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4548B - 一种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94548B CN113194548B CN202110339746.5A CN202110339746A CN113194548B CN 113194548 B CN113194548 B CN 113194548B CN 202110339746 A CN202110339746 A CN 202110339746A CN 113194548 B CN113194548 B CN 11319454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er
- channel
- matrix
- data
- base s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41000287196 Asthene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4 computer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方法。在6G无线网络中,一个配备大规模天线阵列的基站在超表面的辅助下同时服务大量的单天线设备。在任一给定时隙,仅有少部分设备激活。本发明提出了联合数据检测和信道估计的两阶段免授权协议。在阶段I中,只有一个激活设备通过智能超表面向基站发送导频序列,基站利用一种双线性广义近似消息传递算法,估计出超表面和基站之间的信道。在阶段II中,利用公共码本,所有激活设备通过智能超表面向基站发送数据,基站利用一种基于张量的自适应检测算法检测数据并估计激活设备和超表面之间的信道。本发明为具有大规模设备接入的超表面辅助的6G网络提供了一种高效简单的数据检测和信道估计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方法。
背景技术
大规模随机接入为即将到来的6G网络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到2025年,潜在的设备数量预计将超过700亿。但是庞大的设备中仅有少部分处于激活状态,需要与接入点通信。其他设备为了节省能量而暂时处于休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常规的基于授权的随机接入方案导致了过高的延时和信令开销。为此,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已被视为6G无线网络的候选技术,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中的设备无需等待基站授权传输资源就可以发送其数据。
目前普遍讨论的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是有源接入,在这种接入方案中,激活的终端在每个时隙的开始阶段同时向基站发射一个各自独有的导频序列,即独立的码书,基站通过激活检测和信道估计算法,检测出哪些终端处于激活状态并估计其相应的信道状态信息。但是,这种将固定的导频序列分配给所有潜在设备的效率越来越低,因为6G无线网络中的设备数量变得越来越大。例如,为了从总数为的设备中检测Ka个激活的设备,即使采用有效的稀疏恢复算法,计算代价也会以速度增加。
最近,智能超表面辅助的无线通信已经成为一种有前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未来无线系统的频谱和能效。具体来说,智能超表面可以通过控制大量的可重新配置的无源反射单元改变无线传播环境。在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通信系统中,准确的信道信息对于上述吞吐量的提高至关重要。然而,在实践中很难获得相应的准确的信道信息。这是因为智能超表面没有射频链路,无法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因此很难单独地估计出超表面-基站和设-超表面信道,基站只能根据从设备发送的导频信号估计出级联信道信息。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本专利研究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方法,在无源接入中,所有设备都使用相同的码书,并且激活设备同时向基站发送数据信息。基站在智能超表面的辅助下检测出这些数据信息并且估计出信道信息,但是不需要判断出哪个信息属于哪个设备。如果发送信息的设备想要标识自己,可以将其ID包含在其所发送的信息里。那么,如何在此模型基础上设计出高效的算法,实现用较短的导频长度准确地检测出数据并且估计出超表面信道信息成为了关键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智能超表面辅助的6G大规模接入系统中,现有的有源大规模接入方案中的每个设备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码书,此方案所能检测出的数据包短,估计超表面信道需要的导频序列长,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算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智能超表面的相位矩阵为稀疏的矩阵,并在所有激活的设备中随机选择一个设备向基站发送一定长度的导频序列;
2)基站接收到导频序列后,利用双线性广义近似消息传递方法,估计出超表面和基站之间的信道;
3)所有激活的设备利用公共码本,通过智能超表面向基站发送消息,这个消息被分成L个子消息进行传递,控制器为每个子消息发送阶段设置不同的超表面相位矩阵;
4)基站收到数据后,利用一种基于张量的自适应检测方法检测出连续空间的数据并估计出激活设备和超表面之间的信道;
5)得到连续空间的数据后,基站基于格拉斯曼星座图对每个激活设备单独执行解映射,即将每个激活设备的连续空间的数据映射回离散空间。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相位矩阵和导频序列设置方法为:
在任意时刻t∈[1,tp],控制智能超表面每个单元在时刻t的开关状态,使得每个智能超表面单元以概率设置为1用于代表开的状态,以概率设置为0用于代表关的状态,智能超表面的所有单元均设置开关状态后得到稀疏的超表面相位矩阵V;所述导频序列采样服从高斯分布。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超表面和基站之间信道的估计方法为:
首先设置超表面和基站之间信道U的分布为其中M为基站的天线数目,N为智能超表面的单元个数,U(m,n)代表信道U的第m行第n列的元素;再设置稀疏的辅助矩阵的分布为其中tp为导频序列的长度,F(n,t)代表辅助矩阵F的第n行第t列元素,⊙代表哈达玛积,h1为设备1与智能超表面之间的信道,g1为设备1发送的导频序列,δ0代表冲激函数,σu和σf分别代表信道U和辅助矩阵F的方差,代表变量a的分布为均值为b方差为c的高斯分布;根据这两个分布,利用双线性广义近似消息传递方法得到问题的解,其中p(Y|U,F)代表在超表面和基站之间信道U和辅助矩阵F已知的情况下,基站接收数据Y的分布,代表U的估计值,Y为基站接收数据。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的公共码本设置方法为:
本系统采用消息分块传输机制,即每个激活设备将要传输的B比特信息分成L个子消息分别进行传输,第1≤l≤L个子消息包含Bl比特信息;设置第l个子消息的数据长度为τ,我们将数据长度分解为其中d≥2为分解的段数,τ1,τ2,…,τd≥2为各个子段的长度,Π代表相乘操作;然后第l∈[1,L]个子消息的比特数Bl也被分解为d段的子比特数Bl,i,i=1,2,…,d;接下来,子消息包经过子星座图i=1,…,d的映射后,得到第l个子消息的第k个设备的第i个子段的传输符号为xi,k,l;最后设备k发送的第l数据为其中 代表外积,vec(·)代表向量化操作;每个激活设备的每个子消息都进行以上的分解,映射和发送。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的基于张量的自适应检测方法为:
首先,更新中间变量
其中代表克罗内克积,1N代表长度为N的全1的矢量,N为智能超表面的反射单元个数,bη和为表征信道矩阵列稀疏的分布参数,K为激活设备数目的初始值,bξ和为表征信道元素稀疏的分布参数,diag(·)代表取对角操作,Pl代表发送第l个子消息时的测量矩阵;
接着,更新数据的方差的计算方法为其中代表第t次迭代,设备和超表面之间信道的均值的共轭转置;bγ和为表征数据矩阵列稀疏的分布参数,为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在第t次迭代时,信道方差矩阵Ωt的维度大小为NK行NK列,将Ωt+1分成维度大小为N行N列的块,其中为Ωt的处于第i行第j列的块,1≤i≤N,1≤j≤N,K代表给定的激活设备数目的上界值;
接着,更新表征信道元素稀疏的分布参数的计算方法为其中k为第k个激活的设备,为矩阵的第n行第k列的元素;在第t+1次迭代时,信道方差矩阵Ωt+1的维度大小为NK行NK列,将Ωt+1分成维度大小为N行N列的块,其中为Ωt+1的处于第n行第n列的块,1≤n≤N,为矩阵的第k行第k列的元素,1≤k≤K;
接着,更新表征信道矩阵列稀疏的分布参数1≤k≤K,K代表给定的激活设备数目的上界值,的计算方法为其中为第t次迭代设备和超表面之间信道的均值矩阵的第k列,为矢量的共轭转置,代表和矩阵的第k行第k列的元素;
完成一次迭代的更新后,更新迭代次数t←t+1,再次重复下一次迭代的更新,直到t=T时停止循环,完成未知数据和信道的估计。
作为优选,步骤5)中所述的解映射方法为:
经过步骤5)的迭代后,得到数据在连续空间的估计值为然后根据格拉斯曼星座图映射关系搜索出以下表达式的解其中为数据估值矩阵的第k列,为数据的实际估值,‖·‖2为二范数,|·|为取绝对值,xi,k,l为子星座图中的元素。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智能超表面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算法,可以利用较短的导频序列准确地检测出更长的数据包,需要的导频长度不随设备数量增加而增加,适用于超大超表面阵列场景,解决了超表面辅助的有源大规模数据检测问题中所能检测出的数据包短,估计超表面信道需要的导频序列长,计算复杂度高等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无源接入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将本发明中的基于智能超表面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算法在不同张量大小的情况下绘制错包率和发射功率的关系图;
图3是将本发明的基于智能超表面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算法与两阶段接入方法比较时,设备到超表面的信道的归一化均方误差与设备发射功率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无源接入场景图如图1所示,在6G无线网络中,基站安装了M根天线,智能超表面配备了N个反射单元,智能超表面的相位由一个控制器来控制,每个设备设备配置1根天线。在任一给定时隙,仅有部分设备激活,而其他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本发明基于免授权的无源随机接入,提出了联合数据检测和信道估计的两阶段协议。首先,在阶段I中,只有一个激活设备通过智能超表面向基站发送导频序列,基站利用一种双线性广义近似消息传递算法,估计出超表面和基站之间的信道。在阶段II中,所有激活设备应用公共码本,通过智能超表面向基站发送数据,基站利用一种基于张量的自适应检测算法来检测数据并估计激活设备和超表面之间的信道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智能超表面的相位矩阵为稀疏的矩阵,并在所有激活的设备中随机选择一个设备向基站发送一定长度的导频序列。
在本步骤中,相位矩阵和导频序列设置方法为:
在任意时刻t∈[1,tp],控制智能超表面每个单元在时刻t的开关状态,使得每个智能超表面单元以概率设置为1用于代表开的状态,以概率设置为0用于代表关的状态,智能超表面的所有单元均设置开关状态后得到稀疏的超表面相位矩阵V;所述导频序列采样服从高斯分布。
2)基站接收到导频序列后,利用双线性广义近似消息传递方法,估计出超表面和基站之间的信道。
在本步骤中,超表面和基站之间信道的估计方法为:
首先设置超表面和基站之间信道U的分布为其中M为基站的天线数目,N为智能超表面的单元个数,U(m,n)代表信道U的第m行第n列的元素;再设置稀疏的辅助矩阵的分布为其中tp为导频序列的长度,F(n,t)代表辅助矩阵F的第n行第t列元素,⊙代表哈达玛积,h1为设备1与智能超表面之间的信道,g1为设备1发送的导频序列,δ0代表冲激函数,σu和σf分别代表信道U和辅助矩阵F的方差,代表变量a的分布为均值为b方差为c的高斯分布;根据这两个分布,利用双线性广义近似消息传递方法得到问题的解,其中p(Y|U,F)代表在超表面和基站之间信道U和辅助矩阵F已知的情况下,基站接收数据Y的分布,代表U的估计值,Y为基站接收数据。
3)所有激活的设备利用公共码本,通过智能超表面向基站发送消息,这个消息被分成L个子消息进行传递,控制器为每个子消息发送阶段设置不同的超表面相位矩阵。
在本步骤中,公共码本设置方法为:
本系统采用消息分块传输机制,即每个激活设备将要传输的B比特信息分成L个子消息分别进行传输,第1≤l≤L个子消息包含Bl比特信息;设置第l个子消息的数据长度为τ,我们将数据长度分解为其中d≥2为分解的段数,τ1,τ2,…,τd≥2为各个子段的长度,Π代表相乘操作;然后第l∈[1,L]个子消息的比特数Bl也被分解为d段的子比特数Bl,i,i=1,2,…,d;接下来,子消息包经过子星座图i=1,…,d的映射后,得到第l个子消息的第k个设备的第i个子段的传输符号为xi,k,l;最后设备k发送的第l数据为其中 代表外积,vec(·)代表向量化操作;每个激活设备的每个子消息都进行以上的分解,映射和发送。
4)基站收到数据后,利用一种基于张量的自适应检测方法检测出连续空间的数据并估计出激活设备和超表面之间的信道。
在本步骤中,基于张量的自适应检测方法为:
首先,更新中间变量
其中代表克罗内克积,1N代表长度为N的全1的矢量,N为智能超表面的反射单元个数,bη和为表征信道矩阵列稀疏的分布参数,K为激活设备数目的初始值,bξ和为表征信道元素稀疏的分布参数,diag(·)代表取对角操作,Pl代表发送第l个子消息时的测量矩阵;
接着,更新数据的方差的计算方法为其中代表第t次迭代,设备和超表面之间信道的均值的共轭转置;bγ和为表征数据矩阵列稀疏的分布参数,为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在第t次迭代时,信道方差矩阵Ωt的维度大小为NK行NK列,将Ωt+1分成维度大小为N行N列的块,其中为Ωt的处于第i行第j列的块,1≤i≤N,1≤j≤N,K代表给定的激活设备数目的上界值;
接着,更新表征信道元素稀疏的分布参数的计算方法为其中k为第k个激活的设备,为矩阵的第n行第k列的元素;在第t+1次迭代时,信道方差矩阵Ωt+1的维度大小为NK行NK列,将Ωt+1分成维度大小为N行N列的块,其中为Ωt+1的处于第n行第n列的块,1≤n≤N,为矩阵的第k行第k列的元素,1≤k≤K;
接着,更新表征信道矩阵列稀疏的分布参数1≤k≤K,K代表给定的激活设备数目的上界值,的计算方法为其中为第t次迭代设备和超表面之间信道的均值矩阵的第k列,为矢量的共轭转置,代表和矩阵的第k行第k列的元素;
完成一次迭代的更新后,更新迭代次数t←t+1,再次重复下一次迭代的更新,直到t=T时停止循环,完成未知数据和信道的估计。
5)得到连续空间的数据后,基站基于格拉斯曼星座图对每个激活设备单独执行解映射,即将每个激活设备的连续空间的数据映射回离散空间。
在本步骤中,解映射方法为:
经过步骤5)的迭代后,得到数据在连续空间的估计值为然后根据格拉斯曼星座图映射关系搜索出以下表达式的解其中为数据估值矩阵的第k列,为数据的实际估值,‖·‖2为二范数,|·|为取绝对值,xi,k,l为子星座图中的元素。
上述接入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可以看出: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基于智能超表面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方案中,子消息划分段数d=4和d=3时的错包率高于子消息划分为d=2的情况,因此本方案在子消息划分的段数较小的情况时有更大增益,原因是d=4和d=3时系统的自由度小于d=2的情况。图3表明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智能超表面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方案,相对于传统的两阶段接入算法的设备到超表面的信道的估计准确度有明显提升,并且本文方案需要很小的发射功率便能达到和另外一种方案相同的信道估计性能。并且所提出的方案的信道估计的归一化均方误差随着采样网格长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增加采样网格长度会导致更高的角度分辨率,这使得信道变得更加稀疏。所提出方案的优势首先是因为本文方案不仅探索了信道稀疏性,而且可以自适应地估计出激活设备的数目,进而降低了模型复杂度。因此,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智能超表面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方案可以为6G大规模通信系统提供一种高效的数据检测和信道估计方法。
Claims (5)
1.一种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智能超表面的相位矩阵为稀疏的矩阵,并在所有激活的设备中随机选择一个设备向基站发送一定长度的导频序列;
2)基站接收到导频序列后,利用双线性广义近似消息传递方法,估计出超表面和基站之间的信道;
3)所有激活的设备利用公共码本,通过智能超表面向基站发送消息,这个消息被分成L个子消息进行传递,控制器为每个子消息发送阶段设置不同的超表面相位矩阵;
4)基站收到数据后,利用一种基于张量的自适应检测方法检测出连续空间的数据并估计出激活设备和超表面之间的信道;
5)得到连续空间的数据后,基站基于格拉斯曼星座图对每个激活设备单独执行解映射,即将每个激活设备的连续空间的数据映射回离散空间;
步骤4)中所述的基于张量的自适应检测方法为:
首先,更新中间变量
然后,更新设备和超表面之间信道的方差Ω,t+1时刻的Ωt+1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代表克罗内克积,1N代表长度为N的全1的矢量,N为智能超表面的反射单元个数,bη和为表征信道矩阵列稀疏的分布参数,K为激活设备数目的初始值,bξ和为表征信道元素稀疏的分布参数,diag(·)代表取对角操作,Pl代表发送第l个子消息时的测量矩阵;
接着,更新数据的方差 的计算方法为其中代表第t次迭代,设备和超表面之间信道的均值的共轭转置;bγ和为表征数据矩阵列稀疏的分布参数,为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在第t次迭代时,信道方差矩阵Ωt的维度大小为NK行NK列,将Ωt+1分成维度大小为N行N列的块,其中为Ωt的处于第i行第j列的块,1≤i≤N,1≤j≤N,K代表给定的激活设备数目的上界值;
接着,更新表征信道元素稀疏的分布参数 的计算方法为其中k为第k个激活的设备,为矩阵的第n行第k列的元素;在第t+1次迭代时,信道方差矩阵Ωt+1的维度大小为NK行NK列,将Ωt+1分成维度大小为N行N列的块,其中为Ωt+1的处于第n行第n列的块,1≤n≤N,为矩阵的第k行第k列的元素,1≤k≤K;
完成一次迭代的更新后,更新迭代次数t←t+1,再次重复下一次迭代的更新,直到t=T时停止循环,完成未知数据和信道的估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超表面和基站之间信道的估计方法为:
首先设置超表面和基站之间信道U的分布为其中M为基站的天线数目,N为智能超表面的单元个数,U(m,n)代表信道U的第m行第n列的元素;再设置稀疏的辅助矩阵的分布为其中tp为导频序列的长度,F(n,t)代表辅助矩阵F的第n行第t列元素,⊙代表哈达玛积,h1为设备1与智能超表面之间的信道,g1为设备1发送的导频序列,δ0代表冲激函数,σu和σf分别代表信道U和辅助矩阵F的方差,代表变量a的分布为均值为b方差为c的高斯分布;根据这两个分布,利用双线性广义近似消息传递方法得到问题的解,其中p(Y|U,F)代表在超表面和基站之间信道U和辅助矩阵F已知的情况下,基站接收数据Y的分布,代表U的估计值,Y为基站接收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公共码本设置方法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39746.5A CN113194548B (zh) | 2021-03-30 | 2021-03-30 | 一种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39746.5A CN113194548B (zh) | 2021-03-30 | 2021-03-30 | 一种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94548A CN113194548A (zh) | 2021-07-30 |
CN113194548B true CN113194548B (zh) | 2022-05-20 |
Family
ID=76974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39746.5A Active CN113194548B (zh) | 2021-03-30 | 2021-03-30 | 一种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9454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51284B (zh) * | 2021-11-11 | 2023-12-22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波束识别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
CN116781206A (zh) * | 2022-03-11 | 2023-09-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5021780B (zh) * | 2022-05-18 | 2023-12-22 | 浙江大学 | 基于无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法 |
CN115550994A (zh) * | 2022-09-29 | 2022-12-30 | 浙江大学 | 一种与源址无关的分布式状态监测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76102A (zh) * | 2015-11-17 | 2018-08-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多源信道估计的系统与方法 |
CN111817768A (zh) * | 2020-06-03 | 2020-10-23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用于智能反射表面无线通信的信道估计方法 |
CN112073134A (zh) * | 2020-11-11 | 2020-12-11 | 华东交通大学 | 一种高铁下智能反射表面辅助信道估计与检测方法 |
KR102192234B1 (ko) * | 2019-10-28 | 2020-12-17 | 성균관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지능형 반사 평면을 포함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12187323A (zh) * | 2020-09-29 | 2021-01-05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丹阳市供电分公司 | 混合低精度架构下基于irs的大规模mimo的级联信道估计方法 |
-
2021
- 2021-03-30 CN CN202110339746.5A patent/CN11319454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76102A (zh) * | 2015-11-17 | 2018-08-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多源信道估计的系统与方法 |
KR102192234B1 (ko) * | 2019-10-28 | 2020-12-17 | 성균관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지능형 반사 평면을 포함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11817768A (zh) * | 2020-06-03 | 2020-10-23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种用于智能反射表面无线通信的信道估计方法 |
CN112187323A (zh) * | 2020-09-29 | 2021-01-05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丹阳市供电分公司 | 混合低精度架构下基于irs的大规模mimo的级联信道估计方法 |
CN112073134A (zh) * | 2020-11-11 | 2020-12-11 | 华东交通大学 | 一种高铁下智能反射表面辅助信道估计与检测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Covariance-Based Cooperative Activity Detection for Massive Grant-Free Random Access;Xiaodan Shao;《GLOBECOM 2020 - 2020 IEEE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20210211;全文 * |
基于可重构智能表面的移动通信简要综述;周儒雅;《移动通信》;20200630(第6期);全文 * |
智能反射表面无线通信的信道估计与帧结构设计;李然;《无线电通信技术》;20210130;第47卷(第1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94548A (zh) | 2021-07-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94548B (zh) | 一种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无源随机接入方法 | |
CN108540410B (zh) | 免调度传输系统联合活跃用户检测和信道估计方法 | |
CN109327918B (zh) | 一种低开销的fdd大规模mimo下行信道重建方法 | |
CN108964725B (zh) | 时变大规模mimo网络中信道参数的稀疏估计方法 | |
CN111641570B (zh)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联合设备检测和信道估计方法 | |
CN110430147B (zh) | 一种面向fdd系统的信道跟踪方法 | |
CN110177062B (zh) | 一种终端激活检测和信道估计方法 | |
CN104698430A (zh) | 一种用于提高精度的基于虚拟天线阵列的角度估计方法 | |
CN111835464B (zh) | 一种与源址无关的大规模合作接入方法 | |
CN110289898A (zh) | 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1比特压缩感知的信道反馈方法 | |
CN111865845A (zh) | 一种mimo用户检测与信道估计装置及方法 | |
CN105246086A (zh) | 一种确定天线角度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0971547A (zh) | 一种基于毫米波/太赫兹的宽带大规模终端检测和信道估计方法 | |
CN103200136A (zh) | 一种频域超分辨率多径时延估计方法 | |
CN114500322B (zh) | 免授权大规模接入场景下设备活跃检测和信道估计方法 | |
CN111683023B (zh) | 一种模型驱动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规模设备检测方法 | |
Dampahalage et al. | Supervised learning based sparse channel estimation for RIS aided communications | |
CN104579439A (zh) | 适用于大规模mimo的天线选择方法及系统 | |
CN107181705A (zh) | 一种半盲信道估计方法及系统 | |
CN116647426A (zh) | 一种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的去蜂窝共生通信传输方法 | |
CN107426748B (zh) | 一种无线网络控制系统中多传感器估计性能方法 | |
Lin et al. | Communication-Efficient Joint Signal Compression and Activity Detection in Cell-Free Massive MIMO | |
CN106230755B (zh) | 一种mimo系统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 |
Dong et al. | Bandit sampling for faster activity and data detection in massive random access | |
CN110365379B (zh) | 一种大规模天线系统联合码分和波束分多址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