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81516B - 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方法及使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方法及使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81516B
CN113181516B CN202110438868.XA CN202110438868A CN113181516B CN 113181516 B CN113181516 B CN 113181516B CN 202110438868 A CN202110438868 A CN 202110438868A CN 113181516 B CN113181516 B CN 1131815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groove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cath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88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81516A (zh
Inventor
王浩
马明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gao Medical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gao Medical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gao Medical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gao Medical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3886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815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81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1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81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1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09Making of catheters or other medical or surgical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09Making of catheters or other medical or surgical tubes
    • A61M25/0012Making of catheters or other medical or surgical tubes with embedded structures, e.g. coils, braids, meshes, strands or radiopaque co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A61M25/005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with embedded materials for reinforcement, e.g. wires, coils, bra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A61M25/0054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with regions for increasing flexibi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5/1027Making of balloon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10Balloon catheters
    • A61M25/1027Making of balloon catheters
    • A61M25/1029Production methods of the balloon members, e.g. blow-moulding, extruding, deposition or by wrapping a plurality of layers of balloon material around a mandril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导管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方法及使用设备,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S1:装载阶段a、将微导管的内管套在芯轴上,将微导管的球囊导管套在内管的外侧,将在球囊导管内鼓入空气使得球囊导管鼓气,再将球囊导管的两端封口;b、将芯轴安装到固定机构上;c、将不锈钢丝卷和镍钛丝卷安装在安放机构上。本发明能完成对混合绕丝,缠绕均匀,能提高不锈钢丝和镍钛丝在球囊导管表面压痕的效果,使得球囊导管表面更易产生形变,使得不锈钢丝和镍钛丝更易绕卷在球囊导管表面,再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产生的冷空气能使得球囊导管降温定型,进而防止回弹,提高了绕卷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方法及使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导管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方法及使用设备。
背景技术
临床在处理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时,常会借助微导管来增加导丝的操控性、增加导丝的穿透力、帮助导丝通过迂曲血管或侧枝循环,在处理病变时要求微导管具有,良好的支撑性、极强的抗扭结性能、对闭塞病变或侧支血管具有较强的通过性等特性。
为提高微导管的支撑性和扭转性,通常会在微导管的外壁缠绕加强丝如不锈钢丝或镍钛丝等对微导管进行强化,现有的缠绕装置在缠绕时,通常会逐根强化丝进行缠绕,进而在容易导致多跟强化丝之间的间距不稳定,缠绕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方法及使用设备。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方法,步骤如下,
S1:装载阶段
a、将微导管的内管套在芯轴上,将微导管的球囊导管套在内管的外侧,将在球囊导管内鼓入空气使得球囊导管鼓气,再将球囊导管的两端封口;
b、将芯轴安装到固定机构上;
c、将不锈钢丝卷和镍钛丝卷安装在安放机构上,并将不锈钢丝和镍钛丝的一端固定;
S2:缠绕阶段
d、驱动机构带动芯轴和丝杆转动,丝杆转动使得不锈钢丝卷和镍钛丝卷运动,芯轴转动使得不锈钢丝和镍钛丝缠绕在球囊导管的外壁;
S3:卸料阶段
e、收缩机构带动抵块运动使得活动转盘离开芯轴,将芯轴取下,同时驱动电机反转使得方形框复位。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外壁一侧的驱动壳,且驱动壳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转盘,固定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外壁另一侧的滑轨,且滑轨的顶部外壁滑动连接有抵块,抵块朝向驱动壳一侧的侧面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活动转盘,芯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块,固定转盘的端部外壁和活动转盘的端部外壁均开有与方形块相适配的方形槽。
优选地,所述固定转盘的侧面外壁开有凹槽,且凹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压块,凹槽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压块,活动压块的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延伸至固定转盘外侧的锁紧钮。
优选地,所述安放机构包括方形框,且方形框的顶部外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外壁和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外壁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丝辊和第二丝辊。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驱动壳侧面内壁的驱动电机,且驱动壳的一侧外壁顶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丝杆,方形框通过螺纹连接于丝杆的侧面外壁,驱动电机与丝杆和固定转盘均形成传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收缩机构包括位于抵块一侧的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外壁的L型块,且L型块的一侧内壁通过落到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抵块的侧面外壁,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L型块的侧面外壁。
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壳,且驱动壳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转盘,底座的顶部外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且滑轨的顶部外壁滑动连接有抵块,抵块朝向驱动壳一侧的侧面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活动转盘,芯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块,固定转盘的端部外壁和活动转盘的端部外壁均开有与方形块相适配的方形槽,所述固定转盘的侧面外壁开有凹槽,且凹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压块,凹槽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压块,活动压块的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延伸至固定转盘外侧的锁紧钮,所述驱动壳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壳的一侧外壁顶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丝杆,方形框通过螺纹连接于丝杆的侧面外壁,驱动电机与丝杆和固定转盘均形成传动配合,所述抵块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外壁的L型块,且L型块的一侧内壁通过落到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抵块的侧面外壁,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L型块的侧面外壁。
优选地,所述丝杆的侧面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方形框,方形框的顶部外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外壁和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外壁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丝辊和第二丝辊,方形框的顶部外壁开有位于第一丝辊和第二丝辊之间的方形凹槽,且方形凹槽的侧面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与第一丝辊相平行的聚丝辊,聚丝辊的侧面外壁开有与镍钛丝和不锈钢丝相适配的压线槽,压线槽的内壁设置有导热壳,导热壳的侧面外壁设置有导热硅胶,聚丝辊的内部设置有与导热壳相接触的导电线圈,方形框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永磁块。
优选地,所述方形框靠近L型块一侧的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旋壳,且旋壳的侧面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延伸至方形框下方的竖杆,竖杆的侧面外壁底端转动连接有旋壳,旋壳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轮架,轮架的侧面内壁转动连接有压轮,竖杆的侧面外壁滑动连接有位于旋壳上方的压紧圈,压紧圈和竖杆之间设置有限位槽,竖杆的侧面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位于压紧圈上方的旋紧圈。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位于芯轴下方的滑槽,且滑槽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壳,驱动壳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位于滑槽内部的下丝杆,滑壳通过螺纹连接于下丝杆的侧面外壁,驱动电机与下丝杆的侧面外壁,滑壳的内部开有内槽,内槽的上方分别开有前风槽和后风槽,前风槽位于靠近L型块的一侧,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朝向后风槽,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朝向前风槽,内槽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风扇,内槽位于风扇下方的侧面开有进风槽。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方形框上设置第一丝辊和第二丝辊,在第一丝辊和第二丝辊上能分别安装不锈钢丝卷和镍钛丝卷,再通过聚丝辊能使得不锈钢丝和镍钛丝合并,而后再缠绕在球囊导管的表面,从而能完成对混合绕丝,缠绕均匀。
2、通过设置导电线圈和永磁块,在不锈钢丝和镍钛丝绕卷时,不锈钢丝和镍钛丝运动能带动聚丝辊转动,进而能带动导电线圈转动,从而使得导电线圈切割永磁块的磁场并产生热量,通过热传递能使得不锈钢丝和镍钛丝表面发热,从而能提高不锈钢丝和镍钛丝在球囊导管表面压痕的效果,使得球囊导管表面更易产生形变。
3、通过设置滑壳,在滑壳内部设置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产生的热量能先使得球囊导管的表面软化,使得不锈钢丝和镍钛丝更易绕卷在球囊导管表面,再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产生的冷空气能使得球囊导管降温定型,进而防止回弹,提高了绕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固定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压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竖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方形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滑壳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滑壳、3滑槽、4滑轨、5抵块、6伸缩杆、7L型块、8活动转盘、9丝杆、10芯轴、11压轮、12旋壳、13方形框、14第一丝辊、15第一支撑板、16第二丝辊、17第二支撑板、18张力调节器、19驱动壳、20固定转盘、21方形块、22固定压块、23活动压块、24锁紧钮、25方形槽、26轮架、27竖杆、28旋紧圈、29压紧圈、30旋壳、31限位槽、32永磁块、33压线槽、34镍钛丝、35导热壳、36不锈钢丝、37导电线圈、38聚丝辊、39导热硅胶、40下丝杆、41进风槽、42风扇、43前风槽、44半导体制冷片、45后风槽、46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方法,步骤如下,
S1:装载阶段
a、将微导管的内管套在芯轴10上,将微导管的球囊导管套在内管的外侧,将在球囊导管内鼓入空气使得球囊导管鼓气,再将球囊导管的两端封口;
b、将芯轴10安装到固定机构上;
c、将不锈钢丝卷和镍钛丝卷安装在安放机构上,并将不锈钢丝36和镍钛丝34的一端固定;
S2:缠绕阶段
d、驱动机构带动芯轴10和丝杆9转动,丝杆9转动使得不锈钢丝卷和镍钛丝卷运动,芯轴10转动使得不锈钢丝36和镍钛丝34缠绕在球囊导管的外壁;
S3:卸料阶段
e、收缩机构带动抵块5运动使得活动转盘8离开芯轴10,将芯轴10取下,同时驱动电机反转使得方形框13复位。
其中,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1顶部外壁一侧的驱动壳19,且驱动壳19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转盘20,固定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1顶部外壁另一侧的滑轨4,且滑轨4的顶部外壁滑动连接有抵块5,抵块5朝向驱动壳19一侧的侧面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活动转盘8,芯轴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块21,固定转盘20的端部外壁和活动转盘8的端部外壁均开有与方形块21相适配的方形槽25。
其中,固定转盘20的侧面外壁开有凹槽,且凹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压块22,凹槽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压块23,活动压块23的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延伸至固定转盘20外侧的锁紧钮24。
其中,安放机构包括方形框13,且方形框13的顶部外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5和第二支撑板17,第一支撑板15的一侧外壁和第二支撑板17的一侧外壁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丝辊14和第二丝辊16。
其中,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驱动壳19侧面内壁的驱动电机,且驱动壳19的一侧外壁顶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丝杆9,方形框13通过螺纹连接于丝杆9的侧面外壁,驱动电机与丝杆9和固定转盘20均形成传动配合。
其中,收缩机构包括位于抵块5一侧的固定连接于底座1顶部外壁的L型块7,且L型块7的一侧内壁通过落到连接有伸缩杆6,伸缩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抵块5的侧面外壁,丝杆9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L型块7的侧面外壁。
实施例2
参照图1-6,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设备,包括底座,底座1的顶部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壳19,且驱动壳19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转盘20,底座1的顶部外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4,且滑轨4的顶部外壁滑动连接有抵块5,抵块5朝向驱动壳19一侧的侧面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活动转盘8,芯轴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块21,固定转盘20的端部外壁和活动转盘8的端部外壁均开有与方形块21相适配的方形槽25,固定转盘20的侧面外壁开有凹槽,且凹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压块22,凹槽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压块23,活动压块23的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延伸至固定转盘20外侧的锁紧钮24,驱动壳19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壳19的一侧外壁顶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丝杆9,方形框13通过螺纹连接于丝杆9的侧面外壁,驱动电机与丝杆9和固定转盘20均形成传动配合,抵块5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底座1顶部外壁的L型块7,且L型块7的一侧内壁通过落到连接有伸缩杆6,伸缩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抵块5的侧面外壁,丝杆9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L型块7的侧面外壁。
其中,丝杆9的侧面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方形框13,方形框13的顶部外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5和第二支撑板17,第一支撑板15的一侧外壁和第二支撑板17的一侧外壁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丝辊14和第二丝辊16,方形框13的顶部外壁开有位于第一丝辊14和第二丝辊16之间的方形凹槽,且方形凹槽的侧面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与第一丝辊14相平行的聚丝辊38,聚丝辊38的侧面外壁开有与镍钛丝34和不锈钢丝36相适配的压线槽33,压线槽33的内壁设置有导热壳35,导热壳35的侧面外壁设置有导热硅胶39,聚丝辊38的内部设置有与导热壳35相接触的导电线圈37,方形框13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永磁块32。
其中,方形框13靠近L型块7一侧的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旋壳12,且旋壳12的侧面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延伸至方形框13下方的竖杆27,竖杆27的侧面外壁底端转动连接有旋壳30,旋壳30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轮架26,轮架26的侧面内壁转动连接有压轮11,竖杆27的侧面外壁滑动连接有位于旋壳30上方的压紧圈29,压紧圈29和竖杆27之间设置有限位槽31,竖杆27的侧面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位于压紧圈29上方的旋紧圈28。
其中,底座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位于芯轴10下方的滑槽3,且滑槽3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壳2,驱动壳19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位于滑槽3内部的下丝杆40,滑壳2通过螺纹连接于下丝杆40的侧面外壁,驱动电机与下丝杆40的侧面外壁,滑壳2的内部开有内槽46,内槽46的上方分别开有前风槽43和后风槽45,前风槽43位于靠近L型块7的一侧,内槽4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44,半导体制冷片44的制冷端朝向后风槽45,半导体制冷片44的制热端朝向前风槽43,内槽46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风扇42,内槽46位于风扇42下方的侧面开有进风槽41。
使用时,将不锈钢丝卷和镍钛丝卷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丝辊14和第二丝辊16上,而后将不锈钢丝36和镍钛丝34的端部穿过两个聚丝辊38之间并伸入到固定压块22和活动压块23之间,而后通过锁紧钮24将不锈钢丝36和镍钛丝34的端部固定,而后通过将套有微导管内管和球囊导管的芯轴10固定放置在固定转盘20和活动转盘8之间,而后通过伸缩杆6带动活动转盘8运动使得方形块21插入到方形槽25中,而后根据需要绕卷的角度调节压轮11的角度,使得压轮11的角度与绕卷时的螺旋角度相同,而后旋壳12使得压轮11压在球囊导管表面,而后由驱动电机转动带动芯轴10转动,同时带动丝杆9转动,此时,先通过半导体制冷片44的制热端产生热量使得球囊导管表面软化,而后由压轮11在球囊导管表面压出与不锈钢丝36和镍钛丝34相对应的压痕,而后不锈钢丝36和镍钛丝34绕卷在球囊导管表面,同时导电线圈37能切割永磁块32的磁场,并在导电线圈37中产生热量,从而使得不锈钢丝36和镍钛丝34发热,再后由半导体制冷片44的制冷端的低温空气使得球囊导管表面冷却定型,进而完成混合绕丝。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方法,其步骤在于,
S1:装载阶段
a、将微导管的内管套在芯轴(10)上,将微导管的球囊导管套在内管的外侧,将在球囊导管内鼓入空气使得球囊导管鼓气,再将球囊导管的两端封口;
b、将芯轴(10)安装到固定机构上;
c、将不锈钢丝卷和镍钛丝卷安装在安放机构上,并将不锈钢丝(36)和镍钛丝(34)的一端固定,所述安放机构包括方形框(13),且方形框(13)的顶部外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5)和第二支撑板(17),第一支撑板(15)的一侧外壁和第二支撑板(17)的一侧外壁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丝辊(14)和第二丝辊(16);
S2:缠绕阶段
d、驱动机构带动芯轴(10)和丝杆(9)转动,丝杆(9)转动使得不锈钢丝卷和镍钛丝卷运动,芯轴(10)转动使得不锈钢丝(36)和镍钛丝(34)缠绕在球囊导管的外壁;
S3:卸料阶段
e、收缩机构带动抵块(5)运动使得活动转盘(8)离开芯轴(10),将芯轴(10)取下,同时驱动电机反转使得方形框(13)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1)顶部外壁一侧的驱动壳(19),且驱动壳(19)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转盘(20),固定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1)顶部外壁另一侧的滑轨(4),且滑轨(4)的顶部外壁滑动连接有抵块(5),抵块(5)朝向驱动壳(19)一侧的侧面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活动转盘(8),芯轴(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块(21),固定转盘(20)的端部外壁和活动转盘(8)的端部外壁均开有与方形块(21)相适配的方形槽(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转盘(20)的侧面外壁开有凹槽,且凹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压块(22),凹槽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压块(23),活动压块(23)的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延伸至固定转盘(20)外侧的锁紧钮(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驱动壳(19)侧面内壁的驱动电机,且驱动壳(19)的一侧外壁顶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丝杆(9),方形框(13)通过螺纹连接于丝杆(9)的侧面外壁,驱动电机与丝杆(9)和固定转盘(20)均形成传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机构包括位于抵块(5)一侧的固定连接于底座(1)顶部外壁的L型块(7),且L型块(7)的一侧内壁通过落到连接有伸缩杆(6),伸缩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抵块(5)的侧面外壁,丝杆(9)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L型块(7)的侧面外壁。
6.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设备,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壳(19),且驱动壳(19)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转盘(20),底座(1)的顶部外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4),且滑轨(4)的顶部外壁滑动连接有抵块(5),抵块(5)朝向驱动壳(19)一侧的侧面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活动转盘(8),芯轴(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块(21),固定转盘(20)的端部外壁和活动转盘(8)的端部外壁均开有与方形块(21)相适配的方形槽(25),所述固定转盘(20)的侧面外壁开有凹槽,且凹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压块(22),凹槽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压块(23),活动压块(23)的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延伸至固定转盘(20)外侧的锁紧钮(24),所述驱动壳(19)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壳(19)的一侧外壁顶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丝杆(9),方形框(13)通过螺纹连接于丝杆(9)的侧面外壁,驱动电机与丝杆(9)和固定转盘(20)均形成传动配合,所述抵块(5)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底座(1)顶部外壁的L型块(7),且L型块(7)的一侧内壁通过落到连接有伸缩杆(6),伸缩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抵块(5)的侧面外壁,丝杆(9)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L型块(7)的侧面外壁,所述丝杆(9)的侧面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方形框(13),方形框(13)的顶部外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5)和第二支撑板(17),第一支撑板(15)的一侧外壁和第二支撑板(17)的一侧外壁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丝辊(14)和第二丝辊(16),方形框(13)的顶部外壁开有位于第一丝辊(14)和第二丝辊(16)之间的方形凹槽,且方形凹槽的侧面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与第一丝辊(14)相平行的聚丝辊(38),聚丝辊(38)的侧面外壁开有与镍钛丝(34)和不锈钢丝(36)相适配的压线槽(33),压线槽(33)的内壁设置有导热壳(35),导热壳(35)的侧面外壁设置有导热硅胶(39),聚丝辊(38)的内部设置有与导热壳(35)相接触的导电线圈(37),方形框(13)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永磁块(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13)靠近L型块(7)一侧的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旋壳(12),且第一旋壳(12)的侧面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延伸至方形框(13)下方的竖杆(27),竖杆(27)的侧面外壁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旋壳(30),第二旋壳(30)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轮架(26),轮架(26)的侧面内壁转动连接有压轮(11),竖杆(27)的侧面外壁滑动连接有位于第二旋壳(30)上方的压紧圈(29),压紧圈(29)和竖杆(27)之间设置有限位槽(31),竖杆(27)的侧面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位于压紧圈(29)上方的旋紧圈(2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位于芯轴(10)下方的滑槽(3),且滑槽(3)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壳(2),驱动壳(19)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位于滑槽(3)内部的下丝杆(40),滑壳(2)通过螺纹连接于下丝杆(40)的侧面外壁,驱动电机与下丝杆(40)的侧面外壁,滑壳(2)的内部开有内槽(46),内槽(46)的上方分别开有前风槽(43)和后风槽(45),前风槽(43)位于靠近L型块(7)的一侧,内槽(4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44),半导体制冷片(44)的制冷端朝向后风槽(45),半导体制冷片(44)的制热端朝向前风槽(43),内槽(46)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风扇(42),内槽(46)位于风扇(42)下方的侧面开有进风槽(41)。
CN202110438868.XA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方法及使用设备 Active CN1131815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8868.XA CN113181516B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方法及使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8868.XA CN113181516B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方法及使用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1516A CN113181516A (zh) 2021-07-30
CN113181516B true CN113181516B (zh) 2022-07-15

Family

ID=76978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8868.XA Active CN113181516B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方法及使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8151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66949A (ja) * 1995-12-04 1997-10-14 Target Therapeutics Inc 編組み本体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CN202366306U (zh) * 2011-12-07 2012-08-08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球囊导引导管
CN105562867A (zh) * 2016-02-02 2016-05-11 深圳麦普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内镍钛合金导丝、导丝焊接工装及导丝焊接方法
CN106913949A (zh) * 2015-12-28 2017-07-04 威海维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神经介入微导管
CN110883120A (zh) * 2019-11-27 2020-03-17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冶金用钢丝辊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66949A (ja) * 1995-12-04 1997-10-14 Target Therapeutics Inc 編組み本体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CN202366306U (zh) * 2011-12-07 2012-08-08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球囊导引导管
CN106913949A (zh) * 2015-12-28 2017-07-04 威海维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神经介入微导管
CN105562867A (zh) * 2016-02-02 2016-05-11 深圳麦普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内镍钛合金导丝、导丝焊接工装及导丝焊接方法
CN110883120A (zh) * 2019-11-27 2020-03-17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冶金用钢丝辊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1516A (zh) 2021-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81516B (zh) 一种用于微导管制备的混合缠绕方法及使用设备
CN108356474A (zh) 一种可调节太阳能光伏板外框角部焊接设备
CN113161069A (zh) 一种铜管冷却高载流电缆
CN219859919U (zh) 一种空调铜管盘卷收纳机
CN209149873U (zh) 一种用于电缆生产拉丝装置
CN106322818A (zh) 一种旋转式电卡制冷装置
CN207441351U (zh) 一种缆线绕包机
CN110260572A (zh) 一种空调蒸发器的除霜装置
CN208666655U (zh) 一种通信电缆用电缆膜加工设备
CN218182039U (zh) 一种自粘式线圈成型装置
CN207615829U (zh) 一种焊锡机
CN219881548U (zh) 铝条生产装置
CN210619846U (zh) 一种卧式绕线机
CN110899348A (zh) 一种基于偏心转动的铜线生产用拉伸缠绕装置
CN216216422U (zh) 转子热装配专用设备
CN211828472U (zh) 一种线饼绕线机
CN215988430U (zh) 一种多工位操作的变压器生产用绕线装置
CN218889960U (zh) 一种西洋参粉低温灭菌装置
CN220187299U (zh) 一种用于刹车片热处理烘干箱
CN216324832U (zh) 一种用于缠绕加热丝的绕线机
CN217947264U (zh) 一种电线加工用电线除尘式均匀收卷装置
CN207975439U (zh) 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冰箱显示屏
CN218860814U (zh) 一种锥齿轮轴螺纹部退火装置
CN219824267U (zh) 一种退火加热设备
CN214956412U (zh) 一种线圈生产专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