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2851A - 组的实现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组的实现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2851A
CN113162851A CN202010074106.1A CN202010074106A CN113162851A CN 113162851 A CN113162851 A CN 113162851A CN 202010074106 A CN202010074106 A CN 202010074106A CN 113162851 A CN113162851 A CN 113162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condition
group
threshold
content information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41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君杰
苏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741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62851A/zh
Priority to KR1020227028549A priority patent/KR20220126770A/ko
Priority to US17/793,152 priority patent/US20230099493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72646 priority patent/WO2021147844A1/zh
Priority to EP21745068.3A priority patent/EP4096187A4/en
Publication of CN113162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28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46Cluster buil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6Backward lear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32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for defining a routing cluster membership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75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40Maintenance of th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0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geographic position or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ontrol By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组的实现方法,包括:创建组,所述组中包括第一成员和第一预设条件;判断第二成员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则将所述第二成员添加到所述组中;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其一:所述第二成员与所述第一成员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第一强度差阈值。本实施例提供的组的实现方法及相关设备,能够避免网络中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数据的计算,大大提高了整体运算效率。

Description

组的实现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组的实现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水平的提高,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将物理世界的信息数字化,提升管理和运维的水平。典型的物联网结构中,人、事、物的信息通过物联网设备进行搜集发送给网关,物联网设备可以是各类传感器或者智能终端设备等;网关将搜集到的数据发送给云平台进行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并接收远程管理与控制指令,并下发给人、事、物等对应的设备/传感器。随着物联网设备的增加,云平台通常将物联网设备进行分组进行管理,这种组中包含的设备物联网设备相对固定,无法满足物联网设备动态变化的情况,急需一种改进的组以实现对动态变化物联网设备进行管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组的实现方法及相关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监测设备管理系统,包括:
接收器,被配置为:执行相应的数据接收工作;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工作;
所述数据处理通过生成对应的指令完成以下步骤:
创建组,所述组中包括第一成员和第一预设条件;
判断第二成员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二成员添加到所述组中;
其中,所述第一成员和第二成员均为监测设备,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二成员与所述第一成员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和
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第一强度差阈值。
可选地,所述组中还包括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具体为:
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对应的设备类型相同或相近;和/或
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对应的数据类型相同或相近。
可选地,所述组中还包括第三预设条件,所述数据处理通过生成对应的指令还完成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二成员添加到所述组中之后,判断所述第二成员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时,则将所述第二成员从组中删除。
可选地,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二成员与所述第一成员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和
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第二强度差阈值。
可选地,所述组中还包括第四预设条件,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满足所述第四预设条件,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和
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
可选地,所述组中还包括第五预设条件和第六预设条件,所述第一成员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所述第二成员满足第六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第五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坐标处于第一坐标范围;
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小于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大于第一内容精度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大于第一内容频率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大于第一被引用次数阈值;和
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通信信号强度;
所述第六预设条件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二成员的位置坐标处于第二坐标范围;
所述第二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大于第二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
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小于第二内容精度阈值;
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小于第二内容频率阈值;
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小于第二被引用次数阈值;和
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通信信号强度。
可选地,所述组中包括第七预设条件;所述数据处理通过生成对应的指令还完成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和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和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的关系满足第七预设条件时,则执行对第二成员对应的动作请求;
其中,所述第七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与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之间的差异大于数据差异阈值。
可选地,所述动作请求为:
根据所述第一成员的配置信息修正所述第二成员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监测设备管理系统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所述内容信息为环境监测数据,所述第七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与所述第一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的差异大于预设监测数据差异阈值。
可选地,所述监测设备管理系统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所述内容信息为环境监测数据,所述第七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精度大于第一预设精度阈值,所述第二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精度小于第二预设精度阈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成员具有第一权限,所述第二成员具有第二权限,所述第一权限高于第二权限。
可选地,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发送器,所述系统用于实现所述第一成员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组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创建组,所述组中包括第一成员和第一预设条件;
判断第二成员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则将所述第二成员添加到所述组中;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二成员与所述第一成员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和
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第一强度差阈值。
可选地,所述组的实现方法应用于监测设备管理,所述第一成员和第二成员均为监测设备。
可选地,所述组中还包括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具体为:
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对应的设备类型相同或相近;和/或
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对应的数据类型相同或相近。
可选地,所述组中还包括第三预设条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成员添加到所述组中之后,判断所述第二成员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时,则将所述第二成员从组中删除;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二成员与所述第一成员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和
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第二强度差阈值。
可选地,所述组中还包括第四预设条件,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和
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
可选地,所述组中还包括第五预设条件和第六预设条件,所述第一成员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所述第二成员满足第六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第五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坐标处于第一坐标范围;
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小于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大于第一内容精度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大于第一内容频率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大于第一被引用次数阈值;和
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通信信号强度;
所述第六预设条件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二成员的位置坐标处于第二坐标范围;
所述第二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大于第二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
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小于第二内容精度阈值;
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小于第二内容频率阈值;
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小于第二被引用次数阈值;和
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通信信号强度。
可选地,所述组中还包括第七预设条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和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
若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和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的关系满足第七预设条件,则执行对第二成员对应的动作请求;
其中,所述第七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与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之间的差异大于数据差异阈值。
可选地,所述动作请求为:
根据所述第一成员的配置信息修正所述第二成员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所述内容信息为环境监测数据,所述第七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与所述第一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的差异大于预设监测数据差异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组的实现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创建包含第一成员的组,再根据第二成员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以确定是否添加第二成员到组;这样,利用组的建立,根据预设条件的判断以将动态成员纳入到组内,通过这种以组为单位的集合方式,在处理数据时可以以组为单位进行计算,能够避免将网络中所有成员都进行相互之间的关系数据计算,而是只需要以组为单位对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大大提高了整体运算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A为一种物联网系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1B为一种组与成员的交互关系的示意图;
图1C为一种组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监测设备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组的实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提供的组的实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一种环境监测领域的设备分布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提供的组的实现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中成员包括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时的示意图;
图5D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中成员均为移动设备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图1A示出了一种物联网系统结构。在该物联网系统结构中,人、事、物的信息通过物联网设备(如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等)进行搜集并发送给网关,网关将搜集到的数据发送给云平台进行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同时,网关通过接收远程管理与控制指令,进而下发给人、事、物等对应的物联网设备。
为了对大量设备进行管理,可以采用建立组的方式来完成,即将某些具有特定属性的对象划分为一个组,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批量管理。组内的成员通常是相同类型设备,组接收到请求后会将请求向组内的各个成员进行转发,并将组内的各个成员的响应汇聚后发送给请求方,参考图1B所示。
组的创建可以是由应用(或APP)确定组成员后向云平台发起创建组请求以及更新组请求来实现。可选地,可以根据设备类型、位置、厂商等分类创建设备组,设备组内的成员具有相同的身份,共同接受云平台和应用的管理。
一种组的结构如图1C所示,组的结构中描述了组成员的类型、组成员的数量、成员标识(可以是列表)、组名、通知汇聚(开关,用于设置是否开启汇聚成员响应功能);当组的扇出点接收到请求后,组将该请求发送给成员标识指向的每个组成员。在这种组结构中,各个组成员之间是职责是相同的。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监测设备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所述应用于物联网的监测设备管理系统,包括:
接收器101,被配置为:执行相应的数据接收工作;
处理器102,被配置为:执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工作;
所述数据处理通过生成对应的指令完成以下步骤:
创建组,所述组中包括第一成员和第一预设条件;
判断第二成员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二成员添加到所述组中;
其中,所述第一成员和第二成员均为监测设备,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二成员与所述第一成员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和
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第一强度差阈值。
可选地,所述监测设备管理系统还可包括存储器103,所述存储器103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处理器能够执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工作。
存储器103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组的实现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3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组的实现方法。
存储器103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组的实现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03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03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会员用户行为监控装置。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可以是指成员处于动态调整状态的组,即其中的成员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变化情况进行增删的。可选地,所述第一成员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创建组的请求可以是来自所述第一成员,也可以是来自所述组的实现装置。并且,在存在多个第一成员的场景下,可以是针对每个所述第一成员创建一个组,也可以根据第一成员的特点将第一成员划分为多个分类,然后将同一个类别的第一成员创建在一个组中。具体的创建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员指代的是即将创建的组中的一种类型的成员,所述第一成员可以对应任意的用于获取人、事、物的信息的物联网设备;所述第一成员的筛选条件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的,这与需要创建的组的属性或者特性相关,或者与需要创建的组所要实现的目的相关。
可选地,所述组中包括第五预设条件,所述第一成员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所述第五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小于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坐标处于第一坐标范围;
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小于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大于第一内容精度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大于第一内容频率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大于第一被引用次数阈值;和
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通信信号强度。
例如,当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小于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时,说明所述第一成员的活动范围较小,当第一成员实现为设备时,所述第一成员通常可能是固定设备。
又比如,当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大于第一内容精度阈值时,所述内容信息例如可以是测量数据或检测数据,说明所述第一成员实现为设备时,其测量精度或检测精度等内容信息精度较高,所述第一成员通常可能是较为精密的设备(例如精密仪器)。
再比如,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大于第一内容频率阈值,说明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更新的频率较高,当第一成员实现为设备时,所述第一成员通常可能是固定设备(没有电量限制),也可能是较为精密的设备。
再比如,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大于第一内容频率阈值,说明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生成的频率较高,部分平台不允许更改已创建的内容信息,此事需要通过创建新的内容信息,当第一成员实现为设备时,所述第一成员通常可能是固定设备(没有电量限制),也可能是较为精密的设备。
再比如,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大于第一被引用次数阈值,说明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被其他应用访问的次数较高,当第一成员实现为设备时,所述第一成员可能是较为精密的设备,数据精准度较高。
再比如,当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通信信号强度时,说明所述第一成员实现为通信设备时,其信号强度较高,所述第一成员通常可能是固定设备。
当然,所述第一成员可以是同时满足上述任意两种或多种筛选条件,这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例如,所述第一成员可以同时满足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小于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以及内容信息精度大于第一内容精度阈值这两个条件,这时,所述第一成员可能是实现为精度较高的固定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第一内容精度阈值、第一内容频率阈值、第一被引用次数阈值和第一预设通信信号强度都可以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的,在此不对其具体数值进行限定。
可选地,被确定为第一成员的成员的信息可以是预先存储在所述组的实现装置中的。例如,在被确定为第一成员之前,该成员可以向所述组的实现装置发送注册请求,所述组的实现装置在核实所述注册请求后为该成员创建对应的资源,并在注册成功后将该成员添加为等待创建组的对象。
本实施例中,第二成员的信息可以是预先存储在所述组的实现装置中的。例如,第二成员可以预先向所述组的实现装置发送注册请求,所述组的实现装置在核实所述注册请求后为该第二成员创建对应的资源,并在注册成功后将该第二成员作为所述组的待定对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成员可以是任意的人、事、物,可选地,所述第二成员可以是设备。所述第二成员的筛选条件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的,这与组的属性或者特性相关,或者与组所要实现的目的相关。
可选地,所述组中包括第六预设条件,所述第二成员满足第六预设条件。所述第六预设条件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二成员的位置坐标处于第二坐标范围;
所述第二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大于第二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
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小于第二内容精度阈值;
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小于第二内容频率阈值;
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小于第二被引用次数阈值;和
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通信信号强度。
例如,当所述第二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大于第二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时,说明所述第二成员的活动范围较大,当第二成员实现为设备时,所述第二成员通常可能是移动设备。
又比如,当所述第二成员的设备精度小于第二内容精度阈值时,说明所述第二成员实现为设备时,其测量精度或检测精度等内容信息精度较低,其测量数据或检测数据等通常不会太准确。
再比如,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小于第二内容频率阈值,说明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更新的频率较低,当第一成员实现为设备时,所述第一成员通常可能是移动设备(有电量限制),也可能是较为不精密的设备。
再比如,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小于第二内容频率阈值,说明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生成的频率较低,部分平台不允许更改已创建的内容信息,此事需要通过创建新的内容信息,当第一成员实现为设备时,所述第一成员通常可能是移动设备(有电量限制),也可能是较为不精密的设备。
再比如,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小于第二被引用次数阈值,说明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被其他应用访问的次数较低,当第一成员实现为设备时,所述第一成员可能是较为不精密的设备,数据精准度较低。
再比如,当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通信信号强度时,说明所述第二成员实现为通信设备时,其信号强度较弱,所述第二成员通常可能是普通的移动设备,例如手机、或移动信号采集器。
当然,所述第二成员可以是同时满足上述任意两种或多种筛选条件,这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例如,所述第二成员可以同时满足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大于第二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以及内容信息精度小于第二内容精度阈值这两个条件,这时,所述第二成员可能是实现为精度较低的移动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第二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第二内容精度阈值、第二内容频率阈值、第二被引用次数阈值和第二预设通信信号强度都可以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的,在此不对其具体数值进行限定。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的取值可以是相同的。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容精度阈值与所述第一内容精度阈值也可以是相同的。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容频率阈值和第二内容频率阈值也可以是相同的。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被引用次数阈值和第二被引用次数阈值也可以是相同的。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通信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预设通信信号强度也可以是相同的。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是所述第二成员与所述第一成员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员满足的第五预设条件可能是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小于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所述第二成员满足的第六预设条件可能是所述第二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大于第二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这样,以距离为组建组的标准,能够将一定位置范围内的设备汇集到一起,有利于组内成员的数据交互和修正。
当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还可以是其他条件,这些都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例如,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第一强度差阈值。此时,所述第二成员与所述第一成员有可能是距离比较近或者通信特点比较接近,因此,可以考虑把两者划分到同一个组之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是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成员是否可以添加到组中的条件,具体的条件设置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还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具体为:
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对应的设备类型相同或相近;和/或
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对应的数据类型相同或相近。
这样,可以保证在后续利用第一成员的配置信息对第二成员的配置信息进行修正时,能够更加有参考依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类型相近可以是指设备类型存在一定的重合,例如具有一部分相同的功能。所述数据类型相近可以是指设备采集的数据或处理的数据等存在一定的重合,例如都是环境监测设备,有的设备只能检测PM2.5,而有的设备既能检测PM2.5又能监测硫含量,这样的两种设备就属于数据类型相近的设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中包括第四预设条件,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和
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物联网的监测设备管理系统,通过创建包含第一成员的组,再根据第二成员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以确定是否添加第二成员到组;这样,利用组的建立,根据预设条件的判断以将动态成员纳入到组内,通过这种以组为单位的集合方式,在处理数据时可以以组为单位进行计算,能够避免将网络中所有成员都进行相互之间的关系数据计算,而是只需要以组为单位对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大大提高了整体运算效率。
此外,对于组内的各成员配置信息的修正,也采用以组为单位的计算方式,能够避免网络中所有成员之间都进行相互之间的配置信息的修正,只需要对组内成员的配置信息进行修正,大大提高了整体运算效率。
例如,对于N个组构成的网络,每个组内的第二成员都只需根据其组内的第一成员的配置信息进行修正,而无需参考其他组的第一成员,因此计算内容都是以组为单位,组和组之间不进行计算,从而大大减少了计算资源,提高了计算效率。可选地,所述组中包括第三预设条件,所述数据处理通过生成对应的指令完成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二成员添加到所述组中之后,判断所述第二成员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时,则将所述第二成员从组中删除。
可选地,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二成员与所述第一成员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和
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第二强度差阈值。
可选地,所述组中包括第七预设条件;所述数据处理通过生成对应的指令完成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和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和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的关系满足第七预设条件时,则执行对第二成员对应的动作请求;
其中,所述第七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与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之间的差异大于数据差异阈值。
可选地,所述动作请求为:
根据所述第一成员的配置信息修正所述第二成员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监测设备管理系统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所述内容信息为环境监测数据,所述第七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与所述第一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的差异大于预设监测数据差异阈值。
可选地,所述监测设备管理系统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所述内容信息为环境监测数据,所述第七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精度大于第一预设精度阈值,所述第二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精度小于第二预设精度阈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成员具有第一权限,所述第二成员具有第二权限,所述第一权限高于第二权限。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监测设备管理系统,还包括发送器104,所述系统用于实现所述第一成员的功能。通过设置发送器104,使得所述监测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数据发送,并进一步实现第一成员的功能,即既能进行组的创建,又能对组内成员进行操作、控制等处理。
图3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物联网的组的实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所述应用于物联网的组的实现方法,可选地,应用于所述监测设备管理系统(所述监测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为服务器),所述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创建组,所述组中包括第一成员、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
本步骤中,所述组可以是指成员处于动态调整状态的组,即其中的成员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变化情况进行增删的。可选地,所述第一成员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创建组的请求可以是来自所述第一成员,也可以是来自所述组的实现装置。并且,在存在多个第一成员的场景下,可以是针对每个所述第一成员创建一个组,也可以根据第一成员的特点将第一成员划分为多个分类,然后将同一个类别的第一成员创建在一个组中。具体的创建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成员指代的是即将创建的组中的一种类型的成员,所述第一成员可以对应任意的用于获取人、事、物的信息的物联网设备;所述第一成员的筛选条件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的,这与需要创建的组的属性或者特性相关,或者与需要创建的组所要实现的目的相关。
可选地,所述组中包括第五预设条件,所述第一成员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所述第五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小于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坐标处于第一坐标范围;
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小于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大于第一内容精度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大于第一内容频率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大于第一被引用次数阈值;和
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通信信号强度。
例如,当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小于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时,说明所述第一成员的活动范围较小,当第一成员实现为设备时,所述第一成员通常可能是固定设备。
又比如,当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大于第一内容精度阈值时,所述内容信息例如可以是测量数据或检测数据,说明所述第一成员实现为设备时,其测量精度或检测精度等内容信息精度较高,所述第一成员通常可能是较为精密的设备(例如精密仪器)。
再比如,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大于第一内容频率阈值,说明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更新的频率较高,当第一成员实现为设备时,所述第一成员通常可能是固定设备(没有电量限制),也可能是较为精密的设备。
再比如,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大于第一内容频率阈值,说明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生成的频率较高,部分平台不允许更改已创建的内容信息,此事需要通过创建新的内容信息,当第一成员实现为设备时,所述第一成员通常可能是固定设备(没有电量限制),也可能是较为精密的设备。
再比如,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大于第一被引用次数阈值,说明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被其他应用访问的次数较高,当第一成员实现为设备时,所述第一成员可能是较为精密的设备,数据精准度较高。
再比如,当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通信信号强度时,说明所述第一成员实现为通信设备时,其信号强度较高,所述第一成员通常可能是固定设备。
当然,所述第一成员可以是同时满足上述任意两种或多种筛选条件,这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例如,所述第一成员可以同时满足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小于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以及内容信息精度大于第一内容精度阈值这两个条件,这时,所述第一成员可能是实现为精度较高的固定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第一内容精度阈值、第一内容频率阈值、第一被引用次数阈值和第一预设通信信号强度都可以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的,在此不对其具体数值进行限定。
可选地,被确定为第一成员的成员的信息可以是预先存储在所述组的实现装置中的。例如,在被确定为第一成员之前,该成员可以向所述组的实现装置发送注册请求,所述组的实现装置在核实所述注册请求后为该成员创建对应的资源,并在注册成功后将该成员添加为等待创建组的对象。
步骤202:若第二成员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二成员添加到所述组中。
本步骤中,第二成员的信息可以是预先存储在所述组的实现装置中的。例如,第二成员可以预先向所述组的实现装置发送注册请求,所述组的实现装置在核实所述注册请求后为该第二成员创建对应的资源,并在注册成功后将该第二成员作为所述组的待定对象。
本步骤中,所述第二成员可以是任意的人、事、物,可选地,所述第二成员可以是设备。所述第二成员的筛选条件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的,这与组的属性或者特性相关,或者与组所要实现的目的相关。
可选地,所述组中包括第六预设条件,所述第二成员满足第六预设条件。所述第六预设条件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二成员的位置坐标处于第二坐标范围;
所述第二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大于第二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
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小于第二内容精度阈值;
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小于第二内容频率阈值;
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小于第二被引用次数阈值;和
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通信信号强度。
例如,当所述第二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大于第二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时,说明所述第二成员的活动范围较大,当第二成员实现为设备时,所述第二成员通常可能是移动设备。
又比如,当所述第二成员的设备精度小于第二内容精度阈值时,说明所述第二成员实现为设备时,其测量精度或检测精度等内容信息精度较低,其测量数据或检测数据等通常不会太准确。
再比如,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小于第二内容频率阈值,说明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更新的频率较低,当第一成员实现为设备时,所述第一成员通常可能是移动设备(有电量限制),也可能是较为不精密的设备。
再比如,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小于第二内容频率阈值,说明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生成的频率较低,部分平台不允许更改已创建的内容信息,此事需要通过创建新的内容信息,当第一成员实现为设备时,所述第一成员通常可能是移动设备(有电量限制),也可能是较为不精密的设备。
再比如,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小于第二被引用次数阈值,说明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被其他应用访问的次数较低,当第一成员实现为设备时,所述第一成员可能是较为不精密的设备,数据精准度较低。
再比如,当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通信信号强度时,说明所述第二成员实现为通信设备时,其信号强度较弱,所述第二成员通常可能是普通的移动设备,例如手机、或移动信号采集器。
当然,所述第二成员可以是同时满足上述任意两种或多种筛选条件,这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例如,所述第二成员可以同时满足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大于第二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以及内容信息精度小于第二内容精度阈值这两个条件,这时,所述第二成员可能是实现为精度较低的移动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第二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第二内容精度阈值、第二内容频率阈值、第二被引用次数阈值和第二预设通信信号强度都可以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的,在此不对其具体数值进行限定。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的取值可以是相同的。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容精度阈值与所述第一内容精度阈值也可以是相同的。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容频率阈值和第二内容频率阈值也可以是相同的。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被引用次数阈值和第二被引用次数阈值也可以是相同的。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通信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预设通信信号强度也可以是相同的。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是所述第二成员与所述第一成员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员满足的第五预设条件可能是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小于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所述第二成员满足的第六预设条件可能是所述第二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大于第二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这样,以距离为组建组的标准,能够将一定位置范围内的设备汇集到一起,有利于组内成员的数据交互和修正。
当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还可以是其他条件,这些都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例如,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第一强度差阈值。此时,所述第二成员与所述第一成员有可能是距离比较近或者通信特点比较接近,因此,可以考虑把两者划分到同一个组之中。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是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成员是否可以添加到组中的条件,具体的条件设置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还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具体为:
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对应的设备类型相同或相近;和/或
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对应的数据类型相同或相近。
这样,可以保证在后续利用第一成员的配置信息对第二成员的配置信息进行修正时,能够更加有参考依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类型相近可以是指设备类型存在一定的重合,例如具有一部分相同的功能。所述数据类型相近可以是指设备采集的数据或处理的数据等存在一定的重合,例如都是环境监测设备,有的设备只能检测PM2.5,而有的设备既能检测PM2.5又能监测硫含量,这样的两种设备就属于数据类型相近的设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中包括第四预设条件,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和
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
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组的实现方法,还可包括步骤203:若第二成员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不将所述第二成员添加到所述组中。
本步骤中,当第二成员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所述第二成员则不能加入所述第一成员所在的组,但所述第二成员可能可以加入其它组,对于这个或这些不能添加到所述第一成员所在的组的第二成员,后续还是可以对它进行其他操作。
可选地,所述组中还包括第七预设条件,如图3所示,所述组的实现方法,还可包括步骤204:获取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和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内容信息可以是设备的采集数据,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和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属于同一种信息,二者的内容信息可以进行相互比较。例如,第一成员和第二成员为测量设备时,所述内容信息可以是测量数据,第一成员和第二成员为检测设备时,所述内容信息可以是检测数据,等等。
步骤205:若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和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的关系满足第七预设条件,则执行对第二成员对应的动作请求。
本步骤中,所述第七预设条件是用于确定是否需要执行对第二成员对应的动作请求的条件,具体的条件设置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所述第七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与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之间的差异大于数据差异阈值。这样,当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与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之间的差异大于数据差异阈值(根据需要进行取值)时,即可执行对第二成员对应的动作请求。所述动作请求可以是任意的动作请求,例如,修改第二成员的配置信息、控制第二成员的权限、限定第二成员的工作范围,等等。
可选地,所述动作请求可以是:根据所述第一成员的配置信息修正所述第二成员的配置信息。
这样,根据第一成员的配置信息修正第二成员的配置信息,从而使得组以所述第一成员的配置信息为基准修正了所有信息不准确的第二成员的配置信息,保证了组内成员之间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成员可以具有第一权限,所述第二成员可以具有第二权限,所述第一权限高于第二权限。例如,当二者权限不同时,权限高者可以对权限低者进行操作、控制等。
可选地,参考图3所示,所述组的实现方法还可包括步骤206:若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和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的关系不满足第七预设条件,则不执行对第二成员对应的动作请求。此时,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可能是准确的,或者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与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差别不大,因此无需再执行对第二成员对应的动作请求。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组中包括第三预设条件,如图3所示,所述组的实现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7:在所述第二成员添加到所述组中之后,若所述第二成员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二成员从组中删除,从而保证所述组的动态性,使得其中的成员都能在预设的条件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可选地,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可以是所述第二成员与所述第一成员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员满足的第五预设条件可能是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小于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所述第二成员满足的第六预设条件可能是所述第二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大于第二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这样,以距离为组建组的标准,能够将超出一定位置范围的设备从组中删除,保证了组的动态特性和数据校准的准确性。
当然,所述第三预设条件还可以是其他条件,这些都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的。例如,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第二强度差阈值。此时,所述第二成员与所述第一成员有可能是距离比较远或者通信特点差异较大,因此,可以考虑把第二成员从组中删除。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组的实现方法,通过创建包含第一成员的组,再根据第二成员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以确定是否添加第二成员到组;这样,利用组的建立,根据预设条件的判断以将动态成员纳入到组内,通过这种以组为单位的集合方式,在处理数据时可以以组为单位进行计算,能够避免将网络中所有成员都进行相互之间的关系数据计算,而是只需要以组为单位对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大大提高了整体运算效率。
此外,对于组内的各成员配置信息的修正,也采用以组为单位的计算方式,能够避免网络中所有成员之间都进行相互之间的配置信息的修正,只需要对组内成员的配置信息进行修正,大大提高了整体运算效率。
例如,对于N个组构成的网络,每个组内的第二成员都只需根据其组内的第一成员的配置信息进行修正,而无需参考其他组的第一成员,因此计算内容都是以组为单位,组和组之间不进行计算,从而大大减少了计算资源,提高了计算效率。
可选地,所述组的实现方法应用于监测设备管理,所述第一成员和第二成员均为监测设备,从而能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监测设备管理,有利于对监测设备的管理。
图4A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组的实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A所示,所述组的实现方法,可选地,应用于组的实现装置(所述装置可以实现为服务器),所述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注册请求,根据每个对象的注册请求创建对应的资源并返回注册响应。
本步骤中,所述注册请求可以是来自于各个请求加入组创建流程中的对象。其中,每个对象的注册请求可以不是同时发出的,根据每个对象发出注册请求的时间,在创建组时所需考虑的对象范围不同。例如,若某一对象并未完成注册,则在创建组时则可能不会考虑对该对象进行处理。
步骤302:创建组,所述组中包括第一成员、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
本步骤中,确定第一成员和创建组的步骤可以是同时进行的,也可以是具有先后顺序的。若具有先后顺序,可以是先确定第一成员再创建组,也可以是先创建组之后再确定第一成员,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可选地,在创建组之前,创建组的请求可以是第一成员发出的,也可以是组的实现装置发起的,具体的发起人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无需进行特别限制。此外,若创建组的请求是第一成员发出的,在组创建完成后,需要再向第一成员发送创建完成的响应。
可选地,在创建组时,需要创建组资源。参考图4B或4C所示,组资源包括第一成员/第二成员添加规则、第一成员/第二成员删除规则、动作资源等。其中动作资源用于定义对第二成员的操作,所述动作资源可以包括触发条件、操作,例如,当满足触发条件时,向第二成员发送操作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二成员添加规则可以包括两部分:其一是第二成员与第一成员的位置或距离小于某一阈值;其二是第二成员与第一成员的设备类型相似和/或第二成员与第一成员的采集信息类型相似。其中,第一成员添加规则可以是具体的,第二成员添加规则可以是模糊的,只需要与第一成员的设备类型、和/或与第一成员的数值类型相同或相似。
步骤303:获取第二成员。
本步骤中,获取第二成员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在进行组创建时,将所有已经注册的对象作为第二成员。
又比如,在已经创建完成组之后,若有新注册的对象,则可以将该新注册对象识别为第二成员。
步骤304:若所述第二成员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二成员添加到组中;其中,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步骤305:获取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和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
步骤306:若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和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的关系满足第七预设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一成员的配置信息修正所述第二成员的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容信息的获取以及判断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处理步骤可以是每隔一定时间间隔进行一次,也可以是实时的。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组的实现方法,通过创建以第一成员为核心的组,再根据第二成员与第一成员的位置关系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以确定是否添加第二成员到组,并在添加后根据第一成员与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的关系是否满足第七预设条件对第二成员的配置信息进行修正;这样,利用组的建立,根据预设条件的判断以将动态成员纳入到组内,再以组为单位并以第一成员的配置信息为基准实现网络中所有成员的数据校准。通过这种以组为单位的数据校准方法,能够避免网络中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数据的计算,而是只需要对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并完成数据校准,大大提高了整体运算效率。
图5A示出了一种环境监测领域的设备分布示意图。如图5A所示,在环境监测领域中,为了实现环境数据的动态检测,环境监测系统会部署固定监测设备和移动监测设备,固定监测设备通常是设置在一些固定监测点或监测站,固定监测设备一般精度较高。因为固定监测设备的位置固定,其监测数据通常仅反映以其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环境数据,因此监测数据不够全面。为了获得全面的环境监测数据,还可以设置位置不固定的移动监测设备,用于移动监测环境数据。然而,因为移动监测设备需要移动,通常不适合安装体积较大的设备,而是安装比较便携的设备,但体积的减小就意味着移动检测设备精度较低。因此,移动监测设备需要进行定期校准,以保证移动监测设备的数据准确性,否则当存在移动监测设备未校准的情况时,其检测的数据实用性将大大降低。
对于这种场景,当组的成员可能是动态的或者部分动态时,由于成员可能移动距离过大,将导致依据距离远近创建的组别难以起到原本想要起到的作用,例如,在环境监测场景下,一定范围内的监测数据反映一定区域的环境质量,若移动设备的移动距离已经超出这个范围,其采集的数据将不能反映这个组所处的区域的环境质量。同时,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同一个组中的成员的身份和职责是一视同仁的,在成员可能存在不同身份或者不同职责时,现有技术难以做出区分。
为了解决移动检测设备存在数据不准确的情况,需要对设备进行校准。图5B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组的实现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B所示,一种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的组的实现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创建组,所述组中包括第一成员、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小于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并且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大于第一内容精度阈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成员为环境监测的固定设备,如图4C所示。
步骤402:获取第二成员。其中,所述第二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大于第二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以及,所述第二成员的设备精度小于第二预设精度阈值。可选地,所述第二成员为环境监测的移动设备。
步骤403:若所述第二成员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二成员添加到所述组中。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成员与所述第一成员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可选地,所述第二成员为环境监测的移动设备,例如,所述第二成员是设置在交通工具上的监测设备,如图5C所示。
可选地,所述获取第二成员的步骤可以是按照预定时间间隔进行获取的。例如,当第二成员为移动设备时,当其移动到第一成员附近时,即可把第二成员加入到组中,以供后续对其进行数据校准。
可选地,所述第一成员具有第一权限,所述第二成员具有第二权限,所述第一权限高于第二权限,所述第一成员可以对所述第二成员进行控制、操作。
步骤404:获取所述第一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和所述第二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
步骤405:若所述第一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和第二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的关系满足第七预设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一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修正所述第二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精度大于第一预设精度阈值,所述第二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精度小于第二预设精度阈值;和/或,所述第七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与所述第一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的差异大于预设监测数据差异阈值。
可选地,所述环境监测数据可以是空气质量检测数据,例如PM2.5、含硫量、臭氧含量、一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等等。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组的实现方法,利用第二成员移动到第一成员附近的间隙,用第一成员的采集数据校准第二成员的采集数据,使得第二成员后续的采集数据的精度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实现环境监测。此外,通过将第一成员划归为固定设备,将第二成员划归为移动设备,使得网络中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共同作用,提升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5D所示,所述第一成员也可以是移动设备,当其设备精度较高时,也同样能够实现对第二成员进行数据校准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列表项操作的处理方法。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实施例,其技术效果与前述任意方法实施例相同或者类似。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所述计算机程序的实施例,其技术效果与前述任意方法实施例相同或者类似。
此外,典型地,本公开所述的装置、设备等可为各种电子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PAD)、智能电视等,也可以是大型终端设备,如服务器等,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不应限定为某种特定类型的装置、设备。本公开所述的客户端可以是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形式应用于上述任意一种电子终端设备中。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方法还可以被实现为由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此外,上述方法步骤以及系统单元也可以利用控制器以及用于存储使得控制器实现上述步骤或单元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
此外,应该明白的是,本文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ROM(EEPROM)或快闪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该RAM可以充当外部高速缓存存储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RAM可以以多种形式获得,比如同步RAM(D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速率SDRAM(DDR SDRAM)、增强S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LDRAM)以及直接RambusRAM(DRRAM)。所公开的方面的存储设备意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其它合适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已经就各种示意性组件、方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对其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这种功能是被实现为软件还是被实现为硬件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施加给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具体应用以各种方式来实现所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利用被设计成用于执行这里所述功能的下列部件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这些部件的任何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替换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传统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或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包含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这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被耦合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中读取信息或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在一个替换方案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驻留在ASIC中。ASIC可以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一个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所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可以将所述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来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该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设备、磁盘存储设备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者是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形式为指令或数据结构的所需程序代码并且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则上述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先、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均包括在介质的定义。如这里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内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是也可以设想多个,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支持例外情况,单数形式“一个”(“a”、“an”、“the”)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和/或”是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相关联地列出的项目的任意和所有可能组合。
上述本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监测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被配置为:执行相应的数据接收工作;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工作;
所述数据处理通过生成对应的指令完成以下步骤:
创建组,所述组中包括第一成员和第一预设条件;
判断第二成员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二成员添加到所述组中;
其中,所述第一成员和第二成员均为监测设备,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二成员与所述第一成员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和
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第一强度差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中还包括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具体为:
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对应的设备类型相同或相近;和/或
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对应的数据类型相同或相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中还包括第三预设条件,所述数据处理通过生成对应的指令还完成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二成员添加到所述组中之后,判断所述第二成员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时,则将所述第二成员从组中删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二成员与所述第一成员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和
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第二强度差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中还包括第四预设条件,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满足所述第四预设条件,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和
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中还包括第五预设条件和第六预设条件,所述第一成员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所述第二成员满足第六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第五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坐标处于第一坐标范围;
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小于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大于第一内容精度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大于第一内容频率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大于第一被引用次数阈值;和
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通信信号强度;
所述第六预设条件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二成员的位置坐标处于第二坐标范围;
所述第二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大于第二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
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小于第二内容精度阈值;
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小于第二内容频率阈值;
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小于第二被引用次数阈值;和
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通信信号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中还包括第七预设条件;所述数据处理通过生成对应的指令还完成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和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和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的关系满足第七预设条件时,则执行对第二成员对应的动作请求;
其中,所述第七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与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之间的差异大于数据差异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请求为:
根据所述第一成员的配置信息修正所述第二成员的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管理系统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所述内容信息为环境监测数据,所述第七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与所述第一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的差异大于预设监测数据差异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管理系统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所述内容信息为环境监测数据,所述第七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精度大于第一预设精度阈值,所述第二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精度小于第二预设精度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员具有第一权限,所述第二成员具有第二权限,所述第一权限高于第二权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器,所述系统用于实现所述第一成员的功能。
13.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组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创建组,所述组中包括第一成员和第一预设条件;
判断第二成员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则将所述第二成员添加到所述组中;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二成员与所述第一成员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和
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第一强度差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的实现方法应用于监测设备管理,所述第一成员和第二成员均为监测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中还包括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具体为:
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对应的设备类型相同或相近;和/或
所述第一成员和所述第二成员对应的数据类型相同或相近。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中还包括第三预设条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成员添加到所述组中之后,判断所述第二成员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时,则将所述第二成员从组中删除;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二成员与所述第一成员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和
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的差值大于第二强度差阈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中还包括第四预设条件,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和
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中还包括第五预设条件和第六预设条件,所述第一成员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所述第二成员满足第六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第五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坐标处于第一坐标范围;
所述第一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小于第一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大于第一内容精度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大于第一内容频率阈值;
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大于第一被引用次数阈值;和
所述第一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通信信号强度;
所述第六预设条件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其一:
所述第二成员的位置坐标处于第二坐标范围;
所述第二成员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变化范围大于第二预设位置变化范围阈值;
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精度小于第二内容精度阈值;
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频率小于第二内容频率阈值;
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被引用次数小于第二被引用次数阈值;和
所述第二成员的通信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通信信号强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中还包括第七预设条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和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
若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和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的关系满足第七预设条件,则执行对第二成员对应的动作请求;
其中,所述第七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成员的内容信息与所述第一成员的内容信息之间的差异大于数据差异阈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请求为:
根据所述第一成员的配置信息修正所述第二成员的配置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所述内容信息为环境监测数据,所述第七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与所述第一成员的环境监测数据的差异大于预设监测数据差异阈值。
22.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3-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074106.1A 2020-01-22 2020-01-22 组的实现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31628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4106.1A CN113162851A (zh) 2020-01-22 2020-01-22 组的实现方法及相关设备
KR1020227028549A KR20220126770A (ko) 2020-01-22 2021-01-19 사물 인터넷 기기의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US17/793,152 US20230099493A1 (en) 2020-01-22 2021-01-1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n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
PCT/CN2021/072646 WO2021147844A1 (zh) 2020-01-22 2021-01-19 物联网设备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EP21745068.3A EP4096187A4 (en) 2020-01-22 2021-01-1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N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4106.1A CN113162851A (zh) 2020-01-22 2020-01-22 组的实现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2851A true CN113162851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81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4106.1A Pending CN113162851A (zh) 2020-01-22 2020-01-22 组的实现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99493A1 (zh)
EP (1) EP4096187A4 (zh)
KR (1) KR20220126770A (zh)
CN (1) CN113162851A (zh)
WO (1) WO20211478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7075A (zh) * 2021-11-17 2022-03-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消防用水信息采集装置
KR20230115878A (ko) * 2022-01-27 2023-08-0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M2m 시스템에서 장치 그룹을 캘리브레이션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2197A (zh) * 2011-06-24 2012-12-26 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告警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883472B1 (en) * 2014-04-30 2018-01-30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eaconing within a wireless network based on an indication of distance
KR102221027B1 (ko) * 2015-12-22 2021-0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3404985A1 (en) * 2017-05-18 2018-11-2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Full duplexing downlink and uplink directions
CN109218035A (zh) * 2017-07-05 2019-01-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群组信息的处理方法、电子设备、服务器及视频播放设备
CN108462949B (zh) * 2018-01-16 2019-04-16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群组的业务传输方法
CN108683715B (zh) * 2018-04-26 2022-05-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间设备、物联网终端及其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方法
CN110177362B (zh) * 2019-05-24 2023-02-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设备绑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99493A1 (en) 2023-03-30
WO2021147844A1 (zh) 2021-07-29
EP4096187A1 (en) 2022-11-30
KR20220126770A (ko) 2022-09-16
EP4096187A4 (en) 2024-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97371B1 (ko) 아이덴티티 검증 방법 및 장치
US1080318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N111132145B (zh) 网络通信安全监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网络通信系统
CN109768879B (zh) 目标业务服务器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1104291B (zh)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监测服务器
CN110992681B (zh) 交通路网属性信息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3009949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n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
CN111935820B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定位实现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34985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mobile devices based on device location data
CN109561390B (zh) 确定口碑场景覆盖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39074A (zh) 阈值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66100B (zh) 终端的定位方法、定位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2181531A (zh) 虚拟现实场景加载方法及虚拟现实系统
CN107517461A (zh) 一种用于对用户设备进行无线连接预授权的方法与设备
CN110175437A (zh) 一种用于访问终端权限控制的方法、装置及主机终端
CN112035490B (zh) 基于云平台的电动车信息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95123B (zh) 室内定位中指纹信息的更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0544064B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380771A (zh) 一种土壤侵蚀评估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5314830B (zh) 一种带有状态的场景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0022538B (zh) 一种识别流量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43420B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KR102514053B1 (ko) 데이터 모델을 이용한 데이터 프로파일링 서버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물 인터넷 기반 데이터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컴퓨터 프로그램
KR102471875B1 (ko) 측위 서비스 제공을 위한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9842897B (zh) 终端信令数据的校验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