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6762A -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6762A
CN113206762A CN202110490815.2A CN202110490815A CN113206762A CN 113206762 A CN113206762 A CN 113206762A CN 202110490815 A CN202110490815 A CN 202110490815A CN 113206762 A CN113206762 A CN 113206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tate
state
information
dyna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908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06762B (zh
Inventor
李建新
李三红
李军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e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4908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067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06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6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06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67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5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involving simulating, designing, planning or modelling of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2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4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 H04L43/045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for graphical visualisation of monitoring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方法及系统。能够在检测到目标物联网设备从所处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切换为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时,基于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并基于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基于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和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确定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中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如此,在确定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时,能够考虑到不同的网络通信状态,从而实现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的更新,以确保基于更新后的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得到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和边缘计算的快速发展,物联网设备的引用越来越广泛,物联网技术(Internet of Things,IoT)起源于传媒领域,是信息科技产业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体与网络相连接,物体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何对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进行有效可靠的检测是现目前的一个痛点。
发明内容
为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目标物联网设备从所处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切换为第二网络通信状态,则基于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的网络通信状态变化情况,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
基于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用于在网络扰动场景中表征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用于在网络扰动场景中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
基于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所述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
确定所述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与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之间的动态变化信息,得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所述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
将所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确定为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包括:
对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进行图数据化,得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基于所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
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为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所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是指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与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之间的动态变化信息,所述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所述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
所述对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进行图数据化,得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对所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进行图数据化,得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包括:将所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与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融合,得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网络通信设备节点参数,确定第一子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所述第一子数据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与变化网络通信状态对应的部分数据,所述变化网络通信状态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发生变化的部分网络通信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得到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的第二子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所述第二子数据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与未变化网络通信状态对应的部分数据,所述未变化网络通信状态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未发生变化的部分网络通信状态;
基于所述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的所述第一子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处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构建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基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网络通信设备节点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网络通信设备节点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得到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相互通信的模型处理服务器和目标物联网设备;
其中,所述模型处理服务器,用于:
若检测到目标物联网设备从所处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切换为第二网络通信状态,则基于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的网络通信状态变化情况,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
基于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用于在网络扰动场景中表征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用于在网络扰动场景中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
基于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处理服务器,用于:
基于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所述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
确定所述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与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之间的动态变化信息,得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所述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
将所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确定为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处理服务器,用于:
对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进行图数据化,得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基于所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
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为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所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是指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与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之间的动态变化信息,所述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所述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
所述对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进行图数据化,得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对所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进行图数据化,得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包括:将所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与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融合,得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处理服务器,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网络通信设备节点参数,确定第一子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所述第一子数据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与变化网络通信状态对应的部分数据,所述变化网络通信状态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发生变化的部分网络通信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得到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的第二子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所述第二子数据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与未变化网络通信状态对应的部分数据,所述未变化网络通信状态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未发生变化的部分网络通信状态;
基于所述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的所述第一子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型处理服务器,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处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构建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基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网络通信设备节点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网络通信设备节点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得到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方法及系统。能够在检测到目标物联网设备从所处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切换为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时,基于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并基于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这样可以基于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和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确定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中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如此设计,在确定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时,能够考虑到不同的网络通信状态,从而实现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的更新,以确保基于更新后的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得到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系统的通信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处理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首先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系统的通信架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网络通信模型处理系统100可以包括模型处理服务器110和目标物联网设备120。其中,所述模型处理服务器110和目标物联网设备120通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型处理服务器110可以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120可以是手机、智能电子设备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上述基础上,请结合参阅图2,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执行以下步骤S110-步骤S150所描述的内容。
步骤S110,若检测到目标物联网设备从所处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切换为第二网络通信状态,则基于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的网络通信状态变化情况,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
其中,所述基于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还可以具体包括:基于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所述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确定所述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与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之间的动态变化信息,得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所述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将所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确定为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之前,还可以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处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基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构建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基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网络通信设备节点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网络通信设备节点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得到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
步骤S120,基于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用于在网络扰动场景中表征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用于在网络扰动场景中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具体包括:对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进行图数据化,得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基于所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为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所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是指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与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之间的动态变化信息,所述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所述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对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进行图数据化,得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具体包括:对所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进行图数据化,得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包括:将所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与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融合,得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
步骤S130,基于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基于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网络通信设备节点参数,确定第一子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所述第一子数据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与变化网络通信状态对应的部分数据,所述变化网络通信状态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发生变化的部分网络通信状态;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得到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的第二子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所述第二子数据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与未变化网络通信状态对应的部分数据,所述未变化网络通信状态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未发生变化的部分网络通信状态;基于所述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的所述第一子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
在应用本方案时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技术效果:能够在检测到目标物联网设备从所处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切换为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时,基于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并基于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这样可以基于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和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确定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中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如此设计,在确定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时,能够考虑到不同的网络通信状态,从而实现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的更新,以确保基于更新后的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得到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基于上述同样的发明构思,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相互通信的模型处理服务器和目标物联网设备;
其中,所述模型处理服务器,用于:
若检测到目标物联网设备从所处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切换为第二网络通信状态,则基于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的网络通信状态变化情况,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
基于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用于在网络扰动场景中表征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用于在网络扰动场景中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
基于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型处理服务器,用于:
基于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所述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
确定所述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与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之间的动态变化信息,得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所述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
将所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确定为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型处理服务器,用于:
对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进行图数据化,得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基于所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
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为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所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是指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与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之间的动态变化信息,所述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所述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
所述对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进行图数据化,得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对所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进行图数据化,得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包括:将所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与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融合,得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型处理服务器,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网络通信设备节点参数,确定第一子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所述第一子数据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与变化网络通信状态对应的部分数据,所述变化网络通信状态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发生变化的部分网络通信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得到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的第二子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所述第二子数据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与未变化网络通信状态对应的部分数据,所述未变化网络通信状态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未发生变化的部分网络通信状态;
基于所述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的所述第一子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型处理服务器,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处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构建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基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网络通信设备节点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网络通信设备节点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得到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
在上述基础上,请结合参阅图3,提供了一种模型处理服务器110,包括处理器111以及与所述处理器111连接的存储器112和总线113;其中,所述处理器111和所述存储器112通过所述总线11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处理器11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11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的方法。
进一步地,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执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目标物联网设备从所处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切换为第二网络通信状态,则基于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的网络通信状态变化情况,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
基于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用于在网络扰动场景中表征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用于在网络扰动场景中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
基于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所述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
确定所述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与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之间的动态变化信息,得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所述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
将所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确定为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包括:
对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进行图数据化,得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基于所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
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为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所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是指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与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之间的动态变化信息,所述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所述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
所述对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进行图数据化,得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对所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进行图数据化,得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包括:将所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与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融合,得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网络通信设备节点参数,确定第一子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所述第一子数据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与变化网络通信状态对应的部分数据,所述变化网络通信状态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发生变化的部分网络通信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得到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的第二子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所述第二子数据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与未变化网络通信状态对应的部分数据,所述未变化网络通信状态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未发生变化的部分网络通信状态;
基于所述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的所述第一子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处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构建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基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网络通信设备节点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网络通信设备节点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得到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
6.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相互通信的模型处理服务器和目标物联网设备;
其中,所述模型处理服务器,用于:
若检测到目标物联网设备从所处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切换为第二网络通信状态,则基于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的网络通信状态变化情况,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
基于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用于在网络扰动场景中表征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用于在网络扰动场景中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
基于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处理服务器,用于:
基于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信息,确定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所述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
确定所述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与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之间的动态变化信息,得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所述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
将所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确定为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处理服务器,用于:
对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进行图数据化,得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基于所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
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为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所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是指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与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之间的动态变化信息,所述第一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所述第二扰动状态监测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在网络扰动场景的网络状态参数集合;
所述对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进行图数据化,得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包括:对所述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进行图数据化,得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对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包括:将所述图数据化后的动态扰动状态监测信息与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进行融合,得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处理服务器,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动态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网络通信设备节点参数,确定第一子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所述第一子数据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与变化网络通信状态对应的部分数据,所述变化网络通信状态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发生变化的部分网络通信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得到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的第二子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所述第二子数据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与未变化网络通信状态对应的部分数据,所述未变化网络通信状态是指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未发生变化的部分网络通信状态;
基于所述第二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中的所述第一子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二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处理服务器,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处的第一网络通信状态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构建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基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网络通信设备节点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信息和网络通信设备节点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与模拟网络通信状态之间的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状态特征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一全局网络通信状态模型中,得到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状态中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通信稳定性指示数据。
CN202110490815.2A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2067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0815.2A CN113206762B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0815.2A CN113206762B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6762A true CN113206762A (zh) 2021-08-03
CN113206762B CN113206762B (zh) 2023-04-18

Family

ID=77028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90815.2A Active CN113206762B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676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7645A (zh) * 2009-04-30 2010-11-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通信网络资源模型的发布方法及系统
CN101917483A (zh) * 2010-08-18 2010-12-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终端通信管控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7864158A (zh) * 2017-12-20 2018-03-30 北斗七星(重庆)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55482A (zh) * 2019-11-05 2020-02-28 智趣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三维动态通信网络模拟仿真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222577A (zh) * 2019-12-11 2020-06-02 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态势感知的系统和方法
US10721274B1 (en) * 2016-12-12 2020-07-21 United Services Automobile Association (Usaa) Operational monitoring of network devices
CN111835842A (zh) * 2020-07-02 2020-10-27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网关资源的更新方法、装置及物联网控制平台
CN112235389A (zh) * 2020-02-23 2021-01-15 徐世云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终端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514441A (zh) * 2020-11-02 2021-03-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582080A (zh) * 2020-12-24 2021-03-30 冯丽琴 一种物联网设备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7645A (zh) * 2009-04-30 2010-11-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通信网络资源模型的发布方法及系统
CN101917483A (zh) * 2010-08-18 2010-12-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终端通信管控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设备
US10721274B1 (en) * 2016-12-12 2020-07-21 United Services Automobile Association (Usaa) Operational monitoring of network devices
CN107864158A (zh) * 2017-12-20 2018-03-30 北斗七星(重庆)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55482A (zh) * 2019-11-05 2020-02-28 智趣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三维动态通信网络模拟仿真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222577A (zh) * 2019-12-11 2020-06-02 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态势感知的系统和方法
CN112235389A (zh) * 2020-02-23 2021-01-15 徐世云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终端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835842A (zh) * 2020-07-02 2020-10-27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网关资源的更新方法、装置及物联网控制平台
CN112514441A (zh) * 2020-11-02 2021-03-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582080A (zh) * 2020-12-24 2021-03-30 冯丽琴 一种物联网设备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洋洋: ""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信息通信模型架构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Ⅱ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6762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7787B (zh) 一种身份信息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360261A (zh) 一种http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905292B (zh) 一种终端设备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3905441A (zh) 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4095567A (zh) 数据访问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2235262A (zh) 报文的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252639A1 (zh) 内容推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886336A (zh) 流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206762B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网络通信模型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909804B (zh) 基站异常数据的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4112056B (zh) 数据处理的故障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0781500A (zh) 一种数据风控系统以及方法
CN108306865B (zh) 基于Netty框架的modbus粘包处理方法、装置
CN115687023A (zh) 互联网大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3808134A (zh) 油罐布局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CN114185804A (zh) 一种接口测试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261072B (zh) 一种服务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24913A (zh) 一种网络资产变化监控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304482A (zh) 应用于云计算的云游戏玩家画像处理方法、服务器及介质
CN111914128A (zh) 关联用户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69183A (zh) 一种用于确定文字图片的方法与设备
CN112055058A (zh) 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25075A (zh) 物联网定向访问业务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4791996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42658B (zh) 开放系统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1

Address after: 522000 No. 5 Zhongyang Haoyuan Shop, north of Jianyang Road, east of Xinhe Road, Rongcheng District, Jiey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Tengt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37, Beijing Road, Guandu District, Kunming, Yunnan 650000

Applicant before: Li Jianxi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