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3148B - 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3148B
CN113203148B CN202110482968.2A CN202110482968A CN113203148B CN 113203148 B CN113203148 B CN 113203148B CN 202110482968 A CN202110482968 A CN 202110482968A CN 113203148 B CN113203148 B CN 1132031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hamber
air
floor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29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03148A (zh
Inventor
陈阿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oke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aok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aok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aok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296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031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03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3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03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31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包括位于电梯井一侧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以及位于电梯井内部机房下方的第一滚轮,且第一滚轮的数目为两个,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内顶部皆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一腔室内部位于第二滚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配重活塞。本发明在有效地利用了轿厢的上下行来对各楼层间的空气进行置换,在各楼层间的通风系统内无需安装任何排风扇和进风扇,无需任何电力设备,节约了资源,同时第一配重活塞和第二配重活塞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没有增加绳索及曳引机的负重,相反的,反而有效地对轿厢的重力进行了适当地分解,减轻了机房内部曳引机和绳索的负重,延长了机房内部曳引机和绳索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常规地,在高层建筑、即在具有多个楼层的建筑物中的空间的空气调节经由中央空气调节装置进行,新鲜空气被中央地、例如经由在建筑物的顶板上的设施抽吸、过滤、除湿、调温并且随后经由在井道中伸展的空气通道分配到建筑物的多个楼层中。
但是现有的楼层空气调节机构大多都是用电力设备来对风扇进行驱动,进而使得空气调节机构中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能够对各楼层间的空气进行更换,而空气调节机构需要长时间运行,容易导致电力设备的长期使用,既耗能又容易损耗导致经常更换,浪费了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所述空气调节机构位于电梯井的一侧,所述电梯井的内部设置有轿厢和机房,所述机房的内部设置有曳引机,且曳引机通过绳索与轿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空气调节机构包括位于电梯井一侧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电梯井内部位于机房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且第一滚轮的数目为两个,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内顶部皆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一腔室内部位于第二滚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配重活塞,且第一配重活塞的外周壁与第一腔室的内周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二腔室内部位于第二滚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配重活塞,且第二配重活塞的外周壁与第二腔室的内周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一腔室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腔室前表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腔室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腔室前表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的一侧皆设置有安装管,且安装管的一侧皆设置有贯穿至安装管内部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末端皆与各楼层内通风系统所连接,所述连接管位于安装管内部的一端皆连接有漏斗,且漏斗的外壁皆与安装管的内壁密封接触,所述第二进气管一侧安装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贯穿至第二进气管内部的转轴,且转轴外部位于安装管的内部设置有吸风扇,所述转轴外部位于第二进气管的内部设置有输送风扇。
优选地,所述第一配重活塞和第二配重活塞的顶部皆设置有贯穿至电梯井内部的连接绳,且连接绳的末端与轿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连接绳一一对应且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气管、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的内部皆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气管内部的单向阀打开方向朝向连接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内部的单向阀打开方向朝向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进气管内部的单向阀打开方向朝向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出气管内部单向阀的打开方向背向第二腔室。
优选地,所述通风系统包括位于各楼层间的进风管与排风管,所述第一出气管上连接管的末端与各楼层内进风管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连接管的末端与各楼层内排风管的排风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连接绳和绳索位于轿厢顶部的一端处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腔室的上方设置有贯穿至第一腔室内部的水管,所述水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水管内壁位于固定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配重活塞顶部位于连接绳的后端设置有管道,所述第一配重活塞的底部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管道外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孔,所述第一配重活塞内部设置有与雾化喷头连通的连通孔,且连通孔的顶部与管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内圈直径小于管道的外圈直径。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压力开关、接触板和计时器,所述压力开关和计时器位于水管的一侧,所述接触板位于第一配重活塞顶部的一侧,且接触板与压力开关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第二进气管上连接管的一端能够与各楼层间通风系统风管中的排风口连接,而第一出气管上连接管的一端能够与各楼层之间通风系统风管中的进风口连接,同时第一配重活塞和第二配重活塞的顶部皆通过连接绳与轿厢的顶部连接,且连接绳经过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因此当轿厢下降时,第一配重活塞和第二配重活塞能够进行上升,当轿厢上升时,第一配重活塞和第二配重活塞能够进行下降,第二配重活塞的上升能够通过第二进气管上的连接管将各楼层间的污浊空气吸进第二腔室的内部,而第二配重活塞的下降则能够通过第二出气管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同时第一配重活塞的上升能够将新鲜空气抽进第一腔室的内部,而第一配重活塞的下降则能够将新鲜空气通过第一出气管上的连接管排到各楼层间,此外,在位于第二进气管一侧的安装管内设置有吸风扇,当第二进气管上的连接管将各楼层间的污浊空气吸进第二腔室内部时,被吸进来的污浊空气能够使吸风扇进行转动,吸风扇能够更好地将污浊空气进行吸收,同时吸风扇的转动能够带动转轴转动,转轴的转动又能够使输送风扇进行转动,输送风扇能够更好地将污浊空气往第二进气管内底部输送,便于污浊空气更好地进入到第二腔室的内部,因此第一配重活塞和第二配重活塞的相互配合,能够在轿厢上升和下降时自动对各楼层间污浊空气的排出和新鲜空气的排入,便于对各楼层进行换气,有效地提高了各楼层之间的换气效率,同时在各楼层间的通风系统内无需安装任何排风扇和进风扇,有效地利用了轿厢的上下行来对各楼层间的空气进行置换,无需任何电力设备,节约了电力资源;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第一配重活塞和第二配重活塞具有一定的重量,且第一配重活塞和第二配重活塞通过连接绳、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与轿厢的顶部连接,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没有增加绳索及曳引机的负重,相反的,在第一配重活塞和第二配重活塞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反而有效地对轿厢的重力进行了适当地分解,减轻了机房内部曳引机和绳索的负重,延长了机房内部曳引机和绳索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轿厢下降到一层时,第一配重活塞会上升到最顶部,此时第一配重活塞顶部的管道贯穿至水管的内部并抵着密封垫向上运动,密封垫向上运动能够使得弹簧受力压缩,水管内部的水流能够通过进水孔出流进管道的内部,并从管道的内部经过连通孔从雾化喷头处喷出,使得第一腔室内部的空气夹杂水汽,便与连接管喷出来的气体含有水汽,进而能够在干燥天气时对各楼层间进行空气加湿,方便了人们,同时当第一配重活塞上升到最顶部时接触板能够与压力开关接触,压力开关被触发并启动计时器和电磁阀开启,电磁阀的开启才会使水流从雾化喷头处喷出,而计时器开启后在一定时间后再次关闭电磁阀,避免第一腔室的内部水汽过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安装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输送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水管2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梯井;2、轿厢;3、机房;4、绳索;5、第一腔室;6、第二腔室;7、第一滚轮;8、第二滚轮;9、连接绳;10、第一配重活塞;11、第二配重活塞;12、第一进气管;13、第一出气管;14、第二出气管;15、第二进气管;16、安装管;17、连接管;18、漏斗;19、转轴;20、吸风扇;22、输送风扇;23、水管;24、管道;25、固定板;26、弹簧;27、密封垫;28、安装板;29、通孔;30、密封圈;31、进水孔;32、连通孔;33、雾化喷头;34、电磁阀;35、计时器;36、压力开关;37、接触板;38、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空气调节机构位于电梯井1的一侧,电梯井1的内部设置有轿厢2和机房3,机房3的内部设置有曳引机,且曳引机通过绳索4与轿厢2的顶部固定连接,空气调节机构包括位于电梯井1一侧的第一腔室5和第二腔室6,电梯井1内部位于机房3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7,且第一滚轮7的数目为两个,第一腔室5和第二腔室6的内顶部皆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8,第一腔室5内部位于第二滚轮8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配重活塞10,且第一配重活塞10的外周壁与第一腔室5的内周壁紧密贴合,第二腔室6内部位于第二滚轮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配重活塞11,且第二配重活塞11的外周壁与第二腔室6的内周壁紧密贴合,第一腔室5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气管13,第一腔室5前表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管12,第二腔室6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管15,第二腔室6前表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气管14,第一出气管13和第二进气管15的一侧皆设置有安装管16,且安装管16的一侧皆设置有贯穿至安装管16内部的连接管17,连接管17的末端皆与各楼层内通风系统所连接,连接管17位于安装管16内部的一端皆连接有漏斗18,且漏斗18的外壁皆与安装管16的内壁密封接触,第二进气管15一侧安装管1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贯穿至第二进气管15内部的转轴19,且转轴19外部位于安装管16的内部设置有吸风扇20,转轴19外部位于第二进气管15的内部设置有输送风扇22。
请着重参阅图1、2和3,第一配重活塞10和第二配重活塞11的顶部皆设置有贯穿至电梯井1内部的连接绳9,且连接绳9的末端与轿厢2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滚轮7、第二滚轮8和连接绳9一一对应且配合,连接绳9和绳索4位于轿厢2顶部的一端处于同一直线上。
该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通过设置的绳索4的末端位于轿厢2顶部的中心点,两根连接绳9的末端位于轿厢顶部中心点的两侧,继而便于第一滚轮7和第二滚轮8更好的受力,避免第一配重活塞10和第二配重活塞11下降时带动轿厢2倾斜。
请着重参阅图1和2,第一出气管13、第一进气管12、第二进气管15和第二出气管14的内部皆设置有单向阀,第一出气管13内部的单向阀打开方向朝向连接管17,第一进气管12内部的单向阀打开方向朝向第一腔室5,第二进气管15内部的单向阀打开方向朝向第二腔室6,第二出气管14内部单向阀的打开方向背向第二腔室6。
该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通过设置的各个单向阀之间相互配合,能够便于第一腔室5将新鲜空气输送至各个楼层之间,而第二腔室6则能够将各个楼层之间的污浊空气排走。
请着重参阅图1,通风系统包括位于各楼层间的进风管与排风管,第一出气管13上连接管17的末端与各楼层内进风管的进风口连通,第二进气管15上连接管17的末端与各楼层内排风管的排风口连通,连接管17的内部皆设置有压力阀。
该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通过设置的压力阀能够在有一定相等压力时才会打开,使得各楼层间的进气和出气趋于一致,便于各楼层间都能够被进行换风,避免空气只从低楼层上的连接管17处流走。
实施例2:
请着重参阅图6和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第一腔室5的上方设置有贯穿至第一腔室5内部的水管23,水管2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且固定板2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26,弹簧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27,水管23内壁位于固定板2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8,且安装板28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通孔29,第一配重活塞10顶部位于连接绳9的后端设置有管道24,第一配重活塞10的底部设置有雾化喷头33,管道24外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孔31,第一配重活塞10内部设置有与雾化喷头33连通的连通孔32,且连通孔32的顶部与管道24连通,通孔2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0,且密封圈30的内圈直径小于管道24的外圈直径,控制单元38包括压力开关36、接触板37和计时器35,压力开关36和计时器35位于水管23的一侧,接触板37位于第一配重活塞10顶部的一侧,且接触板37与压力开关36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轿厢2下降到一层时,第一配重活塞10会上升到最顶部,此时第一配重活塞10顶部的管道24贯穿至水管23的内部并抵着密封垫27向上运动,密封垫27向上运动能够使得弹簧26受力压缩,水管23内部的水流能够通过进水孔31出流进管道24的内部,并从管道24的内部经过连通孔32从雾化喷头33处喷出,使得第一腔室5内部的空气夹杂水汽,便与连接管17喷出来的气体含有水汽,进而能够在干燥天气时对各楼层间进行空气加湿,方便了人们,同时当第一配重活塞10上升到最顶部时接触板37能够与压力开关36接触,压力开关36被触发并启动计时器35和电磁阀34开启,电磁阀34的开启才会使水流从雾化喷头33处喷出,而计时器35开启后在一定时间后(如一分钟)再次关闭电磁阀34,避免第一腔室5的内部水汽过多,此外密封圈30的内圈直径小于管道24的外圈直径,且密封圈30位弹性橡胶,当管道24穿进密封圈30的内部后能够对密封圈30进行适当的挤压,使得两者之间密封性更好,便于水流只从管道24的内部流走。
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工作原理:应用时,使用者按动楼层电梯按钮,使得机房3内部的曳引机控制绳索4和轿厢2上升或下降至制定楼层,当轿厢2上升时,在连接绳9、第一滚轮7和第二滚轮8的相互作用下,第一配重活塞10和第二配重活塞11能够进行下降,而当轿厢2下降时,第一配重活塞10和第二配重活塞11又能够进行上升,由于第一配重活塞10和第二配重活塞11具有一定的重量,且第一配重活塞10和第二配重活塞11的顶部皆通过连接绳9与轿厢2的顶部连接,同时连接绳9经过第一滚轮7和第二滚轮8,因此当轿厢2上升时,第一配重活塞10和第二配重活塞11会因为自身的重力下降,此时第一配重活塞10和第二配重活塞11各自的重力能够使轿厢2便捷地上升,减轻了机房3内部曳引机和绳索4的负重,延长了机房3内部曳引机和绳索4的使用寿命,此外,又由于第二进气管15上连接管17的一端与各楼层间通风系统的排风口连接,而第一出气管13上连接管17的一端又与各楼层之间通风系统的进风口连接,因此当第二配重活塞11上升时能够通过第二进气管15上的连接管17将各楼层间的污浊空气吸进第二腔室6的内部,当第二配重活塞11下降时则又能够通过第二出气管14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而第一配重活塞10上升时能够将新鲜空气抽进第一腔室5的内部,当第一配重活塞10下降时又能够将新鲜空气通过第一出气管13上的连接管17排到各楼层间,同时,在位于第二进气管15一侧的安装管16内设置有吸风扇20,当第二进气管15上的连接管17将各楼层间的污浊空气吸进第二腔室6内部时,被吸进来的污浊空气能够使吸风扇20进行转动,吸风扇20能够更好地将污浊空气进行吸收,同时吸风扇20的转动能够带动转轴19转动,转轴19的转动又能够使输送风扇22进行转动,输送风扇22能够更好地将污浊空气往第二进气管15内底部输送,便于污浊空气更好地进入到第二腔室6的内部,因此第一配重活塞10和第二配重活塞11的相互配合,能够在轿厢2上升和下降时自动对各楼层间污浊空气的排出和新鲜空气的排入,便于对各楼层进行换气,有效地提高了各楼层之间的换气效率,同时当轿厢2下降到一层时,第一配重活塞10会上升到最顶部,此时第一配重活塞10顶部的管道24贯穿至水管23的内部并抵着密封垫27向上运动,密封垫27向上运动能够使得弹簧26受力压缩,水管23内部的水流能够通过进水孔31出流进管道24的内部,并从管道24的内部经过连通孔32从雾化喷头33处喷出,使得第一腔室5内部的空气夹杂水汽,便与连接管17喷出来的气体含有水汽,进而能够在干燥天气时对各楼层间进行空气加湿,方便了人们,同时当第一配重活塞10上升到最顶部时接触板37能够与压力开关36接触,压力开关36被触发并启动计时器35和电磁阀34开启,电磁阀34的开启才会使水流从雾化喷头33处喷出,而计时器35开启后在一定时间后(如一分钟)再次关闭电磁阀34,避免第一腔室5的内部水汽过多,而当轿厢2上升后,第一配重活塞10又会下降,此时管道24与水管23脱离,在弹簧26的作用下密封垫27开始抵在通孔29的顶部,避免水管23内部有多余的水流出。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齐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电梯井(1)一侧的第一腔室(5)和第二腔室(6),以及位于电梯井(1)内部机房(3)下方的第一滚轮(7),且第一滚轮(7)的数目为两个,所述第一腔室(5)和第二腔室(6)的内顶部皆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8),所述第一腔室(5)内部位于第二滚轮(8)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配重活塞(10),且第一配重活塞(10)的外周壁与第一腔室(5)的内周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二腔室(6)内部位于第二滚轮(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配重活塞(11),且第二配重活塞(11)的外周壁与第二腔室(6)的内周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一腔室(5)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气管(13),所述第一腔室(5)前表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管(12),所述第二腔室(6)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管(15),所述第二腔室(6)前表面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气管(14),所述第一出气管(13)和第二进气管(15)的一侧皆设置有安装管(16),且安装管(16)的一侧皆设置有贯穿至安装管(16)内部的连接管(17),所述连接管(17)的末端皆与各楼层内通风系统所连接,所述连接管(17)位于安装管(16)内部的一端皆连接有漏斗(18),且漏斗(18)的外壁皆与安装管(16)的内壁密封接触,所述第二进气管(15)一侧安装管(1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贯穿至第二进气管(15)内部的转轴(19),且转轴(19)外部位于安装管(16)的内部设置有吸风扇(20),所述转轴(19)外部位于第二进气管(15)的内部设置有输送风扇(22);
所述第一出气管(13)、第一进气管(12)、第二进气管(15)和第二出气管(14)的内部皆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气管(13)内部的单向阀打开方向朝向连接管(17),所述第一进气管(12)内部的单向阀打开方向朝向第一腔室(5),所述第二进气管(15)内部的单向阀打开方向朝向第二腔室(6),所述第二出气管(14)内部单向阀的打开方向背向第二腔室(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活塞(10)和第二配重活塞(11)的顶部皆设置有贯穿至电梯井(1)内部的连接绳(9),且连接绳(9)的末端与轿厢(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轮(7)、第二滚轮(8)和连接绳(9)一一对应且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包括位于各楼层间的进风管与排风管,所述第一出气管(13)上连接管(17)的末端与各楼层内进风管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15)上连接管(17)的末端与各楼层内排风管的排风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9)和绳索(4)位于轿厢(2)顶部的一端处于同一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5)的上方设置有贯穿至第一腔室(5)内部的水管(23),所述水管(2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且固定板(2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26),所述弹簧(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27),所述水管(23)内壁位于固定板(2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8),且安装板(28)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通孔(29),所述第一配重活塞(10)顶部位于连接绳(9)的后端设置有管道(24),所述第一配重活塞(10)的底部设置有雾化喷头(33),所述管道(24)外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孔(31),所述第一配重活塞(10)内部设置有与雾化喷头(33)连通的连通孔(32),且连通孔(32)的顶部与管道(24)连通,所述水管(23)内部位于固定板(25)的上方设置有电磁阀(34),所述水管(2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电磁阀(34)定时开关闭的控制单元(3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0),且密封圈(30)的内圈直径小于管道(24)的外圈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38)包括压力开关(36)、接触板(37)和计时器(35),所述压力开关(36)和计时器(35)位于水管(23)的一侧,所述接触板(37)位于第一配重活塞(10)顶部的一侧,且接触板(37)与压力开关(36)配合。
CN202110482968.2A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 Active CN1132031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2968.2A CN113203148B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2968.2A CN113203148B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3148A CN113203148A (zh) 2021-08-03
CN113203148B true CN113203148B (zh) 2022-03-01

Family

ID=77028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2968.2A Active CN113203148B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314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110698T3 (es) * 1993-06-10 1998-02-16 Ko Muroi Construccion subterranea.
DE19841540B4 (de) * 1998-09-11 2013-10-24 Wolfram Klingsch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Druckbelüftung von sicherheitsrelevanten Teilen eines Gebäudes
CN101701741A (zh) * 2009-10-21 2010-05-05 江苏省电力公司吴江市供电公司 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1232805A (zh) * 2020-03-20 2020-06-05 谭永强 一种用于电梯的电力通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3148A (zh) 202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54025B (zh) 一种新风净化调湿装置
CN113203148B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楼层的空气调节机构
CN208935405U (zh) 一种防烟防火调节阀
CN212619103U (zh) 一种消防工程用的防排烟装置
CN117509360A (zh) 一种人员安全转移救援舱及其制造方法
CN111776920A (zh) 一种具有通风模块的公共场合用电梯室
CN115540128A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CN104358442A (zh) 一种具有自动换气系统的立体车库
CN211400065U (zh) 一种具有间断加湿功能的空调设备出风过滤结构
CN205527205U (zh) 一种电梯环保通风系统
CN209431593U (zh) 一种吊顶式风道加湿筒
CN113279803A (zh) 一种竖井排烟装置
CN208536248U (zh) 一种消防用屋面加压送风机组
CN219300941U (zh) 一种气膜空气循环装置
CN107101353B (zh) 一种低噪音新风机
CN219932482U (zh) 工业窗式智控风机
CN204212480U (zh) 一种具有自动换气系统的立体车库
CN216409212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装置
CN112032386B (zh) 一种房屋建筑用自然排烟气防火阀及其使用方法
CN220958778U (zh) 一种楼层吸烟灭火装置
CN216997201U (zh) 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电梯轿厢
CN217876202U (zh) 一种洁净室用除湿装置
CN216897675U (zh) 一种地下车库排风系统
KR102243704B1 (ko) 터널 사이드에 복수설치가 가능한 임펠러 없는 환기팬
CN220541281U (zh) 一种能有效利用电梯通风井对楼宇进行通风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07

Address after: 202155 room 113, building 11, No. 258, juxun village, Chengqiao Town, Chongmi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Haoke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030 building 202, Fuq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Fuquan street, Keqiao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aoxing Mingkai Machiner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