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71591A - 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71591A
CN113171591A CN202110521352.1A CN202110521352A CN113171591A CN 113171591 A CN113171591 A CN 113171591A CN 202110521352 A CN202110521352 A CN 202110521352A CN 113171591 A CN113171591 A CN 113171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d
gear
training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13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en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05213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715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71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159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1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upper limbs or related muscles, e.g. chest, upper back or shoulder mus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6User-manipulated weigh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054Features for injury prevention on an apparatus, e.g. shock absor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054Features for injury prevention on an apparatus, e.g. shock absorbers
    • A63B2071/0072Limiting the applied force, torque, movement or spe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因缺乏对训练者安全防护功能而导致容易使得训练者受伤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该装置可根据拉力臂移动速度的快慢而相应的调整其复位时的转动阻尼,训练者因体能不足而无法控制拉力臂造成拉力臂快速转动时,可增大拉力臂的转动阻尼,从而减小拉力臂的转动速度避免对训练者胳膊、手臂的肌肉组织造成拉伸或者扭伤,若拉力臂的转速仍继续增大,则控制拉力臂与训练板断开连接(即,将负重抛弃)进而对训练者进行防护。

Description

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身训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在健美操力量训练中需要进行拉伸、扩胸等练习,在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同时还能锻炼肌肉组织力量,在训练过程中,随着训练时长的增加,训练者的体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下降,当其进行拉伸过程中极易因体能不足而无法控制拉力训练机的拉力臂,而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训练器材仅仅是只有对拉伸进行训练的功能,而没有针对训练者无法控制拉力臂时而造成肌肉扭伤或者拉伤这一情况,做出可靠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当训练者因体能不足而无法控制拉力臂时,拉力臂会在负重的作用下带动训练者手臂、胳膊沿反方向快速移动,极易对训练者的肌肉组织造成损伤,使得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再一个训练者因出汗导致手滑进而无法握住与拉力臂时,拉力臂会在负重作用下快速沿反方向移动,此时快速转动的拉力臂极易撞击在训练者身体上进而对其造成伤害;
鉴于以上我们提供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该装置可根据拉力臂移动速度的快慢而相应的调整其复位时的转动阻尼,训练者因体能不足而无法控制拉力臂造成拉力臂快速转动时,可增大拉力臂的转动阻尼,从而减小拉力臂的转动速度避免对训练者胳膊、手臂的肌肉组织造成拉伸或者扭伤,若拉力臂的转速仍继续增大,则控制拉力臂与训练板断开连接(即,将负重抛弃)进而对训练者进行防护。
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包括训练架且训练架上横向间隔设有两与之转动安装的拉力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架上纵向滑动安装有移动杆且两拉力臂经传动装置驱动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纵向一端连接有钢丝且钢丝经导向轮连接有竖向滑动安装于训练架上的训练板;
所述移动杆内转动安装有行走齿轮且行走齿轮啮合有固定于训练架上的齿条,所述移动杆上设有矩形腔且矩形腔内滑动安装有阀板,所述阀板经第一连杆机构由行走齿轮驱动,所述移动杆上设有液压箱,矩形腔纵向两侧分别经L形管、阶梯管与液压箱连通,所述L形管内设有控制阀且控制阀连接有设于移动杆上的啮合脱离装置,所述啮合脱离装置经行走齿轮驱动且啮合脱离装置与行走齿轮相配合满足:当行走齿轮转动速度过快时可通过啮合脱离装置带动控制阀动作;
所述阶梯管内竖向滑动有锥形板且锥形板与移动杆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L形管内同轴心转动安装有叶片且叶片连接有设于移动杆上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经第二连杆机构连接有设于移动杆上的解锁装置且当控制阀转动一定角度后通过解锁装置解除定位装置对叶片的定位,所述移动杆上设有转速检测装置且转速检测装置与控制锥形板移动。
优选的,所述啮合脱离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移动杆上的外齿圈且外齿圈与移动杆之间连接有扭簧,所述移动杆上设有与外齿圈同轴心转动安装的啮合板且啮合板上沿其径向滑动安装有啮合齿,所述啮合齿与啮合板之间连接有啮合弹簧且外齿圈内圆面上均布设有与啮合齿配合的内齿系,所述外齿圈驱动控制阀,所述啮合板经行走齿轮驱动。
优选的,所述控制阀包括同轴心固定安装于L形杆内的圆板且圆板上间隔环绕设有通孔,所述圆板内同轴心设有圆形腔且圆形腔内同轴心转动安装有流量板,所述流量板上间隔环绕设有若干与通孔相配合的圆孔,所述流量板连接有设于移动杆上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且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连接有转动安装于移动杆上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外齿圈啮合。
优选的,所述流量板外圆面设有若干控制齿系且控制齿系啮合有转动安装于L形管上的控制齿轮,所述控制齿轮与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叶片置于L形管外一端同轴转动有定位板,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移动杆的定位杆且定位板上设有与定位杆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与移动杆之间连接有定位弹簧,第二连杆机构包括与定位杆一体设置的L形杆且L形杆竖向部分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解锁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解锁装置包括竖向滑动安装于移动杆上的解锁杆且解锁杆与移动杆之间连接有解锁弹簧,所述解锁杆底部与第一连杆转动安装且解锁杆面向矩形腔一侧一体设有抵接板,所述移动杆上设有与传动齿轮同轴转动的解锁板且解锁板上偏心设有圆杆。
优选的,所述转速检测装置包括与定位板同轴心固定安装的圆筒且圆筒内圆面间隔固定安装有互为电连接的导电杆,两所述导电杆置于圆筒外一端共同连接有导电框,所述移动杆上间隔设有两磁铁且导电框位于两磁铁之间,所述导电框、两导电杆串联于同一电性回路中,所述锥形板连接有升降控制装置且升降控制装置可根据电性回路中电流大小而相应的控制锥形板上移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锥形板同轴心固定有细杆且细杆置于阶梯管外一端一体设有矩形板,伸缩弹簧连接于矩形板与矩形腔之间,所述升降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矩形腔上且位于矩形板上方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串联于电性回路中且矩形板上端面设有铁片。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靠近导向轮一端滑动安装有承载筒且承载筒内两侧滑动安装有抵挡板,两所述抵挡板与承载筒之间连接有承载弹簧且钢丝与承载筒连接,所述移动杆上设有与承载筒相配合的穿孔,所述移动杆内滑动安装有与抵挡板相配合的退出杆且退出杆与移动杆之间连接有退出弹簧,所述退出杆上一体设有斜板且移动杆内顶壁滑动安装有与两斜板配合的凹槽块,所述凹槽块经电动推杆驱动,当锥形板上移至极限位置时,电动推杆动作且使得两抵挡板滑入至承载筒内。
优选的,所述矩形腔上设有触发开关且当锥形板上移至极限位置时,使得触发开关触发,所述触发开关电性连接有微控制器且微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动作。
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1)该装置可根据拉力臂移动速度的快慢而相应的调整其复位时的转动阻尼,训练者因体能不足而无法控制拉力臂造成拉力臂快速转动时,可增大拉力臂的转动阻尼,从而减小拉力臂的转动速度避免对训练者胳膊、手臂的肌肉组织造成拉伸或者扭伤,若拉力臂的转速仍继续增大,则控制拉力臂与训练板断开连接(即,将负重抛弃)进而对训练者进行防护;
(2)在本方案中,当训练者体能不足而无法控制柱拉力臂时(或者手滑与拉力臂脱离时),会逐渐增大拉力臂的转动阻尼,但并不会一下将阻尼增加到很大(根据训练者是否能够控制柱拉力臂而决定阻尼增加的大小),若增大一定阻尼后,训练者能够实现对拉力臂的控制时,则可继续进行拉力的训练,只有当训练者彻底无法控制柱拉力臂时,方才将阻尼增加到最大并且将负重与拉力臂断开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移动杆与移动齿轮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钢丝、导向轮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矩形腔、阶梯管、L形管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驱动板、齿轮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矩形板、电磁铁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A处结构放大后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L形管部分剖视后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圆板剖视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流量板与圆板分离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承载筒与移动杆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承载筒剖视后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图中B处结构放大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5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训练架1且训练架1上横向间隔设有两与之转动安装的拉力臂2,训练架1上一体设有座椅,训练者在进行训练时做在座椅上然后通过两手臂握住拉力臂2进行拉力训练,本实施例的改进之处在于,如附图4所示,在训练架1上纵向滑动安装有移动杆3且两拉力臂2经传动装置驱动移动杆3(如附图4所示,传动装置包括经拉力臂2驱动的带轮组且带轮组驱动有转动安装于训练架上的换向齿轮6,换向齿轮6啮合有移动齿轮5且移动齿轮5啮合有设于移动杆3侧壁的移动齿系4,当训练者手握拉力臂2转动时进而可实现带动移动杆3进行纵向移动),当训练者手握拉力臂2进行转动时,会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移动杆3沿着训练架1进行纵向移动,如附图2所示,移动杆3远离拉力臂2一端连接有钢丝7并且经导向轮8连接有竖向滑动安装于训练架1上的训练板9(训练板9上放置有负重块,不同人根据其体能水平而相应的选择放置于训练板9上的负重块的数量),当训练者转动拉力臂2时会通过移动杆3、钢丝7 、导向轮8实现带动训练板9沿着训练架1进行竖向移动,从而实现拉力训练的效果;
如附图4所示,当训练者手握拉力臂2进行转动时,同步带动移动杆3在训练架1上进行纵向移动,进而通过固定在训练架1上的齿条11与行走齿轮10的配合带动行走齿轮10转动,伴随着行走齿轮10的转动,通过第一连杆机构带动阀板13沿着矩形腔12进行移动(阀板13的面积与矩形腔12的截面积相同,即,阀板13将矩形腔12分割成两腔体,如附图7所示),我们在液压箱66内住满有液压油并且液压箱66通过L形管17、阶梯管18实现与矩形腔12连通(液压箱66、矩形腔12、L形管17、阶梯管18内均注满液压油,阶梯管18设置于矩形腔12靠近行走齿轮10一端的上端面,L形管17设置在矩形腔12远离行走齿轮10一端侧壁上,如附图6所示),设定当拉力臂2处于初始位置时阀板13处于矩形腔12内且远离行走齿轮10一端,当训练者开始进行拉力训练并且转动拉力臂2时,会带动阀板13缓慢朝着靠近行走齿轮10的方向在矩形腔12内移动,进而将矩形腔12内的液压油经阶梯管18推入至液压箱66内,而此时液压箱66内的液压油经L形管17进入到矩形腔12内位于阀板13左侧的空间内(如附图7所示),当训练者将拉力臂2转动到一定程度并且需要复位时,会减小施加在拉力臂2上的作用力并且使得拉力臂2沿反方向转动,带动移动杆3沿反方向移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杆机构带动阀板13在矩形腔12内沿反方向移动,此时在阀板13的作用下将处于阀板13左侧的液压油推入至液压箱66内,液压箱66内的液压油经阶梯管18进入至矩形腔12位于阀板13右侧的空间内,周而复始进而完成拉力训练;
在上述正常训练过程中,拉力臂2均在训练者的控制下以较慢的速度进行转动,此时移动杆3移动速度同样较慢进而使得齿轮无法通过啮合脱离装置带动设于L形管17内的控制阀产生动作(即,在正常训练过程中控制阀始终处于最大开启状态),如附图6所示,在阶梯管18内竖向滑动安装有锥形板19,锥形板19的最大直径小于阶梯管18较粗部位的直径且小于阶梯管18较细部位的直径,在正常训练过程中,当训练者用力拉动拉力臂2转动时会带动阀板13在矩形腔12内朝着靠近行走齿轮10的方向移动,进而会将矩形腔12内的液压油经阶梯管18推入至液压箱66内,此时液压油经过阶梯管18时会施加在锥形板19下端面一个作用力,为了避免锥形板19上移,我们将锥形板19与移动杆3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20(初始时处于挤压状态),如附图6所示,使得在伸缩弹簧20的作用下能够确保锥形板19不会上移;
若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体能不足而导致其无法控制住拉力臂2时(此时训练者手臂施加在拉力臂2上的作用力无法克服负重的重力),此时拉力臂2会在负重的作用下沿反方向快速转动,伴随着拉力臂2的快速转动同步带动行走齿轮10快速转动,此时行走齿轮10会通过啮合脱离装置带动控制阀进行动作,即,减小控制阀的开启程度,此时阀板13在第一连杆机构的作用下朝着远离行走齿轮10的方向在矩形腔12内移动并且将位于阀板13左侧的液压油经L形管17推入至液压箱66内,由于,此时控制阀的开启程度减小,则阀板13在矩形腔12内的移动阻力会增加,进而会迫使拉力臂2减小沿反方向转动的速度(即,增大拉力臂2此时沿反方向转的的转动阻尼),若行走齿轮10的转速仍在上升,则行走齿轮10继续通过啮合脱离装置带动控制阀动作直至将其切换为最小开启状态(此时矩形腔12内的液压油经L形管17流入至液压箱66的速度进一步降低),此时,拉力臂2沿反方向转动的阻尼进一步增大;
我们设定在行走齿轮10通过啮合脱离装置带动控制阀切换为最小开启状态时,同步通过设于移动杆3上的解锁装置通过第二连杆机构带动定位装置产生动作,并且实现解除定位装置对转动安装于L形管17内叶片21的定位(初始时,叶片21在定位装置作用下处于被定位状态且无法转动),此时叶片21受到液压油的流动冲击而在L形管17内进行转动,当叶片21在L形管17内转动时,通过设于移动杆3上的转速检测装置根据叶片21转速的快慢而相应的控制锥形板19在阶梯管18内上移的距离(如附图6所示,锥形板19在阶梯管18内上移会逐渐减小阶梯管18与矩形腔12的连通程度,从而控制液压箱66内的液压油经阶梯管18进入至矩形腔12内的流畅、难以程度,即,使得液压油的流动阻力增大),由于此时控制阀已经处于最小开启状态,位于矩形腔12内的液压油向液压箱66内回流时的阻力达到最大,伴随着叶片21转动,转速检测装置会带动锥形板19在阶梯管18内缓慢上移一定距离,从而减小液压箱66内的液压油进入至矩形腔12内效率(阶梯管18与矩形腔12的连通程度越小,液压油进入至矩形腔12的阻力会增大),通过控制阀与锥形板19的上移相配合,从而使得阀板13在矩形腔12内的移动阻力逐步增大(进而减小拉力臂2在负重作用下沿反方向转动的速度);
若此时移动杆3的速度仍未减小并且继续增大(表明训练者此时已经完全无法控制拉力臂2,手滑而导致与拉力臂2脱离,或者训练者肌肉造成拉伤且无法施力),转速检测装置带动锥形板19继续在阶梯管18内上移,以至将阶梯管18与液压箱66之间实现完全阻隔(此时液压箱66内的液压油无法进入至矩形腔12内),则此时阀板13在矩形腔12内也随之无法继续移动,液压箱66内的液压油无法流入至矩形腔12内,受大气压的作用,阀板13无法在矩形腔12内继续朝着远离行走齿轮10的方向移动,除非阀板13受到的作用力极大并且能够克服大气压带动阀板13继续移动一段距离(此时会使得位于阀板13右侧的矩形腔12内出现部分真空情况),随着阀板13在矩形腔12内的移动距离越大,则其移动的阻力也就随之增大,最终阀板13将会在矩形腔12内停止移动(此时负重作用于拉力臂2上的作用力无法克服大气压差),当阀板13在矩形腔12内停止移动时,移动杆3也无法继续移动,进而使得拉力臂2停止转动;
如附图7所示,第一连杆机构包括与行走齿轮10同轴转动的驱动板16且驱动板16上偏心转动安装有第二连杆15,第二连杆15另一端与滑杆14转动安装(滑杆14向外伸出矩形腔12且滑杆与矩形腔12滑动安装部位设有密封胶条,避免出现漏油情况),当移动杆3沿训练架2进行纵向移动时进而会带动行走齿轮10转动,从而通过驱动板16、第二连杆15实现带动阀板在矩形腔12内移动的效果,设定训练者转动拉力臂2并且带动移动杆3沿训练架2纵向移动的范围满足:使得驱动板16只能在180°范围内进行正反往复转动。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附图9所示,啮合脱离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移动杆3上的外齿圈22且外齿圈22与移动杆3之间连接有扭簧23,行走齿轮10经带轮组驱动有转动安装于移动杆3上且与外齿圈22同轴心设置的啮合板24(啮合板24的转轴与外齿圈22的转轴同轴心间隔设置),当训练者进行正常训练并且可以控制拉力臂2的移动时,行走齿轮10的转速较慢,因此带动啮合板24转动的速度也较慢,若干沿啮合板24径向滑动安装的啮合齿25所受到的离心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若干啮合齿25不会相对于啮合板24产生位移(设定初始时若干啮合齿25与设于外齿圈22内圆面上的内齿系27不接触,如附图9所示),若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因体能衰竭而无法控制柱拉力臂2并且拉力臂2在负重作用下快速沿反方向转动时,会带动移动杆3快速移动,从而带动行走齿轮10以一个较快的速度进行转动,进而通过带轮组带动啮合板24以较快的速度转动,此时若干啮合齿25受到的离心力增大并且使得啮合齿25克服啮合弹簧26的弹力而使得啮合齿25与设于外齿圈22内圆面上的内齿系27接触啮合(实现动力的传递),伴随着外齿圈22的转动(使得扭簧23储能),进而同步带动控制阀动作(减小控制阀的开启程度);
若在啮合齿25与设于外齿圈22内圆面上的内齿系27进行啮合并且实现动力传递过程中(控制阀的开启程度逐渐减小,则使得阀板13在矩形腔12内移动的阻力增加,进而使得拉力臂2转动阻尼逐渐增大),以至训练者能够控制住拉力臂2时,则使得拉力臂2在训练者的控制下再次缓慢移动,此时行走齿轮10的转速降低进而使得啮合板24的转速降低,使得若干啮合齿25受到的离心力减小并且与设于外齿圈22内圆面的内齿系27脱离啮合,进而中断动力传递,此时外齿圈22在扭簧23作用下沿反方向复位转动,并且再次带动控制阀朝着开启程度最大的方向动作。
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附图11所示,控制阀包括同轴心固定安装于L形杆41内的圆板28且圆板28上间隔环绕设有通孔29,如附图12所示,在圆板28内同轴心设有圆形腔30且圆形腔30内同轴心转动安装有流量板31,流量板31上间隔环绕设有若干与通孔29相配合的圆孔32,初始当控制阀处于最大开启状态时,设于流量板31上的圆孔32与设于圆板28上的通孔29处于相对应状态(如附图11所示),当外齿圈22转动并且带动与之啮合的传动齿轮34转动时,传动齿轮34同步带动蜗轮蜗杆传动装置33动作,进而带动流量板31在圆形腔30内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设于圆板28上的通孔29与设于流量板31上的圆孔32相互错开(此时控制阀的开启程度减小),我们设定流量板31在圆形腔30内只能转动一定角度并且当流量板31转动至该所设定角度后,设于圆板28上的通孔29与设于流量板31上的圆孔32仍存在交叉部位(即,此时控制阀仍可实现液压油的流动,只是此时控制阀的开启程度最小)。
实施例4,在实施例3基础上,如附图12所示,我们在流量板31外圆面上设有若干控制齿系35并且控制齿系35啮合有转动安装于圆板28内的控制齿轮36,控制齿轮36与蜗轮蜗杆传动装置33中的蜗轮同轴转动,当传动齿轮34带动蜗轮蜗杆传动装置33动作时进而同步带动控制齿轮36转动,伴随着控制齿轮36的转动则实现带动流量板31在圆形腔30内转动的效果,如附图12所示,我们在圆形腔30内设有用于容纳若干控制齿系35的容纳腔68,使得流量板31在圆形腔30内转动时,若干控制齿系35在容纳腔68内同步移动,同样,容纳腔68也能实现对流量板31的转动范围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流量板31在所设定的范围内进行转动(当流量板31无法继续在圆形腔30内转动时,通孔29与圆孔32仍存在部分交叉,即,液压油仍能在L形管17内流动);
若当流量板31在圆形腔30内无法继续转动并且此时外齿圈22在啮合板24的作用下仍在带动传动齿轮34进行转动,则,此时若干啮合齿25在与设于外齿圈22内圆面上的内齿系27相配合作用下会使得啮合齿25脱离与内齿系27的啮合(使得若干啮合齿25朝着靠近啮合板24中心方向移动),即,此时啮合板24的转动无法继续带动外齿圈22转动。
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如附图10所示,在叶片21置于L形管17外一端同轴转动有定位板37,如附图15所示,定位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移动杆3的定位杆38且定位板37上设有与定位杆38配合的定位孔39,定位杆38与移动杆3之间连接有定位弹簧40,当叶片21处于被定位状态时,定位杆38在定位弹簧40作用下插入至设于定位板37上的定位孔39中实现对叶片21的定位,当控制阀转动一定角度后(即,控制阀切换至最小开启状态时),如附图10所示,通过解锁装置通过第一连杆42实现带动L形杆41朝着靠近矩形腔12的方向移动,进而将插入至定位孔39中的定位杆38向外拔出,此时定位板37处于自由状态并且与之同轴转动的叶片21也处于自由状态,随后叶片21在受到液压油流动冲击的情况下开始在L形管17内进行转动,转速检测装置根据叶片21转动的快慢而相应的控制锥形板19在阶梯管18内上移的距离。
实施例6,在实施例5基础上,如附图9所示,解锁装置包括竖向滑动安装于移动杆3上的解锁杆43且解锁杆43与移动杆3之间连接有解锁弹簧44,解锁杆43底部与第一连杆42转动安装且解锁杆43面向矩形腔12一侧一体设有抵接板45,初始当控制阀处于最大开启状态时,解锁板46处于如附图9中所示位置并且偏心安装在解锁板46上的圆杆47置于如附图9中所示位置;
当训练者体能衰减并且不足以控制拉力臂2时(或者训练者手滑其手部与拉力臂2脱离时),拉力臂2在负重的作用下开始快速沿反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移动杆3沿着如附图5中所示且靠近导向轮8的方向快速移动,进而同步实现带动行走齿轮10转动,伴随着行走齿轮10的转动,则通过带轮组、外齿圈22实现带动传动齿轮34进行转动,伴随着传动齿轮34的转动则同实现带动解锁板46进行转动,以至当偏心安装在解锁板46上的圆杆47转动至和抵接板45向抵触时,则带动与抵接板45一体设置的解锁杆43同步下移(使得解锁弹簧44被拉伸),以至当解锁板46无法继续转动时(此时控制阀转动至最小开启状态),刚好通过解锁杆43、第一连杆42、L形杆41相配合实现带动定位杆38从定位孔39中向外拔出的效果,即,伴随着解锁杆43的下移,进而带动第一连杆42转动,由于第一连杆42与L形杆41之间转动安装进而实现带动L形杆41朝着靠近矩形腔12的方向移动(实现将定位杆38从定位孔39中拔出效果);
若在随后过程中训练者又能重新控制住拉力臂2,则会使得拉力臂2以较慢的速度转动至初始位置,因而移动杆3沿训练架1的移动速度会减慢(使得若干啮合齿25受到的离心力减小并且开始朝着靠近啮合板24中心的位置移动),即,若干啮合齿25不再与设于外齿圈22内圆面上的内齿系27接触,此时外齿圈22在扭簧23作用下进行复位,进而同步带动传动齿轮34沿反方向转动并且使得控制阀的开启程度逐渐增大,以至最终使得控制阀恢复至初始的最大开启状态,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控制阀恢复至初始状态的过程中,叶片21仍处于解锁状态,并且定位杆38面向定位板37一端抵触于定位板37侧壁上,只有当定位板37随叶片21转动至其上的定位孔39与定位杆38相对应位置时,定位杆38方才在定位弹簧40作用下插入至的定位孔39中,再次实现对叶片21的定位。
实施例7,在实施例6基础上,如附图15所示,转速检测装置包括与定位板37同轴心固定安装的圆筒48且圆筒48内圆面间隔固定安装有互为电连接的导电杆49,两导电杆49置于圆筒48外一端共同连接有导电框50,导电框50与两导电杆49共同串联于同一电性回路中,我们在移动杆3上设有两磁体并且两磁铁51相向一侧分别设置为不同磁极,使得两磁体之间的空间内构成一个磁场,导电框50经两导电杆49与圆筒48固定连接,当叶片21受到液压油流动的冲击而转动时,进而带动导电框50在两磁体之间的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进而在电性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并且该感应电流随着叶片21转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即,叶片21转速越快感应电流越大);
如附图6所示,锥形板19连接有升降控制装置并且升降控制装置可根据电性回路中电流的大小而相应的控制锥形板19在阶梯管18内上移的距离大小,若,感应电流越大(表面叶片21转速越快,此时移动杆3仍快速沿反方向移动并且训练者已无法控制拉力臂2),则升降控制装置控制锥形板19在阶梯管18内上移的距离逐步增大(阶梯管18与液压箱66连通的截面积逐渐减小),在锥形板19上移的同时,液压箱66内的液压油进入至矩形腔12内的阻力逐渐增大(则使得阀板13在矩形腔12内的移动阻力增加,从而进一步实现降低移动杆3的移动速度),以至当锥形板19上移至无法继续移动(此时锥形板19将阶梯管18彻底堵死),此时液压箱66内的液压油无法进入至矩形腔12中,进而阀板13在矩形腔12中无法继续移动。
实施例8,在实施例7基础上,关于升降控制装置是如何根据电性回路中电流大小而相应控制锥形板19上移的距离的,在以下做详细的描述:如附图8所示,在锥形板19同轴心固定有细杆52且细杆52向上穿出阶梯管18,细杆52穿出阶梯管18一端一体设有矩形板53(伸缩弹簧20连接于矩形板53与矩形腔12顶壁之间),我们在矩形腔12上固定有L形架64且L形架64上固定有串联于电性回路中的电磁铁54(电磁铁54与导电杆49、导电框50相互串联),我们在矩形板53上端面安装有与电磁铁54相对应的铁片(图中未示出),当叶片21解锁并且在液压油的流动冲击下转动时,使得电性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我们将电性回路电性连接有整流器(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进而使得流经电磁铁54的电流为直流电,使得电磁铁54通电进而产生电磁力,此时电磁铁54通过电磁力吸附安装在矩形板53上的铁片进而带动矩形板53(锥形板19)上移,伴随着叶片21转速的增大,则使得感应电流也逐步增大进而使得电磁铁54产生的电磁力逐渐增大,此时电磁铁54通过电磁力吸附矩形板53上移的距离进一步增大,以至锥形板19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上移至最高点(即,此时无法继续移动并且已经将阶梯管18进行堵死),在锥形板19上移至最高点位置的过程中,液压箱66内的液压油进入至矩形腔12内的阻力越来越大,从而实现降低移动杆3移动速度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我们在设置两磁铁51时选用永磁体并且选择永磁体强度较大的磁铁51,从而能够使得在叶片21转速范围一定的情况下,使得电性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较大并且能够使得电磁铁54产生的电磁力较大,进而实现带动锥形板19在充满液压油的阶梯管18内进行移动并且能够克服液压油的流动带来的阻力。
实施例9,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如附图13所示,在移动杆3靠近导向轮8一端滑动安装有承载筒55且承载筒55内两侧滑动安装有抵挡板56,钢丝7与承载筒55固定连接,在进行正常的训练过程中,两滑动安装于承载筒55内的抵挡板56抵触于移动杆3侧壁并且通过抵挡板56与移动杆3侧壁之间的抵触作用力实现通过钢丝7带动训练板9在竖向进行移动的效果,我们在移动杆3上设有与承载筒55相配合的穿孔58并且使得穿孔58的尺寸与承载筒55的尺寸保持相同, 如附图14所示,我们在移动杆3内分别滑动安装有与抵挡板56相配合的退出杆59且退出杆59与移动杆3之间连接有退出弹簧60,设定当锥形板19在电磁力作用下上移至无法继续移动时,电动推杆63开始产生动作,如附图14所示,即,电动推杆63伸长并且带动凹槽块62沿着移动杆3顶壁朝着靠近承载筒55的方向移动,伴随着凹槽块62的移动则使得其和与退出杆59一体连接的斜板61相接触并且通过斜板61迫使两退出杆59朝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伴随着退出杆59朝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则使得抵触于移动杆3壁的抵挡板56向承载筒55内收缩(压缩承载弹簧57),以至两退出杆59将与之对应的抵挡板56完全推入至承载筒55内时,此时承载筒55无法继续处于移动杆3内,并且在钢丝7的拉力作用下经过与之配合的穿孔58向外移动,最终与移动杆3分离,此时,放置有负重的训练板9不再受到钢丝7的拉力,则在其重力作用下,沿着训练架1自由下滑,较好的,我们在训练架1底部竖向滑动安装有缓冲杆且缓冲杆与训练架1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67,当训练板9下滑至最低端位置时,会作用于缓冲杆上并且使得缓冲弹簧67压缩,来对训练板9进行缓冲;
较好的, 我们将两抵挡板56面向凹槽块62一侧进行倒角设置,以便于将该训练装置进行复位时,工作人员手持承载筒55并且将其抵触于移动杆3设有穿孔58位置(使得承载筒55与穿孔58位置相对应),则两抵挡板56倒圆角位置在受到挤压力的作用下收缩至承载筒55内,以至完全滑入承载筒55内时,工作人员便可将承载筒55再次置入移动杆3内并且承载筒55置入移动杆3内后,两抵挡板56在承载弹簧57作用下再次向外滑出并且处于如附图14所示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当锥形板19上移至无法继续移动并且将阶梯管18进行堵死后,为了确保该训练装置结构不受到损坏(避免液压箱66内以及矩形腔12内的压力过大),选择将负重与移动杆3进行分离的方式,可对该训练装置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即,在保护训练者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也对训练装置器材进行防护;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当负重与移动杆3分离时,此时训练者仍有可能手握拉力臂2并且施加有作用于拉力臂2上的力,若负重与移动杆3之间突然脱离,则会导致拉力臂2因突然失去负重对其的作用力(此时拉力臂2属于空载状态,但是训练者施加在拉力臂2上有一定的作用力),而在训练者所施加的作用力的情况下快速转动(容易导致训练者扭伤或者拉伤),较好的,参照附图6所示,当锥形板19上移至无法继续移动时,此时锥形板19将阶梯管18进行堵死,若此时训练者仍有作用力施加到拉力臂2上则会带动移动杆3有着朝向远离导向轮8的方向移动,若移动杆3朝着远离导向轮8的方向移动,则会通过行走齿轮10与齿条11的配合实现带动阀板13在矩形腔12内朝着靠近行走齿轮10的方向移动,而此时由于锥形板19经阶梯管18堵死,即,阀板13在矩形腔12内无法移动,因此上述情况不存也不会发生,故,当负重与移动杆3突然脱离时,即使训练者仍有作用力施加在拉力臂2上也不会对训练者造成拉伤或者扭伤的情况。
实施例10,在实施例9的基础上,参照附图6中所示,将触发开关65设置于L形架64上,并且当锥形板19上移至极限位置(即,其不能继续移动时),矩形板53刚好触碰到触发开关65,触发开关65电性连接有微控制器并且通过微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63产生动作,即,控制电动推杆63伸长并且实现将两抵挡板56收缩至承载筒55内而使得承载筒55与移动杆3分离的效果(实现负重与移动杆3的分离)。
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发明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包括训练架(1)且训练架(1)上横向间隔设有两与之转动安装的拉力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架(1)上纵向滑动安装有移动杆(3)且两拉力臂(2)经传动装置驱动移动杆(3),所述移动杆(3)纵向一端连接有钢丝(7)且钢丝(7)经导向轮(8)连接有竖向滑动安装于训练架(1)上的训练板(9);
所述移动杆(3)内转动安装有行走齿轮(10)且行走齿轮(10)啮合有固定于训练架(1)上的齿条(11),所述移动杆(3)上设有矩形腔(12)且矩形腔(12)内滑动安装有阀板(13),所述阀板(13)经第一连杆(42)机构由行走齿轮(10)驱动,所述移动杆(3)上设有液压箱(66),矩形腔(12)纵向两侧分别经第一L形管(17)、阶梯管(18)与液压箱(66)连通,所述第一L形管(17)内设有控制阀且控制阀连接有设于移动杆(3)上的啮合脱离装置,所述啮合脱离装置经行走齿轮(10)驱动且啮合脱离装置与行走齿轮(10)相配合满足:当行走齿轮(10)转动速度过快时可通过啮合脱离装置带动控制阀动作;
所述阶梯管(18)内竖向滑动有锥形板(19)且锥形板(19)与移动杆(3)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20),所述第一L形管(17)内同轴心转动安装有叶片(21)且叶片(21)连接有设于移动杆(3)上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经第二连杆(15)机构连接有设于移动杆(3)上的解锁装置且当控制阀转动一定角度后通过解锁装置解除定位装置对叶片(21)的定位,所述移动杆(3)上设有转速检测装置且转速检测装置与控制锥形板(19)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脱离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移动杆(3)上的外齿圈(22)且外齿圈(22)与移动杆(3)之间连接有扭簧(23),所述移动杆(3)上设有与外齿圈(22)同轴心转动安装的啮合板(24)且啮合板(24)上沿其径向滑动安装有啮合齿(25),所述啮合齿(25)与啮合板(24)之间连接有啮合弹簧(26)且外齿圈(22)内圆面上均布设有与啮合齿(25)配合的内齿系(27),所述外齿圈(22)驱动控制阀,所述啮合板(24)经行走齿轮(10)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同轴心固定安装于L形杆(41)内的圆板(28)且圆板(28)上间隔环绕设有通孔(29),所述圆板(28)内同轴心设有圆形腔(30)且圆形腔(30)内同轴心转动安装有流量板(31),所述流量板(31)上间隔环绕设有若干与通孔(29)相配合的圆孔(32),所述流量板(31)连接有设于移动杆(3)上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33)且蜗轮蜗杆传动装置(33)连接有转动安装于移动杆(3)上的传动齿轮(34),所述传动齿轮(34)与外齿圈(22)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板(31)外圆面设有若干控制齿系(35)且控制齿系(35)啮合有转动安装于第一L形管(17)上的控制齿轮(36),所述控制齿轮(36)与蜗轮蜗杆传动装置(3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1)置于第一L形管(17)外一端同轴转动有定位板(37),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移动杆(3)的定位杆(38)且定位板(37)上设有与定位杆(38)配合的定位孔(39),所述定位杆(38)与移动杆(3)之间连接有定位弹簧(40),第二连杆(15)机构包括与定位杆(38)一体设置的L形杆(41)且L形杆(41)竖向部分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杆(42),所述第一连杆(42)另一端与解锁装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装置包括竖向滑动安装于移动杆(3)上的解锁杆(43)且解锁杆(43)与移动杆(3)之间连接有解锁弹簧(44),所述解锁杆(43)底部与第一连杆(42)转动安装且解锁杆(43)面向矩形腔(12)一侧一体设有抵接板(45),所述移动杆(3)上设有与传动齿轮(34)同轴转动的解锁板(46)且解锁板(46)上偏心设有圆杆(47)。
7.根据权利要求6述的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速检测装置包括与定位板(37)同轴心固定安装的圆筒(48)且圆筒(48)内圆面间隔固定安装有互为电连接的导电杆(49),两所述导电杆(49)置于圆筒(48)外一端共同连接有导电框(50),所述移动杆(3)上间隔设有两磁铁(51)且导电框(50)位于两磁铁(51)之间,所述导电框(50)、两导电杆(49)串联于同一电性回路中,所述锥形板(19)连接有升降控制装置且升降控制装置可根据电性回路中电流大小而相应的控制锥形板(19)上移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板(19)同轴心固定有细杆(52)且细杆(52)置于阶梯管(18)外一端一体设有矩形板(53),伸缩弹簧(20)连接于矩形板(53)与矩形腔(12)之间,所述升降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矩形腔(12)上且位于矩形板(53)上方的电磁铁(54),所述电磁铁(54)串联于电性回路中且矩形板(53)上端面设有铁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3)靠近导向轮(8)一端滑动安装有承载筒(55)且承载筒(55)内两侧滑动安装有抵挡板(56),两所述抵挡板(56)与承载筒(55)之间连接有承载弹簧(57)且钢丝(7)与承载筒(55)连接,所述移动杆(3)上设有与承载筒(55)相配合的穿孔(58),所述移动杆(3)内滑动安装有与抵挡板(56)相配合的退出杆(59)且退出杆(59)与移动杆(3)之间连接有退出弹簧(60),所述退出杆(59)上一体设有斜板(61)且移动杆(3)内顶壁滑动安装有与两斜板(61)配合的凹槽块(62),所述凹槽块(62)经电动推杆(63)驱动,当锥形板(19)上移至极限位置时,电动推杆(63)动作且使得两抵挡板(56)滑入至承载筒(55)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腔(12)上设有触发开关(65)且当锥形板(19)上移至极限位置时,使得触发开关(65)触发,所述触发开关(65)电性连接有微控制器且微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63)动作。
CN202110521352.1A 2021-05-13 2021-05-13 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 Withdrawn CN1131715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1352.1A CN113171591A (zh) 2021-05-13 2021-05-13 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1352.1A CN113171591A (zh) 2021-05-13 2021-05-13 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1591A true CN113171591A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29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1352.1A Withdrawn CN113171591A (zh) 2021-05-13 2021-05-13 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715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7298A (zh) * 2022-06-06 2022-08-12 张文忠 一种具有拉伸保护功能的健身器材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68299U (zh) * 2009-11-13 2011-03-23 曾俊明 一种运动器材的阻尼装置
KR101321182B1 (ko) * 2012-08-17 2013-10-23 윤상훈 프리 웨이트 자동 멈춤 장치
US20160101322A1 (en) * 2014-10-09 2016-04-14 Rethink Motion Inc. Series Elastic Motorized Exercise Machine
CN206492148U (zh) * 2017-01-26 2017-09-15 孟庆玲 一种多功能健康复健装置
CN109481912A (zh) * 2019-01-15 2019-03-19 南通铁人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可调气阻上背训练器健身器械
CN208611693U (zh) * 2018-07-04 2019-03-19 商洛学院 体育健美操多功能练习装置
CN209092636U (zh) * 2018-11-16 2019-07-12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臂力锻炼器材
CN110193171A (zh) * 2019-06-03 2019-09-03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劳动技师学院) 一种节能环保的胸肌锻炼装置
CN110354443A (zh) * 2018-04-09 2019-10-22 南通铁人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气压胸推健身器
CN110665189A (zh) * 2019-10-14 2020-01-10 河南昕达体育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健身用臂部力量训练装置
CN111202955A (zh) * 2019-12-11 2020-05-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运动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221090A (zh) * 2020-10-26 2021-01-15 马小婧 一种柔性上肢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CN112704850A (zh) * 2021-02-06 2021-04-27 武汉体育学院 一种拳击训练用力量练习设备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68299U (zh) * 2009-11-13 2011-03-23 曾俊明 一种运动器材的阻尼装置
KR101321182B1 (ko) * 2012-08-17 2013-10-23 윤상훈 프리 웨이트 자동 멈춤 장치
US20160101322A1 (en) * 2014-10-09 2016-04-14 Rethink Motion Inc. Series Elastic Motorized Exercise Machine
CN206492148U (zh) * 2017-01-26 2017-09-15 孟庆玲 一种多功能健康复健装置
CN110354443A (zh) * 2018-04-09 2019-10-22 南通铁人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气压胸推健身器
CN208611693U (zh) * 2018-07-04 2019-03-19 商洛学院 体育健美操多功能练习装置
CN209092636U (zh) * 2018-11-16 2019-07-12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臂力锻炼器材
CN109481912A (zh) * 2019-01-15 2019-03-19 南通铁人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可调气阻上背训练器健身器械
CN110193171A (zh) * 2019-06-03 2019-09-03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劳动技师学院) 一种节能环保的胸肌锻炼装置
CN110665189A (zh) * 2019-10-14 2020-01-10 河南昕达体育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健身用臂部力量训练装置
CN111202955A (zh) * 2019-12-11 2020-05-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运动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221090A (zh) * 2020-10-26 2021-01-15 马小婧 一种柔性上肢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CN112704850A (zh) * 2021-02-06 2021-04-27 武汉体育学院 一种拳击训练用力量练习设备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7298A (zh) * 2022-06-06 2022-08-12 张文忠 一种具有拉伸保护功能的健身器材
CN114887298B (zh) * 2022-06-06 2023-08-18 山东舒优特健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拉伸保护功能的健身器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21199B (zh) 一种蹲起训练附带锻炼手臂肌肉的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3171591A (zh) 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
CN111760246B (zh) 一种多功能力量训练架及训练控制方法
CN111939518B (zh) 一种卧推架
CN109966707A (zh) 一种蹲起训练附带锻炼手臂肌肉的训练装置
CN111494877A (zh) 一种可以自动加重的举重保护装置
CN108905079B (zh) 基于恒转矩控制的电机配重式上肢健身器械
CN110732114B (zh) 一种举铁减肥锻炼辅助装置
CN110102012B (zh) 一种改进型弹簧健身棒
CN110917594B (zh) 一种啦啦操转体训练辅助装置及方法
CN110316335B (zh) 一种具备救生功能的无人艇
CN109173163B (zh) 上下肢组合式室内健身设备的健身方法
CN109925654B (zh) 一种可智能加码的锻炼手臂肌肉的训练装置
CN114272570A (zh) 一种健身器材及其调节机构
CN207996387U (zh) 一种可调整杠铃高度的杠铃架及杠铃安装架
CN209771197U (zh) 一种力量举设备的制动装置
CN111739383B (zh) 歌唱气息练习装置
CN215136427U (zh) 一种蝴蝶式扩胸健身装置
CN210020963U (zh) 一种多功能体育哑铃
CN214318988U (zh) 一种用于体育健身的双位漫步机
CN213667737U (zh) 一种反重力跑步机用扶手锁紧机构
CN112755466B (zh) 一种肢体爆发力训练装置
CN217489641U (zh) 一种健身房用磁控轮
CN109011382B (zh) 基于恒转矩控制的电机驱动组合式健身器械
CN113230615B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臂力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