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3292A - 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93292A
CN113193292A CN202110409084.4A CN202110409084A CN113193292A CN 113193292 A CN113193292 A CN 113193292A CN 202110409084 A CN202110409084 A CN 202110409084A CN 113193292 A CN113193292 A CN 1131932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hell
battery
power station
storag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90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93292B (zh
Inventor
罗磊
朱祥明
冯少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ngta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ngta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ngta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ngta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090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932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93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32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93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32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72Fan mounting or fan spec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5Control systems based on ambient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1Su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 dissipation or radiation, e.g. fins or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转换器和控制器,蓄电池上端设置有电池固定装置;所述外壳外表面上端设置有提拉装置,所述外壳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散热装置及插座,所述外壳外表面还设置有控制面板,转换器与蓄电池及插座电连接,控制面板、转换器、蓄电池均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外壳内部设置转换器和蓄电池,实现将电能储存并输出的作用,完成提供电能的工作,在蓄电池一端设置散热装置,使得散热装置可以及时将蓄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出,完成对所述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降温工作,通过外壳外表面上端的提拉装置,方便使用人员对储能电站进行搬运,解决储能电站不方便搬运的问题。

Description

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电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
背景技术
如今人们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力,在野外工作或进行户外活动时,往往需要携带储能电站来提供工作生活所需的电能,便携式储能电站作为户外生活工作的供电设备,其越来越受到人们需求;
现阶段的便携式储能电站存在有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储能电站内部温度越来越高,无法及时进行降温处理以及不方便搬运等技术不足;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便携式储能电站无法及时进行降温处理以及不方便搬运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转换器和控制器,蓄电池上端设置有电池固定装置;
所述外壳外表面上端设置有提拉装置,所述外壳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散热装置及插座,所述外壳外表面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转换器与所述蓄电池及插座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转换器、蓄电池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散热扇叶,从动锥齿轮,转轴,主动锥齿轮,散热电机;
所述散热电机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底端,散热电机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上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固定安装在转轴上,转轴与外壳转动连接,转轴处于外壳外侧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散热扇叶。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所述提拉装置包括:
固定钉,提拉带,滑槽;
所述提拉带两端对称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提拉带通过固定钉固定在外壳外表面上端;
所述提拉带下端的外壳的部位设置有一个凹槽。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所述电池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柱,固定端块,连接件,压缩弹簧,支撑杆,第一连杆,转杆,固定杆,固定杆限位杆,上端盖,第二支撑柱,第二连杆;
所述蓄电池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上端转动安装有上端盖的一端;
所述蓄电池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为相对两侧,第一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端块,所述固定端块与所述上端盖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柱远离蓄电池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端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中段转动安装有固定杆;
所述固定杆上端外表面周侧设置有固定杆限位杆,所述固定杆限位杆下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杆上;
所述固定杆下端外表面周侧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下端固定安装在上端盖上。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所述外壳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散热装置,插座以及控制面板均安装在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若干上下对称安装的导线固定装置,所述导线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伸缩杆,电磁铁,电磁铁杆件,复位弹簧,第二壳体,卡扣杆,卡槽,支撑杆,导线整理板,导线孔,壳体固定杆;
所述卡槽设置在外壳上,卡槽设置有两个对称安装的卡扣杆,卡扣杆远离插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壳体内部,并通过支撑杆固定;
所述第二壳体外表面滑动安装在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表面周侧设置有复位弹簧;
所述第一壳体内连接有可左右滑动的电磁铁杆件;
所述第一壳体下端固定安装有壳体固定杆,所述壳体固定杆一端固定安装在外壳内,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壳体固定杆下端固定安装有导线整理板,所述导线整理板内设置有导线孔。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所述外壳可设置有拉杆位移装置,所述拉杆位移装置包括:
拉杆内杆,拉杆外杆,防滑垫,隔板,伸缩弹簧,卡杆弹簧,卡杆,滑轨,上盖,过滤网,风扇,风扇电机,装置壳体,卡杆固定块以及减震机构;
所述装置壳体内部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伸缩弹簧的一端,伸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固定安装有若干防滑垫;
所述隔板下端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下端设置有风扇,风扇下端设置有风扇电机;
所述装置壳体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杆外杆,所述拉杆外杆内部连接有可上下滑动的拉杆内杆,所述拉杆内杆上设置有若干卡槽;
所述装置壳体上表面靠近拉杆外杆的一端设置有卡杆固定块,所述卡杆固定块上端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与拉杆内杆之间设置有卡杆弹簧,所述装置壳体上表面靠近卡杆固定块处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内连接有可左右滑动的上盖;
所述装置壳体下端对称安装有若干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滑轮支架,滑轮以及滑轮限位装置;
所述减震弹簧连接在装置壳体下端,减震弹簧下端连接有滑轮支架,滑轮支架下端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上安装有滑轮限位装置;
所述滑轮限位装置包括:踏板,限位杆,内轮毂,限位弹簧,限位卡头;
所述踏板一端转动安装在滑轮支架上,踏板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杆;
所述滑轮一侧固定安装有内轮毂,所述内轮毂内设置环形安装有若干组对称安装的限位弹簧,所述对称安装的限位弹簧上相对方向连接有限位卡头。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蓄电池上,用于检测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充电时蓄电池的实时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蓄电池上,用于检测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放电时蓄电池的实时温度;
第一计时器,所述计时器设置在外壳中,用于记录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充电的运行时间;
第二计时器,所述计时器设置在外壳中,用于记录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放电的运行时间;
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蓄电池的充电电流;
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蓄电池的充电电压;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装置外壳中,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计时器,第二计时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报警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计时器,第二计时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报警器,完成对蓄电池实际工作寿命的检测,检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计时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计算所述蓄电池当前次充电时充入的总电能:
Figure BDA0003023458140000041
其中,Q1为所述蓄电池当前次充电时充入的总电能,C为蓄电池的比热容,t1为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充电时蓄电池的实时温度,t0为蓄电池待机状态下的温度,m为蓄电池重量,α为蓄电池的充电效率,A为外壳的有效换热面积,q为所述外壳的热通量,T1为第一计时器记录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充电的运行时间,e为自然常数,U为蓄电池额定电压,I为蓄电池额定电流,U1为电压传感器检测值,I1为电流传感器检测值;
步骤二: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计时器计算所述蓄电池的工作寿命:
Figure BDA0003023458140000051
其中,
Figure BDA0003023458140000052
为蓄电池的实际工作寿命,
Figure BDA0003023458140000053
为蓄电池的额定寿命,C为蓄电池的比热容,t2为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放电时蓄电池的实时温度,t0为蓄电池待机状态下的温度,m为蓄电池重量,ω为蓄电池的放电效率,A1为蓄电池的有效换热面积,q1为所述蓄电池的热通量,T1为第一计时器记录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当前次充电的运行时间,T2为第二计时器记录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在当前次充电后的放电的运行时间,e为自然常数;
步骤三:所述控制器比较所述蓄电池的实际工作寿命与蓄电池的额定工作寿命,当所述蓄电池的实际工作寿命与蓄电池的额定工作寿命差值超过预设范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所述外壳内部设置转换器和蓄电池,实现将电能储存并输出的作用,完成所述便携式储能电站提供电能的工作,同时通过在蓄电池一端设置有散热装置,使得散热装置可以及时将蓄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出,完成对所述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降温工作,通过外壳外表面上端的提拉装置,方便使用人员对储能电站进行搬运提拉,解决了储能电站不方便搬运的问题。
2.所述散热装置工作时,散热电机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主动锥齿轮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从动锥齿轮转动,从动锥齿轮带动转轴进而带动散热扇叶进行转动,通过散热扇叶的转动,带动空气加速流通,进而起到对所述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降温工作。
3.在使用所述电池固定装置时,首先将蓄电池固定放入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之后将上端盖盖在蓄电池上端,同时通过连接件将上端盖的一端与固定端块连接,之后通过支撑杆将上端盖和固定端块连接处连接并使用固定杆固定,完成对蓄电池的固定安装,保证了所述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内部稳定,防止蓄电池在其内部发生移动,进而损坏装置内部结构,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池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拉杆位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滑轮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插头连接紧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散热装置;201、散热扇叶;202、从动锥齿轮;203、转轴;204、主动锥齿轮;205、散热电机;3、插座;4、提拉装置;401、固定钉;402、提拉带;403、滑槽;5、转换器;6、蓄电池;7、电池固定装置;701、第一支撑柱;702、固定端块;703、连接件;704、压缩弹簧;705、支撑杆;706、第一连杆;707、转杆;708、固定杆;709、固定杆限位杆;710、上端盖;711、第二支撑柱;712、第二连杆;8、拉杆位移装置;801、拉杆内杆;802、拉杆外杆;803、防滑垫;804、隔板;805、伸缩弹簧;806、卡杆弹簧;807、卡杆;808、滑轨;809、上盖;810、过滤网;811、风扇;812、风扇电机;813、减震弹簧;814、滑轮支架;815、滑轮;816、装置壳体;817、踏板;818、限位杆;819、内轮毂;820、限位弹簧;821、限位卡头;822、卡杆固定块;9、插头连接紧固装置;901、第一壳体;902、伸缩杆;903、电磁铁;904、电磁铁杆件;905、复位弹簧;906、第二壳体;907、卡扣杆;908、卡槽;909、支撑杆;910、导线整理板;911、导线孔;912、壳体固定杆;10、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包括:
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6、转换器5和控制器,蓄电池6上端设置有电池固定装置7;
所述外壳1外表面上端设置有提拉装置4,所述外壳1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散热装置2及插座3,所述外壳1外表面还设置有控制面板10,所述转换器5与所述蓄电池6及插座3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10、转换器5、蓄电池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转换器5和蓄电池6,实现将电能储存并输出的作用,完成所述便携式储能电站提供电能的工作,同时通过在蓄电池6一端设置有散热装置2,使得散热装置2可以及时将蓄电池6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出,完成对所述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降温工作,通过外壳1外表面上端的提拉装置4,方便使用人员对储能电站进行搬运提拉,解决了储能电站不方便搬运的问题。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
散热扇叶201,从动锥齿轮202,转轴203,主动锥齿轮204,散热电机205;
所述散热电机205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部底端,散热电机205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锥齿轮204,所述主动锥齿轮204上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202,所述从动锥齿轮202固定安装在转轴203上,转轴203与外壳1转动连接,转轴203处于外壳1外侧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散热扇叶201。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散热装置2工作时,散热电机205带动主动锥齿轮204转动,主动锥齿轮204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从动锥齿轮202转动,从动锥齿轮202带动转轴203进而带动散热扇叶201进行转动,通过散热扇叶201的转动,带动空气加速流通,进而起到对所述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降温工作。
实施例3
请参阅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所述提拉装置4包括:
固定钉401,提拉带402,滑槽403;
所述提拉带402两端对称设置有滑槽403,滑槽403内提拉带402通过固定钉401固定在外壳1外表面上端;
所述提拉带402下端的外壳1的部位设置有一个凹槽。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提拉装置4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提拉带402提起所述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方便搬运。
实施例4
请参阅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所述电池固定装置7包括:
第一支撑柱701,固定端块702,连接件703,压缩弹簧704,支撑杆705,第一连杆706,转杆707,固定杆708,固定杆限位杆709,上端盖710,第二支撑柱711,第二连杆712;
所述蓄电池6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柱711,第二支撑柱711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杆712,第二连杆712上端转动安装有上端盖710的一端;
所述蓄电池6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柱701,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为相对两侧,第一支撑柱701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端块702,所述固定端块702与所述上端盖71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703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柱701远离蓄电池6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支撑杆705,支撑杆705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杆706,第一连杆706上端转动安装有转杆707,所述转杆707中段转动安装有固定杆708;
所述固定杆708上端外表面周侧设置有固定杆限位杆709,所述固定杆限位杆709下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杆705上;
所述固定杆708下端外表面周侧设置有压缩弹簧704,所述压缩弹簧704下端固定安装在上端盖710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所述电池固定装置7时,首先将蓄电池6固定放入第一支撑柱701和第二支撑柱711之间,之后将上端盖710盖在蓄电池6上端,同时通过连接件703将上端盖710的一端与固定端块702连接,之后通过支撑杆705将上端盖710和固定端块702连接处连接并使用固定杆708固定,完成对蓄电池6的固定安装,保证了所述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内部稳定,防止蓄电池6在其内部发生移动,进而损坏装置内部结构,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所述外壳1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散热装置2,插座3以及控制面板10均安装在凹槽内。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请参阅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若干上下对称安装的导线固定装置9,所述导线固定装置9包括:
第一壳体901,伸缩杆902,电磁铁903,电磁铁杆件904,复位弹簧905,第二壳体906,卡扣杆907,卡槽908,支撑杆909,导线整理板910,导线孔911,壳体固定杆912;
所述卡槽908设置在外壳1上,卡槽908设置有两个对称安装的卡扣杆907,卡扣杆907远离插座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壳体906内部,并通过支撑杆909固定;
所述第二壳体906外表面滑动安装在第一壳体901内,所述第二壳体906与第一壳体901之间连接有伸缩杆902,所述伸缩杆902外表面周侧设置有复位弹簧905;
所述第一壳体901内连接有可左右滑动的电磁铁杆件904;
所述第一壳体901下端固定安装有壳体固定杆912,所述壳体固定杆912一端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铁903,所述壳体固定杆912下端固定安装有导线整理板910,所述导线整理板910内设置有导线孔91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插头连接紧固装置9工作时,先将插头911插入插孔301内,此时插头连接紧固装置9内部通电,所述电磁铁903和电磁铁杆件904受电磁力而弹开,使得电磁铁杆件904带动第二壳体906向外壳1方向移动,卡扣杆907可进入卡槽908内,之后旋转电磁铁杆件904,进而带动第二壳体906和卡扣杆907转动,使得卡扣杆907可以固定卡在卡槽908内,使装置稳定安装在外壳1上,同时对称安装的导线整理板910受电磁力影响,互相吸合,进而将导线孔911位置固定,通过导线孔911实现对导线的固定工作;
当导线孔911断开时,所述导线固定装置9断电,旋转电磁铁杆件904,进而带动第二壳体906和卡扣杆907转动,在复位弹簧905的作用下使其从卡槽908内脱离。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请参阅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所述外壳1可设置有拉杆位移装置8,所述拉杆位移装置8包括:
拉杆内杆801,拉杆外杆802,防滑垫803,隔板804,伸缩弹簧805,卡杆弹簧806,卡杆807,滑轨808,上盖809,过滤网810,风扇811,风扇电机812,装置壳体816,卡杆固定块822以及减震机构;
所述装置壳体816内部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伸缩弹簧805的一端,伸缩弹簧80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804,所述隔板804上固定安装有若干防滑垫803;
所述隔板804下端设置有过滤网810,过滤网810下端设置有风扇811,风扇811下端设置有风扇电机812;
所述装置壳体816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杆外杆802,所述拉杆外杆802内部连接有可上下滑动的拉杆内杆801,所述拉杆内杆801上设置有若干卡槽;
所述装置壳体816上表面靠近拉杆外杆802的一端设置有卡杆固定块822,所述卡杆固定块822上端设置有卡杆807,所述卡杆807与拉杆内杆801之间设置有卡杆弹簧806,所述装置壳体816上表面靠近卡杆固定块822处设置有滑轨808,所述滑轨808内连接有可左右滑动的上盖809;
所述装置壳体816下端对称安装有若干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813,滑轮支架814,滑轮815以及滑轮限位装置;
所述减震弹簧813连接在装置壳体816下端,减震弹簧813下端连接有滑轮支架814,滑轮支架814下端滑动连接有滑轮815,所述滑轮815上安装有滑轮限位装置;
所述滑轮限位装置包括:踏板817,限位杆818,内轮毂819,限位弹簧820,限位卡头821;
所述踏板817一端转动安装在滑轮支架814上,踏板817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杆818;
所述滑轮815一侧固定安装有内轮毂819,所述内轮毂819内设置环形安装有若干组对称安装的限位弹簧820,所述对称安装的限位弹簧820上相对方向连接有限位卡头82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拉杆位移装置8时,将所述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放入隔板804内,通过伸缩弹簧805将外壳1夹紧,同时通过防滑垫803与外壳1接触,起到防滑作用,防止外壳1在拉杆位移装置8内部发生位移,之后滑动安装在滑轨808上的上盖809,将其内部进行封闭,对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起到了防尘防潮的效果;
所述风扇811在风扇电机812的带动下旋转,可对外壳1外表面进行灰尘的清理,方便了使用人员对其进行日常清洁和维护;
在需要移动拉杆位移装置8时,将拉杆内杆801上拉,至合适位置,然后通过卡杆807与设置在拉杆内杆801上的卡槽啮合,使得拉杆内杆801位置固定,之后在滑轮815滚动下拉动所述拉杆位移装置8,方便使用人员对其进行移动,同时在滑轮815滚动过程中,遇到震动时减震弹簧813压缩,起到减震效果,保护拉杆位移装置8内部以及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内部结构,防止其受力损坏,提升了装置使用寿命;
当需要固定所述滑轮815的位置时,摁下踏板817,踏板817向下转动同时带动限位杆818向下运动,限位杆818向下运动的同时与限位卡头821接触,限位卡头821受力压缩限位弹簧820,使得限位卡头821可以固定限位杆818位置,使得内轮毂819不会发生转动,进而固定滑轮815的位置,提升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防止其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位移,进而影响工作。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7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蓄电池6上,用于检测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充电时蓄电池6的实时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蓄电池6上,用于检测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放电时蓄电池6的实时温度;
第一计时器,所述计时器设置在外壳1中,用于记录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充电的运行时间;
第二计时器,所述计时器设置在外壳1中,用于记录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放电的运行时间;
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蓄电池6的充电电流;
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蓄电池6的充电电压;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装置外壳1中,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计时器,第二计时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报警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计时器,第二计时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报警器,完成对蓄电池6实际工作寿命的检测,检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计时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计算所述蓄电池6当前次充电时充入的总电能:
Figure BDA0003023458140000141
其中,Q1为所述蓄电池6当前次充电时充入的总电能,C为蓄电池6的比热容,t1为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充电时蓄电池6的实时温度,t0为蓄电池6待机状态下的温度,m为蓄电池6重量,α为蓄电池6的充电效率,A为外壳1的有效换热面积,q为所述外壳1的热通量,T1为第一计时器记录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充电的运行时间,e为自然常数,U为蓄电池6额定电压,I为蓄电池6额定电流,U1为电压传感器检测值,I1为电流传感器检测值;
步骤二: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计时器计算所述蓄电池6的工作寿命:
Figure BDA0003023458140000142
其中,
Figure BDA0003023458140000143
为蓄电池6的实际工作寿命,
Figure BDA0003023458140000144
为蓄电池6的额定寿命,C为蓄电池6的比热容,t2为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放电时蓄电池6的实时温度,t0为蓄电池6待机状态下的温度,m为蓄电池6重量,ω为蓄电池6的放电效率,A1为蓄电池6的有效换热面积,q1为所述蓄电池6的热通量,T1为第一计时器记录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当前次充电的运行时间,T2为第二计时器记录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在当前次充电后的放电的运行时间,e为自然常数,取e=2.72;
步骤三:所述控制器比较所述蓄电池6的实际工作寿命与蓄电池6的额定工作寿命,当所述蓄电池6的实际工作寿命与蓄电池6的额定工作寿命差值超过预设范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
其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计时器计算所述蓄电池6充电时充入的总电能(其中综合考虑蓄电池6的比热容,蓄电池6待机状态下的温度,蓄电池6重量,蓄电池6的充电效率,外壳1的有效换热面积,所述外壳1的热通量,自然常数e,蓄电池6额定电压,蓄电池6额定电流)之后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计时器计算所述蓄电池6的工作寿命(其中综合考虑蓄电池6的额定寿命,蓄电池6的比热容,蓄电池6待机状态下的温度,蓄电池6重量,蓄电池6的放电效率,蓄电池6的有效换热面积,所述蓄电池6的热通量,自然常数e)最后所述控制器比较所述蓄电池6的实际工作寿命与蓄电池6的额定工作寿命,当所述蓄电池6的实际工作寿命与蓄电池6的额定工作寿命差值超过预设范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
通过控制器对蓄电池6实际工作寿命的计算和检测,可更方便的检测所述蓄电池6的工作状态,使用人员可以及时发现蓄电池6的工作寿命,防止出现电池报废或电池寿命过低的情况,进而影响使用人员对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使用,提高了所述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功能性和自检能力。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6)、转换器(5)和控制器,蓄电池(6)上端设置有电池固定装置(7);
所述外壳(1)外表面上端设置有提拉装置(4),所述外壳(1)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散热装置(2)及插座(3),所述外壳(1)外表面还设置有控制面板(10),所述转换器(5)与所述蓄电池(6)及插座(3)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10)、转换器(5)、蓄电池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
散热扇叶(201),从动锥齿轮(202),转轴(203),主动锥齿轮(204),散热电机(205);
所述散热电机(205)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部底端,散热电机(205)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锥齿轮(204),所述主动锥齿轮(204)上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202),所述从动锥齿轮(202)固定安装在转轴(203)上,转轴(203)与外壳(1)转动连接,转轴(203)处于外壳(1)外侧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散热扇叶(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装置(4)包括:
固定钉(401),提拉带(402),滑槽(403);
所述提拉带(402)两端对称设置有滑槽(403),滑槽(403)内提拉带(402)通过固定钉(401)固定在外壳(1)外表面上端;
所述提拉带(402)下端的外壳(1)的部位设置有一个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固定装置(7)包括:
第一支撑柱(701),固定端块(702),连接件(703),压缩弹簧(704),支撑杆(705),第一连杆(706),转杆(707),固定杆(708),固定杆限位杆(709),上端盖(710),第二支撑柱(711),第二连杆(712);
所述蓄电池(6)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柱(711),第二支撑柱(711)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杆(712),第二连杆(712)上端转动安装有上端盖(710)的一端;
所述蓄电池(6)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柱(701),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为相对两侧,第一支撑柱(701)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端块(702),所述固定端块(702)与所述上端盖(71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703)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柱(701)远离蓄电池(6)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支撑杆(705),支撑杆(705)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杆(706),第一连杆(706)上端转动安装有转杆(707),所述转杆(707)中段转动安装有固定杆(708);
所述固定杆(708)上端外表面周侧设置有固定杆限位杆(709),所述固定杆限位杆(709)下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杆(705)上;
所述固定杆(708)下端外表面周侧设置有压缩弹簧(704),所述压缩弹簧(704)下端固定安装在上端盖(7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散热装置(2),插座(3)以及控制面板(10)均安装在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若干上下对称安装的导线固定装置(9),所述导线固定装置(9)包括:
第一壳体(901),伸缩杆(902),电磁铁(903),电磁铁杆件(904),复位弹簧(905),第二壳体(906),卡扣杆(907),卡槽(908),支撑杆(909),导线整理板(910),导线孔(911),壳体固定杆(912);
所述卡槽(908)设置在外壳(1)上,卡槽(908)设置有两个对称安装的卡扣杆(907),卡扣杆(907)远离插座(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壳体(906)内部,并通过支撑杆(909)固定;
所述第二壳体(906)外表面滑动安装在第一壳体(901)内,所述第二壳体(906)与第一壳体(901)之间连接有伸缩杆(902),所述伸缩杆(902)外表面周侧设置有复位弹簧(905);
所述第一壳体(901)内连接有可左右滑动的电磁铁杆件(904);
所述第一壳体(901)下端固定安装有壳体固定杆(912),所述壳体固定杆(912)一端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铁(903),所述壳体固定杆(912)下端固定安装有导线整理板(910),所述导线整理板(910)内设置有导线孔(9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可设置有拉杆位移装置(8),所述拉杆位移装置(8)包括:
拉杆内杆(801),拉杆外杆(802),防滑垫(803),隔板(804),伸缩弹簧(805),卡杆弹簧(806),卡杆(807),滑轨(808),上盖(809),过滤网(810),风扇(811),风扇电机(812),装置壳体(816),卡杆固定块(822)以及减震机构;
所述装置壳体(816)内部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伸缩弹簧(805)的一端,伸缩弹簧(80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804),所述隔板(804)上固定安装有若干防滑垫(803);
所述隔板(804)下端设置有过滤网(810),过滤网(810)下端设置有风扇(811),风扇(811)下端设置有风扇电机(812);
所述装置壳体(816)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杆外杆(802),所述拉杆外杆(802)内部连接有可上下滑动的拉杆内杆(801),所述拉杆内杆(801)上设置有若干卡槽;
所述装置壳体(816)上表面靠近拉杆外杆(802)的一端设置有卡杆固定块(822),所述卡杆固定块(822)上端设置有卡杆(807),所述卡杆(807)与拉杆内杆(801)之间设置有卡杆弹簧(806),所述装置壳体(816)上表面靠近卡杆固定块(822)处设置有滑轨(808),所述滑轨(808)内连接有可左右滑动的上盖(809);
所述装置壳体(816)下端对称安装有若干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813),滑轮支架(814),滑轮(815)以及滑轮限位装置;
所述减震弹簧(813)连接在装置壳体(816)下端,减震弹簧(813)下端连接有滑轮支架(814),滑轮支架(814)下端滑动连接有滑轮(815),所述滑轮(815)上安装有滑轮限位装置;
所述滑轮限位装置包括:踏板(817),限位杆(818),内轮毂(819),限位弹簧(820),限位卡头(821);
所述踏板(817)一端转动安装在滑轮支架(814)上,踏板(817)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杆(818);
所述滑轮(815)一侧固定安装有内轮毂(819),所述内轮毂(819)内设置环形安装有若干组对称安装的限位弹簧(820),所述对称安装的限位弹簧(820)上相对方向连接有限位卡头(8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蓄电池(6)上,用于检测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充电时蓄电池(6)的实时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蓄电池(6)上,用于检测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放电时蓄电池(6)的实时温度;
第一计时器,所述计时器设置在外壳(1)中,用于记录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充电的运行时间;
第二计时器,所述计时器设置在外壳(1)中,用于记录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放电的运行时间;
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蓄电池(6)的充电电流;
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蓄电池(6)的充电电压;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装置外壳(1)中,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计时器,第二计时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报警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计时器,第二计时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报警器,完成对蓄电池(6)实际工作寿命的检测,检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计时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计算所述蓄电池(6)当前次充电时充入的总电能:
Figure FDA0003023458130000051
其中,Q1为所述蓄电池(6)当前次充电时充入的总电能,C为蓄电池(6)的比热容,t1为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充电时蓄电池(6)的实时温度,t0为蓄电池(6)待机状态下的温度,m为蓄电池(6)重量,α为蓄电池(6)的充电效率,A为外壳(1)的有效换热面积,q为所述外壳(1)的热通量,T1为第一计时器记录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充电的运行时间,e为自然常数,U为蓄电池(6)额定电压,I为蓄电池(6)额定电流,U1为电压传感器检测值,I1为电流传感器检测值;
步骤二: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计时器计算所述蓄电池(6)的工作寿命:
Figure FDA0003023458130000052
其中,
Figure FDA0003023458130000053
为蓄电池(6)的实际工作寿命,
Figure FDA0003023458130000054
为蓄电池(6)的额定寿命,C为蓄电池(6)的比热容,t2为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放电时蓄电池(6)的实时温度,t0为蓄电池(6)待机状态下的温度,m为蓄电池(6)重量,ω为蓄电池(6)的放电效率,A1为蓄电池(6)的有效换热面积,q1为所述蓄电池(6)的热通量,T1为第一计时器记录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当前次充电的运行时间,T2为第二计时器记录的一种便携式储能电站在当前次充电后的放电的运行时间,e为自然常数;
步骤三:所述控制器比较所述蓄电池(6)的实际工作寿命与蓄电池(6)的额定工作寿命,当所述蓄电池(6)的实际工作寿命与蓄电池(6)的额定工作寿命差值超过预设范围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
CN202110409084.4A 2021-04-16 2021-04-16 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 Active CN1131932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9084.4A CN113193292B (zh) 2021-04-16 2021-04-16 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9084.4A CN113193292B (zh) 2021-04-16 2021-04-16 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3292A true CN113193292A (zh) 2021-07-30
CN113193292B CN113193292B (zh) 2022-04-22

Family

ID=76977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9084.4A Active CN113193292B (zh) 2021-04-16 2021-04-16 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9329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5856A (zh) * 2021-12-23 2022-04-12 江苏国航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于携带的锂电池及其使用方法
CN117154650A (zh) * 2023-10-31 2023-12-01 潍坊亚冠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储能变流器的自动控制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7599A (zh) * 2013-01-31 2013-10-02 湖北追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电池罩及其动力电池包
US20160105050A1 (en) * 2014-10-14 2016-04-14 Fashionology Limited Portable power source device
CN207743273U (zh) * 2017-10-11 2018-08-17 天津津京国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汽车动力电池箱
CN207853491U (zh) * 2017-09-30 2018-09-11 福建省汇亿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35kV集成电源装置
CN108878714A (zh) * 2018-06-27 2018-11-23 芜湖盘云石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锂离子电池储能装置
CN108878718A (zh) * 2018-07-02 2018-11-23 安徽知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组散热装置
CN109755429A (zh) * 2018-12-19 2019-05-14 华侨大学 一种高效散热的抗震吸能电池箱
CN111768063A (zh) * 2019-12-30 2020-10-13 深圳市恒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面向电力需求侧的节能管理系统、节能方法
CN112383127A (zh) * 2020-10-15 2021-02-19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功率可扩展模块化携行储能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7599A (zh) * 2013-01-31 2013-10-02 湖北追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电池罩及其动力电池包
US20160105050A1 (en) * 2014-10-14 2016-04-14 Fashionology Limited Portable power source device
CN207853491U (zh) * 2017-09-30 2018-09-11 福建省汇亿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35kV集成电源装置
CN207743273U (zh) * 2017-10-11 2018-08-17 天津津京国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汽车动力电池箱
CN108878714A (zh) * 2018-06-27 2018-11-23 芜湖盘云石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锂离子电池储能装置
CN108878718A (zh) * 2018-07-02 2018-11-23 安徽知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组散热装置
CN109755429A (zh) * 2018-12-19 2019-05-14 华侨大学 一种高效散热的抗震吸能电池箱
CN111768063A (zh) * 2019-12-30 2020-10-13 深圳市恒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面向电力需求侧的节能管理系统、节能方法
CN112383127A (zh) * 2020-10-15 2021-02-19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功率可扩展模块化携行储能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5856A (zh) * 2021-12-23 2022-04-12 江苏国航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于携带的锂电池及其使用方法
CN117154650A (zh) * 2023-10-31 2023-12-01 潍坊亚冠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储能变流器的自动控制装置
CN117154650B (zh) * 2023-10-31 2024-02-13 潍坊亚冠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储能变流器的自动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3292B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93292B (zh) 便携式储能电站的结构
CN109274003B (zh) 一种户外安全型高压柜
US11387514B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load monitor
CN114976958A (zh) 一种精准测温防护的高低压成套设备
CN213602279U (zh) 一种高低压配电柜安装结构
CN114447500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箱
CN111521942B (zh) 一种240v/336v高压直流故障电池检测及定位装置
CN220731679U (zh) 一种高安全性储能电源
KR102568937B1 (ko) 에너지 적분 프로토콜(eip)을 사용한 배터리 보호장치
CN113506931B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电池仓
CN117154317B (zh) 一种高效储充一体化装置
CN217535382U (zh) 一种机电工程安装用辅助装置
CN216489233U (zh) 一种电力ups备用电源远方报警装置
CN216312741U (zh) 一种工程测绘工程用野外充电设备
CN218156202U (zh) 一种用于导航工程的车载室内定位设备
CN215744081U (zh) 一种金属废屑磁性收集装置
CN221067811U (zh) 一种可移动充电桩底座
CN211402439U (zh) 一种便携防雷监测设备保护装置
CN215439158U (zh) 一种电力配网旁路作业用电缆架
CN207481693U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式电动汽车充电柱
CN220913159U (zh) 一种电力工程检测设备
CN219611152U (zh) 供配电集成箱
CN221095763U (zh) 一种监理检验作业平台
CN218995419U (zh) 一种整流模块测试装置
CN212806004U (zh) 一种用于空调工程的节能蓄能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