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2772B - 一种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2772B
CN113132772B CN201911403240.5A CN201911403240A CN113132772B CN 113132772 B CN113132772 B CN 113132772B CN 201911403240 A CN201911403240 A CN 201911403240A CN 113132772 B CN113132772 B CN 1131327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content
interactive media
branch
upd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032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32772A (zh
Inventor
孟庆春
刘里
郑钿彬
尹金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032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27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2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2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32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2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2End-user interface for program selection
    • H04N21/4825End-user interface for program selection using a list of items to be played back in a given order, e.g. play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5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5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 H04N21/4856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for language selection, e.g. for the menu or subtit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和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内容节点的互动媒体可被多个用户同时进行更新,针对通过不同用户标识发起的多个分支更新请求,可以将该多个分支更新请求放入消息队列中,并从消息队列中依次提取分支更新请求进行处理。在提取多个分支更新请求中的目标更新请求时,针对目标更新请求中的待更新内容和父节点标识,可以根据父节点标识确定在互动媒体中的第一内容节点,并根据待更新内容对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从而改变了基于第一内容节点展开的分支。通过多人更新互动媒体,缩短了互动媒体更新周期,且为互动媒体更新者之间提供了高效的互动途径,大大丰富了互动媒体的互动方式。

Description

一种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互动媒体为一种通过多展开分支与用户进行互动的媒体形式,可以基于用户的选择确定所展开的分支。例如互动媒体可以为具有多剧情分支的互动视频,用户在观看互动视频时,在有多个剧情分支的节点,用户可以针对展示的剧情分支选项进行选择,互动视频会基于用户的选择跳转到相应剧情分支内容,使得用户的选择决定了视频中的剧情走向,从而实现与用户的互动。
目前主要是通过媒体制作者单独创作互动媒体,在完成主体架构或成品后才会将互动媒体上线,不仅开发周期长,而且个人创意有限,阻碍了互动媒体的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和装置,实现了多人更新互动媒体,且避免了多人更新同一个互动媒体时可能出现的更新内容相互覆盖、回滚的情况,缩短了互动媒体更新周期。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互动媒体的多个分支更新请求;所述互动媒体包括至少一个内容节点,所述多个分支更新请求为通过不同用户标识发起的,所述多个分支更新请求为目标更新请求,所述目标更新请求包括待更新内容和父节点标识;所述父节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互动媒体中的第一内容节点;
将所述多个分支更新请求放入消息队列;
根据从所述消息队列中依次提取的分支更新请求,对所述互动媒体进行分支更新;其中,当提取到所述目标更新请求时,根据所述待更新内容对所述互动媒体中所述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动媒体的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放入单元和更新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针对互动媒体的多个分支更新请求;所述互动媒体包括至少一个内容节点,所述多个分支更新请求为通过不同用户标识发起的,所述多个分支更新请求为目标更新请求,所述目标更新请求包括待更新内容和父节点标识;所述父节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互动媒体中的第一内容节点;
所述放入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分支更新请求放入消息队列;
所述更新单元,用于根据从所述消息队列中依次提取的分支更新请求,对所述互动媒体进行分支更新;其中,当提取到所述目标更新请求时,根据所述待更新内容对所述互动媒体中所述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互动媒体的生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包括至少一个内容节点的互动媒体可被多个用户同时进行更新,针对通过不同用户标识发起的多个分支更新请求,可以将该多个分支更新请求放入消息队列中,并从消息队列中依次提取分支更新请求进行处理。在提取多个分支更新请求中的目标更新请求时,针对目标更新请求中的待更新内容和父节点标识,可以根据父节点标识确定在互动媒体中的第一内容节点,并根据待更新内容对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从而改变了基于第一内容节点展开的分支。由于在进行互动媒体更新过程中,采用了消息队列排列来自不同用户标识的分支更新请求,并依次从消息队列中提取处理的更新机制,避免了多人更新同一个互动媒体时可能出现的更新内容相互覆盖、回滚的情况,提高了多人更新互动媒体的稳定性,使得多人更新互动媒体成为可能。通过多人更新互动媒体,缩短了互动媒体更新周期,同时,在互动媒体生成过程中为互动媒体更新者之间提供了高效的互动途径,大大丰富了互动媒体的互动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动媒体生成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内容节点的分支选项信息的展示界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容节点的节点索引信息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动媒体的节点索引信息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树索引信息示意图;
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创作用户索引信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起分支更新请求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互动视频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互动视频进行分支更新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动媒体生成装置结构图;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互动媒体生成装置结构图;
图9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互动媒体生成装置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设备结构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目前,主要通过媒体制作者单独创作互动媒体,在完成主体架构或成品后才会将互动媒体上线,不仅开发周期长,而且个人创意有限,阻碍了互动媒体的发展。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通过多人更新互动媒体,缩短了互动媒体更新周期,同时,在互动媒体生成过程中为互动媒体更新者之间提供了高效的互动途径,大大丰富了互动媒体的互动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可以通过数据处理设备执行,该数据处理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其中,终端设备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平板电脑、销售终端(Point of Sales,简称POS)、车载电脑等设备。该数据处理设备可以是服务器,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集群中的服务器。其中,数据处理设备可以获取不同的用户通过各自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分支更新请求,并通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对互动媒体进行分支更新。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以服务器作为执行主体,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进行介绍。
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动媒体生成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场景中的服务器101可以获取不同用户通过各自终端设备如终端设备102和终端设备103等发送的分支更新请求,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媒体生成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互动媒体可以是一种通过多展开分支与用户进行互动的媒体形式,可以基于用户的选择确定所展开的分支。本申请不对互动媒体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例如可以包括视频、音频、漫画等形式或其任意组合形式。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互动媒体具体为互动视频。
互动媒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内容节点,内容节点可以用于向用户展示互动媒体中的一部分内容。当互动媒体中包括多个内容节点时,多个内容节点间具有基于分支展开的关联关系。这里所述的分支可以体现互动媒体所展示内容的走向,基于一个内容节点可以展开一个或多个内容节点作为其分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互动媒体中一个内容节点a是基于另一个内容节点b所展开的分支,那么可以将内容节点b作为内容节点a的父节点,内容节点a作为内容节点b的子节点。父节点的一个子节点可以作为该父节点的一个分支。若父节点具有多个子节点,该多个子节点所展现内容即为对其父节点所展现内容后续展开的并列分支。
针对互动媒体中内容节点所展现的内容,可以是针对其父节点所展示内容进行扩展或补充的不同内容。例如图1所示场景中,假设内容节点A展示了人物面对房门1(对应房间1)和房门2(对应房间2)且即将进入其中一个房间的场景,在其子节点如内容节点B中可以展示人物打开房门1并进入房间1的场景,其子节点如内容节点C可以展示人物打开房门2并进入房间2的场景,选择进入不同的房间会有不同的剧情发展,从而内容节点B和C体现了不同的剧情走向。
用户可以通过内容节点A在展示过程中提供的分支选项,选择打开房门1或者打开房门2。基于用户的选择会在播放完内容节点A后继续播放内容节点B或C的内容,使得互动视频的剧情走向与用户的选择直接相关,实现了互动视频与用户的互动,提升用户的浸入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的用户均可以通过对应的用户标识对互动媒体发起分支更新请求,以对互动媒体中的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其中任意一个分支更新请求可以包括待更新内容和父节点标识,该待更新内容可以包括需要更新至互动媒体中的内容,该父节点标识可以用于标识互动媒体中需要基于该待更新内容进行分支更新的内容节点。
然而,针对多人更新同一个互动媒体,每在获取到分支更新请求后即会立即进行更新,因此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会获取到大量分支更新请求,且基于不同用户发起的分支更新请求是预先不可知的,由此,在根据已获取的分支更新请求进行互动媒体更新的过程中,若又获取另外的分支更新请求进行更新,将可能导致根据这些分支更新请求独立进行更新得到的互动媒体相矛盾,进而造成更新内容相互覆盖、回滚的情况,使得多人更新互动媒体的稳定性较低。
为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101在获取针对互动媒体的多个分支更新请求之后,并不会在获取分支更新请求后立即进行更新,而是先将多个分支更新请求放入消息队列中。该消息队列可以是用于放置尚未处理的分支更新请求。服务器101在处理分支更新请求时,可以从消息队列中依次提取分支更新请求,以根据从消息队列中提取的分支更新请求,对互动媒体进行分支更新。例如图1所示的场景中,针对获取的多个分支更新请求1、2…,服务器101将这些分支关系请求放入消息队列。再从消息队列中提取分支更新请求依次进行分支更新。
针对所提取的分支更新请求1,服务器101确定分支更新请求1包括父节点标识和待更新内容,其中,通过该父节点标识确定出对应的内容节点B,待更新内容为基于内容节点B增加的分支内容。由此,服务器101可以基于分支更新请求1,基于内容节点B增加新的内容节点E,内容节点E包括了该待更新内容。
由于在该更新过程中,通过消息队列排列并暂存来自不同用户标识的分支更新请求,然后,服务器101可以从消息队列中依次提取分支更新请求并进行处理及更新,通过该方式,使得服务器101在每次更新前即可根据此次提取的分支更新请求预先确定需要更新的内容,从而可以根据此次提取的分支更新请求对互动媒体进行统一的更新,另外服务器101还可以按照自身处理及计算能力进行分支更新请求的适量提取,因此避免了多人更新同一个互动媒体时可能出现的更新内容相互覆盖、回滚的情况,提高了多人更新互动媒体的稳定性,使得多人更新互动媒体成为可能。
通过执行该方法实现多人更新互动媒体,缩短了互动媒体更新周期,同时,在互动媒体生成过程中为互动媒体更新者之间提供了高效的互动途径,大大丰富了互动媒体的互动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媒体生成方法可供多人对同一互动媒体进行更新。
以互动媒体为互动视频为例进行说明,互动视频可以应用至各种不同场景中,如可以通过互动视频的方式进行成语接龙、地点打卡等。在实际场景中,可由用户发起一个互动视频。通过用户上传的一个视频片段,可以以此生成该互动视频的根节点。然后,其它用户可以观看该互动视频,并对其中包括的任意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
例如,用户可以录制关于一个成语如“一心一意”的视频片段进行上传,以发起一个互动视频,该互动视频的根节点是基于该用户上传的视频片段生成的。其它用户可以在观看该互动视频后对其进行分支更新,如用户甲可以针对该互动视频中的根节点增加分支,即用户甲可以根据根节点中包括的成语结尾文字即“意”,录制一个包括以“意”开头的成语如“意气风发”的视频片段进行上传,以向该互动视频中的根节点增加一个分支。此外,另一用户乙在观看到该分支更新后的互动视频后,可以针对该由用户甲创作的内容节点进行增加分支,如可以录制一个以“发”字开头的成语如“发扬光大”的视频片段进行上传以增加分支;也可以针对根节点增加分支,如仍录制一个以“意”字开头的成语如“意味深长”的视频片段进行上传,以增加根节点的分支,等等,不再赘述。
又如,针对地点打卡的场景,类似的,可由用户上传一个与地点相关如用户站在埃菲尔铁塔前第一块地砖的视频片段,以发起互动视频,并基于该视频片段生成互动视频的根节点。然后,其它用户可以针对观看到的互动视频中的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如用户s可以对该根节点增加分支,通过录制该用户s在相同地点如埃菲尔铁塔前南向的第二块地砖的视频片段,来以此生成该根节点的一个分支。此外,另一用户t观看到该分支更新后的互动视频后,可以针对该由用户s创作的内容节点进行增加分支,也可以对根节点更新分支,如可以录制用户t在埃菲尔铁塔前南向的第三块地砖的视频片段并上传,以此生成由用户s所创作内容节点的一个分支,也可以录制用户t在埃菲尔铁塔前西向的第二块地砖的视频片段并上传,以为根节点增加分支,等等,不再赘述。
可见,通过该种互动媒体的生成方式,丰富了互动媒体的内容,且多人创作能够碰撞出多样的分支(剧情)发展。
接下来,将以服务器作为执行主体,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进行介绍。
参见图2,该图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201:获取针对互动媒体的多个分支更新请求。
其中,所涉及的互动媒体可以是一种通过多展开分支与用户进行互动的媒体形式。互动媒体可以以内容节点的形式存在,所包括的每个内容节点可以展示该互动媒体的一部分内容。若互动媒体中包括多个内容节点,这些内容节点间可以具有基于分支展开的关联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互动媒体中可以至少包括一个内容节点,以供用户对该互动媒体中的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
在一些场景中,针对互动媒体,大量用户均可以基于用户标识发起分支更新请求,以针对互动媒体中各个不同的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而且,这些分支更新请求可以是这些用户不定时发起的,由此,这些用户发起的分支更新请求中可能包括一部分是一些用户同时发起的,也可以包括一部分是一些用户在不同时刻发起的。
基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获取针对互动媒体的多个分支更新请求,如获取一段时间内发起的分支更新请求。该服务器所获取的这些分支更新请求可以是由多个不同的用户基于对应的用户标识发起的。为了方便描述,可以将服务器所获取的每个分支更新请求作为目标更新请求,目标更新请求可以包括待更新内容和父节点标识。其中,该待更新内容可以包括需要更新至互动媒体中的内容,该父节点标识可以用于标识互动媒体中需要基于该待更新内容进行分支更新的内容节点,记为第一内容节点。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所获取的多个分支更新请求可以是不同用户在同时发起的,也可以是在不同时刻发起的。以及,这些分支更新请求可以是针对互动媒体中的不同内容节点来请求分支更新的。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互动媒体中可进行分支更新的内容节点即第一内容节点不做任何限定,可以对互动媒体中不包括分支的内容节点即叶子节点进行分支更新,也可以对其中包括分支的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
S202:将多个分支更新请求放入消息队列。
S203:根据从消息队列中依次提取的分支更新请求,对互动媒体进行分支更新。
在相关技术中,多人更新同一互动媒体时,面对在短时间内接收的大量分支更新请求,可能造成更新内容相互覆盖、回滚的情况。
例如:在基于一分支更新请求向互动媒体x中的内容节点y增加分支y1的过程中,又接收到另一向该互动媒体x中的内容节点y增加分支y2的分支更新请求,该种情形下,会继续向互动媒体x中的内容节点y添加分支y1,与此同时,还会基于未添加分支y1的互动媒体x中向内容节点y添加分支y2。这样,虽然互动媒体x’(包括分支y1)先于互动媒体x”(包括分支y2)生成,但是,在后续对互动媒体x”进行审核时,确定基于互动媒体x(不包括分支x)生成的互动媒体x”(包括分支y2)是准确的,而删除互动媒体x’(包括分支y1),即发生所生成的互动媒体x”覆盖互动媒体x’的情形。
可见,相关技术中的多人更新互动媒体的方案稳定性较低,即多人更新互动媒体的方案不可行。
为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在获取到分支更新请求后,可以先将其放入消息队列中。然后,从消息队列中提取分支更新请求,以对互动媒体进行更新。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每次从消息队列提取的分支更新请求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场景或不同需求,提取适量的分支更新请求进行互动媒体的分支更新。
例如,可以基于服务器的计算能力来确定每次从消息队列提取的分支更新请求的数量,如果服务器的计算能力较弱,每次可提取一个或少量分支更新请求进行分支更新,如果服务器的计算能力较强,每次可以提取多个分支请求进行分支更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每次提取多个分支更新请求进行互动媒体的分支更新的情形,服务器可以根据此次获取的多个分支更新请求,确定这些分支更新请求对互动媒体需要进行更新的全部内容,从而基于这些分支更新请求中的待更新内容,对互动媒体进行统一的分支更新。
例如:基于前述示例,此次从消息队列中提取出两个分支请求包括,请求向互动媒体x中的内容节点y增加分支y1(对应待更新内容),以及,向互动媒体x中的该内容节点y增加分支y2(对应待更新内容)。在获取这两个分支更新请求后,服务器可以获知这两个分支更新请求需要对向互动媒体x中的内容节点y增加分支y1和分支y2,由此,服务器可以根据这两个分支请求中的待更新内容,对互动媒体x进行一次性分支更新,以向互动媒体x中的内容节点y增加分支y1和分支y2。
采用了消息队列排列来自不同用户标识的分支更新请求,并依次从消息队列中提取处理的更新机制,使得服务器在每次更新前即可根据此次提取的分支更新请求预先确定需要更新的内容,避免了多人更新同一个互动媒体时可能出现的更新内容相互覆盖、回滚的情况,提高了多人更新互动媒体的稳定性,使得多人更新互动媒体成为可能。
其中,针对服务器每次从消息队列中提取的分支更新请求,以其中的一个分支更新请求即目标更新请求为例,对根据目标更新请求对互动媒体进行分支更新的方式进行说明。当提取到目标更新请求时,可以根据该目标更新请求中的待更新内容对互动媒体中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互动媒体进行分支更新的方式可以包括:针对互动媒体中的内容节点增加分支、删除分支以及修改分支等。
增加分支可以是指为互动媒体中的内容节点m增加一个或多个新的子节点,以形成该内容节点m的新的分支。
删除分支可以是指为互动媒体中的内容节点m删除一个或多个子节点,以减少该内容节点m的原有分支。
修改分支可以是指为互动媒体中内容节点m的子节点进行修改如修改内容等,以改变该内容节点m的原有分支。
需要说明,针对不同种类的分支更新方式,所对应的分支更新请求中的待更新内容可以随实际情形确定,当需要对互动媒体的内容节点增加分支或修改分支时,所发起的分支更新请求中的待更新内容可以包括需增加或修改的内容;当需要对互动媒体中的内容节点删除分支时,分支更新请求中的待更新内容可以为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目标更新请求用于请求向互动媒体中的第一内容节点增加分支,S203中根据待更新内容对互动媒体中的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的方法,可以包括:
在互动媒体中增加待更新内容对应的第二内容节点。
其中,该第二内容节点可以是基于目标更新请求中的待更新内容得到的,通过向互动媒体中增加该第二内容节点,以作为该第一内容节点的新的子节点即分支,实现了对互动媒体进行深度及广度的扩展。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包括至少一个内容节点的互动媒体可被多个用户同时进行更新,针对通过不同用户标识发起的多个分支更新请求,可以将该多个分支更新请求放入消息队列中,并从消息队列中依次提取分支更新请求进行处理。在提取多个分支更新请求中的目标更新请求时,针对目标更新请求中的待更新内容和父节点标识,可以根据父节点标识确定在互动媒体中的第一内容节点,并根据待更新内容对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从而改变了基于第一内容节点展开的分支。由于在进行互动媒体更新过程中,采用了消息队列排列来自不同用户标识的分支更新请求,并依次从消息队列中提取处理的更新机制,避免了多人更新同一个互动媒体时可能出现的更新内容相互覆盖、回滚的情况,提高了多人更新互动媒体的稳定性,使得多人更新互动媒体成为可能。通过多人更新互动媒体,缩短了互动媒体更新周期,同时,在互动媒体生成过程中为互动媒体更新者之间提供了高效的互动途径,大大丰富了互动媒体的互动方式。
在一些场景中,在为互动媒体进行分支更新后,可能导致更新后的互动媒体不可用,例如互动媒体文件损坏等。
基于此,为了避免更新后的互动媒体完全不可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S203中根据待更新内容对互动媒体中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针对更新后的互动媒体生成对应的版本信息,并生成对应的版本快照。
其中,互动媒体的版本信息可以用于标识所对应版本的互动媒体,互动媒体的版本快照可以用于备份和恢复所对应版本的互动媒体。
通过执行该方法,在为互动媒体更新一个新的版本后即生成对应的版本信息和版本快照,由此即使新版本的互动媒体不可用,也可以通过版本信息和版本快照实现互动媒体的版本回滚,恢复出可用版本,以尽可能保存互动媒体的大部分内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互动媒体更新过程中或完成对互动媒体的更新后,可以展示该互动媒体,以供用户进行选择和使用。为了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互动媒体中第三内容节点被执行展示的过程中,展示第三内容节点所对应子节点的分支选项信息。
其中,第三内容节点可以是互动媒体中任意一个包括分支及子节点的内容节点,内容节点的分支选项信息可以用于体现内容节点的历史被选择参数,该历史被选择参数可以体现内容节点所展示内容对大众用户的吸引程度,历史被选择参数例如可以包括历史播放次数,历史点赞次数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更清楚的向用户展示及区分第三内容节点所对应子节点的分支选项信息,还可以将作为分支选项的内容节点的标题与分支选项信息同时展示。
其中,内容节点的标题可以用于标识该内容节点所展示的主要内容,且还可以作为与用户互动的分支选项。用户可以根据内容节点的标题获知内容节点的主要内容,并通过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节点的标题如点击带有感兴趣标题的按键,以控制展示该标题所对应内容节点的内容,实现与用户的互动。
举例来说:参见图3,该图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内容节点的分支选项信息的展示界面图,如图3所示,在展示界面中展示了互动视频中第三内容节点的视频内容。在该互动视频中,针对第三内容节点中的剧情内容,后续包括了四个不同剧情走向的分支,即,第三内容节点包括有四个子节点。其中,基于第三内容节点展现的人物面对苹果、篮球、足球和梨的场景,这四个子节点可以分别是人物选择吃苹果、打篮球、踢足球或吃梨以及后续相关的剧情走向,这四个子节点对应的标题可以分别为“吃苹果”、“打篮球”、“踢足球”和“吃梨”。
在第三内容节点的展示过程中如即将完成第三内容节点的内容展示时,可向用户展示用户选择子节点的指示信息,以及展示该第三内容节点包括的四个子节点的标题和对应的分支选项信息。例如,针对第三内容节点的对应于标题“吃苹果”的一个子节点,在该展示界面中展示出其标题“吃苹果”以及其分支选项信息所体现的历史被选择参数,该展示的历史被选择参数包括历史播放次数即黑色圆形标志后的745次,以及历史点赞次数即心形标志后的450次。
在该方法中,通过在展示互动媒体中内容节点的过程中,还向用户展示其子节点对应的分支选项信息,由此方便用户获知各个子节点对大众用户的吸引程度,为用户提供了分支选择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供不同用户对同一互动媒体进行分支更新,这样,在一些场景中,某些用户可能会应用不合法内容对互动媒体进行更新。基于此,为了尽量避免将不合法内容更新至互动媒体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S301:对待更新内容进行内容合法性识别,若满足内容合法性,执行S302。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内容合法所需满足的条件,可以根据实际场景和相应需求,确定适合的条件作为内容合法所需满足的条件。例如,可以将待更新内容中禁止包括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等作为内容合法所需满足的最基本条件等。
另外,本申请不限定对待更新内容进行内容合法性识别的方式,如为了提高识别质量,可以采用人工识别的方式;为了提高识别效率,可以采用机器识别的方式;此外,为了兼顾识别质量和识别效率,还可以通过人工识别与机器识别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S302:执行S203中根据待更新内容对互动媒体中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的步骤。
也就是说,在执行S203之前,即根据分支更新请求中的待更新内容对互动媒体中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之前,先对待更新内容进行合法性识别,若确定待更新内容满足内容合法性,再根据待更新内容对互动媒体进行更新。
通过该方法,在每次应用待更新内容对互动媒体进行分支更新前均进行合法性识别,由此可以尽可能保证生成合法的互动媒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互动媒体完成更新之后,所生成的互动媒体可能包括大量的内容节点,甚至还可能包括内容相同的内容节点。
基于此,为了方便索引互动媒体中的内容节点,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为互动媒体中的内容节点记录节点索引信息。
其中,内容节点的节点索引信息可以用于标识该内容节点的节点标识、对应的父节点标识和用户标识。该内容节点对应的父节点标识用于标识互动媒体中该内容节点的父节点,针对该内容节点的用户标识,可以用于标识创作该内容节点所展示内容的用户即创作用户。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节点索引信息中包括的内容,除上述涉及的标识外,该节点索引信息中还可以包括其它可以体现内容节点信息的相关内容,如还可以包括内容节点所属的互动媒体标识、内容节点的标题等。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节点索引信息的存储或展现形式,如可以通过文本、列表等方式记录。
接下来对内容节点的节点索引信息进行举例说明,基于图1中的互动视频,参见图4,该图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容节点的节点索引信息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节点索引信息是针对互动视频中的内容节点B记录得到的,且该节点索引信息以列表形式展现。该节点索引信息中包括有:该内容节点B所属的互动视频身份证标识号(Identitydocument,ID)(即互动视频标识)“xyz”、节点ID(或分支ID)“B”、父节点标识“A”、用户ID“33a”以及标题“打开房门1”。
需要说明,若内容节点无父节点(如为根节点),该内容节点的节点索引信息中的父节点标识可以为空或“0”。
通过为互动媒体中的内容节点记录节点索引信息,从而,通过针对节点索引信息中的内容进行检索,即可实现对互动媒体中的任意内容节点进行索引。此外,根据节点索引信息,还可以实现从互动媒体中检测出内容相同的内容节点进行去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为互动媒体中的内容节点记录节点索引信息之后,基于节点索引信息中包括的内容节点的父节点标识,可以针对互动媒体中除根节点外的各个内容节点,确定其与父节点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得到互动媒体的节点索引信息结构。
例如,参见图5a,该图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动媒体的节点索引信息结构示意图,如图5a所示,该结构是根据图1中示出的互动视频确定的,在该结构中,针对互动视频中的任意一个内容节点,基于其节点索引信息中的父节点标识,均可以使得其节点索引信息指向其父节点的节点索引信息中的节点标识(或分支标识),从而形成树状链表索引结构。如互动视频中的内容节点B和C,基于它们的节点索引信息中的父节点标识,可以分别指向内容节点A的节点索引信息中的节点标识(或分支标识)。
可以理解,针对上述的节点索引信息结构,可实现通过沿其中内容节点指向父节点的方向进行索引即反向索引,以生成完整的互动媒体树状结构。
另外,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节点索引信息生成互动媒体对应的节点树索引信息。
其中,该节点树索引信息可以用于标识互动媒体中内容节点的节点标识,以及内容节点所对应子节点的节点标识。
可以理解,在为互动媒体中的内容节点确定节点索引信息之后,由于节点索引信息中包括了内容节点的父节点标识,因此,反之,可以根据互动媒体中各个内容节点的节点索引信息,确定每个内容节点的所有子节点。从而,根据节点索引信息,可以生成互动媒体对应的节点树索引信息。
在具体实现中,互动媒体对应的节点树索引信息可以以适合的形式存储或展示,如通过列表形式、文本形式等。
举例来说,参见图5b,该图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树索引信息示意图,该节点树索引信息以列表形式展示,针对互动视频中任意一个内容节点的节点ID(或分支ID),在节点树索引信息中对应有该节点ID(或分支ID)对应的子节点ID数组,该子节点ID数组中可以包括针对该节点ID(或分支ID)所对应的全部子节点的节点标识。
通过为互动媒体生成对应的节点树索引信息,该节点树索引信息中包括了互动媒体中任意内容节点所对应子节点的节点标识,即包括了互动媒体中的内容节点与其子节点间的关联关系,从而针对互动媒体中的内容节点可实现沿内容节点指向子节点的方向进行索引即正向索引,提高了生成完整互动媒体的速度。
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形和不同需求,根据节点索引信息生成适合类型的索引信息数据,例如,为了方便查找互动媒体中特定创作用户所创作的内容节点,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根据互动媒体中各个内容节点的节点索引信息,生成互动媒体的创作用户索引信息。
可以理解,在实际场景中,可以针对各种各样的互动媒体生成其中内容节点的节点索引信息。基于此,针对各种不同的互动媒体,可以基于其中各个内容节点的节点索引信息中的用户标识,生成创作用户索引信息。
创作用户索引信息中可以用于标识用户标识、用户标识所对应用户参与创作的互动媒体标识、针对参与创作的互动媒体中进行创作的内容节点的节点标识以及对应的标题等。例如,参见图5c,该图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创作用户索引信息示意图,如图5c所示,该创作用户索引信息以列表形式存储,该创作用户索引信息包括创作用户ID、参与创作的互动媒体ID、进行创作的节点ID(或分支ID)和对应的标题。
通过创作用户索引信息进行创作用户的检索,可以快速、准确检索出感兴趣的创作用户所参与创作的各个互动媒体、以及在这些互动媒体中进行创作的内容节点,由此提高了用户体验。
接下来,以互动媒体为互动视频为例,以服务器作为执行主体,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可供多用户对同一互动视频进行分支更新。
其中,用户在对互动视频进行分支更新时,用户的终端设备可以展示针对互动媒体的用户创作界面,以供用户基于用户标识并通过该用户创作页面向服务器发起分支更新请求。参见图6,该图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起分支更新请求的用户界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用户甲可以通过点击该界面中互动媒体当前存在的内容节点D,以确定为需要进行分支更新的第一内容节点。然后,终端设备可以弹出待更新内容的上传界面,用户甲在该界面中上传待更新内容1,并加入待更新内容对应的标题如“打开房门1”,从而发起增加分支的分支更新请求,该分支更新请求中包括父节点标识和待更新内容,父节点标识用于标识该互动视频中的第一内容节点。
类似的,如图6所示,另一个用户乙也可以在自身的终端设备展示的用户创作界面中,通过点击互动媒体当前存在的内容节点B,作为需要进行分支更新的第一内容节点,并上传待更新内容2以及添加该待更新内容对应的标题如“吃掉面包”,以发起另一个针对同一互动媒体的用于增加分支的分支更新请求。
然后,服务器可以获取不同用户针对互动视频的分支更新请求,参见图7,该图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互动视频的方法流程图,如图7所示,在获取针对不同用户如甲、乙、丙等用户的分支更新请求后,服务器可以将这些分支更新请求放入消息队列,并依次提取分支更新请求,对所提取分支更新请求中的待更新内容进行合法性识别,若确定满足内容合法性,可以根据提取的分支更新请求对互动视频进行分支更新,例如,当分支更新请求用于增加分支时,可以根据分支更新请求为互动视频创建剧情线等。在对互动视频完成分支更新后,可以存储分支更新后的互动视频的剧情线,并针对分支更新后的互动视频向外提供播放服务,例如用户丁在播放该互动视频时,可以看到之前通过分支更新的内容。接下来对根据分支更新请求对互动视频进行分支更新的方式进行详细介绍,参见图8,该图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互动视频进行分支更新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如图8所示,在确定待更新内容满足内容合法性后,可以将待更新内容合并至互动视频中作为新的子节点即分支,以为互动视频创建出对应的新的剧情线,并存储该新的剧情线。然后,可以根据新增的子节点刷新该互动视频相关的索引信息,这里所述的索引信息可以包括前述涉及的节点索引信息、节点树索引信息以及创作用户索引信息等,从而对这些索引信息进行存储,保证新生成的互动视频与索引信息中的数据对应一致。接下来,可以对更新后的互动视频生成对应的版本信息如版本号,并生成对应的版本快照,将版本信息和版本快照进行存储。
如图6所示,针对用户甲的分支更新请求,根据其中的待更新内容1,向互动视频中的内容节点D增加了新的分支即内容节点J。针对用户乙的分支更新请求,根据其中的待更新内容2,向互动视频中的内容节点B增加了新的分支即内容节点K。
基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互动媒体生成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互动媒体生成装置,该互动媒体生成装置可以是前述涉及的数据处理设备,如图1中的服务器101等。参见图9a,该图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动媒体生成装置结构图,所述装置900包括获取单元901、放入单元902和更新单元903:
所述获取单元901,用于获取针对互动媒体的多个分支更新请求;所述互动媒体包括至少一个内容节点,所述多个分支更新请求为通过不同用户标识发起的,所述多个分支更新请求为目标更新请求,所述目标更新请求包括待更新内容和父节点标识;所述父节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互动媒体中的第一内容节点;
所述放入单元902,用于将所述多个分支更新请求放入消息队列;
所述更新单元903,用于根据从所述消息队列中依次提取的分支更新请求,对所述互动媒体进行分支更新;其中,当提取到所述目标更新请求时,根据所述待更新内容对所述互动媒体中所述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更新单元901,还具体用于:
在所述根据所述待更新内容对所述互动媒体中所述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后,针对更新后的互动媒体生成对应的版本信息,并生成对应的版本快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更新单元901,还具体用于:
若所述分支更新为增加分支,在所述互动媒体中增加所述待更新内容对应的第二内容节点,所述第二内容节点为所述第一内容节点的子节点。
参见图9b,该图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互动媒体生成装置结构图,所述装置900还包括展示单元904,所述展示单元904,用于:
在所述互动媒体中第三内容节点被执行展示的过程中,展示所述第三内容节点所对应子节点的分支选项信息;所述分支选项信息用于体现所述第三内容节点所对应子节点的历史被选择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更新单元901,还具体用于:
对所述待更新内容进行内容合法性识别;
若满足内容合法性,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待更新内容对所述互动媒体中所述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的步骤。
参见图9c,该图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互动媒体生成装置结构图,所述装置900还包括记录单元905,所述记录单元905,用于:
为所述互动媒体中的内容节点记录节点索引信息,所述节点索引信息用于标识所述内容节点的节点标识、对应的父节点标识和用户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记录单元905,还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节点索引信息生成所述互动媒体对应的节点树索引信息,所述节点树索引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互动媒体中内容节点的节点标识,以及内容节点所对应子节点的节点标识。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包括至少一个内容节点的互动媒体可被多个用户同时进行更新,针对通过不同用户标识发起的多个分支更新请求,可以将该多个分支更新请求放入消息队列中,并从消息队列中依次提取分支更新请求进行处理。在提取多个分支更新请求中的目标更新请求时,针对目标更新请求中的待更新内容和父节点标识,可以根据父节点标识确定在互动媒体中的第一内容节点,并根据待更新内容对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从而改变了基于第一内容节点展开的分支。由于在进行互动媒体更新过程中,采用了消息队列排列来自不同用户标识的分支更新请求,并依次从消息队列中提取处理的更新机制,避免了多人更新同一个互动媒体时可能出现的更新内容相互覆盖、回滚的情况,提高了多人更新互动媒体的稳定性,使得多人更新互动媒体成为可能。通过多人更新互动媒体,缩短了互动媒体更新周期,同时,在互动媒体生成过程中为互动媒体更新者之间提供了高效的互动途径,大大丰富了互动媒体的互动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设备,下面结合附图对数据处理设备进行介绍。请参见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设备1000结构图,该数据处理设备1000可以是终端设备,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
图10示出的是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的部分结构框图。参考图10,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电路1010、存储器1020、输入单元1030、显示单元1040、传感器1050、音频电路10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简称WiFi)模块1070、处理器1080、以及电源10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0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10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0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0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简称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0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简称SMS)等。
存储器10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0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0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10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030可包括触控面板10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32。触控面板10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31上或在触控面板10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0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080,并能接收处理器10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031。除了触控面板1031,输入单元10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0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0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0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1040可包括显示面板10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031可覆盖显示面板1041,当触控面板10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0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0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0中,触控面板1031与显示面板10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31与显示面板10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0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060、扬声器1061,传声器10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0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061,由扬声器10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0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0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080处理后,经RF电路10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0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10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0示出了WiFi模块10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0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0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0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0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手机所包括的处理器1080还具有以下功能:
获取针对互动媒体的多个分支更新请求;所述互动媒体包括至少一个内容节点,所述多个分支更新请求为通过不同用户标识发起的,所述多个分支更新请求为目标更新请求,所述目标更新请求包括待更新内容和父节点标识;所述父节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互动媒体中的第一内容节点;
将所述多个分支更新请求放入消息队列;
根据从所述消息队列中依次提取的分支更新请求,对所述互动媒体进行分支更新;其中,当提取到所述目标更新请求时,根据所述待更新内容对所述互动媒体中所述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设备可以是服务器,请参见图11所示,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1100的结构图,服务器11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简称CPU)11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11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1142或数据1144的存储介质11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1132和存储介质11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11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服务器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11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1130通信,在服务器1100上执行存储介质11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服务器11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1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1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158,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114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也可以由服务器执行,该服务器可以基于该图11所示的服务器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前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下述介质中的至少一种: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及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互动媒体的多个分支更新请求;所述互动媒体包括至少一个内容节点,所述多个分支更新请求为通过不同用户标识发起的,所述多个分支更新请求为目标更新请求,所述目标更新请求包括待更新内容和父节点标识;所述父节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互动媒体中的第一内容节点;
将所述多个分支更新请求放入消息队列;
根据从所述消息队列中依次提取的分支更新请求,对所述互动媒体进行分支更新;其中,当提取到所述目标更新请求时,根据所述待更新内容对所述互动媒体中所述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待更新内容对所述互动媒体中所述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更新后的互动媒体生成对应的版本信息,并生成对应的版本快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分支更新为增加分支,所述根据所述待更新内容对所述互动媒体中所述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包括:
在所述互动媒体中增加所述待更新内容对应的第二内容节点,所述第二内容节点为所述第一内容节点的子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互动媒体中第三内容节点被执行展示的过程中,展示所述第三内容节点所对应子节点的分支选项信息;所述分支选项信息用于体现所述第三内容节点所对应子节点的历史被选择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待更新内容进行内容合法性识别;
若满足内容合法性,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待更新内容对所述互动媒体中所述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互动媒体中的内容节点记录节点索引信息,所述节点索引信息用于标识所述内容节点的节点标识、对应的父节点标识和用户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节点索引信息生成所述互动媒体对应的节点树索引信息,所述节点树索引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互动媒体中内容节点的节点标识,以及内容节点所对应子节点的节点标识。
8.一种互动媒体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放入单元和更新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针对互动媒体的多个分支更新请求;所述互动媒体包括至少一个内容节点,所述多个分支更新请求为通过不同用户标识发起的,所述多个分支更新请求为目标更新请求,所述目标更新请求包括待更新内容和父节点标识;所述父节点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互动媒体中的第一内容节点;
所述放入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分支更新请求放入消息队列;
所述更新单元,用于根据从所述消息队列中依次提取的分支更新请求,对所述互动媒体进行分支更新;其中,当提取到所述目标更新请求时,根据所述待更新内容对所述互动媒体中所述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单元,还具体用于:
在所述根据所述待更新内容对所述互动媒体中所述第一内容节点进行分支更新后,针对更新后的互动媒体生成对应的版本信息,并生成对应的版本快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单元,还具体用于:
若所述分支更新为增加分支,在所述互动媒体中增加所述待更新内容对应的第二内容节点,所述第二内容节点为所述第一内容节点的子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展示单元,所述展示单元,用于:
在所述互动媒体中第三内容节点被执行展示的过程中,展示所述第三内容节点所对应子节点的分支选项信息;所述分支选项信息用于体现所述第三内容节点所对应子节点的历史被选择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记录单元,所述记录单元,用于:
为所述互动媒体中的内容节点记录节点索引信息,所述节点索引信息用于标识所述内容节点的节点标识、对应的父节点标识和用户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单元,还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节点索引信息生成所述互动媒体对应的节点树索引信息,所述节点树索引信息用于标识所述互动媒体中内容节点的节点标识,以及内容节点所对应子节点的节点标识。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
CN201911403240.5A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3132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3240.5A CN113132772B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3240.5A CN113132772B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2772A CN113132772A (zh) 2021-07-16
CN113132772B true CN113132772B (zh) 2022-07-19

Family

ID=76768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3240.5A Active CN113132772B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互动媒体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277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63439A1 (en) * 2011-04-13 2012-10-18 David King Lassma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a composite video from multiple sources
US20130097643A1 (en) * 2011-10-17 2013-04-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teractive video
CN104717242B (zh) * 2013-12-12 2018-12-25 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共享文件的多用户编辑方法、服务器及用户端
CA3033169A1 (en) * 2016-06-30 2018-01-04 Abrakadabra Reklam ve Yayincilik Limited Sirketi Digital multimedia platform
CN108829654A (zh) * 2018-05-30 2018-11-16 互影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互动剧本编辑方法和装置
US11601721B2 (en) * 2018-06-04 2023-03-07 JBF Interlude 2009 LTD Interactive video dynamic adaptation and user pro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2772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5157B2 (en) Special effect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WO2018126885A1 (zh) 一种游戏数据处理的方法
CN104780415B (zh) 多媒体文件播放方法和装置
US11274932B2 (en) Navigation method, navig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803993B (zh) 一种实现视频分支选择播放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93200A (zh) 一种数据的直播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6126174B (zh) 一种场景音效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303733B (zh) 播放直播特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56508B (zh) 弹幕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11352844B (zh) 一种测试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0166828A (zh)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979379A (zh) 一种试听内容播放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31433B (zh) 一种播放网络视频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062390A (zh) 推荐用户的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43417A (zh) 图像处理方法、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
CN107368298A (zh) 一种文本控件模拟触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48579A (zh) 一种用户界面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9379617A (zh) 基于数据处理的多媒体文件同步播放方法、终端和介质
CN114339375A (zh) 视频播放方法、生成视频目录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5550316A (zh) 音频列表的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6558088A (zh) 生成gif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08051A (zh) 歌曲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3647761A (zh) 录音标记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6341728A (zh) 一种视频中的产品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038832A (zh) 一种播放视频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4867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