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84114B - 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84114B
CN113184114B CN202110625693.3A CN202110625693A CN113184114B CN 113184114 B CN113184114 B CN 113184114B CN 202110625693 A CN202110625693 A CN 202110625693A CN 113184114 B CN113184114 B CN 1131841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chain
floating
bow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56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84114A (zh
Inventor
田五六
张金奋
刘炯炯
游斌
蔡明佑
王伦巍
王志康
许丽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Beibu Gulf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Beibu Gulf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Beibu Gulf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211062569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841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84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4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84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41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22Handling or lashing of anch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22Handling or lashing of anchors
    • B63B2021/222Buoyancy elements adapted or used for manipulating anchors, e.g. buoyancy elements built-in, or connected to the anchor, and used for lifting or up-righting the sam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包括锚机本体,船头计量组件接收从锚机本体穿过的锚链用以计量锚链入海深度;锚链位于锚头的一端外侧设有卡合孔,且链体卡合件卡合在卡合孔位置处;浮动组件一端和链体卡合件连接,且船头计量组件计量处入海的锚链深度后控制浮动组件排出气体;控制浮动组件排出气体用以推动抛锚件对锚头推出入海角度,此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采用本方案中装置进行抛锚时,位于船头的船头计量组件计量锚链的入海水深度,当锚链达到抛锚位置后,通过控制打开浮动组件,利用浮动组件内部气体带动抛锚件将锚头抛出一定角度,避免锚头直接垂直落入海底处,有利于快速将锚头部分和海底进行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抛锚停泊是常用停泊方法,其过程大致是:船上以锚链或锚索连接的锚抛入水中着地,并使其啮入土中,锚产生的抓力与水底固结起来,把船舶牢固地系留在预定的位置,根据不同的水域、气象条件和作业要求、锚的抛投方法有所不同,常用的方式有首抛锚、尾抛锚、舷侧抛锚及首尾抛锚。
锚通过锚链连接在锚机上锚链制动器,锚链指示器,刹车制动器(刹车打开,锚会依靠自身重力抛到水里)离合,(离合合上,电机起作用,离合脱开电机空转,抛锚过程(脱开离合,打开刹车)驾驶台部分采用倒车抛锚法,到达一定抛锚点后,倒车,让船有微微向后的速度,然后让船头把锚抛下,利用后退的惯性,让锚爪抓牢海底,完成抛锚,锚冠触底-锚身躺倒-平衡杆作用下,锚爪尖端触底-锚链继续放,现有的锚是悬挂在船体下部位置,松开制动开关后,锚链和锚在自身重力下落入海水中,在锚入海后,在船头部分计算处抛出深度后,需要通过船体向后运动拖动锚抓住海底的物体,因为锚头部分是靠自身重力下坠到海底处,在接触到海底前,锚头部分和锚链部分处于拉伸的线装,在锚头部分接触到海底后,然后锚头部分带动部分锚链平躺在海底位置,通过船身倒退拉动锚头和海底部分进行拖刮,当锚头上的锚爪部分勾住海底部分后完成锚的稳定,但由于锚头接触到海底部分处于水平分布,受到海水浮力和海底接触面的影响,导致船身需要拖动锚头部分一端时间才能将锚头部分和海底勾住,不便于将锚头快速且稳定的和海底进行接触稳定,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包括所述锚机本体上连接有锚链,且锚链远离锚机本体的一端连接有锚头;船头计量组件,所述船头计量组件安装在船头位置,且船头计量组件接收从锚机本体穿过的锚链用以计量锚链入海深度;链体卡合件,所述锚链位于锚头的一端外侧设有卡合孔,且链体卡合件卡合在卡合孔位置处;浮动组件,所述浮动组件一端和链体卡合件连接,且船头计量组件计量处入海的锚链深度后控制浮动组件排出气体;抛锚件,所述抛锚件一端与浮动组件连接,且抛锚件另一端和锚头外侧接触,在所述船头计量组件计量处锚链入海深度后,控制浮动组件排出气体用以推动抛锚件对锚头推出入海角度,且在抛锚件推出锚头后带动链体卡合件和锚链上的卡合孔脱离,有利于在锚头进入海底后将锚头以一定角度抛出。
优选的,所述船头计量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连接在船头部分的安装座,且两个安装座上分别连接有支撑板,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上连接有液压顶起块,且两个支撑板上连接有链体计数器,两个所述支撑板顶部连接有铰接座,且两个铰接座之间铰接的刹车压块,所述刹车压块一端与液压顶起块相互接触,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带动锚链滚动的滚筒,且在滚筒带动锚链滚动入海时链体计数器计量锚链的入海深度,链体技术器有利于记录链进入海底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链体卡合件包括卡合套筒,所述卡合套筒内圈为窄口,且卡合套筒外圈为宽口,所述卡合套筒的窄口内壁上分别连接有与卡合孔相接触的卡柱,且卡柱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在卡合套筒的窄口内壁的簧片,所述卡合套筒底部连接有的连接板,且连接板两侧分别连接有固定支架,两个所述固定支架与浮动组件连接,簧片有利于卡柱的复位。
优选的,所述浮动组件包括浮动箱,所述浮动箱两侧壁与固定支架连接,所述浮动箱外壁和海水接触,且浮动箱的内壁处连接有检测浮动箱内部气压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浮动箱的外壁与抛锚件连接,在所述压力传感器达到船头检测深度后将浮动箱内部气体推动抛锚进行进行抛锚,浮动箱便于漂浮在海水处。
优选的,所述抛锚件包括联通在浮动箱上的伸缩气管,且伸缩气管位于浮动箱内部的一端连接有电磁控制阀,所述伸缩气管一端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浮动箱之间连接有多个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块外侧连接有连接支杆,所述连接支杆一端连接有与锚头外侧接触的托板,且连接支杆另一端连接稳定杆,所述连接支杆与稳定杆连接位置铰接在浮动箱外侧,所述稳定杆一端连接有套在锚链外侧的半环,半环有利于将锚链进行稳定。
优选的,所述浮动箱外侧壁连接有多个接触盘块,接触盘块有利于充分和海水接触挤压。
优选的,所述浮动箱顶部联通有多个平衡气管,平衡气管有利于平衡浮动箱内部的气压变换。
优选的,所述浮动箱底部连接有浮动块,浮动块有利于增加浮动箱的浮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本方案中装置进行抛锚时,位于船头的船头计量组件计量锚链的入海水深度,当锚链达到抛锚位置后,通过控制打开浮动组件,利用浮动组件内部气体带动抛锚件将锚头抛出一定角度,避免锚头直接垂直落入海底处,减少了锚头部分和海底的抓取时间,有利于快速将锚头部分和海底进行稳定。
2、本发明,本方案中在浮动箱顶部开设多个平衡气管,便于平衡浮动箱内部气压变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另一个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锚链与浮动组件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锚链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浮动组件和抛锚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浮动箱底部打开后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锚机本体;2-锚链;3-锚头;4-船头计量组件;5-链体卡合件;6-卡合孔;7-浮动组件;8-抛锚件;41-安装座;42-支撑板;43-液压顶起块;44-铰接座;45-刹车压块;46-链体计数器;47-滚筒;51-卡合套筒;52-卡柱;53-簧片;54-连接板;55-固定支架;71-浮动箱;72-压力传感器;73-接触盘块;74-平衡气管;75-浮动块;81-伸缩气管;82-电磁控制阀;83-固定块;84-复位弹簧;85-连接支杆;86-托板;87-稳定杆;88-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本方案中解决了现有抛锚时,锚头3垂直落入海底需要拖动锚头3一定时间,给抛锚带来了麻烦,本方案中包括锚机本体1,所述锚机本体1上连接有锚链2,且锚链2远离锚机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锚头3,本方案中在锚链2与锚头3连接部分作出相应改进,通过在锚链2开开设卡合孔6,用以安装链体卡合件5,锚机本体1为现有设备,在锚机本体1的中间位置为搅动锚链2的,同时锚机本体1安装在船头位置,锚链2在不使用过程中收纳在船体的锚链仓内部,船头计量组件4,所述船头计量组件4安装在船头位置,且船头计量组件4接收从锚机本体1穿过的锚链2用以计量锚链2入海深度;浮动组件7,所述浮动组件7一端和链体卡合件5连接,且船头计量组件4计量处入海的锚链2深度后控制浮动组件7排出气体;抛锚件8,所述抛锚件8一端与浮动组件7连接,且抛锚件8另一端和锚头3外侧接触,在所述船头计量组件4计量处锚链2入海深度后,控制浮动组件7排出气体用以推动抛锚件8对锚头3推出入海角度,且在抛锚件8推出锚头3后带动链体卡合件5和锚链2上的卡合孔6脱离。
在船体开到抛锚位置后,此时通过启动锚机本体1,利用锚机本体1铰动的方式将锚链2从锚仓中铰出,同时通过启动船头计量组件4打开开关,便于锚头3和锚链2部分在自身重力下进入海水中,同时因为船头计量组件4处安装有对锚链2计数的设备,便于在锚链2进入海水后计量相应数量,便于精准控制锚链2进入海水深度,同时当锚链2和锚头3部分进入海底达到抛锚位置后,此时通过控制浮动组件7处的气体推动抛锚件8将锚头3以一定角度进行抛出,便于锚头3部分快速和海底相互接触,提高锚头3和海底稳定效率。
进一步所述船头计量组件4包括两个对称连接在船头部分的安装座41,且两个安装座41上分别连接有支撑板42,此处的支撑板42为中间圆盘状,提高支撑面积,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42上连接有液压顶起块43,且两个支撑板42上连接有链体计数器46,两个所述支撑板42顶部连接有铰接座44,且两个铰接座44之间铰接的刹车压块45,所述刹车压块45一端与液压顶起块43相互接触,两个所述支撑板42之间连接有带动锚链2滚动的滚筒47,且在滚筒47带动锚链2滚动入海时链体计数器46计量锚链2的入海深度,在不进行抛锚时刹车压块45压住锚链2部分,在进行抛锚过程时,通过液压顶起块43将刹车压块45沿着铰接座44位置一端顶起,便于刹车压块45和锚链2相互脱离,同时在锚链2下落带动滚筒47进行转动,进而使得固定连接在滚筒47一端的链体计数器46记录锚链2下降长度,链体计数器46为现有产品,采用光栅照射原理记录滚筒47带动锚链2转圈数,进而打动记录锚链2入海长度的目的,在此不做过多介绍,当链体计数器46记录达到抛锚位置后,抽取液压顶起块43,使得刹车压块45回落压住锚链2部分,进而停止锚链2继续入海。
本方案中所述链体卡合件5包括卡合套筒51,所述卡合套筒51内圈为窄口,且卡合套筒51外圈为宽口,具体设计根据锚链2本身宽度选用,内圈为窄口椭圆状,便于将锚链2的导向入海,在外圈宽口设计,便于锚链2和锚头3部分斜抛出一定角度,所述卡合套筒51的窄口内壁上分别连接有与卡合孔6相接触的卡柱52,且卡柱52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在卡合套筒51的窄口内壁的簧片53,所述卡合套筒51底部连接有的连接板54,且连接板54两侧分别连接有固定支架55,两个所述固定支架55与浮动组件7连接,在未将锚头3部分以一定角度抛出时,此时卡柱52通过两个簧片53塞住在卡合孔6位置处,便于保持卡合套筒51的稳定,同时因为卡合套筒51底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板54通过固定支架55和浮动箱71固定连接,从而保持浮动箱71的稳定,当锚头3抛出一定角度后,此时锚头3带动锚链2部分至于卡合套筒51宽口位置处,在锚头3的拉动作用下,卡柱52挤压一侧簧片53,便于卡柱52和卡合孔6相互脱离,当锚链2拖动至宽口位置后,卡柱52在另一侧簧片53复位作用下复位到原来位置处,在拔锚过程中,锚链2回收到窄口位置处,锚链2挤压卡柱52和簧片53,当锚链2上的卡合孔6接触到卡柱52时,便于卡柱52重新将锚链2进行卡合。
本方案中所述浮动组件7包括浮动箱71,所述浮动箱71两侧壁与固定支架55连接,所述浮动箱71外壁和海水接触,且浮动箱71的内壁处连接有检测浮动箱71内部气压的压力传感器72,所述浮动箱71的外壁与抛锚件8连接,在所述压力传感器72达到船头检测深度后将浮动箱71内部气体推动抛锚进行进行抛锚,所述浮动箱71外侧壁连接有多个接触盘块73,所述浮动箱71顶部联通有多个平衡气管74,所述浮动箱71底部连接有浮动块75,当浮动箱71位于海底时,此时海水从接触盘块73处挤压浮动箱71,随着入海深度的增加,浮动箱71受到的水压增大,使得浮动箱71受压变形,内部空间减少,导致浮动箱71内部气压增大,同时为了避免浮动箱71完全变形,在浮动箱71顶部通过联通多个平衡气管74用以平衡气压,当浮动箱71内部处的压力传感器72接收的压力达到抛锚地点水压时传递至船舱位置,通过船舱控制停止锚链2继续下落,同时本方案中的浮动箱71采用可复位的弹性材质,在浮动箱71底部的浮动块75便于提高浮动箱71整体浮力,当拔锚后,在浮动箱71脱离海水进入船舱时,通过松开平衡气管74,从新对浮动箱71内部进行充气处理。
进一步,当浮动箱71内部气压达到抛锚位置气压时,所述抛锚件8包括联通在浮动箱71上的伸缩气管81,且伸缩气管81位于浮动箱71内部的一端连接有电磁控制阀82,所述伸缩气管81一端连接有固定块83,且固定块83与浮动箱71之间连接有多个复位弹簧84,所述固定块83外侧连接有连接支杆85,所述连接支杆85一端连接有与锚头3外侧接触的托板86,且连接支杆85另一端连接稳定杆87,所述连接支杆85与稳定杆87连接位置铰接在浮动箱71外侧,所述稳定杆87一端连接有套在锚链2外侧的半环88,通过控制打开电磁控制阀82,此时浮动箱71内部气体被挤动至伸缩气管81处,不便于将固定连接在伸缩气管81一端的固定块83带动连接支杆85沿着铰接位置处进行转动,同时因为连接支杆85底部通过托板86和锚头3外壁接触,在连接支杆85转动后,便于锚头3从垂直位置倾斜一定角度,同时因为在固定块83和浮动箱71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84,从便于连接支杆85的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包括锚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机本体(1)上连接有锚链(2),且锚链(2)远离锚机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锚头(3);
船头计量组件(4),所述船头计量组件(4)安装在船头位置,且船头计量组件(4)接收从锚机本体(1)穿过的锚链(2)用以计量锚链(2)入海深度;
链体卡合件(5),所述锚链(2)位于锚头(3)的一端外侧设有卡合孔(6),且链体卡合件(5)卡合在卡合孔(6)位置处;
浮动组件(7),所述浮动组件(7)一端和链体卡合件(5)连接,且船头计量组件(4)计量处入海的锚链(2)深度后控制浮动组件(7)排出气体;
抛锚件(8),所述抛锚件(8)一端与浮动组件(7)连接,且抛锚件(8)另一端和锚头(3)外侧接触,在所述船头计量组件(4)计量处锚链(2)入海深度后,控制浮动组件(7)排出气体用以推动抛锚件(8)对锚头(3)推出入海角度,且在抛锚件(8)推出锚头(3)后带动链体卡合件(5)和锚链(2)上的卡合孔(6)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头计量组件(4)包括两个对称连接在船头部分的安装座(41),且两个安装座(41)上分别连接有支撑板(42),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42)上连接有液压顶起块(43),且两个支撑板(42)上连接有链体计数器(46),两个所述支撑板(42)顶部连接有铰接座(44),且两个铰接座(44)之间铰接的刹车压块(45),所述刹车压块(45)一端与液压顶起块(43)相互接触,两个所述支撑板(42)之间连接有带动锚链(2)滚动的滚筒(47),且在滚筒(47)带动锚链(2)滚动入海时链体计数器(46)计量锚链(2)的入海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体卡合件(5)包括卡合套筒(51),所述卡合套筒(51)内圈为窄口,且卡合套筒(51)外圈为宽口,所述卡合套筒(51)的窄口内壁上分别连接有与卡合孔(6)相接触的卡柱(52),且卡柱(52)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在卡合套筒(51)的窄口内壁的簧片(53),所述卡合套筒(51)底部连接有的连接板(54),且连接板(54)两侧分别连接有固定支架(55),两个所述固定支架(55)与浮动组件(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组件(7)包括浮动箱(71),所述浮动箱(71)两侧壁与固定支架(55)连接,所述浮动箱(71)外壁和海水接触,且浮动箱(71)的内壁处连接有检测浮动箱(71)内部气压的压力传感器(72),所述浮动箱(71)的外壁与抛锚件(8)连接,在所述压力传感器(72)达到船头检测深度后将浮动箱(71)内部气体推动抛锚进行进行抛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锚件(8)包括联通在浮动箱(71)上的伸缩气管(81),且伸缩气管(81)位于浮动箱(71)内部的一端连接有电磁控制阀(82),所述伸缩气管(81)一端连接有固定块(83),且固定块(83)与浮动箱(71)之间连接有多个复位弹簧(84),所述固定块(83)外侧连接有连接支杆(85),所述连接支杆(85)一端连接有与锚头(3)外侧接触的托板(86),且连接支杆(85)另一端连接稳定杆(87),所述连接支杆(85)与稳定杆(87)连接位置铰接在浮动箱(71)外侧,所述稳定杆(87)一端连接有套在锚链(2)外侧的半环(8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箱(71)外侧壁连接有多个接触盘块(7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箱(71)顶部联通有多个平衡气管(7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箱(71)底部连接有浮动块(75)。
CN202110625693.3A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 Active CN1131841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5693.3A CN113184114B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5693.3A CN113184114B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4114A CN113184114A (zh) 2021-07-30
CN113184114B true CN113184114B (zh) 2022-04-15

Family

ID=76975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5693.3A Active CN113184114B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841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91926B (zh) * 2023-04-06 2024-02-23 珠海探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用四点锚泊定位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413675D0 (en) * 2003-06-19 2004-07-21 Glasgow School Of Art Marine anchor
CN102265026A (zh) * 2008-12-18 2011-11-30 C电源有限公司 水下发电设备及其附属设备
CN102700682A (zh) * 2012-06-04 2012-10-03 上海百川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锚体潜入海底的锤体锚固分离及定位的施工工法
CN208069956U (zh) * 2018-04-04 2018-11-09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收放菌形锚
CN208412046U (zh) * 2018-06-30 2019-01-22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化抛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413675D0 (en) * 2003-06-19 2004-07-21 Glasgow School Of Art Marine anchor
CN102265026A (zh) * 2008-12-18 2011-11-30 C电源有限公司 水下发电设备及其附属设备
CN102700682A (zh) * 2012-06-04 2012-10-03 上海百川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锚体潜入海底的锤体锚固分离及定位的施工工法
CN208069956U (zh) * 2018-04-04 2018-11-09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收放菌形锚
CN208412046U (zh) * 2018-06-30 2019-01-22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化抛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4114A (zh) 2021-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84114B (zh) 一种航海运输船智能抛锚装置
CN203946244U (zh) 航道浮标锚定系统
CN210761225U (zh) 海底观测系统打捞装置
CN112325859B (zh) 一种漂浮式海床基
CN112602641B (zh) 一种岛礁外海中小型智能养殖网箱
CN111486928A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水位监测报警装置
CN213057414U (zh) 一种感应耦合垂直剖面观测系统的回收布放系统
CN115356158A (zh) 一种环境保护用的湖水取样检测设备
CN209567043U (zh) 一种利用波浪能的剖面浮标系统
CN115416815A (zh) 一种基于智慧交通的自动停泊的无人驾驶船
CN211824630U (zh) 一种防溢流测量装置
CN107792298A (zh) 一种用于漂浮式水上光伏系泊的自动收放链装置
CN209783699U (zh) 一种沥青贮槽用杠杆式浮标液位计
CN204432940U (zh) 飘带式水面风浪测试装置
CN211877189U (zh) 一种洪水水痕检测机构
CN2137783Y (zh) 浮球式池底泥位传感器
CN212605671U (zh) 一种无人水面测量艇自动挂接装置
CN220893520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水利枢纽水位监测装置
CN116349631A (zh) 一种海洋渔业养殖组合设施及其使用方法
CN201358438Y (zh) 浮式通岸装置
CN219455248U (zh) 一种新型水位监测装置
CN213233359U (zh) 一种核电厂拦污网缆绳拉力机装置
CN87204682U (zh) 矿车自动挂脱装置
CN213842298U (zh) 一种水位预警装置
CN220809722U (zh) 一种新型水位测量浮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