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52363B - 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52363B
CN113152363B CN202110235306.5A CN202110235306A CN113152363B CN 113152363 B CN113152363 B CN 113152363B CN 202110235306 A CN202110235306 A CN 202110235306A CN 113152363 B CN113152363 B CN 113152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breakwater
wave
anchoring group
breakwater structure
seabed anch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353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52363A (zh
Inventor
赵汝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2353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52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52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2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52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2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06Moles; Piers; Quays; Quay walls; Groynes; Breakwaters ; Wave dissipating walls; Quay equipment
    • E02B3/062Constructions floating in operational condition, e.g. breakwaters or wave dissipating wa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包括有:设置在海面的浮式防浪堤结构,浮式防浪堤结构海浪沿入射波方向的海面设有波浪监测器,海底对应浮式防浪堤结构的前后分别设有第一海床锚固组和第二海床锚固组,分别通过第二锚链、第三锚链通过交叉系泊连接浮式防浪堤结构,第一海床锚固组和第二海床锚固组分别设有位移监测器;浮式防浪堤结构两侧的迎波面分别设有可调节密度的格栅装置,格栅装置通过浮式防浪堤结构内的传动件与电机连接,格栅装置与浮式防浪堤结构内的通水槽连通,浮式防浪堤结构的顶面开设有缓冲消浪槽,岸上设有基站,基站与波浪监测器、位移监测器、电机信号连接,本发明具有消浪效率高,可远程监控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
背景技术
大涌浪的产生,一般来说,风吹海洋表面是海浪产生的主要形式,产生海浪之后以圆周形式向各个方向扩散。当然也有,例如:不同流体(水-空气、空气-空气、水-水)之间流动、地壳运动和地球月亮之间吸引力影响产生的波浪,但我们通常所指的大涌浪是指风浪离开风吹的区域后所形成的波浪。多数海浪由海风驱动产生并逐渐释放其能量,海浪能将大洋彼岸海洋风暴所产生的能量传递到数千公里外的大洋另一端。
由于涌浪产生于海洋,具有较规则较接近于正弦波的形状的外形,排列比较整齐,波峰线较长,波面较平滑,对海岸线的浮式港口、船只、海洋工程施工等形成较大冲击,有必要在受保护场地外建造防浪堤以对涌浪进行消浪处理。通常离岸约1000米-2000米为设置防浪堤效果较为理想,而考虑该处的水深、洋流及海床环境等各种条件设置浮式防浪堤较为有利。
浮式防浪堤实例,世界唯一浮式防浪堤建设在摩纳哥LaCondamine海港,总长352.75米长,28米宽,24.5米高的钢筋混凝土箱体结构,防浪堤除了起防浪功能保护海港外还提供200米长码头允许游船停靠,这也是世界最长的浮式码头。这个双层壳体钢筋混凝土箱体结构在西班牙的阿尔赫西拉斯建造并通过海工船只拖载到摩纳哥。一个650吨钢绞链接连浮式防浪堤与岸上固件进行固定,并通过底部八根张力锚固桩基础固定在海洋底部。
多次研究及实践表明,浮式防浪堤对内陆湖泊等深水消浪效果比较理想,然而浮式防浪堤在海浪消浪处理上应用很少。主要原因是因为海浪波长对比防浪堤宽度要大得多,引致浮式防浪堤随着波浪的起伏而上下漂浮,因而并未起消减海浪能量的作用。为了能够达成一个较理想的海洋消浪效果,浮式防浪堤需要有一个与涌浪波长相对应的宽、高和长度,因而会产生出一个体型较大的设计。为提高结构物消浪和经济效率,需要克服浮式防浪堤结构设计进行详细的力学、数值模拟和分析计算难题,获得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具有消浪效率高,可远程监控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设置在海面的浮式防浪堤结构,其两侧的边翼平分海浪入射波的波面,浮式防浪堤结构海浪沿入射波方向的海面设有波浪监测器,垂直于波浪监测器设置锚固基座在海底,并通过第一锚链相互连接,第一锚链与波浪监测器之间设有伸缩导管,海底对应浮式防浪堤结构的前后分别设有第一海床锚固组和第二海床锚固组,第一海床锚固组和第二海床锚固组分别通过第二锚链、第三锚链通过交叉系泊的方式连接浮式防浪堤结构,第一海床锚固组和第二海床锚固组分别设有位移监测器;所述浮式防浪堤结构为夹角为L字型结构,针对不同项目的不同海况、施工或安装条件,两侧边翼的夹角采用65~150度,浮式防浪堤结构两侧的迎波面分别设有可调节密度的格栅装置,格栅装置通过浮式防浪堤结构内的传动件与电机连接,格栅装置与浮式防浪堤结构内的通水槽连通,浮式防浪堤结构的顶面开设有缓冲消浪槽,岸上设有基站,基站与波浪监测器、位移监测器、电机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海床锚固组和第二海床锚固组呈L字型结构,其底部设有摩擦垫层,海床锚固组两翼上设有多个条状的混凝土墩,海床锚固组的中部设有田字形的混凝土墩,对应混凝土墩分别设置多条第二锚链和第三锚链。
优选地,所述第二锚链、第三锚链的交叉系泊方式为,第一海床锚固组的第二锚链连接于浮式防浪堤结构底面的后侧,第二海床锚固组的第三锚链连接于浮式防浪堤结构底面的前侧,第二锚链与第三锚链两两交错并排。
优选地,所述第二锚链、第三锚链的交叉系泊方式为,第一海床锚固组的第二锚链之间两两交错连接于浮式防浪堤结构底面的后侧,第二海床锚固组的第三锚链之间两两交错连接于浮式防浪堤结构底面的前侧,两两交错的第二锚链、第三锚链再互为交错并排。
优选地,所述浮式防浪堤结构两侧边翼的端部设有湍流控制结构。
优选地,所述湍流控制结构呈捺形。
优选地,所述湍流控制结构其捺形的夹角处开设有弧形槽。
优选地,所述湍流控制结构呈斜弯钩形。
优选地,所述湍流控制结构其斜弯钩形的钩处采用平头形。
优选地,所述浮式防浪堤结构的材料采用工程特种聚合塑料,浮式防浪堤结构采用模块化拼接成整体。
优选地,所述浮式防浪堤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方式建造,浮式防浪堤结构形成钢筋混凝土材质的箱体结构。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计浮式防浪堤结构主体、两侧边翼与海浪入射波的分流,以及缓冲消浪槽和格栅装置的多重作用下,形成更好的消浪效果,实现了在指定消浪区域内大涌浪的有效消减。
2.设计波浪监测器,在与基站的信息交互下,检测波浪条件是否符合处于安全值,当超出安全值可控制电机驱使传动件使得格栅装置的密度孔隙变大,保持消浪效果的同时,防止浮式防浪堤结构被冲出固定点。
3.设计第二锚链、第三锚链通过交叉系泊的方式连接浮式防浪堤结构,降低浮式防浪堤结构的晃动,同时保证更好的固定。
本发明附加技术特征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在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超大型浮式防浪堤与基站交互的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超大型浮式防浪堤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浮式防浪堤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超大型浮式防浪堤一侧边翼结构与对应下方连接的海床锚固组结构的虚拟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锚链、第三锚链的交叉系泊方案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湍流控制结构的方案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入射波与浮式防浪堤结构形成湍流和消浪区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比Widgel、特征值和Modied Power Transmission的理论预测曲线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比Ursell、Macagno、Wiegel、Kriebel和Bollmann各自的波浪能量传输系数公式的Ct曲线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浮式防浪堤结构采用模块化拼接成整体其部分的细节图;
图11是本发明浮式防浪堤结构通过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方式建造的效果图;
图12是图11中A处的放大图;
图13是图11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浮式防浪堤结构;2、波浪监测器;3、锚固基座;4、第一锚链;5、伸缩导管;6、第一海床锚固组;7、第二海床锚固组;8、第二锚链;9、第三锚链;10、位移监测器;11、格栅装置;12、缓冲消浪槽;13、基站;14、摩擦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结合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设置在海面的浮式防浪堤结构1,其两侧的边翼平分海浪入射波的波面,实现更好的消浪效果。浮式防浪堤结构1海浪沿入射波方向的海面设有波浪监测器2,垂直于波浪监测器2设置锚固基座3在海底,并通过第一锚链4相互连接,第一锚链4与波浪监测器2之间设有伸缩导管5,海底对应浮式防浪堤结构1的前后分别设有第一海床锚固组6和第二海床锚固组7,第一海床锚固组6和第二海床锚固组7分别通过第二锚链8、第三锚链9通过交叉系泊的方式连接浮式防浪堤结构1,用于固定浮式防浪堤结构1的位置,防止浮式防浪堤结构1的晃动和偏移,同时保证更好的固定;第一海床锚固组6和第二海床锚固组7分别设有位移监测器10,用于检测第一海床锚固组6和第二海床锚固组7是否发生位移,当发生位移时反馈信息到基站13进行警告便于基站13人员既时调控;所述浮式防浪堤结构为夹角为L字型结构,针对不同项目的不同海况、施工或安装条件,两侧边翼的夹角采用65~150度,浮式防浪堤结构1两侧的迎波面分别设有可调节密度的格栅装置11,格栅装置11通过浮式防浪堤结构1内的传动件与电机连接,格栅装置11与浮式防浪堤结构1内的通水槽连通,浮式防浪堤结构1的顶面开设有缓冲消浪槽12,在高落差的缓冲消浪槽12作用下,得到更好的消浪效果。在与基站13的信息交互下,检测波浪条件是否符合处于安全值,当超出安全值可控制电机驱使传动件使得格栅装置11的密度孔隙变大,保持消浪效果的同时,防止浮式防浪堤结构1被冲出固定点,岸上设有基站13,基站13与波浪监测器2、位移监测器10、电机信号连接,实现远程监控和操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结合图2所示,所述第一海床锚固组6和第二海床锚固组7呈L字型结构,其底部设有摩擦垫层14,增加了与海床的摩擦力,更好防止移动;海床锚固组两翼上设有多个条状的混凝土墩,海床锚固组的中部设有田字形的混凝土墩,对应混凝土墩分别设置多条第二锚链8和第三锚链9,使得整体位置固定性更强,防止浮式防浪堤结构1发生偏移。
结合图5中1所示,所述第二锚链8、第三锚链9的交叉系泊方式为,第一海床锚固组6的第二锚链8连接于浮式防浪堤结构1底面的后侧,第二海床锚固组7的第三锚链9连接于浮式防浪堤结构1底面的前侧,第二锚链8与第三锚链9两两交错并排,使得锚定效果更好。
结合图5中2所示,所述第二锚链8、第三锚链9的交叉系泊方式为,第一海床锚固组6的第二锚链8之间两两交错连接于浮式防浪堤结构1底面的后侧,第二海床锚固组7的第三锚链9之间两两交错连接于浮式防浪堤结构1底面的前侧,两两交错的第二锚链8、第三锚链9再互为交错并排,使得锚定效果更好。
所述浮式防浪堤结构1两侧边翼的端部设有湍流控制结构用于更好控制消浪时形成的湍流和能量。
结合图6中A所示,所述湍流控制结构呈捺形,更好地控制湍流的方向和能量。
结合图6中B所示,所述湍流控制结构其捺形的夹角处开设有弧形槽,更好地控制湍流的方向和能量。
结合图6中C所示,所述湍流控制结构呈斜弯钩形,更好地控制湍流的方向和能量。
结合图6中D所示,所述湍流控制结构其斜弯钩形的钩处采用平头形,更好地控制湍流的方向和能量。
结合图10所示,所述浮式防浪堤结构1的材料采用工程特种聚合塑料,浮式防浪堤结构1采用模块化拼接成整体,便于海上作业的运输和设置,同时当出现自然灾害等不可避免的情况时,减少对沿岸区域的损坏,提高安全度。
结合图11所示,所述浮式防浪堤结构1还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方式建造,浮式防浪堤结构形成钢筋混凝土材质具有浮力的箱体结构。
项目环境状况假设为地点位于某洋坐标为12°05'N 53°16'E的海岸1000-2000米外的带状区域,测得简要数据为:波浪:周期可达10-14秒、波长可达:100-300米之间,为大洋沿岸的大涌浪;周边环境海岸距离:离岸宽度约在1500米,沿岸长度不限;项目针对大洋的大涌浪海况,近岸破碎前涌浪墙高度可达3-5米,消浪位置涌浪高度大概2米-4米;作业船只基本数据和数量:作业船以耙吸船、绞吸船、铺管船、三用功船作业为主,数量约为1-5艘;作业内容:沿大洋海岸的带状区域离岸宽度1-2km各项施工作业;目标拦截长度:约1000米为一段,消浪设施可以随着施工进度向前移动。
在海上设置一个两边呈90度直角各长1060米边翼组成呈L字型的浮式防浪堤结构1,两边翼末端距岸1500米,第一海床锚固组6和第二海床锚固组7分别通过第二锚链8、第三锚链9通过交叉系泊的方式连接浮式防浪堤结构1;将此浮式防浪堤结构1从原吃水位往下拉5米泊系固定于第一海床锚固组6和第二海床锚固组7上,所述第一海床锚固组6和第二海床锚固组7的两翼上设有多条条状的混凝土墩,海床锚固组的中部设有田字形的混凝土墩,以此确保整个浮式防浪堤结构1中央线于涌浪入射波方向一致,两侧的边翼分别与入射波方向呈45度角。
本浮式防浪堤结构1通过采用锚链系海床底部的海床锚固组进行固定,设计净吃水为17米,通过锚泊作用强制将浮式结构物吃水下拉5米至工作状态吃水22米,不仅有效消除潮汐高差影响,而且通过下拉作用力和浮力相互作用使本浮式结构物牢固稳定在海面之上。
为达至灵活施工,浮式防浪堤结构1的固定采用锚链锁定海床底部预先铺装带钢筋的混凝土墩。每条混凝土墩重2000吨,沿浮式防浪堤结构1中央线上下两边对称布置56根,共112根。每根混凝土墩均有挂钩为方便施工后回收,确保消浪工作投入实现经济节省。
在浮式防浪堤结构1两侧的迎波面分别设置可调节密度的格栅装置11,格栅装置11通过浮式防浪堤结构1内的传动件与电机连接,格栅装置11后对应有通水槽,另外浮式防浪堤结构1的顶面槽深为3米而端部槽深为3.6米的缓冲消浪槽12,在高落差的缓冲消浪槽12作用下,得到更好的消浪效果。
在浮式防浪堤结构1前方约2000米处安装一波浪监测器2,录得大涌浪超过此浮式防浪堤结构1安全波浪条件后,发出信号反馈,可通过卫星、手机信号、UHF/VHF、以及Wi-Fi信号对距离其250米后的浮式防浪堤及岸上的基站13进行数据传输,录得混凝土墩发生位移后,将位移警告信号反馈到基站13,提示使用者为提升浮式防浪堤结构1及第一海床锚固组6和第二海床锚固组7的结构安全及稳定性应全面下降对波浪能的接收,控制电机驱使传动件使得格栅装置11的密度孔隙变大,以确保在绝少发生的极端海况下浮式防浪堤结构1的安全;在第一海床锚固组6和第二海床锚固组7安装位移监测器10,录得钢筋混凝土发生位移后,将位移警告信号反馈到基站13,提示使用者注意对浮式防浪堤结构1及第一海床锚固组6和第二海床锚固组7地基安全加固,并将控制电机驱使传动件使得格栅装置11的密度孔隙变大,以确保本浮式防浪堤的结构安全。
结合图7所示,为了使海浪在离开浮式防浪堤结构1两侧的边翼之际形成45度角的前进势能和惯性,并与离开边翼后的其它主入射波相互作用形成湍流,其势能和惯性有效阻挡往消浪区的非规则海浪,消减其能量或改变其前进方案。图7中湍流控制结构的内侧与岸边之间的区域为消浪区,为作业船只提供安全海浪防御,设计要求将所有湍流及波浪不得进入边翼末端边界的内侧,安全系数允许折射进入浮式防浪堤结构1内角度为9.5度。通过连串测试和实验表明迎入射波45度角的减弱波浪能量效果及经济性最优。因此本设计采用两边翼对应入射波方向45度角设置,整体呈直角90度角连接两个边翼结构。
结合图8所示,尺寸方面:研究发现浮式消浪结构的长宽度与水深及波高比例对波浪传播效率Ct影响最大,Ct可通过包括Ursell、Macagno、Wiegel、Kriebel和Bollmann等理论公式进行计算。实验表明以上公式与实验基本吻合,但进行实际使用还需要更严格效仿环境进行高精度的计算、有限元模拟及实验分析。Wiegel[1960]参考之前Ursell及Macagno等研究,通过入射波能减轻通过固定水面阻挡物得出的消浪后波能总结出以下波浪能量传输系数公式,
Figure BDA0002959751780000071
Kriebel和Bollmann之后[1996]创新出新的修正波浪能量传输系数公式,将Wiegel的公式进一步修正和优化,公式改为:
Figure BDA0002959751780000072
而本发明依据过往Wiegel波浪能量传输系数公式及Kriebel和Bollmann修正波浪能量传输系数公式,以及Wiegel的实验数据以及本次发明开展的数值模拟实验结果,发明人将两边翼各呈45度角的能量公式进一步修改为:
Figure BDA0002959751780000073
公式可写为:
Figure BDA0002959751780000081
其中上述公式:Li是入射波长;Ki是每分钟波浪数;d是静态水深;w是防浪堤水下深度。
高度方面:依据本专利公式进行设计计算,如按目标消浪系数0.5计算w/d应为0.115,按静态水深140米算防浪堤下沉部分高度最低应为16.1米,但按保守估算将目标消浪系数0.5应乘以一个保险系数0.7,设计目标消浪系数将为Ct=0.35,因此得出w/d=0.157。对应按作业水深d=140计算,下沉部分水深应为22米。Kriebel和Bollmann[1996]修正波浪能量传输系数公式与本专利公式计算获得Ct=0.425,而按本专利的新公式计算Ct=0.35,由此可见两者均低于目标的消浪有效系数0.5,因此验算证明本设计有效。另外,边翼末端水面迎波面增加水上高度4米,总高26米,考虑边翼顶端直接面对涌浪冲击增加水上高度6米,总高28米。
结合图9所示,宽度方面:对比Ursell、Macagno、Wiegel、Kriebel和Bollmann各自的波浪能量传输系数公式,本专利是最接近Kourandos实验数据,参考E.Koutandos,P.Prinos,and X.Gironella.Floating breakwaters under regular and irregularwave forcing: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Journal ofhydraulicResearch,43(2):174-188和本专利数值实验的测试结果。按Ct=0.5,L/B=2.22,如波长L=200米,宽度B=90米。
长度方面:由于理论上除入射波方向外,海浪可以任意角度进入消浪区。为最大其中影响消浪区以向内45度角的透射波为主。为高效消除此影响,通过本案设计波浪在通过边翼之际会形成45度角的前进势能和惯性,并形成湍流。其势能和惯性有效阻挡往消浪区的45度角的透射波等非规则海浪,允许折射进入浮式结构物内角度仅为9.5度,即以1500离岸距离计算,波浪通过边翼两末端到岸后仅允许向内横移为250米。加上受保护的单边500米海岸长度,每边有效拦截长度应为750米,总拦截长度为1500米,以此计算每边翼长度应为1060米,总长2120米。
结合图10所示,浮式防浪堤结构1的材料采用工程特种聚合塑料,采用模块化拼接成整体,通过海工船只运载到进行施工现场进行套接、加工和安装。采用这种模式,通过对模块进行组装、拆卸、移动、再组装,将使消浪工作更加灵活,可随工作内容对浮式防浪堤结构1进行尺寸、地点以及整体布局进行调整,可回收再用不仅避免了工程结束后材料的浪费,也从而使材料保养成为可能,体现了价值性、机动性和适用性。
本发明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浮式防浪堤结构1的迎波面还设有便于消浪的纹路;浮式防浪堤结构1还设有消浪沟,其边翼内侧设有对波浪能量进行逐次减弱的梯级。迎波面设置便于消浪的纹路能有效消减入射波的能量,内侧梯级设置也有利于缓解跨越浮式结构物后波浪对消浪区的冲击;消浪沟的引入不仅能有效减弱跨越波浪的能量,而且可结合另外的发电技术进行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在海面的浮式防浪堤结构(1),其两侧的边翼平分海浪入射波的波面,浮式防浪堤结构(1)前方沿海浪入射波方向的海面设有波浪监测器(2),垂直于波浪监测器(2)设置锚固基座(3)在海底,并通过第一锚链(4)相互连接,第一锚链(4)与波浪监测器(2)之间设有伸缩导管(5),海底对应浮式防浪堤结构(1)的前后分别设有第一海床锚固组(6)和第二海床锚固组(7),第一海床锚固组(6)和第二海床锚固组(7)分别通过第二锚链(8)、第三锚链(9)通过交叉系泊方式连接浮式防浪堤结构(1),第一海床锚固组(6)和第二海床锚固组(7)分别设有位移监测器(10);所述浮式防浪堤结构(1)为L 字型结构,浮式防浪堤结
构(1)两侧的迎波面分别设有可调节密度的格栅装置(11),格栅装置(11)通过浮式防浪堤结构(1)内的传动件与电机连接,格栅装置(11)与浮式防浪堤结构(1)内的通水槽连通,浮式防浪堤结构(1)的顶面开设有缓冲消浪槽(12),岸上设有基站(13),基站(13)与波浪监测器(2)、位移监测器(10)、电机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海床锚固组(6)和第二海床锚固组(7)呈L 字型结构,其底部设有摩擦垫层(14),海床锚固组两翼上设有多个条状的混凝土墩,海床锚固组的中部设有田字形的混凝土墩,对应混凝土墩分别设置多条第二锚链(8)和第三锚链(9)。
3.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锚链(8)、第三锚链(9)的交叉系泊方式为,第一海床锚固组(6)的第二锚链(8)连接于浮式防浪堤结构(1)底面的后侧,第二海床锚固组(7)的第三锚链(9)连接于浮式防浪堤结构(1)底面的前侧,第二锚链(8)与第三锚链(9)两两交错并排。
4.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锚链(8)、第三锚链(9)的交叉系泊方式为,第一海床锚固组(6)的第二锚链(8)之间两两交错连接于浮式防浪堤结构(1)底面的后侧,第二海床锚固组(7)的第三锚链(9)之间两两交错连接于浮式防浪堤结构(1)底面的前侧,两两交错的第二锚链(8)、第三锚链(9)再互为交错并排。
5.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式防浪堤结构(1)两侧边翼的端部设有湍流控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 所述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控制结构呈捺形。
7.根据权利要求6 所述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控制结构其捺形的夹角处开设有弧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5 所述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控制结构呈斜弯钩形。
9.根据权利要求8 所述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控制结构其斜弯钩形的钩处采用平头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式防浪堤结构(1)的材料采用工程特种聚合塑料,浮式防浪堤结构(1)采用模块化拼接成整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式防浪堤结构(1)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方式建造,浮式防浪堤结构(1)形成钢筋混凝土材质的箱体结构。
CN202110235306.5A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 Active CN113152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35306.5A CN113152363B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35306.5A CN113152363B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2363A CN113152363A (zh) 2021-07-23
CN113152363B true CN113152363B (zh) 2022-05-06

Family

ID=76884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35306.5A Active CN113152363B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523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1746B (zh) * 2021-08-24 2023-07-18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水库库岸滑坡涌浪灾害预警装置及方法
CN116295649B (zh) * 2023-03-24 2024-02-27 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泄洪闸泄槽段的水利监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78734B2 (en) * 2006-05-01 2011-02-01 Ocean Power Technologies, Inc. Heave plate with improved characteristics
CN105696517B (zh) * 2016-04-07 2017-11-24 魏晓松 新型漂浮式防波堤
IL267357B2 (en) * 2019-06-11 2024-05-01 Elta Systems Ltd A floating breakwater structure
CN210621608U (zh) * 2019-07-22 2020-05-26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v形防波堤
CN210766610U (zh) * 2019-09-11 2020-06-16 深圳市海斯比浮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格栅式浮动防波堤
CN112301947B (zh) * 2020-09-25 2022-05-10 河海大学 一种浮式防坡堤智能锚链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2363A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69965U (zh) 用于浮式、半潜式和潜式防波堤的可控浮式消波组件
CN202023174U (zh) 组合板柔性浮式防波堤
CN113152363B (zh) 一种应用于大涌浪状态的超大型浮式防浪堤
CN105756012B (zh) 一种浮式防波堤装置
US7575396B2 (en) Wave attenuation system
CN103806408A (zh) 一种适应于长波的多孔浮式防波堤
CN106836117B (zh) 一种多孔浮式防波堤
CN204780766U (zh) 一种兼具反射和耗散消波功能的浮箱式浮防波堤
CN114207218B (zh) 浮动式防波堤结构
CN206477303U (zh) 一种多孔浮式防波堤
CN111305145B (zh) 一种带有废旧轮胎的梯形浮式防波堤
KR101185716B1 (ko) 수중 부유식 방파제
CN107558436B (zh) 一种用于浅水域高效削减长周期波的柔性消波装置
CN209307943U (zh) 一种张力腿锚系可下潜浮式防波装置及防波堤
JP5067703B1 (ja) 海上浮揚式消波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海波減衰システム
KR20130137736A (ko) 가동식 커튼부재가 장착된 잔교식 안벽
JP3221119U (ja) 消波機能付き魚礁
CN104912028A (zh) 一种圆形浮式防波堤
US10975537B1 (en) Wave-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
CN211735247U (zh) 一种具有安全性的混合式浮防波堤
CN209923864U (zh) 一种非对称双浮筒式浮式防波堤
JP2006249914A (ja) 津波防波堤
CN109440722A (zh) 一种张力腿锚系可下潜浮式防波装置及防波堤
CN110847114A (zh) 一种具有安全性的混合式浮防波堤
CN214656752U (zh) 一种漂浮式防波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