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3195B - 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和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和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03195B CN113203195B CN202110619784.6A CN202110619784A CN113203195B CN 113203195 B CN113203195 B CN 113203195B CN 202110619784 A CN202110619784 A CN 202110619784A CN 113203195 B CN113203195 B CN 11320319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ffle
- plate
- air
- air conditioner
- equ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1100000597 Sick building syndrome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8842 sick building syndrom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6820 Arthralg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5569 Gou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9233 Headach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2173 dizzi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869 headache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3504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1232 sneez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和送风装置,包括罩设在空调出风口的壳体,壳体是由多个板体构成的内部中空的腔体结构,且壳体靠近空调一侧留有与空调结构相匹配的进风口,进风口与壳体内腔连通;壳体包括外板,外板上设有第一出风口。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整体在不改变空调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内部风机结构等情况下,根据半天/黑夜人员长时间保持姿态(坐姿/睡姿)的不同,实现对人员坐姿/睡姿活动区域的全覆盖送风,提高了送风的可及性,使人员坐姿/睡姿活动区域的风速、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人体吹风感,实现了人员坐姿/睡姿活动区域的热舒适,最大与最小风速差不大于0.3m/s,头脚温差均小于3℃。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送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和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和供电能力的发展,在过去的10年里,空调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舒适性设备,在住宅、学校、写字楼和商业建筑中广泛应用。空调虽然能给人带来凉爽,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能耗问题,病态建筑综合症(SBS)、吹风感问题等。其中吹风感可能会导致打喷嚏、感冒、头痛、头晕,降低人员的工作效率。可能会进一步引发呼吸道疾病、痛风、关节疼痛等疾病,甚至会缩短人们的预期寿命。用价格低廉、结构简单的装置对挂式式空调的气流组织进行优化,减少人体吹风感,提高人体的舒适性,能够惠及众多人口,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人们在室内的活动状态有坐、卧等多种姿态,需要能满足多目标的气流组织形式,如何针对挂式空调进行气流组织的多目标送风问题仍然是需要开展的工作。针对气流组织的研究中,风口的形式对覆盖工作区的范围有很大的差异,现有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商业办公大楼等大空间的空调系统中相应的风口形式进行研究,但对于家用空调器,从风口本身的形式、出风口的角度都与之不同。如何优化家用空调机的风口形式的问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和送风装置,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整体在不改变空调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内部风机结构等情况下,根据半天/黑夜人员长时间保持姿态(坐姿/睡姿)的不同,实现对人员坐姿活动区域/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全覆盖送风,提高了送风的可及性,使人员坐姿活动区域/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风速、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人体吹风感,实现了人员坐姿活动区域/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热舒适,最大与最小风速差不大于0.3m/s,头脚温差均小于3℃。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装置包括罩设在空调出风口的壳体,壳体是由多个板体构成的内部中空的腔体结构,壳体靠近空调一侧留有与空调结构相匹配的进风口,进风口与壳体内腔连通;壳体包括外板,外板与空调等长,且外板顶边与空调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外板底边与空调出风口所在的空调垂直面共面,外板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直板段和弧板段,直板段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弧板段自上而下逐渐靠近空调出风口水平面的垂直方向;装置还包括设在外板上的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底边与直板段底边重合,第一出风口顶边位于弧板段并与弧板段顶边平行,第一出风口任一侧边到相邻外板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
优选的,壳体还包括与外板底边连接的底板,底板平行于水平面且底板与空调等长等宽;底板上设有第八挡板,第八挡板与底板等宽、且第八挡板与第一出风口等长,第八挡板任一侧边到相邻底板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第一出风口位于弧板段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均与弧板段等高、且第二挡板与第三挡板等长;第一出风口位于直板段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均与第二挡板等长,且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分别与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共边连接;位于第一出风口上方的直板段上还设有第七挡板,第七挡板与第一出风口等长、且第七挡板与第一出风口共边连接,第七挡板任一侧边到相邻直板段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装置还包括设在外板和底板上的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是由第八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拆除且将第七挡板安装后形成。
优选的,壳体还包括设在空调左右两侧、平行于水平送风方向且相互平行的两块侧板,外板和底板均设在两块侧板间;壳体还包括设在两块侧板间并位于侧板上方的顶板,顶板与底板平行;壳体还包括设在两块侧板间、位于空调下方且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的内板,顶板和内板间留有与空调结构相匹配的进风口。
进一步的,顶板和内板间还设有均风单元;均风单元包括第一均风板,第一均风板与空调等长等宽,第一均风板平行于水平面且第一均风板与内板共边连接;均风单元还包括第二均风板,第二均风板空调等长等高,第二均风板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且第二均风板与顶板共边连接。
优选的,第一均风板和第二均风板上分别设有多个通孔,各通孔呈矩阵排布。
优选的,第一均风板的宽为d、长为3.9d~4.4d,第二均风板的高为1.465d~1.515d;顶板的宽为1.5d±0.05d,直板段的高为2d±0.05d,弧板段的宽和高均为1.5d±0.05d、且其母线的曲率半径为1.5d±0.05d;第一出风口的长为2d±0.05d,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的长均为0.25d±0.05d,第五挡板的高为0.3d±0.05d,第七挡板的高为1.1d±0.05d。
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装置包括罩设在空调出风口的壳体,壳体是由多个板体构成的内部中空的腔体结构,壳体靠近空调一侧留有与空调结构相匹配的进风口,进风口与壳体内腔连通;壳体包括外板,外板与空调等长,且外板顶边与空调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外板底边与空调出风口所在的空调垂直面共面,外板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直板段和弧板段,直板段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弧板段自上而下逐渐靠近空调出风口水平面的垂直方向,壳体还包括与外板底边连接的底板,底板平行于水平面且底板与空调等长等宽;
装置还包括设在外板和底板上的第二出风口,还包括设在第二出风口且与第二出风口结构匹配的第二挡板组件,第二挡板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四挡板、第五挡板、第六挡板和第八挡板;
第一挡板设在弧板段上且与弧板段等高,第一挡板任一侧边到相邻弧板段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分别对称设在第一挡板两侧的弧板段上,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均与弧板段等高,第二挡板长度和第三挡板长度相等;第四挡板设在直板段上且第一挡板任一侧边到相邻直板段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第四挡板与第一挡板长度相等、且第四挡板与第一挡板共边连接;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分别对称设在第四挡板两侧的直板段上,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均与第四挡板等高,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均与第二挡板等长,且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分别与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共边连接;第八挡板设在底板上且与底板等宽,第八挡板任一侧边到相邻底板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第八挡板与第一挡板长度相等、且第八挡板与第一挡板共边连接;
装置还包括设在外板上的第一出风口,还包括设在第一出风口且与第一出风口结构匹配的第一挡板组件,第一挡板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第四挡板、第七挡板和第八挡板;第七挡板设在第四挡板上方的直板段上,第七挡板任一侧边到相邻直板段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第七挡板与第四挡板长度相等、且第七挡板与第四挡板共边连接;第四挡板和第七挡板的总高小于直板段的高。
优选的,壳体还包括设在空调左右两侧、平行于水平送风方向且相互平行的两块侧板,外板和底板均设在两块侧板间;壳体还包括设在两块侧板间并位于侧板上方的顶板,顶板与底板平行;壳体还包括设在两块侧板间、位于空调下方且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的内板,顶板和内板间留有与空调结构相匹配的进风口。
进一步的,顶板和内板间还设有均风单元;均风单元包括第一均风板,第一均风板与空调等长等宽,第一均风板平行于水平面且第一均风板与内板共边连接;均风单元还包括第二均风板,第二均风板空调等长等高,第二均风板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且第二均风板与顶板共边连接;第一均风板和第二均风板上分别设有多个通孔,各通孔呈矩阵排布。
一种送风装置,包括空调,空调上设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空调出风口处的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为本发明公开的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为:
(1)本发明的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当在白天人员长期处于坐姿状态时,实现对人员坐姿活动区域的全覆盖送风,提高了送风的可及性,使人员坐姿活动区域的风速、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人体吹风感,实现了人员坐姿活动区域的热舒适,整体实现人员坐姿活动区域内的流场均匀、最大与最小风速差不大于0.3m/s,头脚温差均小于3℃。
(2)本发明的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当夜晚人员长期处于睡姿状态时,实现对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全覆盖送风,提高了送风的可及性,使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风速、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人体吹风感,实现了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热舒适,整体实现人员睡姿活动区域内的流场均匀、最大与最小风速差不大于0.3m/s,头脚温差均小于3℃。
(3)本发明的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和送风装置,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整体在不改变空调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内部风机结构等情况下,根据半天/黑夜人员长时间保持姿态(坐姿/睡姿)的不同可适时拆卸第一挡板组件和第二挡板组件,实现由空调出风口送出的气流由进风口进入壳体内腔,再由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送出并到达人员坐姿活动区域/人员睡姿活动区域,实现对人员坐姿活动区域/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全覆盖送风,提高了送风的可及性,使人员坐姿活动区域/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风速、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人体吹风感,实现了人员坐姿活动区域的热舒适。
(4)本发明的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和送风装置,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根据半天/黑夜人员长时间保持姿态(坐姿/睡姿)的不同可适时拆卸第一挡板组件或第二挡板组件,整体实现人员坐姿活动区域/人员睡姿活动区域内的流场均匀、最大与最小风速差不大于0.3m/s,头脚温差均小于3℃。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外板和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外板的右视图;
图4为图1的右视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出风口在外板和底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a为第一出风口在外板和底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第二出风口在外板和底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4中的人员坐姿活动区域实验验证分析图及人员坐姿活动区域测点分布(其中,图6a为人员坐姿活动区域测点分布,图6b为人员坐姿活动区域实验验证分析图);
图7为实施例4中的人员睡姿活动区域实验验证分析图及人员睡姿活动区域测点分布(其中,图7a为人员睡姿活动区域测点分布,图7b为人员睡姿活动区域实验验证分析图);
图8为实施例4中的人员坐姿/睡姿活动区域目标区域温度分布云图(其中,图8a为人员坐姿活动区域目标区域温度分布云图,图8b为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目标区域温度分布云图);
图9为对比例中三种形式的现有送风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图9a为形式一送风装置的示意图,图9b为形式二送风装置的示意图,图9c为形式三送风装置的示意图);
图10为对比例中人员坐姿活动区域实验对比图(其中,图10a人员坐姿活动区域平均风速对比图,图10b人员坐姿活动区域各测点速度靶向值对比图);
图11为对比例中人员睡姿活动区域实验对比图(其中,图11a人员睡姿活动区域平均风速对比图,图11b人员睡姿活动区域各测点速度靶向值对比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
1侧板;2顶板;3内板;4外板;4a直板段;4b弧板段;4-1第一挡板;4-2第二挡板;4-3第三挡板;4-4第四挡板;4-5第五挡板;4-6第六挡板;4-7第七挡板;5底板;5-1第八挡板;6均风单元;6-1第一均风板;6-2第二均风板;A第一出风口;B第二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装置包括罩设在空调出风口的壳体,壳体是由多个板体构成的内部中空的腔体结构,壳体靠近空调一侧留有与空调结构相匹配的进风口,进风口与壳体内腔连通;壳体包括外板4,外板4与空调等长,且外板4顶边与空调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外板4底边与空调出风口所在的空调垂直面共面,外板4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直板段4a和弧板段4b,直板段4a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弧板段4b自上而下逐渐靠近空调出风口水平面的垂直方向;装置还包括设在外板4上的第一出风口A,第一出风口A底边与直板段4a底边重合,第一出风口A顶边位于弧板段4b并与弧板段4b顶边平行,第一出风口A任一侧边到相邻外板4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
其作用为:壳体用于承载本发明的送风调节装置,壳体内腔通过第一出风口A与壳体外连通,即在不改变空调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内部风机结构等情况下,实现由空调出风口送出的气流由进风口进入壳体内腔,再由第一出风口A送出并到达人员坐姿活动区域;即为当在白天人员长期处于坐姿状态时,实现对人员坐姿活动区域的全覆盖送风,提高了送风的可及性,使人员坐姿活动区域的风速、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人体吹风感,实现了人员坐姿活动区域的热舒适,整体实现人员坐姿活动区域内的流场均匀、最大与最小风速差不大于0.3m/s,头脚温差均小于3℃。
具体的,壳体还包括与外板4底边连接的底板5,底板5平行于水平面且底板5与空调等长等宽;底板5上设有第八挡板5-1,第八挡板5-1与底板5等宽、且第八挡板5-1与第一出风口A等长,第八挡板5-1任一侧边到相邻底板5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第一出风口A位于弧板段4b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二挡板4-2和第三挡板4-3,第二挡板4-2和第三挡板4-3均与弧板段4b等高、且第二挡板4-2与第三挡板4-3等长;第一出风口A位于直板段4a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均与第二挡板4-2等长,且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分别与第二挡板4-2和第三挡板4-3共边连接;位于第一出风口A上方的直板段4a上还设有第七挡板4-7,第七挡板4-7与第一出风口A等长、且第七挡板4-7与第一出风口A共边连接,第七挡板4-7任一侧边到相邻直板段4a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装置还包括设在外板4和底板5上的第二出风口B,第二出风口B是由第八挡板5-1、第二挡板4-2、第三挡板4-3、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拆除且将第七挡板4-7安装后形成;
其作用为,第八挡板5-1、第二挡板4-2、第三挡板4-3、第五挡板4-5、第六挡板4-6和第七挡板4-7的配合拆装用于得到第二出风口B,以使得壳体内腔通过第二出风口B与壳体外连通,即在不改变空调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内部风机结构等情况下,实现由空调出风口送出的气流由进风口进入壳体内腔,再由第二出风口B送出并到达人员睡姿活动区域;即为当夜晚人员长期处于睡姿状态时,实现对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全覆盖送风,提高了送风的可及性,使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风速、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人体吹风感,实现了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热舒适,整体实现人员睡姿活动区域内的流场均匀、最大与最小风速差不大于0.3m/s,头脚温差均小于3℃。
具体的,壳体还包括设在空调左右两侧、平行于水平送风方向且相互平行的两块侧板1,外板4和底板5均设在两块侧板1间;壳体还包括设在两块侧板1间并位于侧板1上方的顶板2,顶板2与底板5平行;
壳体还包括设在两块侧板1间、位于空调下方且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的内板3,顶板2和内板3间留有与空调结构相匹配的进风口;
其作用为:两块侧板1、顶板2、内板3、外板4和底板5整体构成了壳体。
具体的,顶板2和内板3间还设有均风单元6;均风单元6包括第一均风板6-1,第一均风板6-1与空调等长等宽,第一均风板6-1平行于水平面且第一均风板6-1与内板3共边连接;均风单元6还包括第二均风板6-2,第二均风板6-2空调等长等高,第二均风板6-2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且第二均风板6-2与顶板2共边连接;
其作用为:均风单元6设在进风口,空调出风口送出的气流由均风单元6匀流后进入壳体内腔、最后由第一出风口A/第二出风口B送出,实现第一出风口A/第二出风口B送出气流的均匀。
具体的,第一均风板6-1和第二均风板6-2上分别设有多个通孔,各通孔呈矩阵排布;
其作用为:各呈矩阵排布的通孔用于实现空调出风口送出的气流的匀流。
其中,各通孔的直径均为20mm±1mm,相邻通孔中心的间距为30mm±1mm。
具体的,第一均风板6-1的宽为d、长为3.9d~4.4d,第二均风板6-2的高为1.465d~1.515d;顶板2的宽为1.5d±0.05d,直板段4a的高为2d±0.05d,弧板段4b的宽和高均为1.5d±0.05d、且其母线的曲率半径为1.5d±0.05d;第一出风口A的长为2d±0.05d,第二挡板4-2、第三挡板4-3、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的长均为0.25d±0.05d,第五挡板4-5的高为0.3d±0.05d,第七挡板4-7的高为1.1d±0.05d。
其作用为:各板体尺寸的设置,整体实现活动区域内的流场均匀、最大与最小风速差不大于0.3m/s,头脚温差均小于3℃。
本实施例中的d取值为200mm;第一均风板6-1的宽为200mm、长为700mm,第二均风板6-2的高为300mm;底板5的宽为200mm,顶板2的宽为300mm,直板段4a的高为400mm,弧板段4b的宽和高均为300mm、且其母线的曲率半径为300mm;
第一出风口A的长为400mm,第二挡板4-2、第三挡板4-3、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的长均50mm,第五挡板4-5的高为60mm,第七挡板4-7的高为220mm。
实施例2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装置包括罩设在空调出风口的壳体,壳体是由多个板体构成的内部中空的腔体结构,壳体靠近空调一侧留有与空调结构相匹配的进风口,进风口与壳体内腔连通;壳体包括外板4,外板4与空调等长,且外板4顶边与空调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外板4底边与空调出风口所在的空调垂直面共面,外板4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直板段4a和弧板段4b,直板段4a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弧板段4b自上而下逐渐靠近空调出风口水平面的垂直方向,壳体还包括与外板4底边连接的底板5,底板5平行于水平面且底板5与空调等长等宽;
其作用为:壳体用于承载本发明的送风调节装置,第一挡板组件用于实现对人员坐姿活动区域的送风调节;当在白天人员长期处于坐姿状态(即为人员坐姿活动区域),将第一挡板组件拆除,壳体内腔通过第一出风口A与壳体外连通,即在不改变空调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内部风机结构等情况下,实现由空调出风口送出的气流由进风口进入壳体内腔,再由第一出风口A送出并到达人员坐姿活动区域,实现对人员坐姿活动区域的全覆盖送风,提高了送风的可及性,使人员坐姿活动区域的风速、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人体吹风感,实现了人员坐姿活动区域的热舒适,整体实现人员坐姿活动区域内的流场均匀、最大与最小风速差不大于0.3m/s,头脚温差均小于3℃;
装置还包括设在外板4和底板5上的第二出风口B,还包括设在第二出风口B且与第二出风口B结构匹配的第二挡板组件,装置还包括设在外板4上的第一出风口A,还包括设在第一出风口A且与第一出风口A结构匹配的第一挡板组件;
其作用为:第二挡板组件用于实现对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送风调节,当在白天人员长期处于睡姿状态(即为人员睡姿活动区域),将第二挡板组件拆除,壳体内腔通过第二出风口B与壳体外连通,即在不改变空调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内部风机结构等情况下,实现由空调出风口送出的气流由进风口进入壳体内腔,再由第二出风口B送出并到达人员睡姿活动区域,实现对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全覆盖送风,提高了送风的可及性,使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风速、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人体吹风感,实现了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热舒适,整体实现人员坐姿活动区域内的流场均匀、最大与最小风速差不大于0.3m/s,头脚温差均小于3℃;整体在使用时,根据人员姿态的不同可适时拆卸第一挡板组件和第二挡板组件,能满足睡姿和坐姿两种不同姿态的人体送风需求。
具体的,第二挡板组件包括第一挡板4-1、第二挡板4-2、第三挡板4-3、第四挡板4-4、第五挡板4-5、第六挡板4-6和第八挡板5-1;
第一挡板4-1设在弧板段4b上且与弧板段4b等高,第一挡板4-1任一侧边到相邻弧板段4b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第二挡板4-2和第三挡板4-3分别对称设在第一挡板4-1两侧的弧板段4b上,第二挡板4-2和第三挡板4-3均与弧板段4b等高,第二挡板4-2长度和第三挡板4-3长度相等;第四挡板4-4设在直板段4a上且第一挡板4-1任一侧边到相邻直板段4a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第四挡板4-4与第一挡板4-1长度相等、且第四挡板4-4与第一挡板4-1共边连接;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分别对称设在第四挡板4-4两侧的直板段4a上,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均与第四挡板4-4等高,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均与第二挡板4-2等长,且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分别与第二挡板4-2和第三挡板4-3共边连接;第八挡板5-1设在底板5上且与底板5等宽,第八挡板5-1任一侧边到相邻底板5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第八挡板5-1与第一挡板4-1长度相等、且第八挡板5-1与第一挡板4-1共边连接。
具体的,第一挡板组件包括第一挡板4-1、第四挡板4-4、第七挡板4-7和第八挡板5-1;
第七挡板4-7设在第四挡板4-4上方的直板段4a上,第七挡板4-7任一侧边到相邻直板段4a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第七挡板4-7与第四挡板4-4长度相等、且第七挡板4-7与第四挡板4-4共边连接;第四挡板4-4和第七挡板4-7的总高小于直板段4a的高。
其中,第一挡板4-1、第二挡板4-2、第三挡板4-3、第四挡板4-4、第五挡板4-5、第六挡板4-6和第七挡板4-7外侧各设有把手,方便各挡板的拆卸。
具体的,壳体还包括设在空调左右两侧、平行于水平送风方向且相互平行的两块侧板1,外板4和底板5均设在两块侧板1间;壳体还包括设在两块侧板1间并位于侧板1上方的顶板2,顶板2与底板5平行;壳体还包括设在两块侧板1间、位于空调下方且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的内板3,顶板2和内板3间留有与空调结构相匹配的进风口;
其作用为:两块侧板1、顶板2、内板3、外板4和底板5整体构成了壳体。
具体的,顶板2和内板3间还设有均风单元6;
其作用为:均风单元6设在进风口,空调出风口送出的气流由均风单元6匀流后进入壳体内腔、最后由第一出风口A/第二出风口B送出,实现第一出风口A/第二出风口B送出气流的均匀。
其中,均风单元6包括第一均风板6-1,第一均风板6-1与空调等长等宽,第一均风板6-1平行于水平面且第一均风板6-1与内板3共边连接;均风单元6还包括第二均风板6-2,第二均风板6-2空调等长等高,第二均风板6-2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且第二均风板6-2与顶板2共边连接。
具体的,第一均风板6-1和第二均风板6-2上分别设有多个通孔,各通孔呈矩阵排布;
其作用为:各呈矩阵排布的通孔用于实现空调出风口送出的气流的匀流。
其中,各通孔的直径均为20mm±1mm,相邻通孔中心的间距为30mm±1mm。
具体的,第一均风板6-1、第二均风板6-2、顶板2、底板5、内板3和直板段4a均为矩形结构;第一均风板6-1的宽为d、长为3.9d~4.4d,第二均风板6-2的高为1.465d~1.515d;顶板2的宽为1.5d±0.05d,直板段4a的高为2d±0.05d,弧板段4b的宽和高均为1.5d±0.05d、且其母线的曲率半径为1.5d±0.05d;第一挡板4-1、第四挡板4-4、第七挡板4-7和第八挡板5-1的长均为2d±0.05d,第二挡板4-2、第三挡板4-3、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的长均为0.25d±0.05d,第四挡板4-4的高为0.3d±0.05d,第七挡板4-7的高为1.1d±0.05d;
其作用为:各板体尺寸的设置,整体实现活动区域内的流场均匀、最大与最小风速差不大于0.3m/s,头脚温差均小于3℃。
本实施例中的d取值为200mm;第一均风板6-1的宽为200mm、长为700mm,第二均风板6-2的高为300mm;底板5的宽为200mm,顶板2的宽为300mm,直板段4a的高为400mm,弧板段4b的宽和高均为300mm、且其母线的曲率半径为300mm;第一挡板4-1、第四挡板4-4、第七挡板4-7和第八挡板5-1的长均为400mm,第二挡板4-2、第三挡板4-3、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的长均50mm,第四挡板4-4的高为60mm,第七挡板4-7的高为220m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挂式空调,挂式空调上设有出风口,还包括设在空调出风口处的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为实施例1或实施例2公开的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
其作用为:空调0的出风口01水平送出气流并由进风口进入壳体,整体在不改变空调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内部风机结构等情况下,根据白天或夜晚(即人员长时间所处姿态的不同)可适时拆卸第一挡板组件和第二挡板组件,实现由空调出风口送出的气流由进风口进入壳体内腔,再由第一出风口A/第二出风口B送出并到达人员坐姿活动区域/人员睡姿活动区域,实现对人员坐姿活动区域/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全覆盖送风,提高了送风的可及性,使人员坐姿活动区域/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风速、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人体吹风感,实现了人员坐姿活动区域的热舒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公开的送风装置的全尺寸效果验证。
本实施例的空调是型号为GREE KFR-32W/KGR的分体挂式空调,空调位于房间的正中间竖直高度2.5m处;还包Swema 03风速测量仪、两个暖体假人(一个睡姿暖体假人,长度1.9m、一个坐姿暖体假人,高度1.3m)。睡姿暖体假人躺在尺寸为2m x1.5 m x 0.5m的床上,空调送风口位于床头中心点正上方且空调送风口到床面的垂直距离为2m;坐姿暖体假人位于空调出风口的正前方、坐姿暖体假人背对空调出风口且坐姿暖体假人背部离送风口的水平距离为2.5m。每个暖体假人分别用4个微电脑数字温控器XH-W3002(温度控制器数显精度0.1℃)保证人体表面温度为34.5℃。
实验时,第一出风口A和第二出风口B的风速为0.28m/s、0.23m/s,风口的风速由GREE通用遥控器控制,每个暖体假人分别用4个微电脑数字温控器(温度控制器数显精度0.1℃)保证人体表面温度为34.5℃。在距离睡姿人体上方0.05m处的平面布置了27个睡姿测点(a1—a27),各睡姿测点由人体头部至脚部、以3*9的矩阵式排列在人体颈椎线一侧;在距离坐姿人体背后0.05m处的平面布置了21个坐姿测点(b1-b21),各坐姿测点以由人体头部至脚部、3*7的矩阵式排列在人体颈椎线一侧。每个测点点记录20个测量数据,然后求这些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测量值,同时计算标准误差。
实验过程分为睡姿和坐姿两种工况,测量时,将一台Swema 03风速仪,放置在出风口处,保证风量达到指定工况,将另一台Swema 03风速仪放置在各个测点进行测量并记录,实验过程中通过调速器使风速达到指定工况,待空调运行稳定后,用Swema 03风速仪进行工况测量并记录数据,该仪器的测量范围为0.05-3.0m/s,测量精度为±3%,分辨率为0.01m/s。
空调实际运行时,出风速度存在一定波动,在空调出风口正前方始终放置一台Swema 03,与测点处的风速仪同时启动同时停止,而后剔除空调出风速度不在3±0.05m/s范围内的数据,剔除测点处相同时刻的测试数据,即可保证测点数据的可靠性。由于测量开始和结束时人员的移动也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该时段内的测量数据也应该予以剔除。各平面的测点布置以及不同平面不同平面各个测点的速度测量值如表2。
表1睡姿测量点实验验证数据
表2坐姿测量点实验验证数据
由表1、表2可知,睡姿送风区域的风速在0.08-0.24m/s,大部分风速都小于0.3m/s,坐姿送风区域的风速在0.04-0.33m/s,大部分风速都小于0.3m/,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体吹风感,提高人体的舒适性,满足人体热舒适。并且人员睡姿活动区域内外各测点的实验值和模拟值的标准差小于2%,人员坐姿活动区域内外各测点的实验值和模拟值的标准差小于3%,表明了本发明的装置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同时如图8所视,本发明装置在人员坐姿/睡姿活动区域的流场更加均匀,且流场内的最大与最小风速差控制在0.3m/s。
对比例
为了验证实施例2的送风装置在室内营造气流组织的效果,将本发明的立式送风装置与现有的3种不同形式的现有送风装置进行了对比;其中形式1为遮挡在整个空调出风口前方的带孔挡板(尺寸为900mm*280mm、孔半径为2mm、与水平送风方向的角度为45°),具体如图9a;形式2为遮挡在整个空调出风口前方的不孔挡板(尺寸为925mm*300mm、与水平送风方向的角度为45°),具体如图9b;形式3为遮挡在整个空调出风口前方的挡风帘(800mm*270mm、与水平送风方向的角度为90°),具体如图9c。
为了评价个性化送风效果的优劣,本实施例通过速度靶向值的评价方法,数值模拟计算完成后,分别获取靶向送风区测点的速度值,计算速度靶向值,速度靶向值如下式:
式中,Tv为送风速度靶向值;N表示所在测试平面的测试点总数;i表示第i各测点,vi为第i个测试点的风速,通过数值模拟或试验测试获得;vt为靶向区域内的期望风速,此处指定vt为0.3m/s。
1)坐姿工况实验对比,从图10b中可以看出,与其他四种工况的速度靶向值相比,本研究的速度靶向值最小;从图10a中可以看出,无挡板的各测点的风速都大于0.3m/s,最小风速为0.4m/s,最大风速为1.3m/s,形式一、形式二和形式三的三种工况中,大部分测点的风速在0.05m/s以下,风速很小可以认为无风,不满足送风可及性要求。与上面四种工况相比可以明显地看到,本发明装置的流场更加均匀,流场内的最大与最小风速差控制在0.3m/s。
2)睡姿工况实验对比,从图11b中可以看出,与其他四种工况的速度靶向值相比,本研究的速度靶向值最小。从图11a中可以看出无挡板工况各测点的风速都大于0.3m/s,最小风速为0.4m/s,最大风速为1.3m/s,形式一、形式二和形式三的三种工况中都存在头部风速过大,脚部风速过小,流场不均匀的现象。与上面四种工况相比可以明显地看到,本研究的流场更加均匀,流场内的最大与最小风速差控制在0.3m/s。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发明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罩设在空调出风口的壳体,所述壳体是由多个板体构成的内部中空的腔体结构,壳体靠近空调一侧留有与空调结构相匹配的进风口,进风口与壳体内腔连通;
所述壳体包括外板(4),外板(4)与空调等长,且外板(4)顶边与空调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外板(4)底边与空调出风口所在的空调垂直面共面,外板(4)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直板段(4a)和弧板段(4b),所述直板段(4a)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弧板段(4b)自上而下逐渐靠近空调出风口水平面的垂直方向;
所述装置还包括设在外板(4)上的第一出风口(A),第一出风口(A)底边与直板段(4a)底边重合,第一出风口(A)顶边位于弧板段(4b)并与弧板段(4b)顶边平行,第一出风口(A)任一侧边到相邻外板(4)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
所述壳体还包括与外板(4)底边连接的底板(5),底板(5)平行于水平面且底板(5)与空调等长等宽;
所述底板(5)上设有第八挡板(5-1),第八挡板(5-1)与底板(5)等宽、且第八挡板(5-1)与第一出风口(A)等长,第八挡板(5-1)任一侧边到相邻底板(5)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
所述第一出风口(A)位于弧板段(4b)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二挡板(4-2)和第三挡板(4-3),第二挡板(4-2)和第三挡板(4-3)均与弧板段(4b)等高、且第二挡板(4-2)与第三挡板(4-3)等长;
所述第一出风口(A)位于直板段(4a)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均与第二挡板(4-2)等长,且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分别与第二挡板(4-2)和第三挡板(4-3)共边连接;
所述位于第一出风口(A)上方的直板段(4a)上还设有第七挡板(4-7),第七挡板(4-7)与第一出风口(A)等长、且第七挡板(4-7)与第一出风口(A)共边连接,第七挡板(4-7)任一侧边到相邻直板段(4a)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
所述装置还包括设在外板(4)和底板(5)上的第二出风口(B),第二出风口(B)是由第八挡板(5-1)、第二挡板(4-2)、第三挡板(4-3)、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拆除且将第七挡板(4-7)安装后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还包括设在空调左右两侧、平行于水平送风方向且相互平行的两块侧板(1),所述外板(4)和底板(5)均设在两块侧板(1)间;
壳体还包括设在两块侧板(1)间并位于侧板(1)上方的顶板(2),所述顶板(2)与底板(5)平行;
壳体还包括设在两块侧板(1)间、位于空调下方且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的内板(3),所述顶板(2)和内板(3)间留有与空调结构相匹配的进风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板(2)和内板(3)间还设有均风单元(6);
所述均风单元(6)包括第一均风板(6-1),第一均风板(6-1)与空调等长等宽,第一均风板(6-1)平行于水平面且第一均风板(6-1)与内板(3)共边连接;
所述均风单元(6)还包括第二均风板(6-2),第二均风板(6-2)空调等长等高,第二均风板(6-2)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且第二均风板(6-2)与顶板(2)共边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风板(6-1)和第二均风板(6-2)上分别设有多个通孔,各通孔呈矩阵排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风板(6-1)的宽为d、长为3.9d~4.4d,第二均风板(6-2)的高为1.465d~1.515d;
所述顶板(2)的宽为1.5d±0.05d,所述直板段(4a)的高为2d±0.05d,所述弧板段(4b)的宽和高均为1.5d±0.05d、且其母线的曲率半径为1.5d±0.05d;
所述第一出风口(A)的长为2d±0.05d,第二挡板(4-2)、第三挡板(4-3)、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的长均为0.25d±0.05d,第五挡板(4-5)的高为0.3d±0.05d,第七挡板(4-7)的高为1.1d±0.05d。
6.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罩设在空调出风口的壳体,所述壳体是由多个板体构成的内部中空的腔体结构,壳体靠近空调一侧留有与空调结构相匹配的进风口,进风口与壳体内腔连通;
所述壳体包括外板(4),外板(4)与空调等长,且外板(4)顶边与空调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外板(4)底边与空调出风口所在的空调垂直面共面,外板(4)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直板段(4a)和弧板段(4b),直板段(4a)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弧板段(4b)自上而下逐渐靠近空调出风口水平面的垂直方向,所述壳体还包括与外板(4)底边连接的底板(5),底板(5)平行于水平面且底板(5)与空调等长等宽;
所述装置还包括设在外板(4)和底板(5)上的第二出风口(B),还包括设在第二出风口(B)且与第二出风口(B)结构匹配的第二挡板组件,所述第二挡板组件包括第一挡板(4-1)、第二挡板(4-2)、第三挡板(4-3)、第四挡板(4-4)、第五挡板(4-5)、第六挡板(4-6)和第八挡板(5-1);
第一挡板(4-1)设在弧板段(4b)上且与弧板段(4b)等高,第一挡板(4-1)任一侧边到相邻弧板段(4b)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
第二挡板(4-2)和第三挡板(4-3)分别对称设在第一挡板(4-1)两侧的弧板段(4b)上,第二挡板(4-2)和第三挡板(4-3)均与弧板段(4b)等高,第二挡板(4-2)长度和第三挡板(4-3)长度相等;
第四挡板(4-4)设在直板段(4a)上且第一挡板(4-1)任一侧边到相邻直板段(4a)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第四挡板(4-4)与第一挡板(4-1)长度相等、且第四挡板(4-4)与第一挡板(4-1)共边连接;
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分别对称设在第四挡板(4-4)两侧的直板段(4a)上,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均与第四挡板(4-4)等高,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均与第二挡板(4-2)等长,且第五挡板(4-5)和第六挡板(4-6)分别与第二挡板(4-2)和第三挡板(4-3)共边连接;
第八挡板(5-1)设在底板(5)上且与底板(5)等宽,第八挡板(5-1)任一侧边到相邻底板(5)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第八挡板(5-1)与第一挡板(4-1)长度相等、且第八挡板(5-1)与第一挡板(4-1)共边连接;
所述装置还包括设在外板(4)上的第一出风口(A),还包括设在第一出风口(A)且与第一出风口(A)结构匹配的第一挡板组件,所述第一挡板组件包括第一挡板(4-1)、第四挡板(4-4)、第七挡板(4-7)和第八挡板(5-1);
所述第七挡板(4-7)设在第四挡板(4-4)上方的直板段(4a)上,第七挡板(4-7)任一侧边到相邻直板段(4a)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第七挡板(4-7)与第四挡板(4-4)长度相等、且第七挡板(4-7)与第四挡板(4-4)共边连接;
所述第四挡板(4-4)和第七挡板(4-7)的总高小于直板段(4a)的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还包括设在空调左右两侧、平行于水平送风方向且相互平行的两块侧板(1),所述外板(4)和底板(5)均设在两块侧板(1)间;
壳体还包括设在两块侧板(1)间并位于侧板(1)上方的顶板(2),所述顶板(2)与底板(5)平行;
壳体还包括设在两块侧板(1)间、位于空调下方且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的内板(3),所述顶板(2)和内板(3)间留有与空调结构相匹配的进风口。
8.如权利要求6或7任一所述的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板(2)和内板(3)间还设有均风单元(6);
所述均风单元(6)包括第一均风板(6-1),第一均风板(6-1)与空调等长等宽,第一均风板(6-1)平行于水平面且第一均风板(6-1)与内板(3)共边连接;
所述均风单元(6)还包括第二均风板(6-2),第二均风板(6-2)空调等长等高,第二均风板(6-2)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且第二均风板(6-2)与顶板(2)共边连接;
所述第一均风板(6-1)和第二均风板(6-2)上分别设有多个通孔,各通孔呈矩阵排布。
9.一种送风装置,包括空调,空调上设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空调出风口处的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所述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为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19784.6A CN113203195B (zh) | 2021-06-03 | 2021-06-03 | 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和送风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19784.6A CN113203195B (zh) | 2021-06-03 | 2021-06-03 | 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和送风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03195A CN113203195A (zh) | 2021-08-03 |
CN113203195B true CN113203195B (zh) | 2022-08-12 |
Family
ID=77024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19784.6A Active CN113203195B (zh) | 2021-06-03 | 2021-06-03 | 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和送风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03195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1055033Y (es) * | 2003-06-30 | 2004-01-16 | Ibelca Ingenieria De Telecomun | Estructura de arbol artificial para camuflaje de aparatos acondicionadores de aire. |
CN103335388B (zh) * | 2013-07-29 | 2015-08-26 | 北京康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设备用均匀出风的置换式送风装置 |
CN104315688B (zh) * | 2014-09-30 | 2017-11-28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睡姿的个性化节能送风装置 |
CN105066396B (zh) * | 2015-05-20 | 2017-09-01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方柱壁面贴附式送风用回形等截面均流装置 |
CN205641436U (zh) * | 2016-05-10 | 2016-10-12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
CN206755524U (zh) * | 2017-04-04 | 2017-12-15 | 巴科尔环境系统(佛山)有限公司 | 吊顶式孔板型风口 |
CN209386496U (zh) * | 2018-11-19 | 2019-09-13 |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 通风组件及新风系统 |
CN112283803B (zh) * | 2020-09-16 | 2022-03-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2021
- 2021-06-03 CN CN202110619784.6A patent/CN11320319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03195A (zh) | 2021-08-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ong et al. | A comparative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mixing ventilation and stratum ventilation for space heating | |
Bauman et al. | Localized comfort control with a desktop task conditioning system: laboratory and field measurements | |
Gao et al. | A novel targeted personalized ventil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shooting concept | |
CN202133039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106322520B (zh) | 空调器及其送风方法 | |
CN210050882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Muhieldeen et al. | Saving energy costs by combining air-conditioning and air-circulation using CFD to achieve thermal comfort in the building | |
CN110207349B (zh) | 一种针对人员活动区域的多射流耦合区域送风口 | |
CN106287963B (zh) | 空调器及其送风方法 | |
CN104646078A (zh) | 覆冰用气候人工模拟室温度均匀性实现结构及方法 | |
CN113203195B (zh) | 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和送风装置 | |
WO2021228025A1 (zh) | 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1380713A (zh) | 用于模拟墙壁辐射的热环境实验室 | |
Gao et al. | Research on a personalized targeted air supply device based on body movement capture | |
Yan et al. | Model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active smart air-conditioning vent register for personalized HVAC systems | |
CN211576585U (zh) | 用于模拟墙壁辐射的热环境实验室 | |
CN210772697U (zh) | 用于吊顶式空调器的送风机构及空调器 | |
CN203718929U (zh) | 超薄型空调 | |
JPH0141066Y2 (zh) | ||
CN215412431U (zh) | 送风结构、空调器及空调系统 | |
CN206160283U (zh) | 空调器 | |
CN105465984B (zh) | 紊流板及空调 | |
CN211400026U (zh) | 空调室内机 | |
WO2021104538A1 (zh) | 用于模拟墙壁辐射的热环境实验室 | |
CN209415583U (zh) | 一种新颖健康大自然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905 Address after: Room 2801, Building E, Wangzuo International City, No.1 Tangyan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00 Patentee after: Xi'an Jianke Youne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710055 No. 13, Yanta Road, Shaanxi, Xi'an Patentee befor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