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2745B - 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2745B
CN113162745B CN202110190372.5A CN202110190372A CN113162745B CN 113162745 B CN113162745 B CN 113162745B CN 202110190372 A CN202110190372 A CN 202110190372A CN 113162745 B CN113162745 B CN 1131627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amble
pattern
pilot
length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03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62745A (zh
Inventor
吴荣浩
明世澔
李学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01491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70004824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903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627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62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2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62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27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4Pilot insertion in the transmitter chain, e.g. pilot overlapping with data, insertion in time or 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6Pilot sequence conve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发送装置包括:帧生成器,被配置成生成包括多个OFDM符号的帧;和信号处理器,被配置成对所生成的帧进行信号处理,其中,所述多个OFDM符号被包括在引导部分、包括L1基础和L1细节的前导码以及有效载荷中,以及其中,所述引导部分包括关于包括在前导码中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在前导码中的保护间隔(GI)的长度以及插入在前导码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以及关于L1基本模式的信息。

Description

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7月1日、申请号为201680038635.8、发明名称为“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符合本发明构思的装置和方法涉及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被配置成将数据映射到至少一个信号处理路径并发送该数据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21世纪面向信息的社会中,广播通信业务正在进入数字化、多信道、宽带化、高质量的时代。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质量的数字电视(TV)、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和便携式广播设备越来越多地使用,即使在数字广播服务中,对于支持各种接收方法的需求也在增加。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执行L1封装时,数据字段长度(DFL)字段存储DFL信息,并且因而起到直接通知DFL长度的作用。然而,即使在基带帧中没有插入填充字段,也存在直接指示DFL长度的DFL字段被插入到基带报头(BBHeader)中的问题,这是数据流传输中的开销。
技术方案
因此,本发明构思的目的是解决传统技术的上述问题,即提供被配置成提供包括各种信息的引导部分(bootstrap)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一种发送装置可以包括:帧生成器,被配置成生成包括多个OFDM符号的帧;和信号处理器,被配置成对所生成的帧进行信号处理,其中,所述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被包括在引导部分、包含L1基础和L1细节的前导码以及有效载荷中,其中,所述引导部分包括关于包括在前导码中的OFDM符号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尺寸、插入到前导码中的保护间隔(GI)的长度以及插入在前导码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以及关于L1基本模式的信息,其中,等于或大于有效载荷中包括的多个子帧中的第一子帧的GI长度或者等于或大于多个子帧中的具有最大GI长度的子帧的GI长度的预定GI长度被确定为插入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以及其中,前导码导频的模式被确定为在对应于所确定的GI的长度的散布导频(scattered pilot)的模式当中的具有最大散布导频密度的散布导频的模式。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一种接收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器,被配置成接收包括多个OFDM符号的帧;和信号处理器,被配置成对所述帧进行信号处理,其中,所述多个OFDM符号可以被包括在引导部分、包含L1基础和L1细节的前导码以及有效载荷中,其中所述引导部分包括关于包括在所述前导码中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到所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插入到所述前导码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以及关于L1基本模式的信息,其中等于或大于有效载荷中包括的多个子帧中的第一子帧的GI长度或者等于或大于多个子帧中的具有最大GI长度的子帧的GI长度的预定GI长度被确定为插入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其中,前导码导频的模式被确定为在对应于所确定的GI的长度的散布导频的模式当中的具有最大散布导频密度的散布导频的模式。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一种发送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生成包括多个OFDM符号的帧;以及对所生成的帧进行信号处理,其中所述多个OFDM符号可以被包括在引导部分、包含L1基础和L1细节的前导码以及有效载荷中,其中所述引导部分包括关于包括在所述前导码中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到所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插入到所述前导码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以及关于L1基本模式的信息,其中等于或大于有效载荷中包括的多个子帧中的第一子帧的GI长度或者等于或大于多个子帧中的具有最大GI长度的子帧的GI长度的预定GI长度被确定为插入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以及其中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确定为在对应于所确定的GI的长度的散布导频的模式中具有最大散布导频密度的散布导频的模式。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接收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生成包括多个OFDM符号的帧;以及对所生成的帧进行信号处理,其中所述多个OFDM符号可以被包括在引导部分、包含L1基础和L1细节的前导码以及有效载荷中,其中所述引导部分包括关于包括在所述前导码中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到所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插入到所述前导码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以及关于L1基本模式的信息,其中等于或大于有效载荷中包括的多个子帧中的第一子帧的GI长度或者等于或大于多个子帧中的具有最大GI长度的子帧的GI长度的预定GI长度被确定为插入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以及其中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确定为在对应于所确定的GI的长度的散布导频的模式中具有最大散布导频密度的散布导频的模式。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前述各种实施例,引导部分包括关于前导码的各种信息。
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构思的某些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将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被提供以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系统的分层结构的视图;
图2是被提供以示意性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广播链路层1400的视图;
图3a是被提供以示意性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系统(或发送装置)的视图;
图3b和3c是被提供以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复用方法的视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示出图3a的输入格式化块的配置的框图;
图5a和图5b是被提供以详细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基带成帧块的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7是被提供以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帧的配置的视图;
图8是被提供以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频域中生成引导部分的过程的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引导部分的信令字段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11是被提供以详细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信号处理器的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器的配置的框图;
图13是详细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解调器的框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从用户选择服务的点直到实际上重新生成所选服务的接收器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5是被提供以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和
图16是被提供以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最佳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构思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
当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提出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这些通信系统包括含有数字多媒体广播(DMB)服务、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VB-H)、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移动/手持(ATSC-M/H)服务、因特网协议电视(IPTV)等的移动广播服务(DMB),通信系统包含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媒体传输(MMT)系统、演进分组系统(EPS)、长期演进(LTE)移动通信系统、高级长期演进(LTE-A)移动通信系统、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DSPA)移动通信系统、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项目伙伴关系2(3GPP2)高速分组数据(HRPD)移动通信系统、3GPP2宽带码分多址(WCDMA)移动通信系统、3GPP2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m通信系统、移动互联网协议(移动IP)系统等。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系统的分层结构的图。
参考图1,服务包括媒体数据1000和信令1050,信令1050用于传送在接收器处要获取和消费媒体数据所需的信息。媒体数据可以在传送之前以适合传送的格式被封装。封装方法可遵循ISO/IEC 23008-1 MPEG媒体传输(MMT)中定义的媒体处理器(MPU)或ISO/IEC23009-1通过HTTP的动态自适应流媒体(DASH)中定义的DASH段格式。媒体数据1000和信令1050根据应用层协议而被分组。
图1示出了其中MMT中定义的MMT协议(MMTP)1110和通过单向传输的实时对象传送(ROUTE)协议1120被用作应用层协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器需要一种与应用层协议不同的通知关于通过其传送服务的应用层协议的信息的方法,以便知道服务由哪个应用层协议传送。
图1中所示的服务列表(SLT)表示或指示信令方法并将关于服务的信息打包到满足前述目的的表中。下面将描述SLT的详细内容。打包的媒体数据和包括SLT的信令通过用户数据报协议(UDP)1200和互联网协议(IP)1300被传送到广播链路层1400。广播链路层1400的示例包括ATSC 3.0标准(以下简称“TSSC 3.0”)中定义的ATSC 3.0链路-层协议(ALP)。ALP协议通过使用IP分组作为输入来生成ALP分组,并且将该ALP分组传送到广播物理层1500。
但是,根据下面要描述的图2,注意到广播链路层1400不仅仅使用包括媒体数据和/或信令的IP分组1300作为输入,而是可以使用MPEG2-传输流(TS)分组或一般格式化的打包数据作为输入。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广播链路层所需的信令信息也以ALP分组的形式传送到广播物理层1500。
广播物理层1500通过对作为输入的ALP分组进行信号处理来生成物理层帧、将物理层帧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并发送该无线电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物理层1500具有至少一个信号处理路径。信号处理路径的示例可以包括ATSC 3.0或者数字视频广播-第二代地面(DVB-T2)标准的物理层管道(PLP),并且一个或多个服务或者一些服务可以被映射到PLP。这里,PLP表示独立处理的信号路径。换句话说,服务(例如视频、扩展视频、音频、数据流等)可以通过多个RF信道来发送和接收,并且PLP是指这些服务被发送或接收的路径或者通过该路径传输的流。PLP可以位于在多个RF信道上以时间间隔分布的时隙中,或者可以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布在一个RF信道上。换句话说,单个PLP可以在一个或多个RF信道上以时间间隔进行分配和传输。
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广播链路层1400的示意性配置的图。
参考图2,广播链路层1400的输入包括IP分组1300,并且还可以包括链路层信令1310、MPEG2-TS分组1320和其它打包的数据1330。
输入数据可以在ALP打包1450之前经受基于输入数据的类型的额外的信号处理。作为额外的信号处理的示例,IP分组1300可以经受IP报头压缩处理1410,并且MPEG2-TS分组可以经受开销减少处理1420。在ALP打包期间,输入分组可能经受分割和合并处理。
图3a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系统或发送装置的示意性配置的图。根据图3a,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系统10000可以包括输入格式化块11000和11000-1、比特交织和编码调制(BICM)块12000和12000-1、成帧/交织块13000和13000-1及波形生成块14000和14000-1。
输入格式化块11000和11000-1从要被提供的数据的输入流生成基带分组。这里,输入流可以是传输流(TS)、因特网分组(IP)(例如IPv4和IPv6)、MPEG媒体传输(MMT)、通用流(GS)、通用流封装(GSE)等等。例如,可以基于输入流来生成ATSC 3.0链路层协议(ALP)分组,并且可以基于所生成的ALP分组来生成基带分组。
比特交织和编码调制(BICM)块12000和12000-1根据通过其传输要被提供的数据的区域(固定PHY帧或移动PHY帧)来确定前向纠错(FEC)码率和星座阶(order),并且执行编码和时间交织。同时,关于要被提供的数据的信令信息可以根据系统设计通过单独的BICM编码器来编码,或者通过与要被提供的数据共享BICM编码器来编码。
成帧/交织块13000和13000-1将时间交织数据与包括信令信息的信令信号组合以生成传输帧。
波形生成块14000和14000-1从所生成的传输帧中生成时域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将生成的OFDM信号调制成RF信号、并将RF信号传输到接收器。
根据图3a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系统10000包括标有实线的标准块和标有虚线的信息块。这里,用实线标记的块是标准块,用虚线标记的块是在实现提供信息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时可以使用的块。
图3b和3c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复用方法的图。
图3b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实现时分复用(TDM)的框图。
TDM系统架构包括输入格式化块11000、BICM块12000、成帧/交织块13000和波形生成块14000的四个主要块(可选地,部分)。
数据在输入格式化块11000中被输入和格式化,并且在BICM块12000中向数据应用前向纠错。接下来,数据被映射到星座。随后,在成帧/交织块13000中对数据进行时间和频率交织,并且生成帧。之后,在波形生成块14000中生成输出波形。
图3c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实现层分复用(LDM)的框图。
与TDM系统架构相比,LDM系统架构包括几个其它块。具体而言,LDM系统架构中包括用于LDM的各层之一的两个分离的输入格式化块11000和11000-1以及BICM块12000和12000-1。这些块在成帧/交织块13000之前被组合到LDM注入块中。并且,波形生成块14000类似于TDM。
图4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a中示出的输入格式化块11000的详细配置的框图。
如图4所示,输入格式化块11000包括控制分配给PLP的分组的三个块。详细地,输入格式化块11000包括封装和压缩块11100、基带格式化块(或者基带成帧块)11300和调度器块11200。
输入到封装和压缩块11100的输入流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例如,输入流可以是传输流(TS)、互联网分组(IP)(例如IPv4和IPv6)、MPEG媒体传输(MMT)、通用流(GenericStream,GS)、通用流封装(Generic Stream Encapsulation,GSE)等等。
从封装和压缩块11100输出的分组变成ALP分组(generic packet,通用分组)(也称为L2分组)。这里,ALP分组的格式可以是类型长度值(TLV)、GSE和ALP中的一个。
每个ALP分组的长度是可变的。ALP分组的长度可以容易地从ALP分组本身提取而不需要额外的信息。ALP分组的最大长度是64kB。ALP分组的报头的最大长度是4个字节。ALP分组具有整数字节的长度。
调度器块11200接收包括封装的ALP分组的输入流以形成基带分组形式的物理层管道(PLP)。在TDM系统中,只能使用一个称为单个PLP(S-PLP)或多个PLP(M-PLP)的PLP。一项服务不能使用四个或更多的PLP。在由两层构成的LDM系统中,每层一个PLP,即使用两个PLP。
调度器块11200接收封装的ALP分组以指定如何将封装的ALP分组分配给物理层资源。具体而言,调度器块11200指定基带格式化块1130如何输出基带分组。
调度器块11200的功能通过数据尺寸和时间来定义。物理层可以在分布式时间内传输一些数据。调度器块通过使用输入和信息(诸如来自封装的分组的约束和配置、封装的分组的服务元数据的质量、系统缓冲器模型和系统管理)来生成适合于物理层参数的配置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是可用的配置和控制参数以及聚合频谱的目标。
同时,调度器块11200的操作被限制到一组动态、准静态和静态组件。限制的定义可以根据用户的实现方式而有所不同。
此外,关于每个服务最多可以使用四个PLP。包括多种类型的交织块的多个服务可以相对于6、7或8MHz的带宽由最多64个PLP来实现。
基带格式化块11300包括基带分组结构块3100、3100-1、...、3100-n,基带分组报头结构块3200、3200-1、...、3200-n和基带分组加扰块3300、3300-1、...、3300-n,如图5a所示。在M-PLP操作中,基带格式化块根据需要生成多个PLP。
基带分组结构块3100、3100-1、...、3100-n构建基带分组。每个基带分组3500包括如图5b所示的报头3500-1和有效载荷3500-2。基带分组被固定为长度Kpayload。ALP分组3610到3650被顺序地映射到基带分组3500。当ALP分组3610到3650不完全适合于基带分组3500中时,这些分组被在当前基带分组和下一基带分组之间分配。ALP分组是以一个字节为单位分配的。
基带分组报头结构块3200、3200-1、...、3200-n构建报头3500-1。报头3500-1包括三个部分,即基本字段(也被称为基本报头)3710、可选字段(也被称为可选报头)3720和扩展字段(也被称为作为扩展报头)3730,如图5b所示。这里,基本字段3710被示出在每个基带分组中,并且可选字段3720和扩展字段3730可能不在每个基带分组中示出。
基本字段3710的主要功能将偏移值的指针作为字节提供以指示基带分组中的下一个ALP分组的开始。当ALP分组开始一个基带分组时,指针的值变为0。当在基带分组中没有ALP分组开始时,指针的值可以是8191,并且可以使用2字节的基本报头。
之后可以使用扩展字段3730,例如,用于基带分组计数器、基带分组时间戳、额外信令等。
基带分组加扰块3300、3300-1、...、3000-n对基带分组进行加扰。
图6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参考图6,发送装置600包括帧生成器610和信号处理器620。
帧生成器610生成包括多个OFDM符号的帧。
在这种情况下,多个OFDM符号可以被分成引导部分、包括L1基础和L1细节的前导码以及有效载荷。这将在下文参照图7更详细地解释。
图7是被提供以解释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帧的配置的视图。
参考图7,帧700可以由三种基本配置的组合来表示。具体而言,帧700可以包括位于每个帧的开始部分中的引导部分710、位于引导部分710下一位置的前导码720以及位于前导码720下一位置的有效载荷730。
在这种情况下,前导码720包括将被用于该帧的接收装置的L1控制信令以处理包括在有效载荷730中的数据。
此外,有效载荷730包括至少一个子帧730-1...730-n。在有效载荷730中存在多个这样的子帧的情况下,所有这些子帧将相对于图7所示的时间轴彼此连接。
这些子帧730-1...730-n中的每一个具有OFDM符号的FFT尺寸、保护间隔(GI)长度、散布导频的模式以及有效载波计数。在相同的子帧中,FFT尺寸、GI长度、散布导频的模式和有效载波计数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帧700中的不同子帧730-1...730-n可以具有不同的FFT尺寸、GI长度、散布导频模式和有效载波计数。
尤其是,引导部分710可以包括位于每个帧开始处的并且被配置成检测信号、精确地匹配同步、测量频率偏移并且执行初始信道估计的同步符号。
此外,引导部分710可以包括接收和解码除引导部分170以外的帧710的部分(前导码720、有效载荷730)所需的控制信令。
具体来说,引导部分710使用固定的6.144Ms/秒采样速率和4.5Mhz固定带宽。
同时,前导码720包括L1基础720-1和L1细节720-2。具体而言,L1基础720-1包括关于前向纠错(FEC)类型、调制/编码、包括在前导码中的符号的数量以及解码L1细节720-2的信息。
此外,L1细节720-2包括关于有效载荷730中包含的子帧730-1...730-n的数量的信息以及包含在每个子帧730-1...730-n中的符号的调制/编码的信息。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8来说明用于生成引导部分710的过程。
图8是被提供以说明在频域中生成引导部分的过程的视图。
参考图8,序列生成器810可以使用PN(伪噪声)序列对ZC(zadoff chu)序列执行调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ZC根和PN种子的每一个可被发信号通知作为引导部分的正(+)值和负(-)值的信号。
因此,用于每个引导部分符号的值从通过PN(伪噪声)序列调制的ZC(zadoff chu)序列开始。
此外,从序列生成器810生成的复数序列可以通过副载波映射和零填充单元820而被映射到副载波,映射到副载波的复数序列可以通过IFFT单元830而经受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生成引导部分710。
再次参考图7,引导部分710包括关于构成前导码720的OFDM符号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尺寸、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的长度、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以及有关L1基本模式的信息。
具体而言,引导部分710包括关于构成前导码720的L1基础720-1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到L1基础720-1中的GI的长度、插入到L1基础720-1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以及关于L1基本模式的信息。
包括在引导部分710中的信息可以如图9中所示。
图9是示出引导部分的信令字段的图。
在图9中,示出了关于引导部分符号1的信令字段910、关于引导部分符号2的信令字段920以及关于引导部分符号3的信令字段930。
关于引导部分符号3的信令字段930包括关于前导码结构的信息以及关于L1基本模式的信息,并且关于前导码结构的信息可以包括构成前导码720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的长度以及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
再次参照图6,信号处理器620对在信号处理器620中生成的帧进行信号处理。具体地,信号处理器620可以对应于参考图3解释的波形生成块14000。下面将被示意性地解释在参照图3a说明的波形生成块14000中执行处理。
参照图3a说明的波形生成块14000可以包括导频插入块、MISO块、IFFT块、峰均功率比(PAPR)块、GI插入块和引导部分块。
导频插入块在帧生成器610中生成的帧中插入前导码导频、散布导频、子帧边界导频、连续导频和边缘导频中的至少一个。
此外,MISO块可以应用发送分集编码滤波器来执行MISO预畸变并且对该帧执行IFFT,使得每个OFDM符号可以被划分为有效区域(有用部分)和GI。
此外,PAPR块可以执行输出OFDM信号的修正、音调预留和主动星座扩展,以便降低输出OFDM信号的PAPR。
之后,GI插入块可以将GI插入到帧中。可插入GI的模式可以根据如以下表1中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来定义。
【表1】
GI模式 在采样中的持续时间 8K FFT 16K FFT 32K FFT
GI1_192 192
GI2_384 384
GI3_512 512
GI4_768 768
GI5_1024 1024
GI6_1536 1536
GI7_2048 2048
GI8_2432 2432
GI9_3072 3072
GI10_3648 3648
GI11_4096 4096
GI12_4864 4864
此外,通过参照图8说明的过程生成的引导部分被插入到该帧中。
在下文中,将详细解释引导部分710中包括的信息。
具体而言,引导部分710包括关于构成前导码720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的长度以及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以及关于L1基本模式的信息。这里,将与有效载荷730中包括的多个子帧730-1...730-n中的第一子帧730-1的GI长度相同或者更长的预定GI长度确定为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长度。
在这种情况下,预定GI长度可以如上表1中所定义的取决于每个FFT尺寸。
例如,如果包括在有效载荷730中含有的多个子帧730-1...730-n的第一子帧730-1中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是16K FFT,并且插入到第一子帧730-1的GI长度是3072,则3072、3648和4096中的一个可以被确定为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长度。
否则,可以将与多个子帧730-1...730-n中具有最大GI长度的子帧的GI长度相同或者更大的预定GI长度确定为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长度。
具体地,可以将与插入到多个子帧730-1...730-n中的每一个中的GI长度的最大GI长度相同或者更大的预定GI长度确定为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长度。
这种将与包括在有效载荷730中的多个子帧730-1...730-n的第一子帧730-1的GI长度相同或者比其大的预定GI长度或者是将与多个子帧中具有最大GI长度的子帧的GI长度相同或比其大的预定GI长度确定为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长度的原因在于增加被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前导码导频的密度。GI长度越大,则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前导码导频的密度就越大。
同时,具有与所确定的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的长度相对应的最大散布导频密度的散布导频的模式被确定为前导码导频的模式。这也是为了增加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前导码导频的密度。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解释前导码导频和散布导频。
根据ATSC 3.0标准,将导频插入到前导码720和子帧730-1到730-n中以用于信道估计和同步。
要插入前导码720和子帧730-1...730-n中的导频类型如下表2所示。
【表2】
符号类型 前导码导频 散布导频 子帧边界导频 连续导频 边缘导频
前导码
数据
子帧边界
参考表2,将前导码导频插入到前导码中,并将散射的导频(SP)插入到数据符号中,并将子帧边界导频插入到子帧边界符号中。此外,将连续导频(CP)插入到前导码、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中,并且将边缘导频插入到数据符号和子帧边界符号中。
同时,插入导频的位置可以通过插入导频的载波自身的索引定义或者基于特定导频模式(例如Dx、Dy)来定义。在这种情况下,Dx是在频率方向上插入导频的相邻载波之间的载波索引的差(这在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ATSC)3.0标准中被定义为导频承载载波的间隔(即在频率方向上)以及在DVB-T2(数字视频广播-地面版本2)中被定义为相邻散布导频承载载波之间的载波索引的差)。Dy表示时间方向上在某个载波上的连续导频之间的符号数目的差(这在ATSC3.0中被定义为形成一个散布导频序列(时间方向)的符号的数目,以及在DVB-T2中被定义为给定载波上的连续散布导频之间的符号的差)。
首先,可以基于Dx和Dy来确定插入前导码导频的位置。在前导码导频的情况下,由于Dy=1,所以对于每个前导码符号,前导码导频被插入到相同位置。具体地,可以将前导码导频插入到在前导码中的这样的单元中,即该单元具有满足k mod Dx=0的载波索引k(即载波)。在这种情况下,Dx可以是3、4、6、8、12和16中的一个,并且系统(例如发送和/或接收装置)可以根据密度来选择它们中的一个,这将在下面解释。
可以基于Dx和Dy确定散布导频的插入位置。具体地,散布导频可以被插入到第一OFDM符号中的具有满足下面的等式1的索引k的载波中。
k mod(DXDY)=DX(I mod DY) (1)
在这种情况下,Dx和Dy可以如下面的表3所示来定义,并且SPa_b表示满足a=Dx和b=Dy的导频模式。
【表3】
导频模式 Dx Dy 导频模式 Dx Dy
SP3_2 3 2 SP12_2 12 2
SP3_4 3 4 SP12_4 12 4
SP4_2 4 2 SP16_2 16 2
SP4_4 4 4 SP16_4 16 4
SP6_2 6 2 SP24_2 24 2
SP6_4 6 4 SP24_4 24 4
SP8_2 8 2 SP32_2 32 2
SP8_4 8 4 SP32_4 32 4
同时,系统可以根据信道环境选择如表3所示的SPa_b中的一个。
尤其是,根据插入到有效载荷730中的GI的长度和构成有效载荷730的OFDM符号的尺寸,可以如下表4所示来表示散布导频的模式。
【表4】
参考上面的表4,根据构成有效载荷730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8KFFT、16KFFT、32KFFT)和插入到有效载荷730中的GI的长度(192、384、512、768、1024、1536、2048、2432、3072、3648、4096、4864)来定义可插入的散布导频的模式。
例如,当构成有效载荷730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是16K FFT,并且插入的GI的长度是1536时,SP8_2、SP8_4、SP4_2和SP4_4中的一个可以被确定为可插入的散布导频的模式。
此外,即使对于OFDM符号的相同的FFT尺寸,可插入的散布导频的模式也可以根据插入的GI的长度而不同。
同时,可以基于Dx和Dy来确定插入子帧边界导频的位置。在子帧边界导频的情况下,满足Dy=1,因此对于每个子帧边界符号,子帧边界导频被插入到相同位置。具体地,子帧边界导频可以被插入到这样的单元(cell),即这些单元具有在子帧边界符号中满足kmod Dx=0的载波索引k。在这种情况下,Dx可以是3、4、6、8、12、16、24、32,并且系统可以根据信道环境选择它们中的一个。
此外,插入连续导频的位置通过其中被插入导频的载波的索引来定义。具体而言,可以根据FFT尺寸将连续的导频插入不同的位置。
同时,如前所述,将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确定为与确定的GI相对应的散布导频模式中具有最大散布导频密度的散布导频模式。具体地,在与插入前导码720中的GI长度相对应的散布导频模式中,具有最大散布导频密度的散布导频模式被确定为前导码导频的模式。
然而,在前导码导频的情况下,定义了Dy=1,因此,决定前导码导频的密度的因素是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
因此,包括在引导部分710中的关于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包括关于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信息,并且将散布导频的模式的Dx确定为散布导频模式的Dx中具有最大密度的Dx。
关于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包括关于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y信息,但是在这种情况下,Dy被固定为1。
在下文中,将对散布导频的模式的Dx被确定为散布导频的模式的Dx中具有最大密度的Dx的过程进行说明。
例如,在将1536确定为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的长度的情况下(当然,这是基于前提条件确定的,即其大于有效载荷7730中包括的多个子帧730-1...730-n中的第一子帧730-1的GI长度1,如前所述的那样),则在散布导频的模式的GI长度是1536并且FFT尺寸是16K的条件下的可插入的散布导频的模式可以是SP8_2、SP8_4、SP4_2和SP4_4中的一个。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y被固定为1,因此仅考虑可插入的散布导频的模式SP8_2、SP8_4、SP4_2和SP4_4的Dx,则散布导频的Dx是4或8。
由于Dx是指插入了导频的相邻载波之间的载波索引的差,因此载波索引的差越小,则密度越高,因此在散布导频的Dx 4和8之间,具有最大密度的Dx是4。
因此,4被确定为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
作为另一示例,在确定2048被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的长度并且前导码720的FFT尺寸是16K的条件下,可插入的散布导频的模式可以是SP6_2、SP6_4、SP3_2和SP3_4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y被固定为1,因此仅考虑可插入的散布导频的模式SP6_2、SP6_4、SP3_2和SP3_4的Dx,则散布导频的Dx是3或6。
类似地,由于Dx是插入了导频的相邻载波之间的载波索引的差,因此索引的差越小,则密度越高。因此,在Dx 3和6中,具有最大密度的Dx是3。
因此,3被确定为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
同时,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可以是3的倍数和4的倍数中的一个。这是因为参考表4,确定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的散布导频的模式的所有Dx由3的倍数(3、6、12)和4的倍数(4、8、12、16、24和32)组成。
根据上述过程确定的关于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可以根据如下表5中所示的FFT尺寸和GI长度来分类。
【表5】
表5示出了关于构成前导码720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的长度以及插入前导码720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即关于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的信息)的信息。
具体而言,根据构成前导码720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和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的长度来分类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并且与OFDM符号的FFT尺寸以及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的长度相对应的并且具有最大密度的Dx被确定为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
在构成前导码720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是32K并且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的长度是3648的情况下,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可以是3或者8。也就是说,当仅考虑密度时,当Dx是3时的密度大于当Dx是8时的密度,但是取决于信道环境,在构成前导码720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是32K并且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长度是3648的情况下,则可以确定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是3或8。
此外,参考表5,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是3、4、6、8、12和16中的一个。
同时,表5没有示出关于L1基本模式的信息。也就是说,引导部分710包括关于构成前导码720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的长度以及插入前导码720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以及关于L1基本模式的信息。然而,表5没有示出关于L1基本模式的信息,这是因为表5中的相同信息可以应用于每个L1基本模式。
即,关于构成前导码720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的长度以及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包括总共17种情况,这些情况可以是重复地同样地应用于每个L1基本模式。
具体而言,存在总共七(7)个L1基本模式,通过每个L1基本模式分类的关于构成前导码720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的长度以及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如表6-12所示。
【表6】
前导码结构 L1-基本模式 FFT尺寸 GI长度(采样) 导频模式(Dx)
0 L1-基本模式1 8192 2048 3
1 L1-基本模式1 8192 1536 4
2 L1-基本模式1 8192 1024 3
3 L1-基本模式1 8192 768 4
4 L1-基本模式1 16384 4096 3
5 L1-基本模式1 16384 3648 4
6 L1-基本模式1 16384 2432 3
7 L1-基本模式1 16384 1536 4
8 L1-基本模式1 16384 1024 6
9 L1-基本模式1 16384 768 8
10 L1-基本模式1 32768 4864 3
11 L1-基本模式1 32768 3648 3
12 L1-基本模式1 32768 3648 8
13 L1-基本模式1 32768 2432 6
14 L1-基本模式1 32768 1536 8
15 L1-基本模式1 32768 1024 12
16 L1-基本模式1 32768 768 16
【表7】
【表8】
前导码结构 L1-基本模式 FFT尺寸 GI长度(采样) 导频模式(Dx)
34 L1-基本模式3 8192 2048 3
35 L1-基本模式3 8192 1536 4
36 L1-基本模式3 8192 1024 3
37 L1-基本模式3 8192 768 4
38 L1-基本模式3 16384 4096 3
39 L1-基本模式3 16384 3648 4
40 L1-基本模式3 16384 2432 3
41 L1-基本模式3 16384 1536 4
42 L1-基本模式3 16384 1024 6
43 L1-基本模式3 16384 768 8
44 L1-基本模式3 32768 4864 3
45 L1-基本模式3 32768 3648 3
46 L1-基本模式3 32768 3648 8
47 L1-基本模式3 32768 2432 6
48 L1-基本模式3 32768 1536 8
49 L1-基本模式3 32768 1024 12
50 L1-基本模式3 32768 768 16
【表9】
前导码结构 L1-基本模式 FFT尺寸 GI长度(采样) 导频模式(Dx)
51 L1-基本模式4 8192 2048 3
52 L1-基本模式4 8192 1536 4
53 L1-基本模式4 8192 1024 3
54 L1-基本模式4 8192 768 4
55 L1-基本模式4 16384 4096 3
56 L1-基本模式4 16384 3648 4
57 L1-基本模式4 16384 2432 3
58 L1-基本模式4 16384 1536 4
59 L1-基本模式4 16384 1024 6
60 L1-基本模式4 16384 768 8
61 L1-基本模式4 32768 4864 3
62 L1-基本模式4 32768 3648 3
63 L1-基本模式4 32768 3648 8
64 L1-基本模式4 32768 2432 6
65 L1-基本模式4 32768 1536 8
66 L1-基本模式4 32768 1024 12
67 L1-基本模式4 32768 768 16
【表10】
/>
【表11】
前导码结构 L1-基本模式 FFT尺寸 GI长度(采样) 导频模式(Dx)
85 L1-基本模式6 8192 2048 3
86 L1-基本模式6 8192 1536 4
87 L1-基本模式6 8192 1024 3
88 L1-基本模式6 8192 768 4
89 L1-基本模式6 16384 4096 3
90 L1-基本模式6 16384 3648 4
91 L1-基本模式6 16384 2432 3
92 L1-基本模式6 16384 1536 4
93 L1-基本模式6 16384 1024 6
94 L1-基本模式6 16384 768 8
95 L1-基本模式6 32768 4864 3
96 L1-基本模式6 32768 3648 3
97 L1-基本模式6 32768 3648 8
98 L1-基本模式6 32768 2432 6
99 L1-基本模式6 32768 1536 8
100 L1-基本模式6 32768 1024 12
101 L1-基本模式6 32768 768 16
【表12】
前导码结构 L1-基本模式 FFT尺寸 GI长度(采样) 导频模式(Dx)
102 L1-基本模式7 8192 2048 3
103 L1-基本模式7 8192 1536 4
104 L1-基本模式7 8192 1024 3
104 L1-基本模式7 8192 768 4
106 L1-基本模式7 16384 4096 3
107 L1-基本模式7 16384 3648 4
108 L1-基本模式7 16384 2432 3
109 L1-基本模式7 16384 1536 4
110 L1-基本模式7 16384 1024 6
111 L1-基本模式7 16384 768 8
112 L1-基本模式7 32768 4864 3
113 L1-基本模式7 32768 3648 3
114 L1-基本模式7 32768 3648 8
115 L1-基本模式7 32768 2432 6
116 L1-基本模式7 32768 1536 8
117 L1-基本模式7 32768 1024 12
118 L1-基本模式7 32768 768 16
上面的表6到12是用于L1基本模式1-7中的每一个的关于构成前导码720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的长度以及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并且最终根据关于L1基本模式、构成前导码720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GI的长度以及插入到前导码720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来匹配前导码结构值。此外,这样的前导码结构值可以被包括在引导部分710中。具体地,其可以被记录在关于参考图9所解释的引导部分符号3的信令字段930中。
同时,关于L1基本模式的信息包括用于提供特定鲁棒性等级的信息。关于L1基本模式的信息可以如下面的表13所示。
【表13】
/>
如表13所示,根据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率、调制阶数和缩短/穿孔变量,L1基本模式总共包括7种模式:模式1-模式7。这是为了提供适合于广泛的信噪比(SNR)区域的各种鲁棒性等级。
因此,如表6-表12所示,引导部分710包括如表13中所示的七(7)个L1基本模式(模式1-模式7)中的每一个模式的表5中的信息。
图10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参考图10,接收装置2000包括接收器2100和信号处理器2200。
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器2000接收包括多个OFDM符号的帧。此外,信号处理器220对该帧进行信号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多个OFDM符号划分为引导部分、包括L1基础和L1细节的前导码以及有效载荷,这已经参照图7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进一步说明。
此外,引导部分包括关于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插入到前导码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以及L1基本模式的信息。将比有效载荷中包括的多个子帧的第一子帧的GI长度大的预定GI长度值确定为插入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并且对应于确定的GI的长度将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确定为散布导频的模式中具有最大散布导频密度的散布导频的模式。这已经在上面进行了解释,因此省略其详细解释。
信号处理器2200基于构成前导码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插入到前导码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以及基于关于L1基本模式的信息对L1基础做信号处理。
具体地,信号处理器2200可以根据关于L1基本模式的信息来确定在哪个L1基本模式下处理L1基础,并且对应于确定的L1基本模式可以基于关于构成该前导码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的信息以及插入到前导码中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来对L1基础做信号处理。
特别地,信号处理器2200可以基于关于插入到前导码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来执行信道估计。
图11是被提供以详细解释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信号处理器的框图。
参考图11,信号处理器2200包括解调器2210、解码器2220和流生成器2230。
解调器2210根据来自所接收的RF信号的OFDM参数执行解调、执行同步检测并且当从存储在同步区域中的信令信息中检测到同步时识别当前接收的帧是否包括所需的服务数据。例如,解调器831可以识别是接收到移动设备的移动帧还是接收到固定设备的固定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关于信令区域和数据区域预先没有确定OFDM参数,则解调器831可以通过获得关于存储在同步区域中的信令区域和数据区域的OFDM参数并且获得相关于就在同步区域之后设置的信令区域和数据区域的关于OFDM参数的信息来执行解调。
解码器2220对服务数据执行解码。在这种情况下,解码器2220可以通过基于信令信息获得关于存储在每个数据区域中的数据的FEC方法和调制方法的参数来执行解码。此外,解码器2220可以基于包括在可配置字段和动态字段中的数据信息来计算服务数据的位置。因此,它可以计算在帧的哪个位置发送所需PLP。
流生成器2230可以通过处理从解码器2220输入的基带分组来生成要提供的服务数据。
例如,流生成器2230可以从其中纠错了的基带分组生成ATSC3.0链路层协议(ALP)分组,前述纠错基于ISSY模式、缓冲器尺寸(BUFS)、输出时间(TTO)值和输入流时钟参考(ISCR)值。
具体地,流生成器2230可以包括去抖动缓冲器。去抖动缓冲器可以根据ISSY模式、BUFS、TTO值和ISCR值重新生成正确时序以恢复输出流。由此,可以补偿多个PLP之间的同步延迟。
图1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参考图12,接收装置4400可以包括控制器4410、射频(RF)接收器4420、解调器4430和服务播放器4440。
控制器4410确定发送选择的服务的RF信道和PLP。在这个过程中,RF信道可以通过中心频率和带宽来定义,并且PLP可以通过PLP标识符(ID)来定义。就构成服务的每个组件,某些服务可以通过多于一个PLP来传输,该多于一个PLP属于多于一个RF信道。但是,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便于解释,假定播放一个业务所需的所有数据利用一个RF信道经PLP来传输。这样就为业务提供了唯一的数据获取路径来播放业务,该数据获取路径通过RF频道和PLP指定。
RF接收器4420从由控制器4410选择的RF信道中提取RF信号,并且将通过执行RF信号的信号处理而提取的OFDM符号递送到解调器4430。信号处理可以包括同步、信道估计和均衡。信号处理所需的信息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4400之间预先确定,或者以OFDM符号中的预定OFDM符号被发送到接收装置4400。
解调器4430通过执行OFDM符号的信号处理来提取用户分组,并且将其递送到服务播放器4440。服务播放器4440播放并输出用户利用用户分组所选择的服务。用户分组的格式根据执行的业务可能不同。例如,TS分组或IPv4分组可以是用户分组。
图13是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6中的解调器的框图。
参考图13,解调器4430可以包括帧解映射器4431、用于L1信令的BICM解码器4432、控制器4433、BICM解码器4434和输出处理器4435。
帧解映射器4431基于从控制器4433递送的控制信息,从由OFDM符号构成的帧中选择构成属于选择的PLP的FEC块的OFDM单元,并递送到解码器4434。此外,帧解映射器4431选择相应于包括在L1信令中的多于一个的FEC块的OFDM单元并递送给用于L1信令的BICM解码器4432。
用于L1信令的BICM解码器4432对相应于属于L1信令的FEC块的OFDM单元进行信号处理、提取L1信令比特、并将其递送给控制器4433。在这种情况下,信号处理过程可以包括提取用于解码OFDM单元中的LDPC码的对数似然比(LLR)值,并且通过使用所提取的LLR值来解码LDPC码。
控制器4433从L1信令比特中提取L1信令表,并且通过使用L1信令表的值来控制帧解映射器4431、BICM解码器4434和输出处理器4435的操作。为便于解释,图13示出了用于L1信令的BICM解码器4432不使用控制器4433的控制信息。然而,如果L1信令包括类似于上述的L1预信令和L1后信令的层结构,则用于L1信令的BICM解码器4432可以由多于一个的BICM解码块构成,并且BICM解码块和帧解映射器4431可以基于上层L1信令信息来控制,如在以上描述中清楚地理解的。
BICM解码器4434对构成属于所选择的PLP的FEC块的OFDM单元进行信号处理、提取基带分组、并将基带分组递送给输出处理器4435。信号处理过程可以包括提取用于对OFDM单元中的LDPC码进行编码和解码的LLR值,并且包括通过使用提取的LLR值对LDPC码进行解码。这两个操作可以基于从控制器4433递送的控制信息来执行。
输出处理器4435对基带分组进行信号处理、提取用户分组、并将提取的用户分组递送给服务播放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从控制器4433递送的控制信息执行信号处理。
同时,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输出处理器1235可以包括从基带分组中提取ALP分组的ALP分组处理器(未示出)。
图14是被提供以简要说明从用户选择服务的时间点到所选服务被播放的时间点的接收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假定在S4610的服务选择过程之前获得在S4600的初始扫描过程中可以选择的关于所有服务的服务信息。服务信息可以包括关于发送当前的广播系统中播放特定服务所需要的数据的RF信道和PLP的信息。服务信息的一个例子可以是MPEG-2TS的特定于节目的信息/服务信息(PSI/SI),其通常可以通过L2信令和上层信令获得。
当在S4610用户选择服务时,接收装置在S4620修改发送所选服务的频率,并在S4630执行提取RF信号。当执行S4620修改发送所选服务的频率时,可以使用服务信息。
当RF信号被提取时,接收器执行S4640从提取的RF信号中提取L1信令。接收装置在S4650通过使用所提取的L1信令来选择发送所选择的服务的PLP,并且在S4660从所选择的PLP提取基带分组。在S4650,选择传送所选服务的PLP时,可以使用服务信息。
此外,S4660提取基带分组的过程可以包括通过解映射传输帧来选择属于PLP的OFDM单元、提取用于编码/解码LDPC的LLR值并且通过使用所提取的LLR值来解码LDPC码。
接收装置通过使用关于所提取的基带分组的报头信息来执行S4670从所提取的基带分组中提取ALP分组,并且通过使用关于所提取的基带分组的报头信息来执行S4680从所提取的ALP分组中提取用户分组。所提取的用户分组在S1690中用于播放选择的服务。在S4670提取ALP分组并且在S4680提取用户分组时,可以使用在S4640提取L1信令时所获得的L1信令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从ALP分组中提取用户分组的过程(恢复空TS分组并插入TS同步字节)与上述相同。根据如上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将各种类型的数据映射到可传输的物理层,并且可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图15是被提供以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发送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所示的发送装置的控制方法产生由多个OFDM符号组成的帧(S1510)。
然后,所生成的帧被进行信号处理(S1520)。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多个OFDM符号分成引导部分、包括L1基本和L1细节的前导码以及有效载荷,引导部分包括关于构成前导码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以及插入到前导码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以及关于L1基本模式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等于或大于有效载荷中包括的多个子帧中的第一子帧的GI长度或者具有等于或大于具有最大GI长度的子帧的GI长度的预定的GI长度确定为插入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而可以将与确定的GI长度相对应并且具有最大散布导频密度的散布导频的模式确定为前导码导频的模式。
此外,关于L1基本模式的信息包括用于提供特定鲁棒性等级的信息。
此外,关于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包括关于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信息,散布导频的模式的Dx被确定为在散布导频的模式的Dx中具有最大密度的Dx。
此外,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是3的倍数和4的倍数中的一个,Dx是插入导频的相邻载波之间的载波索引差。
此外,Dx是3、4、6、8、12和16中的一个。
此外,关于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包括关于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y信息,Dy是1。
此外,根据插入到有效载荷中的GI的长度和构成有效载荷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散布导频的模式如上表4所示。
此外,记录有关构成前导码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以及插入到前导码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的表格如上表6所示。
图16是提供用于解释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所示的接收装置的控制方法接收由多个OFDM符号组成的帧(S1610)。
然后,对该帧进行信号处理(S1620)。
在这种情况下,多个OFDM符号可以被分成引导部分、包括L1基础和L1细节的前导码以及有效载荷。
此外,引导部分包括构成前导码的OFD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插入到前导码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以及关于L1基本模式的信息。
另外,可以将等于或大于有效载荷中包含的多个子帧的第一子帧的GI长度或者等于或大于多个子帧中的具有最大GI长度的子帧的GI长度的预定的GI长度确定为插入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并且将与所确定的GI长度相对应并具有最大密度的散布导频的模式确定为前导码导频的模式。
此外,可以提供存储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该程序被配置成顺序地执行上述发明构思的信号处理方法。
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是指被配置成半永久地而不是在短时间内(诸如寄存器、高速缓存、内存等)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更具体地说,各种前述应用程序或程序可以存储在诸如CD、DVD、硬盘、蓝光盘、USB、存储卡、ROM等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并通过其提供。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如图2-6、8和10-13所示的由块表示的组件、元件、模块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体现为执行上述各个功能的各种数量的硬件、软件和/或固件结构。例如,这些组件、元件、模块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使用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其它控制装置的控制来执行相应功能的直接电路结构,诸如存储器、处理器、逻辑电路、查找表等。而且,这些组件、元件、模块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包含用于执行指定的逻辑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的模块、程序或代码的一部分来具体实现,并且由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其他控制装置来执行。而且,这些组件、元件、模块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进一步包括或可以由诸如执行相应功能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器等等的处理器来实现。这些组件、元件、模块或单元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被组合成执行组合的两个或更多个组件、单元、模块或单元的所有操作或功能的单个组件、单元、模块或单元。而且,这些组件、元件、模块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功能可以由这些组件、元件、模块或单元中的另一个来执行。此外,尽管在上述框图中未示出总线,但是可以通过总线来执行组件、元件、模块或单元之间的通信。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方面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执行的算法中实现。此外,由块或处理步骤表示的组件、单元、模块或单元可以采用任何数量的用于电子配置、信号处理和/或控制、数据处理等的现有技术。
前述实施例和优点仅仅是示例性的,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构思。本教导可以容易地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装置。而且,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许多替代、修改和变化将是清楚的。
【工业适用性】
-
【序列表文字】

Claims (12)

1.一种发送装置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
生成包括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帧,
在所述帧中插入一个或多个保护间隔GI,以及
发送基于所述帧生成的信号,
其中,所生成的帧包括引导部分、前导码和有效载荷,
其中,所述有效载荷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帧,
其中,插入到前导码中的保护间隔GI的长度等于插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子帧当中的第一子帧中的GI的长度,
其中,所述引导部分包括指示所述前导码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尺寸的信息、指示插入在所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的信息、指示插入在所述前导码中的导频的模式的信息、以及指示L1基本模式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子帧位于所述前导码之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关于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包括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信息,以及
其中,散布导频的模式的Dx被确定为所述散布导频的模式的Dx当中的具有最大密度的Dx。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是3的倍数和4的倍数中的一个,以及
其中,所述Dx是其中插入所述前导码导频或所述散布导频的相邻载波之间的载波索引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x为3、4、6、8、12和16中的一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关于所述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包括关于所述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y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Dy是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关于包括在所述前导码中的ODFM符号的FFT尺寸、插入在所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以及插入在所述前导码中的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信息如下表所示:
FFT尺寸 GI长度 Dx 8192 2048 3 8192 1536 4 8192 1024 3 8192 768 4 16384 4096 3 16384 3648 4 16384 2432 3 16384 1536 4 16384 1024 6 16384 768 8 32768 4864 3 32768 3648 3 32768 3648 8 32768 2432 6 32768 1536 8 32768 1024 12 32768 768 1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插入在所述前导码中的导频的模式基于插入在所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和所述前导码的OFDM符号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尺寸来获得。
9.一种接收装置的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包括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帧;以及
处理接收的帧,
其中,所述帧包括一个或多个保护间隔GI,
其中,所述帧包括引导部分、前导码和有效载荷,
其中,所述有效载荷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帧,以及
其中,插入到前导码中的保护间隔GI的长度等于插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子帧当中的第一子帧中的GI的长度,
其中,所述引导部分包括指示所述前导码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尺寸的信息、指示插入在所述前导码中的GI的长度的信息、指示插入在所述前导码中的导频的模式的信息、以及指示L1基本模式的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子帧位于所述前导码之后。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关于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信息包括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信息,以及
其中,散布导频的模式的Dx被确定为所述散布导频的模式的Dx当中的具有最大密度的Dx。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导码导频的模式的Dx是3的倍数和4的倍数中的一个,以及
其中,所述Dx是其中插入所述前导码导频或所述散布导频的相邻载波之间的载波索引差。
CN202110190372.5A 2015-07-01 2016-07-01 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1627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0372.5A CN113162745B (zh) 2015-07-01 2016-07-01 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87428P 2015-07-01 2015-07-01
US62/187,428 2015-07-01
KR1020160014916A KR20170004824A (ko) 2015-07-01 2016-02-05 송신 장치, 수신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016-0014916 2016-02-05
CN202110190372.5A CN113162745B (zh) 2015-07-01 2016-07-01 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1680038635.8A CN107710710B (zh) 2015-07-01 2016-07-01 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CT/KR2016/007138 WO2017003259A1 (en) 2015-07-01 2016-07-01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8635.8A Division CN107710710B (zh) 2015-07-01 2016-07-01 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2745A CN113162745A (zh) 2021-07-23
CN113162745B true CN113162745B (zh) 2024-04-19

Family

ID=57608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0372.5A Active CN113162745B (zh) 2015-07-01 2016-07-01 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291367B2 (zh)
CN (1) CN113162745B (zh)
MX (2) MX2020004302A (zh)
WO (1) WO20170032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5574B (zh) * 2015-03-06 2022-11-15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使用引导码和前导码的广播信号帧生成方法
KR20170004824A (ko) * 2015-07-01 2017-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송신 장치, 수신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GB2540595A (en) * 2015-07-22 2017-01-25 Sony Corp Receiver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GB2540593A (en) * 2015-07-22 2017-01-25 Sony Corp Receiver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WO2017014591A1 (en) * 2015-07-23 2017-01-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of
WO2017018606A1 (ko) 2015-07-27 2017-02-02 엘지전자(주) 방송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9930146B2 (en) 2016-04-04 2018-03-2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ressing content centric networking messages
JP6953693B2 (ja) * 2016-09-15 2021-10-27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KR102465266B1 (ko) * 2017-05-24 2022-11-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Miso 동작을 위한 게이트웨이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8216999A1 (ko) * 2017-05-24 2018-11-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Miso 동작을 위한 게이트웨이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8226028A1 (ko) * 2017-06-07 2018-12-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주파수/타이밍 옵셋을 위한 게이트웨이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80133804A (ko) * 2017-06-07 2018-12-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주파수/타이밍 옵셋을 위한 게이트웨이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2398772B (zh) * 2019-08-14 2024-04-02 上海高清数字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Ofdm系统接收解调方法以及ofdm系统接收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9618A (zh) * 1998-09-17 2000-04-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字电视广播接收设备以及传送和接收系统
CN101548518A (zh) * 2007-01-09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基于ofdm的通信系统中使用前导码来实现系统获取和其它信令用途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80569A (zh) * 2007-08-30 2014-05-07 Lg电子株式会社 信号发送和接收装置、以及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99738A2 (ko) 2010-02-12 2011-08-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수신기 및 방송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CA2818110C (en) * 2010-05-10 2016-07-26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broadcast signal,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 broadcast signal,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 broadcast signal using a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 broadcast signal
US9438373B2 (en) * 2010-09-14 2016-09-06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ing signal,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ing signal,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broadcasting signal through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broadcasting signal
US20120216230A1 (en) * 2011-02-18 2012-08-2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gnaling Transmission Over RTP
US9565044B2 (en) * 2013-09-27 2017-02-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of
KR102384790B1 (ko) * 2014-08-25 2022-04-0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레이어드 디비전 멀티플렉싱을 이용한 방송 신호 프레임 생성 장치 및 방송 신호 프레임 생성 방법
CN107078847B (zh) * 2015-02-04 2020-10-23 Lg 电子株式会社 收发广播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US9590782B2 (en) * 2015-06-22 2017-03-07 Sony Corporation Signal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GB2539662A (en) * 2015-06-22 2016-12-28 Sony Corp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and Methods of Trasmitting and Receiv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9618A (zh) * 1998-09-17 2000-04-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字电视广播接收设备以及传送和接收系统
CN101548518A (zh) * 2007-01-09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基于ofdm的通信系统中使用前导码来实现系统获取和其它信令用途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80569A (zh) * 2007-08-30 2014-05-07 Lg电子株式会社 信号发送和接收装置、以及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2745A (zh) 2021-07-23
MX2020004299A (es) 2020-08-13
US20170005761A1 (en) 2017-01-05
US10291367B2 (en) 2019-05-14
WO2017003259A1 (en) 2017-01-05
MX2020004302A (es) 2020-08-13
US20230179363A1 (en) 2023-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62745B (zh) 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1153022B2 (e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12671687B (zh) 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US11595169B2 (e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KR102589786B1 (ko) 송신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