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77334B - 一种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77334B CN113177334B CN202110351410.0A CN202110351410A CN113177334B CN 113177334 B CN113177334 B CN 113177334B CN 202110351410 A CN202110351410 A CN 202110351410A CN 113177334 B CN113177334 B CN 1131773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ll
- unit
- unit cell
- entities
- ent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7
- 210000005056 cell body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555 catalytic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4 computer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60 computer-aided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754 hybrid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076 repl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20—Finite element generation, e.g. wire-frame surface description, tessel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对于欲建立的多胞TPMS多孔结构,选定梯度特征胞体组,利用软件建立各单胞网格模型;拟合各单胞曲面,转换单胞实体,各单胞实体按照原区间位置进行排列;依据单胞实体自身的曲面间是否呈现面面投射关系,对不同特征类单胞实体间的连接界面划分面单元;对单胞实体的其他端界面划分面单元;划分单胞实体的体单元,得到梯度特征胞体组的混合体单元模型;按区间位置复制传递梯度特征胞体组的混合体单元模型,合并体单元节点,得到欲建立的多胞TPMS多孔结构实体的有限元混合体单元模型。本发明尤其适用于梯度跨度大、胞体特征差异明显的TPMS多孔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三周期最小曲面(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TPMS)是近十年来开始兴起的一种贯通的复杂曲面结构,可通过数学软件快速设计和修改参数得到特征分布不同、结构多变的多胞TPMS支架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随着3D打印技术的日渐成熟,TPMS支架结构因具有自支撑性、无尖锐拐角积聚和高比表面积等显著优点,在承压吸能、自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通常在增材制造前需要进行结构设计的仿真分析和优化,故对高效的结构建模和高质量网格划分方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现有的对于梯度TPMS支架的有限元建模方法仍有许多不足,如利用Matlab程序建立梯度TPMS支架结构并划分六面体单元,但多孔形态失真严重且单元分布不规则,易导致仿真结果畸变,且由于TPMS支架结构的多重曲面特征导致计算量大,对计算机性能要求较高。另外一类思路是利用三维建模工具先建立TPMS支架结构,再利用有限元工具划分单元。如利用Rhino及GH插件进行参数化建模,但对于复杂多重曲面,为保证精确度和结构的完整性,三角网格数量巨大,且STL格式文件无法做几何修改,若要得到可以进行几何修改的IGES/STP等常见实体格式,直接转换为实体曲面往往因为计算量巨大导致计算机内存崩溃。若通过缩减三角网格数再进行转换,大概率导致三角面片丢失、结构破碎,从而阻碍了进一步建立高质量的有限元模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是一种有限元混合单元划分方法,本发明分区间建立梯度特征胞体组的各单胞网格模型,转换成各单胞实体,再划分面单元和体单元,有利于进一步建立高质量的有限元模型;并且给出一种针对TPMS多孔结构的混合体单元划分方法,将两类特征胞体分别划分为六面体体单元和二阶四面体体单元,计算收敛效果更好,该有限元划分方法尤其适用于梯度跨度大、胞体特征差异明显的TPMS多孔结构。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于欲建立的多胞TPMS多孔结构,选定梯度特征胞体组,利用软件建立各单胞网格模型,以网格格式文件导出;
步骤S2:将所述网格格式文件导入有限元建模软件拟合各单胞曲面,将各单胞曲面转换单胞实体,各单胞实体按照原区间位置进行排列;
步骤S3:依据单胞实体自身的曲面间是否呈现面面投射关系,如呈现面面投射关系则记为特征1类单胞实体,否则记为特征2类单胞实体;
步骤S4:对不同特征类单胞实体间的连接界面划分面单元,1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处理为四边形面单元,2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处理为二阶三角形面单元;
步骤S5:对单胞实体的其他端界面划分面单元,其他端界面是指同一单胞实体除了在梯度胞体组内的连接界面以外的其他端面,平行的端界面划分为完全对应的面单元分布;
步骤S6:划分单胞实体的体单元,对1类单胞实体生成六面体体单元,对2类单胞实体生成二阶四面体体单元,合并体单元节点,得到梯度特征胞体组的混合体单元模型;
步骤S7:按区间位置复制传递梯度特征胞体组的混合体单元模型,合并体单元节点,得到欲建立的多胞TPMS多孔结构实体的有限元混合体单元模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1中以胞体是否相同作为判断标准,选定连续局部区间内的多胞TPMS梯度多孔结构的梯度特征胞体组,利用Mathematica软件分别建立梯度特征胞体组中的各单胞网格模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2中将各单胞网格模型导入Hypermesh软件中,拟合曲面生成单胞实体,各单胞实体按照原区间位置进行排列。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4具体为:
先对1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划分四边形面单元,再对2类单胞实体的界面处按两个三角形面单元对应1个四边形面单元的形式划分出三角形面单元,1类单胞实体和2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上面单元节点一一对应,转换阶数为二阶三角形面单元;对1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在原四边形网格的基础上按照2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面单元的一阶节点和二阶节点重新划分为四个四边形面单元,同类单胞实体之间连接界面上节点一一对应,面单元划分一致。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6中对1类单胞实体基于已存在的面单元投射六面体体单元,对2类单胞实体基于已存在的面单元生成二阶四面体体单元,合并体单元节点,得到梯度特征胞体组的混合体单元模型。
一种多胞TPMS梯度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系统,用于实现所述多胞TPMS梯度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对欲建立的多胞TPMS多孔结构,选定梯度特征胞体组,利用软件建立各单胞网格模型,以网格格式文件导出;
第二模块,用于将所述网格格式文件导入有限元建模软件拟合各单胞曲面,将各单胞曲面转换单胞实体,各单胞实体按照原区间位置进行排列;
第三模块,用于依据单胞实体自身的曲面间是否呈现面面投射关系,如呈现面面投射关系则记为特征1类单胞实体,否则记为特征2类单胞实体;
第四模块,用于对不同特征类单胞实体间的连接界面划分面单元,1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处理为四边形面单元,2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处理为二阶三角形面单元;
第五模块,用于对单胞实体的其他端界面划分面单元,其他端界面是指同一单胞实体除了在梯度胞体组内的连接界面以外的其他端面,平行的端界面划分为完全对应的面单元分布;
第六模块,用于划分单胞实体的体单元,对1类单胞实体生成六面体体单元,对2类单胞实体生成二阶四面体体单元,合并体单元节点,得到梯度特征胞体组的混合体单元模型;
第七模块,用于按区间位置复制传递梯度特征胞体组的混合体单元模型,合并体单元节点,得到欲建立的多胞TPMS多孔结构实体的有限元混合体单元模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模块中利用Mathematica软件建立单胞网络模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模块中将各单胞网格模型导入Hypermesh软件中,拟合曲面生成单胞实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分区间建立梯度特征胞体组的各单胞网格模型,转换成各单胞实体,再划分面单元和体单元,有利于进一步建立高质量的有限元模型;并且给出一种针对TPMS多孔结构的混合体单元划分方法,将两类特征胞体的分别划分为六面体体单元和二阶四面体体单元,计算收敛效果更好。该有限元划分方法尤其适用于梯度跨度大、胞体特征差异明显的TPMS支架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实施流程;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生成的示意图,其中图2(a)是欲建立的多孔结构和选定的梯度特征胞体组,图2(b)是各单胞的实体模型,图2(c)是各单胞及梯度特征胞体组的体单元模型,图2(d)多孔结构的体单元模型;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1类单胞实体与2类单胞实体连接界面处面单元的匹配划分过程,其中,图3(a)是1类单胞实体界面划分的四边形面单元,图3(b)是2类单胞实体的界面对应节点划分的一阶三角形面单元,图3(c)是2类单胞实体的界面上一阶三角形面单元转换成二阶三角形面单元,图3(d)是1类单胞实体的界面上对应节点重新划分四边形面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于欲建立的一定几何区间内的多胞TPMS多孔结构,以胞体是否相同作为判断标准,选定连续局部区间内的梯度特征胞体组,利用软件分别建立该梯度特征胞体组中的各单胞模型,以网格格式文件导出。具体为:对欲设计建立于{x∈[x1,x2],y∈[y1,y2],z∈[z1,z2]}区间上的多胞TPMS多孔结构,以胞体是否相同作为判断标准,选定连续局部区间{x∈[x3,x4],y∈[y3,y4],z∈[z3,z4]|x3,x4∈[x1,x2],y3,y4∈[y1,y2],z3,z4∈[z1,z2]}内的梯度特征胞体组,针对该特征组内的各胞体,利用Mathematica软件分别建立各单胞网格模型,以STL格式文件导出。
步骤S2:将所述网格格式文件导入有限元建模软件拟合各单胞曲面,分割曲面片,封闭曲面生成单胞实体;将所述各单胞实体按照原区间位置进行排列,相邻区间的单胞间连接界面紧密接触。具体为:将各单胞模型的STL格式文件导入Hypermesh中,通过曲面创建功能从三角面片简单拟合出碎片曲面,Toogle处理所有曲线,提取边界轮廓环线,分割曲面区域。检查各轮廓环线上硬点情况和曲面间的对应投射关系。对非几何特征处的硬点检查附近连接线并补足环线,再进行点压缩,完善曲面分割结果。封闭曲面包裹生成结构实体。将所述各单胞实体依次导入同一图层,按照原区间位置进行排列,相邻区间的单胞间连接界面紧密接触。
步骤S3:区分所述梯度特征胞体组中的不同结构特征的单胞实体,依据单胞实体自身的曲面间是否呈现面面投射关系;如呈现面面投射关系则记为特征1类单胞实体,否则记为特征2类单胞实体。具体为:依据单胞实体自身的曲面间是否呈现面面投射关系区分单胞类型;如单胞实体呈现面面投射关系则记为特征1类单胞实体,否则记为特征2类单胞实体;
步骤S4:对不同特征类单胞实体间的连接界面划分面单元,1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处理为四边形面单元,2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处理为二阶三角形面单元,相邻的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节点数量与位置一致,特征同类胞体间界面上的面单元一致。具体为:对1类单胞实体,连接界面处理为四边形面单元,平行两个界面上的表面面单元划分为完全对应;对2类单胞实体,连接界面处理为三角形面单元,平行两个界面上的表面面单元划分为完全对应;相邻胞体的连接界面节点数量与位置一致,特征同类胞体间界面上的面单元一致。
1类单胞实体与2类单胞实体间界面上面单元的处理具体为:先对1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划分四边形面单元,验证面单元质量,再对2类单胞实体的界面处按两个三角形面单元对应1个四边形面单元的形式划分出三角形面单元,两个界面上面单元节点一一对应。转换阶数为二阶三角形面单元。对1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在原四边形网格的基础上按照2类单胞实体面单元的一阶节点和二阶节点重新划分四边形面单元,一个原四边形单元划分为四个新四边形单元,检测单元质量。
同类胞体之间连接界面上节点一一对应,面单元划分完全一致。
步骤S5:对单胞实体的其他端界面划分面单元,平行的两个端界面划分为完全对应的面单元分布,以保证梯度特征胞体组体单元复制传递时节点连续。具体为:为保证在后续步骤中由连续局部区间上的梯度特征胞体组复制传递得到整体区间上的多胞TPMS多孔结构时单元节点连续,单胞内平行于该传递方向上的两个端界面划分为完全对应的面单元分布。
步骤S6:按所述面单元,分别划分单胞实体的体单元,对1类单胞实体基于已存在的面单元投射六面体体单元,对2类单胞实体基于已存在的面单元生成二阶四面体体单元,合并体单元节点,得到梯度特征胞体组的混合体单元模型。具体为:建立新图层转移面单元,建立新图层存放体单元;对1类单胞实体,基于已存在的面单元以Solid map中的Onevolume模式投射六面体体单元,对2类单胞实体,基于已存在的面单元以Volume tetramesh模式生成四面体体单元,转换成二阶四面体体单元。体单元间合并节点,合并公差设置为10%~30%网格单元典型尺寸,得到梯度特征胞体组的混合体单元模型。
步骤S7:按区间位置复制传递所述的梯度特征胞体组体单元模型,合并体单元节点,得到欲建立的一定几何区间内的多胞TPMS多孔结构实体的有限元混合体单元模型。具体为:由{x∈[x3,x4],y∈[y3,y4],z∈[z3,z4]|x3,x4∈[x1,x2],y3,y4∈[y1,y2],z3,z4∈[z1,z2]}区间上的梯度特征胞体组体单元复制传递得到{x∈[x1,x2],y∈[y1,y2],z∈[z1,z2]}区间上的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有限元混合体单元模型,体单元间合并节点,合并公差设置为10%~30%网格单元典型尺寸。
下面结合一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实现过程。
步骤S1,欲基于Gyroid曲面结构创建5x5x5多胞TPMS多孔结构,单胞尺寸1mm x1mm x2mm,沿z轴方向的截面最大相对密度为90%,最小相对密度为20%。整体区间为{x∈[-2.5,2.5],y∈[-2.5,2.5],z∈[-5,5]},选定区间{x∈[-2.5,-1.5],y∈[1.5,2.5],z∈[-5,5]}上结构作为梯度特征胞体组。利用Mathematica软件建立各单胞模型,样本在x、y、z方向上尺寸分别为lx、ly、lz,胞体数目分别为kx、ky、kz,利用πkx/lx、πky/ly、πkz/lz分别控制x、y、z方向上的单胞尺寸,控制方程为:
此实施例中C=0.3044+0.2185Abs[z],控制z轴方向上的梯度分布。建立区间z∈[-5,-3]、z∈[-3,-1]、z∈[-1,1]、z∈[1,3]、z∈[3,5]五个单胞模型,以STL形式分别导出。
以上可参见图2所示。图2(a)是欲建立的多孔结构和选定的梯度特征胞体组。
步骤S2,将各单胞结构STL文件导入Hypermesh软件中,通过曲面创建功能从三角面片简单拟合出碎片曲面。由于曲面在轮廓边界附近易畸变,利用Element by face分开建立各曲面,表面复杂度调整到8级。Toogle处理所有曲线,以公差0.01~0.05缝合曲面缝隙,提取边界轮廓共享边,压缩多余硬点。封闭曲面生成结构实体。将各单胞实体按照原区间位置进行排列,相邻区间的单胞间连接界面紧密接触。
以上可参见图2所示。图2(b)是各单胞的实体模型。
步骤S3,区分不同结构特征的胞体,区间z∈[-3,-1]、z∈[-1,1]、z∈[1,3]上的单胞实体的曲面呈现面面投射关系,记为特征1类单胞实体,区间z∈[-5,-3]、z∈[3,5]上的单胞实体因相对密度较大呈现包裹通孔状,不呈现面面投射关系,记为特征2类单胞实体。
步骤S4,从区间z∈[-5,-3]胞体和区间z∈[-3,-1]胞体的连接界面开始划分。区间z∈[-3,-1]胞体一侧的连接界面以边偏差模式划分四边形面单元,单元尺寸0.04,qualityindex验证网格质量,区间z∈[-5,-3]胞体一侧的连接界面按两个一阶三角形面单元对应1个四边形面单元的形式划分一阶三角形面单元,两侧界面上节点一一对应。转换阶数为二阶三角形面单元。区间z∈[-3,-1]胞体一侧的连接界面在原四边形面单元的基础上,按照区间z∈[-5,-3]胞体一侧的连接界面面网格的二阶节点重新划分四边形面单元,一个原四边形单元划分为四个新四边形单元,检测单元质量。区间z∈[3,5]胞体和区间z∈[1,3]胞体间的连接界面同上述处理。
以上可参见图3所示。图3是1类单胞实体与2类单胞实体连接界面上的面单元的匹配划分过程。图3(a)是1类单胞实体界面划分的四边形面单元,图3(b)是2类单胞实体的界面对应节点划分的一阶三角形面单元,图3(c)是2类单胞实体的界面上一阶三角形面单元转换成二阶三角形面单元,图3(d)是1类单胞实体的界面上对应节点重新划分四边形面单元。
区间z∈[1,3]胞体和z∈[-1,1]胞体间的连接界面的面上节点一一对应,四边形面单元划分完全一致。区间z∈[-3,-1]胞体和区间z∈[-1,1]胞体间的连接界面同上述处理。
步骤S5,为保证在后续步骤中由梯度特征胞体组复制传递得到整体区间上的多胞TPMS多孔结构时单元节点连续,单胞内平行于x方向上的两个端界面划分为完全对应的面单元分布,单胞内平行于y方向上的两个端界面划分为完全对应的面单元分布。
对于区间z∈[-5,-3]胞体和区间z∈[3,5]胞体,平行于y轴方向的两个界面划分为完全对应分布的三角形单元,单元尺寸0.04~0.08,转换成二阶三角形;平行于x轴方向的两个界面同上述处理。
对于区间z∈[-3,-1]胞体、区间z∈[-1,1]胞体和区间z∈[1,3]胞体,平行于y轴方向的两个界面划分为节点完全对应的四边形单元,单元尺寸0.05;平行于x轴方向的两个界面同上述处理。
步骤S6,对区间z∈[-5,-3]胞体、区间z∈[3,5]胞体以Solid map中的One volume模式投射六面体体单元,厚度方向单元尺寸0.04;对于区间z∈[-3,-1]胞体、区间z∈[-1,1]胞体和区间z∈[1,3]胞体以Volume tetramesh模式生成四面体体单元,单元尺寸0.05~0.2,转换成二阶四面体体单元。
以上胞体的体单元以0.005的公差合并节点,得到区间{x∈[-2.5,-1.5],y∈[1.5,2.5],z∈[-5,5]}上梯度特征胞体组的混合体单元模型。
以上可参见图2所示。图2(c)是各单胞及梯度特征胞体组的体单元模型。
步骤S7,由{x∈[-2.5,-1.5],y∈[1.5,2.5],z∈[-5,5]}区间上的梯度特征胞体组体单元复制传递得到{x∈[-2.5,2.5],y∈[-2.5,2.5],z∈[-5,5]}区间上的多胞Gyroid多孔结构的有限元混合体单元模型,以0.005的公差合并体单元节点,获得节点连续的六面体和二阶四面体混合体单元模型,经过仿真验证,收敛效果良好。
以上可参见图2所示。图2(d)多孔结构的体单元模型。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于欲建立的多胞TPMS多孔结构,选定梯度特征胞体组,利用软件建立各单胞网格模型,以网格格式文件导出;
步骤S2:将所述网格格式文件导入有限元建模软件拟合各单胞曲面,将各单胞曲面转换单胞实体,各单胞实体按照原区间位置进行排列;
步骤S3:依据单胞实体自身的曲面间是否呈现面面投射关系,如呈现面面投射关系则记为特征1类单胞实体,否则记为特征2类单胞实体;
步骤S4:对不同特征类单胞实体间的连接界面划分面单元,1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处理为四边形面单元,2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处理为二阶三角形面单元;
步骤S5:对单胞实体的其他端界面划分面单元,平行的端界面划分为完全对应的面单元分布;
步骤S6:划分单胞实体的体单元,对1类单胞实体生成六面体体单元,对2类单胞实体生成二阶四面体体单元,合并体单元节点,得到梯度特征胞体组的混合体单元模型;
步骤S7:按区间位置复制传递梯度特征胞体组的混合体单元模型,合并体单元节点,得到欲建立的多胞TPMS多孔结构实体的有限元混合体单元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以胞体是否相同作为判断标准,选定连续局部区间内的多胞TPMS梯度多孔结构的梯度特征胞体组,利用Mathematica软件分别建立梯度特征胞体组中的各单胞网格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将各单胞网格模型导入Hypermesh软件中,拟合曲面生成单胞实体,各单胞实体按照原区间位置进行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
先对1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划分四边形面单元,再对2类单胞实体的界面处按两个三角形面单元对应1个四边形面单元的形式划分出三角形面单元,1类单胞实体和2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上面单元节点一一对应,转换阶数为二阶三角形面单元;对1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在原四边形网格的基础上按照2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面单元的一阶节点和二阶节点重新划分为四个四边形面单元,同类单胞实体之间连接界面上节点一一对应,面单元划分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对1类单胞实体基于已存在的面单元投射六面体体单元,对2类单胞实体基于已存在的面单元生成二阶四面体体单元,合并体单元节点,得到梯度特征胞体组的混合体单元模型。
6.一种多胞TPMS梯度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多胞TPMS梯度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对欲建立的多胞TPMS多孔结构,选定梯度特征胞体组,利用软件建立各单胞网格模型,以网格格式文件导出;
第二模块,用于将所述网格格式文件导入有限元建模软件拟合各单胞曲面,将各单胞曲面转换单胞实体,各单胞实体按照原区间位置进行排列;
第三模块,用于依据单胞实体自身的曲面间是否呈现面面投射关系,如呈现面面投射关系则记为特征1类单胞实体,否则记为特征2类单胞实体;
第四模块,用于对不同特征类单胞实体间的连接界面划分面单元,1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处理为四边形面单元,2类单胞实体的连接界面处理为二阶三角形面单元;
第五模块,用于对单胞实体的其他端界面划分面单元,其他端界面是指同一单胞实体除了在梯度胞体组内的连接界面以外的其他端面,平行的端界面划分为完全对应的面单元分布;
第六模块,用于划分单胞实体的体单元,对1类单胞实体生成六面体体单元,对2类单胞实体生成二阶四面体体单元,合并体单元节点,得到梯度特征胞体组的混合体单元模型;
第七模块,用于按区间位置复制传递梯度特征胞体组的混合体单元模型,合并体单元节点,得到欲建立的多胞TPMS多孔结构实体的有限元混合体单元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胞TPMS梯度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中利用Mathematica软件建立单胞网络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胞TPMS梯度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中将各单胞网格模型导入Hypermesh软件中,拟合曲面生成单胞实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51410.0A CN113177334B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一种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51410.0A CN113177334B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一种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77334A CN113177334A (zh) | 2021-07-27 |
CN113177334B true CN113177334B (zh) | 2024-03-19 |
Family
ID=76923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51410.0A Active CN113177334B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一种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7733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13455B (zh) * | 2022-02-25 | 2024-04-09 | 江苏大学 | 一种类多晶结构多孔材料及其设计方法 |
CN119670264B (zh) * | 2025-02-20 | 2025-07-01 | 东北大学 | 一种散热承载优化的变尺寸变密度点阵结构机翼设计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20796A (zh) * | 2018-06-22 | 2018-11-30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面向增材制造基于有限元网格的点阵结构构造方法 |
CN112036063A (zh) * | 2020-08-17 | 2020-12-04 | 燕山大学 | 用于增材制造的三周期极小曲面变密度点阵结构设计方法 |
-
2021
- 2021-03-31 CN CN202110351410.0A patent/CN1131773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20796A (zh) * | 2018-06-22 | 2018-11-30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面向增材制造基于有限元网格的点阵结构构造方法 |
CN112036063A (zh) * | 2020-08-17 | 2020-12-04 | 燕山大学 | 用于增材制造的三周期极小曲面变密度点阵结构设计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3D打印TPMS多孔材料力学性能数值仿真;李心远等;《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50卷(第3期);第386-392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77334A (zh) | 2021-07-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77334B (zh) | 一种多胞tpms多孔结构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及系统 | |
CN105787226B (zh) | 四边有限元网格模型的参数化模型重建 | |
CN108327287A (zh) | 一种三周期极小曲面三维打印切片轮廓的快速生成方法 | |
CN106557638A (zh) | 焊接混合双向过渡单元网格模型的建立方法 | |
CN104239655A (zh) | 一种汽车轮毂的轻量化设计方法 | |
CN110110385B (zh) | 基于复合形的自适应代理模型在电池模块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 |
CN107679334B (zh) | 一种变厚度复合材料层压板有限元建模方法 | |
CN108230441A (zh) | 一种构建烟支三维模型及其流道优化的方法 | |
Staten et al. | Hexahedral Mesh Matching: Converting non‐conforming hexahedral‐to‐hexahedral interfaces into conforming interfaces | |
CN109977551A (zh) | 一种基于nurbs的点阵材料建模方法 | |
CN117010241A (zh) | 场引导的晶格结构自动化设计方法 | |
CN115935673A (zh) | 一种基于射线追踪的fdtd网格剖分方法及系统 | |
CN109101671B (zh) | 一种变密度与变构型三维点阵结构建模方法 | |
CN104732589A (zh) | 快速混合网格生成方法 | |
CN118551399B (zh) | 反应堆流场模拟用并行分区动态网格加密优化方法及系统 | |
CN104866687A (zh) | 支持stl数据源的动态空间索引构建方法 | |
CN104133923A (zh) | 一种车身快速改型设计方法 | |
CN106780747B (zh) | 一种快速分割cfd计算网格的方法 | |
CN108225243A (zh) | 一种快速获取异形曲面结构厚度分布的方法 | |
CN118194588A (zh) | 一种面向多应用场景的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高效设计系统 | |
CN118296868A (zh) | 一种通过自驱动优化多孔结构加速充电动力学的方法 | |
CN117272500A (zh) | 一种基于多块拓扑的旋转机械结构网格自动生成方法 | |
CN102063532A (zh) | 多学科优化设计中的网格转换方法 | |
CN116305354A (zh) | 一种混合网格到谱元网格的转换方法 | |
CN114757123A (zh) | 一种用于板形核燃料堆芯的跨维度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