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56709A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56709A
CN113156709A CN202110551010.4A CN202110551010A CN113156709A CN 113156709 A CN113156709 A CN 113156709A CN 202110551010 A CN202110551010 A CN 202110551010A CN 113156709 A CN113156709 A CN 113156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backlight module
prism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510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乔珂
布占场
王伯长
李响
李博
王晶
郭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510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567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56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670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0918 priority patent/WO202224206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3Prismatic sheet or layer; Brightness enhancement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88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or other optical sheets in the package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条、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灯条包括多个朝向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的光源,导光板的出光面与入光面相邻,导光板的出光面的靠近入光面的部分设有台阶结构,台阶结构中台阶的高度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光学膜片组包括多个叠设于导光板的出光面所在侧的光学膜片,每个光学膜片与台阶结构中对应的一个台阶固定;多个光学膜片包括第一棱镜片,第一棱镜片具有多个并排设置且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棱镜,第一棱镜片的边缘设有避让台阶结构的缺口槽,第一棱镜片的缺口槽的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槽壁与台阶结构之间设有0.5mm至0.8mm的间隙。本公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可以提高背光模组出光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作为光电显示行业的关键组件,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简称LCD面板)提供稳定高亮度且分布均匀的光,从而可使液晶显示面板达到显示效果。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显示装置的画面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背光模组的性能好坏对显示装置的画面品质有较大影响,因此对背光模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条、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所述背板包括板体和设于所述板体的周向边缘的挡边,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板体的一侧,所述导光板具有背离所述板体的出光面和与所述出光面相邻的入光面,所述灯条设于所述挡边上且包括多个朝向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的光源;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靠近入光面的部分设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中台阶的高度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多个叠设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所在侧的光学膜片,每个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台阶结构中对应的一个台阶固定;所述多个光学膜片包括第一棱镜片,所述第一棱镜片的背离所述导光板的表面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棱镜,所述第一棱镜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棱镜片的边缘设有避让所述台阶结构的缺口槽,所述第一棱镜片的缺口槽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槽壁与所述台阶结构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为0.5mm至0.8mm。
可选地,所述台阶结构的背离所述板体的表面通过遮光胶带与多个所述光学膜片粘接,多个所述光学膜片的边缘设有避让所述台阶结构的缺口槽。
可选地,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依次叠设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的第一扩散片、所述第一棱镜片、第二棱镜片和第二扩散片;所述第二棱镜片的背离所述导光板的表面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棱镜,所述第二棱镜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挡边围设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多个光学膜片的周向侧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多个光学膜片的周向边缘均与所述挡边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包括第一框体和设于所述第一框体的周向边缘的凸筋,所述第一框体设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凸筋围设在所述挡边的周向侧部。
可选地,所述挡边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卡扣,所述凸筋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槽,所述多个第一卡槽与所述多个第一卡扣对应卡接。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导光板的背离所述出光面的一侧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的周向边缘设有翻边,所述翻边贴设于所述导光板的周向侧面上并避开所述入光面。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离显示侧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设有与外接电路板绑定连接的绑定部,所述绑定部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一侧边设置,所述阵列基板的靠近第二侧边的部分设有栅极驱动电路,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邻,所述灯条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一侧边设置。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包括第一框体和设于所述第一框体的周向边缘的凸筋,所述第一框体设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凸筋围设在所述挡边的周向侧部;所述第一框体还围设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周向侧部,所述第一框体设有支撑台,所述显示面板的背离显示侧的表面的靠近周向边缘的部分通过泡棉双面胶粘接在所述支撑台上。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背光模组固定连接的前框,所述前框包括围设在所述胶框的周向侧部的第二框体,以及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背离所述板体一侧的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抵接于所述第一框体的背离所述板体的表面上以及抵接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靠近周向边缘的部分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框体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挡边上设有多个第二卡扣,所述多个第二卡扣穿过所述凸筋上设置的避让槽与所述多个第二卡槽对应卡接;或/和,所述第二框体上设有多个缺口槽,所述凸筋上设有多个限位块,所述多个限位块与所述多个缺口槽对应卡接。
本公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组的多个光学膜片与导光板设置的台阶结构配合以进行限位,导光板的台阶结构设置在导光板的出光面的靠近入光面的部分,且台阶结构中台阶的高度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多个光学膜片包括第一棱镜片,第一棱镜片的背离导光板的表面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棱镜,第一棱镜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一棱镜片的边缘设有避让台阶结构的缺口槽,将第一棱镜片的缺口槽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槽壁与台阶结构之间设有0.5mm至0.8mm的间隙。由于导光板上台阶结构的存在,灯条的光源发出的光部分会直接入射到台阶结构内,台阶结构射出的光会从第一棱镜片的缺口槽的槽壁入射到第一棱镜片内,第一棱镜片会对该部分入射光产生聚光作用,这会使背光模组在与台阶结构对应位置处产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亮纹,造成背光模组出光不均匀,通过将第一棱镜片的缺口槽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槽壁与台阶结构之间设有0.5mm至0.8mm的间隙,这样,该间隙的存在使得从台阶结构入射到第一棱镜片内的光的强度变弱,由此可以减弱背光模组的出光在与台阶结构对应位置处产生亮纹的现象,提高背光模组出光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附图中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公开内容。
图1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a至图3d分别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显示装置的四个侧边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2的背光模组的导光板的出光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4的导光板与光学膜片组的四个光学膜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5a中导光板与光学膜片组的第一棱镜片和第二棱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4的导光板与第一棱镜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2的背光模组的背板及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2的背光模组的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9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显示装置的前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1的前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显示装置的保护膜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3的保护膜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0、背光模组,11、背板,12、导光板,13、反射片,14、光学膜片组,15、胶框,16、泡棉双面胶,17、遮光胶带,18、灯条,19、定位块,20、显示面板,30、前框,31、第二框体,32、环形凸缘,40、保护膜,50、螺钉,61、环形泡棉;
111、板体,112、挡边,121、出光面,122、台阶结构,123、固定柱,141、第一扩散片,142、第一棱镜片,143、第二棱镜片,144、第二扩散片,151、第一框体,152、凸筋,181、第一电路板,182、光源,201、第二电路板,202、阵列基板,203、彩膜基板,301、第二卡槽,302、缺口槽,303、螺纹孔,401、标识区,402、环形胶带;
1121、第一卡扣,1122、第二卡扣,1421、第一棱镜片的缺口槽,1511、支撑台,1521、第一卡槽,1522、避让槽,1523、限位块,2011、第一引脚区,2012、电子元器件区,2013、连接器,2014、补强区,2015、第二引脚区,2021、绑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公开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如图1所示,图1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设于所述显示面板20的背离显示侧的一侧的背光模组10、前框30和保护膜40。前框30通过多个(本示例中为四个)螺钉50与所述背光模组10固定连接,显示面板20的周向边缘固定在前框30和所述背光模组10之间。
如图2所示,图2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所述背光模组10可以包括背板11、灯条、反射片13、导光板12、光学膜片组14、胶框15,以及遮光胶带17和泡棉双面胶16等辅助材料。其中,光学膜片组14可以包括依次叠设于导光板12的出光面所在侧的第一扩散片141、第一棱镜片142、第二棱镜片143和第二扩散片144。所述灯条可以设于所述背板11上并位于所述导光板12的侧部。
如图3a至图3d所示,图3a至图3d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的显示装置的四个侧边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设于所述显示面板20的背离显示侧的一侧的背光模组,以及前框30,显示面板20的周向边缘固定在前框30和背光模组的胶框15之间。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a至图3d、图4至图7所示,图4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2的背光模组的导光板的出光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a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4的导光板与光学膜片组的四个光学膜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5a中导光板与光学膜片组的第一棱镜片和第二棱镜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4的导光板与第一棱镜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背板及灯条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1、灯条18(图3c示出)、导光板12和光学膜片组14;所述背板11包括板体111和设于所述板体111的周向边缘的挡边112,所述导光板12设于所述板体111的一侧,所述导光板12具有背离所述板体111的出光面和与所述出光面相邻的入光面,所述灯条18设于所述挡边112上且包括多个朝向所述导光板12的入光面设置的光源182;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导光板12的出光面121的靠近入光面的部分设有台阶结构122,所述台阶结构122中台阶的高度沿第一方向(图中X方向,一些示例中第一方向可以是导光板12的入光面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光学膜片组14包括多个叠设于所述导光板12的出光面所在侧的光学膜片,每个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台阶结构122中对应的一个台阶固定;所述多个光学膜片包括第一棱镜片142,所述第一棱镜片142的背离所述导光板12的表面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棱镜(图5b中示出的V型凸起),所述第一棱镜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图5b中Y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棱镜片142的边缘设有避让所述台阶结构122的缺口槽1421,所述第一棱镜片142的缺口槽1421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槽壁与所述台阶结构122之间设有间隙d(图6示出),所述间隙d为0.5mm至0.8mm。
本公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如图4至图6所示,光学膜片组14的多个光学膜片与导光板12设置的台阶结构122配合以进行限位,导光板12的台阶结构122设置在导光板12的出光面121的靠近入光面的部分,且台阶结构122中台阶的高度沿第一方向(图中X方向)逐渐减小。多个光学膜片包括第一棱镜片142,第一棱镜片142的背离导光板12的表面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棱镜,第一棱镜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图中Y方向)延伸,第一棱镜片142的边缘设有避让台阶结构122的缺口槽1421,将第一棱镜片142的缺口槽1421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槽壁与台阶结构122之间设有0.5mm至0.8mm的间隙d(图6示出)。由于导光板12上台阶结构122的存在,灯条18的光源182发出的光部分会直接入射到台阶结构122内,台阶结构122射出的光(图5b中用五个虚线箭头表示)会从第一棱镜片142的缺口槽1421的槽壁入射到第一棱镜片142内,第一棱镜片142会对该部分入射光产生聚光作用,这会使背光模组在与台阶结构122对应位置处产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图中Y方向)延伸的亮纹,造成背光模组出光不均匀,通过将第一棱镜片142的缺口槽1421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槽壁与台阶结构122之间设有0.5mm至0.8mm的间隙d,这样,该间隙d的存在使得从台阶结构122入射到第一棱镜片142内的光的强度变弱,由此可以减弱背光模组的出光在与台阶结构122对应位置处产生亮纹的现象,提高背光模组出光的均匀性。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图3a至图3d和图5b所示,所述光学膜片组14包括依次叠设于所述导光板12的出光面121上的第一扩散片141、所述第一棱镜片142、第二棱镜片143和第二扩散片144;所述第二棱镜片143的背离所述导光板12的表面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棱镜(图5b中示出的V型凸起),所述第二棱镜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图5b中X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扩散片141和第二扩散片144可以起到对光线均匀扩散的作用,第一棱镜片142可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图5b中Y方向)上对出射光线进行增亮,第二棱镜片143可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图5b中X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对出射光线进行增亮,第一棱镜片142与第二棱镜片143组合可以使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向中央视角聚拢且亮度均匀。第一扩散片141、所述第一棱镜片142、第二棱镜片143和第二扩散片144的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背光模组的面状出射光的亮度及均匀性。一些示例中,第一扩散片141的厚度可以为0.125mm,第一棱镜片142的厚度可以为0.152mm,第二棱镜片143的厚度可以为0.158mm,第二扩散片144的厚度可以为0.2mm。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棱镜片和第二棱镜片的位置可以调换,或者可以不设置第二棱镜片。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所述台阶结构122的背离所述板体111的表面可以通过遮光胶带17与多个所述光学膜片粘接,多个所述光学膜片的边缘设有避让所述台阶结构122的缺口槽。示例性地,如图5a所示,所述光学膜片组14包括依次叠设于所述导光板12的出光面121上的第一扩散片141、所述第一棱镜片142、第二棱镜片143和第二扩散片144。所述台阶结构122包括沿第一方向X高度逐渐减小的第一台阶、第二台阶、第三台阶和第四台阶,其中,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凸出于导光板12的出光面121,第四台阶为导光板12的出光面121上设置的凹槽。第一台阶、第二台阶、第三台阶和第四台阶的背离所述板体111的表面通过遮光胶带17分别与所述第二扩散片144、第二棱镜片143、第一棱镜片142和第一扩散片141粘接固定。所述遮光胶带17可以为黑色胶带,厚度可以为0.05mm。所述导光板12的材质可以为PC(聚碳酸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导光板12的出光面121上还可以设有至少一个(图4中示出了两个)固定柱123,每个所述光学膜片均设有与所述固定柱123插接配合的定位孔,以对每个所述光学膜片进行限位。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c、图7所示,所述灯条18可以包括固定于所述挡边112上的第一电路板181和间隔设于第一电路板181上的多个(比如本示例中为18个)光源182,多个光源182可以呈一排设置。多个光源182发出的光可以以侧入式从所述导光板12的入光面入射到导光板12内部,并从导光板12的出光面射出。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板体111的形状为矩形,板体111的朝向所述导光板12的表面的靠近四个转角的位置可以均设有一个定位块19,定位块19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形或L形。四个定位块19可以设置为对导光板12的靠近四个角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块19的材质可以为白色硅胶等弹性材质,硬度可以为40度,压缩比可以大于等于60%。比如,图7中示出了位于板体111的一个短边的靠近两端位置的两个定位块19,靠近灯条18的定位块19为长方体形,该长方体形定位块19在平行于板体111长度方向上的厚度可为1.5mm,远离灯条18的定位块19可为L形,该L形定位块19在平行于板体111长度方向上的厚度可为1.5mm,在垂直于板体111长度方向上的厚度可为0.6mm。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a至图3d所示,所述挡边112围设在所述导光板12和所述多个光学膜片的周向侧部,所述导光板12和所述多个光学膜片的周向边缘均与所述挡边112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在背板11发生变形等情况下,可以避免导光板12和光学膜片与背板11接触而产生变形、褶皱等问题,避免影响显示画面品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a至图3d所示,所述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设于所述导光板12的背离所述出光面的一侧的反射片13,所述反射片13的周向边缘可以设有翻边,所述翻边贴设于所述导光板12的周向侧面上并避开所述入光面。这样,反射片13可以对从导光板12射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后进入导光板12,提高光线利用率。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背板11的挡边112可以围设在所述导光板12、反射片13和光学膜片组14的周向侧部,所述导光板12、所述反射片13和所述光学膜片组14的多个光学膜片的周向边缘可以均与所述挡边112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可以在背板11发生变形等情况下避免与背板11接触而产生褶皱,从而避免影响显示面板的画面品质。所述反射片13的厚度可以为0.188mm。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a至图3d、图8所示,图8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胶框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胶框15,所述胶框15可以包括第一框体151和设于所述第一框体151的周向边缘的凸筋152,所述第一框体151可以设于所述光学膜片组14的背离所述导光板12的一侧,所述凸筋152可以围设在所述挡边112的周向侧部。所述第一框体151的朝向导光板12的出光面121的表面可以与所述光学膜片组14中远离所述导光板12的一个光学膜片(一些示例中可以为第二扩散片)的靠近周向边缘的部分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光学膜片在发生膨胀时可避免与第一框体151抵接而产生褶皱。此外,凸筋152围设在挡边112的周向侧部,这样有利于通过凸筋152和挡边112将胶框15固定在背板11上。
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挡边112可以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卡扣1121,所述凸筋152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槽1521,所述多个第一卡槽1521与所述多个第一卡扣1121对应卡接。示例性地,第一卡扣1121的数量可以为11个,挡边112可以包括相对的两个长边和相对的两个短边,挡边112的一个长边设有3个第一卡扣1121,另一个长边设有4个第一卡扣1121,挡边112的两个短边均设有2个第一卡扣1121。如图3a至图3d所示,第一框体151上可以设有限位槽,所述挡边112的远离所述板体111的一端可以卡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离显示侧的一侧。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a至图3d所示,所述背光模组的胶框15包括第一框体151和设于所述第一框体151的周向边缘的凸筋152。所述第一框体151可以围设在显示面板20的周向侧部,并对显示面板20的背离显示侧的表面的靠近周向边缘的部分进行支撑。所述第一框体151可以设有支撑台1511,支撑台1511上可以粘接有泡棉双面胶16,显示面板20的背离显示侧的表面的靠近周向边缘的部分可以通过泡棉双面胶16粘接在支撑台1511上,这样可以限制显示面板20的活动,此外由于泡棉双面胶16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可以均衡显示面板20在安装后不同位置的高度,提高显示面板20的平整度,这样有利于避免显示面板20的暗态(L0画面)漏光问题。所述泡棉双面胶16的泡棉的压缩比可以大于等于60%。所述胶框15可以为黑色PC材质,可以避免显示面板20的显示画面出现四周亮线问题或暗影现象。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a至图3d所示,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与所述背光模组固定连接的前框30,所述前框30可以包括围设在所述胶框15的周向侧部的第二框体31,以及与所述第二框体31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框体151的背离所述板体111一侧的环形凸缘32,所述环形凸缘32可以抵接于所述第一框体151的背离所述板体111的表面上以及抵接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靠近周向边缘的部分上,这样,前框30可以对显示面板20起到固定作用。
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3a至图3d、图11所示,图11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前框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前框30可以与背光模组采用螺钉连接,并可以采用卡扣结构卡接。示例性地,所述前框30的第二框体31上可以沿周向设有多个螺纹孔303(图11示出),胶框15的凸筋152上和背板11的挡边112上均设有多个螺纹孔,通过穿设在第二框体31的螺纹孔303以及凸筋152和挡边112的螺纹孔内的螺钉将前框30与背光模组固定连接。背板11的挡边112上的螺纹孔的规格可以为M1.4*P0.3,长度为1.1mm,即螺纹孔的内螺纹直径为1.4mm,螺纹节距为0.3mm,螺纹长度为1.1mm。所述前框30和背板11的材质可以均为金属,比如,前框30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背板11的材质可以为铝。如图11所示,所述第二框体3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第二框体31包括相对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以及相对的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可以沿第二框体3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可以沿第二框体31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螺纹孔303可以设置为4个,第二边框可以设置有2个螺纹孔303,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可以均设有1个螺纹孔303。
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框体上可以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挡边上设有多个第二卡扣,所述多个第二卡扣穿过所述凸筋上设置的避让槽与所述多个第二卡槽对应卡接;或/和,所述第二框体上可以设有多个缺口槽,所述凸筋上设有多个限位块,所述多个限位块与所述多个缺口槽对应卡接。示例性地,如图11所示,所述第二框体3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第二框体31包括相对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以及相对的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可以沿第二框体3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可以沿第二框体31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框体31上还可以设有多个第二卡槽301和多个缺口槽302,多个第二卡槽301可以沿第二框体31的周向设置,比如,第二卡槽301的数量可以是9个,第一边框可以设置2个第二卡槽301,第二边框可以设置3个第二卡槽301,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可以均设置2个第二卡槽301;多个缺口槽302可以设置在第二框体31的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上,比如缺口槽302的数量可以是8个,可以设置在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的两端位置以及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的中间位置。如图7和图8所示,背板11的挡边112上还可以设有多个第二卡扣1122,多个第二卡扣1122可以穿过胶框15的凸筋152上设置的避让槽1522与所述多个第二卡槽301对应卡接。如图8所示,所述胶框15的凸筋152的两个短边上设有多个限位块1523,多个限位块1523可以与所述多个缺口槽302对应卡接,多个限位块1523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图8的示例中,多个限位块1523的形状包括三棱柱形、立方体形和L形等,限位块1523的形状与对应的缺口槽302的形状相适配。本示例中通过第二卡槽301与第二卡扣1122的卡接,以及缺口槽302与限位块1523的卡接,可以使前框30更加牢靠地固定在背光模组上。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a至图3d、图12所示,图12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1的前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所述前框30的环形凸缘32的背离显示面板20的表面的靠近显示面板20周向边缘的部分,以及环形凸缘32的端面上可以设有遮光层,以避免漏光而影响显示面板20的画面品质。所述遮光层可以为喷涂形成的黑色油墨层,为提高黑色油墨层的附着性,黑色油墨层可以设置为:油墨附着力≥3B,表面硬度>2H,耐酒精性测试50次100%附着,耐摩擦性测试240次不见底色。所述前框30的环形凸缘32的背离显示面板20的表面的靠近显示面板20周向边缘的部分可以设有环形泡棉61,环形泡棉61可以位于所述遮光层上方。环形泡棉61的形状可以与环形凸缘32的形状相适配,可以均为矩形。环形泡棉6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防止漏光。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贴设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上的保护膜,保护膜可以对显示面板20起到保护作用并能够撕除。如图13和图14所示,图13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保护膜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3的保护膜的背面结构示意图,所述保护膜40可以包括透明材料的基材,保护膜40的正面可以设有标识区401,标识区401可涂覆有颜色(比如红色)。所述保护膜40还可以包括设于基材背面的环形胶带402,保护膜40可通过环形胶带402粘接于前框30的环形泡棉61上。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可以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设有与外接电路板绑定连接的绑定部,所述绑定部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一侧边设置,所述阵列基板的靠近第二侧边的部分可以设有栅极驱动电路,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邻,所述灯条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一侧边设置。
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3c、图9所示,图9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2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2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202和彩膜基板203,位于阵列基板202和彩膜基板203之间的液晶层,以及设于所述阵列基板202的背离彩膜基板203一侧的第一偏光片和设于彩膜基板203的背离阵列基板202一侧的第二偏光片。所述阵列基板202可以包括凸出于所述彩膜基板203的一个侧边的绑定部2021,所述显示面板20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绑定部2021绑定连接的第二电路板201,第二电路板201设置为与外部驱动装置连接,以驱动显示面板20进行显示。第二电路板201可以为柔性电路板并可以弯折到显示面板20的背离显示侧的一侧。所述绑定部2021或所述第二电路板201上可以绑定连接有驱动芯片(驱动IC)。所述绑定部2021靠近所述阵列基板202的第一侧边设置,所述阵列基板202的靠近第二侧边的部分可以设有栅极驱动电路(GOA),所述阵列基板202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邻,所述灯条18靠近所述阵列基板202的第一侧边设置。阵列基板包括设于衬底上的电路结构层(包括GOA),电路结构层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GOA可以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移位寄存器,每个移位寄存器驱动一条栅线,并为下一个移位寄存器提供开启信号,GOA可实现使栅线逐条导通的目的。图9的示例中,所述阵列基板202的第一侧边与阵列基板202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阵列基板202的第二侧边与阵列基板202的宽度方向平行。灯条18不靠近阵列基板202的第二侧边设置,可以防止因灯条18发热引起阵列基板202上形成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膜层发生剥离而导致的画面显示异常等问题。所述液晶层的液晶材料可以采用宽温液晶,这样可提高液晶显示面板20在较宽温度范围内的显示品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图10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9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电路板可以包括第一引脚区2011、电子元器件区2012和第二引脚区2015,所述第一引脚区2011可以设有多个第一引脚,多个第一引脚可以与显示面板20的绑定部2021绑定连接,所述第二引脚区2015可以设有多个第二引脚,多个第二引脚可以设置为与外部驱动装置绑定连接,以通过第二电路板向显示面板提供电源信号和驱动信号。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还可以设有连接器2013,所述连接器2013可以设置为与灯条的第一电路板电连接,可以为第一电路板提供电源。所述第二电路板201还可以包括靠近第二引脚区2015的补强区2014,补强区2014的一部分可以设有粘胶,有利于将第二引脚区2015的第二引脚插入外部驱动装置的连接器后使该连接器与第二电路板201粘接。
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用在烹饪用具、洗衣设备、洗碗机、冰箱、制冷机、微波炉、咖啡机或烤箱等家用产品上。或者,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或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在附图中,有时为了明确起见,夸大表示了构成要素的大小、层的厚度或区域。因此,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不一定限定于该尺寸,附图中每个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此外,附图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些例子,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形状或数值。
在本文描述中,“平行”是指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度为-10°以上且10°以下的状态,因此,包括该角度为-5°以上且5°以下的状态。另外,“垂直”是指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度为80°以上且100°以下的状态,因此,包括85°以上且95°以下的角度的状态。
在本文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顶”、“内”、“外”、“轴向”、“四角”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在本文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含义。

Claims (12)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灯条、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组;
所述背板包括板体和设于所述板体的周向边缘的挡边,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板体的一侧,所述导光板具有背离所述板体的出光面和与所述出光面相邻的入光面,所述灯条设于所述挡边上且包括多个朝向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的光源;
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靠近入光面的部分设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中台阶的高度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多个叠设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所在侧的光学膜片,每个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台阶结构中对应的一个台阶固定;
所述多个光学膜片包括第一棱镜片,所述第一棱镜片的背离所述导光板的表面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棱镜,所述第一棱镜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棱镜片的边缘设有避让所述台阶结构的缺口槽,所述第一棱镜片的缺口槽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槽壁与所述台阶结构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为0.5mm至0.8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结构的背离所述板体的表面通过遮光胶带与多个所述光学膜片粘接,多个所述光学膜片的边缘设有避让所述台阶结构的缺口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依次叠设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的第一扩散片、所述第一棱镜片、第二棱镜片和第二扩散片;所述第二棱镜片的背离所述导光板的表面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棱镜,所述第二棱镜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边围设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多个光学膜片的周向侧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多个光学膜片的周向边缘均与所述挡边之间具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包括第一框体和设于所述第一框体的周向边缘的凸筋,所述第一框体设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凸筋围设在所述挡边的周向侧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边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卡扣,所述凸筋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槽,所述多个第一卡槽与所述多个第一卡扣对应卡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导光板的背离所述出光面的一侧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的周向边缘设有翻边,所述翻边贴设于所述导光板的周向侧面上并避开所述入光面。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离显示侧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设有与外接电路板绑定连接的绑定部,所述绑定部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一侧边设置,所述阵列基板的靠近第二侧边的部分设有栅极驱动电路,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邻,所述灯条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一侧边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包括第一框体和设于所述第一框体的周向边缘的凸筋,所述第一框体设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凸筋围设在所述挡边的周向侧部;
所述第一框体还围设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周向侧部,所述第一框体设有支撑台,所述显示面板的背离显示侧的表面的靠近周向边缘的部分通过泡棉双面胶粘接在所述支撑台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背光模组固定连接的前框,所述前框包括围设在所述胶框的周向侧部的第二框体,以及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背离所述板体一侧的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抵接于所述第一框体的背离所述板体的表面上以及抵接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靠近周向边缘的部分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体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挡边上设有多个第二卡扣,所述多个第二卡扣穿过所述凸筋上设置的避让槽与所述多个第二卡槽对应卡接;
或/和,所述第二框体上设有多个缺口槽,所述凸筋上设有多个限位块,所述多个限位块与所述多个缺口槽对应卡接。
CN202110551010.4A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31567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1010.4A CN113156709A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CT/CN2021/130918 WO2022242068A1 (zh) 2021-05-18 2021-11-16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1010.4A CN113156709A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6709A true CN113156709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76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51010.4A Pending CN113156709A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56709A (zh)
WO (1) WO202224206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2068A1 (zh) * 2021-05-18 2022-11-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070941A1 (zh) * 2021-10-28 2023-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8619A (ja) * 1998-07-29 2000-02-18 Casio Comput Co Ltd 導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443979C (zh) * 2006-01-18 2008-12-1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模块
CN103034006B (zh) * 2012-11-23 2015-05-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器
CN107543068B (zh) * 2016-06-28 2019-10-15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207081920U (zh) * 2017-08-10 2018-03-09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207984734U (zh) * 2018-04-03 2018-10-19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
CN110596955B (zh) * 2019-09-25 2022-06-07 北京睿智航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
CN211318936U (zh) * 2020-02-20 2020-08-21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车载显示装置
CN111965902B (zh) * 2020-09-18 2022-08-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56709A (zh) * 2021-05-18 2021-07-23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2068A1 (zh) * 2021-05-18 2022-11-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070941A1 (zh) * 2021-10-28 2023-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42068A1 (zh) 2022-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5656B (zh) 液晶顯示裝置
US10180534B2 (en) Borderless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module
CN106990580B (zh) 包括显示模块的无边界显示装置
US8974070B2 (en) Backlight units and display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
US9603266B2 (en) Display device
JP5173640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10928041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156709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817463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21097708A1 (zh) 电子设备、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US10545362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35374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tile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90384114A1 (en) Display device
JP201012937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10908352B1 (en) Back plate including receiving slots back plate assembly,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11554566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19023993A (ja) 光源装置、これを備え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215340624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13171619A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10208439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50056363A (ko) 액정표시장치
WO2023286380A1 (ja) 面状照明装置
KR10138745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모듈
CN117289512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230717B1 (ko) 가이드 패널과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