄普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信息面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8829B1 (en) * 1999-05-05 2001-08-21 Marconi Communications, Inc. Optical fiber routing and support apparatus
CN201569771U (zh) * 2009-12-03 2010-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盘纤架及盘纤插箱
CN208297791U (zh) * 2018-07-02 2018-12-28 长沙学院 一种通信光纤盘绕装置
CN208334734U (zh) * 2018-07-18 2019-01-04 鹤壁腾天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光纤到户接线盒
CN208999623U (zh) * 2018-11-22 2019-06-18 广州市沣阳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收纳光缆的光纤盒
CN111115359A (zh) * 2020-01-15 2020-05-08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电缆盘线装置
CN111638581A (zh) * 2020-05-19 2020-09-08 合肥易知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终端盒
CN212781400U (zh) * 2020-08-10 2021-03-23 石家庄普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信息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19604A (zh) 2021-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19604B (zh) 一种智能光纤接线盒
US20190233248A1 (en) Transformable cable reels and related assemblies and methods
JPH06508448A (ja) 光ファイバー接続装置
KR200457341Y1 (ko) 이중커버를 갖는 광단자함
MXPA02006587A (es) Funda guia para cable de fibra optica.
KR101136548B1 (ko) 자동차 차광장치
CN208999628U (zh) 一种用于光纤合束器的水冷散热壳体
CN210112223U (zh) 一种外露防水的头戴式蓝牙耳机
CN114261844A (zh) 一种光缆固定装置
CN211123369U (zh) 一种皮线光缆连接器
CN113036628A (zh) 一种配电箱安装架体
CN108614334B (zh) 一种网络光纤固定装置
CN20970774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信odn用光纤活动连接器
JP3293088B2 (ja) 架空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接続用収納器および作業台
CN207601365U (zh) 一种光纤通信快速接口
CN219997366U (zh) 一种方便出线的光缆接线保护盒
CN210930784U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窗帘开关装置
CN219960216U (zh) 一种远程电力巡检装置
CN104486691A (zh) 家用路由器固设夹具
CN210491101U (zh) 一种基于信息实时交换平台的工程监理系统
CN210427905U (zh) 一种光纤配线装置
JPS58117513A (ja) 光フアイバ接続余長部の収容方法
CN219535192U (zh) 预制舱舱顶二次电缆防护槽
CN219513702U (zh) 一种隐藏式电缆安装装置
CN115629446B (zh) 一种光纤连接用熔接盘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