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52249A - 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52249A
CN113152249A CN202110238321.5A CN202110238321A CN113152249A CN 113152249 A CN113152249 A CN 113152249A CN 202110238321 A CN202110238321 A CN 202110238321A CN 113152249 A CN113152249 A CN 113152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bridge
support
seat
sh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383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炎
金建平
金森
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US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20211023832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522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52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22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04Bearings; Hi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包括若干桥梁减震座、两个支座、桥主梁、连接梁、前摆臂、后摆臂和两个减震装置,所述两个支座分别设在盖梁的前后两端上,前方所述的支座上设有前摆臂,后方所述的支座上设有后摆臂,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前摆臂和后摆臂的自由端连接,所述连接梁与桥主梁连接,所述前摆臂还通过一减震装置与前方所述的支座连接,所述后摆臂还通过一减震装置与后方所述的支座连接,所述盖梁与桥主梁的下端之间设有桥梁减震座,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不易出现位移,可靠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桥主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虽然地震是偶然事件,但一旦发生地震,将给建筑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地震破坏程度的不同导致后期恢复原有结构功能所需的维修加固成本也将有所不同。随着人们对历年地震灾害资料的统计分析,越来越重视结构的结构抗震与减隔震设计,通过采用一些减隔震措施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根据已有的地震灾害资料可知,由地震作用所导致的结构横向落梁时有发生,究其主要原因是结构设计时横向限位措施不到位,如缓冲消能措施、横向挡块等。为了有效避免或减少桥梁结构的横向落梁事故,仍有大量的研究工作亟待开展,现已成为土木工程抗震与减隔震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
在过大的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主梁在横桥向上易产生较大的横向位移,主梁将直接与盖梁上所设置的横向约束位移措施如抗震挡块和缓冲消能措施等发生接触或碰撞。通常是以破坏横向约束位移措施如抗震挡块和缓冲消能措施等为代价来防止桥梁结构主梁的落梁事故。现有的大多数桥梁结构抗震挡块装置主要依靠装置自身变形破坏来抵御地震灾害,震后结构的可复位性相对较差,不能重复使用。另外,当主梁发生横向位移时,并撞击某一侧抗震挡块时,不能由两侧抗震挡块共同承担冲击力,从而单侧的抗震挡块所承受的冲击力大大增加,容易造成横向落梁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能够重复使用,降低横向落梁事故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包括若干桥梁减震座、两个支座、桥主梁、连接梁、前摆臂、后摆臂和两个减震装置,所述两个支座分别设在盖梁的前后两端上,前方所述的支座上设有前摆臂,后方所述的支座上设有后摆臂,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前摆臂和后摆臂的自由端连接,所述连接梁与桥主梁连接,所述前摆臂还通过一减震装置与前方所述的支座连接,所述后摆臂还通过一减震装置与后方所述的支座连接,所述盖梁与桥主梁的下端之间设有桥梁减震座。
作为优选,所述桥主梁的下端设有若干上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的下端均设有支柱体,所述支柱体的下端均设有与连接梁固定连接的下连接座。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管体、轴体、弹簧、第一挡体和第二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两个挡圈,所述轴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两个挡圈内的滑动体,所述轴体上套设有第一挡体、第二挡体和弹簧,所述弹簧位于第一挡体和第二挡体之间,所述管体靠近支座的一端设有安装座。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体的直径大于轴体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挡体和第二挡体的外端分别抵接在相应的挡圈上。
作为优选,所述前摆臂的自由端设有腰形孔I,所述腰形孔I内设有滑动轴I,所述滑动轴I上设有与连接梁连接的U形座I。
作为优选,所述后摆臂的自由端设有腰形孔II,所述腰形孔II内设有滑动轴II,所述滑动轴II上设有与连接梁连接的U形座II。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当桥主梁震动横向前移时,桥主梁带动连接梁向前运动,连接梁带动前摆臂顺时针和后摆臂逆时针摆动,前摆臂和后摆臂摆动的同时对相应的减震装置施加作用力,通过减震装置吸收桥主梁横向冲击力。当桥主梁震动横向后移时,桥主梁通过连接梁带动前摆臂逆时针和后摆臂顺时针摆动,前摆臂和后摆臂摆动的同时对相应的减震装置施加作用力,通过减震装置吸收桥主梁横向冲击力,当桥主梁向下作用力时,桥主梁压缩桥梁减震座吸收向下冲击力,同时带动连接梁向下运动,连接梁带动前摆臂顺时针和后摆臂逆时针摆动,前摆臂和后摆臂摆动的同时对相应的减震装置施加作用力,通过减震装置吸收桥主梁向下冲击力,降低桥梁减震座的受力,提高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不易出现位移,可靠性好。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桥梁减震座、2-支座、3-桥主梁、4-连接梁、5-前摆臂、6-后摆臂、7-减震装置、8-盖梁、9-支柱体、10-下连接座、11-滑动轴II、12-U形座II、13-上连接座、14-腰形孔I、15-滑动轴I、16-U形座I、17-腰形孔II、71-管体、72-轴体、73-弹簧、74-第一挡体、75-第二挡体、76-滑动体、77-挡圈、78-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2,本发明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包括若干桥梁减震座1、两个支座2、桥主梁3、连接梁4、前摆臂5、后摆臂6和两个减震装置7,所述两个支座2分别设在盖梁8的前后两端上,前方所述的支座2上设有前摆臂5,后方所述的支座2上设有后摆臂6,所述连接梁4的两端分别与前摆臂5和后摆臂6的自由端连接,所述连接梁4与桥主梁3连接,所述前摆臂5还通过一减震装置7与前方所述的支座2连接,所述后摆臂6还通过一减震装置7与后方所述的支座2连接,所述盖梁8与桥主梁3的下端之间设有桥梁减震座1,所述桥主梁3的下端设有若干上连接座13,所述上连接座13的下端均设有支柱体9,所述支柱体9的下端均设有与连接梁4固定连接的下连接座10,所述减震装置7包括管体71、轴体72、弹簧73、第一挡体74和第二挡体75,所述管体71内设有两个挡圈77,所述轴体72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两个挡圈77内的滑动体76,所述轴体72上套设有第一挡体74、第二挡体75和弹簧73,所述弹簧73位于第一挡体74和第二挡体75之间,所述管体71靠近支座2的一端设有安装座78,所述滑动体76的直径大于轴体72的直径,所述第一挡体74和第二挡体75的外端分别抵接在相应的挡圈77上,所述前摆臂5的自由端设有腰形孔I14,所述腰形孔I14内设有滑动轴I15,所述滑动轴I15上设有与连接梁4连接的U形座I16,所述后摆臂6的自由端设有腰形孔II17,所述腰形孔II17内设有滑动轴II11,所述滑动轴II11上设有与连接梁4连接的U形座II12。
本发明工作过程:
本发明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当桥主梁3震动横向前移时,桥主梁3通过上连接座13、支柱体9和下连接座10的配合带动连接梁4向前运动,连接梁4带动前摆臂5顺时针和后摆臂6逆时针摆动,前摆臂5和后摆臂6摆动的同时对相应的减震装置7施加作用力,通过减震装置7吸收桥主梁3横向冲击力。当桥主梁3震动横向后移时,桥主梁3通过上连接座13、支柱体9和下连接座10的配合带动连接梁4向后运动,连接梁4带动前摆臂5逆时针和后摆臂6顺时针摆动,前摆臂5和后摆臂6摆动的同时对相应的减震装置7施加作用力,通过减震装置7吸收桥主梁3横向冲击力,当桥主梁3向下作用力时,桥主梁3压缩桥梁减震座1吸收向下冲击力,同时带动连接梁4向下运动,连接梁4带动前摆臂5顺时针和后摆臂6逆时针摆动,前摆臂5和后摆臂6摆动的同时对相应的减震装置7施加作用力,通过减震装置7吸收桥主梁3向下冲击力。
减震装置7工作时,当与摆臂连接的滑动体76向管体71内进入运动时,该滑动体76带动第二挡体75压缩弹簧73,当与摆臂连接的滑动体76向管体71外拉出运动时,该滑动体76带动轴体72运动,轴体72通过另一滑动体76带动第一挡体74压缩弹簧73。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桥梁减震座(1)、两个支座(2)、桥主梁(3)、连接梁(4)、前摆臂(5)、后摆臂(6)和两个减震装置(7),所述两个支座(2)分别设在盖梁(8)的前后两端上,前方所述的支座(2)上设有前摆臂(5),后方所述的支座(2)上设有后摆臂(6),所述连接梁(4)的两端分别与前摆臂(5)和后摆臂(6)的自由端连接,所述连接梁(4)与桥主梁(3)连接,所述前摆臂(5)还通过一减震装置(7)与前方所述的支座(2)连接,所述后摆臂(6)还通过一减震装置(7)与后方所述的支座(2)连接,所述盖梁(8)与桥主梁(3)的下端之间设有桥梁减震座(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主梁(3)的下端设有若干上连接座(13),所述上连接座(13)的下端均设有支柱体(9),所述支柱体(9)的下端均设有与连接梁(4)固定连接的下连接座(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7)包括管体(71)、轴体(72)、弹簧(73)、第一挡体(74)和第二挡体(75),所述管体(71)内设有两个挡圈(77),所述轴体(72)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两个挡圈(77)内的滑动体(76),所述轴体(72)上套设有第一挡体(74)、第二挡体(75)和弹簧(73),所述弹簧(73)位于第一挡体(74)和第二挡体(75)之间,所述管体(71)靠近支座(2)的一端设有安装座(7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体(76)的直径大于轴体(72)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体(74)和第二挡体(75)的外端分别抵接在相应的挡圈(77)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摆臂(5)的自由端设有腰形孔I(14),所述腰形孔I(14)内设有滑动轴I(15),所述滑动轴I(15)上设有与连接梁(4)连接的U形座I(1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摆臂(6)的自由端设有腰形孔II(17),所述腰形孔II(17)内设有滑动轴II(11),所述滑动轴II(11)上设有与连接梁(4)连接的U形座II(12)。
CN202110238321.5A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 Pending CN1131522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38321.5A CN113152249A (zh)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38321.5A CN113152249A (zh)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2249A true CN113152249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84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38321.5A Pending CN113152249A (zh)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5224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77132B (zh) 一种桥梁防落梁装置
CN202881846U (zh) 多片变节距钢弹簧-橡胶圈组合桥梁减振支座
CN109235233B (zh) 一种高消能型桥梁抗震装置
CN113152249A (zh) 一种桥梁防倾倒装置
CN111878541B (zh) 一种桥梁抗震支撑装置
CN211472134U (zh) 具有耗能复位功能的桥梁减震构造
CN112112392A (zh) 一种装配式地面减震结构
CN110593088A (zh) 一种隔音消震性能良好的公路桥梁支座
CN107974926B (zh) 一种自平衡复位桥梁减震装置
CN108385546B (zh) 用于桥梁加固的缠绕索防落梁装置
CN114645508B (zh) 一种采用可更换耗能梁柱连接节点的自复位桥墩
CN214368209U (zh) 一种抗震自复位管道支座
CN210086539U (zh) 一种建筑抗震连梁阻尼器的安装构造
CN212453166U (zh) 一种自复位防屈曲支撑
CN106835952A (zh) 一种组合式抗震系统以及组合式抗震桥梁
CN210712530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桥梁防护装置
CN109235683B (zh) 一种隔震建筑的抗拉装置及方法
CN111877133B (zh) 一种装配式桥梁阻挡装置
US11136778B1 (en) Adaptive self-cente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ismic and wind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CN219297958U (zh) 一种受力均匀的机梁结构
CN107761552B (zh) 一种双重保护的减震桥梁支座
CN112942072A (zh) 一种装配式桥梁防落梁结构
CN111893866A (zh) 一种高墩桥梁的抗震方法
CN214220481U (zh) 一种装配式地面减震结构
CN214573302U (zh) 一种公路桥梁减震缓冲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