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0021B - 矢量线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矢量线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0021B
CN113140021B CN202011565519.6A CN202011565519A CN113140021B CN 113140021 B CN113140021 B CN 113140021B CN 202011565519 A CN202011565519 A CN 202011565519A CN 113140021 B CN113140021 B CN 1131400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s
line
distance threshold
fitting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55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40021A (zh
Inventor
何玉生
杨江川
储飞龙
王树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n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n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n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n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655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00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0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0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40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00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3Drawing of straight lines or curv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矢量线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三维模型及裁切配置数据,基于所述裁切配置数据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裁切,获得若干个相交点集;基于所述相交点集构建第一点集,所述第一点集中相邻两点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阈值内;基于所述第一点集中各点的变化趋势对所述第一点集进行分组,获得相应的第二点集;基于所述第二点集拟合生成相应的拟合线段;对各拟合线段进行归并后,基于归并结果生成相应的矢量线。本发明通过进行模型裁切,提取三维模型与裁切面的相交点,基于相交点快速生成相应的矢量线,能够有效提高测图效率。

Description

矢量线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矢量线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今基于实景三维模型进行矢量化绘制时,往往由人工判断建筑物表面的具体位置并绘制相应的线划图,为保证绘制的精度,测图人员往往需要反复绘制直至相应绘线与建筑物具有较高的贴合度,且测图人员需具有一定的绘制经验,岗位门槛高且测图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基于模型裁切结果自动生成相应的矢量线的矢量线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有效提高测图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矢量线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三维模型及裁切配置数据,基于所述裁切配置数据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裁切,获得若干个相交点集;
基于所述相交点集构建第一点集,所述第一点集中相邻两点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阈值内;
基于所述第一点集中各点的变化趋势对所述第一点集进行分组,获得相应的第二点集;
基于所述第二点集拟合生成相应的拟合线段;
对各拟合线段进行归并后,基于归并结果生成相应的矢量线。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获取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第三距离阈值和第四距离阈值,其中第一距离阈值小于等于第二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小于第三距离阈值,第四距离阈值为等于二倍的第二距离阈值;基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和第四距离阈值确定距离范围阈值;
对所述相交点集中的点进行剔除处理,获得若干有效点,各相邻有效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
当相邻有效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四距离阈值时,在所述相邻有效点间插入相应的辅助点,使相邻的有效点和辅助点之间的距离、和/或相邻的辅助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距离阈值并小于等于第三距离阈值;
基于所述有效点和辅助点构建第一点集。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对第一点集中各点依次进行分段点判断,并基于所得分段点对所述第一点集进行分组,获得相应的第二点集,其中分段点判断步骤为:
从第一点集中提取当前点后连续n个点作为趋势判断点,3≤n≤6,或提取与所述当前点相邻的两个点作为趋势判断点;
将当前点与各趋势判断点连线后,计算所得线段与x轴的夹角值;
基于所述夹角值生成趋势变换值,基于预设的分段判断规则和所述趋势变换值,判断当前点是否为分段点。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提取第二点集中的有效点;
当所述有效点个数为小于2时,剔除所述第二点集;
当所述有效点个数为2时,对所述有效点进行连线,获得相应的拟合线段;
当所述有效点个数大于2时:
将所述有效点和/或相邻有效点的中点作为拟合点,并基于所述拟合点进行拟合,获得第一线段;基于所述第一拟合线段对所述拟合点进行筛选,基于筛选结果再次进行拟合,将所得第二线段作为相应的拟合线段。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修正各拟合线段,获得相应的归正线段,所述归正线段与X轴相平行或与Y轴相平行;基于各归正线段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进行归类,获得若干个合并线集,所述合并线集中的归正线段处于同一直线上,且与相邻的归正线段的间隔距离小于预设的间隔距离阈值;
将同一合并线集中各归正线段所对应的拟合线段进行合并,获得相应的矢量线。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修正各拟合线段前,还包括线段过滤步骤,具体步骤为:
基于拟合线段与x轴的夹角对拟合线段进行分类,获得若干组第一线集;
分别统计各第一线集中拟合线段的个数,获得线段数;
提取线段数最大的第一线集作为第二线集;
按照线段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计算各第一线集与第二线集的夹角差值,当所述夹角差值符合预设差值阈值时,将对应第一线集作为第三线集;
提取所述第二线集和所述第三线集中的拟合线段,对所提取的拟合线段进行归并。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矢量线生成系统,包括:
裁剪模块,用于获取三维模型及裁切配置数据,基于所述裁切配置数据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裁切,获得若干个相交点集;
预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相交点集构建第一点集,所述第一点集中相邻两点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阈值内;
分组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点集中各点的变化趋势对所述第一点集进行分组,获得相应的第二点集;
拟合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点集拟合生成相应的拟合线段;
生成模块,用于对各拟合线段进行归并后,基于归并结果生成相应的矢量线。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预处理模块被配置为:
获取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第三距离阈值和第四距离阈值,其中第一距离阈值小于等于第二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小于第三距离阈值,第四距离阈值为等于二倍的第二距离阈值;基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和第四距离阈值确定距离范围阈值;
对所述相交点集中的点进行剔除处理,获得若干有效点,各相邻有效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
当相邻有效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四距离阈值时,在所述相邻有效点间插入相应的辅助点,使相邻的有效点和辅助点之间的距离、和/或相邻的辅助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距离阈值并小于等于第三距离阈值;
基于所述有效点和辅助点构建第一点集。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拟合模块被配置为:
提取第二点集中的有效点;
当所述有效点个数为小于2时,剔除所述第二点集;
当所述有效点个数为2时,对所述有效点进行连线,获得相应的拟合线段;
当所述有效点个数大于2时:
将所述有效点和/或相邻有效点的中点作为拟合点,并基于所述拟合点进行拟合,获得第一线段;基于所述第一拟合线段对所述拟合点进行筛选,基于筛选结果再次进行拟合,将所得第二线段作为相应的拟合线段。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进行模型裁切,提取三维模型与裁切面的相交点,基于相交点快速生成相应的矢量线,有效提高测图效率。
2、本发明通过第一点集的设计,使第一点集中各点间的距离相近似,这样可规避分组不准和部分区域不能进行分组的情况。
3、在线段拟合过程中,本发明通过两次拟合,以减少杂点、噪点引起的误差。
4、本发明对所得拟合线段进行旋转并归并,避免短线带来的房屋变形的误差,使输出的矢量线满足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矢量线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矢量线生成系统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矢量线生成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三维模型及裁切配置数据,基于所述裁切配置数据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裁切,获得若干个相交点集;
所述裁切配置数据包括裁切范围数据和裁切高度数据,所述三维模型为测图区域的实景三维模型;
本实施例中基于裁切范围数据生成裁切面,利用所述裁切面按照所述裁切高度数据对三维模型进行裁剪,此时裁切面与三维模型的相交点能够体现三维模型的轮廓;
提取裁切面与三维模型的相交点为现有技术,且裁切三维模型的过程中,将自动把所提取的相交点分为若干组,故不再本实施例中进行详细介绍。
S200、基于所述相交点集构建第一点集,所述第一点集中相邻两点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阈值内;
S300、基于所述第一点集中各点的变化趋势对所述第一点集进行分组,获得相应的第二点集;
S400、基于所述第二点集拟合生成相应的拟合线段;
S500、对各拟合线段进行归并后,基于归并结果生成相应的矢量线。
如对三维模型进行特征提取,所得特征点的数据量极大,如直接对待绘制区域的特征点进行拟合以生成相应墙体对应的矢量线,其加载特征点以及进行拟合计算的用时较长,并不能有效提高测图效率,且由于特征点中存在大量噪点,如墙外的树木、外挂的空调装置对应的特征点,此类特征点将会影响拟合所得矢量线的精准度,故现有技术中往往由人工在三维模型上点选特征点进行绘制。
本实施例通过进行模型裁切,提取三维模型与裁切面的相交点,而同一待绘制区域所对应的相交点数量远远小于特征点,故基于相交点快速生成相应的矢量线,有效提高测图效率。
进一步地,步骤S200中基于所述相交点集构建第一点集的具体步骤为:
S210、获取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第三距离阈值和第四距离阈值,其中第一距离阈值小于等于第二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小于第三距离阈值,第四距离阈值为等于二倍的第二距离阈值;基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和第四距离阈值确定距离范围阈值;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上述距离阈值,本实施例中第一距离阈值为25cm、第二距离阈值为30cm和第三距离阈值为45cm,距离范围阈值为25cm至60cm。
S220、对所述相交点集中的点进行剔除处理,获得若干有效点,各相邻有效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
例如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剔除:
遍历相交点集,依次计算当前有效点与后续各相交点的距离,直至所述距离大于等于第一距离阈值,此时将对应相交点记为有效点,并重复上述步骤提取下一个有效点,其中初始有效点为第一个相交点。
即,计算第m个相交点与第m+1个相交点的距离,当所得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计算第m个相交点与第m+2个相交点的距离,直至计算所得距离大于等于第一距离阈值;如第m个相交点和第m+k个相交点的距离达到预设的距离阈值时,此时剔除第m+1个相交点、第m+k-1个相交点及其之间所有相交点,并从第m+k个点开始继续进行距离判定。
本实施例中相邻有效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5cm,故所构建的第一点集中相邻点的距离最小为25cm。
S230、当相邻有效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四距离阈值时,在所述相邻有效点间插入相应的辅助点,使相邻的有效点和辅助点之间的距离、和/或相邻的辅助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距离阈值并小于等于第三距离阈值;
例如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插入:
获取两个有效点之间的距离,当所述距离大于等于第四距离阈值时,计算其等分长度,所述等分长度在第二距离阈值、第三距离阈值及其之间。
按照等分长度于所述有效点间插入辅助点。
即,本实施例中,当相邻有效点之间的距离达到60cm时,此时在其之间插入至少一个辅助点,使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30cm且小于等于45cm,故所构建的第一点集中相邻点的距离最大不超过60cm,由此可知第一点集中相邻点的距离阈值范围为【25,60)。
如两个有效点之间的距离为100cm,需要插入辅助点,此时计算获得将其三等分时,等分长度在30cm和45cm之间,符合上述条件,故从第一个有效点起,每隔33.33cm插入一个辅助点。
S240、基于所述有效点和辅助点构建第一点集。
当相邻相交点之间的距离较小时,说明此处墙面不平整,如采用此类点将对导致步骤S300中分组不准确,当相邻相交点之间的距离较大时,表示此处墙面平直,但其将会导致部分区域无法进行分组,本实施例通过对各相交点集内的点进行剔除和增加,使所得第一点集中相邻点间的距离相近似,从而规避上述问题。
进一步地,步骤S300中基于所述第一点集中各点的变化趋势对所述第一点集进行分组,获得相应的第二点集的具体步骤为:
对第一点集中各点依次进行分段点判断,并基于所得分段点对所述第一点集进行分组,获得相应的第二点集;
其中分段点判断步骤为:
S311、从第一点集中提取当前点后连续n个点作为趋势判断点,3≤n≤6,或提取与所述当前点相邻的两个点作为趋势判断点;
S312、将当前点与各趋势判断点连线后,计算所得线段与x轴的夹角值;
S313、基于所述夹角值生成趋势变换值,基于预设的分段判断规则和所述趋势变换值,判断当前点是否为分段点。
基于分段点切分第一点集,获得相应的第二点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提取趋势判断点的方式,以及设置n的取值;
本实施例中进行分段点判断的具体步骤如下:
A、当第一点集中待判断点的个数大于等于5时,提取当前点后连续3个点作为趋势判断点,即,n=3。
计算趋势变换值的公式为:
△θi=(θi,i+3i,i+1)+(θi,i+2i,i+1)=θi,i+3i,i+2-2*θi,i+1
其中△θi表示第一点集中第i个点的趋势变换值,θi,j表示第一点集中第i个点和第j个点所形成的线段与x轴的夹角值,其中j的取值为i+1、i+2和i+3;
本实施例中分段判断规则如下:
当∣△θi∣>a,且∣∣△θi∣-∣△θi-1∣∣>b时,判定第i个点为分段点,否则判定其为非分段点,其中a和b均为阈值参数,本实施例中具有a和b的取值具有两组,当a取29时,b取值为10,当a取40时,b取值为100。
B、当第一点集中待判断点的个数为3或4时,提取与所述当前点相邻的两个点作为趋势判断点。
计算趋势变换值的公式为:
△θi=θi,i+1i-1,i
其中△θi表示第一点集中第i个点的趋势变换值,θi,i+1表示第一点集中第i个点和第i+1个点所形成的线段与x轴的夹角值,同理,θi-1,i表示第一点集中第i个点和第i-1个点所形成的线段与x轴的夹角值。
本实施例中分段判断规则如下:
当∣△θi∣>c,判定第i个点为分段点,否则判定其为非分段点,其中c为阈值参数,本实施例中c取值为3°。
C、当第一点集中待判断点的个数为2时,将两点直接作为一个分组,即。一个第二点集。
D、当第一点集中待判断点的个数为1时,剔除该点。
进一步的,当基于△θi=(θi,i+3i,i+1)+(θi,i+2i,i+1)进行分段判断时进行圆弧剔除步骤,具体步骤为:
当连续3个及以上的非分段点的∣△θ∣在预设分布范围(0~25°)内时,剔除所述非分段点。
当连续3个及以上的非分段点的∣△θ∣在预设分布范围(0~25°)内时,表示此类非分段点呈圆弧分布,属于两面墙之间的圆形拐角,故对其做剔除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S400中基于所述第二点集拟合生成相应的拟合线段的具体步骤如下;
提取第二点集中的有效点;
当所述有效点个数为小于2时,剔除所述第二点集;
当所述有效点个数为2时,对所述有效点进行连线,获得相应的拟合线段;
当所述有效点个数大于2时:
将所述有效点和/或相邻有效点的中点作为拟合点,并基于所述拟合点进行拟合,获得第一线段;基于所述第一拟合线段对所述拟合点进行筛选,基于筛选结果再次进行拟合,将所得第二线段作为相应的拟合线段。
由于辅助点为自行插入的点,故在拟合过程中予以剔除,以保证拟合结果的精准度;
本实施例中格外采用相邻有效点的中点进行拟合,从而进一步提高拟合结果的准确率。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有效点个数大于2且小于等于4时,由于有效点个数较少,故将所述有效点和相邻有效点的中点作为拟合点,当所述有效点个数大于4时将相邻有效点的中点作为拟合点。
本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拟合线段对所述拟合点进行筛选的具体步骤为:
当所述拟合点的个数等于2时,无需剔除;
当所述拟合点的个数大于2且小于等于5时,剔除距离最远的一个点;
当所述拟合点的个数大于5时,按照预设比例20%进行剔除且剔除点数为整数。
进一步地,步骤S500中对各拟合线段进行归并后,基于归并结果生成相应的矢量线,具体步骤:
S510、修正各拟合线段,获得相应的归正线段,所述归正线段与X轴相平行或与Y轴相平行;
修正拟合线段的方法为:
xnew=x*cos(θ)-y*sin(θ);
ynew=x*sin(θ)+y*cos(θ);
znew=z;
其中x、y、z为拟合线段上的有效点坐标,θ为拟合线段与X轴的夹角,xnew、ynew、znew为旋转后的点坐标;
S520、基于各归正线段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进行归类,获得若干个合并线集,所述合并线集中的归正线段处于同一直线上,且与相邻的归正线段的间隔距离小于预设的间隔距离阈值;
即,当归正线段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的X值或Y值的差值在预设的误差范围内时,判定所述归正线段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计算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相邻的归正线段的间隔距离,即相邻的归正线段首尾相连的距离,当间隔距离小于预设的间隔距离阈值(1m)时,说明其为墙外杂物或此处墙面不平整,故判定其可合并,生成相应的合并线集。
S530、将同一合并线集中各归正线段所对应的拟合线段进行合并,获得相应的矢量线。具体步骤为:
遍历合并线集中各归正线段,获取第一条归正线段所对应拟合线段的起点和最后一条归正线段所对应拟合线段的终点;
连接所述起点和终点,获得相应的矢量线。
进一步地,进行步骤S510修正各拟合线段前,还包括线段过滤步骤,具体步骤为:
S501、基于拟合线段与x轴的夹角对拟合线段进行分类,获得若干组第一线集;
例如本实施例中以10°为夹角间隔,此时可将拟合线段分成36组第一线集(-5至5°、5°至15°,以此类推);
S502、分别统计各第一线集中拟合线段的个数,获得线段数;
S503、提取线段数最大的第一线集作为第二线集;
S504、按照线段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计算各第一线集与第二线集的夹角差值,当所述夹角差值符合预设差值阈值时,将对应第一线集作为第三线集;
如本实施例中夹角差值为第一线集和第二线集之间的间隔角度,例如第一线集对应的夹角范围为5°至15°,第二线集对应的夹角范围为35°至45°,此时夹角差值为30°。
本实施例中差值阈值为80°至100°;
S505、提取所述第二线集和所述第三线集中的拟合线段,对所提取的拟合线段进行归并。
由于房屋墙面之间的关系为平行或垂直,平行时,相应墙线的夹角值相同,垂直时,相应墙线的夹角值呈90°,故线段数最大且近似垂直的两个第一线集中的拟合线段,即为与实际墙线相对应的线段。
进一步地,步骤S530中获得矢量线后,还包括矢量线智能修复的步骤。例如可将所述矢量线代替一种房屋墙体线的识别方法(CN2020110487599)中的趋势线进行智能修复。
综上,本实施例通过对相交点集的处理,使所生成第一点集中各点间的距离相近似,这样可规避分组不准和部分区域不能进行分组的情况;在线段拟合过程中,本实施例还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进行两次拟合,以减少杂点、噪点引起的误差;本实施例对所得拟合线段进行旋转并归并,可做到测量的时候应长尽长,避免短线带来的房屋变形的误差,使输出的矢量线满足精度要求。
实施例2、一种矢量线生成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
裁剪模块100,用于获取三维模型及裁切配置数据,基于所述裁切配置数据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裁切,获得若干个相交点集;
预处理模块200,用于基于所述相交点集构建第一点集,所述第一点集中相邻两点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阈值内;
分组模块30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点集中各点的变化趋势对所述第一点集进行分组,获得相应的第二点集;
拟合模块400,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点集拟合生成相应的拟合线段;
生成模块500,用于对各拟合线段进行归并后,基于归并结果生成相应的矢量线。
所述预处理模块200被配置为:
获取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第三距离阈值和第四距离阈值,其中第一距离阈值小于等于第二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小于第三距离阈值,第四距离阈值为等于二倍的第二距离阈值;基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和第四距离阈值确定距离范围阈值;
对所述相交点集中的点进行剔除处理,获得若干有效点,各相邻有效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
当相邻有效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四距离阈值时,在所述相邻有效点间插入相应的辅助点,使相邻的有效点和辅助点之间的距离、和/或相邻的辅助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距离阈值并小于等于第三距离阈值;
基于所述有效点和辅助点构建第一点集。
所述拟合模块400被配置为:
提取第二点集中的有效点;
当所述有效点个数为小于2时,剔除所述第二点集;
当所述有效点个数为2时,对所述有效点进行连线,获得相应的拟合线段;
当所述有效点个数大于2时:
将所述有效点和/或相邻有效点的中点作为拟合点,并基于所述拟合点进行拟合,获得第一线段;基于所述第一拟合线段对所述拟合点进行筛选,基于筛选结果再次进行拟合,将所得第二线段作为相应的拟合线段。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实施例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1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
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矢量线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三维模型及裁切配置数据,基于所述裁切配置数据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裁切,获得若干个相交点集;
基于所述相交点集构建第一点集,所述第一点集中相邻两点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阈值内;
基于所述第一点集中各点的变化趋势对所述第一点集进行分组,获得相应的第二点集;
基于所述第二点集拟合生成相应的拟合线段;
对各拟合线段进行归并后,基于归并结果生成相应的矢量线;其中,基于所述相交点集构建第一点集的具体步骤为:
获取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第三距离阈值和第四距离阈值,其中第一距离阈值小于等于第二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小于第三距离阈值,第四距离阈值为等于二倍的第二距离阈值;基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和第四距离阈值确定距离范围阈值;
对所述相交点集中的点进行剔除处理,获得若干有效点,各相邻有效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
当相邻有效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四距离阈值时,在所述相邻有效点间插入相应的辅助点,使相邻的有效点和辅助点之间的距离、和/或相邻的辅助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距离阈值并小于等于第三距离阈值;
基于所述有效点和辅助点构建第一点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线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一点集中各点依次进行分段点判断,并基于所得分段点对所述第一点集进行分组,获得相应的第二点集,其中分段点判断步骤为:
从第一点集中提取当前点后连续n个点作为趋势判断点,3≤n≤6,或提取与所述当前点相邻的两个点作为趋势判断点;
将当前点与各趋势判断点连线后,计算所得线段与x轴的夹角值;
基于所述夹角值生成趋势变换值,基于预设的分段判断规则和所述趋势变换值,判断当前点是否为分段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矢量线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提取第二点集中的有效点;
当所述有效点个数为小于2时,剔除所述第二点集;
当所述有效点个数为2时,对所述有效点进行连线,获得相应的拟合线段;
当所述有效点个数大于2时:
将所述有效点和/或相邻有效点的中点作为拟合点,并基于所述拟合点进行拟合,获得第一线段;基于所述第一线段对所述拟合点进行筛选,基于筛选结果再次进行拟合,将所得第二线段作为相应的拟合线段。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矢量线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修正各拟合线段,获得相应的归正线段,所述归正线段与X轴相平行或与Y轴相平行;基于各归正线段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进行归类,获得若干个合并线集,所述合并线集中的归正线段处于同一直线上,且与相邻的归正线段的间隔距离小于预设的间隔距离阈值;
将同一合并线集中各归正线段所对应的拟合线段进行合并,获得相应的矢量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矢量线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修正各拟合线段前,还包括线段过滤步骤,具体步骤为:
基于拟合线段与x轴的夹角对拟合线段进行分类,获得若干组第一线集;
分别统计各第一线集中拟合线段的个数,获得线段数;
提取线段数最大的第一线集作为第二线集;
按照线段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计算各第一线集与第二线集的夹角差值,当所述夹角差值符合预设差值阈值时,将对应第一线集作为第三线集;
提取所述第二线集和所述第三线集中的拟合线段,对所提取的拟合线段进行归并。
6.一种矢量线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裁剪模块,用于获取三维模型及裁切配置数据,基于所述裁切配置数据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裁切,获得若干个相交点集;
预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相交点集构建第一点集,所述第一点集中相邻两点的距离在预设的距离范围阈值内;
分组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点集中各点的变化趋势对所述第一点集进行分组,获得相应的第二点集;
拟合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点集拟合生成相应的拟合线段;
生成模块,用于对各拟合线段进行归并后,基于归并结果生成相应的矢量线;
所述预处理模块被配置为:
获取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第三距离阈值和第四距离阈值,其中第一距离阈值小于等于第二距离阈值,第二距离阈值小于第三距离阈值,第四距离阈值为等于二倍的第二距离阈值;基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和第四距离阈值确定距离范围阈值;
对所述相交点集中的点进行剔除处理,获得若干有效点,各相邻有效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
当相邻有效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四距离阈值时,在所述相邻有效点间插入相应的辅助点,使相邻的有效点和辅助点之间的距离、和/或相邻的辅助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距离阈值并小于等于第三距离阈值;
基于所述有效点和辅助点构建第一点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矢量线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拟合模块被配置为:
提取第二点集中的有效点;
当所述有效点个数为小于2时,剔除所述第二点集;
当所述有效点个数为2时,对所述有效点进行连线,获得相应的拟合线段;
当所述有效点个数大于2时:
将所述有效点和/或相邻有效点的中点作为拟合点,并基于所述拟合点进行拟合,获得第一线段;基于所述第一线段对所述拟合点进行筛选,基于筛选结果再次进行拟合,将所得第二线段作为相应的拟合线段。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1565519.6A 2020-12-25 2020-12-25 矢量线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1400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5519.6A CN113140021B (zh) 2020-12-25 2020-12-25 矢量线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5519.6A CN113140021B (zh) 2020-12-25 2020-12-25 矢量线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0021A CN113140021A (zh) 2021-07-20
CN113140021B true CN113140021B (zh) 2022-10-25

Family

ID=7680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5519.6A Active CN113140021B (zh) 2020-12-25 2020-12-25 矢量线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0021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8175A (zh) * 2018-08-16 2019-10-25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道路边沿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3472B (zh) * 2013-09-26 2017-06-06 深圳市华傲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四分位图的数据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6680830A (zh) * 2015-11-10 2017-05-17 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线划图半自动测图方法
CN108303070A (zh) * 2018-01-26 2018-07-20 广州智迅诚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三维测图的方法和系统
CN108389243B (zh) * 2018-02-24 2021-11-16 武汉大学 一种矢量线要素多尺度Bézier曲线分段拟合方法
CN108645342B (zh) * 2018-04-25 2020-07-07 国交空间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道路轨迹和高分辨率影像的道路宽度提取方法
GB2583085A (en) * 2019-04-11 2020-10-21 Goggle Collective Ltd Tool and method for drawing 3-D curves in 2-D
CN110390723A (zh) * 2019-06-27 2019-10-29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地图可视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11530B (zh) * 2020-06-16 2022-06-21 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道线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8175A (zh) * 2018-08-16 2019-10-25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道路边沿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0021A (zh) 2021-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49252B (zh) 一种基于点云边界构建小曲率零件实际加工曲线的方法
CN108389250B (zh) 基于点云数据快速生成建筑物断面图的方法
CN108550166B (zh) 一种空间目标图像匹配方法
CN110334390B (zh) Cad中外墙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1783721B (zh) 一种激光点云的车道线提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298949A (zh) D类焊缝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147833A (zh) 一种零部件位姿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2907601B (zh) 一种基于特征变换的隧道拱架点云自动提取方法及装置
US700669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ttern identification
CN113140021B (zh) 矢量线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63010A (zh) 一种物体轮廓线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12529891A (zh) 一种基于点云的空心孔洞识别与轮廓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372663A (zh) 原木端面遮挡的补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08515A (zh) 图片目标点纠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52604A (zh) 一种复杂变电站场景分割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75693B (zh) 一种图像中物体的计数方法、计数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00885A (zh) 一种房屋墙体线的识别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79923A (zh) 轨道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2700465A (zh) 面向实测实量的房间主体点云提取与部位分割方法及设备
CN111047617A (zh) 一种矩形识别优化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393450B (zh) 用于数字线划图的数据质检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078891B (zh) 激光轮廓mesh重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740101B (zh) 用于点云对象的平面分割方法
CN112215846B (zh) 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的钢坯计数方法及系统
CN115050017B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电力金具表面铭文识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