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0191A - 一种打印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印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90191A
CN113190191A CN202110582965.6A CN202110582965A CN113190191A CN 113190191 A CN113190191 A CN 113190191A CN 202110582965 A CN202110582965 A CN 202110582965A CN 113190191 A CN113190191 A CN 113190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content
printed
target
target pr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829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世良
蒲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re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gr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re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gr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829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901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90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01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8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mproved quality of the output result, e.g. print layout, colours, workflows, print previe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Page layout or assigning input pages onto output media, e.g. im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6User feedback, e.g. print preview, test print, proofing, pre-flight che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打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打印信息以及目标打印机标识;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对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对所述待打印内容进行打印。这样,本申请可以利用位置调整模型对待打印内容的预设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使得待打印内容在所得到的打印结果(即待打印纸张)中的位置满足待打印内容在纸张上的位置要求,从而避免出现了打印误差的问题,并且不需要人工根据经验手动调整打印纸张的位置,从而可以提高了打印的效率和精准度,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打印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印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打印机是日常办公中的常用工具,无论是文档文件、或是工程CAD图纸,都需要使用打印机进行打印,例如一般采用打印机对单据如发票、支票、财务账簿进行套打打印,所述套打即是在已经印好表格的纸张上打印内容,如在发票上打印数据,对打印内容在纸张上的位置要求很严格,由此对打印机的打印内容的位置精确度有较高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打印机品牌各异、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且受限于生产工艺、制造成本、使用环境、运输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打印机或多或少会存在打印误差,在使用打印机进行打印之前,一般需要人工根据经验手动调整打印纸张的位置,以使得打印内容尽可能打印在纸张的规定位置。而通过人工手动打印的方式,会导致打印的过程耗时费力且效率低下、人工打印过程中容易出现由于操作错误所导致的打印位置错误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打印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打印方法,以可以提高打印的效率和精准度,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打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打印信息以及目标打印机标识;其中,所述待打印信息包括待打印内容以及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对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
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对所述待打印内容进行打印。
可选的,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为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所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的生成方式包括:
获取测试打印信息;其中,所述测试打印信息包括测试打印内容以及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
获取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其中,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为根据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打印结果所确定的,且,所述打印结果为通过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对所述测试打印内容进行打印所得到的;
根据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与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确定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生成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
可选的,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包括打印缩放系数和偏移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与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确定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包括:
对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与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缩放系数和偏移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生成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缩放系数和偏移量,生成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将所述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作为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
可选的,所述目标打印位置为预设的所述待打印内容在目标底图图像区域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实际打印位置为所述待打印内容在所述打印结果中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打印结果的底图图像区域与所述目标底图图像区域相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打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打印信息以及目标打印机标识;其中,所述待打印信息包括待打印内容以及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对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
打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对所述待打印内容进行打印。
可选的,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为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所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的生成方式包括:
获取测试打印信息;其中,所述测试打印信息包括测试打印内容以及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
获取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其中,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为根据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打印结果所确定的,且,所述打印结果为通过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对所述测试打印内容进行打印所得到的;
根据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与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确定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生成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
可选的,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包括打印缩放系数和偏移量。
可选的,根据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与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确定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包括:
对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与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缩放系数和偏移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生成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缩放系数和偏移量,生成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将所述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作为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
可选的,所述目标打印位置为预设的所述待打印内容在目标底图图像区域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实际打印位置为所述待打印内容在所述打印结果中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打印结果的底图图像区域与所述目标底图图像区域相同。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读介质,包括执行指令,当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执行指令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打印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先获取待打印信息以及目标打印机标识,其中,所述待打印信息包括待打印内容以及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然后,可以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对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接着,可以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对所述待打印内容进行打印。由于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反映了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打印机的打印位置误差规律,故利用所述位置调整模型对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所得到的实际打印位置考虑了打印机的打印位置误差规律,使得打印机根据实际打印位置对待打印内容进行打印后,待打印内容在所得到的打印结果中的位置为目标打印位置,这样,本申请可以利用位置调整模型对待打印内容的预设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使得待打印内容在所得到的打印结果(即待打印纸张)中的位置满足待打印内容在纸张上的位置要求,从而避免出现了打印误差的问题,并且不需要和现有技术一样,需要人工根据经验手动调整打印纸张的位置,从而可以避免出现人工打印过程中容易出现由于操作错误所导致的打印位置错误、效率低下、耗时费力的问题,提高了打印的效率和精准度,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上述的非惯用的优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打印内容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打印内容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结果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结果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市场上打印机品牌各异、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且受限于生产工艺、制造成本、使用环境、运输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打印机或多或少会存在打印误差,在使用打印机进行打印之前,一般需要人工根据经验手动调整打印纸张的位置,以使得打印内容尽可能打印在纸张的规定位置。而通过人工手动打印的方式,会导致打印的过程耗时费力且效率低下、人工打印过程中容易出现由于操作错误所导致的打印位置错误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打印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打印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先获取待打印信息以及目标打印机标识,其中,所述待打印信息包括待打印内容以及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然后,可以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对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接着,可以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对所述待打印内容进行打印。由于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反映了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打印机的打印位置误差规律,故利用所述位置调整模型对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所得到的实际打印位置考虑了打印机的打印位置误差规律,使得打印机根据实际打印位置对待打印内容进行打印后,待打印内容在所得到的打印结果中的位置为目标打印位置,这样,本申请可以利用位置调整模型对待打印内容的预设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使得待打印内容在所得到的打印结果(即待打印纸张)中的位置满足待打印内容在纸张上的位置要求,从而避免出现了打印误差的问题,并且不需要和现有技术一样,需要人工根据经验手动调整打印纸张的位置,从而可以避免出现人工打印过程中容易出现由于操作错误所导致的打印位置错误、效率低下、耗时费力的问题,提高了打印的效率和精准度,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等)或者打印机中。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提及的方式以外,还可以为其他的实现方式,在这里并不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
参见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打印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例如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待打印信息以及目标打印机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待打印信息可以理解为需要利用打印机进行打印的内容的相关信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待打印信息可以包括待打印内容以及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其中,待打印内容可以理解为需要打印在目标底图图像区域中的信息,比如文字、图像等信息,目标底图图像区域可以理解为需要与待打印内容相结合的底图图像区域,比如底图图像区域可以为发票、支票、财务账簿、表格等。所述目标打印位置可以理解为预设的所述待打印内容在目标底图图像区域中的位置信息,即目标打印位置为用户预先设置的所述待打印内容需要在目标底图图像区域中所打印的位置信息(比如坐标位置,举例来说,可以以背景图(即底图图像)左上角为背景图坐标原点从而建立坐标系),也就是说,目标打印位置为用户所期望的、理想的待打印内容需要在目标底图图像区域中所打印的位置信息,如图2所示,图中的位置A、B、C、D和E均为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比如位置A为待打印内容“帐号”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位置B为待打印内容“户名”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位置C为待打印内容“金额”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位置D为待打印内容“会计分录”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位置E为待打印内容“银行签章”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需要对待打印信息中的待打印内容进行打印的打印机后,可以确定该目标打印机的目标打印机标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该打印机称之为目标打印机。目标打印机标识可以理解理解打印机的一个标识信息,例如可以为打印机的唯一ID号,也可以是打印机的型号等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打印机与打印机的打印机标识之间的关系可以是预先设定的。
S102: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对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为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所确定的,也就是说,位置调整模型能够反映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与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之间的误差的函数关系,即打印误差参数可以理解为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与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之间的误差。其中,所述实际打印位置为所述待打印内容在打印结果中的位置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打印结果为使用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将待打印内容打印在底图图像纸张中所得到的打印成品;其中,所述打印结果的底图图像区域与所述目标底图图像区域相同,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打印结果的底图图像区域与所述目标底图图像区域可以是内容相同或者,内容相同且大小比例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打印机而言,其打印误差参数也可能会有所不同。故获取到目标打印机标识后,可以先根据目标打印机标识确定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然后,可以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对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比如,将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输入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得到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这样,在目标打印机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对所述待打印内容进行打印所得到的打印结果中,所述待打印内容在所述打印结果中的位置信息即为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可见,利用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对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之后,可以避免出现由于打印机自身存在的打印误差所导致的打印结果中待打印内容的位置与用户预期的目标打印位置有所不同的问题。
接下来,将介绍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的生成方式。具体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的生成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获取测试打印信息。
其中,所述测试打印信息包括测试打印内容以及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举例来说,假设获取到的所述测试打印内容“A”、“B”、“C”、“D”和“E”各自分别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如图2中的位置A、位置B、位置C、位置D和位置E。
需要说明的是,测试打印信息中的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的获取方式可以具体如下:
先获取底图图像纸张的尺寸,或者说是底图表示的纸张尺寸,宽W,高H。接着,可以根据底图图像纸张的尺寸选取目标打印位置,比如2.根据W和H,取若干点(Xm,Ym),例如四个三等分点和一个二等分点;理论上,最少可以取两个横纵坐标均不同的点,一般来说,取点越多精度越高,但是实际操作层面,取点过多会增加操作难度,取点过少会损失精度;横纵坐标有重复可能会影响后续计算时候的误差分析,但是更易于识别,也有助于发现旋转;如果不考虑操后续作难度,可以选择横纵坐标均不重复,且均匀分布的若干点,如同一条对角线上的等分点;等分点不仅便于计算过程缩小误差,提高精度,也便于观测过程通过对折纸张的方式快速判断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测试打印信息中的测试打印内容可以选用应易于测量,字体变形不严重,在背景图比较突出的符号,如十字符,┼(字符编码为(A9E0)),╋(字符编码为(A9EF)),或者正方形块,█(字符编码为(A880))等。如果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或者有一定偏移空间,可以考虑使用易于识别的,如ABCD,若使用有竖直部分的符号,如矩形,十字符号,大写字母H、I,有利于判断旋转问题。
举例来说,如图3所示,可以将正方形块图形作为测试打印内容,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为以背景图取点,左上角为背景图坐标原点,四个三等分点和一个二等分点,理论上元素左上角对齐等分点。
步骤b:获取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
其中,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为根据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打印结果所确定的,且,所述打印结果为通过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对所述测试打印内容进行打印所得到的。继续以图2为例,假设通过目标打印机以图2中的测试打印信息进行打印后,得到如图4所示的打印结果,并获取所述测试打印内容“A”、“B”、“C”、“D”和“E”各自分别在打印结果中的实际打印位置。继续以图3为例,图3对应的打印结果如图5所示,实际打印的效果图,左上角为纸张坐标原点,由于逻辑坐标原点(即目标打印位置)的位置都在实际纸张坐标原点的右下方,所以只要背景图误差不是非常大,各个元素左上角坐标都一般大于纸张等分点坐标。背景小于纸张的时候,虽然元素坐标不一定在等分点右下方,但不影响校准,背景大于纸张的时候,可能会损失取点甚至没有取点,故此,在本申请中,底图图像区域一般小于纸张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的方式有多种。
第一种方式,可以手工测量打印结果中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即手工测量各个测试打印内容在打印结果纸张中的坐标。
第二种方式,可以将打印结果,即打印好的纸张扫描图片作为校准过程的背景图,通过软件识别(例如OCR技术)或在背景图对应的界面上用鼠标等操作人工标定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从而获得元素底图坐标,即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
第三种方式,可以参照底图图像区域输入位置。如可以提供一个底图图像界面,将待打印内容参照打印结果,将待打印内容的图标在该界面中拖动至测试打印内容在打印结果中的实际打印位置。以图2举例说明,假设打印结果如图4所示,在图2对应的底图图像对应的界面逐个拖动ABCDE对应的图标,到指定位置(即测试打印内容在打印结果中的实际打印位置),如待打印内容“E”的目标打印位置在银字左侧,而实际打印位置在“银”字左下角,则可以在图2将待打印内容“E”的图标拖动至“银”字左下角对应位置,即可得到的底图坐标即待打印内容“E”的在打印结果中的实际打印位置。
步骤c:根据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与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确定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
其中,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包括打印缩放系数(比如底图图像尺寸与打印纸张的尺寸的比例)和偏移量(目标打印位置与实际打印位置的打印误差值)。
具体地,可以对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与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缩放系数和偏移量。
假设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为横纵方向逻辑坐标数组(Xn,Yn),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为底图选点时的坐标数组(Xm,Ym)。由于实际打印位置的横坐标(Xn)=水平打印缩放系数*目标打印位置的横坐标(Xm)+水平偏移量,实际打印位置的纵坐标(Yn)=竖直打印缩放系数*目标打印位置的纵坐标(Ym)+竖直偏移量,故可以利用以下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公式确定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缩放系数(比如可以包括水平打印缩放系数和竖直打印缩放系数)和偏移量(比如可以包括水平偏移量和竖直偏移量):
Figure BDA0003086732380000121
Figure BDA0003086732380000122
Figure BDA0003086732380000123
Figure BDA0003086732380000124
其中,ax表示水平打印缩放系数;ay表示竖直打印缩放系数;bx表示水平偏移量;by表示竖直偏移量;d表示取点个数(即目标打印位置和目标打印位置的数量均为d);
Figure BDA0003086732380000125
表示第i个目标打印位置的横坐标;
Figure BDA0003086732380000126
表示第i个目标打印位置的纵坐标;
Figure BDA0003086732380000127
表示第i个实际打印位置的横坐标;
Figure BDA0003086732380000128
表示第i个实际打印位置的纵坐标。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明显操作失误的情况下,仅靠公式计算得到的缩放和偏移量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精度需求了。如果需要更高精度的要求,可以继续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显著性检验方面提高精度,如使用t检验,F检验。能够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情况,精度会高于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情况。在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时候,可以认为操作流程存在错误,但不等价于精度一定很低,准确的说应该是精度很高的概率相对更低。即使当直线完全拟合的时候,应该认为精度高的概率很高。
步骤d: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生成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后,可以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生成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先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缩放系数和偏移量,生成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比如,打印缩放系数为a和偏移量为b,则可以构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t=axt+b,其中,xt代表第t个目标打印位置的横坐标和/或纵坐标,Yt代表第t个目标打印位置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的横坐标和/或纵坐标。接着,可以将所述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作为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
S103: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对所述待打印内容进行打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之后,可以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利用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将待打印内容打印在底图图像纸张中,得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打印结果,且待打印内容在该打印结果中的位置为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即预设的待打印内容在底图图像中的目标打印位置),举例来说,假设待打印内容的目标打印位置为(1,2),而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对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为(2,3),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利用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将待打印内容打印在底图图像纸张中,得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打印结果后,待打印内容在该打印结果中的位置为(1,2),即预设的待打印内容在底图图像中的目标打印位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打印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先获取待打印信息以及目标打印机标识,其中,所述待打印信息包括待打印内容以及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然后,可以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对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接着,可以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对所述待打印内容进行打印。由于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反映了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打印机的打印位置误差规律,故利用所述位置调整模型对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所得到的实际打印位置考虑了打印机的打印位置误差规律,使得打印机根据实际打印位置对待打印内容进行打印后,待打印内容在所得到的打印结果中的位置为目标打印位置,这样,本申请可以利用位置调整模型对待打印内容的预设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使得待打印内容在所得到的打印结果(即待打印纸张)中的位置满足待打印内容在纸张上的位置要求,从而避免出现了打印误差的问题,并且不需要和现有技术一样,需要人工根据经验手动调整打印纸张的位置,从而可以避免出现人工打印过程中容易出现由于操作错误所导致的打印位置错误、效率低下、耗时费力的问题,提高了打印的效率和精准度,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单台打印机使用来说,校准的是应用和打印机之间的误差,让操作者可以快速得到良好的打印效果。对于在较大范围统一使用打印机打印有背景套打的情况,逐台校准成本依然稍高,不利于统一打印效果,经验来看,一般是统一采购打印机,统一出场设置,对于相同的打印机只进行一次校准,就可以令所有相同打印机都能得到很好的打印效果。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所述一种打印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装置,即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实体装置。其技术方案本质上与上述实施例一致,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待打印信息以及目标打印机标识;其中,所述待打印信息包括待打印内容以及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
调整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对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
打印单元603,用于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对所述待打印内容进行打印。
可选的,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为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所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的生成方式包括:
获取测试打印信息;其中,所述测试打印信息包括测试打印内容以及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
获取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其中,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为根据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打印结果所确定的,且,所述打印结果为通过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对所述测试打印内容进行打印所得到的;
根据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与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确定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生成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
可选的,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包括打印缩放系数和偏移量。
可选的,根据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与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确定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包括:
对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与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缩放系数和偏移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生成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缩放系数和偏移量,生成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将所述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作为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
可选的,所述目标打印位置为预设的所述待打印内容在目标底图图像区域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实际打印位置为所述待打印内容在所述打印结果中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打印结果的底图图像区域与所述目标底图图像区域相同。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可选地还包括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可能包含内存,例如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1个磁盘存储器等。当然,该电子设备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
处理器、网络接口和存储器可以通过内部总线相互连接,该内部总线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用于存放执行指令。具体地,执行指令即可被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可以包括内存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执行指令和数据。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执行指令到内存中然后运行,也可从其它设备上获取相应的执行指令,以在逻辑层面上形成打印装置。处理器执行存储器所存放的执行指令,以通过执行的执行指令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打印方法。
上述如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打印装置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可读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指令,存储的执行指令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能够使该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打印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上述打印所述的方法。
前述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计算机。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形式。
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打印信息以及目标打印机标识;其中,所述待打印信息包括待打印内容以及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对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
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对所述待打印内容进行打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为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所确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的生成方式包括:
获取测试打印信息;其中,所述测试打印信息包括测试打印内容以及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
获取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其中,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为根据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打印结果所确定的,且,所述打印结果为通过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对所述测试打印内容进行打印所得到的;
根据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与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确定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
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生成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包括打印缩放系数和偏移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与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确定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包括:
对所述测试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与所述测试打印内容的实际打印位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缩放系数和偏移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误差参数,生成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目标打印机的打印缩放系数和偏移量,生成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将所述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作为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打印位置为预设的所述待打印内容在目标底图图像区域中的位置信息;所述实际打印位置为所述待打印内容在所述打印结果中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打印结果的底图图像区域与所述目标底图图像区域相同。
8.一种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打印信息以及目标打印机标识;其中,所述待打印信息包括待打印内容以及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机标识对应的位置调整模型,对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目标打印位置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
打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对应的实际打印位置,对所述待打印内容进行打印。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方法。
CN202110582965.6A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打印方法以及装置 Pending CN1131901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2965.6A CN113190191A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打印方法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2965.6A CN113190191A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打印方法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0191A true CN113190191A (zh) 2021-07-30

Family

ID=76985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2965.6A Pending CN113190191A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打印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9019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4034A (zh) * 2021-09-30 2021-12-28 深圳市纵维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模型打孔处理方法、打印方法、相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82587A (zh) * 2022-06-16 2022-07-22 深圳市国人光速科技有限公司 解决喷印直线台阶像素的喷印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喷印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83915A1 (en) * 2000-09-20 2004-05-06 Michaelson Nicholas David Correcting the position of print
CN105922766A (zh) * 2016-05-10 2016-09-07 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机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9062520A (zh) * 2018-07-11 2018-12-21 森大(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打印图像输出尺寸误差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21787A (zh) * 2018-03-02 2019-09-10 株式会社理光 打印偏移调整装置以及打印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83915A1 (en) * 2000-09-20 2004-05-06 Michaelson Nicholas David Correcting the position of print
CN105922766A (zh) * 2016-05-10 2016-09-07 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机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0221787A (zh) * 2018-03-02 2019-09-10 株式会社理光 打印偏移调整装置以及打印系统
CN109062520A (zh) * 2018-07-11 2018-12-21 森大(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打印图像输出尺寸误差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4034A (zh) * 2021-09-30 2021-12-28 深圳市纵维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模型打孔处理方法、打印方法、相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44034B (zh) * 2021-09-30 2024-01-05 深圳市纵维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模型打孔处理方法、打印方法、相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82587A (zh) * 2022-06-16 2022-07-22 深圳市国人光速科技有限公司 解决喷印直线台阶像素的喷印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喷印系统
CN114782587B (zh) * 2022-06-16 2022-09-02 深圳市国人光速科技有限公司 解决喷印直线台阶像素的喷印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喷印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90191A (zh) 一种打印方法以及装置
CN111914597B (zh) 一种文档对照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85202A (zh) 基于模板生成pdf电子签章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22368B (zh) 一种识别文档段落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462068A (zh) 字符转换系统和字符转换方法
CN117420974B (zh) 一种热敏打印机页模式控制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3885731A (zh) 一种数据打印的方法及装置
JP2021043775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516859A (zh) 一种文字修正方法及系统
CN112230866A (zh) 书籍印刷正反页号的检测与校正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6559455B (zh) 一种填表结果反馈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11695414B (zh) 文档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2128202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9325215B (zh) Word文本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9683834B (zh) Gerber文件转化精度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52041A (zh) 一种字段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02015030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ixel gain compensation in machine-readable graphical codes
CN113269153B (zh) 一种表格识别方法以及装置
CN111444456B (zh) 一种样式编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52447B (zh) 一种打印方法及系统
CN113408536A (zh) 票据的金额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82665A (zh) 一种打印模板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367173B2 (en) Captured image based validation of printed tokens
CN107886015B (zh) 条形码打印方法以及条形码打印装置
CN112699634A (zh) 电子书的排版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