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4536B - 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4536B
CN113144536B CN202110491339.6A CN202110491339A CN113144536B CN 113144536 B CN113144536 B CN 113144536B CN 202110491339 A CN202110491339 A CN 202110491339A CN 113144536 B CN113144536 B CN 1131445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holding plate
rotating
ring
pl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913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44536A (zh
Inventor
方雨晴
贾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Qianfosh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Qianfosh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Qianfosh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Qianfosh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104913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4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4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4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44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4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1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upper limbs or related muscles, e.g. chest, upper back or shoulder muscles
    • A63B23/16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upper limbs or related muscles, e.g. chest, upper back or shoulder muscles for hands or fing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13/00Exercising combined with therap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Nurs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具体涉及康复训练装置领域,包括拿持板,所述拿持板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滑的防滑垫,所述拿持板上设有放置机构,所述拿持板上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拿持板上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拿持板中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分别与移动机构和限位机构相连接,所述拿持板中设有弹性机构,所述拿持板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用于防护零部件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连接有多个旋转机构,所述拿持板上设有多个收缩机构。本发明方便使用人员调节大拇指拉环的拉力,进一步的方便使用人员调节大拇指拉环的位置以及弹性,从而方便使用人员使用,间接的促进了使用人员手指的恢复。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其中神经内科包含有很多的神经疾病,尤为注意的是中风也属于神经内科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样式也逐渐变多,这也就导致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逐渐发生改变,当人们长时间的进行不良生活习惯时,因此就导致很多人会出现中风的现象,其中在中风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经常会让患者进行手指的锻炼,从而促进手指相关功能的恢复,因此手指康复训练器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有的手指康复训练器是由塑料板、弹性绳和拉环组成,这样就可以充分的锻炼患者的手指,但是现有的手指康复训练器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以下问题,现有的手指康复训练器在使用的时候,使用人员需要把大拇指拉环上的橡胶带拿掉,然后再放置到合适的卡槽中,这样才能调节大拇指拉环的位置,因此使用人员不方便对大拇指拉环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大拇指拉环的拉力仅仅是由几根橡胶带组成,因此大拇指拉环的拉力是固定的,因此不方便使用人员根据自身的情况调节大拇指拉环的拉力,进一步的影响了使用人员的使用,间接的影响了使用人员手指的恢复。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通过丝杆、丝杆螺母、限位杆、限位套环和弹性组件的使用,从而能够使大拇指拉环的位置和弹性得到调节,进一步的方便使用人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节手指锻炼器的拉力,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拿持板,所述拿持板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滑的防滑垫,所述拿持板上设有放置机构,所述拿持板上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拿持板上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拿持板中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分别与移动机构和限位机构相连接,所述拿持板中设有弹性机构,所述拿持板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用于防护零部件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连接有多个旋转机构,所述拿持板上设有多个收缩机构,多个所述收缩机构上均连接有卡紧机构,多个所述卡紧机构分别与多个旋转机构和拿持板活动连接,所述拿持板中设有多个拉动机构,其中几个所述拉动机构分别与多个收缩机构相连接,所述弹性机构分别与其中一个拉动机构和连接机构活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置机构包括设置于拿持板上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底部上固定连接有多根用于限位的放置柱,所述拿持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零部件的卡紧柱,所述拿持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手指扣合的拿持柱。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拿持板上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侧壁上同轴螺纹连接有用于移动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拿持板滑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过拿持板的侧壁并延伸至其外侧,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丝杆的旋转钮;且/或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拿持板上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套接有用于限位的限位套环,所述限位杆和拿持板的连接处设有轴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拿持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限位丝杆螺母上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面与丝杆螺母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拿持板中的两块连接块,两块所述连接块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连接块的连接组件,两块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用于限位两块连接块的同一根连接杆,且/或所述连接组件是由两个连接环、连接带和两个连接套组成,两个所述连接套与连接带一体塑化而成,且两个连接套分别与连接带的左右两端相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设置于拿持板中的多个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是由弹性带、两个放置座、安装柱和连接座组成,两个所述放置座分别与弹性带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柱与连接杆的侧壁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防护罩上用于转动的旋转头,所述旋转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零部件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卡紧零部件的卡块。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缩机构包括设置于拿持板中放置零部件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收卷零部件的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拉动的弹性绳。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转动柱上的橡胶环,所述转动柱上贯穿设有用于限位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的卡座,所述移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限位的插块,所述移动杆与转动柱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柱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用于限位滑动的限位,所述移动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块。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拉动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拿持板中的拉伸组件,所述拉伸组件是由固定环、塑胶环和多个气囊组成,多个所述气囊分别与塑胶环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与塑胶环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磁环,所述塑胶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磁环相匹配的第二磁环,其中一个所述固定环的侧壁分别与多个连接座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连接座分别与多个放置座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通过丝杆、丝杆螺母、旋转钮、滑槽、滑块、限位杆、限位套环、连接块、连接组件、弹性组件、弹性带、放置座、安装柱和连接座的使用,使用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而转动旋转钮,这样就可以使丝杆转动,由于丝杆螺母受到滑槽、滑块、连接杆、限位杆和限位套环的限位,因此丝杆螺母会按照丝杆的螺纹方向移动,进一步的就可以使大拇指拉环的位置得到调节,同时使用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而把弹性组件上的放置座从安装柱和连接座中拿出来,然后放置到放置柱中,这样就可以方便使用人员调节大拇指拉环的拉力,进一步的方便使用人员调节大拇指拉环的位置以及弹性,从而方便使用人员使用,间接的促进了使用人员手指的恢复。
通过防滑垫、放置槽、放置柱、卡紧柱和拿持柱的使用,其中防滑垫能够增加拿持板的稳定性,同时放置柱能够方便使用人员放置弹性组件,进一步的方便使用人员收纳弹性组件,同时使用人员可以把拆卸下来的塑胶环放置到卡紧柱中,进一步的方便使用人员收纳塑胶环,同时使用人员可以通过拿持柱的使用,进一步的方便使用人员单独锻炼大拇指,从而更好的方便使用人员锻炼大拇指,进一步的方便使用人员使用。
通过防护罩、卡件、按压柱、按压块、旋转头、卡块、转动柱、弹性绳、橡胶环、卡座、插块、限位槽和限位块的使用,其中防护罩能够保护移动杆和卡座,同时按压柱、按压块和卡件的使用能够压合弹性绳,从而进一步的增加了弹性绳的稳固性,同时使用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上或者是向下拉动移动杆,进一步的就可以使转动柱转动或者是固定,从而就可以方便使用人员调节另外四个手指拉环位置,进一步的方便使用人员调节另外四个手指拉环的弹力,从而方便了使用人员使用,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通过拉伸组件、固定环、塑胶环、气囊、安装槽、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的使用,使用人员可以直接根据实际情况,从而分离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这样就可以使塑胶环与固定环分离,进一步的就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更换塑胶环,尤为注意的是塑胶环的侧壁上可以有气囊或者是尖刺,从而就可以方便使用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装置对手指的刺激,进一步的方便使用人员使用,间接的促进了使用人员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弹性带和放置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卡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卡紧机构、收缩机构和旋转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收缩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拉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拿持板、2防滑垫、3防护罩、4放置槽、5放置柱、6卡紧柱、7拿持柱、8丝杆、9丝杆螺母、10旋转钮、11卡件、12滑槽、13滑块、14限位杆、15限位套环、16轴承、17连接块、18连接组件、1801连接环、1802连接带、1803连接套、19连接杆、20弹性组件、2001弹性带、2002 放置座、21安装柱、2004连接座、22按压柱、23按压块、24旋转头、25旋转杆、26卡块、27空腔、28转动柱、29弹性绳、30橡胶环、31移动杆、32 卡座、33限位块、34限位槽、35限位块、36拉伸组件、3601固定环、3602 塑胶环、3603气囊、3604安装槽、3605第一磁环、3606第二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拿持板1,拿持板1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滑的防滑垫2,其中防滑垫2的材质为塑胶材质,从而增加了拿持板1的稳定性,尤为注意的是拿持板1的材质为轻质塑料材质,同时拿持板1的端面上连接有智能定时器,其中智能定时器可以方便使用人员了解锻炼的时间,进一步的方便使用人员使用此装置。
拿持板1上设有放置机构,放置机构包括设置于拿持板1上的放置槽4,其中尤为注意的是放置槽4是用于放置弹性带2001的,从而方便使用者收纳弹性带2001,放置槽4的内底部上固定连接有多根用于限位的放置柱5,其中放置柱5可以放置放置座2002,进一步的能够使弹性带2001放置于放置槽 4中,拿持板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零部件的卡紧柱6,而卡紧柱6是由竖柱和橡胶塞组成,其中竖柱的上端设有通孔,而橡胶塞插设于通孔中,其中卡紧柱6可以放置塑胶环3602,进一步的方便使用人员收纳塑胶环3602,拿持板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手指扣合的拿持柱7,其中拿持柱7与其中一个拉伸组件36配合使用。
对于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来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人员可以直接把弹性带2001和放置座2002放置于放置槽中,其中把相对应的放置座200 插设于放置柱5中,从而方便使用人员收纳弹性带2001,同时使用人员把塑胶环3602放置于卡紧柱6中,同时把橡胶塞插设于竖柱中,进一步的方便使用人员收纳塑胶环3602,从而方便使用人员使用此装置,间接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实施例2: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拿持板1上连接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拿持板1上的丝杆8,其中丝杆8与拿持板1的连接处也设置有轴承座,从而便于丝杆8正常转动,丝杆8的侧壁上同轴螺纹连接有用于移动的丝杆螺母9,其中丝杆螺母9可以按照丝杆8的螺纹方向移动,从而可以使相对应的连接块17移动,丝杆螺母9与拿持板1滑动连接,拿持板1上设有滑槽12,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用于限位丝杆螺母9上的滑块 13,其中滑块13能够对丝杆螺母9进行限位,从而能够使丝杆螺母9正常移动,滑块13的上端面与丝杆螺母9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丝杆8的一端穿过拿持板1的侧壁并延伸至其外侧,丝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丝杆8的旋转钮10;其中旋转钮10上设有防滑纹路,从而方便使用人员转动丝杆8,拿持板1上连接有限位机构,且/或限位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拿持板1上的限位杆14,限位杆14上套接有用于限位的限位套环15,其中限位套环15能够使限位杆14正常移动,从而能够使其中一个拉伸组件36正常移动,限位杆 14和拿持板1的连接处设有轴承16,其中轴承16能够使限位杆14更为稳固。
对于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来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人员转动旋转钮10,这样就可以使丝杆8转动,当丝杆8转动时,由于丝杆螺母9受到滑槽12和滑块13的限位,因此丝杆螺母9会受到丝杆8的螺纹方向移动,其中在连接杆19的辅助下,能够使限位套环15正常在限位杆14上移动,从而能够使其中一个拉伸组件36正常移动,进一步的方便使用人员调节其中一个拉伸组件36的位置,从而方便使用人员使用。
实施例3: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拿持板1中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拿持板1中的两块连接块17,其中尤为注意的是两块连接块17分别与丝杆螺母9和限位套环15相连接,两块连接块17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连接块17的连接组件18,且/或连接组件18是由两个连接环1801、连接带1802和两个连接套1803组成,两个连接套1803与连接带 1802一体塑化而成,且两个连接套1803分别与连接带1802的左右两端相连接,其中尤为注意的是连接带1802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能够使其中一个拉伸组件36正常有弹力,从而能够使其中一个拉伸组件36正常使用,两块连接块17上连接有用于限位两块连接块17的同一根连接杆19,其中连接杆19 的作用能够连接两块连接块17,当丝杆螺母9移动的时候,能够使限位套环 15正常移动。
对于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来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使用人员把大拇指插入到其中一个拉伸组件36中,其中当使用人员拉动拉伸组件36,其中连接带1802能够使拉伸组件36正常拥有弹性,从而能够让使用人员的大拇指得到锻炼。
实施例4: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拿持板1中设有弹性机构,弹性机构包括设置于拿持板1中的多个弹性组件20,弹性组件20是由弹性带 2001、两个放置座2002、安装柱21和连接座2004组成,其中安装柱21是与连接杆19的端面固定连接,而连接座2004与其中一个固定环3601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放置座2002分别与弹性带2001的两端固定连接,安装柱21与连接杆19的侧壁固定连接,其中尤为注意的是连接座2004是固定在其中一个拉伸组件36中,其中多个连接座2004是按照其中一个固定环3601圆形阵列放置,其中几个放置座2002插设于多个连接座2004中,其中安装柱21可以放置另外几个放置座2002,这样就可以使其中一个拉伸组件36的弹性增加,使用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而调节大拇指的拉伸弹力,间接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从而方便了使用人员使用。
对于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来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把弹性带2001上的放置座2002分别放置于安装柱21和连接座2004上,这样就可以使其中一个拉伸组件36增加弹性,从而方便使用人员使用。
实施例5:参照图1、图4、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拿持板1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用于防护零部件的防护罩3,其中防护罩3的材质为透明塑料材质,并且防护罩3通过合页与拿持板1转动连接,从而能够使防护罩3 正常转动,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过多陈述,防护罩3上连接有多个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防护罩3上用于转动的旋转头24,其中旋转头 24与防护罩3的连接处设有阻尼轴承,从而能够使旋转头24正常转动,旋转头2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零部件的旋转杆25,旋转杆2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卡紧零部件的卡块26,其中尤为注意的是卡块26的形状为十字形,从而能够使卡块26卡住移动杆31,进一步的能够使移动杆31正常转动,拿持板1上设有多个收缩机构,收缩机构包括设置于拿持板1中放置零部件的空腔27,空腔27内设有用于收卷零部件的转动柱28,其中转动柱28是由两个轴承和旋转柱组成,其中轴承分别与空腔27的端面固定连接,从而能够使旋转柱正常转动,转动柱28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拉动的弹性绳29,其中尤为注意的是弹性绳29缠绕于转动柱28上,而转动柱28转动的时候,能够使弹性绳29收卷在转动柱28上,从而能够使其中几个拉伸组件36正常移动,多个收缩机构上均连接有卡紧机构,卡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转动柱28上的橡胶环30,其中橡胶环30用于限位移动杆31,同时能够与移动杆31转动连接,转动柱28上贯穿设有用于限位的移动杆31,其中尤为注意的是移动杆 31能够在转动柱28上自由的上下移动,移动杆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的卡座32,其中卡座32能够与卡块26上的缺口相匹配,进一步的能够使卡块26卡在卡座32中,而使用人员也能够正常通过卡座32转动移动杆31,移动杆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限位的插块33,其中尤为注意的是插块33 的形状为五角状,并且空腔27上设有与插块33相匹配的槽口,从而能够使插块33卡在槽口中,进一步的达到避免移动杆31转动的目的,移动杆31与转动柱28滑动连接,转动柱28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用于限位滑动的限位槽 34,移动杆3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34相匹配的限位块35,其中尤为注意的是限位槽34能够使限位块35正常移动,同时也能够使移动杆31正常移动,同时限位槽34和限位块35也能够使移动杆31带动转动柱28正常转动。
对于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来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人员使用此装置时,使用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而可以旋转转动柱28,这样就可以使转动柱28转动,进一步的就可以使弹性绳29缠绕在转动柱28上,从而就可以使其中一个拉伸组件36的位置得到调节,进一步的就可以方便使用人员调节拉伸组件36的拉力,从而就可以方便使用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锻炼,当拉伸组件36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之后,使用人员可以按压移动杆31,这样就可以使移动杆31上的插块33插入到拿持板1上,这样就可以使转动柱28得到固定,从而就可以方便使用人员拉动拉伸组件36,进一步的就可以方便使用人员锻炼,然后使用人员可以向上拉动移动杆31,之后使用人员可以旋转防护罩3,这样就可以使卡件11卡在拿持板1上,同时也可以使卡块26插入到卡座32中,当使用人员转动旋转头24,从而就可以使转动柱28转动,进一步的就可以使弹性绳29逐渐收卷在转动柱28上,从而就可以使患者的手指缓慢的拉动,进一步的方便患者对手指的锻炼。
实施例6:参照图11,拿持板1中设有多个拉动机构,多个拉动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拿持板1中的拉伸组件36,拉伸组件36是由固定环3601、塑胶环3602和多个气囊3603组成,多个气囊3603分别与塑胶环3602的侧壁固定连接,其中尤为注意的是气囊3603可以提高使用人员的舒适度,同时塑胶环3602的侧壁上连接有尖锐刺,从而能够使尖锐刺刺激患者的手指,同时尤为注意的是尖锐刺不会给患者的手指造成伤害,间接的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尤为注意的是拉伸组件36的数量为五个,其中分别是大拇指拉环、食指拉环、中指拉环、无名指拉环和小拇指拉环,固定环3601与塑胶环3602活动连接,固定环3601的内侧壁上设有安装槽3604,安装槽3604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磁环3605,塑胶环360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磁环3605相匹配的第二磁环3606,其中尤为注意的是第一磁环3605和第二磁环3606均为软性磁贴,从而能够让使用人员更换塑胶环3602,其中一个固定环3601的侧壁分别与多个连接座2004固定连接,多个连接座2004分别与多个放置座2002 活动连接。
对于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来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然后使用人员可以直接把塑胶环3602从固定环中拿出,这样就可以使第一磁环3605与第二磁环3606相分离,从而就可以方便使用人员更换固定环3601,同时使用人员可以把塑胶环3602放置到卡紧柱6中,同时卡紧柱6中的橡胶塞能够堵住卡紧柱6,从而能够使塑胶环3602避免掉落。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拿持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拿持板(1)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滑的防滑垫(2),所述拿持板(1)上设有放置机构,所述拿持板(1)上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拿持板(1)上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拿持板(1)中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分别与移动机构和限位机构相连接,所述拿持板(1)中设有弹性机构,所述拿持板(1)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用于防护零部件的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上连接有多个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防护罩(3)上用于转动的旋转头(24),所述旋转头(2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零部件的旋转杆(25),所述旋转杆(2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卡紧零部件的卡块(26);
所述拿持板(1)上设有多个收缩机构,所述收缩机构包括设置于拿持板(1)中放置零部件的空腔(27),所述空腔(27)内设有用于收卷零部件的转动柱(28),所述转动柱(28)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拉动的弹性绳(29);
多个所述收缩机构上均连接有卡紧机构,多个所述卡紧机构分别与多个旋转机构和拿持板(1)活动连接,所述收缩机构包括设置于拿持板(1)中放置零部件的空腔(27),所述空腔(27)内设有用于收卷零部件的转动柱(28),所述转动柱(28)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拉动的弹性绳(29);
所述拿持板(1)中设有多个拉动机构,其中几个所述拉动机构分别与多个收缩机构相连接,多个所述拉动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拿持板(1)中的拉伸组件(36),所述拉伸组件(36)是由固定环(3601)、塑胶环(3602)和多个气囊(3603)组成,多个所述气囊(3603)分别与塑胶环(360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3601)与塑胶环(3602)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环(3601)的内侧壁上设有安装槽(3604),所述安装槽(3604)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磁环(3605),所述塑胶环(360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磁环(3605)相匹配的第二磁环(3606),其中一个所述固定环(3601)的侧壁分别与多个连接座(2004)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连接座(2004)分别与多个放置座(2002)活动连接,所述弹性机构分别与其中一个拉动机构和连接机构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机构包括设置于拿持板(1)上的放置槽(4),所述放置槽(4)的内底部上固定连接有多根用于限位的放置柱(5),所述拿持板(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零部件的卡紧柱(6),所述拿持板(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手指扣合的拿持柱(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拿持板(1)上的丝杆(8),所述丝杆(8)的侧壁上同轴螺纹连接有用于移动的丝杆螺母(9),所述丝杆螺母(9)与拿持板(1)滑动连接,所述丝杆(8)的一端穿过拿持板(1)的侧壁并延伸至其外侧,所述丝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丝杆(8)的旋转钮(10);且/或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拿持板(1)上的限位杆(14),所述限位杆(14)上套接有用于限位的限位套环(15),所述限位杆(14)和拿持板(1)的连接处设有轴承(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拿持板(1)上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用于限位丝杆螺母(9)上的滑块(13),所述滑块(13)的上端面与丝杆螺母(9)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拿持板(1)中的两块连接块(17),两块所述连接块(17)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连接块(17)的连接组件(18),两块所述连接块(17)上连接有用于限位两块连接块(17)的同一根连接杆(19),且/或所述连接组件(18)是由两个连接环(1801)、连接带(1802)和两个连接套(1803)组成,两个所述连接套(1803)与连接带(1802)一体塑化而成,且两个连接套(1803)分别与连接带(1802)的左右两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设置于拿持板(1)中的多个弹性组件(20),所述弹性组件(20)是由弹性带(2001)、两个放置座(2002)、安装柱(21)和连接座(2004)组成,两个所述放置座(2002)分别与弹性带(2001)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柱(21)与连接杆(19)的侧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转动柱(28)上的橡胶环(30),所述转动柱(28)上贯穿设有用于限位的移动杆(31),所述移动杆(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的卡座(32),所述移动杆(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限位的插块(33),所述移动杆(31)与转动柱(28)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柱(28)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用于限位滑动的限位槽(34),所述移动杆(3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34)相匹配的限位块(35)。
CN202110491339.6A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 Active CN113144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1339.6A CN113144536B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1339.6A CN113144536B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4536A CN113144536A (zh) 2021-07-23
CN113144536B true CN113144536B (zh) 2022-07-12

Family

ID=76873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91339.6A Active CN113144536B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45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3501B (zh) * 2021-11-01 2022-05-27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 一种神经科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1129A (zh) * 2013-09-28 2015-04-15 南京专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运动手镯
CN205379604U (zh) * 2016-02-23 2016-07-13 洪静 指力器
US10596413B2 (en) * 2017-05-19 2020-03-24 D'addario & Company, Inc. Multi-functional finger exercise device
CN109568896A (zh) * 2018-12-11 2019-04-05 姜衍申 一种神经内科专用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CN210543155U (zh) * 2019-06-05 2020-05-19 深圳市紫英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康复科手部康复训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4536A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3938B (zh) 一种医疗用腿部抬升锻炼装置
CN113144536B (zh) 一种神经内科智能化便携式康复训练装置
CN209952149U (zh)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
CN109701216B (zh) 健身踩踏器
CN112657136A (zh) 一种老年康复科用的锻炼装置
CN207679952U (zh) 一种习练瑜伽的辅助装置
CN210472956U (zh) 一种拉丁舞腿部训练设备
CN112221082A (zh) 一种脑瘫患者康复期肢体训练用辅助器械
CN213555225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
CN215021764U (zh) 一种腿部康复用辅助行走装置
CN214860962U (zh) 一种骨折后患者恢复健身设备
CN214158436U (zh) 一种瑜伽训练用辅助装置
CN108969961B (zh) 一种体育训练用的跳高跳远综合训练装置
CN220459847U (zh) 一种健身操用辅助环
CN216418207U (zh) 一种康复护理腿部锻炼器
CN114146381B (zh) 一种适用于萎症患者平衡感康复训练装置
CN215025649U (zh) 一种用于康复病人的多功能训练监护床
CN215307964U (zh) 一种老年衰弱康复辅助装置
CN216536778U (zh) 一种上肢运动障碍患者臂部伸展训练器
CN218485104U (zh) 一种劈叉辅助装置
CN214597042U (zh) 一种体育锻炼用压腿器
CN211797565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康复辅助器
CN214181622U (zh) 一种用于icu重症病人上下肢肌力恢复的多功能康复装置
CN210698646U (zh) 一种高中体育锻炼用的压腿装置
CN113198142B (zh) 一种运动健康管理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