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8716A - 对象解算、绕点飞行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对象解算、绕点飞行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8716A
CN113168716A CN202080004354.7A CN202080004354A CN113168716A CN 113168716 A CN113168716 A CN 113168716A CN 202080004354 A CN202080004354 A CN 202080004354A CN 113168716 A CN113168716 A CN 1131687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oordinate
target object
coordinate system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43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谷洪
张李亮
施泽浩
杨龙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168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87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06T7/73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8Learn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06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3Edge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60Analysis of geometric attributes
    • G06T7/62Analysis of geometric attributes of area, perimeter, diameter or volum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80Analysis of captured images to determine intrinsic or extrinsic camera parameters, i.e. camera calib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46Descriptors for shape, contour or point-related descriptors, e.g. 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SIFT] or bags of words [BoW]; Salient regional features
    • G06V10/462Salient features, e.g. 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 [SIFT]

Abstract

一种对象解算、绕点飞行方法及设备,对象解算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步骤101);基于图像信息,确定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步骤102);根据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步骤103);将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图像坐标点(步骤104);根据图像坐标点,确定电子设备针对目标对象进行智能跟随时的目标点。该对象解算方法提高对象位置预测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对象解算、绕点飞行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象解算、绕点飞行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手持云台、手机、车载设备等电子设备的兴起,针对建筑物、车辆、船舶或飞行器等目标对象的智能跟随飞行或者绕点飞行等智能飞行技术逐渐被广大用户所喜爱。通常,电子设备需要获知目标对象的位置,并通过该位置实现针对目标对象的智能飞行。
目前,为了获得目标对象的位置,电子设备中装配的单目摄像头通常可以采集目标对象2维的图像信息,并提取图像信息中目标对象所形成的2维矩形框四个顶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点,并根据2维矩形框中心所在的坐标点,确定对目标对象的进行智能飞行时的中心点。
但是,由于二维框对目标对象的空间信息描述较少,因此利用目标对象对应2维矩形框的中心点确定的跟随时的中心点存在较大误差,进行智能跟随飞行或者绕点飞行时对目标对象的定位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象解算、绕点飞行方法及设备,通过三维坐标框对目标对象进行中心点解算以提高对象定位准确度,实现高质量的智能飞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象解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图像坐标点。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绕点飞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图像坐标点;控制电子设备以所述图像坐标点为中心点绕所述目标对象执行飞行处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象对焦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图像坐标点;根据所述图像坐标点,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对焦。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象解算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组件以及处理组件;所述存储组件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对象解算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组件以及处理组件;所述存储组件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绕点飞行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组件以及处理组件;所述存储组件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图像坐标点;根据所述图像坐标点,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对焦。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之后,可以基于该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与二维框相比,三维框能够表达目标对象更多的立体信息,除二维框已表达的长度以及高度信息之外,三维框还能表达目标对象的深度信息。通过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可以确定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世界坐标系是相对真实世界的空间坐标系,为了对目标对象执行智能飞行,可将位于世界坐标系中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以实现坐标系在电子设备上的三维重建,获得的图像坐标点即可以是电子设备针对目标对象进行智能跟随时的目标点。三维框与目标对象的实际形状更接近,通过三维空间坐标系对目标对象的中心点的定位更精确,从而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跟随目标点,使得智能飞行的定位更精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象解算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对象的三维框的示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框中心点示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象解算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角度误差预测示例图;
图7a~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角度误差预测示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饶点飞行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点飞行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象对焦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象解算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识别”。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识别(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识别(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识别(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无人机的智能飞行控制场景中,通过对目标对象进行三维空间分析,获得目标对象的三维框,以获得目标对象在三维空间更精准的中心点。
现有技术中,对汽车、轮船等体积较大的目标对象进行绕点飞行、定点跟随飞行或者监控飞行时,需要预测目标对象所在位置,也就是需要获得目标对象的中心点,作为监控的中心点。通常,可以预测目标对象的2维矩形框,再将2维矩形框的中心作为目标对象的中心点。但是,这种预测方式由于2维矩形框仅能表达目标对象的长度以及高度信息,缺乏对目标对象空间的深度信息。通过2维矩形框确定的中心点不够精确,在执行智能飞行或者定点追踪时容易出现误差。
为了解决目标对象中心点定位不准而导致的绕点飞行、智能追踪等智能跟随时出现的误差,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之后,可以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该目标对象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三维框除能够表达目标对象的长度以及高度信息之外,还可以表达目标对象的深度信息,对目标对象的空间信息描述更多,因此,通过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可以确定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进而可以将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中,获得的图像坐标点为所述电子设备针对目标对象智能跟随时的中心点。三维框与目标对象的实际形状更接近,通过三维空间坐标系对目标对象的中心点的定位更精确,从而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跟随目标点,使得智能飞行的定位更精准。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象解算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01: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对象解算方法可以应用于无人机、手机、手持云台、无人驾驶车等电子设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图像信息可以是电子设备的相机针对目标对象采集获得。电子设备中可以配置有相机,也即摄像头,电子设备中的相机通常为单目摄像头,电子设备可以利用相机拍摄针对目标对象的二维图片,图像信息可以包括拍摄的二维图片,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信息还可以包括时间戳等拍摄信息。
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处理器或者处理组件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象解算方法。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提供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具体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其他部件或者部件的组合,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组合实现。
目标对象可以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等可以移动的对象,也可以包括建筑物、具有特定组合的结构装置、大型机械设备或者电子设备等。由于在智能追踪飞行或者绕点飞行等智能跟随场景中,如果电子设备与目标对象的距离与目标对象的体积的比值超过第一阈值时,可以将目标对象在空间中的任意一点作为目标对象的智能飞行时的中心点;而如果电子设备与目标对象的距离与目标对象的体积的比值小于第一阈值时,可以将目标对象的中心点作为目标对象,以获得实现更精确的智能飞行,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电子设备与目标对象的距离与目标对象的体积的比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智能飞行场景。
此外,在电子设备与目标对象的距离与目标对象的体积的比值计算过程中,目标对象的体积越大,该比值越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适用于目标对象体积大于第二阈值的对象。
其中,第一阈值以及第二阈值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设置。例如,在距离单位为米,体积单位为立方米时,第一阈值可以设置为1。第二阈值可以设置为10立方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对象可以不断移动,电子设备可以采集处于移动状态的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以实时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102: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
为了对目标对象进行准确进行定位,需要目标对象在图像信息中完全呈现,以更准确的数据描述图像信息中的目标对象的中心以及大小。进一步,可选地,目标对象可以位于图像中间,以便于能够准确识别图像信息中的目标对象,从而对图像信息中的目标对象进行分析。因此,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轮廓检测,识别目标对象在图像信息中的轮廓;基于所述轮廓在图像信息中的位置,以判断所述图像信息是否满足使用条件;如果满足,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如果不满足,可以输出图像信息不满足使用条件的提示信息,以提示对图像信息进行准确提示。
可选地,目标对象的三维框是三维矩形框。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可以包括目标对象对应三维矩形框的8个顶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点,也即第一坐标是由位于世界坐标系中的8个坐标顶点构成,在世界坐标系中,所述8个坐标顶点相互连接形成的矩形框恰好能够完全包围所述目标对象。为了便于理解,图2中的目标对象201对应三维框202的8个坐标顶点即为目标对象201在世界坐标系OXYZ的第一坐标。
所述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可以包括:基于三维轮廓检测技术,识别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图像信息中的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所述三维轮廓检测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检测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103: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
第一坐标可以包括8个位于世界坐标系的坐标顶点,这8个坐标顶点相互连接即构成目标对象的三维框,三维框的中心点在世界坐标系的坐标点可以为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第一坐标的8个坐标顶点相互连接形成的三维框实际为一个长方体,该长方体的两条体对角线相交时的交点为所述三维框的中心点。体对角线是指连接长方体上下底面的不在同一侧面的两顶点的连线。
为了便于理解,如图3所示的三维框300,该三维框300的上下两个底面不在同一侧面的两个顶点的连线形成的体对角线301以及体对角线302,这两个体对角线的交点即为三维框300的中心点,该中心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点即为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
相比于二维框包括目标对象的长度以及高度信息,三维框还包括了目标对象的深度信息,包含目标对象更多的空间信息,对目标对象的中心点的定位更加准确,可以获得更精准的中心点。
104: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的图像坐标点。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图像坐标点,确定所述电子设备针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智能跟随时的目标点。
世界坐标系为目标对象在真实世界的坐标系,而电子设备在绕点飞行、目标追踪、跟踪拍摄、或者自动避障等智能跟随场景中,需要以电子设备的成像体系为基准,也即以电子设备的相机对应图像坐标系为基准,实现对目标对象的精准智能跟随。因此,需要目标对象的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图像坐标点。可以根据图像坐标点,确定电子设备针对目标对象进行绕点飞行或者智能跟随飞行等智能跟随的目标点。智能跟随过程中可以将目标对象的图像坐标点作为跟随过程中的目标点。
可选地,所述智能跟随可以包括智能追踪、跟踪拍摄、自动避障或者绕点飞行。所述智能追踪具体可以是电子设备锁定目标对象,并随着目标对象的移动而进行追踪,追踪期间可以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绕点飞行,也可称为兴趣点环绕,具体可以是电子设备锁定目标对象,并将目标对象的中心点作为环绕中心而进行绕点飞行,绕点飞行期间可以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的图像坐标点为所述电子设备针对所述目标对象智能飞行时的中心点可以包括:确定目标对象对应世界坐标系与图像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基于所述坐标转换关系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图像坐标点;将所述图像坐标点作为所述电子设备针对所述目标对象智能飞行时的中心点。
其中,坐标转换关系可以基于电子设备的相机参数对应的相机内参矩阵,以及相机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之间对应的相机外参矩阵构成。
相机内参矩阵的获取方式具体可以参考其他实施例的相机内参矩阵的获取方式。基于设置的目标对象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结合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所述角度旋转矩阵R以及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视角参数,确定的距离转换矩阵T1。相机外参矩阵
Figure BDA0002928360600000091
是基于角度旋转矩阵以及距离转换矩阵构建获得。
目标对象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是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设置,也可以是根据经验数据设置的默认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之后,可以基于该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与二维框相比,三维框能够表达目标对象更多的立体信息,除二维框已表达的长度以及高度信息之外,三维框还能表达目标对象的深度信息。通过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可以确定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世界坐标系是相对真实世界的空间坐标系,为了对目标对象执行智能飞行,可将位于世界坐标系中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以实现坐标系在电子设备上的三维重建,获得的图像坐标点即可以是电子设备针对目标对象进行智能跟随时的目标点。三维框与目标对象的实际形状更接近,通过三维空间坐标系对目标对象的中心点的定位更精确,从而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跟随目标点点,使得智能飞行的定位更精准。
其中,三维框的中心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点可以利用第一坐标解算获得。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坐标包括所述目标对象在图像信息中对应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八个坐标顶点;
所述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可以包括:
利用所述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八个坐标点进行中心点解算,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
所述利用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八个坐标点进行中心点解算,计算获得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可以包括:利用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八个坐标顶点进行中心点解算,获得所述三维框的中心点在世界坐标系的坐标点,确定所述三维框的中心点在世界坐标系的坐标点为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
神经网络算法是一种模拟人类思维模式的理论模型,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以及模拟能力。为了获得更精准的三维框,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神经网络算法来预测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使用已训练好的网络预测模型,将图像信息输入网络预测模型,即可快速而准确地获得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可以包括:
将所述图像信息输入网络预测模型,计算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的大小实现对目标对象的智能跟随。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尺寸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图像坐标点,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智能跟随时的目标点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坐标点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的尺寸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智能跟随时的目标点。
可选地,所述尺寸数据可以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长度、宽度和/或高度。
在电子设备对目标对象进行绕点飞行或者智能追踪飞行等智能跟随过程中,目标对象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也属于较为重要的参考参数。因此,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象解算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401: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步骤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相同,其执行内容与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402: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
所述目标角度为目标对象相对电子设备的角度。
可选地,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可以包括:
基于三维轮廓检测技术,识别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图像信息中的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基于轮廓检测技术,识别所述目标对象在图像信息中的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中的第二坐标;
根据目标对象在图像信息中的二维框,确定目标对象与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
可选地,根据目标对象在图像信息中的二维框,确定目标对象与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可以包括:计算目标对象在图像信息中的二维框的长度以及高度;查询二维框的长度以及高度与对象角度之间对应的数据方向表,获得该长度与高度对应的目标角度。数据方向表中存储有二维框的长宽比与对象角度关联存储,不同的长宽比对应不同的对象角度。
数据方向表可以预先基于目标对象的实际长度与实际高度,结合多个二维框分别对应的长度及高度,确定多个二维框分别对应的对象角度。可以统计在不同对象角度下,相对于该目标对象的实际长度与实际高度,目标对象的二维框对应的长度及高度,并将不同二维框对应的长度以及高度与对应的对象角度关联存储于所述数据方向表中,以便于查询。
目标角度为目标对象相对电子设备之间的旋转角度,也即,当需要将目标对象从世界坐标系映射到电子设备的图像坐标系时,目标对象需要旋转的角度。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角度可以包括:目标对象相对电子设备在水平方向的旋转角度α、目标对象相对电子设备在垂直方向上的旋转角度β。
403:确定所述第一坐标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
其中,图像坐标为第一坐标在图像坐标系映射的坐标点,将第一坐标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的坐标点为图像坐标点。
可选地,可以基于坐标运算,确定第一坐标在图像坐标系对应的图像坐标。
404:基于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结合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角度,解算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
其中,所述目标距离用于确定所述电子设备针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智能跟随时的跟随距离。
在电子设备针对目标对象进行智能飞行过程中,为了提高飞行精度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相机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也即目标距离,调整电子设备的飞行轨迹。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的坐标点可以作为飞行的中心点。
所述目标距离为电子设备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可以用于智能飞行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当电子设备针对目标对象进行智能跟随飞行时,目标距离可以是电子设备对目标对象进行智能跟随飞行时的飞行间距。当电子设备针对目标对象进行绕点飞行时,目标距离可以是电子设备针对目标对象进行绕点飞行时的环绕半径,此时,目标对象在图像坐标系的图像坐标点为绕点飞行时的环绕兴趣点,也即环绕目标对象进行环绕飞行时的圆心。
405: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
406: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图像坐标点。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图像坐标点,确定所述电子设备针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智能跟随时的目标点。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的图像坐标点为所述电子设备针对所述目标对象智能飞行时的中心点可以包括:基于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的图像坐标点;确定所述图像坐标点为所述电子设备针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智能跟随时的目标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电子设备针对目标对象采集的图像信息之后,可以将图像信息输入训练获得的网络预测模型,通过所述网络预测模型预测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目标对象的三维框可以以更立体的方式来描述目标对象的位置或角度等姿态信息,相较于二维框而言在空间上能够包含目标对象更多的信息。因此,在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之后,可以基于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结合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角度,解算所述目标对象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通过目标对象在图像信息中的多种信息完成对目标对象与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解算,实现以相机与目标对象的距离作为跟随距离,可以减少相机对目标对象的拍摄误差,提高相机对目标对象的拍摄效果。
由于神经网络算法可以包含不同的神经元网络,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以及模拟能力,为了提高计算效率以及准确性,第一坐标、第二坐标以及目标角度均可以通过网络预测模型直接预测获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可以包括:
将所述图像信息输入网络预测模型,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
可选地,所述网络预测模型可以用于预测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但是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以单独使用,如仅使用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
本申请实施中使用的网络预测模型为已训练好的网络预测模型。网络预测模型的训练过程可以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其具体的训练过程以及步骤已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结合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角度,解算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可以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角度,在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为未知量的基础上,构建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转换至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时的转换矩阵。
基于所述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解算所述转换矩阵中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
世界坐标系与图像坐标系之间存在转换矩阵,通过该转换矩阵可以将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中。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通过转换矩阵转换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
图像坐标系为电子设备对应相机显示图像时的二维坐标系,可以用于显示图像像素。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实际为三维坐标系中的点,而目标对象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点实际为2维坐标点。其中,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经过一系列的坐标映射可以获得目标对象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坐标点。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与图像坐标系的图像坐标点是三维与二维相匹配的点。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利用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角度,在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为未知量的基础上,构建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转换至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时的转换矩阵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角度,生成所述世界坐标系的坐标轴与相机坐标系的坐标轴对应的角度旋转矩阵;
以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为未知量,结合所述角度旋转矩阵以及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相机的相机视角参数,构建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转换矩阵;
根据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相机的焦距,生成相机内参矩阵;
基于所述相机内参矩阵、所述角度旋转矩阵以及所述距离转换矩阵,构建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转换至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时的转换矩阵。
在将世界坐标系的坐标点,例如第一坐标,转换至图像坐标系时,由于对象不会发生形变,可以通过刚体变换,也即旋转与平移的方式,将世界坐标系的坐标点通过相机坐标系转换到图像坐标系中。在转换过程中,可以通过R代表角度旋转,也即角度旋转矩阵,T代表对象的平移,也即距离转换矩阵。在旋转平移时,R、T与摄像机本身无关,因此,可以将R、T称为相机外参数,可以根据角度旋转矩阵以及距离旋转矩形构建相机的外参矩阵,相机外参矩阵具体可以是:
Figure BDA0002928360600000161
本申请实施例中,旋转角度对应的矩阵为角度旋转矩阵R,可以通过目标角度,也即目标对象相对电子设备在水平方向的旋转角度α、目标对象相对电子设备在垂直方向上的旋转角度β计算获得。在空间坐标系中,可以分别计算目标角度在水平方向对应的旋转矩阵Rα以及垂直方向对应的旋转矩阵Rβ,以计算获得R=Rα·Rβ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对象从世界坐标系平移至相机坐标系时,与相机本身的相机视角参数v相关,也与旋转矩阵R相关,目标对象相对电子设备的距离转换矩阵可以使用公式T=-R·C(v,d)表示,其中,d为目标对象与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该距离为未知量。
目标对象从世界坐标系转换到相机坐标系时,与电子设备的相机本身相关联,需要使用到相机本身的参数,使用的相机内的参数主要是相机的焦距。相机的焦距可以包括相机在水平方向上的焦距fx以及相机在垂直方向上的焦距fy。相机内参矩阵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928360600000162
其中,fx为相机在水平方向上的焦距以及fy为相机在垂直方向上的焦距;(cx,cy)为目标对象的第二坐标构成的二维框的中心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点。
可选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的第二坐标可以包括4个坐标点,通过第二坐标对应的4个坐标点可以确定二维框的中心在世界坐标系的坐标点。二维框实际为一个矩形框,该矩形框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为二维框的中心。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基于相机内参矩阵、角度旋转矩阵以及距离转换矩阵,构建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转换至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时对应的转换矩阵可以包括:确定所述角度旋转矩阵以及距离转换矩阵对应的相机外参矩阵,基于所述相机内参矩阵以及所述相机外参矩阵,确定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转换至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时对应的转换矩阵。
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转换至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时对应的转换矩阵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
Figure BDA0002928360600000171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解算所述转换矩阵中的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可以包括:
以所述转换矩阵为坐标转换关系,结合所述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构建转换方程;
解算所述转换方程中的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
可选地,以转换矩阵为坐标转换关系,结合第一坐标与图像坐标构建的转换方式具体可以是:
Figure BDA0002928360600000172
其中,s为相机投影系数。(u,k)为图像坐标。(xobj,yobj,zobj)为第一坐标。
转换矩阵中包括第二坐标和/或目标角度对应已知量,也包括目标对象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对应未知量,由于第一坐标与图像坐标已知,可以构建第一坐标与转换矩阵的乘积等于图像坐标的转换方程,解算转换方程中的未知量,获得目标距离。其中,可以基于第一坐标、图像坐标以及相机内参矩阵,解算相机外参矩阵中未知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算所述转换方程中的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可以包括:
利用N点透视算法(Perspective-n-Point,PNP)解算所述转换方程中的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
具体可以通过PNP算法求解转换方程中的目标对象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包括:所述目标对象在水平方向上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水平角度以及所述目标对象在垂直方向上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垂直角度;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角度,生成所述世界坐标系的坐标轴与相机坐标系的坐标轴对应的角度旋转矩阵包括:
将所述水平角度以及所述垂直角度输入三维旋转矩阵公式,计算获得所述世界坐标系的坐标轴与所述相机坐标系的坐标轴对应的角度旋转矩阵。
可选地,所述三维旋转矩形公式,可以包括水平旋转矩阵公式以及垂直旋转矩阵公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将所述图像信息输入训练获得的网络预测模型,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可以包括:
提取所述图像信息的至少一个特征图像。
提取每个特征图像的至少一个候选框。
其中,每个候选框以四个坐标点表示。
对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进行关键图像提取,获得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的数量小于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的数量。
基于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框,对每个目标特征图像进行区域特征提取,获得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
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进行全连接处理,以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
可选地,图像信息可以对应至少一个特征图像,每个特征图像可以用于描述图像信息中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提取所述图像信息的至少一个特征图像可以包括:将所述图像信息输入基础特征提取模型,获得至少一个特征图像。其中,所述基础特征模型可以包括VGGNet(Visual Geometry Group network,计算机视觉几何组),ResNet(Residual Network,残差网络),STN(Spatial Transformer Network,空间变换网络),FCN(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全卷积神经网络)等模型。
所述基础特征提取模型主要是由不同卷积核构成的神经网络。所述将所述图像信息输入基础特征提取模型,获得至少一个特征图像具体可以是:确定基础特征提取模型的至少一个卷积核,将所述图像信息与每个卷积核进行卷积计算,获得每个卷积核对应的特征图像,获得至少一个特征图像。不同卷积核可以用于描述图像信息在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和/或不同方向上的特征。例如,可以提取图像信息在某个方向上的边缘特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提取每个特征图像的至少一个候选框可以包括分别提取每个特征图像的至少一个候选框。所述提取每个特征图像的至少一个候选框可以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分别输入RPN(Region Proposal Network,区域生成网络)模型,提取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中候选框的坐标点,获得每个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框。每个候选框具体以坐标点的形式表示。
由于获得的至少一个特征图像数量较大,在基于至少一个特征图像直接进行图像处理时,计算量比较大,增加计算复杂度,因此,可以对至少一个特征图像进行关键图像提取,以减少特征图像的数量,减少计算复杂度,提高计算效率。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进行关键图像提取,获得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可以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输入light-head(Light-Head R-CNN,构造了轻量头部R-CNN网络)模型,获得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可以利用light-head模型降低至少一个特征图像的复杂度,例如,当特征图像是3900个通道对应的图像时,经由light-head降低复杂度之后,可以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降低到490个通道。
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可以对应有至少一个候选框,通过候选框可以提取目标特征图像中不同的区域特征,从而可以从不同的区域特征中确定出目标对象所在的候选框。所述基于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框,对每个目标特征图像进行区域特征提取,获得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可以包括:将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以及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框输入区域检测算法,获得对目标对象的位置敏感的至少一个区域。所述区域检测算法可以包括Pooling Position Sensitive ROI Pooling(位置敏感的候选区域池化)等可以用于提取图像中敏感区域所对应的特征。
在获得每个目标特征图像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之后,可以基于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将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区域进行特征拟合,获得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进行全连接处理是将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输入全连接层(FC,fully connected layers),进行全连接处理。全连接层可以将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进行非线性组合,例如对输入的多个目标特征进行加权和/或线性变换等全连接处理,形成表达结构更高级的特征,也即获得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
可选地,所述网络预测模型可以是预先训练获得。也即可以通过训练样本训练获得网络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所述将所述图像信息输入训练获得的网络预测模型,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具体可以包括:将图像信息输入预先训练获得的参数已知的网络预测模型,获得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
网络预测模型可以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网络预测模型的各个神经元计算模型通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个计算模块的计算步骤,可以预测获得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关于网络预测模型的参数训练过程具体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包括:
将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将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相机的焦距,生成相机内参矩阵;
确定所述世界坐标系与所述相机坐标系之间的进行坐标转换时对应的相机外参矩阵;
根据所述相机内参矩阵以及所述相机外参矩阵,将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映射到图像坐标系的,获得所述图像坐标。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世界坐标系与所述相机坐标系之间的进行坐标转换时对应的相机外参矩阵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目标角度,生成所述世界坐标系的坐标轴与相机坐标系的坐标轴对应的角度旋转矩阵R;根据预先设置的目标对象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距离转换矩阵T1;根据所述角度旋转矩阵R与所述距离转换矩阵T1,确定相机外参矩阵。其中,相机外参矩阵可以使用:
Figure BDA0002928360600000221
表示。R的获取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距离转换矩阵可以使用公式T1=-R·C(v,d1)表示。其中,v为相机视觉参数,d1为预设置的电子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关于角度旋转矩阵R的获取方式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R的获取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相机的焦距,生成相机内参矩阵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坐标在图像坐标系的图像中心点;
根据所述图像中心点以及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相机的焦距,生成相机内参矩阵。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501:确定至少一个训练图像。
其中,每个训练图像被标注有所述训练图像中的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真实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真实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其电子设备的真实角度。
可选地,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的第一真实坐标、第二真实坐标均可以通过标注获得,可以将至少一个训练图像分别导入CAD(Computer-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在CAD中标注每个训练图像中目标对象的3维框的关键点以及2维框的关键点,并利用CAD模型拟合对象3维框所对应关键点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真实坐标、二维框所对应关键点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二真实坐标。目标对象相对电子设备的真实角度可以通过测量获得。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3维框的关键点可以指三维框的8个顶点。2维框的关键点可以指二维框的4个顶点,通过CAD可以拟合获得三维框的8个顶点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真实坐标,以及二维框的4个顶点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二真实坐标。
利用至少一个训练图像预测网络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之后,即可以使用已训练出的网络预测模型来预测输入的图像信息的三维框对应的第一坐标以及2维框对应的第二坐标以及目标对象相对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
502:构建网络预测模型。
503:以每个训练图像被标注的第一真实坐标、第二真实坐标以及真实角度为训练目标,利用所述至少一个训练图像训练获得所述网络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预测模型的训练方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预先训练获得,以在需要时直接使用已训练的网络预测模型,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预测模型可以实时训练获得,以提高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时效性。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以每个训练图像被标注的第一真实坐标、第二真实坐标以及真实角度为训练目标,利用所述至少一个训练图像训练获得所述网络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网络预测模型的参考参数;
将所述至少一个训练图像分别输入所述参考参数对应的网络预测模型,获得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的预测结果;
基于每个训练图像预测结果与其被标注的第一真实坐标、第二真实坐标以及真实角度,计算所述参考参数对应网络预测模型的训练误差;
如果所述训练误差满足训练约束条件,确定所述参考参数为所述网络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
如果所述训练误差不满足所述训练约束条件,基于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的预测结果,调整所述网络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获得新的参考参数;返回至所述确定所述网络预测模型的参考参数的步骤继续执行。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的预测结果可以包括:每个训练图像中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预测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预测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其电子设备的预测角度;
所述基于每个训练图像预测结果与其被标注的第一真实坐标、第二真实坐标以及真实角度,计算所述参考参数对应网络预测模型的训练误差包括:
根据每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第一预测坐标与所述第一真实坐标,确定每个训练图像的第一坐标误差;
根据每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第二预测坐标与所述第二真实坐标,确定每个训练图像的第二坐标误差;
根据每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预测角度与其对应真实角度,确定每个训练图像的角度误差;
基于每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第一坐标误差、所述第二坐标误差以及所述角度误差,确定所述网络预测模型对所述至少一个训练图像的训练误差。
可选地,所述基于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第一坐标误差、第二坐标误差以及角度误差,确定网络预测模型对至少一个训练图像的训练误差可以包括:确定至少一个训练图像分别对应第一坐标误差所构成的第一误差,确定至少一个训练图像分别对应第二坐标误差所构成的第二误差以及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训练图像分别对应角度误差所构成的第三误差。将所述第一误差、第二误差以及第三误差进行加权求和,获得网络预测模型对至少一个训练图像的训练误差。
在基于预测角度与真实角度的差值,确定每个训练图像的角度误差时,至少一个训练图像分别对角度误差所构成的第三误差可以是将每个训练图像对应角度误差输入误差计算函数,获得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的误差损失,计算至少一个训练图像分别对应的误差损失之和,获得第三误差。
在基于角区域分布的方式确定每个训练图像的角度误差时,所述至少一个训练图像分别对应角度误差所构成的第三误差可以是统计至少一个训练图像中被标记为存在角度误差的图像数量,基于至少一个训练图像的图像总数量以及至少一个训练图像中被标记为存在角度误差的图像数量,确定第三误差。例如,可以利用图像数量与图像总数量的比值,确定第三误差。在一些实施例例中,所述第三误差即为图像数量与图像总数量的比值。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每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预测角度与其对应真实角度,确定每个训练图像的角度误差可以包括:
基于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的预测角度与其对应真实角度的角度差值,确定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的角度误差。
每个训练图像的预测角度是基于网络预测模型预测获得,预测角度与真实角度存在一定的角度误差,该角度误差可以包括预测角度与真实角度之间的角度偏移,具体可以指预测角度与真实角度的角度差值。如图6所示,预测角度601与真实角度602指教的角度误差为夹角603。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每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预测角度与其对应真实角度,确定每个训练图像的角度误差可以包括:
将一个圆周平均划分为多个角区域;
从所述多个角区域中确定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真实角度所在目标角区域;
如果任一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预测角度位于其真实角度所在所述目标角区域时,确定所述训练图像不存在角度误差;
如果任一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预测角度不位于其真实角度所在所述目标角区域时,确定所述训练图像存在角误差。
为了便于理解,以所述平均划分的多个角区域为16个角区域为例,图7a中,预测角度701位于角区域702中,真实角度703位于角区域704中,而角区域702与角区域704不是同一个角区域,预测角度701与真实角度703之间存在角度误差,此时可以确定该预测角度701以及真实角度703对应的训练图像存在角度误差。图7b中,预测角度705位于角区域706中,真实角度707位于角区域706中,预测角度705与真实角度707位于同一个角区域706中,此时,可以确定该预测角度705以及真实角度707对应的训练图像不存在角度误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网络预测模型通过以下方式预测任一个输入的训练图像的预测结果:
提取所述训练图像的至少一个特征图像;
提取每个特征图像的至少一个候选框。
其中,每个候选框以四个坐标点表示。
对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进行关键图像提取,获得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的数量小于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的数量。
基于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框,对每个目标特征图像进行区域特征提取,获得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
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进行全连接处理,以获得所述训练图像对应预测结果。
可选地,训练图像可以对应至少一个特征图像,每个特征图像可以用于描述训练图像中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提取所述训练图像的至少一个特征图像可以包括:将所述训练图像输入基础特征提取模型,获得至少一个特征图像。其中,所述基础特征模型可以包括VGGNet(Visual Geometry Group network,计算机视觉几何组),ResNet(Residual Network,残差网络),STN(Spatial Transformer Network,空间变换网络),FCN(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全卷积神经网络)等模型。
所述基础特征提取模型主要是由不同卷积核构成的神经网络。所述将所述训练图像输入基础特征提取模型,获得至少一个特征图像具体可以是:确定基础特征提取模型的至少一个卷积核,将所述训练图像与每个卷积核进行卷积计算,获得每个卷积核对应的特征图像,获得至少一个特征图像。不同卷积核可以用于描述训练图像在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和/或不同方向上的特征。例如,可以提取训练图像在某个方向上的边缘特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提取每个特征图像的至少一个候选框可以包括分别提取每个特征图像的至少一个候选框。所述提取每个特征图像的至少一个候选框可以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分别输入RPN(Region Proposal Network,区域生成网络)模型,提取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中候选框的坐标点,获得每个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框。每个候选框具体以坐标点的形式表示。
由于获得的至少一个特征图像数量较大,在基于至少一个特征图像直接进行图像处理时,计算量比较大,增加计算复杂度,因此,可以对至少一个特征图像进行关键图像提取,以减少特征图像的数量,减少计算复杂度,提高计算效率。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进行关键图像提取,获得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可以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输入light-head(Light-Head R-CNN,构造了轻量头部R-CNN网络)模型,获得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可以利用light-head模型降低至少一个特征图像的复杂度,例如,当特征图像是3900个通道对应的图像时,经由light-head降低复杂度之后,可以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降低到490个通道。
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可以对应有至少一个候选框,通过候选框可以提取目标特征图像中不同的区域特征,从而可以从不同的区域特征中确定出目标对象所在的候选框。所述基于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框,对每个目标特征图像进行区域特征提取,获得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可以包括:将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以及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框输入区域检测算法,获得对目标对象的位置敏感的至少一个区域。所述区域检测算法可以包括Pooling Position Sensitive ROI Pooling(位置敏感的候选区域池化)等可以用于提取图像中敏感区域所对应的特征。
在获得每个目标特征图像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之后,可以基于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将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特征区域进行特征拟合,获得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进行全连接处理是将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输入全连接层(FC,fully connected layers),进行全连接处理。全连接层可以将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进行非线性组合,例如对输入的多个目标特征进行加权和/或线性变换等全连接处理,形成表达结构更高级的特征,获得训练图像的预测结果。所述预测结果可以包括训练图像中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预测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预测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其电子设备的预测角度。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点飞行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801: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802: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
803: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
804: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图像坐标点。
805:控制电子设备以所述图像坐标点为中心点绕所述目标对象执行飞行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部分步骤与图1、图4或图5所示实施例部分步骤相同,对于各个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图1、图4或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之后,可以基于该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与二维框相比,三维框能够表达目标对象更多的立体信息,除二维框已表达的长度以及高度信息之外,三维框还能表达目标对象的深度信息。通过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可以确定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世界坐标系是相对真实世界的空间坐标系,为了对目标对象执行智能飞行,可将位于世界坐标系中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以实现坐标系在电子设备上的三维重建,获得的图像坐标点即可以是电子设备针对目标对象进行智能飞行时的中心点。三维框与目标对象的实际形状更接近,通过三维空间坐标系对目标对象的中心点的定位更精确,从而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以所述图像坐标点为中心点绕所述目标对象执行飞行处理,使得智能飞行的定位更精准。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点飞行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901: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902: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
903:确定所述第一坐标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
904:基于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结合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角度,解算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
905: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
906: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图像坐标点。
907: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图像坐标点为中心点以及以所述目标距离为飞行半径绕所述目标对象执行飞行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部分步骤与图1、图4或图5所示实施例部分步骤相同,对于各个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图1、图4或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电子设备针对目标对象采集的图像信息之后,可以将图像信息输入训练获得的网络预测模型,通过所述网络预测模型预测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目标对象的三维框可以以更立体的方式来描述目标对象的位置或角度等姿态信息,相较于二维框而言在空间上能够包含目标对象更多的信息。因此,在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之后,可以基于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结合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角度,解算所述目标对象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根据目标对象在图像信息中的多种信息完成对目标对象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解算,以更全面的解算基础信息提供更准确的解算结果,从而可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图像坐标点为中心点以及以所述目标距离为飞行半径绕所述目标对象执行飞行处理,实现更精准的绕点飞行。
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象对焦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001: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步骤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1002: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
1003: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
1004: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图像坐标点。
1005:根据所述图像坐标点,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对焦。
根据图像坐标点对目标对象进行对焦时可以是电子设备通过数据计算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以所述图像坐标点为目标对象的中心点,计算相机的镜头马达的移动步数或者线圈调整数据,从而完成对焦。通过确定目标对象中心点在图像坐标系的坐标,以将该图像坐标系的坐标用于相机的自动对焦,可以实现准确对焦,提高对焦精度。
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象解算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设备可以包括:存储组件1101以及处理组件1102;所述存储组件1101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组件1102调用;
所述处理组件1102可以用于:
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的图像坐标点为所述电子设备针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智能跟随时的目标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组件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具体可以是:
将所述图像信息输入网络预测模型,计算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
作为又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坐标包括所述目标对象在图像信息中对应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八个坐标顶点;
所述处理组件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具体可以是:
利用所述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八个坐标点进行中心点解算,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组件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具体可以是:
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
所述处理组件还可以用于:
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
基于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结合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角度,解算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
其中,所述目标距离用于确定所述电子设备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绕点飞行时的飞行半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组件还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尺寸数据;
所述处理组件根据所述图像坐标点,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智能跟随时的目标点具体可以是:
根据所述图像坐标点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的尺寸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智能跟随时的目标点。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组件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具体可以是:
将所述目标图像输入网络预测模型,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
可选地,所述处理组件基于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结合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角度,解算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具体可以是:
利用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角度,在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为未知量的基础上,构建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转换至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时的转换矩阵;
基于所述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解算所述转换矩阵中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组件利用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角度,在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为未知量的基础上,构建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转换至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时的转换矩阵具体可以是:
根据所述目标角度,生成所述世界坐标系的坐标轴与相机坐标系的坐标轴对应的目标旋转矩阵;
以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为未知量,结合所述目标旋转矩阵以及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视角参数,构建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转换矩阵;
根据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相机的焦距,生成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内参矩阵;
基于所述相机内参矩阵、所述目标旋转矩阵以及所述距离转换矩阵,构建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转换至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时的转换矩阵。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处理组件基于所述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解算所述转换矩阵中的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具体可以是:
以所述转换矩阵为坐标转换关系,结合所述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构建转换方程;
解算所述转换方程中的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组件解算所述转换方程中的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具体可以是:
利用N点透视算法(Perspective-n-Point,PNP)解算所述转换方程中的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可以包括:所述目标对象在水平方向上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水平角度以及所述目标对象在垂直方向上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垂直角度;
所述处理组件根据所述目标角度,生成所述世界坐标系的坐标轴与相机坐标系的坐标轴对应的目标旋转矩阵具体可以是:
将所述水平角度以及所述垂直角度输入三维旋转矩阵公式,计算获得所述世界坐标系的坐标轴与所述相机坐标系的坐标轴对应的目标旋转矩阵。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组件将所述目标图像输入训练获得的网络预测模型,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具体可以是:
提取所述目标图像的至少一个特征图像;
提取每个特征图像的至少一个候选框;其中,每个候选框以四个坐标点表示;
对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进行关键图像提取,获得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的数量小于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的数量;
基于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框,对每个目标特征图像进行区域特征提取,获得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
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区域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进行分类处理,以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组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训练获得网络预测模型:
确定至少一个训练图像;其中,每个训练图像被标注有所述训练图像中的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真实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真实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其电子设备的真实角度;
构建网络预测模型;
以每个训练图像被标注的第一真实坐标、第二真实坐标以及真实角度为训练目标,利用所述至少一个训练图像训练获得所述网络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组件以每个训练图像被标注的第一真实坐标、第二真实坐标以及真实角度为训练目标,利用所述至少一个训练图像训练获得所述网络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具体可以是:
确定所述网络预测模型的参考参数;
将所述至少一个训练图像分别输入所述参考参数对应的网络预测模型,获得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的预测结果;
基于每个训练图像预测结果与其被标注的第一真实坐标、第二真实坐标以及真实角度,计算所述参考参数对应网络预测模型的训练误差;
如果所述训练误差满足训练约束条件,确定所述参考参数为所述网络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
如果所述训练误差不满足所述训练约束条件,基于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的预测结果,调整所述网络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获得新的参考参数;返回至所述确定所述网络预测模型的参考参数的步骤继续执行。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的预测结果包括:每个训练图像中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预测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预测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其电子设备的预测角度;
所述处理组件基于每个训练图像预测结果与其被标注的第一真实坐标、第二真实坐标以及真实角度,计算所述参考参数对应网络预测模型的训练误差可以包括:
根据每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第一预测坐标与所述第一真实坐标,确定每个训练图像的第一坐标误差;
根据每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第二预测坐标与所述第二真实坐标,确定每个训练图像的第二坐标误差;
根据每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预测角度与其对应真实角度,确定每个训练图像的角度误差;
基于每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第一坐标误差、所述第二坐标误差以及所述角度误差,确定所述网络预测模型对所述至少一个训练图像的训练误差。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处理组件根据每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预测角度与其对应真实角度,确定每个训练图像的角度误差具体可以是:
基于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的预测角度与其对应真实角度的角度差值,确定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的角度误差。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组件根据每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预测角度与其对应真实角度,确定每个训练图像的角度误差具体可以是:
将一个圆周平均划分为多个角区域;
从所述多个角区域中确定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真实角度所在目标角区域;
如果任一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预测角度位于其真实角度所在所述目标角区域时,确定所述训练图像不存在角度误差;
如果任一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预测角度不位于其真实角度所在所述目标角区域时,确定所述训练图像存在角误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组件通过以下方式预测任一个输入网络预测模型的训练图像对应的预测结果:
提取所述训练图像的至少一个特征图像;
提取每个特征图像的至少一个候选框;其中,每个候选框以四个坐标点表示;
对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进行关键图像提取,获得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的数量小于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的数量;
基于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框,对每个目标特征图像进行区域特征提取,获得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
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区域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进行分类处理,以获得所述训练图像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预测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预测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其电子设备的预测角度。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包括:
将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组件将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具体可以是:
根据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相机的焦距,生成相机内参矩阵;
确定所述世界坐标系与所述相机坐标系之间的进行坐标转换时对应的相机外参矩阵;
根据所述相机内参矩阵以及所述相机外参矩阵,将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映射到图像坐标系的,获得所述图像坐标。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组件根据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相机的焦距,生成相机内参矩阵具体可以是:
确定所述第二坐标在图像坐标系的图像中心点;
根据所述图像中心点以及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相机的焦距,生成相机内参矩阵。
图11所述的对象解算设备可以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对象解算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不再赘述。对于上述实施例中对象解算设备的处理组件所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设备可以包括:存储组件1201以及处理组件1202;所述存储组件1201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组件1202调用;
所述处理组件1202可以用于:
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图像坐标点;控制电子设备以所述图像坐标点为中心点绕所述目标对象执行飞行处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组件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具体可以是:
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
所述处理组件还可以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坐标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
基于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结合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角度,解算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
所述处理组件控制电子设备以所述图像坐标点为中心点绕所述目标对象执行飞行处理具体可以是: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图像坐标点为中心点以及以所述目标距离为飞行半径绕所述目标对象执行飞行处理。
图12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绕点飞行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不再赘述。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处理组件所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所述设备可以包括:存储组件1301以及处理组件1302;所述存储组件1301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组件1302调用;
所述处理组件1302可以用于:
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图像坐标点。根据所述图像坐标点,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对焦。
根据图像坐标点对目标对象进行对焦时可以是电子设备通过数据计算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以所述图像坐标点为目标对象的中心点,计算相机的镜头马达的移动步数或者线圈调整数据,从而完成对焦。通过确定目标对象中心点在图像坐标系的坐标,以将该图像坐标系的坐标用于相机的自动对焦,可以实现准确对焦,提高对焦精度。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6)

1.一种对象解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
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
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图像坐标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尺寸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图像坐标点,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智能跟随时的目标点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坐标点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的尺寸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智能跟随时的目标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坐标包括所述目标对象在图像信息中对应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八个坐标顶点;
所述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包括:
利用所述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八个坐标点进行中心点解算,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包括:
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
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坐标在图像坐标系对应的图像坐标;
基于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结合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角度,解算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其中,所述目标距离用于确定所述电子设备针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智能跟随时的跟随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包括:
将所述目标图像输入网络预测模型,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结合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角度,解算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角度,在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为未知量的基础上,构建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转换至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时的转换矩阵;
基于所述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解算所述转换矩阵中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角度,在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为未知量的基础上,构建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转换至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时的转换矩阵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角度,生成所述世界坐标系的坐标轴与相机坐标系的坐标轴对应的角度旋转矩阵;
以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为未知量,结合所述角度旋转矩阵以及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视角参数,构建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转换矩阵;
根据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相机的焦距,生成相机内参矩阵;
基于所述相机内参矩阵、所述角度旋转矩阵以及所述距离转换矩阵,构建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转换至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时的转换矩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解算所述转换矩阵中的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包括:
以所述转换矩阵为坐标转换关系,结合所述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构建转换方程;
解算所述转换方程中的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算所述转换方程中的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包括:
利用N点透视算法(Perspective-n-Point,PNP)解算所述转换方程中的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包括:所述目标对象在水平方向上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水平角度以及所述目标对象在垂直方向上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垂直角度;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角度,生成所述世界坐标系的坐标轴与相机坐标系的坐标轴对应的角度旋转矩阵包括:
将所述水平角度以及所述垂直角度输入三维旋转矩阵公式,计算获得所述世界坐标系的坐标轴与所述相机坐标系的坐标轴对应的角度旋转矩阵。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图像输入训练获得的网络预测模型,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包括:
提取所述目标图像的至少一个特征图像;
提取每个特征图像的至少一个候选框;其中,每个候选框以四个坐标点表示;
对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进行关键图像提取,获得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的数量小于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的数量;
基于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框,对每个目标特征图像进行区域特征提取,获得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
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进行全连接处理,以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预测模型通过以下方式训练获得:
确定至少一个训练图像;其中,每个训练图像被标注有所述训练图像中的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真实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真实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其电子设备的真实角度;
构建网络预测模型;
以每个训练图像被标注的第一真实坐标、第二真实坐标以及真实角度为训练目标,利用所述至少一个训练图像训练获得所述网络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每个训练图像被标注的第一真实坐标、第二真实坐标以及真实角度为训练目标,利用所述至少一个训练图像训练获得所述网络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包括:
确定所述网络预测模型的参考参数;
将所述至少一个训练图像分别输入所述参考参数对应的网络预测模型,获得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的预测结果;
基于每个训练图像预测结果与其被标注的第一真实坐标、第二真实坐标以及真实角度,计算所述参考参数对应网络预测模型的训练误差;
如果所述训练误差满足训练约束条件,确定所述参考参数为所述网络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
如果所述训练误差不满足所述训练约束条件,基于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的预测结果,调整所述网络预测模型的模型参数,获得新的参考参数;返回至所述确定所述网络预测模型的参考参数的步骤继续执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的预测结果包括:每个训练图像中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预测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预测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其电子设备的预测角度;
基于每个训练图像预测结果与其被标注的第一真实坐标、第二真实坐标以及真实角度,计算所述参考参数对应网络预测模型的训练误差包括:
根据每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第一预测坐标与所述第一真实坐标,确定每个训练图像的第一坐标误差;
根据每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第二预测坐标与所述第二真实坐标,确定每个训练图像的第二坐标误差;
根据每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预测角度与其对应真实角度,确定每个训练图像的角度误差;
基于每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第一坐标误差、所述第二坐标误差以及所述角度误差,确定所述网络预测模型对所述至少一个训练图像的训练误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预测角度与其对应真实角度,确定每个训练图像的角度误差包括:
基于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的预测角度与其对应真实角度的角度差值,确定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的角度误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预测角度与其对应真实角度,确定每个训练图像的角度误差包括:
将一个圆周平均划分为多个角区域;
从所述多个角区域中确定每个训练图像对应真实角度所在目标角区域;
如果任一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预测角度位于其真实角度所在所述目标角区域时,确定所述训练图像不存在角度误差;
如果任一个训练图像对应所述预测角度不位于其真实角度所在所述目标角区域时,确定所述训练图像存在角误差。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预测模型通过以下方式预测任一个输入的训练图像的预测结果:
提取所述训练图像的至少一个特征图像;
提取每个特征图像的至少一个候选框;其中,每个候选框以四个坐标点表示;
对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进行关键图像提取,获得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的数量小于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图像的数量;
基于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框,对每个目标特征图像进行区域特征提取,获得每个目标特征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
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特征图像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区域特征进行全连接处理,以获得所述训练图像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第一预测坐标、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下的第二预测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其电子设备的预测角度。
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包括:
将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相机的焦距,生成相机内参矩阵;
确定所述世界坐标系与所述相机坐标系之间的进行坐标转换时对应的相机外参矩阵;
根据所述相机内参矩阵以及所述相机外参矩阵,将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映射到图像坐标系的,获得所述图像坐标。
20.根据权利要求7或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相机的焦距,生成相机内参矩阵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坐标在图像坐标系的图像中心点;
根据所述图像中心点以及所述电子设备对应相机的焦距,生成相机内参矩阵。
21.一种绕点飞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
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
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图像坐标点;
控制电子设备以所述图像坐标点为中心点绕所述目标对象执行飞行处理。
22.根据权利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包括:
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对应二维框在图像坐标系的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电子设备的目标角度;
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
基于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坐标与所述图像坐标系中的图像坐标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结合所述第二坐标以及所述目标角度,解算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相机之间的距离,获得目标距离;
所述控制电子设备以所述图像坐标点为中心点绕所述目标对象执行飞行处理包括: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图像坐标点为中心点以及以所述目标距离为飞行半径绕所述目标对象执行飞行处理。
23.一种对象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
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
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图像坐标点;
根据所述图像坐标点,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对焦。
24.一种对象解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组件以及处理组件;所述存储组件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对象解算方法。
2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组件以及处理组件;所述存储组件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以执行如权利要求21~22任一项所述的绕点飞行方法。
2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组件以及处理组件;所述存储组件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组件调用;
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对应三维框在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根据所述三维框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第一坐标,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将所述目标对象在世界坐标系的中心点映射到图像坐标系,获得图像坐标点;根据所述图像坐标点,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对焦。
CN202080004354.7A 2020-03-19 2020-03-19 对象解算、绕点飞行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131687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80162 WO2021184289A1 (zh) 2020-03-19 2020-03-19 对象解算、绕点飞行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8716A true CN113168716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79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4354.7A Pending CN113168716A (zh) 2020-03-19 2020-03-19 对象解算、绕点飞行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68716A (zh)
WO (1) WO202118428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0967A (zh) * 2021-08-13 2021-11-05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三维点检测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92822A (zh) * 2022-01-24 2022-02-25 广东皓行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移动控制方法以及移动控制系统
CN116741019A (zh) * 2023-08-11 2023-09-12 成都飞航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i的飞行模型训练方法、训练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5815B (zh) * 2015-09-15 2017-12-29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云台可控制摄像机的实时视频跟踪方法
CN106803270A (zh) * 2017-01-13 2017-06-06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无人机平台基于单目slam的多关键帧协同地面目标定位方法
CN107025659B (zh) * 2017-04-11 2020-03-31 西安理工大学 基于单位球面坐标映射的全景目标跟踪方法
CN109116869B (zh) * 2017-06-23 2021-11-16 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绕点飞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JP7092981B2 (ja) * 2017-10-20 2022-06-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体制御プログラム、移動体制御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WO2020014909A1 (zh) * 2018-07-18 2020-01-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和无人机
CN110148169B (zh) * 2019-03-19 2022-09-27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ptz云台相机的车辆目标三维信息获取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0967A (zh) * 2021-08-13 2021-11-05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三维点检测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10967B (zh) * 2021-08-13 2024-03-26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三维点检测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92822A (zh) * 2022-01-24 2022-02-25 广东皓行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移动控制方法以及移动控制系统
CN116741019A (zh) * 2023-08-11 2023-09-12 成都飞航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i的飞行模型训练方法、训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84289A1 (zh) 2021-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26724B1 (ko) 포인트 클라우드 데이터를 복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965870B2 (en) Camera calibration method using a calibration target
CN112132972B (zh) 一种激光与图像数据融合的三维重建方法及系统
CN110543871B (zh) 基于点云的3d比对测量方法
EP2912631B1 (en) Determination of position from images and associated camera positions
CN108898676B (zh) 一种虚实物体之间碰撞及遮挡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168716A (zh) 对象解算、绕点飞行方法及设备
CN111340797A (zh) 一种激光雷达与双目相机数据融合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6529538A (zh) 一种飞行器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12444242A (zh) 一种位姿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8764080B (zh) 一种基于点云空间二值化的无人机视觉避障方法
CN112132900A (zh) 一种视觉重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5965970A (zh) 基于隐式的集合预测实现鸟瞰图语义分割的方法及系统
CN112405526A (zh) 一种机器人的定位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3313765A (zh) 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81873A (zh) 一种数据标注方法及装置
CN113790711B (zh) 一种无人机低空飞行位姿无控多视测量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2146647B (zh) 一种地面纹理的双目视觉定位方法及芯片
CN114694022A (zh) 一种基于球形邻域的多尺度多特征算法的语义分割方法
CN114140659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视角下人体检测的社交距离监控方法
CN114677435A (zh) 一种点云全景融合要素提取方法和系统
Dierenbach et al. Next-Best-View method based on consecutive evaluation of topological relations
CN113034615A (zh) 一种用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设备标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215873A (zh) 用于对变电站内多目标跟踪定位的方法
Savii Camera calibration using compound genetic-simplex algorith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